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58549U - 动力电池检测装置及具有其的动力电池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动力电池检测装置及具有其的动力电池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58549U
CN203658549U CN201320844645.4U CN201320844645U CN203658549U CN 203658549 U CN203658549 U CN 203658549U CN 201320844645 U CN201320844645 U CN 201320844645U CN 203658549 U CN203658549 U CN 2036585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rectional
energy
central controller
controller
electrokinetic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4464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非
张君鸿
鲁连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reasure C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84464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585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585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5854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检测装置及具有其的动力电池检测系统,该动力电池检测装置包括: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组;双向DC-DC变流模块;双向DC-DC变流模块与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组分别相连;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组以及双向DC-DC变流模块分别相连,中央控制器控制双向DC-DC变流模块和储能电池组来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和放电检测。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检测装置能够在无逆变并网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动力电池所释放的电能,降低生产和检测动力电池的成本,达到节能降费的目的,满足用户的需求。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检测系统。

Description

动力电池检测装置及具有其的动力电池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检测装置及一种动力电池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储能蓄电的动力电池在生产和检测的多数环节都需要对电池进行不断的充电和放电,即动力电池生产和检测的过程需要循环往复的获得电能和释放电能。
已知技术中,通过三相整流器对从交流电网引入的交流电进行整流,将整流得到的直流电提供给动力电池以进行充电,而动力电池放电时所释放的电能主要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处理,第一种是由可控式的电子负载以热能的形式耗散掉,第二种是由变流器转换成交流电回馈到交流电网,即通过逆变并网的方式回馈到交流电网。其中,第一种方式主要适用于放电量较小的动力电池的生产和检测环节,第二种方式主要适用于放电量很大的动力电池的生产和检测环节。
已知技术的缺陷是:在中国,由于分布式发电逆变并网的条件不成熟,动力电池所释放的电能不能逆变回馈到交流电网,即动力电池释放的电能无论大小都不能逆变并网。也就是说,无论是大容量还是小容量的动力电池,在生产和检测的过程中释放的电能都是通过电子负载来消耗掉。也就是说,在不具备逆变并网的条件时,动力电池在生产和检测的过程中所释放的电能不能进行有效的再利用或反馈到交流电网上,达不到节能降耗的要求,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存在改进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发明人基于对以下问题和事实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
首先,现有的动力电池检测设备适用对象相对固定,检测目的统一,而且不管专业检测设备制造企业的产品如何分类,产品线一般都包含在如下六大类之中:电池检测和化成、混合动力汽车检测、燃料电池汽车检测、超级电容检测、纯电动汽车检测和其它储能系统检测,并且,这六大类的产品线都会涉及到充电和放电两个环节。
其次,现阶段所有国内外的动力电池检测设备,在涉及动力电池检测的放电环节时,要么通过电子负载耗散掉动力电池所释放的电能,要么通过逆变技术将动力电池所释放的电能进行逆变回馈到交流电网。例如,国外技术先进的电池检测设备制造商,在处理功率比较大的电池组检测的放电环节时都是采用逆变并网的方式,只有在检测中小功率的动力电池组时,才采用电子负载耗散动力电池组所释放的电能。而在中国,由于回馈电网的电能质量难以监控,动力电池检测的放电环节一般不采用逆变回馈交流电网的处理方式。因此,当采购国外设备时,就只能放弃逆变并网这种方式,且无论大功率/容量的动力电池组还是小功率/容量的动力电池组的检测都是采用电子负载消耗的方式。
再次,新能源汽车所采用的动力电池一般都属于大功率容量,目前,普遍采用电子负载来消耗掉动力电池所释放的电能,这对于电池生产商或是汽车整车厂来说都是一笔不菲的能耗费用。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动力电池检测设备进行技术改进,使动力电池检测设备能够在不具备逆变并网条件的情况下,实现节能降费,满足用户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动力电池检测装置,该动力电池检测装置能够在不具备逆变并网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动力电池所释放的电能,降低生产和检测动力电池的成本,达到节能降费的目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动力电池检测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动力电池检测装置,包括: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组;双向DC-DC变流模块,所述双向DC-DC变流模块与所述动力电池和所述储能电池组分别相连;以及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与所述动力电池、所述储能电池组以及所述双向DC-DC变流模块分别相连,所述中央控制器控制所述双向DC-DC变流模块和所述储能电池组来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和放电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检测装置,通过增加双向DC-DC变流模块和储能电池组,进而中央控制器控制双向DC-DC变流模块和储能电池组来存储动力电池释放的电能,以及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从而实现对动力电池充电和放电的检测。该动力电池检测装置能够在不具备逆变并网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动力电池进行充放电检测时的电能,降低生产和检测动力电池的成本,达到节能降费的目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具体地,所述储能电池组包括M个储能子电池组,每个储能子电池组包括N节相互串联的单体电池,所述双向DC-DC变流模块包括M个第一双向DC-DC变流器,且每个第一双向DC-DC变流器与一个储能子电池组相连。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一种动力电池检测系统,该动力电池检测系统包括:上述的动力电池检测装置;交流电网;AC/DC整流充电机,所述AC/DC整流充电机与所述交流电网相连;汇流控制模块,所述汇流控制模块与所述AC/DC整流充电机和所述动力电池检测装置分别相连,所述汇流控制模块用于对所述AC/DC整流充电机输出的充电电流和所述动力电池检测装置中储能电池组输出的充电电流进行汇流。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检测系统,可以通过电池检测装置实现储能电池组单独对动力电池的充放电检测,还可以通过控制汇流控制模块对AC/DC整流充电机输出的电流和动力电池检测装置中储能电池组输出的电流进行汇流,进而完成对动力电池的充电检测。该动力电池检测系统能够在不具备逆变并网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动力电池所释放的电能,降低生产和检测动力电池的成本,达到节能降费的目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电池检测系统还包括电子负载,所述电子负载与所述汇流控制模块和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相连,当所述储能电池组无法充电时,所述电子负载用于消耗所述动力电池释放的电能。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电池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二双向DC-DC变流器,所述第二双向DC-DC变流器与所述汇流控制模块、所述动力电池以及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相连,所述第二双向DC-DC变流器用于对所述汇流控制模块向所述动力电池输出的电流和所述动力电池向所述汇流控制模块输出的电流进行变流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电池检测系统还包括:用于管理和控制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和放电的第一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第一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动力电池和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相连;用于管理和控制所述储能电池组进行充电和放电的第二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第二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储能电池组和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相连;用于控制所述汇流控制模块进行汇流的汇流控制器,所述汇流控制器与所述汇流控制模块和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相连;和用于控制所述AC/DC整流充电机进行整流充电的AC/DC控制器,所述AC/DC控制器与所述AC/DC整流充电机和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相连。
另外,所述动力电池检测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负载进行电能消耗的电子负载控制器,所述电子负载控制器与所述电子负载和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电池检测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M个第一双向DC-DC变流器进行变流的M个第一DC-DC控制器,所述M个第一DC-DC控制器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相连,且每个第一DC-DC控制器与一个第一双向DC-DC变流器相连;和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双向DC-DC变流器进行变流的第二DC-DC控制器,所述第二DC-DC控制器与所述第二双向DC-DC变流器和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相连。
优选地,所述中央控制器可以通过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进行系统内部通讯。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电池检测系统还包括: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所述发送模块和所述接收模块与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相连,所述中央控制器通过所述发送模块和所述接收模块与以太网进行系统外部通讯。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检测装置的框图;
图2(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检测装置的框图;
图2(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双向DC-DC变流器的工作方式示意图;
图2(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双向DC-DC变流器的工作方式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检测系统的框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检测系统的框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检测系统的框图;
图6(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检测系统的充电检测电路和放电检测电路的框图;
图6(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检测系统的充电检测电路的框图;
图6(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检测系统的放电检测电路的框图;
图6(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检测系统的充电检测电路的框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检测系统的框图;
图8(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检测系统的放电检测电路的框图;
图8(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检测系统的充电检测电路的框图;
图8(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检测系统的充电检测电路的框图;
图8(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检测系统的放电检测电路的框图;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检测系统的框图;以及
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检测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另外,以下描述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的结构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形成为直接接触的实施例,也可以包括另外的特征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的实施例,这样第一和第二特征可能不是直接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照下面的描述和附图,将清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在这些描述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一些特定实施方式,来表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原理的一些方式,但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范围不受此限制。相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动力电池检测装置和动力电池检测系统。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检测装置10包括:动力电池11、储能电池组12、双向DC-DC变流模块13以及中央控制器14。其中,双向DC-DC变流模块13与动力电池11和储能电池组12分别相连。中央控制器14与动力电池11、储能电池组12以及双向DC-DC变流模块13分别相连,中央控制器14控制双向DC-DC变流模块13和储能电池组12来对动力电池11进行充电和放电检测。
具体地,在对动力电池11进行放电检测的过程中,中央控制器14通过控制双向DC-DC变流模块13,将动力电池11释放的电能存储到储能电池组12中。而在对动力电池11进行充电检测的过程中,中央控制器14通过控制双向DC-DC变流模块13,将储能电池组12中储存的电能释放到动力电池11中,从而充分利用动力电池11所释放的电能,并实现对动力电池11的充放电检测。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储能电池组12可以包括M个储能子电池组例如储能子电池组121、储能子电池组122、……储能子电池组12M,每个储能子电池组可以包括N节相互串联的单体电池,例如单体电池1、单体电池2、……单体电池N,单体电池21、单体电池22、……单体电池2N,单体电池M1、单体电池M2、……单体电池MN。其中,M和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具体地,储能电池组12可以采用多种类型的电池,例如铅酸电池或锂离子电池等,而且,由于储能电池组12主要起中继蓄电储能的作用,对电池的性能要求不高,因此,储能电池组12可以采用现有的旧电池或者已经被淘汰的老旧电池,从而大大节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检测装置10的制造成本。
另外,如图2(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中,双向DC-DC变流模块13可以包括M个第一双向DC-DC变流器例如第一双向DC-DC变流器131、第一双向DC-DC变流器132、……第一双向DC-DC变流器13M,且每个第一双向DC-DC变流器与一个储能子电池组相连,从而更好的控制每个储能子电池组的一致性。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中,双向DC-DC变流模块13还可以为一个第一双向DC-DC变流器,该第一双向DC-DC变流器与储能电池组12相连。实际应用中,双向DC-DC变流器的两个端组,例如A和B,既可以与直流电源相连,又可以与负载相连。例如,当A端组与直流电源相连时,B端组与负载相连,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变换方向为由A到B,而当B端组与直流电源相连时,A端组就与负载相连,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变换方向为由B到A,两种工作方式的电路示意图如图2(2)和图2(3)所示。如图2(1)所示,M个第一双向DC-DC变流器例如第一双向DC-DC变流器131、第一双向DC-DC变流器132、……第一双向DC-DC变流器13M构成的双向DC-DC变流模块13的一个端组与动力电池11相连,另一个端组与储能电池组12相连,可以实现动力电池11和储能电池组12之间的可控充电和放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检测装置,通过增加双向DC-DC变流模块和储能电池组,进而中央控制器控制双向DC-DC变流模块和储能电池组来存储动力电池的放电电能,以及对动力电池充电,从而实现对动力电池充电和放电的检测。该动力电池检测装置能够在不具备逆变并网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动力电池进行充放电检测时的电能,降低生产和检测动力电池的成本,达到节能降费的目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动力电池检测系统,如图3所示,该动力电池检测系统包括:上述的动力电池检测装置10、交流电网20、AC/DC整流充电机30以及汇流控制模块40。其中,AC/DC整流充电机30与交流电网20相连。汇流控制模块40与AC/DC整流充电机30和动力电池检测装置10分别相连,汇流控制模块40用于对AC/DC整流充电机30输出的充电电流和动力电池检测装置10中储能电池组12输出的充电电流进行汇流。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汇流控制模块40与双向DC-DC变流模块13和动力电池11分别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汇流控制模块40还可以对AC/DC整流充电机30输入的电流和双向DC-DC变流模块13输入的电流进行汇流。具体地,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AC/DC整流充电机30和汇流控制模块40分别与中央控制器14相连,汇流控制模块40与AC/DC整流充电机30、双向DC-DC变流模块13和动力电池11分别相连,汇流控制模块40用于对AC/DC整流充电机30输出的充电电流和双向DC-DC变流模块13输出的充电电流进行汇流,从而实现对动力电池11的充电,以及释放动力电池11的电能。此外,在不具备逆变并网的条件下,AC/DC整流充电机30可以选用单向AC/DC整流充电机,即此时AC/DC整流充电机30只具有把三相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继而为动力电池11充电的功能。而在可以逆变并网时,AC/DC整流充电机30可以选用双向AC/DC整流充电机,此时AC/DC整流充电机30具有在正向工作时整流和在逆向工作时逆变的功能。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动力电池检测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二双向DC-DC变流器50,第二双向DC-DC变流器50与汇流控制模块40、中央控制器14和动力电池11分别相连,第二双向DC-DC变流器50用于对汇流控制模块40向动力电池11输出的电流和动力电池11向汇流控制模块40输出的电流进行变流控制。需要说明的是,在动力电池检测系统中增加第二双向DC-DC变流器50,是在动力电池11和汇流控制模块40之间建立一种双向的可控的变流通路,这里可以把第二双向DC-DC变流器50看做动力电池11的充放电控制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对动力电池11进行充电检测和放电检测时,若储能电池组12容量足够、储存的电量充足且可以充电和对外放电时,AC/DC整流充电机30无需工作,中央控制器14控制储能电池组12、双向DC-DC变流模块13、动力电池11、第二双向DC-DC变流器50和汇流控制模块40完成对动力电池11进行充电和放电检测。实现该过程的充电检测电路和放电检测电路的框图如图6(1)所示。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对动力电池11进行充电检测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储能电池组12容量足够、可以充电但储存的电量不足以独立为动力电池11提供充电电能,或者储能电池组12无法对外放电的情况。具体地,若储能电池组12容量足够、可以充电和对外放电但储存的电量不足时,中央控制器14控制AC/DC整流充电机30将交流电网20输出的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并控制汇流控制模块40以AC/DC整流充电机30输出的电流为主,动力电池检测装置10输出的电流为辅,进行汇流后为动力电池11提供充电检测的电能。而在对动力电池11进行放电检测时,中央控制器14控制第二双向DC-DC变流器50对动力电池11释放的电能进行变流、汇流模块40对第二双向DC-DC变流器50输出的电流进行汇流和双向DC-DC变流模块13对汇流模块40输出的电流进行变流后储存到储能电池组12。实现该过程的充电检测电路和放电检测电路的框图分别如图6(2)和6(3)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若储能电池组12容量足够、可以充电但无法对外放电时,中央控制器14控制AC/DC整流充电机30将交流电网20输出的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经汇流控制模块40汇流、第二双向DC-DC变流器50变流后为动力电池11提供充电检测的电能。而在对动力电池11进行放电检测时,中央控制器14控制第二双向DC-DC变流器50对动力电池11释放的电能进行变流、汇流模块40对第二双向DC-DC变流器50输出的电流进行汇流和双向DC-DC变流模块13对汇流模块40输出的电流进行变流后储存到储能电池组12。实现该过程的充电检测电路和放电检测电路的框图分别如图6(4)和6(3)所示。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动力电池检测系统还可以包括电子负载60,电子负载60与汇流控制模块40和中央控制器14分别相连,当储能电池组12无法充电时,电子负载60用于消耗动力电池11释放的电能。需要说明的是,储能电池组12无法充电存在多种原因,例如储能电池组12已充满。而企业在生产和检测动力电池11时,即便储能电池组12无法充电也不能延宕生产和检测的进度,此时企业习惯性的通过挂接电子负载60来消耗动力电池11所释放的电能,且电子负载60接入电路、脱离电路和控制电路都设置成与检测设备融合为一体,以尽可能提高整套检测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动力电池检测系统挂接电子负载60后,在对动力电池11进行充电检测和放电检测时除上述三种情况外还可以包括以下三种情况,具体为:
1)、当储能电池组12储存的电量充足、可以对外放电但无法充电时,在对动力电池11进行放电检测时,中央控制器14控制第二双向DC-DC变流器50将动力电池11释放的电能进行变流、汇流模块40对第二双向DC-DC变流器50输出的电流进行汇流后由电子负载60消耗掉。而在对动力电池11进行充电检测时,AC/DC整流充电机无需工作,中央控制器14控制储能电池组12、双向DC-DC变流模块13、动力电池11、第二双向DC-DC变流器50和汇流控制模块40完成对动力电池11进行充电检测。实现该过程的放电检测电路和充电检测电路的框图分别如图8(1)和8(2)所示。
2)、当储能电池组12储存的电量不足、可以对外放电但无法充电时,在对动力电池11进行放电检测时,中央控制器14控制第二双向DC-DC变流器50将动力电池11释放的电能进行变流、汇流模块40对第二双向DC-DC变流器50输出的电流进行汇流后由电子负载60消耗掉。而在对动力电池11进行充电检测时,中央控制器14控制AC/DC整流充电机30将交流电网20输出的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并控制汇流控制模块40以AC/DC整流充电机30输出的电流为主,动力电池检测装置10输出的电流为辅,进行汇流后为动力电池11提供充电检测的电能。实现该过程的放电检测电路和充电检测电路的框图分别如图8(1)和8(3)所示。
3)、当储能电池组12既不能充电也不能对外放电时,在对动力电池11进行放电检测时,中央控制器14控制第二双向DC-DC变流器50将动力电池11释放的电能进行变流、汇流模块40对第二双向DC-DC变流器50输出的电流进行汇流后由电子负载60消耗掉。而在对动力电池11进行充电检测时,中央控制器14控制AC/DC整流充电机30将交流电网20输出的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经汇流控制模块40汇流、第二双向DC-DC变流器50变流后为动力电池11提供充电检测的电能。实现该过程的放电检测电路和充电检测电路的框图分别如图8(1)和6(4)所示。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或图7所示的动力电池检测系统,在可以逆变并网的情况下,AC/DC整流充电机30选用双向AC/DC整流充电机,在对动力电池11进行放电检测时,中央控制器14控制第二双向DC-DC变流器50将动力电池11释放的电能进行变流、汇流模块40对第二双向DC-DC变流器50输出的电流进行汇流、AC/DC整流充电机30对汇流模块40输出的电流进行逆变后并入交流电网20。实现该过程的放电检测电路的结构图如图8(4)。
需要说明的是,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检测系统的动力电池检测装置10只包括少量的第一双向DC-DC变流器时,此时,中央控制器14例如DSP的处理能力和驱动接口数量可以满足系统的控制需求。但是,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检测系统的动力电池检测装置10包括大量的第一双向DC-DC变流器时,一个控制器例如DSP的处理能力和硬件接口等各方面都不再能够满足直接控制整个系统的繁重任务。因此,中央控制器14无法直接响应和驱动所有的变流器,此时,AC/DC整流充电机30、所有的双向DC-DC变流器、动力电池11、储能电池组12等可以都设置专属的控制器,中央控制器14通过与各专属控制器进行通讯来监测和协调AC/DC整流充电机30、所有的双向DC-DC变流器、动力电池11以及储能电池组12等的工作。或者,所有的第一双向DC/DC变流器各自都设置专属的控制器并与中央控制器14进行通讯,同时,中央控制器14兼顾的控制和驱动第二双向DC-DC变流器50和AC/DC整流充电机30等器件的工作。另外,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中央控制器14通过CAN总线进行系统内部通讯,从而可以解决中央控制器14在进行通讯时数据量大和实时响应要求高等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动力电池检测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一电池管理系统901、第二电池管理系统902、汇流控制器903和AC/DC控制器904。其中,第一电池管理系统901用于管理和控制动力电池11进行充电和放电,第一电池管理系统901与动力电池11和中央控制器14分别相连。第二电池管理系统902用于管理和控制储能电池组12进行充电和放电,第二电池管理系统902与储能电池组12和中央控制器14分别相连。汇流控制器903用于控制汇流控制模块40进行汇流,汇流控制器903与汇流控制模块40和中央控制器14分别相连。AC/DC控制器904用于控制AC/DC整流充电机30进行整流充电,AC/DC控制器904与AC/DC整流充电机30和中央控制器14分别相连。另外,如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动力电池检测系统还包括电子负载控制器905,电子负载控制器905用于控制电子负载60进行电能消耗,电子负载控制器905与电子负载60和中央控制器14分别相连。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动力电池检测系统还可以包括:M个第一DC-DC控制器例如第一DC-DC控制器907、第一DC-DC控制器908、……第一DC-DC控制器90M+6和第二DC-DC控制器906,其中,M个第一DC-DC控制器例如第一DC-DC控制器907、第一DC-DC控制器908、……第一DC-DC控制器90M+6用于控制M个第一双向DC-DC变流器例如第一DC-DC控制器131、第一DC-DC控制器132、……第一DC-DC控制器13M进行变流,M个第一DC-DC控制器907、第一DC-DC控制器908、……第一DC-DC控制器90M+6与中央控制器14相连,且每个第一DC-DC控制器与一个第一双向DC-DC变流器相连。第二DC-DC控制器906与第二双向DC-DC变流器60和中央控制器14分别相连。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动力电池检测系统还可以包括:发送模块101和接收模块102,发送模块101和接收模块102与中央控制器14分别相连,中央控制器14通过发送模块101和接收模块102与以太网进行系统外部通讯。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检测系统,可以通过电池检测装置实现储能电池组单独对动力电池的充放电检测,还可以通过控制汇流控制模块在不同情况下选择性的对AC/DC整流充电机输入和输出的电流以及动力电池检测装置输入和输出的电流进行汇流,进而完成对动力电池的充电和放电检测。该动力电池检测系统能够在不具备逆变并网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动力电池所释放的电能,降低生产和检测动力电池的成本,达到节能降费的目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动力电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动力电池;
储能电池组;
双向DC-DC变流模块,所述双向DC-DC变流模块与所述动力电池和
所述储能电池组分别相连;以及
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与所述动力电池、所述储能电池组以及所述双向DC-DC变流模块分别相连,所述中央控制器控制所述双向DC-DC变流模块和所述储能电池组来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和放电检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池组包括M个储能子电池组,每个储能子电池组包括N节相互串联的单体电池,所述双向DC-DC变流模块包括M个第一双向DC-DC变流器,且每个第一双向DC-DC变流器与一个储能子电池组相连。
3.一种动力电池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检测装置;
交流电网;
AC/DC整流充电机,所述AC/DC整流充电机与所述交流电网相连;以及
汇流控制模块,所述汇流控制模块与所述AC/DC整流充电机和所述动力电池检测装置分别相连,所述汇流控制模块用于对所述AC/DC整流充电机输出的充电电流和所述动力电池检测装置中储能电池组输出的充电电流进行汇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子负载,所述电子负载与所述汇流控制模块和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相连,当所述储能电池组无法充电时,所述电子负载用于消耗所述动力电池释放的电能。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双向DC-DC变流器,所述第二双向DC-DC变流器与所述汇流控制模块、所述中央控制器和所述动力电池分别相连,所述第二双向DC-DC变流器用于对所述汇流控制模块向所述动力电池输出的电流和所述动力电池向所述汇流控制模块输出的电流进行变流控制。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管理和控制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和放电的第一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第一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动力电池和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相连;
用于管理和控制所述储能电池组进行充电和放电的第二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第二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储能电池组和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相连;
用于控制所述汇流控制模块进行汇流的汇流控制器,所述汇流控制器与所述汇流控制模块和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相连;以及
用于控制所述AC/DC整流充电机进行整流充电的AC/DC控制器,所述AC/DC控制器与所述AC/DC整流充电机和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相连。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负载进行电能消耗的电子负载控制器,所述电子负载控制器与所述电子负载和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相连。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电池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控制所述M个第一双向DC-DC变流器进行变流的M个第一DC-DC控制器,所述M个第一DC-DC控制器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相连,且每个第一DC-DC控制器与一个第一双向DC-DC变流器相连;以及
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双向DC-DC变流器进行变流的第二DC-DC控制器,所述第二DC-DC控制器与所述第二双向DC-DC变流器和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相连。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器通过CAN总线进行系统内部通讯。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所述发送模块和所述接收模块与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相连,所述中央控制器通过所述发送模块和所述接收模块与以太网进行系统外部通讯。
CN201320844645.4U 2013-12-19 2013-12-19 动力电池检测装置及具有其的动力电池检测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585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44645.4U CN203658549U (zh) 2013-12-19 2013-12-19 动力电池检测装置及具有其的动力电池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44645.4U CN203658549U (zh) 2013-12-19 2013-12-19 动力电池检测装置及具有其的动力电池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58549U true CN203658549U (zh) 2014-06-18

Family

ID=50924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4464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58549U (zh) 2013-12-19 2013-12-19 动力电池检测装置及具有其的动力电池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58549U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69691A (zh) * 2015-01-27 2015-04-29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多类型储能系统的参数检测方法以及系统
CN105158702A (zh) * 2015-10-10 2015-12-16 穆良柱 二次电池检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16198959A3 (en) * 2015-06-09 2017-02-02 Premier Technologies, Ltd. Efficient battery tester
CN107783046A (zh) * 2016-08-30 2018-03-09 维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在线检测电池的电源系统
CN108110867A (zh) * 2018-02-12 2018-06-01 胡继业 一种电池利旧系统
CN108710038A (zh) * 2018-04-28 2018-10-26 宁波中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超级电容模组检测装置
RU2717389C2 (ru) * 2015-06-09 2020-03-23 Премьер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Лтд. Экономичный тестер аккумуляторных батарей
WO2023004659A1 (zh) * 2021-07-29 2023-02-0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放电装置和电池充电的方法
CN116879747A (zh) * 2023-07-13 2023-10-13 中山星能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69691A (zh) * 2015-01-27 2015-04-29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多类型储能系统的参数检测方法以及系统
CN104569691B (zh) * 2015-01-27 2018-11-02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多类型储能系统的参数检测方法以及系统
US10295611B2 (en) 2015-06-09 2019-05-21 Premier Technologies, Ltd. Efficient battery tester
WO2016198959A3 (en) * 2015-06-09 2017-02-02 Premier Technologies, Ltd. Efficient battery tester
US10866285B2 (en) 2015-06-09 2020-12-15 Premier Technologies Ltd. Efficient battery tester
RU2717389C2 (ru) * 2015-06-09 2020-03-23 Премьер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Лтд. Экономичный тестер аккумуляторных батарей
CN105158702A (zh) * 2015-10-10 2015-12-16 穆良柱 二次电池检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158702B (zh) * 2015-10-10 2017-10-27 穆良柱 二次电池检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783046B (zh) * 2016-08-30 2020-02-18 维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在线检测电池的电源系统
CN107783046A (zh) * 2016-08-30 2018-03-09 维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在线检测电池的电源系统
CN108110867A (zh) * 2018-02-12 2018-06-01 胡继业 一种电池利旧系统
CN108110867B (zh) * 2018-02-12 2023-08-01 胡继业 一种电池利旧系统
CN108710038A (zh) * 2018-04-28 2018-10-26 宁波中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超级电容模组检测装置
WO2023004659A1 (zh) * 2021-07-29 2023-02-0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放电装置和电池充电的方法
CN116879747A (zh) * 2023-07-13 2023-10-13 中山星能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58549U (zh) 动力电池检测装置及具有其的动力电池检测系统
WO2011083873A1 (ja) 急速充電装置
CN104836321A (zh) 智能型光伏储能系统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CN103050987B (zh) 一种基于单体蓄电池组的蓄电池储能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301914B (zh) 一种具有soc优化的光伏微网储能控制方法
CN104158273A (zh) 电池化成分容系统
CN104505926B (zh) 一种动力电池组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
US2019003635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qualizing Storage Battery for Photovoltaic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Photovoltaic Energy Storage System
CN203491707U (zh) 基于电池梯次利用的储能系统
CN101702530A (zh) 一种电动汽车车载充电装置
CN101359752A (zh) 采用内外母带结构实现电池放电能量回收的方法
KR20200048913A (ko) 폐배터리 기반의 독립형 가정용 에너지 저장 시스템
CN201647835U (zh) 混合动力rtg电气系统
EP3081425A1 (en) Vehicle power management device
CN101717044A (zh) 混合动力的轮胎吊节能系统
CN205509600U (zh) 一种新型锂电池组双层均衡控制装置
CN208272645U (zh) 电动汽车换电及储能站的输电系统
CN115133592A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
CN106787086A (zh) 一种双pwm永磁电力驱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610231A (zh) 一种直流电力系统的实施方法
CN102738887A (zh) 一种新能源电力与网电智能调配供电系统与方法
CN201994727U (zh) 一种新能源电力与网电智能调配供电系统
CN212304790U (zh) 带有太阳能电池板的车载微电网及其聚合而成的发电厂
CN210838986U (zh) 通信电池双向dcdc高压充放电能量控制管理系统
CN202888901U (zh) 一种电池组均衡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25

Address after: No. 188, Miyun District, Miyun District, Beijing,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treasure Car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206, Beijing, Shahe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Road, sand Yang

Patentee before: BEIQI FOTON MOTOR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8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