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69540U - 双安全锁闩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双安全锁闩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69540U
CN203669540U CN201420038943.9U CN201420038943U CN203669540U CN 203669540 U CN203669540 U CN 203669540U CN 201420038943 U CN201420038943 U CN 201420038943U CN 203669540 U CN203669540 U CN 2036695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bolt
driving element
shell
safety latch
bolt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3894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慧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03894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695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695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6954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双安全锁闩结构,设置在门板上,包含:一外壳、一第一锁闩本体、一第二锁闩本体、一第一驱动元件以及一对第二驱动元件。外壳内设有的容置空间设有第一锁闩本体,第一锁闩本体的锁头位于容置空间开口的上半部,第二锁闩本体的锁舌位于容置空间的开口的下半部,第一驱动元件设在第二锁闩本体的容置部内,供驱动第一锁闩本体作动,第二驱动元件对称的设在第二锁闩本体的拨动件的内侧,且第一驱动元件夹设在该对第二驱动元件之间,供驱动第二锁闩本体弹性作动。藉此,使双安全锁闩结构不仅保有弹性作动的功能,并结合固定锁闩的机制,以改进现有喇叭锁无固定锁闩的缺点,以增强门锁的安全防护功能。

Description

双安全锁闩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双安全锁闩结构的技术,尤指一种能确实避免因单一弹性锁闩而被轻易开启门锁而增设固定锁闩的双安全锁闩结构。
背景技术
常用门锁结构通常藉由旋转一门锁的旋钮,以带动该门锁的作动,进而使该门锁形成上锁或解锁的状态。喇叭锁为日常生活常见锁具之一,因其安装简单方便,所以被普遍及广泛的使用。
喇叭锁的结构是在门内的把手中央另设有一可供使用者按压的卡锁装置按压件,使用者可藉由按压该按压件使卡锁装置发挥作用,以卡制锁心产生闭锁的状态,门外必须以钥匙或开锁的工具开启,才能使按压件退开,锁心即呈开锁的状态,如此的结构虽然使用方便,但同样很容易被外人开锁入内,所以防盗的作用极微,因此使用者多半必须要在房内的门上另安装拉锁或锁链,如此的方式不但耗时费工,而且,若是临时外出借住民宿或在外租屋,门上无法实时装上其他的锁具,仅以喇叭锁或门链防盗,其效果十分令人堪忧,尤其在治安状况不佳的环境,单身女子在外,或是与人合住,仅藉一个门锁防盗,实无法达到有效安全防护效果,因此有改良的必要性。
并且,现有的喇叭锁若要提升安全防护性,主要都是另外再加装其他的锁具或锁链,此举不仅要考量门板的开口规格及美观,对于租屋者来说也是无法实时达成的,因此仍是无法达到实用与便利的防护效果。
因此,如何发明出一种能够应用于现有门板,且能取代传统喇叭锁,最重要的是可以大幅提升安装便利性及安全防护性,让使用者或租屋者能更实时安心的居住,以提升整体效能及实用性,将是本实用新型所欲积极揭露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双安全锁闩结构,主要是将具有高防护性的固定锁闩及高便利性的弹性锁闩,设置在同一空间内,且能共享同一个穿孔,让双安全锁闩结构的体积精简在符合原有喇叭锁的装设空间之下,并在不需要增加及修改门板开口的状况下即可便利的替代及安装,且双安全锁闩结构同时具备安全防护及操作便利等功能,大大提升了整体的实用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安全锁闩结构,设置在门板上,包含:一外壳、一第一锁闩本体、一第二锁闩本体、一第一驱动元件以及一对第二驱动元件。外壳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的一端设有一开口,外壳的两侧面则设有复数圆形穿孔;第一锁闩本体设在外壳的容置空间内,具有一锁头,锁头位于容置空间的开口的上半部;第二锁闩本体设在外壳的容置空间内且位于第一锁闩本体下方,具有一锁舌、一连接件、一弹簧及一拨动件,弹簧套设在连接件外围,连接件一端连接锁舌,另一端连接该拨动件,拨动件的内侧设有凸片,中央设有容置部,锁舌位于容置空间的开口的下半部,且锁舌的前端凸出于锁头;第一驱动元件设在第二锁闩本体的容置部内,供驱动第一锁闩本体作动;该对第二驱动元件对称的设在第二锁闩本体的拨动件的内侧,并抵靠于凸片,第一驱动元件夹设在该对第二驱动元件之间,供驱动第二锁闩本体弹性作动。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元件两侧具有朝外凸出的卡掣部,卡掣部设有插孔,该对第二驱动元件分别设有套环,套环套设在卡掣部外围,套环外围设有环片,环片抵靠于拨动件内侧的凸片。外壳两侧圆形的穿孔数量为三个,位于中间的穿孔大于左右两侧的穿孔,中间的穿孔对应第一驱动元件的卡掣部的位置,令卡掣部裸露在外。外壳的开口周围设有一固定片,固定片供锁闩固定于门板侧边。外壳由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相互对接组合所构成。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双安全锁闩结构主要将第一锁闩本体及第二锁闩本体共同设置在同一空间内,且以上、下层叠方式设置,除了共用同一穿孔以维持门板美观外,且不需增设门板穿孔或是变动装设位置,以达到降低装设成本及便利的功效。结构方面因同时包含固定锁闩及弹性锁闩两种不同的功能,所以亦可同时提供安全防护及操作便利发的双重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安全锁闩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安全锁闩结构的立体组合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双安全锁闩结构开启时的立体外观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双安全锁闩结构开启时的侧视动作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双安全锁闩结构闭锁时的立体外观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双安全锁闩结构闭锁时的侧视动作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双安全锁闩结构的第一锁闩本体伸出时的立体外观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双安全锁闩结构的第一锁闩本体伸出时的侧视动作示意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双安全锁闩结构的第二锁闩本体伸出时的立体外观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双安全锁闩结构的第二锁闩本体伸出时的侧视动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双安全锁闩结构
10------     外壳
100------    容置空间
101------    第一壳体
102------    第二壳体
103------    开口
104------    圆形穿孔
105------    凸轴
106------    固定片
11------     第一锁闩本体
111------    锁头
12------     第二锁闩本体
121------    锁舌
122------    连接件
123------    弹簧
124------    拨动件
125------    凸片
126------    容置部
13------     第一驱动元件
131------    卡掣部
132------    插孔
133------    凹槽
134------    弹片
14------     第二驱动元件
141------    套环
142------    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藉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
以下参照图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应注意的是,以下图式为简化的示意图式,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图式中仅例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结构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元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元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并非以图示为限,可依实际设计需要作变化,合先叙明。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双安全锁闩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及立体组合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安全锁闩结构1可应用于各种同规格的喇叭门锁,以取代传统喇叭门锁,提升安全防护性。本实用新型的双安全锁闩结构1包含:一外壳10、一第一锁闩本体11、一第二锁闩本体12、一第一驱动元件13以及一对第二驱动元件14。外壳10由第一壳体101及第二壳体102相互对接组合所构成,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100,容置空间100的一端设有一开口103,外壳10的两侧面则设有复数圆形穿孔104。
第一锁闩本体11设在外壳10的容置空间100内,具有一锁头111,锁头111位于容置空间100的开口103的上半部。第二锁闩本体12设在外壳10的容置空间100内且位于第一锁闩本体11下方,具有一锁舌121、一连接件122、一弹簧123及一拨动件124,弹簧123套设在连接件122外围,连接件122一端连接锁舌121,另一端连接拨动件124,拨动件124的内侧设有凸片125,中央设有容置部126,锁舌121位于容置空间100的开口103的下半部,且锁舌121的前端凸出于锁头111。
第一驱动元件13设在第二锁闩本体12的容置部126内,供驱动第一锁闩本体11作动。该对第二驱动元件14对称的设在第二锁闩本体12的拨动件124的内侧,并抵靠于凸片125,第一驱动元件13夹设在该对第二驱动元件14之间,供驱动第二锁闩本体12弹性作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元件13两侧具有朝外凸出的卡掣部131,卡掣部131设有插孔132,且第一驱动元件13下方设有一凹槽133,凹槽133抵靠一弹片134,弹片134两端连接第一锁闩本体上11的凸轴105,令该弹片134保持弹性,该对第二驱动元件14分别设有套环141,套环141套设在卡掣部131的外围,套环141外围设有环片142,环片142抵靠在拨动件124内侧的凸片125。并且,环片142以凸轴105为支点,用来固定凹槽133,使第一驱动元件13具有向上的弹力。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0两侧圆形的穿孔104数量为三个,位于中间的穿孔104大于左右两侧的穿孔104,中间的穿孔104对应第一驱动元件13的卡掣部131的位置,令卡掣部131裸露于外。且外壳10的开口103周围设有一固定片106,固定片106供锁闩固定于门板侧边。
藉由上述结构,组装时先将第一驱动元件13及第二驱动元件14组装于第二锁闩本体12的拨动件124上,再将第二锁闩本体12设置在第一锁闩本体11的下方,因第一锁闩本体11的锁头111为一般现有锁头的三分之一大小,所以仅位于开口103的上半部,刚好能让第二锁闩本体12的锁舌121设在开口103的下半部内,再将第一锁闩本体11及第二锁闩本体12共同设在外壳10的容置空间100内,即可完成整体的组装。藉此,第一锁闩本体11及第二锁闩本体12即可共用外壳10的容置空间100,更能共用外壳10上所设的开口103,让门板穿孔只需对应开口103即可装设双安全锁闩结构,使整体更加精简及美观。
请再参阅图3A、图3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双安全锁闩结构开启时的立体外观图及侧视动作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双安全锁闩结构1开启时,第一驱动元件13朝内转动并带动第一锁闩本体11的锁头111内缩在开口103内,且扳动门把令弹簧123呈紧缩状态,并藉由第二驱动元件14带动第二锁闩本体12的锁舌121内缩于开口103内,此时门锁则呈现开启状态。
请再参阅图4A、图4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双安全锁闩结构闭锁时的立体外观图及侧视动作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安全锁闩结构1闭锁时,第一驱动元件13朝外转动并带动第一锁闩本体11的锁头111伸出在开口103之外,同时弹簧123弹性复位使第二锁闩本体12的锁舌121也朝外伸出,让门锁则呈现闭锁状态。
请再参阅图5A、图5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双安全锁闩结构的第一锁闩本体伸出时的立体外观图及侧视动作示意图,如图所示,第一驱动元件13朝开口103方向转动,以驱动第一锁闩本体11的锁头111伸出开口103之外,并扳动门把令弹簧123呈紧缩状态,使第二驱动元件14带动第二锁闩本体12的锁舌121内缩于开口103内,此时同样呈闭锁状态。
请再参阅图6A及图6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双安全锁闩结构的第二锁闩本体伸出时的立体外观图及侧视动作示意图,如图所示,第一驱动元件13朝相反于开口103的方向转动,并带动第一锁闩本体11的锁头111内缩在开口103内,同时当门把外力消失后,弹簧123弹性复位使第二锁闩本体12的锁舌121朝开口103伸出,让门板呈现弹性扣合状态。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双安全锁闩结构1能设在各种门板上,因规格与一般喇叭门锁规格相符,所以可以取代传统喇叭门锁,以大幅提升门锁的安全防护性。因同时具备有第一锁闩本体11及第二锁闩本体12,第一锁闩本体11能以固定锁闩的结构控制进而达到极佳的安全防护效果,第二锁闩本体12具有弹性锁闩的结构控制进而方便的开启或关闭门板的功能,并将第一锁闩本体11及第二锁闩本体12结合在同一容置空间100内,共享同一开口103,使门板无需再穿设开口,以维持门板的美观,让双安全锁闩结构同时具备防盗性、安全性、操作便利性、美观性,并让双安全锁闩结构在设置时更加的快速便捷,以提升整体的实用性。
虽然前述的描述及图式已揭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必须了解到各种增添、修改和取代可能使用于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都不会脱离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的本实用新型原理的精神及范围。熟悉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者将可体会,本实用新型可使用于许多形式、结构、布置、比例、材料、元件和组件的修改。因此,本文于此所揭示的实施例应被视为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由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并涵盖其合法均等物,并不限于先前的描述。

Claims (7)

1.一种双安全锁闩结构,设置在门板上,其装设位置及尺寸与喇叭锁锁闩相同,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外壳,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的一端设有一开口,该外壳的两侧面则设有复数圆形穿孔;
一第一锁闩本体,设在该外壳的容置空间内,具有一锁头,该锁头位于该容置空间的开口的上半部;
一第二锁闩本体,设在该外壳的容置空间内且位于该第一锁闩本体下方,具有一锁舌、一连接件、一弹簧及一拨动件,该弹簧套设在该连接件外围,该连接件一端连接锁舌,另一端连接该拨动件,该拨动件的内侧设有凸片,中央设有容置部,该锁舌位于该容置空间的开口的下半部,且该锁舌的前端凸出于该锁头;
一第一驱动元件,设在该第二锁闩本体的容置部内,供驱动该第一锁闩本体作动;以及
一对第二驱动元件,对称的设在该第二锁闩本体的拨动件的内侧,并抵靠于该凸片,该第一驱动元件夹设在该对第二驱动元件之间,供驱动该第二锁闩本体弹性作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安全锁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驱动元件两侧具有朝外凸出的卡掣部,该卡掣部设有插孔,该对第二驱动元件分别设有套环,该套环套设在该卡掣部外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安全锁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驱动元件下方设有一凹槽,该凹槽抵靠一弹片,该弹片两端连接第一锁闩本体上的凸轴,令该弹片保持弹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安全锁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对第二驱动元件分别设有套环,套环套设在卡掣部的外围,套环外围设有环片,环片抵靠在拨动件内侧的凸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安全锁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外壳两侧圆形的穿孔数量为三个,位于中间的穿孔大于左右两侧的穿孔,该中间的穿孔对应该第一驱动元件的卡掣部的位置,令该卡掣部裸露于外。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安全锁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外壳的开口周围设有一固定片,该固定片供锁固于该门板侧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安全锁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外壳由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相互对接组合所构成。
CN201420038943.9U 2014-01-22 2014-01-22 双安全锁闩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695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38943.9U CN203669540U (zh) 2014-01-22 2014-01-22 双安全锁闩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38943.9U CN203669540U (zh) 2014-01-22 2014-01-22 双安全锁闩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69540U true CN203669540U (zh) 2014-06-25

Family

ID=50965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38943.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69540U (zh) 2014-01-22 2014-01-22 双安全锁闩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695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0761A (zh) * 2014-01-22 2015-07-22 陈慧兰 双安全锁闩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0761A (zh) * 2014-01-22 2015-07-22 陈慧兰 双安全锁闩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D649558S1 (en) Icon for a portion of a display screen
USD709096S1 (en) Display screen or portion thereof with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CN204343802U (zh) 一种带防猫眼开锁功能的执手锁
CN203669540U (zh) 双安全锁闩结构
CN104790761A (zh) 双安全锁闩结构
CN205743319U (zh) 电子锁控制机构
KR101242404B1 (ko) 사물함용 전자 도어락
CN205445195U (zh) 一种联动扣锁系统
CN205046958U (zh) 一种门锁强制防盗把手
CN205894907U (zh) 电磁锁机械解锁装置
CN207813269U (zh) 一种新型蝴蝶锁扣
CN205577666U (zh) 一种钢缆锁
CN201874341U (zh) 一种密码衣柜锁
TWI534330B (zh) Mechanical lock door lock structure
CN203351850U (zh) 一种开关或插座用面板结构
CN206816021U (zh) 一种可从外部打开的插销锁
CN204576378U (zh) 一种电脑机箱
CN201911161U (zh) 单按钮线轮开关牵狗器
CN202148736U (zh) U形挂钩式双功挂锁的改良构造
CN210888362U (zh) 一种智能锁
JP3957813B2 (ja) キー装置
GB2491621A (en) Dual-function padlock which can be unlocked by numerals or a key
CN204139756U (zh) 号码锁的防窥装置
CN208763547U (zh) 一种公寓锁
CN206888731U (zh) 一种投币机内胆的锁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25

Termination date: 2016012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