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17029U - 一种5芯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电缆 - Google Patents

一种5芯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电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17029U
CN203617029U CN201320808832.7U CN201320808832U CN203617029U CN 203617029 U CN203617029 U CN 203617029U CN 201320808832 U CN201320808832 U CN 201320808832U CN 203617029 U CN203617029 U CN 2036170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cable
tangent
charging
confir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0883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辉
李章学
蒲兴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STERN SICHUAN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ASTERN SICHUAN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STERN SICHUAN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EASTERN SICHUAN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80883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170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170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1702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5芯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电缆,具有功能齐全、安全、可靠、寿命长的特点。其控制确认线芯(CP)和充电连接确认线芯(CC)均由导体、绝缘层和屏蔽层构成独立的屏蔽体,并置于交流电源线芯(L)、中性线芯(N)和保护接地线芯(PE)形成的外间隙中,充分利用了控制确认线芯(CP)和充电连接确认线芯(CC)规格较小,其它线芯规格较大而形成空间上的特点,从而使电缆具有最小的外径和更强的抗电磁干拢性。

Description

一种5芯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电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充电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5芯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电缆。
背景技术
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环境、气候,发展新能源动力汽车已经逐步成为全球共识。电动汽车作为解决方案之一,其普及将对新能源应用以及交通系统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也将为电动汽车相关充电系统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电动汽车充电电缆是随着电动汽车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电缆形式,用于电动汽车与电源的充电连接,是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该类产品的优劣对电动汽车的安全可靠运行将产生直接的影响。
国际上先进国家都在积极进行该产品的研发,我国自2010年以来也逐步进行该类产品的研制,目前国内已有相当数量的产品应用于国内和国外市场,使用量呈逐步上升趋势。但是该类产品目前尚无相应的IEC标准,也无国家标准,电动汽车充电电缆的性能,比如抗电磁干扰能力、通信信号的准确性、充电的可靠性都有待提高,现有电动汽车充电电缆的使用寿命也不够理想。
因此,针对上述情况,如何增强电动汽车充电电缆的性能,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5芯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电缆,使其具有更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5芯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电缆,包括由导电线芯、功能线芯和填充绞合后施加绕包层组成的充电电缆缆芯,和设置在所述充电电缆缆芯外部的护套层;所述导电线芯包括交流电源线芯(L)、中性线芯(N)和保护接地线芯(PE);所述功能线芯包括控制确认线芯(CP)和充电连接确认线芯(CC),均由导体、绝缘层和屏蔽层构成独立的屏蔽体;所述交流电源线芯(L)、所述中性线芯(N)和所述保护接地线芯(PE)两两相切的设置在所述充电电缆缆芯的中心部分,所述控制确认线芯(CP)和所述充电连接确认线芯(CC)分别置于两根上述导电线芯与所述绕包层之间的外间隙中。
优选的,所述交流电源线芯(L)、所述中性线芯(N)和所述保护接地线芯(PE)两两相切的设置在所述充电电缆缆芯中均与所述绕包层的内壁相切;所述控制确认线芯(CP)与三根所述导电线芯中的两根相切,且所述控制确认线芯(CP)与所述绕包层的内壁相切;所述充电连接确认线芯(CC)与三根所述导电线芯中的另两根相切,且所述充电连接确认线芯(CC)与所述绕包层的内壁相切。
优选的,所述控制确认线芯(CP)与所述交流电源线芯(L)和所述保护接地线芯(PE)相切,且所述控制确认线芯(CP)与所述绕包层的内壁相切;所述充电连接确认线芯(CC)与所述中性线芯(N)和所述保护接地线芯(PE)相切,且充电连接确认线芯(CC)与所述绕包层的内壁相切。
优选的,所述屏蔽层为三层,由内至外依次为纵包铝塑复合带屏蔽层、铜丝或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和保护层。
优选的,所述纵包铝塑复合带屏蔽层的金属面朝内设置。
优选的,所述保护层采用聚四氟乙烯带。
优选的,所述填充采用阻燃填充绳构成,所述绕包层采用阻燃绕包带构成。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5芯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电缆,其控制确认线芯(CP)和充电连接确认线芯(CC)均由导体、绝缘层和屏蔽层构成独立的屏蔽体,并分别置于交流电源线芯(L)、中性线芯(N)和保护接地线芯(PE)这三根导电线芯中的两根与绕包层之间的外间隙中,充分利用了控制确认线芯(CP)和充电连接确认线芯(CC)规格较小,其它线芯规格较大而形成空间上的特点,从而使电缆具有最小的外径和更强的抗电磁干拢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5芯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电缆缆芯功能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5芯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电缆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确认线芯(CP)和充电连接确认线芯(CC)的结构图。
其中,11为导体,12为绝缘层,131为纵包铝塑复合带屏蔽层,132为铜丝或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133为保护层,21为导体,22为绝缘层,3为填充,4为绕包层,5为护套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5芯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电缆,使其具有更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5芯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电缆缆芯功能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5芯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电缆的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确认线芯(CP)和充电连接确认线芯(CC)的结构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5芯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电缆,包括由导电线芯、功能线芯和填充3绞合后施加绕包层4组成的充电电缆缆芯,和设置在充电电缆缆芯外部的护套层5;导电线芯包括交流电源线芯(L)、中性线芯(N)和保护接地线芯(PE);功能线芯包括控制确认线芯(CP)和充电连接确认线芯(CC),均由导体11、绝缘层12和屏蔽层构成独立的屏蔽体;其核心改进点在于,交流电源线芯(L)、中性线芯(N)和保护接地线芯(PE)两两相切的设置在充电电缆缆芯的中心部分,控制确认线芯(CP)和充电连接确认线芯(CC)分别置于两根上述导电线芯与绕包层4之间的外间隙中。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5芯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电缆,其控制确认线芯(CP)和充电连接确认线芯(CC)均由导体、绝缘层和屏蔽层构成独立的屏蔽体(如图3),并分别置于交流电源线芯(L)、中性线芯(N)和保护接地线芯(PE)这三根导电线芯中的两根与绕包层4之间的外间隙中(如图1和图2),实现了将两根功能线芯隔开,避免相互之间的影响,并充分利用了控制确认线芯(CP)和充电连接确认线芯(CC)规格较小,其它线芯规格较大而形成空间上的特点,从而使电缆具有最小的外径和更强的抗电磁干拢性。
作为优选,交流电源线芯(L)、中性线芯(N)和保护接地线芯(PE)两两相切的设置在充电电缆缆芯中均与绕包层4的内壁相切;控制确认线芯(CP)与三根导电线芯中的两根相切,且控制确认线芯(CP)与绕包层的内壁相切;充电连接确认线芯(CC)与三根导电线芯中的另两根相切(这里的另两根指区别与上述的两根),且充电连接确认线芯(CC)与绕包层4的内壁相切,使缆芯内各线芯的空间排布为最合理的方式。
在本方案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控制确认线芯(CP)与交流电源线芯(L)和保护接地线芯(PE)相切,且控制确认线芯(CP)与绕包层的内壁相切;充电连接确认线芯(CC)与中性线芯(N)和保护接地线芯(PE)相切,且充电连接确认线芯(CC)与绕包层的内壁相切,其结构可以参照图1和图2所示。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的技术方案,屏蔽层为三层,由内至外依次为纵包铝塑复合带屏蔽层131、铜丝或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132和保护层133。
其三层屏蔽层结构设计具有以下优点:
1、纵包铝塑复合带屏蔽层131和铜丝或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132构成双层屏蔽层,增强了电缆的抗电磁干扰能力,确保了电缆通信信号的准确性,提高了电缆充电的可靠性。
2、纵包铝塑复合带屏蔽层131除了屏蔽功能外,还有保护控制确认线芯(CP)和充电连接确认线芯(CC)不被破坏的作用。因为电动汽车充电电缆的工作方式决定其长期经受往复移动、拉拽等外力作用,这些外力作用容易对电缆各线芯造成扭曲、断裂、绝缘层破口等影响,从而使电缆失效。在整个电缆中,功能线芯规格最小、绝缘最薄,最易受到机械外力破坏,需要重点保护。这里使用的铝塑复合带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柔韧性和较小的摩擦系数,能够对通信连接确认线芯进行全方位的防护,延长其使用寿命。
3、保护层133不仅可以使屏蔽层和绝缘层22、护套层5之间能够保持较好的相对滑移性,也可以使护套层5不被屏蔽层的断头铜丝或镀锡铜丝破坏绝缘层22、护套层5,从而提高电缆使用寿命。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的技术方案,纵包铝塑复合带屏蔽层131的金属面朝内设置,即其远离铜丝或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132的一侧,以更好得起到对内部线芯的抗电磁干扰和物理保护作用,同时避免破坏外部结构。
在本方案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保护层133采用聚四氟乙烯带。由于聚四氟乙烯带具有自润滑性和较好的机械性能,聚四氟乙烯带保护层133不仅可以使屏蔽层和绝缘层22、护套层5之间能够保持较好的相对滑移性,也可以使护套层5不被屏蔽层的断头铜丝或镀锡铜丝破坏绝缘层22、护套层5,从而提高电缆使用寿命。
填充优先采用阻燃填充绳构成,绕包层优先采用阻燃绕包带构成。
导体采用符合GB/T3956要求的第5种或第6种镀锡或非镀锡无氧铜导体绞合而成。绝缘层采用长期工作温度为90℃的乙丙橡胶混合物或TPE热塑弹性体挤包而成。电缆护套层(如图2所示)采用与绝缘相匹配的长期工作温度为90℃的氯磺化聚乙烯橡皮或其他相当的合成弹性体、TPE热塑弹性体、TPU聚氨酯弹性体的任一种挤包而成,保证电缆具有耐高温、阻燃、耐磨、耐弯曲、耐老化等优异性能。当有环保性能要求时,绝缘、填充、绕包层、护套层均采用符合欧盟ROHS指令要求的环保性材料。
本产品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最大值为690V,额定电流不超过250A(AC)的电动车辆充电连接装置与电动汽车用传导式充电接口的连接,适合专门的充电站使用非车载充电机对电动汽车充电时的连接和电动道路车辆充电设备的连接。也适合家庭或公共场所使用配置的供电设备为电动汽车提供电源充电时的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5芯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电缆,具有功能齐全、安全、可靠、寿命长的特点。其控制确认线芯(CP)和充电连接确认线芯(CC)均由导体、绝缘层和屏蔽层构成独立的屏蔽体,并置于交流电源线芯(L)、中性线芯(N)和保护接地线芯(PE)形成的外间隙中,充分利用了控制确认线芯(CP)和充电连接确认线芯(CC)规格较小,其它线芯规格较大而形成空间上的特点,从而使电缆具有最小的外径和更强的抗电磁干拢性。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5芯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电缆,包括由导电线芯、功能线芯和填充绞合后施加绕包层组成的充电电缆缆芯,和设置在所述充电电缆缆芯外部的护套层;所述导电线芯包括交流电源线芯(L)、中性线芯(N)和保护接地线芯(PE);所述功能线芯包括控制确认线芯(CP)和充电连接确认线芯(CC),均由导体、绝缘层和屏蔽层构成独立的屏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电源线芯(L)、所述中性线芯(N)和所述保护接地线芯(PE)两两相切的设置在所述充电电缆缆芯的中心部分,所述控制确认线芯(CP)和所述充电连接确认线芯(CC)分别置于两根上述导电线芯与所述绕包层之间的外间隙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芯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电源线芯(L)、所述中性线芯(N)和所述保护接地线芯(PE)两两相切的设置在所述充电电缆缆芯中均与所述绕包层的内壁相切;所述控制确认线芯(CP)与三根所述导电线芯中的两根相切,且所述控制确认线芯(CP)与所述绕包层的内壁相切;所述充电连接确认线芯(CC)与三根所述导电线芯中的另两根相切,且所述充电连接确认线芯(CC)与所述绕包层的内壁相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5芯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确认线芯(CP)与所述交流电源线芯(L)和所述保护接地线芯(PE)相切,且所述控制确认线芯(CP)与所述绕包层的内壁相切;所述充电连接确认线芯(CC)与所述中性线芯(N)和所述保护接地线芯(PE)相切,且充电连接确认线芯(CC)与所述绕包层的内壁相切。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5芯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为三层,由内至外依次为纵包铝塑复合带屏蔽层、铜丝或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和保护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5芯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包铝塑复合带屏蔽层的金属面朝内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5芯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采用聚四氟乙烯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芯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采用阻燃填充绳构成,所述绕包层采用阻燃绕包带构成。
CN201320808832.7U 2013-12-10 2013-12-10 一种5芯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电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170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08832.7U CN203617029U (zh) 2013-12-10 2013-12-10 一种5芯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电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08832.7U CN203617029U (zh) 2013-12-10 2013-12-10 一种5芯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电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17029U true CN203617029U (zh) 2014-05-28

Family

ID=50769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0883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17029U (zh) 2013-12-10 2013-12-10 一种5芯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电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1702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6903A (zh) * 2014-11-17 2015-02-25 中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内部用高压电缆及其制作方法
CN106098232A (zh) * 2014-11-17 2016-11-09 王笑梅 一种电动车内部连接用高压电缆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6903A (zh) * 2014-11-17 2015-02-25 中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内部用高压电缆及其制作方法
CN106098232A (zh) * 2014-11-17 2016-11-09 王笑梅 一种电动车内部连接用高压电缆及其制作方法
CN106098232B (zh) * 2014-11-17 2018-08-31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徐州供电分公司 一种电动车内部连接用高压电缆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67254B (zh) 具有超软铝导体的电动汽车内部用双护套高压连接电缆及制作方法
CN203617029U (zh) 一种5芯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电缆
CN202632869U (zh) 铝芯低烟无卤阻燃中压耐火电缆
CN205900183U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电缆
CN203205089U (zh) 电动公路车辆充电站和充电桩用电缆
CN203617035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电缆
CN203617032U (zh) 一种7芯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电缆
CN207572119U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用环保耐高温高压电缆
CN215577784U (zh) 一种芳纶纤维编织低温橡胶硫化顶驱专用电缆
CN206639646U (zh) 一种电气装备用电力电缆
CN202549456U (zh) 额定电压0.6/1kV阻燃耐火电力电缆
CN202976931U (zh) 一种矿用信号组合软电缆
CN212365581U (zh) 一种多芯控制电缆
CN204204497U (zh) 高速轨道车用高压电缆
CN202905273U (zh) 额定电压35kV风力发电动力电缆
CN205582531U (zh) 一种150kV直流高压软电缆
CN102789829A (zh) 一种耐弯曲采煤机软电缆
CN203205090U (zh) 低烟无卤阻燃电动公路车辆充电站和充电桩用电缆
CN201946370U (zh) 一种耐火型矿物绝缘电缆
CN207503684U (zh) 一种耐高温易撕型扁平布电线
CN206685173U (zh) 一种电动汽车多功能直流充电桩电缆
CN202650596U (zh) 石油开采装备用综合电缆
CN203205098U (zh) 一种采煤机金属屏蔽橡套软电缆
CN108133779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电缆
CN203118634U (zh) 一种耐火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8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