CN203698114U - 车内后视镜 - Google Patents

车内后视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98114U
CN203698114U CN201420034952.0U CN201420034952U CN203698114U CN 203698114 U CN203698114 U CN 203698114U CN 201420034952 U CN201420034952 U CN 201420034952U CN 203698114 U CN203698114 U CN 2036981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element
hook
shaped structure
room mirror
rearview mirr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3495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文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03495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981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981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9811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irrors, Picture Frames, Photograph Stands, And Related Fasten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内后视镜,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在上壳体远离下壳体的表面上设有镜面,还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扣带,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一端分别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在下壳体上,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另一端分别向远离下壳体的方向延伸并弯曲形成第一勾形结构、第二勾形结构;在扣带上设有分别与第一勾形结构和第二勾形结构配合的若干扣孔,扣带通过扣孔设置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上,扣带与下壳体的长度方向成夹角。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不需要将原车内后视镜拆除,只需要将本实用新型中的车内后视镜固定在原车内后视镜上,具有安装和拆除方便、防眩效果好、视野增大、防雾效果好、拍摄无死角、录像时间长和超薄机身等优点。

Description

车内后视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车内后视镜。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内后视镜是采用玻璃反射原理所制成的玻璃后视镜,一般安置于车内前方的顶棚上。由于汽车自带的车内后视镜的后视效果存在局限性,导致其视野非常狭小,不能完全达到后视效果。主要原因是车内局限,使得后视范围不足。其次,由于车内后视镜是放在头顶,和司机正常开车的视线不一致,因此当司机在开车时要观察后视镜时需要做较大的调整,这是非常不方便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发明了很多车内后视镜,但是现有的车内后视镜,都需要将汽车自带的原车内后视镜拆除,然后请专业人员将用户购买的新车内后视镜安装在车内前方的顶棚上。这种车内后视镜安装和拆除都很麻烦,并且需要对汽车的内部进行改装,增加了用户的生活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向社会提供一种安装和拆除都很方便的车内后视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内后视镜,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在所述上壳体远离所述下壳体的表面上设有镜面,还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扣带,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一端分别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上,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另一端分别向远离所述下壳体的方向延伸并弯曲形成第一勾形结构、第二勾形结构;在所述扣带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勾形结构和所述第二勾形结构配合的若干扣孔,所述扣带通过所述扣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上,所述扣带与所述下壳体的长度方向成夹角。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镜面是蓝镜。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一勾形结构和所述第二勾形结构的弯曲方向相反或相同。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或所述第二固定件是用金属、塑胶或硅胶材料制成。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一勾形结构和所述第二勾形结构用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代替,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分别与若干所述扣孔配合。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一摄像头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上,一显示屏设置在所述上壳体的固定孔中,在所述镜面对应所述显示屏的位置设有透视窗口,所述摄像头、所述显示屏与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控制电路板上的主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还设有存储模块、按键接口模块,一电源模块为所述主控制模块、所述存储模块、所述显示屏、所述按键接口模块和所述摄像头提供电能;所述存储模块、所述按键接口模块与所述主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按键接口模块分别与设在所述壳体上的开关按键、模式切换按键、菜单按键、上翻按键、下翻按键、确认按键和电源接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下壳体远离上壳体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扣带,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一端设置在下壳体上,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另一端弯曲形成第一勾形结构、第二勾形结构;在扣带上设有分别与第一勾形结构和第二勾形结构配合的若干扣孔;使用时,不需要将原车内后视镜拆除,只需要将本实用新型中的车内后视镜固定在原车内后视镜上,并且采用了蓝镜、摄像装置、显示屏和蓝牙模块,行驶时,可以将车辆前方的景象拍摄下来,并通过显示屏播放拍摄的内容和视频资料,摄像头可以360度旋转,开车时可以通过蓝牙模块打电话,具有安装和拆除方便、防眩效果好、视野增大、防雾效果好、拍摄无死角、录像时间长和超薄机身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正面透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后视示意图。
图4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下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摄像头安装在旋转壳体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壳体;11.镜面;12.透视窗口;2.下壳体;21.扬声器穿孔;22.环形壁;3.固定结构;31.第一固定件;32.第二固定件;33.扣带;41.旋转壳体;42.摄像头;5.控制电路板;51.显示屏;52.电源模块;53.蓝牙模块;101.第一穿孔;102.第二穿孔;103.开关按键;104.模式切换按键;105.菜单按键;106.上翻按键;107.下翻按键;108.确认按键;109.视频音频接口;110. USB接口;111.TF卡槽;112.电源接口;113.蓝牙开关按键;114.复位键;115.蓝牙接听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请参见图1至图6,图1至图6所揭示的是一种车内后视镜,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在所述上壳体1远离所述下壳体2的表面上设有镜面11。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固定件31、第二固定件32和扣带33,所述第一固定件31和所述第二固定件32的一端分别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在所述下壳体2上,所述第一固定件31和所述第二固定件32的另一端分别向远离所述下壳体2的方向延伸并弯曲形成第一勾形结构(未标示)、第二勾形结构(未标示);在所述扣带33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勾形结构和所述第二勾形结构配合的若干扣孔(未标示),所述扣带33通过所述扣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件31和所述第二固定件32上,所述扣带33与所述下壳体2的长度方向成夹角,夹角的范围在0度到180度之间。所述第一固定件31、所述第二固定件32和所述扣带33构成固定结构3(请参见图3和图4),所述固定结构3的个数可以是一个,还可以是两个,两个所述固定结构3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在所述下壳体2远离所述上壳体1的表面上。 
本实施例中,采用了两个相互平行的所述固定结构3,两个所述固定结构3与所述下壳体2的长度方向基本垂直,即所述扣带33与所述下壳体2的长度方向基本垂直。所述第一勾形结构和所述第二勾形结构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勾形结构和所述第二勾形结构的弯曲方向还可以相同或相向。 
本实施例中,所述扣带33成矩形框结构,在所述矩形框上设有若干间隔横条(未标示),若干所述间隔横条将所述矩形框分成若干小矩形,所述扣带33是硅胶材料制成的,具有一定的弹性,这样设计的好处是,使用时所述扣带33可以很好地将所述壳体固定在原车内后视镜上,所述间隔横条收容在所述第一勾形结构和所述第二勾形结构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勾形结构和所述第二勾形结构还可以用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代替,所述扣孔可以用孔眼代替,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件31和所述第二固定件32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分别与所述孔眼配合,即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的体积比所述孔眼大,这样当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穿过所述孔眼时,可以将所述扣带33牢固地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件31和所述第二固定件32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镜面11是纳米镀膜的蓝镜,具有防眩防抖目功能,389纳米的纳米镀膜无盲区,视野更大,并且所述镜面11形成永久防雾气镀膜层,防眩目效果好。所述第一固定件31和/或所述第二固定件32是用金属、塑胶或硅胶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旋转壳体41和设置在所述旋转壳体41中的摄像头42(请参见图7),在所述下壳体2上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向远离所述下壳体2的方向延伸并形成内壁为弧面结构的环形壁22(请参见图4和图6),所述旋转壳体41的一端成弧面结构并与所述环形壁22的内壁相匹配,所述旋转壳体41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环形壁22的内部,所述摄像头42的镜头设置在所述旋转壳体41的另一端上,所述旋转壳体4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环形壁22的外部。这样设计的好处是,所述旋转壳体41可以360度的范围内旋转,增大所述摄像头42的视野。在所述旋转壳体41与所述环形壁22之间还设有O型密封圈(未图示),所述O型密封圈的作用是可以有效地防止所述旋转壳体41磨损,使旋转更方便,还具有密封的效果,如果没有所述O型密封圈,所述旋转壳体41旋转很不方便,不灵活,容易磨损。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后盖,所述后盖与所述旋转壳体41的一端螺纹连接。在所述上壳体1上设有一固定孔,一显示屏51设置在所述固定孔中,在所述镜面11对应所述显示屏51的位置通过蓝镜半透技术设有透视窗口12。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控制电路板5(请参见图5)、电源模块52、扬声器(未标示)、麦克风(未标示)和蓝牙模块53,在所述控制电路板5上设有主控制模块(未标示)、存储模块(未标示)、LED芯片(未标示)、按键接口模块(未标示),所述电源模块52为所述扬声器、所述麦克风、所述蓝牙模块53、所述主控制模块、所述存储模块、所述LED芯片、所述显示屏51、所述按键接口模块和所述摄像头42提供电能;所述显示屏51、所述摄像头42、所述扬声器、所述麦克风、所述蓝牙模块53、所述存储模块、所述LED芯片、所述按键接口模块与所述主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52是贴片式电池,可以反复充电。 
本实施例中,所述按键接口模块分别与设在所述壳体上的开关按键103、模式切换按键104、菜单按键105、上翻按键106、下翻按键107、确认按键108、USB接口110、视频音频接口109、电源接口112和TF卡槽111连接。所述TF卡槽111最大可以使用32G的内存卡。所述壳体还可以通过线缆与一后置摄像头42连接,这样设计的好处是,不仅可以拍摄车辆前方的景象,还可以拍摄车辆后方的景象,操作所述模式切换按键104,通过所述显示屏51观看车辆前方或后方的景象。还可以通过所述显示屏51播放电影或音乐等。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壳体上还设有与所述蓝牙模块53连接的蓝牙开关按键113、复位键114和蓝牙接听按键115,当开车时,用户通过所述蓝牙开关按键113或蓝牙接听按键115,进行通话。并且还可以通过所述蓝牙模块53将拍摄的景象传输到智能手机、电脑或平板电脑上。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麦克风、所述LED芯片、所述扬声器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穿孔101、第二穿孔102和扬声器穿孔21。在所述控制电路板5上设有重力感应模块,所述重力感应模块与所述主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重力感应模块的作用是,在录像的状态下,在重力加速度达到4g,系统自动把当前最新视频锁定,便于第一时间取证同时锁定的文件不会被其他视频覆盖,具有录像时间长,超薄机身等优点。 

Claims (8)

1.一种车内后视镜,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在所述上壳体远离所述下壳体的表面上设有镜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扣带,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一端分别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上,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另一端分别向远离所述下壳体的方向延伸并弯曲形成第一勾形结构、第二勾形结构;在所述扣带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勾形结构和所述第二勾形结构配合的若干扣孔,所述扣带通过所述扣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上,所述扣带与所述下壳体的长度方向成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面是蓝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勾形结构和所述第二勾形结构的弯曲方向相反或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或所述第二固定件是用金属、塑胶或硅胶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勾形结构和所述第二勾形结构用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代替,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分别与若干所述扣孔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一摄像头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上,一显示屏设置在所述上壳体的固定孔中,在所述镜面对应所述显示屏的位置设有透视窗口,所述摄像头、所述显示屏与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控制电路板上的主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还设有存储模块、按键接口模块,一电源模块为所述主控制模块、所述存储模块、所述显示屏、所述按键接口模块和所述摄像头提供电能;所述存储模块、所述按键接口模块与所述主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接口模块分别与设在所述壳体上的开关按键、模式切换按键、菜单按键、上翻按键、下翻按键、确认按键和电源接口连接。
CN201420034952.0U 2014-01-21 2014-01-21 车内后视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981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34952.0U CN203698114U (zh) 2014-01-21 2014-01-21 车内后视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34952.0U CN203698114U (zh) 2014-01-21 2014-01-21 车内后视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98114U true CN203698114U (zh) 2014-07-09

Family

ID=51048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3495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98114U (zh) 2014-01-21 2014-01-21 车内后视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981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7075A (zh) * 2015-01-13 2015-05-20 丹阳市远华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视角大且能清晰观看后方的后视镜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7075A (zh) * 2015-01-13 2015-05-20 丹阳市远华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视角大且能清晰观看后方的后视镜
CN104627075B (zh) * 2015-01-13 2017-12-22 丹阳市远华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视角大且能清晰观看后方的后视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7368B (zh) 一種顯示屏的控制方法及裝置、顯示屏和移動終端
KR102165442B1 (ko) 이동 단말기
KR102415651B1 (ko) 이동 단말기
CN108965519B (zh) 一种终端设备
TW201834895A (zh) 智能自行車車把及其中控裝置
CN110677519A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531986A (zh) 移动终端及其驱动方法
KR20170064882A (ko) 전자 프레임의 충전 어셈블리 및 전자 프레임의 충전 방법
CN210094778U (zh) 一种用于头盔的骑行辅助装置
CN203698114U (zh) 车内后视镜
CN203698117U (zh) 具有拍摄功能的车内后视镜
CN110445906B (zh) 摄像头弹出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2623343U (zh) 一种ar骑行辅助装置
CN211210090U (zh) 一种车载智能服务终端机
CN205498781U (zh) 一种后视镜行车记录仪
CN206322251U (zh) 具有伸缩支架的隐藏式行车记录仪
CN215007018U (zh) 一种虚拟人物立体影音展示装置
CN205468859U (zh) 一种行车记录仪
CN205344695U (zh) 车载显示设备、车载显示系统
US20130258205A1 (en) Television receive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205028361U (zh) 行车记录仪
CN201012658Y (zh) 带存储卡装置的汽车后视镜显示器
JP2017107474A (ja) ドライブレコーダー
TWM623110U (zh) 行車輔助裝置
CN206833538U (zh) 具有远程网络直播及全景相机功能的行车记录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9

Termination date: 2016012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