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38527U - 双层双驱动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层双驱动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38527U
CN203638527U CN201320723126.2U CN201320723126U CN203638527U CN 203638527 U CN203638527 U CN 203638527U CN 201320723126 U CN201320723126 U CN 201320723126U CN 203638527 U CN203638527 U CN 2036385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lower floor
double
motor
adapt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2312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焦
刘志浩
邱雄胜
赖丽娟
胡晓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32072312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385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385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3852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双驱动输送装置,包括电机、上层滚筒和下层滚筒;电机和下层滚筒传动连接,用于驱动下层滚筒转动;上层滚筒和下层滚筒上下平行设置,并在二者之间形成导向部;上层滚筒和下层滚筒传动连接,用于在下层滚筒的带动下做与述下层滚筒相对方向的旋转。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双层双驱动输送装置,能够实现对U型管料的自动输送,代替了人工输送,操作简单快捷,而且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双层双驱动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层双驱动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长U型铜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且种类多种多样。 
目前,对长U管外观检测大部份均由人工进行送料配合检测仪器完成探伤检测过程,现有技术中对U型高效换热管进行涡流探伤检测均采用人工送料手动进行目测检验,这种方式存在人工送料不紧动作频繁、劳动强度大、操作不便、容易损伤铜管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双层双驱动输送装置,能够实现对U型管料的自动输送,代替了人工输送,操作简单快捷,而且安全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层双驱动输送装置,包括电机、上层滚筒和下层滚筒; 
所述电机和下层滚筒传动连接,用于驱动下层滚筒转动; 
所述上层滚筒和所述下层滚筒上下平行设置,并在二者之间形成导向部; 
所述上层滚筒和所述下层滚筒传动连接,用于在所述下层滚筒的带动下做与述下层滚筒相对方向的旋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层滚筒和所述下层滚筒均为主动包胶滚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层滚筒和所述下层滚筒的数量均为两个; 
两个所述上层滚筒相互平行设置; 
两个所述下层滚筒相互平行设置; 
两个所述上层滚筒和两个所述下层滚筒共同形成一个矩形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单面同步传送带; 
所述电机上设置电机传动轮; 
所述下层滚筒上设置主动轮; 
所述电机传动轮通过所述单面同步传送带与两个所述下层滚筒的所述主动轮传动连接,用于使所述电机通过所述单面同步传送带驱动两个所述下层滚筒做同向并且同步的旋转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双面同步传送带; 
所述上层滚筒设置第一从动轮; 
所述下层滚筒设置第二从动轮; 
所述第二从动轮通过所述双面同步传送带与所述第一从动轮传动连接,用于使所述下层滚筒通过所述双面同步传送带驱动两个所述上层滚筒做同步的并与两个所述下层滚筒旋向相反的旋转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过轮; 
所述第一过轮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机传动轮与两个所述主动轮之间,用于将所述单面同步传送带压紧至预设位置,使所述单面同步传送带对所述电机传动轮形成更大的包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过轮; 
所述第二过轮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下层滚筒和两个所述上层滚筒相互对应的位置,用于将所述双面同步传送带压紧至预设位置,使所述双面同步传送带对两个所述第二从动轮形成更大的包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滚筒安装板和第二滚筒安装板; 
所述第一滚筒安装板和所述第二滚筒安装板平行设置; 
两个所述上层滚筒的两端和两个所述下层滚筒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滚筒安装板和所述第二滚筒安装板可拆卸连接; 
所述单面同步传送带安装在两个所述下层滚筒靠近第一滚筒安装板的一端; 
所述双面同步传送带安装在两个所述上层滚筒和两个所述下层滚筒靠近第二滚筒安装板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滚筒安装板和所述第二滚筒安装板上相互对应设置轴承安装座; 
所述第一滚筒安装板和所述第二滚筒安装板均设置轴承座安装孔; 
所述上层滚筒通过所述轴承安装座可拆卸连接到所述轴承座安装孔上; 
所述轴承座安装孔为长圆孔,用于使轴承安装座的安装位置可调节,进而调节所述上层滚筒和所述下层滚筒之间的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板和检测设备; 
所述固定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滚筒安装板和所述第二滚筒安装板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板设置检修孔; 
所述检修孔内设置检测设备安装座; 
所述检测设备安装座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 
所述检测设备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检测设备安装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机安装板; 
所述电机安装板与所述第一滚筒安装板固定连接; 
所述电机安装板上设置电机安装孔; 
所述电机安装孔为长圆孔; 
所述电机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通过所述电机安装孔安装到所述电机安装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机连接板; 
所述电机连接板数量为两个; 
两个所述电机连接板与所述电机安装板固定连接,并形成一个凹部,用于容纳所述电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防护罩; 
所述防护罩分别与所述电机连接板和所述第一滚筒安装板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为无极变速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上层滚筒和下层滚筒传动连接并在电解的驱动下做相对选装的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快捷,而且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双驱动输送装置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图1的左视图; 
图5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电机;2上层滚筒;3下层滚筒;4导向部;5单面同步传送带;6电机传动轮;7主动轮;8双面同步传送带;9第一从动轮;10第二从动轮;11第一过轮;12第二过轮;13第一滚筒安装板;14第二滚筒安装板;15轴承安装座;16轴承座安装孔;17固定板;18检测设备安装座;19电机安装板;20电机安装孔;21电机连接板;22防护罩;23检修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双驱动输送装置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5所示,一种双层双驱动输送装置,包括电机1、上层滚筒2和下层滚筒3; 
电机1和下层滚筒3传动连接,用于驱动下层滚筒3转动; 
上层滚筒2和下层滚筒3上下平行设置,并在二者之间设置导向部4; 
上层滚筒2和下层滚筒3传动连接,用于在下层滚筒3的带动下做与述下层滚筒3相对方向的旋转。 
在检测U型长管时,U型长管在导向部4中运动,由于上层滚筒2和下层滚筒3相对方向的旋转,因此上层滚筒2和下层滚筒3会在U型长管的上部和下部同时对U型长管形成同向的摩擦力,实现了对U型长管双层双驱动输送,代替了人工出送,这种方式结构简单,操作十分简便,并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上层滚筒2和下层滚筒3均为主动包胶滚筒,主动包胶滚筒是一种现有技术,并非是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点,此处不再一一详述。 
采用主动包胶滚筒的方式,可以使上层滚筒2和下层滚筒3相对于U型长管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可以保证上层滚筒2和下层滚筒3对U型长管传输的驱动,避免出现U型长管相对于上层滚筒2和下层滚筒3出现打滑的现象,使传输更加稳定、可靠。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上层滚筒2和下层滚筒3的数量均为两个; 
两个上层滚筒2相互平行设置; 
两个下层滚筒3相互平行设置; 
两个上层滚筒2和两个下层滚筒3共同形成一个矩形体。 
这样可以使U型长管的传输更加平稳,同时传输也更加稳定可靠。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还包括单面同步传送带5; 
电机1上设置电机传动轮6; 
下层滚筒3上设置主动轮7; 
电机传动轮6通过单面同步传送带5与两个下层滚筒3的主动轮7传动连接,用于使电机1通过单面同步传送带5驱动两个下层滚筒3做同向并且同步的旋转运动。 
带传动是机械传动中典型的动力传动方式,在机械手册和多个机械技术文献中均有记载,此处不再一一详述。 
采用这种带传动的方式,可以降低了成本,电机传动轮6通过单面同步传送带5与两个下层滚筒3的主动轮7传动连接,可以保证两个下层滚筒3的转速相同,进而保证两个下层滚筒3具有相同的线速度,保证了传输工作的稳定性,同时当在工作过程中如遇到突发现象(如遇到较大的阻力)电机传动轮6和单面同步传送带5之间会出现打滑,从而保护了电机1,安全可靠。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还包括双面同步传送带8; 
上层滚筒2设置第一从动轮9; 
下层滚筒3设置第二从动轮10; 
第二从动轮10通过双面同步传送带8与第一从动轮传动9连接,用于使下层滚筒3通过双面同步传送带8驱动两个上层滚筒2做同步的并与两个下层滚筒3旋向相对的旋转运动。 
同上一个实施例同样的道理,这种方式不但能降低成本,而且能使上层滚筒2和下层滚筒3产生同样的线速度,保证了传输工作的稳定性,并且安全可 靠。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一过轮11; 
第一过轮11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电机传动轮6与两个主动轮7之间,用于将单面同步传送带5压紧至预设位置,使单面同步传送带5对电机传动轮6形成更大的包角,这样增大了单面同步传送带5和电机传动轮6之间的接触面积,使电机传动轮6能够相对于单面同步传送带5产生足够的摩擦力,保证了电机1对下层滚筒3的驱动,同时第一过轮11将单面同步传送带5压紧,可以使单面同步传送带5处于张紧状态,避免单面同步传送带5松弛造成电机传动轮6和两个主动轮7相对于单面同步传送带5出现打滑,丢转的现象,从而能使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二过轮12;第二过轮12数量为两个; 
第二过轮12分别设置在第一从动轮9和第二从动轮10相互对应的位置,用于将双面同步传送带8压紧至预设位置,使双面同步传送带8对两个第二从动轮10形成更大的包角。 
同上一实施例同样的道理,这种方式可以使第二从动轮10相对于双面同步传送带8产生足够的摩擦力,保证了下层滚筒3对上层滚筒2的驱动,同时也使双面同步传送带8处于张紧状态,是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一滚筒安装板13和第二滚筒安装板14; 
第一滚筒安装板13和第二滚筒安装板14平行设置; 
两个上层滚筒2的两端和两个下层滚筒3的两端分别和第一滚筒安装板13和第二滚筒安装板14可拆卸连接; 
单面同步传送带5安装在两个下层滚筒3靠近第一滚筒安装板13的一端; 
双面同步传送带8安装在两个上层滚筒2和两个下层滚筒3靠近第二滚筒安装板14的一端。 
通过第一滚筒安装板13和第二滚筒安装板14对上层滚筒2和下层滚筒3的固定,使上层滚筒2和下层滚筒3形成一个整体,这样不但保证了设备的稳固,同时便于对设备进行检修、运输等工作。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第一滚筒安装板13和第二滚筒安装板14上相互对应设置轴承安装座15; 
第一滚筒安装板13和第二滚筒安装板14均设置轴承座安装孔16; 
上层滚筒2通过轴承安装座15可拆卸连接到轴承座安装孔16上; 
轴承座安装孔16为长圆孔,用于使轴承安装座15的安装位置可调节,进而调节上层滚筒2和下层滚筒3之间的距离。 
上层滚筒2和下层滚筒3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可以使设备对不同管径的U型长管进行输送,增大了设备的适用范围。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还包括固定板17和检测设备; 
检测设备可以是探伤设备,但并不局限于此。 
固定板17分别与第一滚筒安装板13和第二滚筒安装板14固定连接; 
固定板17设置检修孔23; 
检修孔23内设置检测设备安装座18; 
检测设备安装座18与固定板17固定连接; 
检测设备可拆卸连接在检测设备安装座18上。 
安装了检测设备,可以在U型长管的传输过程中直接对U型长管进行检测,而采用检测设备安装座18与固定板17固定连接,检测设备可拆卸连接在检测设备安装座18上的方式可以便于对检测设备进行更换和检修。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还包括电机安装板19; 
电机安装板19与第一滚筒安装板13固定连接; 
电机安装板19上设置电机安装孔20; 
电机安装孔20为长圆孔; 
电机1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通过电机安装孔20安装到电机安装板19上。 
电机安装孔20采用长圆孔,现将电机传动轮与单面同步传送带5连接好后,通过长圆孔调整电机的位置,使单面同步传送带5张紧后再将电机1固定,这样即可以使电机1的安装更加容易,同时也可以在使单面同步传送带5长进的状态下将电机固定,保证了设备的正常工作。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还包括电机连接板21; 
电机连接板21数量为两个; 
两个电机连接板21与电机安装板19固定连接,并形成一个凹部,用于容纳电机1。 
电机1安装在两个电机连接板21与电机安装板19形成的凹部内,可避免 外部对电机1的碰撞,保护了电机1。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还包括防护罩22; 
防护罩22分别与电机连接板和第一滚筒安装板可拆卸连接;这样可以避免因肢体或衣角等卷入而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消除了安全隐患。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电机1为无级变速电机。 
具体的工作方式为:电机1通过单面同步传送带5驱动两个下层滚筒3旋转,下层滚筒3通过双面同步传送带8驱动两个上层滚筒2做与两个下层滚筒3相对方向的旋转,这样两个上层滚筒2和两个下层滚筒3均对被输送的U型长管产生方向相同的摩擦力,从而带动U型长管运动,完成输送工作,在输送的同时,检测设备对被输送的U型长管进行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双驱动输送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快捷、安全可靠,取代了人工输送的方式,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提高了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双层双驱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电机、上层滚筒和下层滚筒; 
所述电机和下层滚筒传动连接,用于驱动下层滚筒转动; 
所述上层滚筒和所述下层滚筒上下平行设置,并在二者之间形成导向部; 
所述上层滚筒和所述下层滚筒传动连接,用于在所述下层滚筒的带动下做与所述下层滚筒相对方向的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双驱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层滚筒和所述下层滚筒均为主动包胶滚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层双驱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层滚筒和所述下层滚筒的数量均为两个; 
两个所述上层滚筒相互平行设置; 
两个所述下层滚筒相互平行设置; 
两个所述上层滚筒和两个所述下层滚筒共同形成一个矩形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双驱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单面同步传送带; 
所述电机上设置电机传动轮; 
所述下层滚筒上设置主动轮; 
所述电机传动轮通过所述单面同步传送带与两个所述下层滚筒的所述主动轮传动连接,用于使所述电机通过所述单面同步传送带驱动两个所述下层滚筒做同向并且同步的旋转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双驱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双面同步传送带; 
所述上层滚筒设置第一从动轮; 
所述下层滚筒设置第二从动轮; 
所述第二从动轮通过所述双面同步传送带与所述第一从动轮传动连接,用于使所述下层滚筒通过所述双面同步传送带驱动两个所述上层滚筒做同步的并与两个所述下层滚筒旋向相反的旋转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层双驱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过轮; 
所述第一过轮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机传动轮与两个所述主动轮 之间,用于将所述单面同步传送带压紧至预设位置,使所述单面同步传送带对所述电机传动轮形成更大的包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双驱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二过轮; 
所述第二过轮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从动轮和两个所述第二从动轮相互对应的位置,用于将所述双面同步传送带压紧至预设位置,使所述双面同步传送带对两个所述第二从动轮形成更大的包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层双驱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滚筒安装板和第二滚筒安装板; 
所述第一滚筒安装板和所述第二滚筒安装板平行设置; 
两个所述上层滚筒的两端和两个所述下层滚筒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滚筒安装板和所述第二滚筒安装板可拆卸连接; 
所述单面同步传送带安装在两个所述下层滚筒靠近第一滚筒安装板的一端; 
所述双面同步传送带安装在两个所述上层滚筒和两个所述下层滚筒靠近第二滚筒安装板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层双驱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滚筒安装板和所述第二滚筒安装板上相互对应设置轴承安装座; 
所述第一滚筒安装板和所述第二滚筒安装板均设置轴承座安装孔; 
所述上层滚筒通过所述轴承安装座可拆卸连接到所述轴承座安装孔上; 
所述轴承座安装孔为长圆孔,用于使轴承安装座的安装位置可调节,进而调节所述上层滚筒和所述下层滚筒之间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双层双驱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固定板和检测设备; 
所述固定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滚筒安装板和所述第二滚筒安装板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板设置检修孔; 
所述检修孔内设置检测设备安装座; 
所述检测设备安装座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 
所述检测设备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检测设备安装座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层双驱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电机安装板; 
所述电机安装板与所述第一滚筒安装板固定连接; 
所述电机安装板上设置电机安装孔; 
所述电机安装孔为长圆孔; 
所述电机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通过所述电机安装孔安装到所述电机安装板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双层双驱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电机连接板; 
所述电机连接板数量为两个; 
两个所述电机连接板与所述电机安装板固定连接,并形成一个凹部,用于容纳所述电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层双驱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防护罩; 
所述防护罩分别与所述电机连接板和所述第一滚筒安装板可拆卸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层双驱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为无级变速电机。 
CN201320723126.2U 2013-11-13 2013-11-13 双层双驱动输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385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23126.2U CN203638527U (zh) 2013-11-13 2013-11-13 双层双驱动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23126.2U CN203638527U (zh) 2013-11-13 2013-11-13 双层双驱动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38527U true CN203638527U (zh) 2014-06-11

Family

ID=50869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2312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38527U (zh) 2013-11-13 2013-11-13 双层双驱动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3852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7600B (zh) * 2013-11-13 2017-02-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双层双驱动输送装置
CN108116871A (zh) * 2016-11-30 2018-06-05 澳美吉田株式会社 货物搬入搬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7600B (zh) * 2013-11-13 2017-02-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双层双驱动输送装置
CN108116871A (zh) * 2016-11-30 2018-06-05 澳美吉田株式会社 货物搬入搬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39274U (zh) 一种具有自检功能的食品爬坡运输机
CN203212111U (zh) 一种新型电缆盘底座
CN104097982A (zh) 一种履带式电缆输送机
CN203638527U (zh) 双层双驱动输送装置
CN107628578B (zh) 地铁施工时使用的起吊设备
CN104627600B (zh) 双层双驱动输送装置
CN204137870U (zh) 旋转辊床装置
CN203190958U (zh) 电动葫芦吊钩高度检测装置及使用该检测装置的电动葫芦
CN107720127A (zh) 一种复合式运动电动输送对接系统
CN111994742A (zh) 一种用于矿山机械的电缆拖拉装置
CN204508059U (zh) 新型圆钢管输送机
CN208390691U (zh) 一种无氧铜丝的阻尼式助动放线装置
CN206750824U (zh) 一种高速穿梭运载小车
CN206756968U (zh) 一种避雷器检测装置
CN207483220U (zh) 一种用于石油钻井现场吨袋加重时的悬吊装置
CN201999104U (zh) 输送小车的方向调节装置
CN103587978A (zh) 一种传送装置
CN203376486U (zh) 服装金属探测仪
CN208022234U (zh) 一种耐高温连接器生产设备的输送轨道装置
CN203800490U (zh) 一种带有限位功能的电缆铺设设备
CN106563239A (zh) 一种消防软管的收放装置
CN207192455U (zh) 一种电缆提升机构
CN202551857U (zh) 整体式传送喂料设备
CN203376487U (zh) 服装金属检测机
CN108408443A (zh) 一种贴卡面纸的上料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1

Termination date: 202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