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34573U - 留置针组件 - Google Patents
留置针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634573U CN203634573U CN201320734794.5U CN201320734794U CN203634573U CN 203634573 U CN203634573 U CN 203634573U CN 201320734794 U CN201320734794 U CN 201320734794U CN 203634573 U CN203634573 U CN 20363457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edestal
- pin
- guard member
- interior
- inse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不要求较高的加工精度,能够从外针基座顺利地拔出保护件的留置针组件。留置针组件具备在梢端部具有尖锐的针尖的内针,内针插通在基端部设有外针基座的外针内部。外针基座的内孔内设置有保护件及止血橡胶。止血橡胶位于与保护件相比靠近梢端侧的位置上并密封内孔。保护件打开保护部并配置在外针基座的内孔内。保护件形成为在向基座插通口侧抽出内针时被内针带动而移动,并通过固定于外针基座的环构件关闭保护部的结构。保护部形成为以在其内容纳针尖的状态被关闭时不打开的结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人工透析、输液或采血时穿刺血管而在该处留置的留置针组件。
背景技术
医护人员(practitioner)在对患者进行人工透析、输液或采血等时使用留置针组件,作为留置针组件,例如有专利文献1那样的留置针组件。
专利文献1的留置针组件具有圆筒状的外针基座,在外针基座的梢端部上固定有软管状的外针。在外针内插通有在梢端部具有尖锐的针尖的内针。内针的基端侧从外针向外针基座内部突出,并且在内针的基端部上安装有内针基座。内针基座可装卸地安装在外针基座的基端侧的开口部上,通过抽出内针基座以此可以将内针从外针及外针基座抽出。
又,在外针基座内,为了覆盖内针的针尖而设置有保护件(protector)。保护件具有可开闭地构成的保护件主体,保护件主体以打开的状态设置于外针基座内。内针贯通打开的状态的保护件,在内针的梢端部分附近具有卡合部。卡合部形成为在从外针抽出内针而针尖容纳于保护件主体内时与保护件主体卡合的结构。又,在保护件主体上,外装有与外针基座内部卡合的作用环,形成为当保护件主体相对于作用环向外针基座的基端侧相对移动时关闭保护件主体的结构。
在像这样构成的留置针组件中,当从外针抽出内针时,保护件主体被内针带动,保护件主体相对于作用环相对移动。这样,通过作用环关闭保护件主体,通过保护件主体覆盖并保护内针的针尖。当进一步抽出内针时,作用环与保护件主体卡合,被保护件主体带动而作用环从外针基座脱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88522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的留置针组件中,在保护件主体关闭之前作用环从外针基座脱离时,在内针的针尖没有被保护的状态下内针从外针基座拔出。因此,为了在抽出内针时使作用环不容易从外针基座拔出而牢固地卡合,需要以高的加工精度加工作用环及外针基座。又,在作用环不容易拔出地牢固地与外针基座卡合时,为了从外针基座脱卸作用环而需要较大的力。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不要求较高的加工精度,能够从外针基座顺利地拔出保护件的留置针组件。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实用新型的留置针组件具备:在梢端部具有尖锐的针尖的内针;设置于所述内针的基端部侧的内针基座;被所述内针插通的中空的外针;形成有被所述内针插通,且具有外针插通口和基座插通口的内部空间的外针基座;设置于所述内部空间内,密封所述外针插通口和所述基座插通口之间的密封构件;具有可开闭的保护部,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的与所述密封构件相比靠近所述基座插通口侧的位置上的保护件;和配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的与所述保护件的保护部相比靠近所述基座插通口侧的位置上的关闭机构;在所述外针插通口内设置有所述外针的基端部;在所述基座插通口内可装卸地安装有所述内针基座;所述保护件形成为如下结构:以所述内针贯通的方式打开所述保护部并配置在所述内部空间内,在所述内针的梢端部容纳于保护部内的状态下向所述基座插通口侧抽出所述内针的梢端部时,被所述内针的梢端部带动而向所述基座插通口侧移动;所述关闭机构形成为关闭向所述基座插通口侧移动的所述保护件的所述保护部的结构,并且在使所述保护部关闭后仍位于所述内部空间地固定于外针基座;所述保护部形成为在被所述关闭机构关闭时只要不作用外力就不打开的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用于关闭保护件的保护部的关闭机构固定于外针基座,又,在被抽出后,保护件的保护部仍可以维持关闭的状态。因此,不需要调节关闭机构和外针基座的卡合力,不要求较高的加工精度。又,不需要从外针基座脱卸关闭机构,可以在保护内针的梢端部的同时从外针基座顺利地拔出保护件。
在上述实用新型中,也可以是所述外针基座在外侧面上具有与所述内部空间连通的安装口;所述关闭机构形成为从所述安装口插入并固定于所述外针基座的结构。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防止在抽出内针时一起拔出关闭机构的情况,又可以防止关闭机构被保护件带动向梢端侧移动的情况。借助于此,可以确实地关闭保护件的保护部并保护内针的针尖。
在上述实用新型中,也可以是所述关闭机构形成为从所述基座插通口插入并固定于所述外针基座的结构。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关闭机构从基座插通口插入并压入以此可以固定于外针基座上。
在上述实用新型中,也可以是具备形成为比所述外针基座的宽度宽的板状的皮肤固定部;所述关闭机构和皮肤固定部一体地形成;所述皮肤固定部配置在所述外针基座的外侧。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皮肤固定部形成为宽的宽度,以此增大与载置部位的接触面积,可以改善在载置部位上的皮肤固定部的稳定性。
在上述实用新型中,也可以是所述关闭机构由环状构件构成;所述保护件以在向所述基座插通口侧移动时通过所述环状构件内的方式配置;所述环状构件形成为关闭通过其内的所述保护件的保护部的结构。
根据上述结构,只要使保护件通过关闭机构即可关闭保护件的保护部,因此在关闭保护部时不会产生较大的滑动阻力,在抽出内针时不需要较大的力。又,只要使保护件通过关闭机构即可关闭保护件的保护部,因此对关闭机构不要求高的加工精度,可以容易地制造留置针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不要求高的加工精度,可以从外针基座顺利地拔出保护件。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形态的留置针组件的主视图;
图2是放大示出图1的留置针组件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放大示出图2的留置针组件的区域X1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示出在留置针组件中从外针基座拔出内针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放大示出图4的留置针组件的区域X2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形态的留置针组件的放大剖视图;
符号说明:
1、1A 、1B 留置针组件;
3 止血橡胶;
4、4A 保护件;
11 内针;
11a 针尖;
12 内针基座;
13 外针;
14 、14B 外针基座;
14a 内孔;
40 保护部;
60、60A 环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形态的留置针组件1、1A。另外,以下说明中的方向的概念是为了便于说明而使用的,并不是用于将实用新型的结构的朝向等限定在该方向上。又,以下说明的留置针组件1、1A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形态。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实施形态,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增加、删除、变更。
[第一实施形态]
<留置针组件>
图1所示的留置针组件1将针穿刺血管等而留置,在通过该针将药液输入至血管内,或从血管中采集血液时使用。留置针组件1具备留置针主体2,留置针主体2沿着轴线L1形成。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将相对于通过留置针组件1对患者进行针的穿刺的医护人员的远位侧的部位称为梢端部,将医护人员的近位侧的部位称为基端部。又,所谓轴线方向是沿着留置针主体2的轴线L1的方向。
<留置针主体>
如图2所示,留置针主体2由内针11、内针基座12、外针13、外针基座14构成。内针11是例如由金属材料或硬质的合成树脂制成的大致圆筒状的中空针,沿着其轴线L2(与轴线L1大致一致)笔直地延伸。内针11在梢端部具有形成为可穿刺血管的尖锐的针尖11a,在基端部设有内针基座12。
内针基座12具有帽部21和把持部22,帽部21是由例如合成树脂制成的大致有底圆筒状的部分。在帽部21的梢端部上插通固定有内针11。帽部21的基端部侧相对于梢端部侧形成为大直径,在帽部21的基端部侧的部分上一体地设有把持部22。把持部22形成为医生或护士等的医护人员可用手把持的结构。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内针11及内针基座12的组件插通外针13和外针基座14。
外针13是由具有可挠性的合成树脂制成的大致圆筒状的细管。外针13形成为短于内针11,内针11的针尖11a从外针13的梢端突出。在外针13的基端部上设有外针基座14。
外针基座14是由具有透光性的合成树脂制成的Y型的构件,具有基座主体24和软管结合部25。基座主体24形成为大致圆筒状,梢端部的外周面形成为越向梢端越变细的锥形。基座主体24的内孔24a沿着其轴线(与轴线L1、L2大致一致)延伸。又,基座主体24在其梢端侧具有外针插通口24b,在其基端侧具有基座插通口24c。在外针插通口24b内插通固定有外针13的基端部,在基座插通口24c内嵌入内针基座12的梢端部分。基座插通口24c,通过嵌入内针基座12以此由内针基座12的基端侧的部分堵住。另外,在图2及图3中,为了容易看到结构而夸张地显示帽部21和基座主体24之间的间隙。又,在基座主体24的外周面上从基座主体24分枝地设置有软管结合部25,从此处输送血液和药液等的输液。
软管结合部25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其一端部一体地设置于基座主体24的外周面。软管结合部25以从基座主体24的外周面向基座主体24的基端侧且向半径方向外侧远离基座主体24的外周面的方式倾斜地延伸。在软管结合部25的一端侧上形成有连通口25b,软管结合部25的内孔25a通过该连通口25b与基座主体24的内孔24a连接。又,在软管结合部25的另一端部上固定有具有可挠性的管状的软管26,且形成有输送口25c。内孔25a通过该输送口25c与软管26内部连接,软管26与接头(connector)27连接。
如图1所示接头27形成为Y型,在各个端部上分别形成有连通口。一个连通口由帽构件28堵住,在剩余的两个连通口上分别设置有软管26及注入塞(injection plug,肝素帽)29。
在使用像这样构成的留置针主体2进行输液及采血时,首先医护人员将被内针11插通的外针13穿刺血管等。借助于此,血管内和外针基座14内部导通,发生血管内的血液流入外针基座14的回血(flash back)。在确认到该回血后,内针11从外针13及外针基座14拔出。此时,为了防止从基座插通口24c泄漏血液(或药液),而在外针基座14的内孔14a内设置有止血橡胶3。
<止血橡胶>
图2所示的止血橡胶3是由合成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制成的内部实心的大致圆柱构件,具有弹性。作为密封构件的止血橡胶3与基座主体24的内孔24a的轴线方向中间部分嵌合。进一步详细而言,止血橡胶3在内孔24a中位于与软管结合部25的连通口25b相比靠近基座插通口24c侧且与下述的保护件4相比靠近外针插通口24b侧的位置上。借助于此,作为内部空间的内孔24a被分割为与外针13内部及软管26内部连接的液体空间31和与基座插通口24c连接的保护件容纳空间32,两个空间31、32之间被止血橡胶3密封。
在像这样配置的止血橡胶3内,内针11沿着其轴心贯通,止血橡胶3由于具有弹性,因此压接并紧贴在内针11的外周面上。借助于此,止血橡胶3和内针11之间被密封,即使进一步向轴线方向移动内针11也可以维持止血橡胶3和内针11之间被密封的状态。又,止血橡胶3在从此处拔出内针11时弹性复原,从而堵住内针11所贯通的贯通孔30,在抽出内针11后也密封液体空间31和保护件容纳空间32之间。像这样止血橡胶3与内针11的有无贯通无关地密封液体空间31和保护件容纳空间32之间,可以防止输液泄漏至保护件容纳空间32内。像这样在与液体空间31分离的保护件容纳空间32内容纳有保护件4。
<针尖保护用保护件>
保护件4由金属材料制成,并形成为在将内针11从外针13及外针基座14抽出并取出时覆盖内针11的针尖11a而将其保护的结构。保护件4是使薄板弯曲变形而形成的金属制成的单一体,形成为在轴线方向上延伸的大致四角柱状的箱状构件。以下,参照图3进一步详细说明保护件4的结构。
保护件4具有大致正方形状的底板42及顶板43。底板42及顶板43在轴线方向上分离,相互对置且在俯视下重叠地配置。在底板42上,在其四个各边缘部中的对置的两个边缘部上分别一体地设置有一对可挠侧板44、45。一对可挠侧板44、45为大致矩形状的板构件,相互对置地配置。
进一步详细而言,一对可挠侧板44、45从底板42向顶板43进一步超过顶板43地延伸,在其较长方向中间部分的屈曲部44a、45a处屈曲。与该屈曲部44a、45a相比靠近基端侧的部分形成固定部44b、45b,梢端侧的部分形成可挠部44c、45c。固定部44b、45b相对于底板42以直角配置,在其梢端一体地形成有可挠部44c、45c。可挠部44c、45c相对于固定部44b、45b向外侧展开地延伸,能够以屈曲部44a、45a为基点向保护件4的内侧压入。
又,在一侧的固定部44b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上分别一体地设置有固定板51,在另一侧的固定部45b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上分别一体地设置有固定侧板52。一对固定板51相对于固定部44b以直角屈曲而向另一方的可挠侧板45延伸。又,一对固定侧板52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状,相对于固定部45b以直角屈曲。一对固定侧板52的梢端延伸至顶板43,一对固定侧板52中任意一方的梢端与顶板43的一个边缘部连接。像这样构成的一对固定侧板52分别与固定板51重叠接合,与一对可挠侧板44、45一起构成大致长方体形状的保护件4的下部体41。
在像这样构成的保护件4的底板42及顶板43上,在其中心部分形成有内针插通孔42a、43a。两个内针插通孔42a、43a在俯视下(即,从内针11的基端侧向轴线方向观察时)相互重叠,作为底板42的内针插通孔42a的第一内针插通孔42a形成为与作为顶板43的内针插通孔43a的第二内针插通孔43a相比小的直径。在这两个内针插通孔42a、43a内插通有内针11,在内针11的外周部,向半径方向外侧膨出的卡合部11b形成于针尖11a附近。内针11的卡合部11b的外形尺寸大于第二内针插通孔42a的外形尺寸且小于前述第一内针插通孔43a的外形尺寸。借助于此,在拔出内针11时卡合部11b通过第一内针插通孔43a后与底板42卡合。又,在保护件4的下部体41上,为了保护与底板42卡合的内针11的针尖11a而设置有保护部40。
保护部40由一对保护板46、47构成,一对保护板46、47在一对可挠侧板44、45的各个梢端上一体地形成。各保护板46、47是形成为大致“J”字状的板构件,分别从可挠侧板44、45的梢端向另一侧的可挠侧板45、44侧倾斜地延伸。像这样延伸的一对保护板46、47以相互分离的状态配置在保护件容纳空间32内,在它们之间形成有间隙53。在该间隙53内插通有内针11。
又,通过将可挠侧板44、45的可挠部44c、45c压入内侧,以此一对保护板46、47相互接近,一侧的保护板46相对于另一侧的保护板47形成为长尺寸。因此,通过使一对保护板46、47相互接近从而一侧的保护板46的梢端部分覆盖另一侧的保护板47的梢端部分,借助于此,能够关闭保护部40而堵住间隙53。
此外,一对保护板46、47的梢端部分成锐角屈曲而形成钩部46a、47a。一侧的保护板46的钩部46a在关闭保护部40时与保护板47的梢端部卡合,从而维持关闭的状态以防止保护部40打开(例如参照图5的双点划线)。在像这样关闭的保护部40内,如图5所示形成有由两个保护板46、47和顶板43包围的针尖容纳空间48。该针尖容纳空间48的前后两端成为大致三角形状的空间,为了堵住该针尖容纳空间48的前后两端,在一侧的保护板46、47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上分别设置有堵塞板49。借助于此,保护部40关闭,以此保护内针11的针尖11a以防止其向保护件4的外侧露出。
通过在使内针11的卡合部11b与底板42卡合的状态下抽出内针11,以此像上述那样构成的保护件4被内针11带动而从保护件容纳空间32被抽出。在保护件4被抽出时,为了关闭保护部40,在外针基座14内设置有如图3所示的环构件60。
<环构件>
作为关闭机构的环构件60是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大致圆环状的构件,其内孔60a形成为大致矩形状。进一步详细而言,内孔60a在俯视下与保护件4的下部体41大致相同形状,且与下部体41相比稍微大地形成,使整个保护件4插通。具有像这样的形状的环构件60以其轴线与外针基座14的轴线大致一致的方式设置于保护件容纳空间32内,在与保护件4相比靠近基端侧的位置上固定于外针基座14。在本实施形态中,在外针基座14的内周部形成有在周方向全周上延伸的固定槽14b,环构件60嵌入并固定于该固定槽14b内。
又,外针基座14在其外周部上形成有如图1所示的安装口14c。该安装口14c是在主视图中具有与环构件60的外径大致相同的横宽且具有与环构件60的厚度大致相同的纵宽的横向上较长的开口,能够放入环构件60。又,该安装口14c与固定槽14b连接,通过从安装口14c放入环构件60,以此能够将环构件60嵌入固定槽14b内并固定。
内针11插通像上述那样构成的环构件60的内孔60a,被内针11带动而向基端侧移动的保护件4可通过该内孔60a。环构件60向内侧压入通过内孔60a的保护件4的可挠部44c、45c,通过压入以此使一对保护板46、47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动而关闭保护部40。像这样的关闭动作在整个保护件4从内孔60a拔出之前完成,从而通过保护件4覆盖并保护内针11的针尖11a。又,通过保护部40关闭,以此一对保护板46、47彼此卡合,维持保护的状态。
<关于留置针组件的功能等>
以下,说明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留置针组件1的使用方法及功能。医护人员在将从外针13的梢端突出的针尖11a穿刺血管内而确认回血时,为了开始输液或采血而拔出插通外针13的内针11。于是,首先内针11的针尖11a进入外针13内,然后从外针13内拔出而通过外针基座14的内部空间并到达止血橡胶3。之后,内针11的针尖11a从止血橡胶3脱离,伴随于此贯通孔30的周围的部分弹性复原而堵住贯通孔30并密封液体空间31和保护件容纳空间32之间。
又,内针11的针尖11a进入保护件4的一对保护板46、47之间,接着卡合部11b与底板42卡合。卡合部11b卡合的保护件4被内针11带动而向基端侧移动,并被插通于环构件60内。当进一步抽出内针11时,保护件4的可挠部44c、45c与环构件60抵接,可挠部44c、45c被环构件60逐渐向内侧压入。这样,保护部40被关闭,由保护部40覆盖并保护内针11的针尖11a(参照图4及图5)。此时,通过一对保护板46、47卡合,以此只要不作用外力,保护部40就不会打开,维持由保护部40保护内针11的针尖11a的状态。该状态在保护部40从环构件60拔出后仍持续,在该状态下内针11从外针基座14取出(参照图5的双点划线)。然后,医护人员根据在进行穿刺作业之前事先与接头27连接的装置使药液流入、或者采集血液。
像这样,在留置针组件1中,通过固定于外针基座14的环构件60关闭被内针11带动而向基端侧移动的保护件4的保护部40,又在保护件4被抽出后,保护部40自身也可以使一对保护板46、47相互卡合而维持关闭的状态。借助于此,不需要从外针基座14抽出环构件60,不需要用于从外针基座14抽出环状构件60的较大的力。借助于此,可以从外针基座14顺利地拔出保护件4。又,环构件60固定于外针基座14,因此不需要调节环构件60和外针基座14的卡合力,它们被固定的部分不要求较高的加工精度。
又,在从环构件60抽出保护件后也可以继续通过保护部40覆盖并保护针尖11a,因此可以防止在从外针基座14拔出内针11后针尖11a再次从保护件4突出,而刺入医生、护士或进行针的废弃的工作人员等的第三者的手指等,并且因附着在针尖11a上的血液而第三者患上传染病的情况。
又,在留置针组件1中,只要将保护件4通过环构件60即可关闭保护部40,因此在关闭保护部40时不会产生较大的滑动阻力。因此,在不会花费较大的力气的情况下将保护件4与内针11一起从外针基座14取出。又,只要将保护件4通过环构件60即可关闭保护部40,因此对环构件60不要求较高的加工精度,容易制造留置针组件1。
此外,在留置针组件1中,从形成于外针基座14的外周面的安装口14c放入环构件60,以此环构件60固定于外针基座14内。因此,环构件60的安装简单。又,安装口14c与内针11的轴线方向交叉(在本实施形态中正交),因此通过将环构件60从安装口14c插入并固定于外针基座14,以此防止在拔出内针11时环构件60一起被拔出,或者环构件60被保护件4带动而向基端侧移动。借助于此,可以确实地关闭保护件4的保护部40并保护内针11的针尖11a。
[第二实施形态]
第二实施形态的留置针组件1A与第一实施形态的留置针组件1结构类似。以下,关于第二实施形态的留置针组件1A的结构,主要说明与第一实施形态的留置针组件1的不同之处,关于相同的结构标以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关于下述的第三实施形态的留置针组件1B也是相同的。
第二实施形态的留置针组件1A如图6所示具备环构件60A。环构件60A是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大致截面D字状的筒状构件,由半圆筒部分60b和长方体部分60c构成。环构件60A其半圆筒部分60b与外针基座14的内周面抵接,而固定于外针基座14内。像这样配置的环构件60A的内孔60a形成为保护件4可插通的结构,并且借由使保护件4通过以此关闭保护部40。又,环构件60A的长方体部分60c的一部分从外针基座14的安装口14c突出,皮肤固定部61一体地固定在该部分上。
皮肤固定部61是在前后方向(图6的纸面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大致矩形状的板状构件,其一表面上一体地设置有长方体部分60c。皮肤固定部61形成为比外针基座14的基座主体基座插通口24c宽的宽度,其前后方向两端部延伸至基座主体24的前后方向外侧。又,皮肤固定部61的下表面平坦,通过增大与载置部位(例如,患者的手臂等)的接触面积,以此可以改善在载置部位上的皮肤固定部61的稳定性。
除此以外,留置针组件1A发挥与第一实施形态的留置针组件1相同的作用效果。
[关于其他实施形态]
在第一实施形态及第二实施形态的留置针组件1、1A中,从外针基座14的侧面放入环构件60、60A,但是也可以是例如从基座插通口24c放入的结构。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在外针基座14的内周部中,将与环构件60相比靠近梢端侧且与止血橡胶3相比靠近基端侧的部分形成为向梢端行进而梢端变细的锥形,通过该锁定部锁定环构件。环构件60通过向该锁定部压入以此固定于外针基座14内,可以防止在脱卸保护件4时环构件60与保护件4一起拔出的情况。
又,保护件4不限于上述那样的结构,只要是能够覆盖内针11的针尖11a的结构即可。在该情况下,只要具有至少从内针11的针尖11a的延长线上的空间覆盖的结构即可,并不需要一定像保护板49那样覆盖针尖11a的侧方。环构件60、60A也同样不限于上述那样的结构,只要形成为能够关闭向基端侧移动的保护件4的结构即可。
又,环和外针基座的固定方法既可以是嵌合,也可以是通过静摩擦力固定。例如,既可以是皮肤固定部的一部分与安装口嵌合并被固定,也可以是采用在环和外针基座上分别设置凹部和凸部等,并通过凹部和凸部的嵌合实现的固定方法。又,关闭机构的形状可以适当变更。例如,环也可以是截面形状为四边形状的筒状体。此外,在将环插入于外针基座内时,为了使环弯曲而也可以采用截面形状为C形状的筒状体。又,皮肤固定部只要是可通过胶带(taping)等固定于皮肤上的形状即可。
Claims (5)
1.一种留置针组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在梢端部具有尖锐的针尖的内针;
设置于所述内针的基端部侧的内针基座;
被所述内针插通的中空的外针;
形成有被所述内针插通,且具有外针插通口和基座插通口的内部空间的外针基座;
设置于所述内部空间内,密封所述外针插通口和所述基座插通口之间的密封构件;
具有可开闭的保护部,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的与所述密封构件相比靠近所述基座插通口侧的位置上的保护件;和
配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的与所述保护件的保护部相比靠近所述基座插通口侧的位置上的关闭机构;
在所述外针插通口内设置有所述外针的基端部;
在所述基座插通口内可装卸地安装有所述内针基座;
所述保护件形成为如下结构:以所述内针贯通的方式打开所述保护部并配置在所述内部空间内,在所述内针的梢端部容纳于保护部内的状态下向所述基座插通口侧抽出所述内针的梢端部时,被所述内针的梢端部带动而向所述基座插通口侧移动;
所述关闭机构形成为关闭向所述基座插通口侧移动的所述保护件的所述保护部的结构,并且在使所述保护部关闭后仍位于所述内部空间地固定于外针基座;
所述保护部形成为在被所述关闭机构关闭时只要不作用外力就不打开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针基座在外侧面上具有与所述内部空间连通的安装口;
所述关闭机构形成为从所述安装口插入并固定于所述外针基座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关闭机构形成为从所述基座插通口插入并固定于所述外针基座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留置针组件,其特征在于,
具备形成为比所述外针基座的宽度宽的板状的皮肤固定部;
所述关闭机构和皮肤固定部一体地形成;
所述皮肤固定部配置在所述外针基座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留置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关闭机构由环状构件构成;
所述保护件以在向所述基座插通口侧移动时通过所述环状构件内的方式配置;
所述环状构件形成为关闭通过其内的所述保护件的保护部的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262196 | 2012-11-30 | ||
JP2012262196A JP6089638B2 (ja) | 2012-11-30 | 2012-11-30 | 留置針組立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634573U true CN203634573U (zh) | 2014-06-11 |
Family
ID=50865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73479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34573U (zh) | 2012-11-30 | 2013-11-20 | 留置针组件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089638B2 (zh) |
CN (1) | CN203634573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35114A (zh) * | 2016-04-29 | 2017-11-10 | 黄翔 | 针头结构 |
WO2019140550A1 (zh) * | 2018-01-16 | 2019-07-25 | 福建省百仕韦医用高分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夹片式防止针尖穿出的装置 |
CN110582318A (zh) * | 2017-05-15 | 2019-12-17 | 福建省百仕韦医用高分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拉绳限位式安全型留置针穿刺组件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130649A1 (en) * | 2019-12-24 | 2021-07-01 | Poly Medicure Limited | Intravenous catheter apparatus |
CN112472250A (zh) * | 2020-12-30 | 2021-03-12 | 泰瑞医用品(泰州)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留置针的防止重复穿刺结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921779B2 (ja) * | 2005-11-28 | 2012-04-25 | 日本コヴィディエン株式会社 | 留置針 |
EP2016963B2 (en) * | 2007-07-17 | 2014-04-23 | Poly Medicure Ltd. | Needle safety device |
JP5321957B2 (ja) * | 2008-10-03 | 2013-10-23 | ニプロ株式会社 | 留置針組立体 |
PL2600925T3 (pl) * | 2010-08-05 | 2021-12-06 | B. Braun Melsungen Ag | Urządzenie zabezpieczające igłę i zespół |
-
2012
- 2012-11-30 JP JP2012262196A patent/JP6089638B2/ja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11-20 CN CN201320734794.5U patent/CN20363457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35114A (zh) * | 2016-04-29 | 2017-11-10 | 黄翔 | 针头结构 |
CN110582318A (zh) * | 2017-05-15 | 2019-12-17 | 福建省百仕韦医用高分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拉绳限位式安全型留置针穿刺组件 |
WO2019140550A1 (zh) * | 2018-01-16 | 2019-07-25 | 福建省百仕韦医用高分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夹片式防止针尖穿出的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089638B2 (ja) | 2017-03-08 |
JP2014108113A (ja) | 2014-06-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30032710A1 (en) | Needle capture safety interlock for catheter | |
CN203634573U (zh) | 留置针组件 | |
CN203634624U (zh) | 留置针组件 | |
KR102068922B1 (ko) | 말초 iv 카테터를 통한 채혈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 |
US9545495B2 (en) | Catheter assembly with seal member | |
JP5086811B2 (ja) | 折りたたみ可能な本体を備えた自己封止式雄コネクタ装置 | |
JP2021533863A (ja) | カテーテル挿入と血液フラッシュバック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と方法 | |
US8066670B2 (en) | Vascular access device septum venting | |
CN204233578U (zh) | 导管组件 | |
US7695458B2 (en) | IV catheter with in-line valve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
US8366685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hlebotomy through a peripheral IV catheter | |
CN101316621B (zh) | 具有直通阀的静脉留置针及相关方法 | |
JP5880983B2 (ja) | 留置針組立体 | |
EP3028737A1 (en) | Self-sealing catheder valve | |
KR20200030090A (ko) | 정맥 카테터 조립체 내의 기구 안내를 개선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 |
US20110152836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rterial and Venous Cannulation | |
CN101274116B (zh) | 留置针组件及保护器 | |
CN108392730B (zh) | 无尾式无针阀门系统 | |
BR112017003069B1 (pt) | Aparelho e método para flebotomia através de um cateter iv periférico | |
JP2015533621A (ja) | 医療用コネクタ | |
EP3662959A1 (en) | Indwelling needle provided with hemostatic valve, and indwelling needle assembly | |
US20200000979A1 (en) | Fluid suction device with enhanced emptying port | |
CN203263936U (zh) | 留置针组件 | |
JP2021534943A (ja) | 採血装置 | |
CN116899047B (zh) | 一种留置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1 Termination date: 20191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