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47800U - 输液器红外线制控自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液器红外线制控自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47800U
CN203647800U CN201320726572.9U CN201320726572U CN203647800U CN 203647800 U CN203647800 U CN 203647800U CN 201320726572 U CN201320726572 U CN 201320726572U CN 203647800 U CN203647800 U CN 2036478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kettle
ray
infrared ray
cantile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2657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国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CULTIVATION PATENT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CULTIVATION PATENT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CULTIVATION PATENT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OU CULTIVATION PATENT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72657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478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478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4780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公开一种医疗用输液器红外线制控自动装置,其不改变现有输液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通过增加设计简单、使用可靠安全的制控装置,实现输液治疗时、输液器自动提前关闭并警示的功能,该装置可长期使用。其特征在于:红外线控制系统生成的红外射线穿透输液器上滴壶并壶中液体和接收端连接、或由设置在滴壶内中的所述的红外线阻隔浮圈因液面下降而阻隔红外射线连接、并检测信号指令同壳体中的警音及电动阀工作,电动阀连接的推杆伸或缩的对输液器上滴壶下段软管的松张或截流控制;本实用新型与己有的技术相比具有显而易见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基本上实现医疗输液的自动控制,很实在的减轻了病员及家属因输液带来的劳累,精神上和经济费用的多重负担,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大实用价值。

Description

输液器红外线制控自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院治疗用的输液器械,其具备输液将尽时提前自动截液并警示的功能,具体的说是一种输液器红外线制控自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时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了,医院的医序器械髙科技水平也发展的很快,但是至今公知的医院用于治疗的输液器在给病人输液时仍沿用专人值守的落后又劳累的方法。 
目前医用固定床位输液是由输液瓶悬空倒挂在支架上,输液瓶通过瓶塞中穿刺连接输液器,药液自上而下流通输液器上各器件从靜脉针输入人体; 输液器一般由靜脉针,护帽,鲁尔接头,药液过滤器,流速调节器,滴壶,精密过滤装置,瓶塞穿刺器,进气管空气过滤器各器件间均通过输液软管贯通连接组成。使用时空气从进气管进气针孔进入输液瓶,生成汽泡向上穿透液体出液面,因此液面和瓶底空间集结产生气压使得药液从靜脉针输入人体,现有的医用输液器中的药液不能提前自动切断,输液完毕无人值守时,不能自动关闭输液器中的药液,必须要求有人时刻监护,否则输液全部输完后空气会紧跟着进入病人血管或产生回血现象,如不及时处理,严重时会影响到病人的生命安全;为解决输液自动关闭之问题,到目前公开了大量的中国专利中,但由于其装置结构复杂而造价高或者使用不可靠,因此未能达到其拟定的目标,所以至今医用输液仍沿用专人值守的传统落后又劳累的方法,该传统落后方法不仅加大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和造成精神压力也给医护人员增添不少工作量;现有的医疗输液器亟待革新与发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种不改变现有医疗输液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通过增加设计简单、使用可靠安全的红外线制控装置,实现输液治疗时、输液器自动提前关闭并警示的功能,该装置可长期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釆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输液器红外线制控自动装置,由红外线控制系统,红外线阻隔浮圈,输液器,吊瓶挂架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线系统生成的红外射线穿透输液器上滴壶并壶中液体和接收端连接、或由设置在滴壶内中的所述的红外线阻隔浮圈因液面下降而阻隔红外射线连接的检测信号,系统则指令同壳体中的电动阀工作和警音提示,电动阀连接的推杆伸或缩的对输液器上滴壶下段软管的松张或截流控制。 
实现输液器红外线自动制控装置所采用的红外线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是:系统控制电路由红外发射管和红外线接收管组成的,当红外线接收管接收到发射管发出的信号时,电器就会关闭;当物体阻挡到两者之间的连接,电器就会启动。 
所述的红外线控制系统是:包括壳体,及壳体内中安装的红外线控制电路和该红外线控制电路制控的电动阀;壳体外一侧上设置有夹持装置,该装置将売体整体的附着固定在吊瓶挂架上;壳体外另侧上设置有橫向伸出,且尾部均有立向卡槽并上下对称的上、下滴壶悬夹臂,上、下滴壶悬夹臂的中间段上还设置有红外射线悬臂,该射线悬臂尾部上设有半圓中心和上下滴壶悬夹臂上立向卡槽相对中心垂线一致的半圆沉槽,并且槽宽大于滴壶外径,射线悬臂的悬臂中位半圆径中心有贯穿悬臂的红外射线通孔,槽的双侧向分别为红外线发射端和红外线接收端,系统电路生成的红外射线通过红外射线发射和接收通孔、构成对射式检测方式;壳体的下滴壶悬夹臂的下方还设置有推杆悬臂,推杆悬臂的尾部有立向卡槽,该卡槽的圆心和上、下对称的上下滴壶悬夹臂以及红外射线悬臂上的半圆沉槽的圆心共一垂线上,推杆悬臂卡槽内侧臂段中设中空通孔,壳体内中安装的电动阀、电动阀连接的伸缩推杆设置在推杆悬臂上卡槽内侧臂段的中空通孔中轴向运行, 伸缩推杆的扁平口弧端面运行至卡槽对向侧壁,并构成对卡槽中的输液软管的钳夹截流或松张。 
所述的红外线阻隔浮圈其具备阻隔红外射线的功能的浮体设置,红外线阻隔浮圈安置在输液器上的滴壶的内中浮悬于滴壶中液面上并隨滴壶中的液面高低浮动的设置。 
上述的输液器红外线制控自动装置构成:该输液器红外线自动制控装置夹持固定在吊瓶挂架上,输液器上的滴壶由其上下端软管被卡夹接在装置的上、下滴壶悬夹臂中并将滴壶中部段置于红外射线悬臂的半圆沉槽中,滴壶下段软管夹卡在推杆悬臂卡槽中;红外线系统生成的红外射线穿透输液器上滴壶并壶中液体、或由设置在滴壶内中的所述的红外线阻隔浮圈因液面下降而阻隔红外射线穿透的检测信号,系统则指令警音提示、并同时段制控安装在同壳体中的电动阀工作,电动阀连接的设置在推杆悬臂中的推杆的伸缩、控制夹卡在悬臂卡槽中的输液器的滴壶下段软管的松张或截流。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拟定的医疗输液器自动制控的目的,与己有的技术相比、具有显而易见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基本上实现医疗输液的自动控制,很实际的减轻了病员及家属因输液带来的劳累,精神上和经济费用的多重负担,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大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输液器红外线制控自动装置和输液器及吊瓶挂架配合示意图。 
图2是输液器红外线制控自动装置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示图。 
图中:1红外线控制系统,2红外线阻隔浮圈,3输液器,4吊瓶挂架。 
实施例
输液器红外线制控自动装置的技术方案,请见附图供参考,输液器红外线制控自动装置由红外线控制系统1,红外线阻隔浮圈2,输液器3,吊瓶挂架4组成。 
上述的红外线控制系统1和红外线阻隔浮圈2是构成输液器红外线制控自动装置的核心技术:上述的输液器3是公知技术(一般由靜脉针、护帽,、鲁尔接头、药液过滤器,、流速调节器、滴壶、精密过滤装置、瓶塞穿刺器、进气管空气过滤器各器件间均通过输液软管贯通连接组成,本篇中不作详细描述,附图中仅以相关联部分示出),吊瓶挂架4系现有医疗使用的公知常规器械(本篇中不作详细描述,附图中仅以相关联部分示出)。 
实现输液器红外线制控自动装置所采用的红外线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控制电路由红外发射管和红外线接收管组成的,当红外线接收管接收到发射管发出的信号时,电器就会关闭;当物体阻挡到两者之间的连接,电器就会启动。 
设置红外线控制系统1:生成红外射线并制控红外射线的电路和该电路控制的电动阀安装在本控制系统的壳体内中, 壳体一外侧上设置有橫向伸出、且尾部均有立向卡槽、并上下对称的上、下滴壶悬夹臂,上、下滴壶悬夹臂尾部的卡槽为卡夹输液器上滴壶上下端头软管设置及其。 
壳体上位上、下滴壶悬夹臂的中间段上设置有红外射线悬臂,该射线悬臂尾部上设有半圓中心和上下滴壶悬夹臂上立向卡槽相对中心垂线一致的半圆沉槽,该半圆沉槽为套接输液器上滴壶设置、并且槽宽大于滴壶外径,射线悬臂的悬臂中位半圆径中心有贯穿悬臂的红外射线通孔,槽的双侧向分别为红外线发射端、红外线接收端,系统电路生成的红外射线通过红外射线发射和接收通孔、构成红外线对射式检测方式;相对的,改变系统结构,红外线的发射和接收也可以采用折射式检测方式。 
壳体的下滴壶悬夹臂的下方还设置有推杆悬臂,推杆悬臂的尾部有立向卡槽,该卡槽为卡夹输液器上滴壶下端后的软管设置,该卡槽的圆心和上、下对称的上下滴壶悬夹臂以及红外射线悬臂上的半圆沉槽的圆心共一垂线上,推杆悬臂卡槽内侧臂段中设中空通孔,中空通孔中设置有和电动阀连接的伸缩推杆,伸缩推杆的扁平口弧端面运行至卡槽对向侧壁,其构成对卡槽中的输液软管的钳夹截流。 
    壳体面板上配置有相对应于系统各功能所需的开关按钮,语音器,低压电源、远程警示语音接插口,系统上可设置移动电源或更多的其它应用功能。 
壳体外另一侧上设置有上下一对的偏转销夹持装置,该装置将红外线控制系统1整体的套附着固定在吊瓶挂架直立杆上,上述的吊瓶挂架均为现有病床使用的常规用具或技术,输液器红外线制控自动装置的红外线控制系统1整体的套夹固定在挂架立杆上,该红外线控制系统1供长期的使用。 
设置红外线阻隔浮圈2:红外线阻隔浮圈2是一种具备阻隔红外射线功能的浮体设置,红外线阻隔浮圈2置放于输液器3上的滴壶的内中、其浮悬于滴壶中液面上、并随滴壶中的液面的高低浮动的设置,红外线阻隔浮圈作用于红外线控制系统的红外射线的通断连接;红外线阻隔浮圈3其圈体中心通透孔,红外线阻隔浮圈3必需是不透光材质设置,红外线阻隔浮圈3可以是圈环內中空以浮动于液体面上,红外线阻隔浮圈3还可以是轻质圈环內置金属环带的设置。上述的输液器是医疗中常用的一次性输液器,但为了实现输液器红外线自动制控的目的,输液器使用前在输液器上的滴壶内中置放上红外线阻隔浮圈,但输液器上其它部件常规使用;红外线阻隔浮圈3设置于滴壶内中,相应的和输液器同为一次性使用器械。 
上述的输液器红外线制控自动装置构成:该输液器红外线制控自动装置夹持固定在吊瓶挂架4上,输液器上的滴壶由其上下端软管被夹卡接在装置的上、下滴壶悬夹臂中,并将滴壶中部段置于红外射线悬臂的半圆沉槽中,滴壶下段软管卡夹在推杆悬臂卡槽中,当红外线控制系统生成的红外射线穿透输液器上滴壶并壶中液体和红外线接收端连接的检测信号、系统则指令相应电器关闭,或由设置在滴壶内中的所述的红外线阻隔浮圈因液面下降而阻隔红外射线至红外线接收端的连接的检测信号、系统则指令警音提示、并同时制控安装在同壳体中的电动阀工作,电动阀连接的设置在推杆悬臂中的推杆的伸缩制控卡夹在该悬臂卡槽中的输液器的滴壶下段软管的松张或截流。 
上述的输液器红外线制控自动装置的技术方案即实现了拟定的设计简单、使用可靠,治疗输液时输液器自动提前关闭并警示功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虽然是用上述具体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的,并形成对应的权利要求,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权利要求所述具体字面的内容,凡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进一步优化组合而形成的变形或改进方案,都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输液器红外线制控自动装置,由红外线控制系统,红外线阻隔浮圈,输液器,吊瓶挂架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线控制系统生成的红外射线穿透输液器上滴壶并壶中液体和接收端连接、或由设置在滴壶内中的所述的红外线阻隔浮圈因液面下降而阻隔红外射线连接的检测信号,红外线控制系统则指令同壳体中的警音及电动阀工作,电动阀连接的推杆伸或缩的对输液器上滴壶下段软管的松张或截流控制; 
所述的红外线控制系统是:包括壳体,及安装在壳体内中的红外线控制电路和该红外线控制电路制控的电动阀;壳体外一侧上设置有夹持装置,该装置将売体整体的附着固定在吊瓶挂架上,壳体外另侧上设置有橫向伸出、且尾部均有立向卡槽并上下对称的上、下滴壶悬夹臂,上、下滴壶悬夹臂的中间段上还设置有红外射线悬臂,该射线悬臂尾部上设有半圓中心和上下滴壶悬夹臂上立向卡槽相对中心垂线一致的半圆沉槽,并且槽宽大于滴壶外径,射线悬臂的悬臂中位半圆径中心有贯穿悬臂的红外射线通孔,槽的双侧向分别为红外线发射端和红外线接收端,系统电路生成的红外射线通过红外射线发射和接收通孔、构成对射式检测方式;壳体的下滴壶悬夹臂的下方还设置有推杆悬臂,推杆悬臂的尾部有立向卡槽,该卡槽的圆心和上、下对称的上下滴壶悬夹臂以及红外射线悬臂上的半圆沉槽的圆心共一垂线上,推杆悬臂卡槽内侧臂段中设中空通孔;壳体内中安装的电动阀、其连接的伸缩推杆设置在推杆悬臂上卡槽内侧臂段的中空通孔中轴向运行, 伸缩推杆的扁平口弧端面运行至卡槽对向侧壁,并构成对卡槽中的输液软管的钳夹截流或松张; 
所述的红外线阻隔浮圈其具备阻隔红外射线的功能的浮体设置,红外线阻隔浮圈安置在输液器上的滴壶的内中浮悬于滴壶中液面上并隨滴壶中的液面高低浮动的设置;
所述的输液器红外线自动制控装置构成:该输液器红外线自动制控装置夹持固定在吊瓶挂架上,输液器上的滴壶由其上下端软管被卡夹接在装置的上、下滴壶悬夹臂中并将滴壶中部段置于红外射线悬臂的半圆沉槽中,滴壶下段软管夹卡在推杆悬臂卡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器红外线制控自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红外线阻隔浮圈可以是圈环內中空以浮动于液体面上、还可以是轻质圈环內置金属环带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液器红外线制控自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红外线阻隔浮圈必需是不透光材质设置。
CN201320726572.9U 2013-11-18 2013-11-18 输液器红外线制控自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478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26572.9U CN203647800U (zh) 2013-11-18 2013-11-18 输液器红外线制控自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26572.9U CN203647800U (zh) 2013-11-18 2013-11-18 输液器红外线制控自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47800U true CN203647800U (zh) 2014-06-18

Family

ID=50914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2657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47800U (zh) 2013-11-18 2013-11-18 输液器红外线制控自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4780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5711A (zh) * 2014-09-25 2014-12-24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输液连接装置
CN104645452A (zh) * 2013-11-18 2015-05-27 福州耕耘专利开发有限公司 输液器红外线制控自动装置
CN108761551A (zh) * 2018-06-08 2018-11-06 吴柏辰 一种基于射线式密度传感器的液体滴落检测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5452A (zh) * 2013-11-18 2015-05-27 福州耕耘专利开发有限公司 输液器红外线制控自动装置
CN104225711A (zh) * 2014-09-25 2014-12-24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输液连接装置
CN108761551A (zh) * 2018-06-08 2018-11-06 吴柏辰 一种基于射线式密度传感器的液体滴落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47800U (zh) 输液器红外线制控自动装置
CN202605452U (zh) 自动排气止液输液器
CN203971062U (zh) 输液报警器
CN204275175U (zh) 输液点滴中心智能监控装置
CN104645452A (zh) 输液器红外线制控自动装置
CN205108544U (zh) 一种可精确控制流速输液管
CN103656805A (zh) 一种输液自动报警装置
CN105056332A (zh) 一种可精确控制流速输液管
RU154545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безопасного введения жидкости
CN203539785U (zh) 一种快速输液装置
CN202569057U (zh) 一种智能控制输液器
CN203425318U (zh) 一种用于静脉输液的液体感应自关闭式报警装置
CN204261139U (zh) 一种带有报警功能的输液装置
CN202113397U (zh) 具有报警装置的保压输液器
CN204563152U (zh) 输液袋报警装置
CN209253825U (zh)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输液器
CN203989278U (zh) 一种输液器流量智能控制装置
CN204395118U (zh) 一种新型输液器
CN208097068U (zh) 输液预警器
CN203139263U (zh) 安全输液器
CN205411837U (zh) 一种吊水报警装置
CN208511642U (zh) 一种便携式输液警报器
CN202146493U (zh) 输液器
CN201578666U (zh) 一种可视输液器
CN203802875U (zh) 一种一次性安全输液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8

Termination date: 201711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