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90466U - 一种指纹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指纹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90466U
CN204990466U CN201520781230.6U CN201520781230U CN204990466U CN 204990466 U CN204990466 U CN 204990466U CN 201520781230 U CN201520781230 U CN 201520781230U CN 204990466 U CN204990466 U CN 2049904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print
lock
alarm
web member
lock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8123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萌
李鹏
刘忠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nheng Li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nheng Li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nheng Li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nheng Li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8123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904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904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904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指纹锁,其包括锁壳、锁体与把手;锁体设置于锁壳内部,把手设置于锁壳外部,锁壳外部还设置有指纹获取器;锁体设置锁舌;锁壳内部设置指纹识别器、感应件、阻隔件、报警器及连接件;指纹识别器与指纹获取器连接,用于控制锁舌;感应件的第一端露置于锁壳外侧,感应件的第二端通过连接件连接报警器,用于在受力状态下对连接件施力使得报警器与连接件相连接;阻隔件与锁舌联动设置,并活动设置于报警器与连接件之间,用于在锁舌受控时阻隔报警器与连接件相连接。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更好的防撬功能,具有很高的市场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指纹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指纹锁。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智能化锁具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窃贼通常采用薄片从门缝撬锁,而现有的指纹锁往往忽略了防撬结构的改进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指纹锁,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如何设置指纹获取器,如何采用感应件在受力状态下对连接件施力使得报警器与连接件相连接,如何在发生门缝撬锁时自动报警,如何在锁舌受控时阻隔报警器与连接件相连接,如何实现更好的防撬功能,如何设计与锁舌联动的阻隔件避免误报警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指纹锁,其包括锁壳、锁体与把手;所述锁体设置于所述锁壳内部,所述把手设置于所述锁壳外部,所述锁壳外部还设置有指纹获取器;所述锁体设置锁舌;所述锁壳内部设置指纹识别器、感应件、阻隔件、报警器及连接件;所述指纹识别器与所述指纹获取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锁舌;所述感应件的第一端露置于所述锁壳外侧,所述感应件的第二端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报警器,用于在受力状态下对所述连接件施力使得所述报警器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所述阻隔件与所述锁舌联动设置,并活动设置于所述报警器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用于在锁舌受控时阻隔所述报警器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
优选的,包括两个所述把手,其中,第一把手设置于所述锁壳的外侧面,第二把手设置于所述锁壳的内侧面;所述第一把手上设置有所述指纹获取器。
优选的,所述第二把手上也设置有所述指纹获取器。
优选的,所述报警器设置有声音报警装置。
优选的,所述外侧面设置若干第一通孔,所述声音报警装置包括邻近各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喇叭。
优选的,各所述第一通孔排列为矩阵。
优选的,各所述第一通孔排列为同心环形。
优选的,所述内侧面设置若干第二通孔,所述声音报警装置包括邻近各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二喇叭。
优选的,各所述第二通孔排列为矩阵。
优选的,各所述第二通孔排列为同心环形。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感应件以实现在发生门缝撬锁时自动报警,以及设计与锁舌联动的阻隔件来避免误报警,从而实现了更好的防撬功能,具有很高的市场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指纹锁,其包括锁壳、锁体与把手;所述锁体设置于所述锁壳内部,所述把手设置于所述锁壳外部,所述锁体设置锁舌,所述锁壳外部还设置有指纹获取器。例如,所述指纹锁包括锁壳与锁体,又如,所述指纹锁由锁壳与锁体组成,即,除锁体之外的部分均为锁壳,锁体设置于锁壳内部。又如,锁壳内部容置锁体,锁壳侧壁设置用于通过方形锁舌的方舌通口和/或用于通过斜式锁舌的斜舌通口,又如,所述指纹锁内部设置拨轮,以及设置于所述拨轮上的拨片、与所述拨轮连接的联动片,所述拨片连接斜舌杆,用于带动所述斜舌杆所固定的斜舌活动穿过所述斜舌通口,所述联动片连接方舌片,用于带动所述方舌片所固定的方舌活动穿过所述方舌通口;又如,所述拨轮还连接锁紧片,用于控制锁紧所述斜舌杆和/或所述方舌片。又如,所述指纹锁还设置若干固定螺丝孔,用于固定自身,例如将所述指纹锁固定于门上或者其他安装位置。
例如,如图1所示,所述锁壳包括相互配合的外锁壳201与内锁壳206,所述锁体205设置于所述锁壳内部,所述外锁壳201的外部设置有第一把手202。所述锁体205设置锁舌207;所述锁壳内部设置一对感应件,包括第一感应件204与第二感应件208;所述感应件的第一端露置于所述锁壳外侧,锁舌207位于第一感应件204与第二感应件208之间。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锁壳外部还设置有指纹获取器203。
例如,所述锁壳内部设置指纹识别器、感应件、阻隔件、报警器及连接件;所述指纹识别器与所述指纹获取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锁舌。其中,指纹获取器与指纹识别器及其控制属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此仅涉及其应用于所述指纹锁中的结构、位置与连接关系,具体的指纹获取与识别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所述感应件的第一端露置于所述锁壳外侧,所述感应件的第二端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报警器,用于在受力状态下对所述连接件施力使得所述报警器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以启动所述报警器进行报警,例如发出报警声;所述阻隔件与所述锁舌联动设置,并活动设置于所述报警器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用于在锁舌受控时阻隔所述报警器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例如,所述阻隔件用于在锁舌受控伸缩时阻隔所述报警器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在锁舌被动伸缩时,阻隔件与锁舌失联而保持其位置,所述报警器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实现报警功能。例如,所述阻隔件与所述锁舌的拨轮或控制杆联动设置,在锁舌被动伸缩时,所述阻隔件与所述锁舌的拨轮或控制杆脱离。例如,当锁舌运动时,阻隔件设置于所述报警器与所述连接件之间,当锁舌停止运动时,即指纹锁处于被锁住状态时,阻隔件设置于所述报警器与所述连接件之外。
例如,一种指纹锁,其包括锁壳、锁体与把手;所述锁体设置于所述锁壳内部,所述把手设置于所述锁壳外部,所述锁壳外部还设置有指纹获取器;所述锁体设置锁舌;所述锁壳内部设置指纹识别器、感应件、阻隔件、报警器及连接件;所述指纹识别器与所述指纹获取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锁舌;所述感应件的第一端露置于所述锁壳外侧,所述感应件的第二端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报警器,用于在受力状态下对所述连接件施力使得所述报警器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所述阻隔件与所述锁舌联动设置,并活动设置于所述报警器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用于在锁舌受控时阻隔所述报警器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这样,通过指纹识别器与指纹获取器的设计,实现了防撬指纹锁的产品。
为了更好地控制感应件的位置,优选的,所述感应件与所述锁舌联动设置。这样,当锁舌伸缩时,感应件随之伸缩,以保护门框结构。为了从上下两侧保护锁舌,优选的,设置一对所述感应件。例如,所述锁舌设置两个所述感应件之间。这样,可以从锁舌的上方其下方同时提供防撬锁功能。
例如,所述感应件包括弹簧、固定于所述弹簧一端的自由部、以及固定于所述自由部且朝向所述锁壳内部的顶杆,所述顶杆还与所述连接件连接。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自由部为球形或半球形。当发生薄片沿门缝撬锁状况时,自由部对弹簧及顶杆施力,使得顶杆推动连接件连接报警器,实现报警效果,并且,弹簧对自由部施加反作用力,一方面避免撬锁,另一方面在正常使用时有助于回复自由部的正常位置。
为了提升报警效果,优选的,所述锁壳内部设置电池仓,其中容置电池,例如,报警器包括与所述电池连接的电喇叭。优选的,所述电池仓具有位于所述锁壳的开口部。例如,开口部位于锁壳内表面的位置,例如锁壳的内面,以便于用户更换电池。
为了避免电量耗尽影响报警效果,优选的,所述锁壳内部还设置备用电池仓,其中容置备用电池。优选的,所述备用电池为9号电池,所述备用电池仓设置用于容置9号电池的凹槽。
为了便于用户通过把手实现指纹开锁,优选的,包括两个所述把手,其中,第一把手设置于所述锁壳的外侧面,第二把手设置于所述锁壳的内侧面;所述第一把手上设置有所述指纹获取器。优选的,所述第二把手上也设置有所述指纹获取器。这样,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把手实现指纹开锁
优选的,所述报警器设置有声音报警装置,例如,所述声音报警装置为喇叭;优选的,所述锁壳内部还设置有连接所述喇叭的电池。优选的,所述外侧面设置若干第一通孔,所述声音报警装置包括邻近各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喇叭,这样,报警声可以响亮地从各所述第一通孔中传出。优选的,各所述第一通孔排列为矩阵;或者,各所述第一通孔排列为同心环形。
优选的,所述内侧面设置若干第二通孔,所述声音报警装置包括邻近各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二喇叭,这样,报警声可以响亮地从各所述第二通孔中传出。优选的,各所述第二通孔排列为矩阵;或者,各所述第二通孔排列为同心环形。
如图2所示,锁舌301的一部分、及感应件302的第一端露置于所述锁壳外侧,例如锁舌301及感应件302均位于门缝303的两侧,感应件302的第二端通过连接件306连接报警器305;阻隔件与所述锁舌联动设置,例如,如图2所示,最上方位置处为正常锁门状态,此时阻隔件位于锁舌内部;中间位置处为锁舌受控状态下,在锁舌受控缩入锁壳内部时,阻隔件位于报警器与连接件之间,阻隔所述报警器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最下方位置处为门缝撬锁状态下,撬锁工具304对感应件施力使其缩入锁壳内部,此时,感应件在受力状态下对连接件施力使得报警器与连接件相连接,从而启动报警器,发出报警声。又如,感应件与锁舌联动设置如图3所示,中间位置处为锁舌受控状态下,在锁舌受控缩入锁壳内部时,感应件也一并缩入锁壳内部,此时,阻隔件位于报警器与连接件之间,阻隔所述报警器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
又如,如图4所示,指纹锁的外侧部设置触摸屏101、外侧把手102、外锁壳103、离合器104、应急电源105、外侧安装板106、通孔116、机械组件117、外侧固定板118;外侧固定板118设置于外锁壳103与外侧安装板106之间,外侧安装板106固定外锁壳103,触摸屏101及外侧把手102固定设置于外锁壳103,离合器104与应急电源105固定设置于外锁壳103与外侧固定板118之间,机械组件117固定设置于外侧固定板118与外侧安装板106之间,外侧安装板106上开设有通孔116;内侧部设置内侧安装板107、内侧固定板108、电池仓109、内侧USB塑料支架110、方杆111、内侧把手112、内锁壳113、内侧显示屏体114、拨片组件115,内侧固定板108设置于内侧安装板107与内锁壳113之间,电池仓109、内侧USB塑料支架110、方杆111、内侧显示屏体114及拨片组件115设置于内侧固定板108与内锁壳113之间,并且内侧把手112及内侧显示屏体114固定于内锁壳113,内侧安装板107上也开设有通孔。优选的,触摸屏上还设置键盘玻璃盖板,其固定于外锁壳,用于保护触摸屏。优选的,内侧显示屏体上还设置内侧屏幕玻璃盖板,其固定于内锁壳,用于保护内侧显示屏体。优选的,电池仓上还设置电池仓盖板,用于固定并保护电池。为了便于控制锁体的开关,优选的,内锁壳还设置与方杆连接的旋钮,用于控制锁体的开关,例如实现门的反锁;又如,所述方杆为5*5旋钮方杆。优选的,应急电源为钮扣电池。又如,外锁壳还固定设置外侧门铃组件,内锁壳还固定设置内侧门铃组件;优选的,外锁壳还固定设置密码键盘组件;为了增强外锁壳的安全性能,又如,外侧把手通过一戒指环固定安装于外锁壳,外侧把手与戒指环分别位于外锁壳的两侧,使得外侧把手无法从外部拆卸,只能在内部拆卸戒指环后,再从外部脱离外侧把手。优选的,所述戒指环螺接固定所述外侧把手,或者,所述戒指环卡扣固定所述外侧把手。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包括,上述各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形成的指纹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指纹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壳、锁体与把手;
所述锁体设置于所述锁壳内部,所述把手设置于所述锁壳外部,所述锁壳外部还设置有指纹获取器;
所述锁体设置锁舌;
所述锁壳内部设置指纹识别器、感应件、阻隔件、报警器及连接件;
所述指纹识别器与所述指纹获取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锁舌;
所述感应件的第一端露置于所述锁壳外侧,所述感应件的第二端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报警器,用于在受力状态下对所述连接件施力使得所述报警器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
所述阻隔件与所述锁舌联动设置,并活动设置于所述报警器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用于在锁舌受控时阻隔所述报警器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指纹锁,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所述把手,其中,第一把手设置于所述锁壳的外侧面,第二把手设置于所述锁壳的内侧面;所述第一把手上设置有所述指纹获取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指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把手上也设置有所述指纹获取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指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设置有声音报警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指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面设置若干第一通孔,所述声音报警装置包括邻近各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喇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指纹锁,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通孔排列为矩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指纹锁,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通孔排列为同心环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指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面设置若干第二通孔,所述声音报警装置包括邻近各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二喇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指纹锁,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通孔排列为矩阵。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指纹锁,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通孔排列为同心环形。
CN201520781230.6U 2015-10-10 2015-10-10 一种指纹锁 Active CN2049904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81230.6U CN204990466U (zh) 2015-10-10 2015-10-10 一种指纹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81230.6U CN204990466U (zh) 2015-10-10 2015-10-10 一种指纹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90466U true CN204990466U (zh) 2016-01-20

Family

ID=55124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81230.6U Active CN204990466U (zh) 2015-10-10 2015-10-10 一种指纹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9046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84933A (zh) * 2015-10-10 2015-12-23 北京安恒利通科技股份公司 一种指纹锁
CN110017060A (zh) * 2018-01-09 2019-07-16 重庆汇帆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锁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84933A (zh) * 2015-10-10 2015-12-23 北京安恒利通科技股份公司 一种指纹锁
CN110017060A (zh) * 2018-01-09 2019-07-16 重庆汇帆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90466U (zh) 一种指纹锁
CN203742293U (zh) 一种智能电子锁
CN105298238A (zh) 一种智能锁具及其状态监测方法
CN201218001Y (zh) 一种防误闭锁挂锁
KR200404684Y1 (ko) 강화유리문용 디지털 도어록 지지브라켓
CN205012780U (zh) 一种锁具
CN105184933A (zh) 一种指纹锁
CN201756846U (zh) 电子锁
CN201486264U (zh) 指纹密码锁
CN203746197U (zh) 一种门锁防盗系统
CN214006806U (zh) 一种智能锁防撬报警装置
CN215852854U (zh) 一种人为可控温度低熔点金属作为释放器的一次性使用物联网防伪装置
CN105155934A (zh) 一种锁具
CN203257206U (zh) 一种多功能门锁结构
CN201254885Y (zh) 遥控电动门锁
KR101324014B1 (ko) 금고
CN205153734U (zh) 一种锁具
CN207499632U (zh) 一种智能安防电控门锁
CN208763547U (zh) 一种公寓锁
CN201087616Y (zh) 密码指纹电子智能门锁
CN201241530Y (zh) 锁具防非法开启保护器
CN2938359Y (zh) 一种新型的低压开关柜门连锁装置
CN218894521U (zh) 一种便携式冰箱密码锁
CN2169164Y (zh) 关门提示器
CN217300190U (zh) 一种带有提醒功能的智能门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