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68885U - 一种新型吹填模袋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吹填模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68885U
CN203668885U CN201320861251.XU CN201320861251U CN203668885U CN 203668885 U CN203668885 U CN 203668885U CN 201320861251 U CN201320861251 U CN 201320861251U CN 203668885 U CN203668885 U CN 2036688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hydraulic reclamation
mould
novel hydraulic
flexi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6125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金忠
肖志乔
任华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ater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ater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ater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ater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86125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688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688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6888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11Hard structures, e.g. dams, dykes or breakwater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吹填模袋,由两排沿堤线平行并列布置的桩排和设置在两排桩排之间的土工织物构成,所述土工织物在两排桩排之间形成一顶部具有袋口的柔性U形袋体,向所述柔性U形袋体内吹填土料从而形成一吹填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柔性吹填模袋的变形适应性强,结构简单,上部开口大,吹填施工方便;与传统的充填管袋组成的围堤相比,经济、快捷,适用于各种围堤和施工围堰;目前,围海造地正逐步向深水进军,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深水筑堤,更能体现其强大的优越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吹填模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围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吹填模袋。
背景技术
围海造地是解决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短缺矛盾的有效途径。目前,浅海滩地已基本被围垦利用,浅滩资源接近枯竭,围海造地,正由浅滩向深水发展。海洋资源是我国最具潜力和价值的竞争力资源,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围海造地是拓展城市空间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我们需要先进的筑堤技术。
充泥管袋筑堤是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新工艺,该创造性的技术,为我国围海造地、施工围堰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这种技术在袋体铺设、充填泥浆浓度、袋体的防护措施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且需要抢低潮施工,尤其是深水施工难度很大,几乎不可能。
综上所述,现有充泥管袋筑堤的材料和施工费用大,尤其是深水施工难度更大,已难以满足工程使用要求,窘显技术落后,特别需要一种施工方便且适用于多种环境特别是深水环境的筑堤,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充泥管袋筑堤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解决如上问题的新型吹填模袋。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吹填模袋,其特征在于,由两排沿堤线平行并列布置的桩排和设置在两排桩排之间的土工织物构成,所述土工织物在两排桩排之间形成一顶部具有袋口的柔性U形袋体,向所述柔性U形袋体内吹填土料从而形成一吹填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一桩排包括若干间隔布置的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桩之间通过拉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桩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木桩或竹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拉梁为钢筋混凝土拉梁、木拉梁或钢拉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土工织物上缝制有呈网格状的模袋加强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模袋加强筋位于所述柔性U形袋体的袋底和两侧袋壁的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柔性U形袋体的两侧袋壁之间连接有若干对拉加筋带,若干对拉加筋带呈水平方向和高度方向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柔性U形袋体的袋底上铺设有若干砂肋或砂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若干砂肋或砂袋沿堤身宽度方向间隔平行铺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柔性U形袋体的两侧袋壁上对应于每根桩的位置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套环,所述套环套在所对应的桩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一桩排的顶部通过一拉索连接,在所述柔性U形袋体的两侧袋壁的沿口缝制有扣环或加筋带,所述扣环挂在所述拉索上或者将所述加筋带系在所述拉索上,用于吊起两侧袋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柔性U形袋体沿堤线方向的长度至少大于桩排的桩距。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柔性U形袋体两侧袋壁的高度大于堤身的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桩构成所述吹填堤的抗滑桩基。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柔性U形袋体的变形适应性强,结构简单,上部开口大,吹填施工方便;与传统的充填管袋组成的围堤相比,经济、快捷,适用于各种围堤和施工围堰;目前,围海造地正逐步向深水进军,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深水筑堤,更能体现其强大的优越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设计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柔性U形袋体未吹填时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柔性U形袋体吹填土料后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B-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吹填模袋由两排桩排100和设置在两排桩排之间的土工织物构成,土工织物在两排桩排100之间形成一顶部具有袋口的柔性U形袋体200,向柔性U形袋体200内吹填土料从而形成一吹填堤,柔性U形袋体200沿堤线方向的长度至少大于桩排的桩距,柔性U形袋体200两侧袋壁201的高度大于堤身的高度。
两排桩排100沿堤线平行并列布置,每一桩排100包括若干间隔布置的桩110,本实施例中的桩110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每一桩110的下部埋入地基中,桩110长度和入土深度由堤高、地质等因素通过稳定计算确定,桩110构成吹填堤的抗滑桩基。也可根据需要在两排桩排100顶部设置钢筋混凝土拉梁、木拉梁或钢拉梁,以增加吹填堤整体稳定;当堤高较小时,桩110也可采用木桩或竹桩。
在柔性U形袋体200的底部沿平行于堤线方向间隔布置有若干砂肋排230,砂肋排230内填充有砂料,以加强堤防的地基强度,且使U形柔性吹填模袋200的底部具有一定的重量,方便U形柔性吹填模袋200的安装和定位。砂肋排230的间隔布置,其宽度即为两排桩排100的桩距L,即堤顶宽。将砂肋排230换成砂袋,也可达到同样的效果。
在柔性U形袋体200的两侧袋壁之间连接有若干对拉加筋带210,若干对拉加筋带210呈水平方向和高度方向设置,对拉加筋带210采用丙纶长丝制成;对拉加筋带210的长度从上至下按堤防断面加大而加长,每一对拉加筋带210的两端分别与柔性U形袋体200的相向布置的两侧袋壁201连接。每一对拉加筋带210的长度均大于两排桩排100之间的间隔距离,即桩排距L,对拉加筋带210的作用是在土压力的作用下对拉,不同高度的对拉加筋带210长度不等,以限制柔性U形袋体200不同高度处的扩张宽度。另外,对拉加筋带210通过土对对拉加筋带210的摩擦作用,增强堤防的稳定性,柔性U形袋体200与对拉加筋带210均采用包缝法缝制拼接,拼接强度不小于原体强度的80%。
在柔性U形袋体200的袋底和两侧袋壁201的外侧缝制有呈网格状的模袋加强筋(图中未示出),以增加柔性U形袋体200的强度。
在柔性U形袋体200的两侧袋壁201上对应于每根桩110的位置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加筋带套环330,加筋带套环330套在所对应的桩110上。加筋带套环330沿平行于堤线方向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相邻两个加筋带套环330之间的距离略大于同一排的相邻两桩110之间的距离d,所以加筋带套环330能够顺利套设在桩110上。
每一桩排100的顶部通过一拉索310连接,在柔性U形袋体200的两侧袋壁201的沿口缝制有扣环320,扣环320挂在拉索310上,用于吊起两侧袋壁201;当然,也可将换成加筋带,将加筋带系在拉索310上,也可用于吊起两侧袋壁201。
结合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如下:
(1)按照堤线布置和设计桩距,在船上将桩110打入预定的位置。
(2)柔性U形袋体200可工厂制作,船将制作好的柔性U形袋体200装载至现场,将加筋带套环330套在对应的桩110上,首先形成U形袋体箱形围堤。
(3)由吹泥船上的泥浆泵将泥砂400吹填入柔性U形袋体200内,形成一吹填堤。在砂源紧张区域,泥砂400可以直接采用疏浚淤泥掺插吹填,实现“变废为宝”,也可采用传统的砂料吹填;柔性U形袋体200为土工织物,便于透水保砂,能适用于多种吹填料。由于柔性U形袋体200的两侧袋壁201均为宽松状态,在泥砂400压力的作用下两侧袋壁201向两边扩张,土工布包裹着泥砂土体,限制其扩张,并使坡度较大,堤防断面减小。而对拉加筋带210的长度控制着模袋扩张的宽度,使柔性U形袋体200充填后逐步形成梯形,与堤防断面基本一致,可以作为永久大堤的芯堤。
(4)对于围堤内吹填砂土形成陆域的工程,宜采用围堤与吹填相结合。即柔性U形袋体200构筑一定高度后,即可进行区内吹填,与吹填堤同步;也可在柔性U形袋体200形成大堤后,再进行区内吹填,但柔性U形袋体200要预留一段不吹填,作为排水口。
本实用新型吹填堤可作为永久大堤的堤芯,在柔性U形袋体200吹填堤的基础上,临水侧护坡、护滩可很方便形成永久大堤。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深水、浅水情况下都可以吹填筑堤;敞口的柔性U形袋体200方便吹填;无须再抢低潮施工,施工速度快、劳动强度低;可在较短工期内成堤,使工程提前运行,有较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用于制成柔性U形袋体200的柔性土工织物的孔径必须与充填沙料颗粒组成相匹配,既不使充填土料大量流失,又要使柔性U形袋体200内的水尽快排出,使袋内充填料尽量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固结状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5)

1.一种新型吹填模袋,其特征在于,由两排沿堤线平行并列布置的桩排和设置在两排桩排之间的土工织物构成,所述土工织物在两排桩排之间形成一顶部具有袋口的柔性U形袋体,向所述柔性U形袋体内吹填土料从而形成一吹填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吹填模袋,其特征在于,每一桩排包括若干间隔布置的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吹填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之间通过拉梁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吹填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木桩或竹桩。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吹填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梁为钢筋混凝土拉梁、木拉梁或钢拉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吹填模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土工织物上缝制有呈网格状的模袋加强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吹填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袋加强筋位于所述柔性U形袋体的袋底和两侧袋壁的外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吹填模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柔性U形袋体的两侧袋壁之间连接有若干对拉加筋带,若干对拉加筋带呈水平方向和高度方向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吹填模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柔性U形袋体的袋底上铺设有若干砂肋或砂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吹填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砂肋或砂袋沿堤身宽度方向间隔平行铺设。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吹填模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柔性U形袋体的两侧袋壁上对应于每根桩的位置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套环,所述套环套在所对应的桩上。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吹填模袋,其特征在于,每一桩排的顶部通过一拉索连接,在所述柔性U形袋体的两侧袋壁的沿口缝制有扣环或加筋带,所述扣环挂在所述拉索上或者将所述加筋带系在所述拉索上,用于吊起两侧袋壁。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吹填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U形袋体沿堤线方向的长度至少大于桩排的桩距。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吹填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U形袋体两侧袋壁的高度大于堤身的高度。
1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吹填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桩构成所述吹填堤的抗滑桩基。
CN201320861251.XU 2013-12-24 2013-12-24 一种新型吹填模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688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61251.XU CN203668885U (zh) 2013-12-24 2013-12-24 一种新型吹填模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61251.XU CN203668885U (zh) 2013-12-24 2013-12-24 一种新型吹填模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68885U true CN203668885U (zh) 2014-06-25

Family

ID=50965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61251.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68885U (zh) 2013-12-24 2013-12-24 一种新型吹填模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68885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4368A (zh) * 2015-01-28 2015-05-06 泰昌建设有限公司 竹排桩超大围堰和采用竹排桩超大围堰围海造地的施工方法
CN104934920A (zh) * 2015-06-09 2015-09-23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海上风电场集电海缆出i/j型管后的保护方法及结构
CN107419628A (zh) * 2017-04-14 2017-12-01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在吹填土地基上快速构建道路的施工方法
CN107642069A (zh) * 2017-09-20 2018-01-30 董兰田 袋内注砼建坝,围水吹沙造岛
CN110258444A (zh) * 2019-07-05 2019-09-20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多层乱纹机织布料的袋装砂砂袋及其制备工艺和施工工艺
CN110629761A (zh) * 2019-09-29 2019-12-31 三峡大学 水上岛礁吹填施工填砂机及施工方法
CN113957853A (zh) * 2021-11-04 2022-01-21 无锡申湖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吊装型土工模袋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4368A (zh) * 2015-01-28 2015-05-06 泰昌建设有限公司 竹排桩超大围堰和采用竹排桩超大围堰围海造地的施工方法
CN104594368B (zh) * 2015-01-28 2017-01-11 泰昌建设有限公司 竹排桩超大围堰和采用竹排桩超大围堰围海造地的施工方法
CN104934920A (zh) * 2015-06-09 2015-09-23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海上风电场集电海缆出i/j型管后的保护方法及结构
CN107419628A (zh) * 2017-04-14 2017-12-01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在吹填土地基上快速构建道路的施工方法
CN107642069A (zh) * 2017-09-20 2018-01-30 董兰田 袋内注砼建坝,围水吹沙造岛
CN110258444A (zh) * 2019-07-05 2019-09-20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多层乱纹机织布料的袋装砂砂袋及其制备工艺和施工工艺
CN110629761A (zh) * 2019-09-29 2019-12-31 三峡大学 水上岛礁吹填施工填砂机及施工方法
CN110629761B (zh) * 2019-09-29 2021-03-09 三峡大学 水上岛礁吹填施工填砂机及施工方法
CN113957853A (zh) * 2021-11-04 2022-01-21 无锡申湖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吊装型土工模袋
CN113957853B (zh) * 2021-11-04 2022-11-15 无锡申湖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吊装型土工模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68885U (zh) 一种新型吹填模袋
CN105178245A (zh) 河湖航道大型充填袋生态堤防和护岸的建造方法
CN106801424A (zh) 一种围堰施工方法
CN109629585A (zh) 软弱覆盖层下新型围堰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9816885U (zh) 软弱覆盖层下新型围堰结构
CN105951667B (zh) 采用充泥管袋在围垦区域中预留成河道结构
CN107816050A (zh) 一种混凝土围堰和土石围堰组合围堰及其施工方法
CN108867552A (zh) 一种河岸桩板护砌结构及护砌方法
CN205134303U (zh) 一种田间道路工程中生态竹排软基复合加固结构
CN208763033U (zh) 充砂土工管袋围堰
CN105604075B (zh) 便于恢复的临时坞口围堰施工方法及围堰结构
CN207582477U (zh) 一种混凝土围堰和土石围堰组合围堰
CN107761668B (zh) 一种滨海滨库造地型护岸结构及其建筑方法
CN207314271U (zh) 模袋混凝土护坡结构及具有锚固结构的钢筋笼
CN108018854A (zh) 一种生态型混凝土支护桩
CN107190709B (zh) 新近疏浚土吹填成陆围区内建设河道的方法
CN207794060U (zh) 一种生态型混凝土支护桩
CN201778330U (zh) 黏土止水帷幕墙
CN209194555U (zh) 一种用于深水裸露基岩密排桩支护施工承台的土围堰
CN108914959B (zh) 一种适用于山区房建的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4266164U (zh) 混凝土贴面与格栅形水泥土墙组合式护岸结构
CN204510135U (zh) 一种塑钢板桩与混凝土组合的堤岸结构
CN109056654A (zh) 一种土工格室围埝及其施工方法
CN213013736U (zh) 一种加筋抛石挤淤扩展路基
CN111321700B (zh) 一种防冲刷和防滑坡堰塞的过流消能式生态护岸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25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