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81016U - 触针机构和喷墨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触针机构和喷墨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81016U
CN203681016U CN201420009069.6U CN201420009069U CN203681016U CN 203681016 U CN203681016 U CN 203681016U CN 201420009069 U CN201420009069 U CN 201420009069U CN 203681016 U CN203681016 U CN 2036810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er
lug boss
side wall
contact pilotage
isolatio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0906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健强
何永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0906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810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810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8101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针机构和喷墨打印机,该触针机构包括壳体,并在壳体的外壁上安装有多个打印机触针,其中,相邻两个打印机触针的凸起部在一个打印机触针侧壁的投影方向上分别形成有第一轮廓线和第二轮廓线,打印机触针在位于第一轮廓线和第二轮廓线之间具有隔离部,隔离部的顶部与第一轮廓线的最底端相交,隔离部的底部与第二轮廓线的最顶端相交。以及安装有上述触针机构的喷墨打印机。通过增大两个凸起部之间的距离,从而有利于芯片电路和芯片触点的布局,也有利于将芯片触点制作成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保证芯片触点和打印机触针之间的电连接效果。

Description

触针机构和喷墨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有具有隔离部的打印机触针的触针机构,以及安装该触针机构的喷墨打印机。
背景技术
打印机作为常见的办公设备,为现代化办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现有的打印机主要有喷墨打印机,喷墨打印机使用容纳有墨水的墨盒安装在字车上向纸张等记录介质形成需要打印的文字或图案。
墨盒的壳体上大都装有墨盒芯片,当墨盒安装到打印机或者复印机等成像设备中时,墨盒芯片可以实现与打印机或复印机的信息交换。墨盒芯片的存储器中一般存储有生产日期、制造厂商、设备代码等固定信息,同时也存储墨水余量、打印页数等需要更新的可变数据。
公告号为CN1532064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名为“喷墨打印机设备及其墨盒”的发明创造,图1是该发明专利的喷墨打印机去除一部分壳体后的结构图。喷墨打印机1包括壳体,壳体内安装有机芯,机芯包括电机11和与接收电机11驱动力的皮带12,机芯上还安装导杆和安装在导杆上的字车13,在字车13的后壁与皮带12连接,皮带12通过接收电机11的驱动力从而带动字车13沿导杆来回移动。
字车13上安装有多个墨盒,墨盒下方设有耗材出口(见图5),在字车13的下端设有出墨口131,当墨盒安装到字车13上时,耗材出口与出墨口131连通,从而使得容纳在墨盒内腔的墨水能依次通过耗材出口和出墨口131。当纸张16在字车13的下方时,墨水可通过出墨口131输出,并在纸张16上形成有图像或字体。在字车13的后壁上还安装有一主控电路14,主控电路14通过排线15输出或接收信号。
参照图2,图2为现有的墨盒芯片2结构图。墨盒芯片2包括基板,在基板上设置有电子模块和多个电触点21,多个电触点21与电子模块的管脚电连接,电子模块内存储有生产日期、制造厂商、设备代码等固定信息,同时也存储墨水余量、打印页数等需要更新的可变数据。
参照图3和图4,图3为触针机构3与主控电路14电连接时的结构图,图4为触针机构3的结构图。触针机构3包括壳体,在壳体的两侧壁和顶壁上均等间距地形成多个狭缝,在狭缝内安装具有导电性和弹性的打印机触针,该打印机触针在两侧壁分别形成有与主控电路14电连接的主控电路触针31和与墨盒芯片2电连接的墨盒芯片触针32。
参照图5,图5为触针机构3电连接于主控电路14和墨盒芯片2之间的结构图。可见,触针机构3安装在字车13的后壁上,触针机构3一侧壁上的主控电路触针31与主控电路14电连接。墨盒的壳体上设有墨盒芯片安装位,墨盒芯片2安装在该安装位上,并使墨盒芯片2的多个电触点21朝向触针机构3地设置。
当墨盒安装到字车13时,墨盒的壳体也与芯片定位槽33邻接并进行定位,触针机构3另一侧壁上的墨盒芯片触针32与墨盒芯片2电连接,由于主控电路触针31和墨盒芯片触针32为一体成型且具有导电性的打印机触针,所以墨盒芯片2可通过该打印机触针与主控电路14实现电连接通讯,并相互交换数据信号。
然而,触针机构3上的打印机触针由于均采用的是钩爪状的铜片与墨盒芯片2上的电触点21进行电接触,每当墨盒内的墨水耗尽之后均需要从字车上进行更换墨盒。由于打印机触针结构复杂且结构单薄,在更换过程中容易造成打印机触针断裂或变形,在触针损毁后需要专业人士才能进行维修,给使用人员造成诸多不便,也给使用人员增加了使用成本。
并且,相邻的打印机触针之间在沿狭缝延伸方向上的间隔距离小,对应地,也使得与打印机触针电连接的芯片触点相互之间的间隔距离小,不利于电路设计和芯片触点的布局,也不利于保证芯片触点和打印机触针之间的电连接效果,同时也不利于减少打印机触针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具有良好耐用性且且易于安装定位的触针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具有良好耐用性且且易于安装定位的喷墨打印机。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针机构,包括壳体,并在壳体的外壁上安装有多个打印机触针,其中,相邻两个打印机触针的凸起部在一个打印机触针侧壁的投影方向上分别形成有第一轮廓线和第二轮廓线,打印机触针在位于第一轮廓线和第二轮廓线之间具有隔离部,隔离部的顶部与第一轮廓线的最底端相交,隔离部的底部与第二轮廓线的最顶端相交。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在打印机触针上设置隔离部,使得相邻打印机触针的两个凸起部在打印机触针侧壁的投影方向上相间隔着隔离部地分布,有利于增大两个凸起部在打印机触针侧壁的投影方向上之间的距离,从而有利于与其电连接的芯片电路和芯片触点的布局,也有利于将芯片触点制作成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保证芯片触点和打印机触针之间的电连接效果。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壳体的外壁上等间距地形成有多个狭缝,多个打印机触针分别安装在一个狭缝中。
由上可见,通过狭缝的设置有利将打印机触针固定在壳体的外壁上,当打印机触针在与芯片触点电接触时,打印机触针能够发生弹性形变内陷入到狭缝中,从而提高电接触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壳体的外壁包括第一侧壁、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和位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顶壁,打印机触针的凸起部包括安装在第一侧壁的第一凸起部和安装在第二侧壁的第二凸起部,第一凸起部的顶部在沿第一侧壁上狭缝的延伸方向上与顶壁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凸起部的底部在沿第二侧壁上狭缝的延伸方向上与顶壁之间的距离。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凸起部的顶部与第二凸起部的底部在沿第一侧壁上狭缝的延伸方向上之间的距离等于隔离部在沿第一侧壁上狭缝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
由上可见,通过在一个打印机触针的最下端设置两个在平行于打印机触针侧壁方向上不同深度的凸起部,在增大两个凸起部之间距离的同时也有利于减少制造打印机触针的材料,从而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优选地,将一个打印机触针的两个凸起部在平行于打印机触针侧壁方向上相隔隔离部的长度地设置,有利于简化生产加工步骤,使得生产的该打印机触针通过在壳体上呈不同方向地设置即可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喷墨打印机,包括打印机壳体,打印机壳体内设置有机芯,机芯包括主控电路和多个与主控电路电连接的触针机构,每一个触针机构包括壳体,并在壳体的外壁上安装有多个打印机触针,其中,相邻两个打印机触针的凸起部在一个打印机触针侧壁的投影方向上分别形成有第一轮廓线和第二轮廓线,打印机触针在位于第一轮廓线和第二轮廓线之间具有隔离部,隔离部的顶部与第一轮廓线的最底端相交,隔离部的底部与第二轮廓线的最顶端相交。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在打印机触针上设置隔离部,使得相邻打印机触针的两个凸起部在打印机触针侧壁的投影方向上相间隔着隔离部地分布,有利于增大两个凸起部在打印机触针侧壁的投影方向上之间的距离,从而有利于与其电连接的芯片电路和芯片触点的布局,也有利于将芯片触点制作成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保证芯片触点和打印机触针之间的电连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打印机的结构图。
图2是现有墨盒芯片的结构图。
图3是现有触针机构与主控电路电连接的结构图。
图4是现有触针机构的结构图。
图5是触针机构电连接于主控电路板和墨盒芯片之间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触针机构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触针机构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8是图7中A-A处的剖视图。
图9是图7中B-B处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墨盒芯片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触针机构电连接于主控电路与墨盒芯片之间时的原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触针机构实施例:
参照图6,图6是触针机构4的结构图。触针机构4包括壳体41,在壳体41的外壁,即两个侧壁和顶壁411(见图8)上均等间距地形成多个狭缝42,在多个狭缝42内分别安装具有导电性和弹性的打印机触针,其中包括打印机触针43和打印机触针44
参照图7和图8,图7是触针机构4的主视图,图8是图7中A-A处的剖视图即位于打印机触针43处的剖视图。可见,打印机触针43安装在狭缝42中,并在打印机触针43的两端部分别形成有凸起部51和凸起部52,凸起部51位于壳体的一个侧壁上,凸起部52位于与凸起部51相对的另一个侧壁上。并且,与打印机触针43相邻的打印机触针44在其两端形成有凸起部54和凸起部55。
凸起部51具有在平行于打印机触针43侧壁的表面上的投影的轮廓线61,凸起部54具有在平行于打印机触针43侧壁的表面上的投影的轮廓线62。打印机触针43在位于轮廓线61和轮廓线62之间的位置具有隔离部53,隔离部53的顶端与轮廓线62相交于交点72,隔离部53的底端与轮廓线61相交于交点71。隔离部53在沿狭缝42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为D2。
凸起部51的顶部在沿狭缝42的延伸方向上与顶壁411之间的距离大于凸起部52的底部在沿狭缝42的延伸方向上与顶壁411之间的距离,且凸起部51的顶部与凸起部52的底部在沿狭缝42的延伸方向上之间的距离为D1,优选地,D1与D2相等,有利于简化生产加工步骤,使得生产的该打印机触针通过在壳体上呈不同方向地设置即可完成触针机构4的制造。
参照图7和图9,图9是图7中B-B处的剖视图即位于打印机触针44处的剖视图。可见,打印机触针44安装在狭缝42中,并在打印机触针44的两端部分别形成有凸起部54和凸起部55,凸起部54位于壳体41的一个侧壁上,凸起部55位于与凸起部54相对的另一个侧壁上。并且,与打印机触针44相邻的打印机触针在其两端形成有凸起部56和凸起部57。
凸起部55具有在平行于打印机触针44侧壁的表面上的投影的轮廓线63,凸起部56具有在平行于打印机触针44侧壁的表面上的投影的轮廓线64。打印机触针44在位于轮廓线63和轮廓线64之间的位置具有隔离部55,隔离部55的顶端与轮廓线64相交于交点74,隔离部55的底端与轮廓线63相交于交点73。隔离部55在沿狭缝42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为D4。
凸起部55的顶部在沿狭缝42的延伸方向上与顶壁411之间的距离大于凸起部54的底部在沿狭缝42的延伸方向上与顶壁411之间的距离,且凸起部55的顶部与凸起部54的底部在沿狭缝42的延伸方向上之间的距离为D3,优选地,D3与D4相等。 
参照图10,图10是墨盒芯片8的结构图。墨盒芯片8包括基板81,在基板81上安装有电子模块,电子模块包括控制器以及存储器,控制器用于控制存储器的读写操作,存储器用于存储有生产日期、制造厂商、设备代码等固定信息,同时也存储墨水余量、打印页数等需要更新的可变数据。电子模块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也可以是单片机等微控制器。
基板81上还焊接有芯片触点组件,该芯片触点组件包括五个下排芯片触点83和四个上排芯片触点82,下排芯片触点83和上排芯片触点82均与电子模块的管脚电连接,电子模块利用该芯片触点组件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或数据通讯。
参照图11,图11是触针机构4电连接于主控电路板84和墨盒芯片8之间时的原理图。设置在打印机壳体内的主控电路板84包括一块基板,在基板上设有主控电路和与主控电路电连接的多个触点85、86。当触针机构4与墨盒芯片8电接触时,以打印机触针44与墨盒芯片8电接触为例,由于打印机触针44为弹性的金属导体,当凸起部54与上排芯片触点82电接触时,凸起部54将内陷入在狭缝42内,与打印机触针44相邻打印机触针的凸起部57与下排芯片触点83电接触时,凸起部57也将内陷入狭缝42内。
当触针机构4与主控电路板84电接触时,当凸起部55与触点85电接触时,凸起部55将内陷入在狭缝42内,与打印机触针44相邻打印机触针的凸起部56与触点86电接触时,凸起部56也将内陷入狭缝42内。利用打印机触针的弹性电连接并发生形变内陷入到狭缝中,从而提高电接触的稳定性。
喷墨打印机实施例:
本喷墨打印机实施例中的喷墨打印机包括一个打印机壳体,打印机壳体内设置有机芯,机芯包括主控电路和多个与主控电路电连接的依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触针机构。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在打印机触针上设置隔离部,使得相邻打印机触针的两个凸起部在打印机触针侧壁的投影方向上相间隔着隔离部地分布,有利于增大两个凸起部在打印机触针侧壁的投影方向上之间的距离,从而有利于与其电连接的芯片电路和芯片触点的布局,也有利于将芯片触点制作成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保证芯片触点和打印机触针之间的电连接效果。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除了在上述实施例外,上述的凸起部不限于附图中所述的形状,只要在打印机触针设置相应的隔离部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上述的这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

Claims (8)

1. 触针机构,包括壳体,并在所述壳体的外壁上安装有多个打印机触针;
其特征在于:
相邻两个所述打印机触针的凸起部在一个所述打印机触针侧壁的投影方向上分别形成有第一轮廓线和第二轮廓线,所述打印机触针在位于所述第一轮廓线和所述第二轮廓线之间具有隔离部,所述隔离部的顶部与所述第一轮廓线的最底端相交,所述隔离部的底部与所述第二轮廓线的最顶端相交。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针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外壁上等间距地形成有多个狭缝,多个所述打印机触针分别安装在一个所述狭缝中。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针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外壁包括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和位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顶壁,所述打印机触针的凸起部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凸起部和安装在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顶部在沿所述第一侧壁上狭缝的延伸方向上与所述顶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底部在沿所述第二侧壁上狭缝的延伸方向上与所述顶壁之间的距离。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针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顶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底部在沿所述第一侧壁上狭缝的延伸方向上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隔离部在沿所述第一侧壁上狭缝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
5. 喷墨打印机,包括
打印机壳体,所述打印机壳体内设置有机芯,所述机芯包括主控电路和多个与所述主控电路电连接的触针机构,每一个所述触针机构包括壳体,并在所述壳体的外壁上安装有多个打印机触针;
其特征在于:
相邻两个所述打印机触针的凸起部在一个所述打印机触针侧壁的投影方向上分别形成有第一轮廓线和第二轮廓线,所述打印机触针在位于所述第一轮廓线和所述第二轮廓线之间具有隔离部,所述隔离部的顶部与所述第一轮廓线的最底端相交,所述隔离部的底部与所述第二轮廓线的最顶端相交。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外壁上等间距地形成有多个狭缝,多个所述打印机触针分别安装在一个所述狭缝中。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外壁包括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和位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顶壁,所述打印机触针的凸起部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凸起部和安装在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顶部在沿所述第一侧壁上狭缝的延伸方向上与所述顶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底部在沿所述第二侧壁上狭缝的延伸方向上与所述顶壁之间的距离。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顶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底部在沿所述第一侧壁上狭缝的延伸方向上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隔离部在沿所述第一侧壁上狭缝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
CN201420009069.6U 2014-01-07 2014-01-07 触针机构和喷墨打印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810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09069.6U CN203681016U (zh) 2014-01-07 2014-01-07 触针机构和喷墨打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09069.6U CN203681016U (zh) 2014-01-07 2014-01-07 触针机构和喷墨打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81016U true CN203681016U (zh) 2014-07-02

Family

ID=51002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0906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81016U (zh) 2014-01-07 2014-01-07 触针机构和喷墨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8101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42662A (zh) * 2015-05-22 2015-08-19 杭州旗捷科技有限公司 打印设备、打印材料容器及其芯片、前两者的电连接结构
CN107718888A (zh) * 2016-08-12 2018-02-23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墨盒及喷墨打印机
CN107962873A (zh) * 2017-12-27 2018-04-27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墨盒芯片、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JP2019116015A (ja) * 2017-12-27 2019-07-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ステム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42662A (zh) * 2015-05-22 2015-08-19 杭州旗捷科技有限公司 打印设备、打印材料容器及其芯片、前两者的电连接结构
CN104842662B (zh) * 2015-05-22 2017-01-04 杭州旗捷科技有限公司 打印设备、打印材料容器及其芯片、前两者的电连接结构
CN107718888A (zh) * 2016-08-12 2018-02-23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墨盒及喷墨打印机
CN107962873A (zh) * 2017-12-27 2018-04-27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墨盒芯片、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JP2019116015A (ja) * 2017-12-27 2019-07-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ステム
CN107962873B (zh) * 2017-12-27 2023-09-15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墨盒芯片、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07648B (zh) 墨盒芯片、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CN203681016U (zh) 触针机构和喷墨打印机
CN201856452U (zh) 墨盒芯片及墨盒
US8827426B2 (en) Imaging device, method of remodeling imaging device, and consumables container for imaging device
CN103707646B (zh) 墨盒芯片组件、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CN201856451U (zh) 墨盒
CN103085487A (zh) 一种带自适应触点的成像盒芯片、成像盒及其自适应方法
CN2825289Y (zh) 连续供墨系统的连接装置
CN107962873A (zh) 墨盒芯片、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CN207711605U (zh) 墨盒芯片、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CN203651199U (zh) 墨盒芯片、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CN201030684Y (zh) 墨盒芯片
CN203651197U (zh) 墨盒芯片组件、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CN205395457U (zh) 墨盒芯片和墨盒
CN105564039B (zh) 墨盒芯片和墨盒
CN103129185B (zh) 数据存储装置及其数据访问方法、成像设备
JP201106286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811396B (zh) 一种弹性电极板机构的打印机墨盒
CN201176024Y (zh) 墨盒及芯片
CN202399645U (zh) 芯片及耗材容器
CN201009518Y (zh) 可调头使用的芯片
CN203811994U (zh) 处理盒
CN206812628U (zh) 新型印章打印机
CN219927277U (zh) 一种打印耗材芯片及打印装置
CN203414957U (zh) 一种可读取多种卡片的读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

Termination date: 202201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