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31704U - 适用于车辆打火启动的电源 - Google Patents

适用于车辆打火启动的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31704U
CN203631704U CN201320877595.XU CN201320877595U CN203631704U CN 203631704 U CN203631704 U CN 203631704U CN 201320877595 U CN201320877595 U CN 201320877595U CN 203631704 U CN203631704 U CN 2036317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body
battery core
circuit
power supply
key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7759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安轩
郭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repow Ba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repow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repow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repow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87759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317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317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3170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车辆打火启动的电源。其包括:电芯体、电加热电路、以及壳体,在壳体上设置有电源输出端,电源输出端与电芯体的正负极分别电路连接;电芯体以及电加热电路封装在壳体内,在电加热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以及电加热电路,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串联连接在电芯体与电加热电路之间,第一开关电路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当温度传感器探测当前温度下降到预设低温时,第一开关电路处于导通状态;第二开关电路与车辆的动力开关电连接,当动力开关处于开启状态时,第二开关电路处于导通状态;电加热电路用于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Description

适用于车辆打火启动的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车辆打火启动的电源。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能源,由于其绿色环保、可循环利用、体积小便于携带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已经成为了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之一。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铅酸蓄电池作为车辆,譬如摩托车的打火启动电源,为车辆的动机启动前打火启动提供电源。但是铅酸蓄电池存在重量重、体积大,且存在铅、镉和汞等重金属污染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该技术方案可以确保车辆在寒冷环境顺利启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车辆打火启动的电源,包括:电芯体、电加热电路、以及壳体,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电源输出端,所述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电芯体的正负极分别电路连接; 
所述电芯体以及电加热电路封装在所述壳体内, 
在所述电加热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以及电加热电路,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串联连接在所述电芯体与所述电加热电路之间,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探测当前温度下降到预设低温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处于导通状态; 
所述第二开关电路与所述车辆的动力开关电连接,当所述动力开关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处于导通状态; 
所述电加热电路用于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金属条、第二金属条, 
所述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电芯体的正负极分别电路连接,具体是, 
所述电源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金属条、第二金属条分别与所述电芯体的正负极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金属条、第二金属条均为铜片。 
可选地,还包括:转接板,在所述转接板上设置有电流输出电路, 
所述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电芯体的正负极分别电路连接,具体是, 
所述电芯体的正负极与所述电流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金属柱体, 
各所述金属柱体贯穿所述转接板的输出端焊盘的孔部,各所述金属柱体通过焊锡固定在所述转接板上,各所述转接板的输出端焊盘与所述电芯体的正极、负极分别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由上盖、底盖以及第一加盖,所述上盖与所述底盖相互扣合连接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电芯体以及转接板封装在所述第一腔体内, 
所述第一加盖连接在所述底盖下与所述底盖形成第二腔体。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加盖, 
所述第二加盖连接在所述第一加盖下与所述第一加盖形成第三腔体。 
可选地,所述上盖与所述底盖相互扣合连接形成第一腔体 
在所述第一加盖的顶部、所述底盖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正对相互匹配的卡扣孔,以及卡扣条,当所述第一加盖与所述底盖连接时,所述卡扣条插入限位在所述卡扣孔内。 
可选地,所述电芯体以及转接板封装在所述壳体内,包括: 
所述电芯体以及所述转接板冷注塑封装在一体化密封的所述壳体内。 
可选地,所述电芯体以及所述转接板固定在所述上盖的顶部。 
可选地,还包括:U形固定板, 
所述固定板的U形开口端部连接固定在所述上盖的顶面,所述电芯体限位固定在所述上盖与所述固定板之间。 
可选地,在所述上盖的顶部设置有一向上突起的凸腔,所述电芯体以及转接板固定在所述凸腔内。 
由上可见,采用本实施例技术方案,由于本实施例电源上还设置有电加热电路,确保车辆在低温下正常打火启动。且在电路逻辑满足检测动力开关205以及温度等于或者低于预定低温两条件均满足时才启动电加热,既保证了充足的电能,又防止电源随意启动电加热,导致电能损耗。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施例1提供的适用于车辆打火启动的电源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1提供的电加热电路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电芯体;           201:温度传感器;      202:第一开关电路; 
203:第二开关电路;     204:电加热电路;      102:上盖; 
103:底盖;             104:第一加盖;        106:卡扣条; 
107:固定板;           1081:第一金属柱体;   1082:第二金属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参见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车辆打火启动的电源,其主要包括:电芯体101、电加热电路转接板以及壳体。其中电芯体101以及电加热电路转接板均固定封装在壳体内,在壳体上设置有与电芯体的正负极分别连接的电源输出端,在应用时,将车辆的打火启动电路与壳体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电芯体101在充放电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向壳体的输出端输出电源,以向车辆的打火启动电路提供电源,以供该车辆打火启动。 
转接板转接板转接板转接板参见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转接板电源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01、第一开关电路202、第二开关电路203以及电加热电路204。其中第一开关电路202、第二开关电路203串联连接在电芯体101与电加热电路204之间,用于控制电加热电路204的电源供应。其中,第一开关电路202与温度传感器201电连接,当温度传感器201探测当前温度下降到预设低温时,第一开关电路202处于导通状态。该预设低温由用户根据当前的锂离子电池的工作温度下限确定,使其大于其工作温度下限而低于其工作温度上限,譬如可以但不限于将其设置为零摄氏度。第二开关电路203与车辆的动力开关205电连接,当动力开关205处于开启状态时,第二开关电路203处于导通状态。这样,只有当前车辆的动力开关205被开启,且当前温度低于预定低温时,第一开关以及第二开关均处于导通状态,电芯体101向电加热电路204提供电流,电加热电路204得电后,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从而提升环境温度,确保电芯体101的工作温度。本实施例启动电源首次使用自动加热功能,在电路逻辑满足检测动力开关205以及温度等于或者低于预定低温两条件均满足时才启动电加热,既保证了充足的电能,又防止电源随意启动电加热,导致电能损耗。 
作为本实施例的示意,第一开关电路202、第二开关电路203可以但不限于采用电控开关譬如高频率电流控制等或者其他开关实现。 
由上可见,采用本实施例技术方案,由于本实施例电源上还设置有电加热电路204,确保车辆在低温下正常打火启动。 
作为本实施例的示意,参见图1所示可以但不限于采用第一金属条1081、第二金属条1082连接壳体上的电源输出端与电芯体的正负极。采用该采用金 属条(譬如铜片)直接连接电芯体与电源输出端的连接方式,特别适用于本实施例作为车辆打火启动电源,有利于降低电源的整体重量有利于实现电源的小型化,从而改变车辆上的电源放置空间,进一步方便车辆的设计。另一方面,还有利于提升电源的放电效率,另一方面采用该金属条作为输出电路,能够降低输出电阻,特别适用于瞬时大电流放电的打火启动电源的应用。作为本实施例的示意,本实施例的壳体包括上盖102、底盖103以及第一加盖104。使上盖102与底盖103相互扣合连接形成第一腔体,将电芯体101固定封装在该第一腔体内。将第一加盖104固定连接在底盖103的下方,使其与底盖103形成第二腔体,人们可以在第二腔体内作为车辆储物箱放置物品,进一步方便人们的应用。另外,采用本实施例技术方案,还特别适合应用时在车辆上替换原有体积较大的铅酸蓄电池,将原电池装配位置充分利用作为储物空间,不仅实现了锂离子电源的顺利置换,还进一步方便了人们的应用。且采用本实施例设置还使本实施例电源在原铅酸蓄电池的安装位置上安装方便,无需采用填充物等进行多余空间填充。 
作为本实施例的示意,还可以在壳体上设置第二加盖105,以供用户根据用户的需要进一步将第一加盖104底部连接第二加盖105进一步形成可作为储物的第三腔体,进一步方便用户的使用。 
作为本实施例的示意,上盖102与底盖103或者底盖103与第一加盖104或者第一加盖104与第二加盖105的连接上可以采用以下的卡扣连接:以底盖103与第一加盖104的连接为例:在底盖103的顶部、第一加盖104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正对相互匹配的卡扣孔(图中未标出)、以及卡扣条106,在连接时,将卡扣条106插入卡扣孔内,使卡扣条106上的卡扣部位与卡扣孔内的卡扣部位相嵌合而使定位在卡扣孔内,实现卡扣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的示意,可以但不限于将电芯体101以及转接板固定在上盖102的顶部,譬如可以通过固定板107(其可以但不限于为图中的U形)将其固定在上盖102的顶部。将其固定在上盖102的顶部而非底部能够提高本电源的抗振性能,提高其应用寿命,特别适用于在各种里面形式的车辆应用。 
作为本实施例的示意,还可以设置该转接板作为电芯体101与固定在壳体上的对外电源输出端之间的电连接板。转接板电连接在电芯体101与电源的输出端之间。 
作为本实施例的示意,本实施例的电加热电路可以但不限于设置在转接板上,在转接板上可以集成设置用于控制本电芯体101充放电的电量均衡控制电路以及输出控制电路,使得电芯体101与输出之间的连接控制电路均集成在转接板上而避免多导线连接,有利于减少电芯体101到输出之间的输出电阻的阻抗,降低输出损耗,并且还方便电源的连接以及装配,提高加工的效率。 
作为本实施例的示意,在转接板上还设置有过放保护电路206,以防止电芯体101过放。 
作为本实施例的示意,本实施例的电芯体101、转接板与壳体的连接还可以采用螺钉连接,具体譬如:在壳体上固定有两可作为电源输出端子的金属柱体,各金属柱体贯穿转接板上、与电芯体101的正极、负极分别电连接的输出端焊盘的孔部,然后在输出端焊盘上进行焊锡将金属柱体焊锡固定在转接板上,从而通过输出端的外接,且同时实现转接板、电芯体101与壳体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将该金属柱体设置成螺钉或者螺栓,通过螺钉或者螺栓连接方式实现转接板电芯体101以及壳体的固定连接以及电源输出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的示意,金属柱体可以但不限于为金属柱体、金属极片或者其他的金属异形体等。 
作为本实施例的示意,还可以将上盖102设置成顶部凸起形成一凸腔,在装配时,使电芯体101以及转接板固定在凸腔内。其固定方式可以但不限于通过固定条夹持固定。 
作为本实施例的示意,本实施例除了采用上述电芯体101与转接板的装配固定之外,还可以采用冷注塑工艺,将转接板以及电芯体101一体化注塑在一壳体行内,使其壳体一体化成型。另外,还可以在该一体化成型的壳体外设置加盖从而形成可作为储物箱的储物箱体,进一步方便人们的应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适用于车辆打火启动的电源,其特征是,包括:电芯体、电加热电路、以及壳体,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电源输出端,所述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电芯体的正负极分别电路连接; 
所述电芯体以及电加热电路封装在所述壳体内, 
在所述电加热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以及电加热电路,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串联连接在所述电芯体与所述电加热电路之间,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探测当前温度下降到预设低温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处于导通状态; 
所述第二开关电路与所述车辆的动力开关电连接,当所述动力开关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处于导通状态; 
所述电加热电路用于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金属条、第二金属条, 
所述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电芯体的正负极分别电路连接,具体是, 
所述电源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金属条、第二金属条分别与所述电芯体的正负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金属条、第二金属条均为铜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其特征是,还包括:转接板,在所述转接板上设置有电流输出电路, 
所述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电芯体的正负极分别电路连接,具体是, 
所述电芯体的正负极与所述电流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输出 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其特征是,还包括金属柱体, 
各所述金属柱体贯穿所述转接板的输出端焊盘的孔部,各所述金属柱体通过焊锡固定在所述转接板上,各所述转接板的输出端焊盘与所述电芯体的正极、负极分别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任一所述的电源,其特征是, 
所述壳体包括由上盖、底盖以及第一加盖,所述上盖与所述底盖相互扣合连接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电芯体以及转接板封装在所述第一腔体内, 
所述第一加盖连接在所述底盖下与所述底盖形成第二腔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二加盖, 
所述第二加盖连接在所述第一加盖下与所述第一加盖形成第三腔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其特征是, 
所述上盖与所述底盖相互扣合连接形成第一腔体 
在所述第一加盖的顶部、所述底盖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正对相互匹配的卡扣孔,以及卡扣条,当所述第一加盖与所述底盖连接时,所述卡扣条插入限位在所述卡扣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其特征是, 
所述电芯体以及转接板封装在所述壳体内,包括: 
所述电芯体以及所述转接板冷注塑封装在一体化密封的所述壳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其特征是, 
所述电芯体以及所述转接板固定在所述上盖的顶部。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其特征是,还包括:U形固定板, 
所述固定板的U形开口端部连接固定在所述上盖的顶面,所述电芯体限 位固定在所述上盖与所述固定板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其特征是, 
在所述上盖的顶部设置有一向上突起的凸腔,所述电芯体以及转接板固定在所述凸腔内。 
CN201320877595.XU 2013-12-27 2013-12-27 适用于车辆打火启动的电源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317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77595.XU CN203631704U (zh) 2013-12-27 2013-12-27 适用于车辆打火启动的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77595.XU CN203631704U (zh) 2013-12-27 2013-12-27 适用于车辆打火启动的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31704U true CN203631704U (zh) 2014-06-04

Family

ID=50818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77595.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31704U (zh) 2013-12-27 2013-12-27 适用于车辆打火启动的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317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2520A (zh) * 2013-12-27 2014-03-26 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 适用于车辆打火启动的电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2520A (zh) * 2013-12-27 2014-03-26 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 适用于车辆打火启动的电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38540B1 (ko) 리튬이온 전지로 구성된 유니버셜 충전지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3812165B (zh) 超低温车用启动电源
WO2016019886A1 (zh) 一种锂离子蓄电池及其充放电控制方法
CN103500807A (zh) 一种替代汽车用铅酸蓄电池的锂电池模块
CN203631704U (zh) 适用于车辆打火启动的电源
CN103682520A (zh) 适用于车辆打火启动的电源
CN208353018U (zh) 一次性锂电池组电源模块
CN217009392U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模块及电动车
CN207009545U (zh) 一种动力锂电池过充保护盖板
CN105765765A (zh) 具有保护电路模块外壳的电池组
CN208690338U (zh) 一种锂电池过充保护装置
CN202259564U (zh) 一种高安全性的锂离子电池
CN208336413U (zh) 一种界面阻抗低的低温锂离子电池
CN206931670U (zh) 一种充电式锂电池组件
CN204793123U (zh) 一种复合电池
CN206864555U (zh) 一种组合电池
CN203301191U (zh) 一种具有自动断路保护功能的锂离子电池系统
CN219535692U (zh) 结合超级电容和电池组的电能储能包
CN219576667U (zh) 解决电池钝化的电池组
CN216133929U (zh) 一种可适应电芯膨胀收缩的模组结构
CN219107089U (zh) 一种基于外挂式低温防爆电池的起爆器结构
CN209434250U (zh) 一种带保护装置的多功能充电电池
CN209593034U (zh) 一种定时计次的电池充电保护板电路
CN207781718U (zh) 一种防松节能式极耳
CN109742289B (zh) 一种锂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