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44501U - 组装式电磁器件 - Google Patents

组装式电磁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44501U
CN203644501U CN201320678690.7U CN201320678690U CN203644501U CN 203644501 U CN203644501 U CN 203644501U CN 201320678690 U CN201320678690 U CN 201320678690U CN 203644501 U CN203644501 U CN 2036445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stitch
base plate
tight fit
electromagnet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7869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宗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ANTAIX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ANTAIX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ANTAIX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ANTAIX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67869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445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445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4450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装式电磁器件,包括底部开放的中空的外壳、底板以及至少一组电磁元器件;外壳的至少两相对的侧壁上与底板对应的至少两相对侧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紧配合结构,底板通过紧配合结构卡合在外壳的开放底部上,与外壳组成一封闭的壳体;电磁器件位于壳体内,且电磁器件的数个针脚穿出底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壳和底板设置相互配合的紧配合结构,将底板锁紧在外壳上,与外壳一起形成封闭的壳体,不需灌胶密封,组装简单,成本低,且电性能和机械性能良好。另外,可通过将多组电磁元器件阵列状排列,实现电磁器件的PGA陈列引脚封装,节约产品占有PCB的面积,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提高产品的工作频率。

Description

组装式电磁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器件,尤其涉及一种组装式电磁器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磁器件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例如,通讯变压器可用在电话终端电路、网络通讯、中继线产品线路中,用来调节通讯电路的质量和状态。通讯变压器产品广泛应用于线缆调制解调器,网卡、集线器、xDSL宽带通信设备、交换机、光纤收发器、路由器、数据通信设备、光电传输设备、接入网设备、电力线上网设备、语音设备等等。
现有的电磁器件通常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电磁元器件。该壳体由外壳和底板组成;该电磁元器件包括针脚座、安装在针脚座上的若干针脚、以及安装在针脚座中的电磁线圈等。该底板上设有若干针脚孔,针脚座位于外壳中,而电磁元器件的针脚通过底板的针脚孔外露。
在组装电磁器件时,先将电磁元器件组件插在底板上(组件的针脚一一对准地板上的孔位插入),再将插装好的模块压入外壳内,使得底板定位在外壳内的支柱上,然后,通过底板的灌胶开孔,向底板和外壳内灌入密封胶,从而利用密封胶将电磁元器件固定在外壳内,并将底板和外壳密封起来。现有的这种电磁器件采用的胶密封方式,使得电磁器件的组装复杂、成本高,且灌胶操作必须得当,避免灌胶过多导致需返工;而且灌胶密封既不环保,也不节能,不利于工业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式电磁器件,组装简单、不需灌胶封装,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组装式电磁器件,包括底部开放的中空的外壳、底板以及至少一具有数个针脚的电磁元器件;所述外壳的至少两相对的侧壁上与所述底板对应的至少两相对侧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紧配合结构,所述底板通过所述紧配合结构卡合在所述外壳的开放底部上,与所述外壳组成一封闭的壳体;所述电磁元器件位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电磁元器件的数个针脚穿出所述底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式电磁器件中,所述紧配合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紧配合凸台和紧配合槽;
所述紧配合凸台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紧配合槽对应所述紧配合凸台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或者,所述紧配合凸台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紧配合槽对应所述紧配合凸台设置在所述外壳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式电磁器件中,所述底板的外周形状与所述外壳的开放底部外周形状相对应设置;所述底板的每一侧面均与所述外壳对应的每一侧壁内壁面相接;且,所述外壳的至少一侧壁内壁面上凸设有至少一限位件,所述底板朝向所述外壳的表面抵压在所述限位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式电磁器件中,所述底板上设有数个贯通的供数个所述针脚穿过的针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式电磁器件中,所述针脚孔为锥形孔,所述锥形孔位于所述底板朝向所述外壳的表面上的一端的内径大于位于所述底板背向所述外壳的表面上的另一端的内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式电磁器件中,所述电磁元器件包括供所述针脚固定安装的针脚座、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针脚座上与所述针脚电连接的电磁线圈;所述针脚座的两侧与所述外壳的相对两侧壁内壁面上设有相互配合、将所述电磁元器件限位于所述外壳内的限位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式电磁器件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肋条和限位槽;
所述限位肋条凸设在所述外壳的侧壁内壁面上,所述限位槽设置在所述针脚座的相对两侧上;或者,所述限位肋条凸设在所述针脚座的相对两侧上,所述限位槽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侧壁内壁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式电磁器件中,数个所述针脚间隔排列而固定安装在所述针脚座上,所述针脚座上对应设有数个供数个所述针脚安装的固定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式电磁器件中,数个所述针脚分别以一端插接在数个所述固定槽内,数个所述针脚的另一端相平行而位于所述针脚座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式电磁器件中,所述外壳为PBT材料制成的外壳;所述底板为黑色电木制成的底板。
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式电磁器件,通过在外壳和底板设置相互配合的紧配合结构,将底板锁紧在外壳上,与外壳一起形成封闭的壳体,不需现有技术的灌胶密封操作,组装简单、成本低,电性能和机械性能良好。
另外,可通过将多组电磁元器件阵列状排列,实现电磁器件的PGA陈列引脚封装,节约产品占有PCB的面积,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提高产品的工作频率;还可通过在外壳和针脚座上设置相互配合的限位结构,可将针脚座很好限位于外壳内,防止针脚座倾斜,从而不需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向外壳内灌胶进行固定的操作,简化组装及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组装式电磁器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组装式电磁器件的组合状态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组装式电磁器件的组合状态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组装式电磁器件的外壳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组装式电磁器件的底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图5的A-A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组装式电磁器件的电磁元器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组装式电磁器件的电磁元器件的侧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组装式电磁器件的外壳的剖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组装式电磁器件的外壳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组装式电磁器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组装式电磁器件中外壳的俯视示意图;
图13是图11所示组装式电磁器件中电磁元器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14是图11所示组装式电磁器件中底板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组装式电磁器件,包括外壳1、底板2以及至少一电磁元器件3,通过紧配合结构4将底板2和外壳1组装成一壳体,不需灌胶或采用任何粘胶进行卡合密封,即可将电磁元器件3安装于壳体中,组装简单且成本低。
如图4所示,该外壳1大致呈中空框形,其一侧底部开放形成开放框体,以便于电磁元器件3放入其中。该外壳1可以通过注塑成型,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成型。可以理解的,该外壳1的截面形状可以方形、矩形、圆形或其他形状,也可以根据需要变化针脚的数量时变化外壳尺寸。
优选地,该外壳1可以采用PBT(聚对笨二甲酸丁二醇酯)材料制成,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机械强度、电绝缘特性和热稳定性;当然,该外壳1也可以根据需求,采用其他材质制成。
该底板2封盖在外壳1的开放底部上,并且底板2的形状与外壳1的开放底部的形状相匹配,从而与外壳1组成一封闭的壳体,以便于将电磁元器件3封闭于外壳1内。该底板2同样可以通过注塑成型,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成型,如机加工等。该底板2可以采用黑色电木制成,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良好的绝缘特性且耐热、耐腐蚀;当然,该底板2也可以根据需要选用其他材质做成。
如图5所示,该底板2上开设有多个针脚孔20,以便于电磁元器件3的针脚31穿出,与外界电子元件连接,且通过底板2和外壳1的卡合将电磁元器件3的其他部分封闭在壳体内。在本实施例中,电磁元器件3为四组,对应的,该针脚孔20包括平行分开排列的四组,从而便于每一组电磁元器件3的针脚31通过一组针脚孔20穿出。可以理解的,电磁元器件3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一组或多组,而针脚孔20的数量与电磁元器件3的数量对应即可。可通过将多组电磁元器件3阵列状排列,实现电磁器件的PGA陈列引脚封装,以节约产品占有PCB的面积,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提高产品的工作频率,电性能和机械性能良好。
进一步的,针脚孔20的内径以与针脚31的外径基本相等,从而避免组装后,针脚孔20与针脚31之间留有缝隙,以保证组装更加的紧密、可靠,提高组装质量。
如图6所示,为了使得针脚31更便捷的穿过针脚孔20,可将针脚孔20以锥形设置,形成锥形孔。该锥形孔位于底板2朝向外壳1的表面上的一端201的内径大于位于底板2背向外壳1的表面上的另一端202的内径,这样,针脚31穿过针脚孔20时,从针脚孔20内径较大的一端202穿进,从针脚孔20内径较小的一端202穿出。较小内径的一端202可与针脚31的直径相等或稍大针脚31直径设置,保证针脚31穿过后与该较小内径的一端202之间没有缝隙,以保证组装更加的紧密、可靠。可以理解的,针脚孔20也可以采用圆柱形或其他形状。
该电磁元器件3容置在底板2和外壳1组成的壳体内,而电磁元器件3的针脚31则穿出底板2,用于与外界电子元件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电磁元器件3为四组,分别设置在中空外壳1内;当然,电磁元器件3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一个或多个,只要对应将外壳1的尺寸进行缩放、并将底板2上的针脚孔20对应设置即可,从而实现一组或多组电磁处理。
如图7所示,每一电磁元器件3包括针脚31、针脚座32以及电磁线圈(未图示)。该针脚座32供针脚31、电磁线圈固定安装,并且电磁线圈与针脚31通过导线电连接。
该针脚座32可采用黑色电木制成,当然也可以采用注塑成型,在针脚座32上设置有供电磁线圈固定安装的槽位,以便电磁线圈固定在针脚座32上。进一步的,在电磁线圈与针脚31和针脚座32之间还可以包覆胶层,从而使得电磁线圈与针脚31之间保持绝缘,并且使得电磁线圈更稳固在针脚座32上。
数个针脚31间隔排列而固定安装在针脚座32上,针脚座32上设有数个供数个针脚31安装的固定槽320。数个针脚31分别以一端插接在数个固定槽320内,数个针脚31的另一端相互平行而位于底座32上。数个针脚31可均匀间隔排布或分组均匀排布。
如图7、8所示,本实施例中,针脚31具有24个,分成两组,每组12个针脚;每组中,12个针脚均匀间隔排成两行固定安装在针脚座32上。为了更好固定针脚31,每一固定槽320呈U形,每一针脚31的一端沿着固定槽320容置在其中,使得针脚31插接在固定槽320内的该端也弯折成U形,增加了针脚31固定在针脚座32上的强度,并且提供了绕线位置,方便了电磁线圈的导线直接绕制在其上,形成可靠的电连接。可以理解的,固定槽、针脚的配合方式等可以采用现有的各种方式。
本实施例中,电磁元器件3为四组,每一组电磁元器件3的针脚座32上均有24个针脚,因此组装成的电磁器件中,共具有96个针脚。可以理解地,电磁元器件3的数量可根据需要增减,每一针脚座32上的针脚也可根据需要增减。
为了将底板2固定安装于外壳1上,在本实施例中,该外壳1的至少两相对的侧壁上与对应的底板2的至少两相对的侧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紧配合结构4,底板2通过紧配合结构4卡合在外壳1的开放底部上,与外壳1组成一封闭的壳体;电磁元器件3位于外壳1内,且电磁元器件3的数个针脚31穿出底板2,与外界进行电连接。该组装式电磁器件中,通过紧配合结构4将底板2和外壳1组装成一壳体,不需灌胶或采用任何粘胶进行卡合密封,组装简单且成本低。
其中,如图1、4所示,紧配合结构4包括但不限于相互配合的紧配合凸台41和紧配合槽42。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紧配合凸台41可设置在外壳1上,紧配合槽42对应紧配合凸台41设置在底板2上,底板2通过该紧配合槽42配合在紧配合凸台41上而卡合在外壳1上。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紧配合槽42可设置在外壳1上,紧配合凸台41对应紧配合槽42设置在底板2上,底板2通过该紧配合凸台41配合到紧配合槽42外而卡合在外壳1上。只要将紧配合凸台41和紧配合槽42分开设置在外壳1和底板2上,两者实现卡扣结合即可。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为矩形,紧配合凸台41设置在外壳1两相对的侧壁内壁面上,紧配合槽42设置在底板2对应的两相对的侧面上;且,紧配合槽42自底板2的侧面向内开设,并贯穿至底板2背向外壳1的表面上。卡合时,将底板2上的紧配合槽42一一与紧配合凸台41对应,将底板2沿紧配合凸台41表面压向外壳1内至紧配合槽42紧配合到紧配合凸台41上。
进一步的,该紧配合凸台41的表面可以做成斜面,形成倒扣形式,从而方便底板2卡入通过后,倒扣于紧配合槽42上。当然,紧配合凸台的形状可以做成其他形式。
通常,底板2的外周形状与外壳1的开放底部外周形状相对应设置,底板2卡合到外壳1上后,底板2的每一侧面均与外壳1对应的每一侧壁配合。在本实施例中,底板2的每一侧面均与外壳1对应的每一侧壁内壁面相接,从而可以将外壳1的开放底部全部封盖,构成封闭空间。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底板2卡合在外壳1上适当位置上、避免底板2过多陷进外壳1内,可在外壳1的至少一侧壁内壁面上凸设有至少一限位件11,从而底板2卡合在外壳1上时,底板2朝向外壳1的表面抵压在限位件11上。该限位件11可为在外壳1内壁面上一体成型的肋条或凸块,或者通过连接结构固定在内壁面上的附件。为了使底板2更加平衡稳定地封盖在外壳1的开放底部上,限位件11设置在外壳1的两侧壁内壁面或每一内壁面上。可以理解的,限位件也可为设置在外壳1的其他位置的其他结构形式,例如,为从外壳1底部中间位置延伸的支撑柱等。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限位件11的一种实施方式,限位件11为凸设在外壳1的侧壁内壁面上的肋条,肋条沿外壳1的侧壁高度方向设置且长度小于侧壁的高度,从而在该肋条顶面与外壳1的开放底部之间形成一定的间距,以供底板2容置。通过采用肋条的限位件11和紧配合凸台41的结合,将底板2限位在限位件11和紧配合凸台41之间。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限位件11的另一种实施方式,限位件11为凸设在外壳1的侧壁内壁面上的凸块。凸块的形状不限定,可为三角形和矩形等多边形、也可为半圆形、半椭圆形等。同样的,凸块的顶面与外壳1的开放底部之间也形成一定的间距,以供底板2容置。
进一步的,为了定位电磁元器件3,避免电磁元器件3在外壳1内倾斜,在电磁元器件3的两侧与外壳1的相对两侧壁内壁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限位结构,通过该限位结构将电磁元器件3限位于外壳1内,并可起到稳定限位电磁元器件3的作用。
结合图7至图10,该限位结构可包括相配合的限位肋条51和限位槽52。在本实施例中,限位肋条51凸设在外壳1的侧壁内壁面上,而限位槽52则设在针脚座32的相对两侧上。如图所示,该限位肋条51为四组,分别设置在外壳1的两相对内壁面上。并且,该限位肋条51的高度小于限位件11的高度,从而限制底板2和电磁元器件3在不同的高度位置上,使得整个结构更加合理、紧凑。
在电磁元器件3安装时,将针脚座32的限位槽52对准限位肋条51并沿着限位肋条51向外壳1内推进,使得针脚座32通过其两侧的限位槽52与限位肋条51配合稳固设置在外壳1内,避免使用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灌胶、通过粘胶固定的方式,大大节省了粘胶的使用,简化组装且降低成本。
可以理解的,限位肋条51和限位槽52的位置可以调整,例如将限位槽52开设在外壳1的内壁面上,并且贯穿至开放底部;对应的,限位肋条51设置在针脚座32的相对两侧壁上,同样可以通过将限位肋条51对准滑入限位槽52,而将电磁元器件3稳固的装入到外壳1中。
该实施例的组装式电磁器件进行组装时,可先将电磁元器件3的针脚座32的限位槽52对准外壳1的限位肋条51并沿着限位肋条51向外壳1内推进,以针脚31朝向开放底部地安装在外壳1内,再将底板2的紧配合槽42与外壳1上的紧配合凸台41对应、针脚孔20与电磁元器件3的针脚31一一对应,然后将底板2推向外壳1的开放底部,使得紧配合凸台41卡扣于紧配合槽42上,针脚31穿出针脚孔20,从而外壳1和底板2组成一封闭外壳,电磁元器件3的针脚座32和电磁线圈封闭在外壳内,针脚31则穿过外壳,完成组装。
或者,也可先将电磁元器件3的针脚31自底板朝向外壳1的一面穿过底板2的针脚孔20,将电磁元器件3与底板2组合在一起;再将带有电磁元器件3的底板2以针脚座32朝向外壳1,将针脚座32的限位槽52对准限位肋条51并沿着限位肋条51向外壳1内推进,直至将底板2上紧配合槽42对准外壳1的紧配合凸台41,将底板2卡合到外壳1上的同时将电磁元器件3安装在外壳1内,完成组装。
可以理解地,该组装式电磁器件中,可包括多个电磁元器件3,通过外壳1和电磁元器件3上设置的限位结构,将多个电磁元器件3间隔固定在外壳1内,底板2对应多个电磁元器件3的针脚31设置多组针脚孔20。
如图11-14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组装式电磁器件,包括底部开放的中空的外壳1、底板2以及至少一具有数个针脚31的电磁元器件3;该外壳1的至少两相对的侧壁上与对应的底板2的至少两相对的侧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紧配合结构4,底板2通过紧配合结构4卡合在外壳1的开放底部上,与外壳1组成一封闭的壳体;电磁元器件3位于外壳1内,且电磁元器件3的数个针脚31穿出底板2。
紧配合结构4包括但不限于相互配合的紧配合凸台41和紧配合槽42。在本实施例中,紧配合凸台41设置在外壳1两相对的侧壁内壁面上,紧配合槽42设置在底板2对应的两相对的侧面上;且,紧配合槽42自底板2的侧面向内开设,并贯穿至底板2背向外壳1的表面上。卡合时,将底板2上的紧配合槽42一一与紧配合凸台41对应,将底板2沿紧配合凸台41表面压向外壳1内至紧配合槽42紧配合到紧配合凸台41上。在其他实施例中,紧配合槽42可设置在外壳1上,紧配合凸台41对应紧配合槽42设置在底板2上。
为了避免电磁元器件3在外壳1内倾斜,在电磁元器件3的两侧与外壳1的相对两侧壁内壁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将电磁元器件3限位于外壳1内。如图10-12所示,限位结构可包括限位肋条51和限位槽52。该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在于:限位肋条51凸设在针脚座32的相对两侧上,而限位槽52设置在外壳1的侧壁内壁面上。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槽52设置在外壳1的两相对侧壁内壁面上,而限位肋条52凸设在针脚座32的相对两侧上。为了方便针脚座32上限位肋条52配合到限位槽内52,位于外壳1上的限位槽52贯通至外壳1的开放底部。外壳1的侧壁可具有适当厚度以利于限位槽52的设置。在电磁元器件3安装时,将针脚座32以限位肋条51对准限位槽52并沿着限位槽52向外壳1内推进,使得针脚座32通过其两侧的限位肋条51与限位槽52配合稳固在外壳1内,从而不需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灌胶,通过粘胶固定的方式,大大节省了粘胶的使用,简化组装且降低成本。
同时,又如图11、14所示,为了在底板2卡合到外壳1上后,底板2的各个侧面与外壳1的各个侧壁内壁面之间密合,可在底板2侧面对应限位槽52设置凸块21。当底板2卡合到外壳1上后,通过底板2上的凸块21配合到限位槽52内将限位槽52贯通至外壳1开放底部上的部分封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组装式电磁器件,包括底部开放的中空的外壳(1)、底板(2)以及至少一具有数个针脚(31)的电磁元器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至少两相对的侧壁上与所述底板(2)对应的至少两相对侧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紧配合结构(4),所述底板(2)通过所述紧配合结构(4)卡合在所述外壳(1)的开放底部上,与所述外壳(1)组成一封闭的壳体;所述电磁元器件(3)位于所述外壳(1)内,且所述电磁元器件(3)的数个针脚(31)穿出所述底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电磁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配合结构(4)包括相互配合的紧配合凸台(41)和紧配合槽(42);
所述紧配合凸台(41)设置在所述外壳(1)上,所述紧配合槽(42)对应所述紧配合凸台(41)设置在所述底板(2)上;或者,所述紧配合凸台(41)设置在所述底板(2)上,所述紧配合槽(42)对应所述紧配合凸台(41)设置在所述外壳(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电磁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外周形状与所述外壳(1)的开放底部外周形状相对应设置;所述底板(2)的每一侧面均与所述外壳(1)对应的每一侧壁内壁面相接;且,所述外壳(1)的至少一侧壁内壁面上凸设有至少一限位件(11),所述底板(2)朝向所述外壳(1)的表面抵压在所述限位件(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电磁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上设有数个贯通的供数个所述针脚(31)穿过的针脚孔(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式电磁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脚孔(20)为锥形孔,所述锥形孔位于所述底板(2)朝向所述外壳(1)的表面上的一端(201)的内径大于位于所述底板(2)背向所述外壳(1)的表面上的另一端(202)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电磁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元器件(3)包括供所述针脚(31)固定安装的针脚座(32)、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针脚座(32)上与所述针脚(31)电连接的电磁线圈;所述针脚座(32)的两侧与所述外壳(1)的相对两侧壁内壁面上设有相互配合、将所述电磁元器件(3)限位于所述外壳(1)内的限位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装式电磁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肋条(51)和限位槽(52);
所述限位肋条(51)凸设在所述外壳(1)的侧壁内壁面上,所述限位槽(52)设置在所述针脚座(32)的相对两侧上;或者,所述限位肋条(51)凸设在所述针脚座(32)的相对两侧上,所述限位槽(52)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侧壁内壁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装式电磁器件,其特征在于,数个所述针脚(31)间隔排列而固定安装在所述针脚座(32)上,所述针脚座(32)上对应设有数个供数个所述针脚(31)安装的固定槽(32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装式电磁器件,其特征在于,数个所述针脚(31)分别以一端插接在数个所述固定槽(320)内,数个所述针脚(31)的另一端相平行而位于所述针脚座(3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组装式电磁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为PBT材料制成的外壳;所述底板(2)为黑色电木制成的底板。
CN201320678690.7U 2013-10-30 2013-10-30 组装式电磁器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445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78690.7U CN203644501U (zh) 2013-10-30 2013-10-30 组装式电磁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78690.7U CN203644501U (zh) 2013-10-30 2013-10-30 组装式电磁器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44501U true CN203644501U (zh) 2014-06-11

Family

ID=50875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7869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44501U (zh) 2013-10-30 2013-10-30 组装式电磁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4450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49927A1 (zh) * 2015-03-26 2016-09-29 深圳市联泰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模组化网络通讯电磁器件
CN108447668A (zh) * 2018-06-22 2018-08-24 海盐伟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互感器自动打胶机
CN109461559A (zh) * 2018-12-27 2019-03-12 深圳市联泰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高可靠的插针变压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49927A1 (zh) * 2015-03-26 2016-09-29 深圳市联泰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模组化网络通讯电磁器件
CN108447668A (zh) * 2018-06-22 2018-08-24 海盐伟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互感器自动打胶机
CN108447668B (zh) * 2018-06-22 2024-02-06 海盐伟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互感器自动打胶机
CN109461559A (zh) * 2018-12-27 2019-03-12 深圳市联泰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高可靠的插针变压器
CN109461559B (zh) * 2018-12-27 2023-12-29 深圳市联泰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高可靠的插针变压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44501U (zh) 组装式电磁器件
CN104871372B (zh) 缆线到板连接器
US10056710B1 (en) Terminal module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comprising the same
JP2014207140A (ja) 防水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1252322Y (zh) 电连接器
CN211556202U (zh) 连接器插座以及电子设备
CN203850539U (zh) 绝缘位移连接器
CN101154494A (zh) 电感器
CN204010901U (zh) 组装式电磁器件
CN202310400U (zh) 一种电力仪表电路板在仪表壳中装配结构
CN204029537U (zh) 电磁器件的安装板及电磁器件
CN204480838U (zh) 模组化网络通讯电磁器件
CN102270790B (zh) 电子元件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202737154U (zh) 一种改进结构的btb连接器端子和btb连接器
CN202678687U (zh) 摄像机模块插座
CN114256696B (zh) 连接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3748573B (zh) 密封式电缆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CN205264340U (zh) 固态硬盘组件及固态硬盘
CN204651550U (zh) 一种180度rj45网络连接器
CN207265339U (zh) 带滤波功能的电缆连接器
CN210136995U (zh) 腔体滤波器
CN203932447U (zh) 连接器
CN202196955U (zh) 电连接器
CN202650541U (zh) 便携式数据存储设备
CN203644984U (zh) 电子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1

Termination date: 2021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