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90990U - 一种移动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90990U
CN203690990U CN201320861157.4U CN201320861157U CN203690990U CN 203690990 U CN203690990 U CN 203690990U CN 201320861157 U CN201320861157 U CN 201320861157U CN 203690990 U CN203690990 U CN 2036909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cell
battery core
charging
usb
wiring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6115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良明
谭明生
周继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86115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909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909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9099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为解决现有移动电源单独采用锂离子电芯或者镍氢电芯作为电源,并采用DC-DC转换器进行升压,导致其转换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电源,包括外壳、安装于外壳内的电池和线路板;电池包括一相互串联的锂电芯和镍氢电芯;锂电芯和镍氢电芯电连接至线路板,线路板对电池进行保护并进行充放电管理,线路板上安装有用于充电的充电USB和向负载供电的放电USB;外壳上设有充电USB开口,露出充电USB;外壳上设有放电USB开口,露出放电USB。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电源,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电源,其转换效率接近100%,避免了电池采用DC-DC转换器升压造成的效率损失;并因此降低了产品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领域,尤其指移动电源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等便携式电子设备越来越普遍,而由于现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多,功能趋向于多样化,导致对电池的容量需求越来越高,但由于其体积的限制,无法做到非常高的容量,而应用越多,其耗电也越来越快,因此现有便携式电子设备普遍存在电量不够用的情况。因此移动电源越来越为成为人们选择的备用电源。
其储存容量可以做到更高,现有移动电源的结构一般包括外壳、内部的电池和线路板,并引出放电USB和充电USB,其中,有的采用镍电池(镍电池目前常用的是镍氢电池,镍镉电池由于不环保,因此已越来越少),有的采用锂离子电池。我们知道,锂离子电芯电压充放电范围为3.5-4.2V,镍氢电芯电压充放电范围为0.9-1.4V。而现有常见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一般采用5.0V或4.2V的电源,因此,需要采用1节的电芯或多节的电芯,并通过DC-DC转换器升压至5.0V或4.2V再给负载的电池充电,由于设置有一个DC-DC转换器,存在效率转换与成本的问题,转换较率较高的情况下一般也只能达到70%,同时增加一个DC-DC转换器将导致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移动电源单独采用锂离子电芯或者镍氢电芯作为供电的来源,并采用DC-DC转换器进行升压,导致其转换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电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电源,包括外壳、安装于所述外壳内的电池和线路板;
其中,所述电池包括一相互串联的锂电芯和镍氢电芯;
所述锂电芯和镍氢电芯电连接至所述线路板,所述线路板对所述电池进行保护并进行充放电管理,所述线路板上安装有用于充电的充电USB和向负载供电的放电USB;
所述外壳上设有充电USB开口,露出所述充电USB;所述外壳上设有放电USB开口,露出所述放电USB。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电源,由于在其中采用了相互串联的锂电芯和镍氢电芯,将这两种电芯串连连接,电压为两者相加,电压范围就是4.4-5.6V,足以作为常见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使用电压,无需再增加DC-DC(直流-直流)转换器,因此,无DC-DC转换效率问题,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电源,其转换效率接近100%,避免了电池采用DC-DC转换器升压造成的效率损失;并因此降低了产品成本。
优选地,所述外壳内设有一框架,所述框架内设有线路板室、镍氢电芯室和锂电芯室;
所述线路板安装于所述线路板室内,所述锂电芯安装于所述锂电芯室内,所述镍氢电芯安装于所述镍氢电芯室内。
优选地,所述锂电芯上设有锂电芯第一电极和锂电芯第二电极;
所述镍氢电芯上设有镍氢电芯第一电极和镍氢电芯第二电极;
所述线路板上设有锂电芯连接焊盘和镍氢电芯连接焊盘;
所述锂电芯第一电极和所述锂电芯第二电极通过两个锂电芯连接片焊接至所述线路板上的锂电芯连接焊盘;
所述镍氢电芯第一电极和所述镍氢电芯第二电极通过两个镍氢电芯连接片焊接至所述线路板上的镍氢电芯连接焊盘。
优选地,所述锂电芯包括第一盖板及位于所述第一盖板上与其绝缘的锂电芯铆钉;
所述锂电芯铆钉为锂电芯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盖板为锂电芯第二电极;
所述镍氢电芯包括第二盖板及位于所述第二盖板上与其绝缘的镍氢电芯铆钉;
所述镍氢电芯铆钉为镍氢电芯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盖板为镍氢电芯第二电极;
其中所述第一盖板上设有锂电芯面垫,该锂电芯面垫上设有铆钉孔,将所述锂电芯铆钉露出,防止所述连接锂电芯连接焊盘和所述锂电芯铆钉的锂电芯连接片与所述第一盖板短路;
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镍氢电芯面垫,该镍氢电芯面垫上设有铆钉孔,将所述镍氢电芯铆钉露出,防止所述连接镍氢电芯连接焊盘和所述镍氢电芯铆钉的镍氢电芯连接片与所述第二盖板短路。
优选地,所述线路板上设有一按钮和微动开关,所述按钮用于触发所述微动开关。
优选地,所述按钮中内置电量指示灯,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一FPC插座,所述电量指示灯通过一FPC连接至所述线路板上的FPC插座上。
优选地,所述框架上的线路板室的边缘设有按钮安装部、放电USB安装部及充电USB安装部;
所述按钮安装在该按钮安装部上,所述放电USB安装在所述放电USB安装部上,所述充电USB安装在所述充电USB安装部上。
优选地,所述线路板室内设有若干螺丝柱,所述螺丝柱内设有螺纹孔,所述线路板上设有对应所述螺丝柱的螺纹孔;通过螺钉将所述线路板螺纹连接在所述线路板室内。
优选地,所述锂电芯胶粘于所述框架上锂电芯室内,所述镍氢电芯胶粘于所述框架上镍氢电芯室内;所述框架胶粘于所述外壳内。
优选地,所述线路板上设有充放电管理芯片、保护芯片、充电控制开关和放电控制开关;
所述锂电芯的负极作为移动电源的负极,其正极连接至镍氢电芯的负极,镍氢电芯的正极作为移动电源的正极;
所述充放电管理芯片设有充电引脚电连接至所述充电USB上的充电USB正端子、充电USB负端子;以及设有放电引脚分别连接至所述放电USB上的放电USB正端子、放电USB负端子;以及分别连接在镍氢电芯两端的供电脚,其中,充电USB负端子和放电USB负端子电连接;
所述保护芯片上设有供电脚、接地脚、充电控制脚、放电控制脚及检测脚;所述供电脚通过一电阻连接至所述锂电芯的正极,所述接地脚连接至所述锂电芯的负极;
所述充电控制开关、放电控制开关串联接在所述锂电芯的负极及所述充电USB负端子和放电USB负端子之间;
其中,所述充电控制脚连接至所述充电控制开关的栅极,所述放电控制脚连接至所述放电控制开关的栅极;
所述检测脚通过一电阻连接至充电USB负端子和放电USB负端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优选的移动电源分解示意图;
图2-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移动电源组装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线路板电路原理图。
其中,1、外壳;2、框架胶层;3、框架;4、锂电芯胶片;5、镍氢电芯胶片;6、锂电芯;7、镍氢电芯;8、锂电芯连接片;9、镍氢电芯连接片;10、线路板;11、按钮开口;12、充电USB开口;13、放电USB开口;30、线路板室;31、按钮安装部;32、螺丝柱;33、锂电芯室;34、镍氢电芯室;35、放电USB安装部;36、充电USB安装部;37、封口部;61、锂电芯第一电极;62、锂电芯第二电极;63、锂电芯面垫;71、镍氢电芯第一电极;72、镍氢电芯第二电极;73、镍氢电芯面垫;100、线路板本体;101、放电USB;102、充电USB;103、按钮;104、FPC插座;105、微动开关;106、锂电芯连接焊盘;107、镍氢电芯连接焊盘;108、螺钉;109、充放电管理芯片;110、保护芯片;1011、放电USB负端子;1012、放电USB正端子;1021、充电USB负端子;1022、充电USB正端子;Q1、放电控制开关;Q2、充电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例将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电源进行具体解释说明,如图1所示,其包括外壳1、安装于所述外壳1内的电池和线路板10;
其中,所述电池包括一相互串联的锂电芯6和镍氢电芯7;
所述锂电芯6和镍氢电芯7电连接至所述线路板10,所述线路板10对所述电池进行保护并进行充放电管理,所述线路板10上安装有用于充电的充电USB102和向负载供电的放电USB101;
所述外壳1上设有充电USB开口11,露出所述充电USB102;所述外壳1上设有放电USB开口13,露出所述放电USB101。
其中,所谓的锂电芯6具体指正极采用锂离子正极材料制作成的可充电电芯,而非采用锂片制作成的锂电池,本专利中为简略,将其称作锂电芯6,实质应理解成锂离子电芯。关于锂电芯6和镍氢电芯7,一般均包括壳体、盖板和位于壳体和盖板内形成的容纳空间内的极芯和电解液,极芯包括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因锂电芯6和镍氢电芯7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因此不再具体介绍。
关于锂电芯6和所述镍氢电芯7电连接至所述线路板10的具体实施方式,大家都知道,电池上均设有正极和负极,用于向负载输出电流,本例中,所述锂电芯6上设有锂电芯第一电极61和锂电芯第二电极62;其中,如果该锂电芯第一电极61为正极,则锂电芯第二电极62为负极,反之,如果该锂电芯第一电极61为负极,则锂电芯第二电极62为正极;
同样地,所述镍氢电芯7上设有镍氢电芯第一电极71和镍氢电芯第二电极72;同样第,该镍电芯第一电极为正极,则镍电芯第二电极为负极,反之,如果镍锂电芯第一电极61为负极,则镍电芯第二电极为正极;
而在线路板10上,如图1所示,所述线路板10上设有锂电芯连接焊盘106和镍氢电芯7连接焊盘107;
所述锂电芯第一电极61和所述锂电芯第二电极62通过两个锂电芯连接片8焊接至所述线路板10上的锂电芯连接焊盘106;
所述镍氢电芯第一电极71和所述镍氢电芯第二电极72通过两个镍氢电芯连接片9焊接至所述线路板10上的镍氢电芯连接焊盘107。
关于该外壳1,可以采用上盖、下壳组合的方式,也可以为本例中提供的金属一体外壳1,该外壳1的底部设有开口,可以跟后续的框架3匹配,其框架3的下端设有封口部37,框架3从外壳1的开口处装配入后,其封口部37恰好封堵该开口,使外壳1内形成封装空间。
关于锂电芯6和镍氢电芯7与线路板10的连接过程,进一步描述如下,前面已知锂电芯6和镍氢电芯7均包括壳体和盖板,而现有锂电芯6和镍氢电芯7均通过再盖板上引出电流,一般从盖板上分别引出与盖板绝缘的正极和负极,也有盖板作为一个电极,从盖板上伸出一与盖板绝缘的铆钉作为另一个电极。本例中采用后一种方式,为简单描述起见,对壳体不再细说,单对盖板上的设计进行进一步细化。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锂电芯6包括第一盖板及位于所述第一盖板上与其绝缘的锂电芯铆钉;所述锂电芯铆钉为锂电芯第一电极61,所述第一盖板为锂电芯第二电极62;
所述镍氢电芯7包括第二盖板及位于所述第二盖板上与其绝缘的镍氢电芯铆钉;所述镍氢电芯铆钉为镍氢电芯第一电极71,所述第二盖板为镍氢电芯第二电极72;
其中所述第一盖板上设有锂电芯面垫63,该锂电芯面垫63上设有铆钉孔,将所述锂电芯铆钉露出,防止所述连接锂电芯连接焊盘106和所述锂电芯铆钉的锂电芯连接片8与所述第一盖板短路;
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镍氢电芯面垫73,该镍氢电芯面垫73上设有铆钉孔,将所述镍氢电芯铆钉露出,防止所述连接镍氢电芯连接焊盘107和所述镍氢电芯铆钉的镍氢电芯连接片9与所述第二盖板短路。
上述的充电USB102一般采用微型USB(Micro usb),其一般作为母座,用来作为向移动电源充电的输入接口。上述放电USB101一般采用普通USB,其一般作为母座,用来作为向负载供电的输出接口,即向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电池充电的输出接口。
关于线路板10,一般用来控制充放电,并保护电池,防止过充、过放、过电流的现象发生。下面将对其进行具体解释。一般包括线路板本体100及各种安置在该线路板本体100的电器元器件,包括各种集成芯片、接口、电阻、电容等等。
上述锂电芯6和镍氢电芯7以及线路板10放置在外壳1中时,均需要定位,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比如,可以在所述外壳1内表面设置定位安装槽,通过胶粘、注塑、螺纹连接等等各种方式进行连接。比如,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一框架3,所述框架3内设有线路板室30、镍氢电芯室34和锂电芯室33;
所述线路板10安装于所述线路板室30内,所述锂电芯6安装于所述锂电芯室33内,所述镍氢电芯7安装于所述镍氢电芯室34内。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可以在所述线路板10上设有一按钮103和微动开关105,所述按钮103用于触发所述微动开关105。该微动开关105可以用来控制充放电过程,也可以用来做其他控制。比如一般在移动电源上还设有指示电量多少的电量指示灯,因此,也可以通过该微动开关105控制电量的显示,一旦按钮103按下,触碰到该微动开关105,即可实现相应的动作,进行充电、放电或者指示剩余电量。对应在外壳1上设有按钮开口11,以将所述按钮103从该按钮开口11中露出。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的方式,将上述电量指示灯内置在所述按钮103中。如图1中所示,即所述按钮103中内置电量指示灯,所述线路板10上设置有一FPC插座104,所述电量指示灯通过一FPC(英文全称:Flexible Printed Circuit,中文全称:柔性印刷线路板)连接至所述线路板10上的FPC插座104上。
关于上述按钮103、放电USB101和充电USB102的具体安装方式,如图1所示,在所述线路板室30的边缘设有按钮安装部31、放电USB安装部35及充电USB安装部36;
所述按钮103安装在该按钮安装部31上,所述放电USB101安装在所述放电USB安装部35上,所述充电USB102安装在所述充电USB安装部36上。
关于线路板10的安装方式,可以有多种方式,可以采用胶粘或者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在所述框架3内,比如本例中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实现:所述框架3上的线路板室30内设有若干螺丝柱32,所述螺丝柱32内设有螺纹孔,所述线路板10上设有对应所述螺丝柱32的螺纹孔;通过螺钉108将所述线路板10螺纹连接在所述线路板室30内。即将螺钉108穿过所述线路板10上的螺纹孔并安装入所述螺丝柱32上的螺纹孔内,如此实现线路板10与框架3的螺纹连接。
关于锂电芯6和镍氢电芯7的固定方式,同样可以采用胶粘,卡扣等连接方式,比如本例中采用如下方式固定:所述锂电芯6胶粘于所述框架3上锂电芯室33内,所述镍氢电芯7胶粘于所述框架3上镍氢电芯室34内;其中,因为锂电芯6的体积较大,因此采用一锂电芯胶片4将锂电芯6粘贴在所述锂电芯室33内,该锂电芯胶片4为一环形的片状双面胶。使用时先将该锂电芯胶片4粘贴于锂电芯6表面,然后将带有有锂电芯胶片4的一面紧贴在锂电芯室33内,即可将该锂电芯6固定在所述锂电芯室33内。因为镍氢电芯7的形状为体积相对较小的长条形,因此,采用两片镍氢电芯胶片5即可将镍氢电芯7粘贴于镍氢电芯室34内。该镍氢电芯胶片5如图1中所示,为矩形的双面胶;当然,其形状并不重要,本例中只是给出了一种示例。
关于框架3固定的方式,上面已经提到,也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本例中采用胶粘的方式,将所述框架3胶粘于所述外壳1内。具体地,可以采用图中所述的框架胶层2将所述框架3和外壳1内表面胶粘。具体的,该框架胶层2可以为与框架3下表面形状匹配的双面胶层,也可以在框架3下表面刷一层胶水,将框架3的下表面粘贴于外壳1内表面,待胶干后将框架3与外壳1充分粘合即可。
关于其线路板10上的具体控制电路,如图5所示,所述线路板10上设有充放电管理芯片109、保护芯片110、充电控制开关Q2和放电控制开关Q1;
所述锂电芯6的负极作为移动电源的负极,其正极连接至镍氢电芯7的负极,镍氢电芯7的正极作为移动电源的正极;
所述充放电管理芯片109设有充电引脚电连接至所述充电USB102上的充电USB正端子1022、充电USB负端子1021;以及设有放电引脚连接至所述放电USB101上的放电USB正端子1012、放电USB负端子1011;同时,其中连接放电USB正端子1012的引脚同时作为该充放电管理芯片109的镍氢电芯电压采集引脚,与所述镍氢电芯的正极连接,而该充放电管理芯片109上的锂电芯电压采集引脚则与锂电芯的正极连接,其中,充电USB负端子1021和放电USB负端子1011电连接,即连接充电USB负端子1021的放电引脚和连接放电USB负端子1011的充电引脚为同一引脚;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明白该充放电管理芯片109的电连接,具体请参见图5,将图5中充放电管理芯片的4个引脚分别标记为GND、VC2、VC1、C+引脚,其中其引脚GND分别连接充电USB负端子1021和放电USB负端子1011。其引脚VC2链接至锂电芯6正极;以采集锂电芯6电压;所述引脚VC1连接至放电USB正端子1012,同时也连接至镍氢电芯的正极,即镍氢电芯的正极也连接至放电USB正端子1012,用来检测镍氢电芯电压,同时作为充放电管理芯片109的电压输出的正端,与USB正端子1012连接;所述引脚C+连接至充电USB负端子1021,作为充放电管理芯片109电压输入的正端。
所述保护芯片110上设有供电脚VDD、接地脚VSS、充电控制脚C0、放电控制脚D0及检测脚VM;所述供电脚VDD通过一电阻R1连接至所述锂电芯6的正极,所述接地脚VSS连接至所述锂电芯6的负极;同时,在该供电脚VDD和接地脚VDD之间,接有一电容C1;
所述充电控制开关Q2、放电控制开关Q1串联接在所述锂电芯6的负极及所述充电USB负端子1021和放电USB负端子1011之间;
其中,所述充电控制脚C0连接至所述充电控制开关Q2的栅极,所述放电控制脚D0连接至所述放电控制开关Q1的栅极;
所述检测脚VM通过一电阻R2连接至充电USB负端子1021和放电USB负端子1011。
下面结合图2至图4对本例提供的优化后的移动电源的装配过程进行具体描述:首先,将锂电芯面垫63贴在所述锂电芯6的第一盖板上,该锂电芯面垫63的铆钉孔的孔中心与锂电芯6上的锂电芯铆钉中心对齐,锂电芯面垫63的边缘与锂电芯6边缘对齐,然后将锂电芯连接片8焊接在该锂电芯铆钉上。同时,将镍氢电芯面垫73贴在所述镍氢电芯7的第二盖板上,该镍氢电芯面垫73的铆钉孔的孔中心与镍氢电芯7上的镍氢电芯铆钉中心对齐,镍氢电芯面垫73的边缘与镍氢电芯7边缘对齐,然后将镍氢电芯连接片9焊接在该镍氢电芯铆钉上,其结果如图2所示。
然后在锂电芯6的一面贴上上述环形片状的锂电芯胶片4(即双面胶),在镍氢电芯7的一面贴上2片矩形的镍氢电芯胶片5(即双面胶)。然后准备已经装好微动开关105、充电USB102、放电USB101、FPC插座104等元器件的线路板10,将按钮103与该FPC插座104连接后,将其装配在线路板10的按钮安装部31上,同时将充电USB102、放电USB101同样已经对准安装在充电USB安装部36和放电USB安装部35上。然后通过螺钉108将线路板10锁紧在框架3上,再将贴好锂电芯胶片4的锂电芯6压紧贴合在锂电芯室33内;以及将贴好镍氢电芯胶片5的镍氢电芯7压紧贴合在镍氢电芯室34内。再将上述锂电芯连接片8的另一端焊接到线路板10上的锂电芯连接焊盘106,将上述镍氢电芯连接片9的另一端焊接到线路板10上的镍氢电芯连接焊盘107,其结果如图3所示。
然后再将装好锂电芯6、镍氢电芯7和线路板10的框架3下表面贴上胶水后,将其上充电USB102对准充电USB开口11,放电USB101对准放电USB开口13,按钮103对准该按钮开口11,然后将框架3装入外壳1中并正放,使框架3与外壳1充分粘合。如此即完成了该移动电源的组装过程,其结果如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电源,由于在其中采用了相互串联的锂电芯6和镍氢电芯7,将这两种电芯串连连接,电压为两者相加,电压范围就是4.4-5.6V,足以作为常见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使用电压,无需再增加DC-DC转换器,因此,无DC-DC转换效率问题,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电源,其转换效率接近100%,避免了电池采用DC-DC转换器升压造成的效率损失;并因此降低了产品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电源,其包括外壳、安装于所述外壳内的电池和线路板;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一相互串联的锂电芯和镍氢电芯; 
所述锂电芯和所述镍氢电芯电连接至所述线路板,所述线路板对所述电池进行保护并进行充放电管理,所述线路板上安装有用于充电的充电USB和向负载供电的放电USB; 
所述外壳上设有充电USB开口,露出所述充电USB;所述外壳上设有放电USB开口,露出所述放电US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有一框架,所述框架内设有线路板室、镍氢电芯室和锂电芯室; 
所述线路板安装于所述线路板室内,所述锂电芯安装于所述锂电芯室内,所述镍氢电芯安装于所述镍氢电芯室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芯上设有锂电芯第一电极和锂电芯第二电极; 
所述镍氢电芯上设有镍氢电芯第一电极和镍氢电芯第二电极; 
所述线路板上设有锂电芯连接焊盘和镍氢电芯连接焊盘; 
所述锂电芯第一电极和所述锂电芯第二电极通过两个锂电芯连接片焊接至所述线路板上的锂电芯连接焊盘; 
所述镍氢电芯第一电极和所述镍氢电芯第二电极通过两个镍氢电芯连接片焊接至所述线路板上的镍氢电芯连接焊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芯包括第一盖板及位于所述第一盖板上与其绝缘的锂电芯铆钉; 
所述锂电芯铆钉为锂电芯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盖板为锂电芯第二电极; 
所述镍氢电芯包括第二盖板及位于所述第二盖板上与其绝缘的镍氢电芯铆钉; 
所述镍氢电芯铆钉为镍氢电芯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盖板为镍氢电芯第二电极; 
其中所述第一盖板上设有锂电芯面垫,该锂电芯面垫上设有铆钉孔,将所述锂电芯铆钉露出,防止所述连接锂电芯连接焊盘和所述锂电芯铆钉的锂电芯连接片与所述第一盖板短路; 
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镍氢电芯面垫,该镍氢电芯面垫上设有铆钉孔,将所述镍氢电芯铆钉露出,防止所述连接镍氢电芯连接焊盘和所述镍氢电芯铆钉的镍氢电芯连接片与所述第二盖板短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上设有一按钮和微动开关,所述按钮用于触发所述微动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中内置电量指示灯,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一FPC插座,所述电量指示灯通过一FPC连接至所述线路板上的FPC插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的线路板室的边缘设有按钮安装部、放电USB安装部及充电USB安装部; 
所述按钮安装在该按钮安装部上,所述放电USB安装在所述放电USB安装部上,所述充电USB安装在所述充电USB安装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室内设有若干螺丝柱,所述螺丝柱内设有螺纹孔,所述线路板上设有对应所述螺丝柱的螺 纹孔;通过螺钉将所述线路板螺纹连接在所述线路板室内。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芯胶粘于所述框架上锂电芯室内,所述镍氢电芯胶粘于所述框架上镍氢电芯室内;所述框架胶粘于所述外壳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上设有充放电管理芯片、保护芯片、充电控制开关和放电控制开关; 
所述锂电芯的负极作为移动电源的负极,其正极连接至镍氢电芯的负极,镍氢电芯的正极作为移动电源的正极; 
所述充放电管理芯片设有充电引脚电连接至所述充电USB上的充电USB正端子、充电USB负端子;以及设有放电引脚连接至所述放电USB上的放电USB正端子、放电USB负端子;同时,其中连接放电USB正端子的引脚同时作为该充放电管理芯片的镍氢电芯电压采集引脚,与所述镍氢电芯的正极连接,而该充放电管理芯片上的锂电芯电压采集引脚则与锂电芯的正极连接,其中,充电USB负端子和放电USB负端子电连接, 
所述保护芯片上设有供电脚、接地脚、充电控制脚、放电控制脚及检测脚;所述供电脚通过一电阻连接至所述锂电芯的正极,所述接地脚连接至所述锂电芯的负极; 
所述充电控制开关、放电控制开关串联接在所述锂电芯的负极及所述充电USB负端子和放电USB负端子之间; 
所述充电控制脚连接至所述充电控制开关的栅极,所述放电控制脚连接至所述放电控制开关的栅极; 
所述检测脚通过一电阻连接至充电USB负端子和放电USB负端子。 
CN201320861157.4U 2013-12-25 2013-12-25 一种移动电源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909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61157.4U CN203690990U (zh) 2013-12-25 2013-12-25 一种移动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61157.4U CN203690990U (zh) 2013-12-25 2013-12-25 一种移动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90990U true CN203690990U (zh) 2014-07-02

Family

ID=51012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61157.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90990U (zh) 2013-12-25 2013-12-25 一种移动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909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00647A (zh) * 2014-10-31 2015-01-21 广西师范学院 一种便携充电宝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00647A (zh) * 2014-10-31 2015-01-21 广西师范学院 一种便携充电宝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38540B1 (ko) 리튬이온 전지로 구성된 유니버셜 충전지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8643325B2 (en) Integrated battery charger
WO2016019886A1 (zh) 一种锂离子蓄电池及其充放电控制方法
US1013529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imultaneously charging an energy storage device from multiple energy input devices
CN203674746U (zh) 一种具有mppt功能的便携式太阳能移动电源
CN103746423A (zh) 新型移动电源及其制备方法
CN203690990U (zh) 一种移动电源
JP3780502B2 (ja) 太陽電池式モバイル機器用充電器
CN201750171U (zh) 一种新型旅游应急充电器
CN203967767U (zh) 一种移动电源
CN203813456U (zh) 手机后备电源
CN206117218U (zh) 一种移动电源
CN102738435B (zh) 一种改进型电池、嵌套电池及一种遥控器
CN204030655U (zh) 移动电源
CN208299453U (zh) 一种锂电池5v升压模块
CN202435128U (zh) 一种利用低压电池的内置备份电源
CN203251113U (zh) 多功能电池充电器
CN103607021A (zh) 具有mppt功能的便携式太阳能移动电源
CN201893587U (zh) 一种用于镍氢充电电池或锂电池的太阳能充电电器
CN202034453U (zh) 一种改进型电池、嵌套电池及一种遥控器
CN101359754B (zh) 多种电压输出的大功率可充电电池
CN203951215U (zh) 一种散热架式笔记本多功能移动电源
CN213213145U (zh) 一种适用于电子秤的新能源移动电源
CN216530605U (zh) 便携式储能电源
CN211859623U (zh) 一种利用光伏充电锂电池储电的携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