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58723U - 一种投影幕装置及投影显示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投影幕装置及投影显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58723U
CN203658723U CN201320745721.6U CN201320745721U CN203658723U CN 203658723 U CN203658723 U CN 203658723U CN 201320745721 U CN201320745721 U CN 201320745721U CN 203658723 U CN203658723 U CN 2036587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jection
curtain device
zone
projection screen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4572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峻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2074572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587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587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5872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投影幕装置及投影显示系统,其中,所述投影幕装置包括投影幕和容置机构,所述容置机构一侧设置有开口端,所述投影幕在不工作时,通过所述开口端收放于所述容置机构内,所述投影幕包括投影区和非投影区,所述非投影区的透过率大于50%,所述投影幕装置作为正投式投影幕装置,则所述投影区的雾度大于10%,所述投影幕装置作为背投式投影幕装置,则所述投影区的透过率大于10%。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投影幕中非投影区的环境通透性。

Description

一种投影幕装置及投影显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影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投影幕装置及头投影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为使客户能够充分了解产品,越来越多的商家采用橱窗显示以向客户展示、推销产品。现有技术中,橱窗显示一般采用将液晶显示屏悬挂于橱窗内。然而,采用液晶显示屏悬进行显示,会影响了橱窗的通透性,而且尤其对于较大的液晶屏,其笨重的体积使其悬挂并不美观,也不安全。
因此,近年来,将投影仪应用于橱窗显示也成为关注的热点,为保证不影响橱窗的通透性,其关键环节在于投影幕的设置。现有比较热门的投影幕技术有全息膜,但其成熟产品很少,且成本较高,临街使用时受日晒影响寿命较短,且其难以消除较强的投影光源所产生的红点效应(即透过全息膜可以看到闪耀的投影仪光源的亮斑),因此其推广并不理想;另有基于导电液晶的PDLC技术,但其成本高昂,而且临街使用时受日晒影响寿命依然较短,安装起来需要电源布线的配合,比较不便,也很少得到使用;而传统的投影幕虽然结构简单成本低,但如果投影画面要设置在橱窗的中间位置,则悬挂的幕的上部必然遮挡视线,长久性地影响橱窗的通透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投影幕装置,能够保证投影幕中非投影区的环境通透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投影幕装置,包括投影幕和容置机构,所述容置机构一侧设置有开口端,所述投影幕在不工作时,通过所述开口端收放于所述容置机构内,所述投影幕包括投影区和非投影区,所述非投影区的透过率大于50%,所述投影幕装置作为正投式投影幕装置,则所述投影区的雾度大于10%,所述投影幕装置作为背投式投影幕装置,则所述投影区的透过率大于10%。
其中,所述投影幕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置机构中的卷轴机构,所述投影幕一侧设置在所述容置机构中,所述卷轴机构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以所述投影幕一侧边作为轴心,通过所述开口端将所述投影幕卷入所述容置机构中。
其中,所述投影幕底部设置有增加所述投影幕重力的幕缀。
其中,还包括限位机构,以对所述投影幕进行空间限制。
其中,所述容置机构的开口端设置有弧形压板,以作为所述限位机构。
其中,所述限位机构为两条侧边导轨,所述投影幕工作时,所述投影幕的两侧边分别设置在所述两条侧边导轨中。
其中,所述侧边导轨为类L型或者U型导轨;和/或所述侧边导轨为可伸缩导轨,所述侧边导轨的一端作为固定端设置在所述容置机构底部,所述投影幕装置还包括控制电机,所述控制电机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时,控制所述侧边导轨进行长度收缩,并以所述固定端作为支点将已进行收缩的所述侧边导轨折至所述容置机构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投影显示系统,包括投影仪和投影幕装置,所述投影幕装置包括设置有投影区和非投影区的投影幕,所述非投影区的透过率大于50%,所述投影幕装置作为正投式投影幕装置,则所述投影区的雾度大于10%,所述投影幕装置作为背投式投影幕装置,则所述投影区的透过率大于10%,所述投影区设置在所述投影仪投射出的光路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再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投影显示系统,包括投影仪和上述的投影幕装置,所述投影幕装置中投影幕的投影区设置在所述投影仪投射出的光路上。
其中,所述投影仪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所述第一机体包括投影镜头、显示芯片及驱动所述显示芯片成像的驱动电路,所述第二机体包括光源;所述第一机体与所述第二机体间形成光线通道,所述显示芯片和投影镜头设置在所述光源所发出的光经所述光线通道到达第一机体后的光路上,以实现所述光源所发出的光将所述显示芯片上的成像通过所述投影镜头投射出所述投影幕装置中投影幕的投影区上。
其中,所述投影仪包括供电电路、与供电电路连接的第一轨道适配接口,设置在外部轨道中的外部电源线通过所述第一轨道适配接口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投影幕装置的投影幕设置有投影区和非投影区,其中,非投影区的透过率超过50%,使得非投影区不会对周边环境的视线造成遮挡,保证了非投影区的环境通透性,且在不工作时,投影幕收放在容置机构中,减少投影幕对环境视线的遮挡,也提高了美观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投影幕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投影幕装置的正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投影幕装置的仰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投影幕装置另一实施方式的正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投影幕装置的仰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投影幕装置再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投影幕装置的仰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投影显示系统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投影显示系统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投影显示系统再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至3,图1是本实用新型投影幕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投影幕装置的正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投影幕装置的仰视平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投影幕装置包括投影幕110和容置机构120。容置机构120为矩形箱体,容置机构120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开口端121。所述开口端121作为投影幕110进出容置机构120的通道,在投影幕工作时,通过开口端121将投影幕110放下,以用于显示投影画面,在投影幕不工作时,通过开口端121将投影幕110收放于容置机构120中,以使投影幕110不工作时,不必占用空间,且避免投影幕展开而遮挡周边环境的视线。
本实施方式的投影幕装置为正投式投影幕装置,所述投影幕110为一软性薄膜,如软性塑料膜等。所述投影幕110包括投影区111和非投影区112,所述投影区111即为显示投影画面的区域,所述投影区111的雾度大于10%,例如,所述投影区111的雾度为10%或者100%,以保证能够实现对投影画面的显示。所述非投影区112即为投影幕110中投影区之外的剩余区域,所述非投影区112的透过率大于50%,所述非投影区112的透过率为50%或100%,以避免非投影区112对环境视线的遮挡。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的投影区111和非投影区112的形成工艺可以为:
投影区111和非投影区112设置在同一透明薄膜基底,所述投影区111通过涂布工艺处理,附着有颗粒大小在100nm-200um的微粒,以实现具有超过10%的雾度及对光线漫反射的功能。
或者,所述投影区111为压延或其他工艺成型的独立显示膜,非投影区112为独立的透明薄膜,投影区111和非投影区112通过烫接或粘接工艺形成一体。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投影幕装置为正投式投影幕装置,故设置投影区111的雾度大于10%,在投影幕装置作为背投式投影幕装置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中对投影幕的投影区的设置则为:投影区的透过率则大于10%,例如,投影区的透过率为10%或者100%。
继续对本实施方式的投影幕装置进行说明,容置机构120的背部或者顶部一侧设置有固定机构(图未示),以将投影幕装置进行固定在背面的外部机构或者顶部的外部机构。本实施方式中,投影幕装置通过容置机构120的背部一侧与玻璃进行相对固定。
容置机构120中还设置有卷轴机构122,所述卷轴机构122包括相对固定在容置机构120中的卷轴和控制卷轴卷动的电机(图未示),所述投影幕110的一侧沿卷轴的长度方向固定贴附在卷轴机构122中的卷轴上。在卷轴机构122中的电机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信号时,沿第一方向卷动卷轴,使得投影幕110以贴附在卷轴上的一侧边作为轴心,通过所述开口端121将所述投影幕110卷入所述容置机构120中,此时,投影幕装置不工作;在卷轴机构122中的电机接收到外部第二控制信号信号时,沿第二方向卷动卷轴,使得投影幕110以贴附在卷轴上的一侧边作为轴心,通过所述开口端121将所述投影幕110放下,此时,投影幕装置可以工作,以显示投影画面。
优化地,容置机构120的开口端121一侧沿还设置有作为限位机构的一弧形压板123,以将从开口端121出来的投影幕110压贴在投影幕装置背面的外部机构(如投影幕装置所固定的墙壁或者玻璃)上。当然,在实际具体实施方式中,开口端一侧沿所设置的压板未必为弧形,可以为其他任意形状,如直线,圆形等。另外,在其他所述投影幕装置为悬挂式,如悬挂在顶部天花板的实施方式中,容置机构120的开口端121两侧沿均设置有一压板,以将从开口端121出来的投影幕110夹置在中间,提高投影幕110的平整度,减少投影幕110由于外力作用而晃动的概率。
可以理解的是,在优化的实施方式中,弧形压板包括第一调整机构,弧形压板与开口端连接的一边为转动轴,即弧形压板在第一调整机构的控制下可以与开口端的连接端为支点进行转动,在投影幕工作时,调整机构使弧形压板以所述连接端为支点向上移动,缩小弧形压板与背部外部机构间的距离,使得投影幕能够紧贴外部机构,在投影幕不工作时,第一调整机构使弧形压板以所述连接段为支点向下移动,增大弧形压板与外部机构间的距离,使得投影幕能够顺畅收放于容置机构中。
进一步地,为更好的使投影幕110紧贴背面的外部机构,或者减少投影幕110由于外力作用而晃动的概率,投影幕110底端一侧设置有幕缀130,以增加投影幕110的重力。其中,所述幕缀130纤薄,其宽高比超过1:2,并具有足够将投影幕110拉拽至充分展开的重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投影幕装置中的容置机构为但不限为矩形箱型,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容置机构可以为内部具有一定容置空间的任意形状的机构。而且,容置机构的开口端也未必仅限于设置在容置机构底部,在具体应用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端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在容置机构的任意一侧,在此不作限定。
另外,本实用新型投影幕装置投影幕并不限定为软性薄膜,在具体应用实施方式中,所述投影幕可以为硬性膜体,其中,所述硬性膜体可进行折叠,以在不工作时,将投影幕折叠放置在容置机构中。另外,本实用新型投影幕装置也未必限定采用卷轴机构对投影幕进行收放,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投影幕装置可采用其他可实现投影幕收放的任意机构,在此不作限定。进一步地,所述投影幕装置也未必限定包括压板和幕缀,在具体应用中,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性的设置压板和幕缀,甚至在本申请投影幕装置的投影幕为硬性膜体,可无需设置压板和幕缀,故在此,对投影幕的材质、卷轴机构、压板和幕缀不作任何具体限定。
本实施方式中,投影幕装置的投影幕设置有投影区和非投影区,其中,非投影区的透过率超过50%,使得非投影区不会对周边环境的视线造成遮挡,保证了非投影区的环境通透性,且在不工作时,投影幕收放在容置机构中,减少投影幕对环境视线的遮挡,使得可在玻璃上或空间中的特定区域显示影像而不对其他部分的通透性产生影响的新奇视觉效果,提高了美观感。同时,本实施方式使用压板和幕缀,提高了投影幕的平整度,使投影幕紧贴背面的外部机构,减少投影幕由于外力作用而晃动的概率。
请参阅图4和图5,图4是本实用新型投影幕装置另一实施方式的正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投影幕装置的仰视平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投影幕装置与上一实施方式中的投影幕装置结构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方式中,投影幕装置还包括作为限位机构的两条侧边导轨440,其中,所述侧边导轨440为但不限为塑料或者金属材质。所述投影幕410工作时,所述投影幕410的两侧边分别设置在所述两条侧边导轨440中。
本实施方式中,投影幕装置固定在背部外部机构上,所述侧边导轨440为类L型导轨440,所述类L型导轨440由第一条形板441和第二条形板442形成预设夹角构成。所述第一条形板441远离所述第二条形板442的侧面4411设置有粘贴机构,以粘贴在设置在所述投影幕410背面的外部机构上,以将所述投影幕410限制在所述类L型导轨440与所述外部机构形成半封闭空间中,防止投影幕410过大幅度的晃动,提高了投影幕的平整度。
当然,在投影幕装置固定在背面外部机构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类L型导轨可以不设置上述粘贴机构以固定在背面外部机构上,所述类L型导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设置固定机构,以固定在容置机构的底部,所述容置机构还包括具有调节及锁紧功能的第二调整机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可以调整固定机构与外部机构间的距离,使得第一条形板远离所述第二条形板的侧面紧压外部机构,形成上述的半封闭空间,以限制所述投影幕。
另外,所述侧边导轨并不限定为类L型导轨,还可以为其他可将投影幕侧边限制在一平整空间的任意机构,如U型导轨等,在此不作限定。
请参阅图6和图7,图6是本实用新型投影幕装置再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的投影幕装置的仰视平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投影幕装置与上一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投影幕装置结构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投影幕装置为悬挂式投影幕装置,所述投影幕装置的两条侧边导轨640为U型导轨640,所述U型导轨640长度方向的一端作为固定端641,所述固定端641设置固定机构,以固定在容置机构620的底部。
优化地,侧边导轨640的固定端641上的固定机构为转动轴。所述投影幕装置还包括控制电机650。所述控制电机650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即投影幕装置结束工作)时,以固定端641作为支点将所述侧边导轨640折至所述容置机构620中,在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即投影幕装置需要开始工作)时,以固定端641作为支点将所述侧边导轨640从容置机构620中转动至外部,直到侧边导轨640与投影幕610固定在容置机构620一侧垂直。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侧边导轨640为可伸缩导轨。本实施方式中,侧边导轨640具体由若干条尺寸渐次减小的内收滑动式U型轨道条642,以构成伸缩天线式结构。所述侧边导轨640中在所有轨道条642拉开时最远离固定端641的轨道条642设置有一根线,所述线的另一端由所述控制电机650控制。所述控制电机650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即投影幕装置结束工作)时,回收所述线,使得侧边导轨640中的轨道条642在线长的牵制下靠近固定端641,使得相邻的轨道条642依次发生叠合,直至所有轨道条642完全叠合为一根轨道条642,此时以固定端641作为支点将已进行收缩的侧边导轨640折至所述容置机构620中,在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即投影幕装置需要开始工作)时,以固定端641作为支点将所述侧边导轨640从容置机构620中转动至外部,直到侧边导轨640与投影幕610固定在容置机构620一侧垂直在以使侧规可以延展至需要的长度,此时,再松放所述线,侧边导轨640中的轨道条642在失去线长的牵制下由于重力作用而往下延伸,直到相邻的轨道条642达到最大的延伸长度。此时,投影幕610从容置机构620中向下展开,以实现显示投影画面。
需要说明的是,侧边导轨并不限定以上述结构方式实现可伸缩,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侧边导轨可采用其他任意可实现长度伸缩的结构,例如,侧边导轨可以为由若干条尺寸渐次减小并顺序连接的U型轨道条构成,其中,尺寸最大的轨道条的一端作为固定端定在容置机构底部,尺寸最小的轨道条则侧边导轨伸展时最远离固定端。控制电机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牵制侧边导轨,使最远离固定端的尺寸最小轨道条以与相邻第二小轨道条的连接轴为支点向上转动至完全被包容在第二小轨道条的U型槽中,然后第二小轨道条以与相邻第三小轨道条的连接轴为支点向上转动至完全被包容在第三小轨道条的U型槽中……依次类推,所有非最大轨道条被收容在最大轨道条中,此时再将已进行收缩的侧边导轨折至所述容置机构;在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时,停止对侧边导轨的牵制,使得侧边导轨在只受到重力作用情况下,以上述进行收缩的逆顺序将轨道条放下并完全伸展。
另外,所述侧边导轨并不限定为U型导轨,还可以为其他可将投影幕侧边限制在一平整空间的任意机构,在此不作限定。
上述实施方式中弧形压板、侧边导轨均属于对投影幕进行空间限制的限位机构,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投影幕装置可以采用除弧形压板、侧边导轨外的任意实现对投影幕空间限制的限位机构,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投影幕装置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8,图8是本实用新型投影显示系统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投影显示系统包括投影仪810和投影幕装置820,所述投影幕装置820包括设置有投影区8211和非投影区8212的投影幕821,其中,所述投影区8211的雾度大于10%,以作为正投式投影显示,或者所述投影区8211的透过率大于10%,以作为背投式投影显示,所述非投影区8212的透过率大于50%。所述投影幕装置820中投影幕821的投影区8211设置在所述投影仪810投射出的光路上,以实现投影幕821对投影仪810投射出的投影画面的显示。
进一步地,投影幕装置820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投影幕装置,在此不作赘述。
所述投影仪810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机体811和第二机体812。所述第一机体811包括投影镜头8111、显示芯片8112、驱动电路8113及入光口8114,驱动电路8113与显示芯片8112连接,并驱动显示芯片8112成像。所述第二机体812包括光源8121和出光口8122。本实施方式中,入光口8114和出光口8122均为防尘玻璃窗口。光源8121具体为LED灯,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光源也可以用高亮度高色温的光源,如气体放电灯等。
所述第一机体811与所述第二机体812间形成光线通道813,具体,第二机体812的光源8121所发出的光从出光口8122射出后,至到达第一机体811的入光口8114的光路形成所述光线通道813。本实施方式中,光线通道813为直线通道,光源8121的光从出光口8122直接传输至第一机体811的入光口8114。显示芯片8112和投影镜头8111设置在所述光源8121所发出的光经入光口8114入射到第一机体811中所形成的光路上,其中,所述显示芯片8112相对于投影镜头8111设置在靠近入光口8114一侧。所述光源8121所发出的光到达显示芯片8112并透射过显示芯片8112,光源8121的光将显示芯片8112上的成像通过所述投影镜头8111投射出投影幕装置820中投影幕821的投影区8211上。
优化地,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机体812还设置光源散热机构8123,以用于为光源8121散热。本实用新型中的光源散热机构8123可以为任意可散热的机构,例如,小散热风扇、制冷器等。
进一步地,投影仪810还包括供电电路8124和控制电路8125,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供电电路8124和控制电路8125设置在第二机体812中,所述供电电路8124与所述光源8121、第一机体811的显示芯片8112和驱动电路8113连接,以向光源8121、显示芯片8112和驱动电路8113供电。控制电路8125包括用于接收外部控制信号的接收单元,控制电路8125用于根据接收单元接收的外部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显示芯片8112成像。其中,所述接收单元为无线接收单元或者有线接收单元,例如,所述接收单元为遥控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外部遥控器发送遥控信号,并将所述遥控信号传输至驱动电路8113以设置显示芯片8112的成像内容。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供电电路和控制电路也可设置在第一机体中,在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投影仪中的光线通道为但不限为直线通道,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在光线通道中设置反射镜组以改变光源发生的光的传输路径,
例如,请参阅图9,图9是本实用新型投影显示系统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光线通道913中设置具有一定距离的相互平行的第一平面反射镜9131和第二平面反射镜9132。其中,第一平面反射镜9131的反射面与第一机体911的入光口9114相对,且成不为0°或90°的第一斜角;第二平面反射镜9132的反射面与第二机体的912的出光口9122相对,且成与第一斜角互补的第二斜角,以使光源9121发出的光经光束整形形成平行光或近平行光后,从出光口9122入射至第二平面反射镜9132的反射面,第二平面反射镜9132将光源9121的光反射至第一平面反射镜9131的反射面上,第一平面反射镜9131将光源9121的光发射至第一机体911的入光口9114,进而形成光线通道913。
或者光线通道由光纤构成。具体,第二机体的出光口、第一机体的入光口分别与光纤的两端面耦合,第一机体的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光束整形后,从出光口入射至光纤中,并通过光纤传输至第一机体的入光口。其中,本申请中的光纤可以为多模光纤、光纤束(即由多条圆形截面的细光纤集束构成,可任意弯折)、光纤棒(即由多条方形截面的细光纤构成,为硬质成型)等,其中,所述光纤的直径与光源光束整形后的光斑口径适配,以保证光源的所发出的光能够全部或者大部分进入光纤束,以传输至第一机体。例如,所述光纤为光纤束,光纤束的入光端(即与第二机体的出光口耦合的端面)为圆形端面,光纤束的出光端(即与第一机体的入光口耦合的端面)为相邻边长比为16:9或4:3的矩形端面,以使光纤束的入光端与入射光(光源所发出的光)的光形匹配,光纤束的出光端与显示芯片中的画面的预设比例匹配,进而提高对光源的光的利用率。同时,在所述出光端与显示芯片的画面匹配,即所述光纤束的出光端可直接作为匹配显示芯片的照明光阑,而无须另设匹配光束与显示芯片的画面形状的元件,减少了装置中的元件数量,提高整体能量利用效率。可选地,光纤束的入光端和出光端还可镀有显示波段范围的宽带增透膜。
优化地,为减少投影仪显示画面的比例转换时所造成的能量损失,投影仪中包括两根所述光纤束,所述两根光纤束的圆形端面积相等,所述两根光纤束其中一根矩形端的相邻边长比为16:9,另一根矩形端的相邻边长比为4:3。所述投影仪还设置有第一调整机构,所述第一调整机构用于接收到外部调整信号时,选择所述两根光纤束的其中一根分别与所述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耦合,以作为所述光线通道。本实施方式,当需要显示4:3画面格式时,用户相应输入调整信号,以选择出光端的矩形相邻边长比例的4:3的光纤束作为投影仪的光线通道,使得光束直接与显示画面格式匹配,进而减少了光源的光损失。
进一步地,在具体应用实施方式中,光线通道外围还可设置防护层,以防止灰尘颗粒、或者飞虫等在投影仪工作时,进入光线通道中,影响光线的传输。
更进一步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机体设置有第二调整机构,以对所述第一机体的位置方向进行三维调节。
本实施方式采用第一、第二机体分离式设计,并将用于投影显示部分的显示芯片、驱动电路设置在第一机体上,光源部分则设置在第二机体上,实现了投影显示部分轻量化,便于将投影显示部分悬挂,以适用于一般商业广告设计,且给安装调试带来便利。同时,由于光源长期为显示芯片提供投影光,往往会产生较多的热量,本实施方式将显示芯片与光源分离在两个独立的机体中,很大程度上甚至可以完全避免光源产生的热对显示芯片产生的影响。
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实用新型投影显示系统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投影显示系统与上一实施方式的投影显示系统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连接的外部线缆还采用轨道式设计。具体地,所述第二机体1020设置有与供电电路1024连接的第一轨道适配接口1026,所述第一轨道适配接口1026与供电电路1024设置在同一机体中,用于与外部轨道中的外部电源线(图未示)连接,以实现外部电源线直接与第一轨道适配接口1026连接即可向所述供电电路1024连接实现供电连接。其中,所述外部轨道可为预先设置好的,如为建筑物中为轨道灯而预设的轨道,所述外部轨道设置在墙壁上或者内嵌在墙壁上、或者悬空在室内固定位置,所述外部轨道的一端通向外部电源,外部轨道中的外部电源线作为传输介质,与外部电源连接。
具体地,第一轨道适配接口1026为轨道电源插座,用于适配与所述外部电源线连接的外部轨道电源插头。在安装投影仪时,直接将外部轨道电源插头插入第一轨道适配接口1026中,即可实现外部轨道电源线对投影仪中的供电电路1024的供电。当然,所述第一轨道适配接口1026还可以为轨道电源插头,用于适配与所述外部电源线连接的外部轨道电源插座,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第二机体1020中的控制电路1025包括有线接收单元,第一机体1020中还设置有与有线接收单元连接的第二轨道适配接口1027,所述第二轨道适配接口1027与控制电路1025设置在同一机体中,用于与外部轨道中的信号线连接,接收外部信号线传输的外部控制信号,控制电路1025根据所述外部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投影仪产生投影画面或者执行其他操作。当然,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控制电路中的接收单元也可为无线接收单元,例如为遥控接收单元,遥控接收单元接收外部遥控装置发送的遥控信号,并根据接收的遥控信号控制投影仪进行实现操作。同时,在接收单元为无线接收单元时,投影仪中则不设置第二轨道适配接口。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与投影仪连接的外部电源线和信号线可设置在同一轨道中或者设置在不同的轨道中,在此不作限定。
另外,本实用新型投影显示系统中的投影仪并不限定在分离机体上采用上述轨道设计,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投影仪可无分离机体,其上述的所有部件均设置在同一机体中,并与该机体连接的外部线缆采用上述轨道式设计。
本实施方式,将与投影仪连接的外部线缆设置在轨道中,使得与投影仪连接的线缆得到统一整齐地布局设置,提高了投影系统整体的美观感,同时,所述轨道可为预先设置好的,即投影系统可直接使用建筑物中预设好其他用途的轨道,直接将轨道中的线缆通过轨道适配接口与投影仪连接,并将线缆另一端与所需设备连接即可,甚至,在该轨道线缆为电源线时,直接将电源线与投影仪连接,无需对电源线另一端进行改造,给安装带来极大的便利。
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投影幕装置的投影幕设置有投影区和非投影区,其中,非投影区的透过率超过50%,使得非投影区不会对周边环境的视线造成遮挡,保证了非投影区的环境通透性,且在不工作时,投影幕收放在容置机构中,减少投影幕对环境视线的遮挡,也提高了美观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投影幕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投影幕和容置机构,所述容置机构一侧设置有开口端,所述投影幕在不工作时,通过所述开口端收放于所述容置机构内,所述投影幕包括投影区和非投影区,所述非投影区的透过率大于50%,所述投影幕装置作为正投式投影幕装置,则所述投影区的雾度大于10%,所述投影幕装置作为背投式投影幕装置,则所述投影区的透过率大于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投影幕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置机构中的卷轴机构,所述投影幕一侧设置在所述容置机构中,所述卷轴机构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以所述投影幕一侧边作为轴心,通过所述开口端将所述投影幕卷入所述容置机构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投影幕底部设置有增加所述投影幕重力的幕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幕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限位机构,以对所述投影幕进行空间限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置机构的开口端设置有弧形压板,以作为所述限位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机构为两条侧边导轨,所述投影幕工作时,所述投影幕的两侧边分别设置在所述两条侧边导轨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影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边导轨为类L型或者U型导轨;
和/或所述侧边导轨为可伸缩导轨,所述侧边导轨的一端作为固定端设置在所述容置机构底部,所述投影幕装置还包括控制电机,所述控制电机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时,控制所述侧边导轨进行长度收缩,并以所述固定端作为支点将已进行收缩的所述侧边导轨折至所述容置机构中。
8.一种投影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投影仪和投影幕装置,所述投影幕装置包括设置有投影区和非投影区的投影幕,所述非投影区的透过率大于50%,所述投影幕装置作为正投式投影幕装置,则所述投影区的雾度大于10%,所述投影幕装置作为背投式投影幕装置,则所述投影区的透过率大于10%,所述投影区设置在所述投影仪投射出的光路上。
9.一种投影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投影仪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投影幕装置,所述投影幕装置中投影幕的投影区设置在所述投影仪投射出的光路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投影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投影仪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所述第一机体包括投影镜头、显示芯片及驱动所述显示芯片成像的驱动电路,所述第二机体包括光源;
所述第一机体与所述第二机体间形成光线通道,所述显示芯片和投影镜头设置在所述光源所发出的光经所述光线通道到达第一机体后的光路上,以实现所述光源所发出的光将所述显示芯片上的成像通过所述投影镜头投射出所述投影幕装置中投影幕的投影区上。
CN201320745721.6U 2013-11-21 2013-11-21 一种投影幕装置及投影显示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587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45721.6U CN203658723U (zh) 2013-11-21 2013-11-21 一种投影幕装置及投影显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45721.6U CN203658723U (zh) 2013-11-21 2013-11-21 一种投影幕装置及投影显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58723U true CN203658723U (zh) 2014-06-18

Family

ID=50925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45721.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58723U (zh) 2013-11-21 2013-11-21 一种投影幕装置及投影显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5872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13012A1 (zh) * 2016-12-20 2018-06-28 珠海立潮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投影幕墙
CN111024369A (zh) * 2019-12-13 2020-04-17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可移动式升降高光墙
CN113223338A (zh) * 2021-04-13 2021-08-06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一种多媒体演示装置
WO2021227316A1 (zh) * 2020-05-11 2021-11-18 江苏舜合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投影画面跟随可卷曲屏幕同步升降或同步平移的实现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13012A1 (zh) * 2016-12-20 2018-06-28 珠海立潮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投影幕墙
CN111024369A (zh) * 2019-12-13 2020-04-17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可移动式升降高光墙
WO2021227316A1 (zh) * 2020-05-11 2021-11-18 江苏舜合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投影画面跟随可卷曲屏幕同步升降或同步平移的实现方法
US11652968B1 (en) 2020-05-11 2023-05-16 Jiangsu Shun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synchronous rising, falling, or translation of projection image along with rollable screen
CN113223338A (zh) * 2021-04-13 2021-08-06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一种多媒体演示装置
CN113223338B (zh) * 2021-04-13 2023-08-08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一种多媒体演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58723U (zh) 一种投影幕装置及投影显示系统
CN209446955U (zh) 一种视觉传达设计用的多功能投影装置
CN104905758B (zh) 新型医用内窥镜一体机
CN205920716U (zh) 一种新型电子宣传栏
CN105975085A (zh) 一种新媒体ar互动投影系统
CN206347372U (zh) 一种光导照明系统及其调光装置
CN203661187U (zh) 一种投影装置
CN111243450A (zh) 一种led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3658715U (zh) 一种投影仪及投影系统
CN102374631B (zh) 带有照明面板的空调及其室内机
CN204402271U (zh) 一种基于透明液晶的多功能壁窗
CN205299121U (zh) 一种变焦led灯
CN209325555U (zh) 一种条形水纹灯
CN204302639U (zh) Led灯带位置可调的摄影棚
CN208901328U (zh) 一种红外遥控器控制的红绿蓝五孔室内装饰激光灯
CN207601476U (zh) 一种新型3d旋转式拍摄摄影棚
CN208535676U (zh) 一种舞台灯的散热装置
CN202791852U (zh) 照明调节装置及图像采集装置
CN208620155U (zh) 月相盈亏灯具
CN206918763U (zh) 折叠灯具
CN208504042U (zh) 一种可调节投光范围的商用led投光灯
CN206039428U (zh) 一种新媒体ar互动投影系统
CN205065474U (zh) 天花洗墙灯
CN212808901U (zh) 一种多面反射语文板书投影仪
CN103185320A (zh) 滑动支架及具有该滑动支架的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8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