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81565U - 一种扭杆活动关节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扭杆活动关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81565U
CN203681565U CN201320837379.2U CN201320837379U CN203681565U CN 203681565 U CN203681565 U CN 203681565U CN 201320837379 U CN201320837379 U CN 201320837379U CN 203681565 U CN203681565 U CN 2036815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torsion bar
ball
hole
bearing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3737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培德
沈旭
雷继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GOD BLESS NEW RAIL TE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GOD BLESS NEW RAIL TE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GOD BLESS NEW RAIL TE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GOD BLESS NEW RAIL TE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83737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815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815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8156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扭杆活动关节,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开有径向的通孔,另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通孔中设有球窝轴承套,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设有球头,另一端设有锁止部,所述球头和球窝轴承套相配合,所述通孔的一端设有端盖,另一端设有与第二连杆相配合的密封套。本实用新型采用球头和球窝轴承套配合,有效保证大迎角负载,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设有可拆卸的端盖,非常方便内部的维护和保养,本结构还具有连接方便、可靠性高、噪音小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扭杆活动关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动关节,尤其涉及一种扭杆活动关节。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上的抗侧滚扭杆装置与车体之间或者抗侧滚扭杆装置与底盘的转向架之间需要通过连杆机构连接,以抗侧滚扭杆装置与底盘的转向架连接为例,所述连杆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抗侧滚扭杆装置和转向架铰接。连杆机构在工作时承受一定负载,并将抗侧滚扭杆传递过来的扭矩转移到转向架上,进而保证车体的平衡、防止侧翻。
随着轨道车辆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对抗侧滚扭杆和转向架之间的各零部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也逐渐提高,其中的连杆机构在车辆高速运行时受到的外界冲击力和震动较提速前也会更大,所以为了保证连杆机构的性能其具体结构也应该做出改变,以免发生意外事故。但是目前的连杆机构因为结构上的原因还存在着使用寿命短、迎角小、维护性低、噪音大等不足之处,所以还不能很好的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维护方便、工作迎角大、噪音小、可靠性高的扭杆活动关节,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扭杆活动关节,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开有径向的通孔,另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通孔中设有球窝轴承套,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设有球头,另一端设有锁止部,所述球头和球窝轴承套相配合,所述通孔的一端设有端盖,另一端设有与第二连杆相配合的密封套。
优选地,所述端盖和球窝轴承套之间设有挡圈,所述通孔中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球窝轴承套卡放在挡圈和环形凸台之间。
优选地,所述球头和球窝轴承套之间设有润滑油,并在所述球窝轴承套的内壁上还设有网格导油槽。
优选地,所述球头和端盖之间还设有压簧和压盖,所述压盖贴靠在球头上,所述压簧在压盖和端盖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杆为锥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第二连杆以球头为支点向任意方向转动的角度范围是0°~22.5°。
优选地,所述密封套通过紧固圈套接在第二连杆的外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套为非金属弹性材料。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辆车体和转向架之间的活动关节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球头和球窝轴承套配合,可以有效保证大迎角负载,满足性能要求,并且在球窝轴承套还设有网格导油槽,网格导油槽中有润滑油,这不仅防止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发出异响满足了苛刻环境下的噪音控制要求,同时还提高了球头和球窝轴承套的使用寿命;还有所述的通孔和球窝轴承套之间是过盈配合,也有效的减少了发出异响的情况,减小了噪音;本实用新型还设有可拆卸的端盖,非常方便内部的维护和保养;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备连接方便、可靠性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局部向视图。
图4为图2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球窝轴承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述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扭杆活动关节结构图,包括第一连杆1和第二连杆2,所述第一连杆1的一端开有径向的通孔11,另一端设有外螺纹12,所述通孔11中设有球窝轴承套3,通孔11和球窝轴承套3为过盈配合,目的是防止球窝轴承套3在通孔11中滑动减小产生异响情况的发生。所述第二连杆2的一端设有球头21,另一端设有锁止部22,所述球头21和球窝轴承套3相配合并通过润滑油润滑,润滑油形成油膜保护,增加了本结构的使用寿命同时防止发出异响、降低噪音。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所述球窝轴承套3的内壁上还设有网格导油槽31,网格导油槽31可以增加供油,提高润滑性能,进一步地增加了球头21和球窝轴承套3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噪音。所述通孔11的一端设有端盖4,并且端盖4和通孔11采用螺纹连接,通孔11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二连杆2相配合的密封套5。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套5通过紧固圈51套接在第二连杆2的外壁上,且所述密封套5为非金属弹性材料,例如橡胶等。所述第一连杆1和第二连杆2可以相对转动并且保证密封。因为端盖4可以拆卸,所以本装置在维护和保养方面也很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锁止部22可以是通过螺母与第二连杆2螺纹连接实现安装锁紧,也可以是通过其他挡圈锁止结构等实现安装锁紧。
本实施例中通孔11和球窝轴承套3之间为过盈配合,可以防止相对滑动,但是在一些高负载条件下球窝轴承套3可能会发生滑动产生异响,因此,所述端盖4和球窝轴承套3之间还设有挡圈6,所述通孔11中设有环形凸台13,所述球窝轴承套3卡放在挡圈6和环形凸台13之间,通过挡圈6和环形凸台13进一步保证球窝轴承套3的稳定性,避免球窝轴承套3在通孔11中滑动发出异响。进一步地,所述球头21和端盖4之间还设有压簧71和压盖72,所述压盖72贴靠在球头21上,所述压簧71在压盖72和端盖4之间并处于压缩状态,进而确保压盖72对球头21起到了限位的作用保证球头21稳定的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第二连杆2与其他零部件的安装配合,所述第二连杆2为锥形,在使用时直接套接就可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连杆1和第二连杆2轴线垂直,第二连杆2以球头21为支点向任意方向转动的角度范围是0°~22.5°,实现了大迎角范围负载,能很好的满足了性能要求。
如图2—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在轨道车辆上的实施方式示意图,其中轨道车辆车体上的抗侧滚扭杆装置92和转向架91之间通过两个活动关节和一个螺筒8相连接。两个活动关节的第一连杆1分别与一螺筒8的两端螺纹连接,两个活动关节的第二连杆2分别与抗侧滚扭杆装置92和转向架91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锁止部22是螺母24和定位销23的配合,所述螺母24的外径大于第二连杆2的最大外径,在螺母24的端部还开有多个定位槽241,第二连杆2上开有与定位销23配合的孔。结合图3和图5,将第二连杆2分别插入到抗侧滚扭杆装置92和转向架91上的连接孔中,配合好后将螺母24旋紧在第二连杆2上,再用定位销23沿着螺母24上的定位槽241插入到第二连杆2上的孔进行配合定位,这种结构的作用是:防止工作时螺母24因为振动等原因发生转动而脱扣导致事故发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应用在轨道车辆领域,还可以应用在其他涉及扭杆关节的机械领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装置一种车辆车体和转向架之间的活动关节结构,能够满足大迎角负载,并且便于后期的维护和保养,并且有效控制了工作时出现异响,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和使用意义。
上述实施方式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还有许多方面可以在不违背总体思想的前提下进行改进,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可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8)

1.一种扭杆活动关节,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杆(1)和第二连杆(2),所述第一连杆(1)的一端开有径向的通孔(11),另一端设有外螺纹(12),所述通孔(11)中设有球窝轴承套(3),所述第二连杆(2)的一端设有球头(21),另一端设有锁止部(22),所述球头(21)和球窝轴承套(3)相配合,所述通孔(11)的一端设有端盖(4),另一端设有与第二连杆(2)相配合的密封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扭杆活动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4)和球窝轴承套(3)之间设有挡圈(6),所述通孔(11)中设有环形凸台(13),所述球窝轴承套(3)卡放在挡圈(6)和环形凸台(1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扭杆活动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21)和球窝轴承套(3)之间设有润滑油,并在所述球窝轴承套(3)的内壁上还设有网格导油槽(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扭杆活动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21)和端盖(4)之间还设有压簧(71)和压盖(72),所述压盖(72)贴靠在球头(21)上,所述压簧(71)在压盖(72)和端盖(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扭杆活动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2)为锥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扭杆活动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1)和第二连杆(2)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第二连杆(2)以球头(21)为支点向任意方向转动的角度范围是0°~2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扭杆活动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5)通过紧固圈(51)套接在第二连杆(2)的外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扭杆活动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5)为非金属弹性材料。
CN201320837379.2U 2013-12-17 2013-12-17 一种扭杆活动关节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815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37379.2U CN203681565U (zh) 2013-12-17 2013-12-17 一种扭杆活动关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37379.2U CN203681565U (zh) 2013-12-17 2013-12-17 一种扭杆活动关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81565U true CN203681565U (zh) 2014-07-02

Family

ID=51003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37379.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81565U (zh) 2013-12-17 2013-12-17 一种扭杆活动关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8156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7050A (zh) * 2018-12-31 2019-05-10 武汉钜威天数字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不等壁厚包球连杆及其间隙调整方法
CN110341739A (zh) * 2019-08-23 2019-10-18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连杆杆体与连杆连接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7050A (zh) * 2018-12-31 2019-05-10 武汉钜威天数字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不等壁厚包球连杆及其间隙调整方法
CN110341739A (zh) * 2019-08-23 2019-10-18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连杆杆体与连杆连接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16407U (zh) 一种迫导向机构
CN203681565U (zh) 一种扭杆活动关节
CN201863861U (zh) 一种轨道车辆用抗侧滚扭杆系统
CN103072592B (zh) 一种设置在轨道交通车辆扭杆轴上的防窜动固定结构
CN205440517U (zh) 汽车转向传动系统
CN103163313B (zh) 一种机车轴端速度传感器的传动方法
CN201723576U (zh) 立式电机轴承装置
US10953898B1 (en) Active control system for rolling behaviors of high-speed trains
CN104562941A (zh) 一种齿轮传动回转支承装置
RU2415043C2 (ru) Шарнирный узел жесткого сцеп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а
CN110682748A (zh) 一种转向机构及路轨两用车
CN203511677U (zh) 一种轨道车辆牵引机构用球铰支撑装置
CN108843741B (zh) 一种带阻尼缓冲输出回转式减速器
CN203627573U (zh) 长寿命十字轴万向节
CN210118382U (zh) 弹簧吸振式新型长寿命万向节
CN213292281U (zh) 具有紧凑的直接驱动器的轨道交通工具
CN204061548U (zh) 一种外圈分离式深沟球轴承
CN202266609U (zh) 带中间支撑式球笼同步万向联轴器
CN202560852U (zh)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联轴节
CN203453431U (zh) 马达传动轴固定装置
CN206448661U (zh) 一种限位器结构及汽车
CN202508117U (zh) 一种气动扳道器
CN205978196U (zh) 一种推杆总成以及带有该推杆总成的制动执行装置
CN206734395U (zh) 免维护的工程车转向拉杆
CN205298279U (zh) 一种高速密封轧机用定位轴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