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26536U - 呼吸式內悬膜双中空玻璃 - Google Patents

呼吸式內悬膜双中空玻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26536U
CN203626536U CN201320644257.1U CN201320644257U CN203626536U CN 203626536 U CN203626536 U CN 203626536U CN 201320644257 U CN201320644257 U CN 201320644257U CN 203626536 U CN203626536 U CN 2036265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low
respiratory siphon
end plate
glass
hollow g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4425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欣然
施德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i Ming Curtain Wall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i Ming Curtain Wall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i Ming Curtain Wall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i Ming Curtain Wall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64425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265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265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2653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呼吸式內悬膜双中空玻璃,在外片玻璃和内片玻璃之间加装内部悬膜框以及由悬膜框固定的光学膜形成中间层;所述悬膜框由转动框和固定框组装而成;在光学膜中间层与外片玻璃所形成中空的四周边部空间,安装干燥呼吸管,实现双中空玻璃,充分利用光学膜与外片玻璃所形成中空的边缘空间,平衡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的内腔压力变化以减轻外片玻璃所承受的应力,从而提升整个中空玻璃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呼吸式內悬膜双中空玻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绿色节能建筑的外围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呼吸的内悬膜双中空玻璃。
背景技术
节能建筑对中空玻璃有着更高的节能要求,目前,采用玻璃作为中间层的三层玻璃双中空系统,由于其可以获得非常好的隔热系数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但中间层的玻璃却比较明显的增加了双中空玻璃的总质量,从而使结构及安装成本显著地增加。
三层玻璃双中空系统的中间玻璃的加装,对系统的整体封装及密闭性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比较起两层中空玻璃来说,多了两道潜在的泄漏点。在使用中,由于环境变化的影响,外片玻璃所承受的应力变化非常大,而且中间玻璃加重了形变对整体结构的影响,降低了密封层的可靠性及运行的稳定性。
为了获得更可靠的密封效果及更长的运行周期,尽量减少玻璃随外部环境变化而引起的形变,加装气压平衡装置使中空玻璃具有呼吸作用,是解决问题的很好办法,并能使中空玻璃外表面的镜面效果更好。
加装气压平衡装置的中空玻璃在建筑外围护上的应用研究【1】,【1】David Ambrose, Achilles N. Karagiozis, Pressure Equalized Insulated Glass Units in Exterior Building Envelopes, ASHRAE 2007,证明带有气压平衡装置的中空玻璃在消除结构应力,减少密封失效以及平整的外观镜面效果方面都有显著作用。而且,实验证明当内腔干燥剂失效后,气压平衡装置还可以将内腔的相对湿度降低,抗结露效果显著。
国内中空玻璃加装毛细管,多为制造环境与安装环境之间气压补偿的临时措施。安装后,即将其拆除并在断口处重新密封使其失去呼吸作用。
国外中空玻璃加装呼吸阀的技术,其原理基本上遵循毛细管的工作原理,通过呼吸阀产生的阻力压降,使内部的干燥气体尽量少排出而使外部的湿空气尽量少地吸入。
目前,在标准中空玻璃内加装不同材质的中间层也多有研究和应用【2】【2】Highly Insulating Glazing Systems using Non-Structural Center Glazing Layers,Dariush Arasteh, Howdy Goudey, and Christian Kohler,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随着光学塑料薄膜在汽车和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膜表面涂层技术、双向拉伸膜的加工技术的进步,将镀有光学薄膜的塑料薄膜即本实用新型称为光学膜应用到中空玻璃内部以增加中空玻璃的热工和光学性能已经越来越受到节能建筑领域的关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呼吸式內悬膜双中空玻璃,解决在中空玻璃原有封装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加装光学膜中间层,使其具有双中空的内部隔热结构,并充分利用外片玻璃与光学控制膜中间层边部空隙加装干燥呼吸管,即气压平衡装置,使整个系统具有呼吸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呼吸式內悬膜双中空玻璃,是在外片玻璃和内片玻璃之间加装内部悬膜框以及由悬膜框固定的光学膜形成中间层,实现双中空玻璃;所述悬膜框由转动框和固定框组装而成,通过转动框围绕固定框上的转动支点的转动,带动转动框内的弹簧对光学膜边产生拉膜的力使其张紧;在光学膜中间层与外片玻璃所形成中空的四周边部空间,安装干燥呼吸管,该干燥呼吸管呈回型环路结构,由可折弯铝隔条制成的第一圈内圈干燥呼吸管和第二圈外圈干燥呼吸管组成,并使充填有干燥剂的第一圈内圈干燥呼吸管回路和不充填干燥剂的第二圈外圈干燥呼吸管回路相通,第二圈外圈干燥呼吸管作为增加呼吸过程中干燥气体的缓冲空间,同时增加换气过程中的水汽扩散阻力,避免水汽渗透进中空玻璃的内腔,在第一圈内圈干燥呼吸管回路的初始段开有与中空玻璃的内腔连通的呼吸孔,第二圈的外圈干燥呼吸管回路末端封装有连接软管并穿过外部隔条框与外部环境相通。
所述的干燥呼吸管为一密闭管路,第二圈外圈干燥呼吸管的截面积与长度比小于10-4m,同时按每平方米的玻璃面积计算,其缓冲空间的容积不小于100cm3 ,保证使用期间的玻璃内腔露点在设计标准要求以内。
所述的悬膜框由共挤聚合物型材构成的固定框及转动框组装而成。
所述的转动框为V型结构的型材,两侧设置端板,靠近中空玻璃腔体一侧为装饰端板,装饰端板顶部为与内悬膜接触并顶起的凸缘,另一侧为定位端板,定位端板的外侧设置有止退锁紧定位的端面,端面上开有牙槽,与固定框的定位挡板内侧的锁紧定位牙槽相配合;装饰端板的外侧角部连接处为一呈圆形的转动凹槽或凸起半圆形支点即转纽,作为转动支点;转动框内预装有拉伸內悬膜的呈点状间隔分布的弹簧,以保证悬膜所需的拉力和使用中消除内悬膜内应力变化所需的弹性形变;
所述固定框为开放式L型结构的型材,固定框的底部为用于和内片玻璃粘接的固定板,固定板靠近中空玻璃外端密封结构一侧设置有定位挡板,使固定框整体呈L型,靠近中空玻璃腔体一侧的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和转动框的转动凹槽配合的凸起半圆形支点即转纽,或与转动框的凸起半圆形支点即转纽配合的转动凹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动框及弹簧可以由截面呈三爪形的聚合物结构型材代替,三爪形的中间一爪为光学膜固定边,固定边端部加工成间隔分布呈凸起状的卡头,该卡头用于代替弹簧,该卡头与光学膜直接接触,有良好的弹性及较低的模量,并通过焊接方式得到光学膜与卡头间紧密而且可以小范围活动的接触点,以产生向外拉膜的力,并可随绷膜及使用过程中薄膜应力的变化而在360o任意方向上产生微小形变,从而保持薄膜的平整;三爪形的公共点为半圆形转动凹槽或凸起半圆形支点即转纽,作为转动支点,三爪形靠近中空玻璃腔体一侧的爪作为装饰端板,靠近中空玻璃外端密封结构一侧的爪的端部为转动施力及锁紧保险的端板,称为卡栓,卡栓下方的端板外侧设置有止退锁紧定位的端面,端面上开有与固定框的定位挡板内侧的锁紧定位牙槽相配合的牙槽,该端板称为卡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悬膜框还可由另一种形式的转动框和结构框替代;所述转动框为内含中腔外有凸起的共挤聚合物结构型材,其中一凸起点为圆弧形光滑面作为转动支点,称转鈕,与转动支点相邻并靠近中空玻璃腔体一侧的边较长为用于固定及拉伸光学膜且端部加工成间隔排列的用于代替弹簧的凸起,称为卡头,与转动支点相邻并靠近中空玻璃外端密封结构一侧带有牙槽的端面为止退锁紧端,称为卡档,与转动支点相对的点为转动施力及限位保险栓,也称为卡栓; 
所述结构框为开放式U型结构的型材,结构框的底部为用于和内片玻璃粘接的固定板,固定板的靠近中空玻璃腔体一侧设置有装饰端板,固定板靠近中空玻璃外端密封结构一侧设置有定位挡板,使结构框整体呈U型,装饰端板或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和转动框中的转动支点即转纽配合的凹槽,定位挡板内侧设置有与转动框中的卡档牙槽配合的锁紧定位牙槽。
所述的悬膜框与回型环路的干燥呼吸管之间,安装有隔离板,隔离板通过快速粘接胶带粘接在干燥呼吸管的回型环路形成的内表面上,用于防止内悬膜弹性元件的脱落。
所述呼吸式內悬膜双中空玻璃的内腔,仅通过回型环路的干燥呼吸管及连接软管与外部环境相通,外部密封仍为标准中空玻璃的双道密封。
固定后的光学膜作为中间层将内外两片玻璃形成的中空分割成内侧与外侧两个中空隔热层。光学膜与内片玻璃形成的内侧中空由于受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小,而且建筑物内通常都安装有空调和暖通设施,因此,室内侧的运行环境基本稳定,内侧中空属于稳定的中空隔热层。光学膜与外片玻璃形成的外侧中空由于受外部外部环境的温度变化、风压以及结构形变等,运行环境非常恶劣,最终反应在外片玻璃承受的应力变化就非常大,这样就对整个结构强度及密封的严密性带来很大的破坏。
所述的外侧中空由于受太阳光的照射,温度升高引起外侧中空内的气压增大,通过干燥呼吸管将干热气体及时排出,第二圈外圈干燥呼吸管就作为干燥气体的缓冲空间,将里面的湿空气赶到外部环境。而当温度降低,外侧中空的气压降低时,外部环境的空气又会先吸进干燥呼吸管的第二圈外圈干燥呼吸管,里面的干燥气体会先吸进玻璃内腔,避免外部的湿空气的渗透,保证使用期间的玻璃内腔露点在设计标准要求以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在不改变中空玻璃原有封装结构基础上,加装中间悬膜结构,实现了将中空玻璃的内部空间分割成两个中空内腔。
2、充分利用外片玻璃与光学膜中间层边部空隙加装干燥呼吸管,使受外部环境影响最大的外侧内中空趋于稳定。
3、中间层采用光学膜,使中空玻璃变为双中空,通过中间光学膜的灵活配置,实现可选择的光学及热工性能。
4、加装干燥呼吸管,使外片玻璃更加安全,系统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呼吸式內悬膜双中空玻璃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弹簧转动框固定光学控制膜前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弹簧转动框固定光学控制膜后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回型呼吸干燥管的内外圈与软管连接局部详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回型呼吸干燥管的内外圈与软管连接换气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可替代的绷膜框组件爪型张紧卡凹型转动组装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可替代的绷膜框组件爪型张紧卡凸型转动组装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可替代的绷膜框组件框型张紧卡组装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可替代的绷膜框组件框型张紧卡三维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可替代的绷膜框组件制作的双中空玻璃剖面图。
图中,1、外片玻璃; 2、内片玻璃;3、光学控制膜; 4、固定框;4.1、转动支点即转纽;4.2、定位挡板; 5、转动框;5.1、凸缘;5.2、装饰端板;5.3、转动凹槽;5.4、定位端板;5.5、弹簧卡槽;6、弹性元件(缠绕式拉伸弹簧);6.1、塑料帽;6.2、焊点;7、隔离板;8、回型环路干燥呼吸管;8.1、内圈干燥呼吸管(装填有分子筛);8.2、外圈干燥呼吸管(无干燥剂);8.3、软管接头;8.4、初始段呼吸孔;8.5、海绵堵头;9、隔条框;10、丁基胶;11、结构密封胶;12、连接软管;13、插接套管;14、护套穿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呼吸式內悬膜双中空玻璃主要包括外片玻璃1、内片玻璃2、通过悬膜框(由固定框4和转动框5组成)固定的光学控制膜3、回型环路的干燥呼吸管8以及隔离板7。
所述的外片玻璃1及内片玻璃2按中空玻璃生产工艺进行加工,仅需注意带有光学涂层的玻璃对四周边部除膜的宽度不同。外片玻璃的除膜宽度在考虑原有的间隔框及结构胶的施工宽度的基础上,应加上回型环路干燥呼吸管的粘接宽度。内片玻璃的除膜宽度也需要加上悬膜框的粘接宽度。
所述的悬膜框包括,通过快速粘接胶带固定在内片玻璃2内表面的固定框4,以及围绕固定框半圆形凸起4.1(即转动支点,也称转纽)旋转的转动框5和预装在转动框内的弹性元件6构成,见图2和图3。
所述的悬膜结构的固定框为挤出型材加工成L型结构的型材,见图2。底部为用于和内片玻璃粘接的固定板,固定板靠近中空玻璃外端密封结构一侧设置有定位挡板4.2,使固定框整体呈L型,定位挡板内侧设置有锁紧定位牙槽,靠近中空玻璃腔体一侧的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和转动框的转动凹槽配合的凸起半圆形支点即转纽4.1。
所述的转动框为V型结构的敞口式型材,见图3,转动框内侧中间开有插接弹性元件6的弹簧卡槽5.5,型材的两边分别为装饰端板5.2和定位端板5.4,装饰端板顶部为与内悬膜接触并顶起的凸缘,内侧装饰端板连接端角处开有转动凹槽5.3以方便以此点进行转动,装饰端板顶端为表面光滑的凸缘5.1,用以阻断拉伸光学膜的施力点产生的应力纹向内的延伸。外侧定位端板的外沿为带牙槽的弧面,用以配合固定框的锁紧定位;
所述的弹性元件6为缠绕拉伸弹簧,弹簧的底端的最后一圈半需要扩圈以便插接后的卡紧固定,顶端插入用以焊接固定拉伸光学膜的塑料帽6.1。所述的塑料帽需要插入弹簧内三圈以上,避免因拉伸光学膜而脱落,见图2。
所述的光学控制膜通常固定在内片玻璃的内表面的四周边部。通过快速粘接胶带将固定框4固定在内片玻璃的边部,再将预装有弹性元件6(缠绕式拉伸弹簧)的转动框5与固定框装配在一起,保持插槽内的弹簧垂直于玻璃表面,然后,展膜机将内悬光学膜平铺在悬膜结构框上,并使光学膜保持一定张紧。通过超声波或激光焊枪将光学膜固定在弹簧顶端的塑料帽6.1上。最后,以固定框的转鈕为支点下压转动框完成绷膜。
所述的隔离板7,为L型挤出型材加工而成。主要用以对悬膜框的内部组件进行遮挡并起装饰作用。隔离板通过快速粘接胶带粘接固定在干燥呼吸管8内表面上并加压使其粘接均匀牢固,其内侧设计有凸起的压板,主要是在合片后将转动框的定位端板的外缘罩住,以防使用中转动框的脱扣松动,见图1。
所述的回型环路干燥呼吸管8的制作,如图4、5所示。以1平方米的正方形中空玻璃制作为例,呼吸干燥管采用可折弯的9A铝隔条加工制作。第一圈内圈干燥呼吸管8.1的隔条只在起始端的一定距离内开双排呼吸孔8.4,一般为竖侧一边长度的一半以上,然后装填分子筛干燥剂,按内圈尺寸折弯成正方形隔条框,起始端与末端分别用过滤作用的海绵堵头8.5堵住并深入管内一定尺寸以便于角部连接插接套管13。第二圈外圈干燥呼吸管8.2采用同样的隔条,但不充填分子筛干燥剂,同时不开呼吸孔并保证整个隔条空腔密闭,按外圈尺寸折成正方形隔条框。通过角连接插接套管13,将内圈干燥呼吸管与外圈干燥呼吸管连通。插接套管13的拐角内侧设有L型凸台用以固定内圈的起始端口(参见图4)。外圈回路的末端安装软管接头8.3,并连接好内径为1毫米的塑料连接软管12,连接软管12由隔条框9中埋设的护套穿管14中穿出并穿过结构密封胶11与外界连通。
连接软管的内径视整个回路的压降有一定的范围(Φ0.5~Φ3mm)。第二圈外圈干燥呼吸管的长度约为4米,9A铝隔条的截面积约为0.5平方厘米,截面积与长度比为1.25×10-5m,外圈回路的内腔容积为200立方厘米。
所述的回型环路干燥呼吸管的固定,先通过快速粘接胶带将隔离板7与组装后的两圈干燥呼吸管回路的一侧粘接在一起,然后,在两圈干燥呼吸管回路的另一侧涂布丁基胶,并将其固定在外片玻璃的内表面,通过隔离板的外侧对其进行加压,使隔离板、回型环路干燥呼吸管及玻璃粘贴均匀牢固。
对固定好回型环路干燥呼吸管及隔离板的外片玻璃,按中空玻璃的制作工序进行外部密封隔条的加装。本例的绷膜侧中空厚度为15毫米(适宜范围为12毫米至20毫米之间),干燥呼吸管侧中空厚度为9毫米(范围为9毫米至16毫米之间),中空玻璃的内腔总厚度即为24mm(范围为21毫米至36毫米之间),外部隔条采用24A可折弯铝隔条9。加装前,在24A隔条的软管穿过处打孔并加装护套穿管14,便于固定时连接软管的引接过孔。
当内片玻璃固定好光学控制膜中间层以及外片玻璃固定好回型环路干燥呼吸管及隔离板后,就按中空玻璃的加工工艺进行合片及后续封装加工直至养护完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呼吸式双中空玻璃主体结构同实施例1,参见图1。其中,所述的绷膜侧悬膜框采用內悬膜固定组件的形式之二,即悬膜框由转动框和结构框构成;实施例1中的转动框及弹簧由聚合物结构型材制成的内含中腔外有凸起的转动框代替,见图8至图10。
所述内含中腔外有凸起的转动框,参见图8,其中一凸起点为圆弧形光滑面作为转动支点,称转鈕,与转动支点相邻并靠近中空玻璃腔体一侧的边较长为固定光学膜边且加工成间隔排列的凸起,称为卡头,参见图9,该卡头与薄膜(即光学膜)直接接触,有良好的弹性及较低的模量,并通过焊接方式得到薄膜与卡头间紧密而且可以小范围活动的接触点,以产生向外拉膜的力,并可随绷膜及使用过程中薄膜应力的变化而在360o任意方向上产生微小形变,从而保持薄膜的平整;与转动支点相邻并靠近中空玻璃外端密封结构一侧带有牙槽的端面为止退锁紧端,称为卡档,与转动支点相对的点为转动施力及限位保险,也称为卡栓。 
所述结构框为开放式U型结构的型材,参见图8,开放结构的内部为转动框的组装及转动提供空间,结构框的底部为用于和内片玻璃粘接的固定板,固定板的靠近中空玻璃腔体一侧设置有装饰端板,固定板靠近中空玻璃外端密封结构一侧设置有定位挡板,使结构框整体呈U型,装饰端板或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和转动框的转动支点即转纽配合的凹槽,定位挡板内侧设置有与转动框的卡档牙槽配合的锁紧定位牙槽。
呼吸干燥管侧结构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的呼吸式內悬膜双中空玻璃主体结构同实施例1,参见图1。其中,所述的绷膜侧采用悬膜框固定组件的变形形式之一,即实施例1中的转动框及弹簧由截面呈三爪形的聚合物结构型材代替,见图6;
所述三爪形转动框的公共点为半圆形转动凹槽作为转动支点,三爪形的中间一爪为光学膜固定边,固定边端部呈间隔分布有一组凸起的卡头,代替弹簧,该卡头与光学膜直接接触,有良好的弹性及较低的模量,并通过焊接方式得到光学膜与卡头间紧密而且可以小范围活动的接触点;三爪形靠近中空玻璃腔体一侧的爪作为装饰端板,三爪形靠近中空玻璃外端密封结构一侧的爪的端部为转动施力及限位保险的端板,称为卡栓,卡栓下方的端板外侧设置有止退锁紧定位的端面,端面上开有与固定框的定位挡板内侧的锁紧定位牙槽相配合的牙槽,该端板称为卡挡。
所述固定框为开放式L型结构的型材,固定框的底部为用于和内片玻璃粘接的固定板,固定板靠近中空玻璃外端密封结构一侧设置有定位挡板,使固定框整体呈L型,固定板上靠近内侧端部设置有用于和转动框的转动支点配合的半圆形凸起即转纽,定位挡板内侧设置有与转动框的止退锁紧定位牙槽配合的锁紧定位牙槽。
呼吸干燥管侧结构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的呼吸式內悬膜双中空玻璃主体结构同实施例1,参见图1。其中,所述的绷膜侧采用悬膜框固定组件的变形形式之二,即实施例1中的转动框及弹簧由截面呈三爪形的聚合物结构型材代替,见图7;
其中转动支点即转纽设置在三爪形转动框的公共点上,转动凹槽设置在L型结构框的固定板上靠近内侧端部,其余结构同实施例3。
呼吸干燥管侧结构同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
充分利用了光学膜的良好的光学控制功能,有效地将玻璃中空内腔分割成双中空,增加了光学性能的选择性,并且提升了系统的热工性能。同时,比较标准中空玻璃与三层玻璃,性能的提高没有增加整个板块的总重量。
充分利用外片玻璃与光学控制膜中间层边部空隙加装干燥呼吸管,使受外部环境影响最大的外侧内中空趋于稳定。

Claims (7)

1.一种呼吸式內悬膜双中空玻璃,包括外片玻璃和内片玻璃,以及外片玻璃和内片玻璃之间四周边缘处的密封层,其特征在于,在外片玻璃和内片玻璃之间加装内部悬膜框以及由悬膜框固定的光学膜形成中间层;所述悬膜框由转动框和固定框组装而成;在光学膜中间层与外片玻璃所形成中空的四周边部空间,安装干燥呼吸管,该干燥呼吸管呈回型环路结构,由可折弯铝隔条制成的充填有干燥剂的第一圈内圈干燥呼吸管和作为增加呼吸过程中干燥气体的缓冲空间的不充填干燥剂的第二圈外圈干燥呼吸管组成,第一圈内圈干燥呼吸管回路和第二圈外圈干燥呼吸管回路相通,在第一圈内圈干燥呼吸管回路的初始段开有与中空玻璃的内腔连通的呼吸孔,第二圈的外圈干燥呼吸管回路末端封装有连接软管并穿过外部隔条框与外部环境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式內悬膜双中空玻璃,其特征在于干燥呼吸管为一密闭管路,第二圈外圈干燥呼吸管的截面积与长度比小于10-4m,同时按每平方米的玻璃面积计算,第二圈外圈干燥呼吸管的缓冲空间的容积不小于100cm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式內悬膜双中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膜框由共挤聚合物型材构成的转动框和固定框组装而成; 
所述的转动框为V型结构的型材,两侧设置端板,靠近中空玻璃腔体一侧为装饰端板,装饰端板顶部为与内悬膜接触并顶起的凸缘,另一侧为定位端板,定位端板的外侧设置有止退锁紧定位的端面,端面上开有牙槽,与固定框的定位挡板内侧的锁紧定位牙槽相配合;装饰端板的外侧角部连接处作为转动支点,为一呈圆形的转动凹槽或呈半圆形凸起的转纽;转动框内预装有拉伸光学膜的、呈点状间隔分布的、用于保证悬膜所需的拉力和使用中消除光学膜内应力变化所需的弹性形变的弹簧;
所述固定框为开放式L型结构的型材,固定框的底部为用于和内片玻璃粘接的固定板,固定板靠近中空玻璃外端密封结构一侧设置有定位挡板,使固定框整体呈L型,定位挡板内侧设置有锁紧定位牙槽,靠近中空玻璃腔体一侧的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和转动框的转动凹槽配合的呈半圆形凸起的转纽,或与转动框的呈半圆形凸起的转纽配合的转动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式內悬膜双中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膜框由共挤聚合物型材构成的转动框和固定框组装而成;所述的转动框为截面呈三爪形的聚合物结构型材,三爪形的中间一爪为替代弹簧的光学膜固定边,固定边端部加工成间隔分布呈凸起状的卡头,该卡头与光学膜直接接触,并通过焊接方式得到光学膜与卡头间紧密而且能够小范围活动的接触点;三爪形的公共点作为转动支点,为半圆形转动凹槽或呈半圆形凸起的转纽,三爪形靠近中空玻璃腔体一侧的爪作为装饰端板,三爪形靠近中空玻璃外端密封结构一侧的爪的端部为转动施力及锁紧保险的端板,称为卡栓,卡栓下方的端板外侧设置有止退锁紧定位的端面,端面上开有与固定框的定位挡板内侧的锁紧定位牙槽相配合的牙槽,该端板称为卡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式內悬膜双中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膜框由共挤聚合物型材构成的转动框和结构框组装而成;所述转动框为内含中腔外有凸起的共挤聚合物结构型材,其中一凸起点为圆弧形光滑面作为转动支点,称转纽,与转动支点相邻并靠近中空玻璃腔体一侧的较长的边为用于固定及拉伸光学膜的固定边,固定边端部加工成间隔排列的用于代替弹簧的凸起的卡头,与转动支点相邻并靠近中空玻璃外端密封结构一侧带有牙槽的端面为止退锁紧端,称为卡档,与转动支点相对的点为转动施力及限位保险栓,也称为卡栓; 
所述结构框为开放式U型结构的型材,结构框的底部为用于和内片玻璃粘接的固定板,固定板的靠近中空玻璃腔体一侧设置有装饰端板,固定板靠近中空玻璃外端密封结构一侧设置有定位挡板,使结构框整体呈U型,装饰端板或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和转动框中的转动支点即转纽配合的凹槽,定位挡板内侧设置有与转动框中的卡档牙槽配合的锁紧定位牙槽。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呼吸式內悬膜双中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膜框与回型环路的干燥呼吸管之间,安装有隔离板,隔离板通过快速粘接胶带粘接在干燥呼吸管的回型环路形成的内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呼吸式內悬膜双中空玻璃,其特征在于中空玻璃的内腔仅通过回型环路的干燥呼吸管及连接软管与外部环境相通,外部密封仍为标准中空玻璃的双道密封。
CN201320644257.1U 2013-10-18 2013-10-18 呼吸式內悬膜双中空玻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265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44257.1U CN203626536U (zh) 2013-10-18 2013-10-18 呼吸式內悬膜双中空玻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44257.1U CN203626536U (zh) 2013-10-18 2013-10-18 呼吸式內悬膜双中空玻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26536U true CN203626536U (zh) 2014-06-04

Family

ID=50813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44257.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26536U (zh) 2013-10-18 2013-10-18 呼吸式內悬膜双中空玻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2653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98623A (zh) * 2013-10-18 2014-01-08 伟视幕墙(上海)有限公司 呼吸式內悬膜双中空玻璃
EA038127B1 (ru) * 2013-07-19 2021-07-09 Лайтзоун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Инк. Стеклопакет с компенсированным давлением
CN113565408A (zh) * 2021-08-18 2021-10-29 安徽蓝博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气体循环系统的节能中空玻璃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A038127B1 (ru) * 2013-07-19 2021-07-09 Лайтзоун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Инк. Стеклопакет с компенсированным давлением
CN103498623A (zh) * 2013-10-18 2014-01-08 伟视幕墙(上海)有限公司 呼吸式內悬膜双中空玻璃
CN113565408A (zh) * 2021-08-18 2021-10-29 安徽蓝博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气体循环系统的节能中空玻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26536U (zh) 呼吸式內悬膜双中空玻璃
KR102119987B1 (ko) 멤브레인을 갖는 2개의 중공-프로파일 스트립을 연결하기 위한 커넥터
CA2373008A1 (en) Assembly system for thermoacoustic windows
CN102121284A (zh) 调控腔体真空度保温的夹层平板玻璃幕墙
CN203375411U (zh) 一种密封结构灯具内外气压即时平衡技术
JP6009392B2 (ja) 複層ガラス用コーナーブロック、複層ガラス及び複合ガラス障子
CN103498623B (zh) 呼吸式內悬膜双中空玻璃
US20180252021A1 (en) Corner connector with capillaries
CN205330427U (zh) 具有悬膜双中空的复合真空玻璃
CN203626537U (zh) 内悬膜中空玻璃
CN203530143U (zh) 盒型安全中空玻璃
CN105003172A (zh) 由悬膜内框与整形外框复合调校的悬膜双中空玻璃
CN203701871U (zh) 内置式中空玻璃用呼吸干燥管结构
CN103498624B (zh) 内悬膜中空玻璃
CN105507762A (zh) 具有悬膜双中空的复合真空玻璃
CN105531436B (zh) 压力补偿玻璃单元
WO2021093243A1 (zh) 真空有机膜复合中空玻璃
CN106567650A (zh) 中空玻璃门及其制造方法
CN201184107Y (zh) 丁基复合发泡橡胶条
WO2021093242A1 (zh) 真空有机板复合中空玻璃
CN209620399U (zh) 一种耐候型中空玻璃
CN206368665U (zh) 中空玻璃门
CN203625242U (zh) 具有预埋式呼吸管结构的中空玻璃
CN206176690U (zh) 防冷桥密封观察窗
CN203626535U (zh) 中空玻璃内悬膜绷膜框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

Termination date: 2015101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