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51459U - 下部带有排出口的塑料燃料箱 - Google Patents

下部带有排出口的塑料燃料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51459U
CN203651459U CN201320708528.5U CN201320708528U CN203651459U CN 203651459 U CN203651459 U CN 203651459U CN 201320708528 U CN201320708528 U CN 201320708528U CN 203651459 U CN203651459 U CN 2036514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tank
plug
draw
bull
p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0852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提申科
李卫民
V·居弗里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Plastic Omnium Auto I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ergy Automotive Systems Wu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ergy Automotive Systems Wu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ergy Automotive Systems Wu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70852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514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514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5145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部带有排出口的塑料燃料箱,包括将所述排出口塞住的排出塞,所述排出塞包括焊接在燃料箱上的公件和与所述公件配合以封闭所述排出口的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公件是由塑料一体成型而成的单一部件。由于消除了现有技术中金属件与塑料件之间的燃料泄漏路径,大大降低了燃料泄漏的风险,提高了排出塞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下部带有排出口的塑料燃料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的燃料箱领域,特别是需要多次排空燃料的燃料箱。
背景技术
由于塑料的重量较轻并且更容易模制复杂形状,因此机动车的燃料箱越来越多地由塑料制成。有时,出于一些特别的需求,如更换不同类型的燃料,需要清空燃料箱中剩余的燃料。为此,在燃料箱的底部设置一个排出口,在燃料箱正常使用中用一个排出塞将该排出口塞住。
已知一种排出塞,包括公件和母件。如图1所示,通过在一金属螺母4上二次成型(overmold)一塑料件5来形成该公件3,通过将塑料件焊接到燃料箱底部1来将公件固定于燃料箱。该母件6则是与该金属螺母配合的金属螺栓,通过将螺栓拧入螺母来封闭排出口,螺栓与螺母之间用O形密封圈7来保证密封性。需要清空燃料时,可将螺栓6拧出,燃料就可以流出燃料箱。清空后则将螺栓6再次拧入螺母4,以重新封闭该排出口。采用这种装置,可以完成多次排空。
但是,由于金属螺母与塑料件之间的机械结合力不够,存在燃料泄漏路径,而且随着时间推移、高温等因素影响,塑料件的膨胀是不可阻止的,金属螺母与塑料件之间的泄漏路径会随之扩大。特别是经过几次排空后,由于螺栓对螺母施加的作用力在传递过程中将使螺母与塑料件彼此愈发松脱,燃料泄漏的风险进一步增加。此外,由于排出塞突出于燃料箱的底部,不仅在燃料箱的生产过程中容易损坏排出塞,而且还降低了机动车的距地间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下部带有排出口的燃料箱,包括将所述排出口塞住的排出塞,所述排出塞包括焊接在燃料箱上的公件和与所述公件配合以封闭所述排出口的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公件是由塑料一体成型而成的单一部件。
术语“燃料箱”应理解为能够在各种各样且变化的环境和使用条件下储存燃料的不渗透储箱,如机动车所装备的储箱。
根据本发明的燃料箱具有由塑料制成、亦即由包括至少一种合成树脂聚合物的材料制成的壁(限定内部封闭储存容积)。
所有类型的塑料都是适当的,特别适当的是热塑性塑料。
术语“热塑性塑料”指任何热塑性塑料聚合物,包括热塑性塑料弹性体以及其混合物。术语“聚合物”指同聚物和共聚物(尤其是二元或三元共聚物)。此类共聚物的示例是:无规共聚物、线性嵌段共聚物、其他嵌段共聚物和接枝共聚物。
常常采用的一种聚合物是聚乙烯。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已经获得优良的结果。优选地,储箱还包括一层燃料不可渗透树脂,例如EVOH(部分水解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或者,为了使得储箱不渗透燃料,可以使储箱经受表面处理(氟化或磺化)。本发明对包括EVOH层的HDPE储箱特别有用。
术语“下部”是指燃料箱处于工作位置(即安装到机动车上时的位置)时所定义的底面或接近该底面的侧壁部分。排出塞设置于燃料箱下部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更换燃料之前必须清空全部剩余燃料,排出口越接近底部越有利于燃料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流出。如果排出口不是设置在燃料箱的底面上,也应尽量靠近底面,并在清空时将燃料箱或机动车置于稍微倾斜的面上,以方便燃料流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公件是由塑料一体成型而成的单一部件,则消除了现有技术中金属件与塑料件之间的燃料泄漏路径,大大降低了燃料泄漏的风险。而且二次成型的复合件中金属件与塑料件之间的结合力会在排出塞重复的开启和封闭过程中减小,进一步增加燃料泄漏的风险,而单一部件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因此提高了排出塞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塑料燃料箱还可以另外包含以下技术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
公件包括密封部和机械连接部,所述排出塞包括将母件与所述密封部密封的密封圈,所述排出塞还包括将母件紧固于所述机械连接部的紧固装置。
优选地,该紧固装置为叉形弹性夹,由塑料或金属制成。叉形弹性夹的优点是拆装方便、迅速。
优选地,所述密封部设置于所述公件的中央部,所述机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密封部的周围。这种设置是特别有利的。与密封部和机械连接部沿轴向依次堆叠设置相比,这种优选的设置可以减小排出塞的轴向长度,即当安装到燃料箱底部时,允许减小排出塞突出于燃料箱的垂直方向长度,这样就增大了机动车底盘的距地间隙。
优选地,燃料箱的下部包括凹部,排出口位于该凹部中,以使得排出塞安装到燃料箱上时不构成燃料箱的最下端。在燃料箱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用传送装置将其从一个工作站传送到另一个工作站。在此传送过程中,由于燃料箱底面置于传送装置上,可能损坏突出于燃料箱表面的排出塞。为此,在燃料箱下部设置凹部,并将排出口设置于该凹部中。所谓“凹部”,是指自燃料箱表面向内凹陷的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情况设置任何适当的形状和尺寸,以使得当排出塞安装到燃料箱上时至少部分地位于该凹部中,且使得排出塞不构成燃料箱的最下端,从而避免了排出塞与传送装置接触并因此被损坏。
优选地,所述凹部为燃料箱侧壁上的一个倾斜表面。当排出塞安装到燃料箱上时,排出塞的最下端高于所述燃料箱的底面。如前所述,当排出口位于燃料箱的侧壁,为了方便燃料流出,须将其设置在靠近底面的位置。但是为了避免在传送过程中排出塞被损坏,可以使排出塞的最下端高于所述燃料箱的底面,这样,当燃料箱处于传送位置时,排出塞就不会因为接触到传送装置而被损坏。
更优选地,所述排出塞以轴向垂直于所述倾斜平面的方式安装到燃料箱上。术语“轴向”是指排出塞的母件与公件相互拆装的方向。这样设置更加方便排出塞的安装、焊接以及燃料的流出。
可替代地,所述燃料箱的底面包括突出于底面的足部,当所述排出塞安装到燃料箱上时,所述足部构成燃料箱的最下端。这样,所述足部就与传送装置接触,从而避免了排出塞与传送装置接触并因此被损坏。
优选地,所述燃料箱还包括能够处于覆盖位置和开启位置的保护罩,在所述覆盖位置,所述保护罩覆盖所述排出塞,在所述开启位置,所述排出塞从燃料箱外部可达。在机动车行驶中,常会有石子、碎石、沙子等飞溅物撞击其底部,为了防止排出塞被这些飞溅物损坏,可以在其外部设置保护罩,在不需清空燃料箱的时候处于覆盖位置,覆盖排出塞。而在清空燃料箱的时候,保护罩也能够处于开启位置,使得排出塞从燃料箱外部可达,以便将其打开,清空燃料箱。可以采用整体可拆卸的保护罩,或者从一端可拆卸、另一端与燃料箱可活动地连接的保护罩,又或者在保护罩上设置带有盖子的开口。除此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设想其它适合的实施方式,而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为了说明的目的,这些图并非完全按比例绘制。
图1是现有技术中排出塞的剖面图;
图2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燃料箱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燃料箱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排出塞的立体图;
图5是图4所示的排出塞的公件的立体图;
图6是图4所示的排出塞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图4所示的排出塞的紧固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燃料箱的第一实施例的变体的局部剖面图;
图9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燃料箱的第二实施例的变体的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中所用的术语“下部”“侧壁”是指当燃料箱安装到机动车时的下部和侧壁。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方便,并非意图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已在背景技术中进行了详细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图2和图3分别显示了排出塞20位于燃料箱10的底面12和侧壁16中靠近底部的位置18的实施例,这两种位置都在术语“下部”的范围内。为了方便地显示排出塞20,图2和图3选用了不同的透视角度示出燃料箱10。其中,图2的实施例中将排出塞20设置在底面12的凹部14中,图3的实施例中则将排出塞20设置在侧壁16的凹部18中。这样设置的作用是,保证排出塞20不构成燃料箱10的最下端,从而避免了排出塞与传送装置接触并因此被损坏。
图4到图7显示了排出塞20的具体结构。其中图4是排出塞20组装之后的立体图,其包括公件22和母件24。此外,从图4中也可见紧固装置28。
图5是排出塞20的公件22的立体图,包括焊接部23,机械连接部32和密封部34。公件22是由塑料一体成型而成的单一部件,其采用的塑料应与燃料箱所采用的塑料相容。其中焊接部23即用于将公件22焊接至燃料箱10,该焊接采取本领域常用的技术手段,如熔接。在本例中,公件22大致呈圆柱形,密封部34是位于公件22中央的突起,在本例中为圆柱形,机械连接部32设置在密封部34的周围,在本例中为环形突起。但应理解,以上各部分也可以采用其它任何合适的形状。机械连接部32包括开口36和卡槽38,二者相对布置。
图6是排出塞20的分解立体图。可以看到,排出塞20还包括密封圈26,在本例中其数量是两个。母件24大致呈圆筒状,并包括凹颈42。排出塞还包括紧固装置28,在本例中是叉形弹性夹。图中示出了排出塞20的轴向X,其对应于母件24安装到公件22上的安装方向。在本例中该轴向X也即母件24和公件22的旋转中心轴的方向。
图7更清楚地显示出了叉形弹性夹28的结构,其大体上呈平板的叉子形,一端具有突出部46。叉形弹性夹28还包括圆弧44和两个卡爪48。
下面结合图4至图7介绍排出塞20中各部件的组装关系和位置关系。应当理解,公件22是通过焊接而固定在燃料箱上的,将密封圈26安装在密封部34的周围,将母件24的桶壁插入密封部34和机械连接部32之间,母件24的内壁与密封圈26相接触,以确保其与公件22之间的密封(参见图8)。然后,将叉形弹性夹28从机械连接部32中的开口36插入,使其圆弧部44卡住母件24的凹颈42,而卡爪48则分别卡住卡槽38的两端。这样就将母件24紧固在公件22上,同时这种紧固方式拆装方便而迅速。
图8显示了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燃料箱的第一实施例的一个变体,即排出塞20设置在燃料箱10的底面12上,剖面方向为沿图4中的A-A剖面线。在本例中,底面12不包括凹部,而是包括多个突出于底面的足部(未示出),当所述排出塞安装到燃料箱上时,所述足部构成燃料箱底面的最下端。这样也可以避免排出塞与传送装置接触并因此被损坏。也可以设想燃料箱底面既包括足部,也包括凹部。可以看到,通过焊接部23将公件22焊接在排出口13周围,母件24与公件22的密封部34之间由密封圈26保证密封,另外,母件24与公件22的机械连接部32之间由叉形弹性夹28紧固在一起。但由于剖面所取的位置,图8中叉形弹性夹28与机械连接部32没有接触。
图9显示了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燃料箱的第二实施例的一个变体,即排出塞20设置在燃料箱10的侧壁16上,剖面方向为沿图4中的A-A剖面线。在本例中,密封圈26的数量是一个。侧壁16包括凹部18,该凹部18是侧壁16上的一个倾斜表面,排出塞20以轴向X垂直于该倾斜表面18的方式安装到燃料箱上。此外,在本例中燃料箱还包括能够处于覆盖位置和开启位置的保护罩50,图9中其处于覆盖位置,覆盖所述排出塞。可以看到,在保护罩50的一端,设有将其可拆卸地固定在燃料箱10上的固定装置52,而保护罩50的另一端(未示出)则与燃料箱可活动地连接。这样,通过将固定装置打开,可以使保护罩50处于开启位置(未示出),在开启位置,排出塞20从燃料箱10外部可达。
附图和以上说明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非限制性特定实施例。为了教导发明原理,已简化或省略了一些常规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源自这些实施例的变型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下述特征能够以各种方式结合以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变型。由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述特定实施例,而仅由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下部带有排出口的塑料燃料箱,包括将所述排出口塞住的排出塞,所述排出塞包括焊接在燃料箱上的公件和与所述公件配合以封闭所述排出口的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公件是由塑料一体成型而成的单一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燃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公件包括密封部和机械连接部,所述排出塞包括将母件与所述密封部密封的密封圈,所述排出塞还包括将母件紧固于所述机械连接部的紧固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燃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为叉形弹性夹,由塑料或金属制成。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塑料燃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设置于所述公件的中央部,所述机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密封部的周围。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塑料燃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箱的下部包括凹部,所述排出口位于该凹部,以使得所述排出塞安装到燃料箱上时不构成燃料箱的最下端。
6.如权利要求5的塑料燃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为燃料箱侧壁上的一个倾斜表面。
7.如权利要求6的塑料燃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塞以轴向垂直于所述倾斜表面的方式安装到燃料箱上。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塑料燃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箱包括突出于其底面的足部,当所述排出塞安装到燃料箱上时,所述足部构成燃料箱的最下端。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的塑料燃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箱还包括能够处于覆盖位置和开启位置的保护罩,在所述覆盖位置,所述保护罩覆盖所述排出塞,在所述开启位置,所述排出塞从燃料箱外部可达。
CN201320708528.5U 2013-11-11 2013-11-11 下部带有排出口的塑料燃料箱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514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08528.5U CN203651459U (zh) 2013-11-11 2013-11-11 下部带有排出口的塑料燃料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08528.5U CN203651459U (zh) 2013-11-11 2013-11-11 下部带有排出口的塑料燃料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51459U true CN203651459U (zh) 2014-06-18

Family

ID=50917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08528.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51459U (zh) 2013-11-11 2013-11-11 下部带有排出口的塑料燃料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514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1737A (zh) * 2014-06-27 2014-10-01 江苏东方汽车装饰件总厂 塑料油箱的放油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1737A (zh) * 2014-06-27 2014-10-01 江苏东方汽车装饰件总厂 塑料油箱的放油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28773C2 (ru)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горловины напорного резервуара
CN102036847B (zh) 用于注入管接头的管接头终端
CN102374346B (zh) 用于氢应用的高压配件
US8636163B2 (en) Motor vehicle fuel tank
US7066498B2 (en) Part for connecting a fluid line to an opening of a container comprising plastic material or for closing the opening
KR20090033354A (ko) 연료 탱크
US20150239198A1 (en) Attaching structure of insert member to blow molded article
CN104271380B (zh) 燃油喷嘴接收组件
CN107921863B (zh) 包括被紧固的构件的液体车辆储箱
CN203651459U (zh) 下部带有排出口的塑料燃料箱
KR20090040443A (ko) 탱크 충전 시스템
JP6697212B2 (ja) フィラーパイプの溶着取付部の取付構造
US6905147B2 (en) Coupling member for connecting a fuel receiving or fuel dispensing part to a fluid line and method for its manufacture
JP2014046676A (ja) ブロー成形品のインサート部材の取付構造
JP2009137488A (ja) 燃料タンク
US20200298696A1 (en) Blow molded support for inlet check valve
CN204055333U (zh) 用于机动车储箱的加注阀及机动车储箱组件
US20110315697A1 (en) Improved tank collar
JP2014104693A (ja) ブロー成形品のインサート部材の取付構造
CN209925843U (zh) 承插式组合胶圈密封hdpe缠绕结构壁管道
JP2014043064A (ja) ブロー成形品のインサート部材の取付構造
JP6788939B2 (ja) フィラーパイプの取付方法
JP2015030117A (ja) ブロー成形品のインサート部材の取付構造
CN204628922U (zh) 热熔鞍型旁通
CN105992864A (zh) 改进的液体添加剂存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