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33333U - 一种深海养殖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深海养殖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33333U
CN203633333U CN201420018679.2U CN201420018679U CN203633333U CN 203633333 U CN203633333 U CN 203633333U CN 201420018679 U CN201420018679 U CN 201420018679U CN 203633333 U CN203633333 U CN 2036333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frame
etting
platform frame
dee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1867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崇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01867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333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333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3333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sh Reefs (AREA)

Abstract

一种深海养殖平台,其包括一漂浮于水面的的封闭的平台框,在平台框内设有大网衣,所述平台框包括按5到50公分的间距,分多层平行固定在所述平台框内的经防腐防蛀处理的竹子或者木材,还包括浇筑在所述平台框内的混合轻骨料混凝土,所述混合轻骨料混凝土的密度为400-970千克/立方米。所述的平台框作为本深海养殖平台的基础,能大大提高本养殖平台的养殖深度和养殖面积,并能在平台框上搭建各种辅助养殖设施,提高养殖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深海养殖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上浮体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深海养殖平台。
背景技术
深海网箱养殖技术是近20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养殖方式,目前,深海网箱的种类,根据网箱的材质可分为金属网箱和塑料网箱两类。金属网箱一般只能设置于半开发或者风浪较小的海域,其缺点是造价很高,耐腐蚀性差,使用寿命较短,抗风浪能力较差;塑料网箱只能设置在半开发海域,其缺点是:箱体具有一定的扭曲性,在风浪较大时易于扭曲、缠绕,更换网衣比较困难;沉浮设施的性能不稳定,安全性较差,自动化程度低及配套水平差,管理不方便等。在鱼类养殖过程中,需要用到电能,而这两种材质的网箱很难在其网箱上安装供电装置,导致无法在网箱上安装监控系统,无法随时观察鱼群生长情况,无法在陆地对养殖情况监控管理。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抗风浪能力强,耐腐蚀性强,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而且能在平台上安装养殖配套设施的深海养殖平台,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深海养殖平台,包括一漂浮于水面的的封闭的平台框,在平台框内设有大网衣,所述平台框包括按5到50公分的间距,分多层平行固定在所述平台框内的经防腐防蛀处理的竹子或者木材,该深海养殖平台还包括浇筑在所述平台框内的混合轻骨料混凝土。
在所述的平台框上设有若干个养殖槽,在平台框的内围和外围以及养殖槽的周边上固定设有扶手栏杆,处在平台框内围的扶手栏杆上悬挂有所述的大网衣,在大网衣的底部设有大网衣支撑框架,在小框架周边的扶手栏杆上悬挂有小网衣。
作为优选,所述的大网衣支撑框架是以竹木结构为框架,浇筑所述混合轻骨料混凝土而成,其形状大小与大网衣底部一致,并利用大网衣底部的绳索固定住大网衣。
作为优选,所述的平台框和养殖槽都为方型。
作为优选,所述的平台框的四条边上分别至少设有一个沉子,所述沉子为普通混凝土预制块,其形状为圆锥形,顶部有一供穿绳索的圆孔,另设有一绳索穿过所述圆孔,所述绳索的一头系在平台框外围的扶手栏杆上,另一头系在所述大网衣支撑框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平台框上还设有供电系统、照明系统、主锚泊系统、辅助锚泊系统、微机室、饵料仓库、值班室和一远程监控系统,所述远程监控系统包括设在平台框上的第一图形收集装置和信号发射装置,设在水底的第二图像收集装置和设在陆地的接收装置与监控室。
作为优选,所述的主锚泊系统由安装在平台框四个角的四台绞车与海底的船锚构成,利用绞车升降船锚。
作为优选,所述的辅助锚泊系统由若干个悬挂在平台框外围的扶手栏杆上的船锚构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供电系统,由安装在平台框上的发电设备提供电能,可安装风力发电机、潮汐发电机或太阳能等 。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由于本深海养殖平台以竹木结构为骨架,浇筑所述混合轻骨料混凝土制作而成平台框,它相比现有的网箱制作材料更坚固,抗折能力强,极大的提高了网箱的抗风浪能力,使本养殖平台使用寿命更长,维护成本更低,并且该深海养殖平台制作工艺比较简单,跟普通混凝土施工无异;本深海养殖平台养殖深度可大30-50米,甚至更深,单口网箱养殖面积可达5000-8000平方米,甚至更大,本深海养殖平台中,所述平台框上的通道宽度一般为0.8米-1.5米,便于在养殖平台上搭建各种配套养殖管理设施,使管理维护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平台框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扶手栏杆2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D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简化图。
图5 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5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5中C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8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此说明的内容。
一种深海养殖平台,其包括漂浮于水面的的封闭的平台框1,在平台框1内设有大网衣6,所述平台框1包括按5到50公分的间距,分多层平行固定在所述平台框1内的经防腐防蛀处理的竹子202或者木材,还包括浇筑在所述平台框1内的混合轻骨料混凝土,所述混合轻骨料混凝土的密度为400-970千克/立方米。                   
所述混合轻骨料混凝土由稻谷壳、编织袋丝或聚丙烯纤维、建筑胶水、早强剂、聚苯乙烯泡沫颗粒、水和水泥混合而成,其各成分之间重量的配比为:
水泥 100份,稻谷壳3-5份,编织袋丝或者聚丙烯纤维2 份,建筑胶水5-12份,早强剂5份,水28-38份,聚苯乙烯泡沫颗粒2-6份。
在所述的平台框1上设有若干个养殖槽101,在平台框1的内围和外围以及养殖槽101的周边上固定设有扶手栏杆2,在平台框1内围的扶手栏杆2上悬挂有所述的大网衣6,在大网衣6的底部设有大网衣支撑框架3,在养殖槽101周边的扶手栏杆2上悬挂有小网衣4。养殖槽101能最大化的利用本养殖平台的空间,提升养殖面积。所述的大网衣支撑框架3,是以竹木结构为骨架,由浇筑所述混合轻骨料混凝土而成,其形状大小与大网衣6底部一致,并利用大网衣6底部的绳索和大网衣6固定在一起,大网衣支撑架3能有效防止大网衣6的变形,并辅助捕捞。所述的平台框1、养殖槽101和大网衣支撑架3都呈方型,方型的平台形状比起呈圆型的平台形状,在制作平台时能大大减少施工难度,在材料选购上也能相对节约成本。
所述的平台框1的四条边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沉子5,所述沉子5为普通混凝土预制块,其形状为圆锥形,顶部有一供穿绳索的圆孔,另设有一绳索穿过所述圆孔,所述绳索的一头系在平台框1外围的扶手栏杆2上,另一头系在所述大网衣支撑框架3上。沉子5作为辅助捕捞的装置,养殖人员可在水面上方通过控制沉子5的升降,控制大网衣支撑架3的升降。
所述的平台框1上还设有供电系统7、照明系统9、主锚泊系统10、辅助锚泊系统11、微机室12、饵料仓库13、值班室14和一套远程监控系统。所述的供电系统7,由安装在平台框1上的发电设备提供电能,可安装风力发电机、潮汐发电机或太阳能等 ,解决了所述远程监控系统和养殖所需电能,为养殖人员在陆地观察鱼群生长情况提供了便利;照明系统9能避免本养殖平台在夜间与渔船相撞的风险,同时由于大多数海洋生物具有趋光性,照明系统9还能为所饲养的鱼群提供了天然饵料,减少了饲料的投喂量。
所述的主锚泊系统10由安装在平台框1四个角的四台绞车16与海底的船锚构成,利用绞车16升降船锚。所述的辅助锚泊系统11由若干个悬挂在平台框1四周的栏杆上的船锚构成。由于主锚泊系统10由绞车16升降船锚,故可配置较大较重的船锚,与辅助锚泊系统11搭配使用,能保证养殖平台在深海中的稳定性,提高整体抗流能力。
所述远程监控系统包括设在平台框1上的第一图形收集装置8和信号发射装置19,设在水底的第二图像收集装置17和设在陆地的接收装置与监控室。所述远程监控系统与微机室12、值班室14结合能实现对养殖过程的实时监控,如有突发状况,可及时应对。
本实用新型中混合轻骨料混凝土的制作方法为:首先,将称好量的建筑胶水加水稀释搅拌后加入称好量的稻壳、聚苯乙烯泡沫颗粒、编织袋丝或者聚丙烯纤维,一起倒入搅拌机内,搅拌五分钟后;再加入称好量的水泥、早强剂及扣除稀释建筑胶水所用的水量,将剩余的水全部倒入搅拌机,再搅拌8-10分钟,即可等待浇筑入模,经实验,所得混合轻骨料混凝土的密度可为400-970千克/立方米。
本实用新型中的深海养殖平台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A和步骤B,步骤A:选择潮间带区域作为施工场地,如果所选区域不合适平台制作,可根据制作需要可预先用普通混凝土浇筑一块制作场地,制作场地的高度要低于该区域最高水位面,且制作场地上端面与最高水位面的高度差要大于所需制作平台框1的高度;步骤B包括:B1、在制作场地上铺设一层防水层,可用薄膜或彩布条, B2、根据所需制作的平台规格在制作场地上制作相应的模具,B3、在模具内用镀锌螺纹钢焊接一个基础框架,B4、将经防腐防蛀处理过的木材按5-50公分的间距,分多层平行固定在所述基础框架里,B5、将搅拌好的混合轻骨料混凝土浇筑在模具内捣实形成平台框1,B6、在浇筑好的平台框1上安装其他设施,如大网衣6、扶手栏杆2、供电系统7和主锚泊系统10等,B7、将制作完成的养殖平台通过拖船拉至指定养殖海域。
其中,本制作方法中的步骤B还可以用步骤C代替,步骤C包括:C1、在制作场地上铺设一层防水层,可用薄膜或彩布条,C2、在制作场地上用所述混合轻骨料混凝土按平台框1内围和外围的规格浇筑几块薄薄的面板,并将所述面板立起搭建形成平台框1的模型,C3、在模型内用镀锌螺纹钢焊接一个基础框架,C4、将经防腐防蛀处理过的木材按5-50公分的间距,分多层平行固定在基础框架里,C5、将搅拌好的混合轻骨料混凝土浇筑在模具内捣实形成平台框1,C6、在浇筑好的平台框1上安装其他设施,如大网衣6、扶手栏杆2、供电系统7和主锚泊系统10等,C7、将制作完成的养殖平台通过拖船拉至指定养殖海域。
所述步骤B中的B1-B6步骤和所述步骤C中的C1-C6步骤,都是在海水退潮后开始操作,在海面涨潮前,用防水层包裹整个未完工的平台框1,用封口胶带将防水层封紧,并在模具上加压沙袋等重物,防止漂浮,B7和C7步骤是在海面涨潮后完成。这样能最大限度的利用潮汐规律,减少本深海养殖平台的制作成本,减小制作难度。
在本深海养殖平台到达指定养殖海域后,利用主锚泊系统10和辅助锚泊系统11上的船锚将本深海养殖平台固定在目标海域。放松沉子5系在扶手栏杆2上的绳索,让沉子5沉到海底,就能将连接其上的大网衣支撑架3稳定在海中,反之,拉起沉子后,大网衣支撑架3由于浮力作用会上浮,为捕捞和网衣修补提供便利。 在养殖过程中,供电系统7提供电力,支持包括照明系统9、监控系统等辅助设施的运作,第一图像收集装置8、第二图像收集装置17配合运作,实施全天监控,如果出现问题,微机室12内的信号发射装置19可传导信号到陆地上的接受装置和监控室,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各种状况。

Claims (7)

1.一种深海养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深海养殖平台包括一漂浮于水面的的封闭的平台框(1),在平台框(1)内设有大网衣(6),所述平台框(1)包括按5到50公分的间距,分多层平行固定在所述平台框(1)内的经防腐防蛀处理的竹子(202)或者木材,还包括浇筑在所述平台框(1)内的混合轻骨料混凝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海养殖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平台框(1)上设有若干个养殖槽(101),在平台框(1)的内围和外围以及养殖槽(101)的周边上固定设有扶手栏杆(2),处在平台框(1)内围的扶手栏杆(2)上悬挂有所述的大网衣(6),在大网衣(6)的底部设有大网衣支撑框架(3),在小框架(101)周边的扶手栏杆(2)上设有小网衣(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海养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台框(1)和养殖槽(101)都为方型。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深海养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网衣支撑框架(3)是以竹木结构为骨架,浇筑所述混合轻骨料混凝土而成,其形状大小与大网衣(6)底部一致,并利用大网衣(6)底部的绳索将其和大网衣(6)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的一种深海养殖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台框(1)的四条边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沉子(5),所述沉子(5)为普通混凝土预制块,其形状为圆锥形,其顶部设有一供穿绳索的圆孔,另设有一绳索穿过所述圆孔,所述绳索的一头系在平台框(1)外围的扶手栏杆(2)上,另一头系在所述的大网衣支撑框架(3)上。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深海养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台框(1)上还设有供电系统(7)、照明系统(9)、主锚泊系统(10)、辅助锚泊系统(11)、微机室(12)、饵料仓库(13)、值班室(14)和一远程监控系统,所述远程监控系统包括设在平台框(1)上的第一图形收集装置(8)和信号发射装置(19),以及设在水底的第二图像收集装置(17)和设在陆地的接收装置与监控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深海养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锚泊系统(10)由安装在平台框(1)上的四台绞车(16)与海底的船锚构成;所述的辅助锚泊系统(11)由若干个悬挂在平台框(1)外围的扶手栏杆(2)上的船锚构成;所述的供电系统(7),由安装在主框架(1)上的发电设备提供电能。
CN201420018679.2U 2014-01-13 2014-01-13 一种深海养殖平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333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18679.2U CN203633333U (zh) 2014-01-13 2014-01-13 一种深海养殖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18679.2U CN203633333U (zh) 2014-01-13 2014-01-13 一种深海养殖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33333U true CN203633333U (zh) 2014-06-11

Family

ID=50864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1867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33333U (zh) 2014-01-13 2014-01-13 一种深海养殖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333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4739A (zh) * 2017-09-21 2018-06-22 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养殖鱼排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4739A (zh) * 2017-09-21 2018-06-22 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养殖鱼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98160B (zh) 一种深海养殖平台及其制作方法
CN106035143A (zh) 集波浪能和太阳能发电于一体的半潜式深海养殖网箱
CN103461241B (zh) 一种安全生态的多层养殖网箱
CN102669033B (zh) 一种用于浮绳式养鲍网箱的作业平台及其作业方法
CN109819919A (zh) 抗台风、躲赤潮的半潜式离岸深水鲍鱼养殖平台
CN206851751U (zh) 一种半潜式养殖网箱集群系统
CN106069925A (zh) 一种海洋牧场浮球式围养设施的构建方法
CN110192537A (zh) 一种适用于底层水体养殖的坐底网箱
CN102499160B (zh) 一种悬浮延绳式水产养殖设施及方法
CN105191839A (zh) 凹型湾口和峡湾悬索式拦网设施及牧场化生态养殖方法
CN208175773U (zh) 一种适用于底层水体养殖的坐底网箱
CN203072661U (zh) 柔性沉箱式网箱
CN107094681A (zh) 一种深水抗风浪网箱
CN108668957B (zh) 一种生态型岛礁型海洋牧场的构建方法
CN108018841A (zh) 移动式海洋牧场装置
CN203633333U (zh) 一种深海养殖平台
CN108432681A (zh) 一种十字翼型人工鱼礁
CN203136791U (zh) 一种陆基透水式养殖装置
CN209861979U (zh) 抗台风、躲赤潮的半潜式离岸深水鲍鱼养殖平台
CN202551906U (zh) 一种可潜式抗风浪钢筋混凝土养殖网箱结构
CN204104510U (zh) 一种人工鱼礁
CN215715490U (zh) 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及风机基础的分布式重力锚结构
CN105926531B (zh) 一种基于frp材料的箱网型浮式防波堤
JP2004305042A (ja) ヒラメ・カレイ等の底層魚類の海底養殖方法とその給餌方法
CN103782927A (zh) 一种新型的人工鱼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1

Termination date: 201901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