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04485U - 离合器 - Google Patents

离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04485U
CN203604485U CN201320647791.8U CN201320647791U CN203604485U CN 203604485 U CN203604485 U CN 203604485U CN 201320647791 U CN201320647791 U CN 201320647791U CN 203604485 U CN203604485 U CN 2036044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rsion spring
belt pulley
transmission shaft
axle sleeve
adhesive di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4779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兆宇
邢子义
侯丰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KOU ZHONGYU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KOU ZHONGYU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KOU ZHONGYU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KOU ZHONGYU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64779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044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044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0448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lle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离合器涉及一种离合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磁力制动的带有摩擦盘的离合器。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电能消耗更少、直径更小、寿命更长的离合器。本实用新型离合器,包括主动件、从动件、电磁铁芯和吸合盘,其还包括扭簧,所述扭簧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吸合盘,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从动件相对固定;当所述电磁铁芯断电时,所述主动件与所述吸合盘贴合,所述主动件的扭矩通过所述吸合盘传递到所述扭簧的第一端使得所述扭簧扭转,所述扭簧的侧壁从而贴合所述主动件;当所述电磁铁芯得电时,所述吸合盘与所述主动件分离,所述扭簧回转,所述扭簧的侧壁从而与所述主动件分离。本实用新型离合器适用于要求离合器体积小、节能、寿命长的场合。

Description

离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合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磁力制动的带有摩擦盘的离合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传递相同扭矩的情况下,离心式离合器和传统的摩擦盘式电磁离合器的直径都较大。对于离心式离合器,其传递扭矩的影响因素是离心片重量、离心片质心半径和离心片的转速,生产商为了保证离合器在低转速时的传递能力就会增大离心片质量或者增大离心片质心半径,为了保证离心式离合器能在高速时分离,离合器线圈通常设计的比较大,这些因素导致离心式离合器的直径尺寸很大。对于传统的摩擦盘式电磁离合器,其利用电磁力吸引摩擦盘与传动盘压紧从而产生摩擦力来传递动力,摩擦盘与传动盘之间的摩擦系数一般在0.18~0.22之间,因此,压紧力的大小一般是该压紧力产生的摩擦力的5倍以上,电磁线圈要产生如此大的压紧力就相应需要体积较大的线圈来驱动摩擦盘动作。另外,摩擦盘式离合器的寿命与摩擦盘的面积有关,面积越大寿命越长,为了保证离合器有足够的寿命,生产商会增大摩擦盘的直径。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摩擦盘式离合器的体积较大。而在一些场合,轮系之间的间距较小,或者安装空间较小,在使用离合器时,需要离合器的直径较小,体积较紧凑。传统的摩擦盘式电磁离合器由于摩擦盘承受的压紧力大,摩擦盘磨损严重,摩擦盘的寿命较短。而其电磁线圈中所需通入的电流较大,使得其电能消耗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能消耗更少、直径更小、寿命更长的离合器。
本实用新型离合器,包括主动件、从动件、电磁铁芯和吸合盘,其还包括扭簧,所述扭簧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吸合盘,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从动件相对固定;
当所述电磁铁芯断电时,所述主动件与所述吸合盘贴合,所述主动件的扭矩通过所述吸合盘传递到所述扭簧的第一端使得所述扭簧扭转,所述扭簧的侧壁从而贴合所述主动件;
当所述电磁铁芯得电时,所述吸合盘与所述主动件分离,所述扭簧回转,所述扭簧的侧壁从而与所述主动件分离。
本实用新型离合器,其中所述扭簧的第一端上沿扭簧的轴向向外设有轴向引脚,所述吸合盘上设有轴向引脚孔,轴向引脚孔可滑动地套在所述轴向引脚上。
本实用新型离合器,其中所述扭簧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自由状态内径大于第二部分的自由状态内径。
本实用新型离合器,其中所述扭簧的其中一圈的节距为其余圈节距的5~10倍,所述的一圈靠近所述第一端。
本实用新型离合器,其中所述扭簧的第二端沿扭簧的径向向内设有径向引脚,所述从动件上设有径向引脚孔,径向引脚插在所述径向引脚孔内。
本实用新型离合器,其中所述吸合盘包括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之间设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离合器,其中所述吸合盘上设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套在所述扭簧外。
本实用新型离合器,其中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皮带轮包括筒形部和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侧壁部,传动轴固定在所述侧壁部上,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和轴套,轴套固定在从动轴的一端,所述传动轴、轴套、电磁铁芯、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传动轴和轴套之间留有间隙,传动轴和轴套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轴套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扭簧的长度小于其自由状态长度,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扭簧外,所述吸合盘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侧壁部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本实用新型离合器,其中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皮带轮包括筒形部和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侧壁部,传动轴固定在所述侧壁部上,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和轴套,轴套固定在从动轴的一端,所述传动轴、轴套、电磁铁芯、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传动轴和轴套之间留有间隙,传动轴和轴套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轴套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扭簧外,所述侧壁部上固定有磁铁,所述吸合盘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所述磁铁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本实用新型离合器,其中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传动轴包括传动轴部和一体连接在转动轴部一端的法兰盘部,法兰盘部固定在所述皮带轮的一端,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所述传动轴部、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所述电磁铁芯位于皮带轮外,所述从动轴的一端伸入所述皮带轮内并与所述传动轴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从动轴的伸入皮带轮内的端部的外径与所述传动轴部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从动轴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部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部外,所述吸合盘内嵌装有磁铁,所述法兰盘部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所述磁铁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本实用新型离合器,其中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皮带轮包括筒形部、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环形侧壁部和一体连接在环形侧壁部上的传动套筒部,传动套筒部位于所述筒形部之外,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从动轴从所述筒形部内经所述传动套筒部向外穿出,从动轴的穿出端上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从动轴外,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从动轴相对固定,所述传动套筒部套在所述扭簧外,所述电磁铁芯和吸合盘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外,所述吸合盘包括一体连接的吸合盘法兰盘部、吸合盘筒形部和环形板部,吸合盘法兰盘部套在所述传动套筒部之外,环形板部套在所述从动轴外,所述扭簧的第一端与环形板部连接;
还包括限位块,限位块套在从动轴上,限位块位于所述环形板部和螺母之间,所述从动轴上还套有波形弹簧,波形弹簧位于限位块和环形板部之间,波形弹簧的两侧壁分别与限位块和环形板部相抵;
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吸合盘筒形部外,所述吸合盘法兰盘部位于电磁铁芯和所述环形侧壁部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离合器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离合器的工作原理不同,吸合盘不再是传递扭矩的桥梁,本实用新型离合器主要通过扭簧作为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传递扭矩的桥梁。扭簧的第一端连接吸合盘,扭簧的第二端与从动件相对固定,当电磁铁芯断电时,主动件与吸合盘贴合,主动件与吸合盘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对扭簧的第一端作用一个扭矩,该扭矩使得扭簧会发生扭转,扭簧在直径该扭矩的作用下会产生变化,一旦该变化导致扭簧的侧壁贴合上主动件,则主动件也会对扭簧作用一个扭矩,主动件对扭簧作用的扭矩与吸合盘对扭簧作用的扭矩叠加,会使得扭簧有更多的壁面与主动件贴合,这样会造成一种递进循环的效果,直至扭簧上有足够多圈的壁面与主动件贴合,从而使得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的扭矩通过扭簧进行传递,而当电磁铁芯得电时,吸合盘与主动件分离,扭簧的第一端扭矩变小会使得扭簧回转,扭簧回转而与主动件分离,则此时离合器不传递扭矩。由于吸合盘在本实用新型离合器中只需要能够产生一个较小的启动扭矩使扭簧的一端直径发生变化,其直径和需要的压紧力都较小,而离合器的主要工作摩擦面是扭簧上的壁面,扭簧本身在直径方向上占据的空间小,所以本实用新型离合器的直径更小。而吸合盘所承受的压紧力小,可以减少吸合盘的磨损,从而延长离合器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离合器中吸合盘承受的压紧力小,所以要使吸合盘动作时,电磁铁芯所需的电流也更小,能量消耗更少。
本实用新型离合器中,扭簧的第一端上沿扭簧的轴向向外设有轴向引脚,吸合盘上设有轴向引脚孔,轴向引脚孔可滑动地套在轴向引脚上时,扭簧和吸合盘之间易于装配,且轴向引脚孔和轴向引脚之间的摩擦力可以很小,有利于在需要吸合盘动作时更进一步降低电磁铁芯中需要的电流。本实用新型离合器中扭簧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自由状态内径大于第二部分的自由状态内径时,第二部分可以用于直接装配而与从动件相对固定,而只采用第一部分进行松开和抱紧动作,这样能够减小离合器的响应时间。本实用新型离合器中扭簧的其中一圈的节距为其余圈节距的5~10倍时,该圈扭簧可用于被轴向压缩,从而使扭簧对吸合盘产生推力而提供压紧力,这样能够省去让吸合盘与主动件贴合的零部件。本实用新型离合器中扭簧的第二端沿扭簧的径向向内设有径向引脚,从动件上设有径向引脚孔,径向引脚插在径向引脚孔内时,径向引脚能够使扭簧与从动件的相对固定更加稳固。本实用新型离合器中吸合盘包括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之间设有间隙时,能够减少离合器工作过程中磁铁磁路与铁芯磁路之间的干扰,减小因两磁路相互作用产生过多的热量对离合器工作造成的影响。本实用新型离合器中吸合盘上设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套在扭簧外时,限位装置能够防止扭簧在放松状态时随外界震动而震动,防止扭簧因震动造成与周边零部件的干涉,降低噪音。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离合器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离合器第一个实施例的左视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离合器第二个实施例的左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离合器第三个实施例的左视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离合器第四个实施例的左视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离合器第五个实施例的左视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离合器第六个实施例的左视剖视图;
图8为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离合器第一个实施例,壳体101上向前伸出有环形凸台1011,环形凸台1011的外侧壁上通过双列轴承102安装有皮带轮103,环形凸台1011的内侧壁上通过水泵轴承104安装有从动轴105。皮带轮103包括筒形部1031和连接在筒形部1031前端的侧壁部1032,皮带轮103与从动轴105同轴线,侧壁部1032上通过螺钉固定有传动轴106(螺钉在图中未示出),传动轴106位于皮带轮103内,传动轴106与从动轴105同轴线。从动轴105的前端过盈配合地套有轴套107,轴套107位于皮带轮103内,轴套107的外径与传动轴106的外径相等,轴套107与传动轴106之间留有间隙。同时参见图1和图2,扭簧108位于皮带轮103内,扭簧108与从动轴105同轴线,扭簧108的横截面呈矩形。扭簧108有十圈,其中后五圈的自由状态内径小于前五圈的自由状态内径,由于前五圈和后五圈这两部分的自由状态内径不相等,所以这两部分之间有一段自由状态内径逐渐变化的过渡段,扭簧108的后五圈套在轴套107外,扭簧108的后五圈的自由状态内径小于轴套107的外径,因此将扭簧108的后五圈装配在轴套107上后扭簧108的后五圈会抱紧轴套107。扭簧108的前五圈套在传动轴106外,扭簧108的前五圈的自由状态内径大于传动轴106的外径,因此在扭簧未被正向扭转时,扭簧108的前五圈与传动轴106之间留有间隙。扭簧108的前五圈中,其中一圈的节距为其余圈节距的10倍,该圈最靠近扭簧的前端,扭簧108的前端沿轴向向前弯折有轴向引脚1081。钢质的吸合盘109位于皮带轮103内,吸合盘109与从动轴105同轴线,吸合盘109套在传动轴106外,吸合盘109上对应轴向引脚1081设有轴向引脚孔(轴向引脚孔在图中未标出),扭簧108的轴向引脚1081插在该轴向引脚孔内。本实施例中在将扭簧108装配上后,扭簧108的长度小于其自由状态的长度,即扭簧108处于被轴向压缩的状态。钢质的限位筒110位于皮带轮103内,限位筒110与吸合盘109为一体构造,限位筒110套在扭簧108的前五圈外。电磁铁芯111位于皮带轮103内,电磁铁芯111过盈配合在水泵轴承104的外圈上从而与壳体101相对固定。电磁铁芯111位于扭簧108和限位筒110外,吸合盘109位于电磁铁芯111和侧壁部1032之间。本实施例应用于发动机液冷系统的水泵处,从动轴105的后端穿过壳体101,从动轴105上固定连接有叶轮112,从动轴101上在叶轮112与水泵轴承104之间还设有动态水封1051。
本实施例在安装时需要让皮带轮103的转向与扭簧108的旋向相同。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当电磁铁芯111断电时,扭簧108由于处于被轴向压缩的状态,吸合盘109会在扭簧108的推力作用下与皮带轮103上的侧壁部1032贴合并产生一定的压紧力,当皮带轮103转动时,传动轴106与皮带轮103同步旋转,而吸合盘109在侧壁部1032上贴合着相对滑动,由于侧壁部1032与吸合盘109之间的摩擦力,吸合盘109会通过轴向引脚1081对扭簧108的前端产生一定的扭矩,由于皮带轮103的转向与扭簧108的旋向相同,这个扭矩会使得扭簧108的最前端正向扭转,即顺着扭簧108的旋向方向扭转,扭簧108的靠近轴向引脚1081的一段在该扭矩的作用下内径变小并由内壁与传动轴106相接触,一旦它们相接触,由于传动轴106与扭簧108之间的转速差和传动轴106与扭簧108之间因为相接触而产生的摩擦力,传动轴106也会对扭簧106产生一定的扭矩,传动轴106和吸合盘109对扭簧产生的扭矩叠加,进一步使得扭簧108进一步正向扭转,扭簧108将有更多的内壁面与传动轴106相接触,于是扭簧所受到的扭矩进一步加大,扭簧被进一步扭转,这个过程在很短的时间内循环进行,直至扭簧108的前五圈将传动轴106完全抱住,于是传动轴106与轴套107之间通过扭簧108传递扭矩。当吸合盘109与皮带轮103达到相同转速后,由于吸合盘109仍受到扭簧108因轴向压缩而产生的轴向推力,因此,吸合盘109会与侧壁部1032在同速运转的同时有一定的静摩擦力,该摩擦力使得扭簧108的最前面一圈维持在与传动轴106贴合的状态。此时离合器即处于合的状态,即传递扭矩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皮带轮和传动轴即作为主动件,从动轴和轴套即作为从动件。
由于吸合盘109对扭簧108前端产生的扭矩只需要达到足够让扭簧108的靠近轴向引脚1081的一段与传动轴106相接触即可,这个扭矩相比与整个离合器传递的扭矩来说要小很多,所以,吸合盘109与侧壁部1032之间产生的压紧力相比摩擦片式离合器来说也要小很多。所以,当电磁铁芯111得电时,电磁铁芯111中只需通入较小的电流即可吸引吸合盘109,使吸合盘109与侧壁部1032分离。吸合盘109与侧壁部1032分离后,扭簧108的最前端变得自由,使得扭簧108回转,即向着与扭簧108的旋向相反的方向扭转,扭簧108的前五圈的内径变大从而与传动轴106分离,这时,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就不再传递扭矩了,离合器处于离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当离合器处于离的状态时,扭簧108的前五圈处于放松状态,这时扭簧108若因为离合器的安装环境震动而震动,限位筒110可以起到防止其与周边的其他零件干涉、降低噪音的作用。另外,限位筒110设置在电磁铁芯111附近,可以起到辅助导磁的作用,保证电磁线圈的吸合力充足。扭簧108的两部分直径一大一小,扭簧的动作圈数减少,可以缩短离合器的响应时间。扭簧108的最前端一圈的节距为其余圈节距的10倍,这种结构使扭簧的最后一圈可被轴向压缩,从而提供对吸合盘的轴向压紧力,该圈的节距取其余圈节距的5~10倍为宜。在传递扭矩的过程中,扭簧对轴套和传动轴的抱紧力和摩擦力较大,将扭簧108的横截面设计成矩形可以增大扭簧与轴套和传动轴的接触面积,降低扭簧与轴套、传动轴之间的压强,增大离合器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离合器第二个实施例,其与第一个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皮带轮的侧壁部2032上嵌装固定有呈环形的磁铁212,本实施例在装配完成时,扭簧208中的前五圈处于自由状态,未被轴向压缩,吸合盘209与扭簧208的轴向引脚弯折处之间留有间隙(图中未示出),这样当电磁铁芯211得电时,可以吸引吸合盘209使其在轴向引脚上滑动。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第一个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的区别在于:当电磁铁芯211断电时,吸合盘209在磁铁212的吸力作用下与侧壁部2032贴合从而提供需要的压紧力;当电磁铁芯211得电时,电磁铁芯211克服磁铁212对吸合盘209的吸引力和扭簧208轴向引脚对吸合盘209的摩擦力,使吸合盘209与侧壁部2032分离。本实施例中,呈环形的磁铁212可替换为多块在环向均匀分布的小磁铁。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离合器第三个实施例,其与第一个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传动轴306、轴套307、扭簧308、吸合盘309、限位筒310和电磁铁芯311均位于皮带轮303之外,从动轴305从皮带轮303内穿出并穿过传动轴306,壳体301上设有凸台3012,凸台3012上通过螺钉313固定有铁芯支架314,电磁铁芯311固定在铁芯支架314上从而与壳体301相对固定,本实施例中扭簧308的后五圈的自由状态内径大于前五圈的自由状态内径,在扭簧308装配后同样处于被轴向压缩的状态从而与皮带轮贴合。
尽管本实施例中一部分零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与实施例一中存在区别,但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与实施例是相同的。
实施例四
如图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离合器第四个实施例,其与第二个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吸合盘409采用双层构造,吸合盘409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盘体4091和第二盘体4092,第一盘体4091和第二盘体4092之间留有间隙。
本实施例在工作时,当电磁铁芯411断电时,第二盘体4092受磁铁412的吸引而与皮带轮的侧壁部4032贴合;当电磁铁芯411通电时,电磁铁芯411吸引第一盘体4091,使第二盘体4092与侧壁部4032分离。本实施例中,吸合盘采用双层构造能够减少离合器工作过程中磁铁磁路与铁芯磁路之间的干扰,减小因两磁路相互作用产生过多的热量对离合器工作造成的影响。
实施例五
如图6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离合器第五个实施例,壳体501上向外伸出有环形凸台5011,环形凸台5011上通过组合轴承502安装有皮带轮503和从动轴505,组合轴承502的中间圈过盈配合在环形凸台5011的内侧壁上,皮带轮503过盈配合在组合轴承502的最外圈上,皮带轮503与从动轴505同轴线,皮带轮503上固定连接有钢质的传动轴506,传动轴506包括传动轴部5061和一体连接在传动轴部5061前端的法兰盘部5062,法兰盘部5062通过螺钉507固定在皮带轮503的前端,传动轴部5061位于皮带轮503内,传动轴506与从动轴505同轴线,从动轴505的前端伸入皮带轮503内,从动轴505的前端与传动轴部5061之间留有间隙,从动轴505的前端的外径与传动轴部5061的外径相等。还包括扭簧508和树脂制成的吸合盘509,扭簧508和吸合盘509均位于皮带轮503内,吸合盘509套在传动轴部5061外,扭簧508和吸合盘509均与从动轴505同轴线。扭簧508有十二圈,各圈的自由状态内径相等,扭簧508的自由状态内径大于传动轴部5061的外径,因此将扭簧508装配后扭簧508的内侧壁面会与从动轴505的前端的外侧壁和传动轴部5061的外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扭簧508的后三圈套在从动轴505外,扭簧508的后端沿扭簧508的径向向内弯折有径向引脚5082,从动轴505的前端外侧壁上设有径向引脚孔,径向引脚5082插在该径向引脚孔内。扭簧508的前九圈套在传动轴部5061外,扭簧508的前端沿扭簧508的轴向向前弯折有轴向引脚,吸合盘509上设有轴向引脚孔,轴向引脚孔套在该轴向引脚上并可前后滑动(轴向引脚和轴向引脚孔在图中未标出,但可以参见实施例一中的图2)。吸合盘509上一体连接有限位筒510,限位筒510套在扭簧508的全长外,限位筒510的内径小于扭簧的自由状态外径,所以当扭簧不被扭转时,扭簧508的外侧壁面将与限位筒510的内壁相贴。限位筒510的外侧壁上还设有限位环5101,这样当吸合盘509和限位筒510相后运动时,限位环5101能够起到一个限位作用。电磁铁芯511位于皮带轮503外,法兰盘部5062位于电磁铁芯511和吸合盘509之间,吸合盘509内嵌装有呈环形的磁铁512,这样法兰盘部5062能够被磁铁512吸引从而使吸合盘509与法兰盘部5062贴合。壳体501上设有凸台5012,凸台5012上通过第二螺钉513固定有铁芯支架514,电磁铁芯511固定在铁芯支架514上从而与壳体501相对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扭簧508中各圈的节距相等。本实施例应用于发动机液冷系统的水泵处,从动轴505的后端穿过壳体501,从动轴505上固定连接有叶轮515,从动轴505上在叶轮515与组合轴承502之间还设有动态水封5051。本实施例中扭簧508的旋向与皮带轮503的转向相同。
本实施例在工作时,当电磁铁芯511断电时,吸合盘509由于磁铁512对法兰盘部5062的吸引而与法兰盘部5062贴合,参见实施例一的工作过程,之后扭簧508的各圈会分别抱紧传动轴部5061和从动轴505。从而在传动轴部5061与从动轴505之间通过扭簧508传递扭矩,这时离合器将处于合的状态。当电磁铁芯511得电时,电磁铁芯511对磁铁512产生斥力,克服轴向引脚与轴向引脚孔之间的摩擦力以及磁铁512与法兰盘部5062之间的吸引力,使吸合盘509与法兰盘部5062分离,参见实施例一的工作过程,之后扭簧508的各圈会松开传动轴部5061和从动轴505,离合器处于离的状态。由于吸合盘509与法兰盘部5062分离后,扭簧508的前端变得自由,所以扭簧508的外径会变大,而由于限位筒510的内径小于扭簧的自由状态外径,所以这时扭簧508会与限位筒510的内壁相贴合,这样能够防止扭簧508随系统的震动而震动。
在本实施例中,皮带轮503和传动轴506作为主动件,从动轴505作为从动件,对比之前的实施例,可知从动轴上不必非有轴套,吸合盘也可采用不被磁铁吸引的材质,铁芯和吸合盘可以分别位于主动件的用于与吸合盘贴合的部位的两边。在本实施例中,呈环形的磁铁512也可用多块纽扣形磁铁替代。
实施例六
如图7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离合器第六个实施例,壳体601上向外伸出有环形凸台6011,环形凸台6011的外侧壁上通过双列轴承602安装有皮带轮603,环形凸台6011的内侧壁上通过单列轴承604安装有从动轴605,皮带轮603与从动轴605同轴线,皮带轮603包括筒形部6031、一体连接在筒形部6031前端的环形侧壁部6032和一体连接在环形侧壁部6032上的传动套筒部6033,传动套筒部6033位于筒形部6031之外,传动套筒部6033与从动轴605同轴线。从动轴605从筒形部6031内经传动套筒部6033向前穿出,从动轴605的前端螺纹连接有螺母606。扭簧608套在从动轴605外,扭簧608位于传动套筒部6033内,扭簧608与从动轴605同轴线,扭簧608的自由状态外径小于传动套筒部6033的内径,扭簧608的自由状态内径小于从动轴605的外径,这样当扭簧不扭转时,扭簧会抱住从动轴而与传动套筒部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扭簧608共有七圈,且各圈的内径、外径及节距均相等。如图8所示,扭簧608的后端沿扭簧608的径向向内弯折有径向引脚6082,从动轴605上设有径向引脚孔,径向引脚6082插在该径向引脚孔内。扭簧608的前端沿扭簧608的轴向向前弯折有轴向引脚6081。钢质的吸合盘609位于皮带轮外,吸合盘609包括一体连接的吸合盘法兰盘部6091、吸合盘筒形部6092和环形板部6093,吸合盘法兰盘部6091套在传动套筒部6033外,环形板部6093套在从动轴605外,环形板部6093上设有轴向引脚孔,轴向引脚6081插在该轴向引脚孔内。限位块607套在从动轴605上,限位块607位于环形板部6093和螺母606之间。从动轴605上还套有波形弹簧610,波形弹簧610位于环形板部6093和限位块607之间,波形弹簧610的前后两侧壁分别与限位块607和环形板部6093相抵。电磁铁芯611位于吸合盘筒形部6092外,吸合盘法兰盘部6091位于环形侧壁部6032和电磁铁芯611之间。如图7所示,壳体601上设有凸台6012,凸台6012上通过螺钉613固定有铁芯支架614,电磁铁芯611固定在铁芯支架614上从而与壳体601相对固定。本实施例应用于发动机液冷系统的水泵处,从动轴605的后端穿过壳体601,从动轴605上固定连接有叶轮612,从动轴605上在叶轮612与单列轴承604之间还设有动态水封6051。本实施例中扭簧608的旋向与皮带轮603的转向相反。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当电磁铁芯611断电时,吸合盘609在波形弹簧610的作用力下,环形板部6093与传动套筒部6033的前端面贴合并产生一定的压紧力,皮带轮603转动时会带动吸合盘609旋转,由于扭簧608的旋向与皮带轮603的转向相反,于是扭簧608的靠近轴向引脚的一段径向膨胀从而与传动套筒部6033的内壁贴合,类似于实施例一中的工作过程,这时传动套筒部6033与扭簧608之间的摩擦力对扭簧608作用一个扭矩,该扭矩与吸合盘609对扭簧608作用的扭矩叠加,使得扭簧608上更多的壁面与传动套筒部6033的内壁贴合,如此循环递进,使得扭簧608各圈均径向膨胀而与传动套筒部6033的内壁贴合,从而皮带轮与从动轴605之间则通过扭簧608传递扭矩,此时离合器处于合的状态。当电磁铁芯611得电时,电磁铁芯611吸引吸合盘609,克服波形弹簧610的弹力以及轴向引脚孔与轴向引脚6081之间的摩擦力,使环形板部6093与传动套筒部6033的前端面分离,于是扭簧608回转,扭簧608与传动套筒部6033的内壁分离,扭簧608重新抱住从动轴605,传动套筒部6033与从动轴605之间失去传递扭矩的桥梁,离合器停止传递扭矩,此时离合器处于离的状态。
对比之前的实施例,可知,要在皮带轮与从动轴之间通过扭簧传递扭矩,既可以让扭簧抱紧与皮带轮固定连接的传动轴,又可以让扭簧膨胀而紧贴与皮带轮上的传动套筒部。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5)

1.离合器,包括主动件、从动件、电磁铁芯和吸合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扭簧,所述扭簧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吸合盘,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从动件相对固定; 
当所述电磁铁芯断电时,所述主动件与所述吸合盘贴合,所述主动件的扭矩通过所述吸合盘传递到所述扭簧的第一端使得所述扭簧扭转,所述扭簧的侧壁从而贴合所述主动件; 
当所述电磁铁芯得电时,所述吸合盘与所述主动件分离,所述扭簧回转,所述扭簧的侧壁从而与所述主动件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的第一端上沿扭簧的轴向向外设有轴向引脚,所述吸合盘上设有轴向引脚孔,轴向引脚孔可滑动地套在所述轴向引脚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自由状态内径大于第二部分的自由状态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自由状态内径大于第二部分的自由状态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的其中一圈的节距为其余圈节距的5~10倍,所述的一圈靠近所述第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的第二端沿扭簧的径向向内设有径向引脚,所述从动件上设有径向引脚孔,径向引脚插在所述径向引脚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的第二端沿扭簧的径向向内设有径向引脚,所述从动件上设有径向引脚孔,径向引脚插在所述径向引脚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合盘包括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之间设有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合盘包括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之间设有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合盘包括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之间设有间隙。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合盘包括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之间设有间隙。 
12.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合盘上设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套在所述扭簧外。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合盘上设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套在所述扭簧外。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合盘上设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套在所述扭簧外。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合盘上设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套在所述扭簧外。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合盘上设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套在所述扭簧外。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合盘上设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套在所述扭簧外。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合盘上设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套在所述扭簧外。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合盘上设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套在所述扭簧外。 
2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皮带轮包括筒形部和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侧壁部,传动轴固定在所述侧壁部上,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和轴套,轴套固定在从动轴的一端,所述传动轴、轴套、电磁铁芯、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传动轴和轴套之间留有间隙,传动轴和轴套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轴套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扭簧的长度小于其自由状态长度,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扭簧外,所述吸合盘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侧壁部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2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皮带轮包括筒形部和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侧壁部,传动轴固定在所述侧壁部上,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和轴套,轴套固定在从动轴的一端,所述传动轴、轴套、电磁铁芯、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传动轴和轴套之间留有间隙,传动轴和轴套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轴套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扭簧的长度小于其自由状态长度,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扭簧外,所述吸合盘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侧壁部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2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皮带轮包括筒形部和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侧壁部,传动轴固定在所述侧壁部上,所述从动 件包括从动轴和轴套,轴套固定在从动轴的一端,所述传动轴、轴套、电磁铁芯、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传动轴和轴套之间留有间隙,传动轴和轴套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轴套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扭簧的长度小于其自由状态长度,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扭簧外,所述吸合盘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侧壁部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2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皮带轮包括筒形部和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侧壁部,传动轴固定在所述侧壁部上,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和轴套,轴套固定在从动轴的一端,所述传动轴、轴套、电磁铁芯、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传动轴和轴套之间留有间隙,传动轴和轴套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轴套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扭簧的长度小于其自由状态长度,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扭簧外,所述吸合盘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侧壁部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2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皮带轮包括筒形部和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侧壁部,传动轴固定在所述侧壁部上,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和轴套,轴套固定在从动轴的一端,所述传动轴、轴套、电磁铁芯、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传动轴和轴套之间留有间隙,传动轴和轴套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轴套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扭簧的长度小于其自由状态长度,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扭簧外,所述吸合盘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侧壁部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2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皮带轮包括筒形部和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侧壁部,传动轴固定在所述侧壁部上,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和轴套,轴套固定在从动轴的一端,所述传动轴、轴套、电磁铁芯、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传动轴和轴套之间留有间隙,传动轴和轴套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轴套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扭簧的长度小于其自由状态长度,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扭簧外,所述吸合盘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侧壁部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2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皮带轮包括筒形部和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侧壁部,传动轴固定在所述侧壁部上,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和轴套,轴套固定在从动轴的一端,所述传动轴、轴套、电磁铁芯、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传动轴和轴套之间留有间隙,传动轴和轴套的外径相等,所述扭 簧的第二端与所述轴套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扭簧的长度小于其自由状态长度,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扭簧外,所述吸合盘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侧壁部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2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皮带轮包括筒形部和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侧壁部,传动轴固定在所述侧壁部上,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和轴套,轴套固定在从动轴的一端,所述传动轴、轴套、电磁铁芯、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传动轴和轴套之间留有间隙,传动轴和轴套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轴套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扭簧的长度小于其自由状态长度,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扭簧外,所述吸合盘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侧壁部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2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皮带轮包括筒形部和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侧壁部,传动轴固定在所述侧壁部上,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和轴套,轴套固定在从动轴的一端,所述传动轴、轴套、电磁铁芯、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传动轴和轴套之间留有间隙,传动轴和轴套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轴套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扭簧的长度小于其自由状态长度,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扭簧外,所述吸合盘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侧壁部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2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皮带轮包括筒形部和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侧壁部,传动轴固定在所述侧壁部上,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和轴套,轴套固定在从动轴的一端,所述传动轴、轴套、电磁铁芯、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传动轴和轴套之间留有间隙,传动轴和轴套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轴套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扭簧的长度小于其自由状态长度,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扭簧外,所述吸合盘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侧壁部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3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皮带轮包括筒形部和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侧壁部,传动轴固定在所述侧壁部上,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和轴套,轴套固定在从动轴的一端,所述传动轴、轴套、电磁铁芯、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传动轴和轴套之间留有间隙,传动轴和轴套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轴套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扭簧的长度小于其自由状态长度,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扭簧外,所述吸合盘位于 所述电磁铁芯和侧壁部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3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皮带轮包括筒形部和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侧壁部,传动轴固定在所述侧壁部上,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和轴套,轴套固定在从动轴的一端,所述传动轴、轴套、电磁铁芯、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传动轴和轴套之间留有间隙,传动轴和轴套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轴套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扭簧的长度小于其自由状态长度,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扭簧外,所述吸合盘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侧壁部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3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皮带轮包括筒形部和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侧壁部,传动轴固定在所述侧壁部上,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和轴套,轴套固定在从动轴的一端,所述传动轴、轴套、电磁铁芯、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传动轴和轴套之间留有间隙,传动轴和轴套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轴套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扭簧的长度小于其自由状态长度,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扭簧外,所述吸合盘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侧壁部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3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皮带轮包括筒形部和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侧壁部,传动轴固定在所述侧壁部上,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和轴套,轴套固定在从动轴的一端,所述传动轴、轴套、电磁铁芯、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传动轴和轴套之间留有间隙,传动轴和轴套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轴套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扭簧的长度小于其自由状态长度,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扭簧外,所述吸合盘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侧壁部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3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皮带轮包括筒形部和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侧壁部,传动轴固定在所述侧壁部上,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和轴套,轴套固定在从动轴的一端,所述传动轴、轴套、电磁铁芯、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传动轴和轴套之间留有间隙,传动轴和轴套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轴套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扭簧的长度小于其自由状态长度,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扭簧外,所述吸合盘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侧壁部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3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皮 带轮包括筒形部和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侧壁部,传动轴固定在所述侧壁部上,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和轴套,轴套固定在从动轴的一端,所述传动轴、轴套、电磁铁芯、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传动轴和轴套之间留有间隙,传动轴和轴套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轴套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扭簧的长度小于其自由状态长度,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扭簧外,所述吸合盘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侧壁部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3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皮带轮包括筒形部和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侧壁部,传动轴固定在所述侧壁部上,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和轴套,轴套固定在从动轴的一端,所述传动轴、轴套、电磁铁芯、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传动轴和轴套之间留有间隙,传动轴和轴套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轴套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扭簧外,所述侧壁部上固定有磁铁,所述吸合盘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所述磁铁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3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皮带轮包括筒形部和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侧壁部,传动轴固定在所述侧壁部上,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和轴套,轴套固定在从动轴的一端,所述传动轴、轴套、电磁铁芯、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传动轴和轴套之间留有间隙,传动轴和轴套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轴套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扭簧外,所述侧壁部上固定有磁铁,所述吸合盘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所述磁铁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3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皮带轮包括筒形部和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侧壁部,传动轴固定在所述侧壁部上,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和轴套,轴套固定在从动轴的一端,所述传动轴、轴套、电磁铁芯、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传动轴和轴套之间留有间隙,传动轴和轴套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轴套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扭簧外,所述侧壁部上固定有磁铁,所述吸合盘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所述磁铁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3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皮带轮包括筒形部和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侧壁部,传动轴固定在所述侧壁部上,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和轴套,轴套固定在从动轴的一端,所述传动轴、轴套、电磁铁芯、吸合盘和 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传动轴和轴套之间留有间隙,传动轴和轴套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轴套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扭簧外,所述侧壁部上固定有磁铁,所述吸合盘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所述磁铁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4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皮带轮包括筒形部和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侧壁部,传动轴固定在所述侧壁部上,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和轴套,轴套固定在从动轴的一端,所述传动轴、轴套、电磁铁芯、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传动轴和轴套之间留有间隙,传动轴和轴套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轴套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扭簧外,所述侧壁部上固定有磁铁,所述吸合盘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所述磁铁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4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皮带轮包括筒形部和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侧壁部,传动轴固定在所述侧壁部上,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和轴套,轴套固定在从动轴的一端,所述传动轴、轴套、电磁铁芯、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传动轴和轴套之间留有间隙,传动轴和轴套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轴套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扭簧外,所述侧壁部上固定有磁铁,所述吸合盘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所述磁铁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4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皮带轮包括筒形部和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侧壁部,传动轴固定在所述侧壁部上,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和轴套,轴套固定在从动轴的一端,所述传动轴、轴套、电磁铁芯、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传动轴和轴套之间留有间隙,传动轴和轴套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轴套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扭簧外,所述侧壁部上固定有磁铁,所述吸合盘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所述磁铁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4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皮带轮包括筒形部和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侧壁部,传动轴固定在所述侧壁部上,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和轴套,轴套固定在从动轴的一端,所述传动轴、轴套、电磁铁芯、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传动轴和轴套之间留有间隙,传动轴和轴套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轴套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 外,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扭簧外,所述侧壁部上固定有磁铁,所述吸合盘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所述磁铁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4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皮带轮包括筒形部和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侧壁部,传动轴固定在所述侧壁部上,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和轴套,轴套固定在从动轴的一端,所述传动轴、轴套、电磁铁芯、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传动轴和轴套之间留有间隙,传动轴和轴套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轴套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扭簧外,所述侧壁部上固定有磁铁,所述吸合盘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所述磁铁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4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皮带轮包括筒形部和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侧壁部,传动轴固定在所述侧壁部上,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和轴套,轴套固定在从动轴的一端,所述传动轴、轴套、电磁铁芯、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传动轴和轴套之间留有间隙,传动轴和轴套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轴套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扭簧外,所述侧壁部上固定有磁铁,所述吸合盘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所述磁铁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4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皮带轮包括筒形部和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侧壁部,传动轴固定在所述侧壁部上,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和轴套,轴套固定在从动轴的一端,所述传动轴、轴套、电磁铁芯、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传动轴和轴套之间留有间隙,传动轴和轴套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轴套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扭簧外,所述侧壁部上固定有磁铁,所述吸合盘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所述磁铁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4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皮带轮包括筒形部和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侧壁部,传动轴固定在所述侧壁部上,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和轴套,轴套固定在从动轴的一端,所述传动轴、轴套、电磁铁芯、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传动轴和轴套之间留有间隙,传动轴和轴套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轴套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扭簧外,所述侧壁部上固定有磁铁,所述吸合盘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所述磁铁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4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皮带轮包括筒形部和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侧壁部,传动轴固定在所述侧壁部上,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和轴套,轴套固定在从动轴的一端,所述传动轴、轴套、电磁铁芯、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传动轴和轴套之间留有间隙,传动轴和轴套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轴套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扭簧外,所述侧壁部上固定有磁铁,所述吸合盘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所述磁铁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4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皮带轮包括筒形部和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侧壁部,传动轴固定在所述侧壁部上,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和轴套,轴套固定在从动轴的一端,所述传动轴、轴套、电磁铁芯、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传动轴和轴套之间留有间隙,传动轴和轴套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轴套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扭簧外,所述侧壁部上固定有磁铁,所述吸合盘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所述磁铁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5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皮带轮包括筒形部和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侧壁部,传动轴固定在所述侧壁部上,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和轴套,轴套固定在从动轴的一端,所述传动轴、轴套、电磁铁芯、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传动轴和轴套之间留有间隙,传动轴和轴套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轴套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扭簧外,所述侧壁部上固定有磁铁,所述吸合盘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所述磁铁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5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皮带轮包括筒形部和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侧壁部,传动轴固定在所述侧壁部上,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和轴套,轴套固定在从动轴的一端,所述传动轴、轴套、电磁铁芯、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传动轴和轴套之间留有间隙,传动轴和轴套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轴套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外,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扭簧外,所述侧壁部上固定有磁铁,所述吸合盘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所述磁铁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52.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传动轴包括传动轴部和一体连接在转动轴部一端的法兰盘部,法兰盘部固定在所 述皮带轮的一端,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所述传动轴部、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所述电磁铁芯位于皮带轮外,所述从动轴的一端伸入所述皮带轮内并与所述传动轴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从动轴的伸入皮带轮内的端部的外径与所述传动轴部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从动轴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部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部外,所述吸合盘内嵌装有磁铁,所述法兰盘部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所述磁铁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5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传动轴包括传动轴部和一体连接在转动轴部一端的法兰盘部,法兰盘部固定在所述皮带轮的一端,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所述传动轴部、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所述电磁铁芯位于皮带轮外,所述从动轴的一端伸入所述皮带轮内并与所述传动轴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从动轴的伸入皮带轮内的端部的外径与所述传动轴部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从动轴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部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部外,所述吸合盘内嵌装有磁铁,所述法兰盘部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所述磁铁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5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传动轴包括传动轴部和一体连接在转动轴部一端的法兰盘部,法兰盘部固定在所述皮带轮的一端,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所述传动轴部、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所述电磁铁芯位于皮带轮外,所述从动轴的一端伸入所述皮带轮内并与所述传动轴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从动轴的伸入皮带轮内的端部的外径与所述传动轴部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从动轴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部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部外,所述吸合盘内嵌装有磁铁,所述法兰盘部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所述磁铁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5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传动轴包括传动轴部和一体连接在转动轴部一端的法兰盘部,法兰盘部固定在所述皮带轮的一端,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所述传动轴部、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所述电磁铁芯位于皮带轮外,所述从动轴的一端伸入所述皮带轮内并与所述传动轴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从动轴的伸入皮带轮内的端部的外径与所述传动轴部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从动轴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部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部外,所述吸合盘内嵌装有磁铁,所述法兰盘部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所述磁铁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5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传动轴包括传动轴部和一体连接在转动轴部一端的法兰盘部,法兰盘部固定在所述皮带轮的一端,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所述传动轴部、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所述电磁铁芯位于皮带轮外,所述从动轴的一端伸入所述皮带轮内并与所述传动轴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从动轴的伸入皮带轮内的端部的外径与所述传动轴部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从动轴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部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部外,所述吸合盘内嵌装有磁铁,所述法兰盘部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所述磁铁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5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传动轴包括传动轴部和一体连接在转动轴部一端的法兰盘部,法兰盘部固定在所述皮带轮的一端,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所述传动轴部、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所述电磁铁芯位于皮带轮外,所述从动轴的一端伸入所述皮带轮内并与所述传动轴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从动轴的伸入皮带轮内的端部的外径与所述传动轴部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从动轴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部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部外,所述吸合盘内嵌装有磁铁,所述法兰盘部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所述磁铁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5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传动轴包括传动轴部和一体连接在转动轴部一端的法兰盘部,法兰盘部固定在所述皮带轮的一端,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所述传动轴部、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所述电磁铁芯位于皮带轮外,所述从动轴的一端伸入所述皮带轮内并与所述传动轴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从动轴的伸入皮带轮内的端部的外径与所述传动轴部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从动轴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部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部外,所述吸合盘内嵌装有磁铁,所述法兰盘部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所述磁铁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5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传动轴包括传动轴部和一体连接在转动轴部一端的法兰盘部,法兰盘部固定在所述皮带轮的一端,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所述传动轴部、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所述电磁铁芯位于皮带轮外,所述从动轴的一端伸入所述皮带轮内并与所述传动轴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从动轴的伸入皮带轮内的端部的外径与所述传动轴部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从动轴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部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部外,所 述吸合盘内嵌装有磁铁,所述法兰盘部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所述磁铁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6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传动轴包括传动轴部和一体连接在转动轴部一端的法兰盘部,法兰盘部固定在所述皮带轮的一端,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所述传动轴部、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所述电磁铁芯位于皮带轮外,所述从动轴的一端伸入所述皮带轮内并与所述传动轴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从动轴的伸入皮带轮内的端部的外径与所述传动轴部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从动轴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部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部外,所述吸合盘内嵌装有磁铁,所述法兰盘部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所述磁铁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6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传动轴包括传动轴部和一体连接在转动轴部一端的法兰盘部,法兰盘部固定在所述皮带轮的一端,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所述传动轴部、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所述电磁铁芯位于皮带轮外,所述从动轴的一端伸入所述皮带轮内并与所述传动轴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从动轴的伸入皮带轮内的端部的外径与所述传动轴部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从动轴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部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部外,所述吸合盘内嵌装有磁铁,所述法兰盘部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所述磁铁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6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传动轴包括传动轴部和一体连接在转动轴部一端的法兰盘部,法兰盘部固定在所述皮带轮的一端,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所述传动轴部、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所述电磁铁芯位于皮带轮外,所述从动轴的一端伸入所述皮带轮内并与所述传动轴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从动轴的伸入皮带轮内的端部的外径与所述传动轴部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从动轴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部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部外,所述吸合盘内嵌装有磁铁,所述法兰盘部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所述磁铁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6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传动轴包括传动轴部和一体连接在转动轴部一端的法兰盘部,法兰盘部固定在所述皮带轮的一端,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所述传动轴部、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所述电磁铁芯位于皮带轮外,所述从动轴的一端伸入所述皮带轮内并与所述传动轴部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从动轴的伸入皮带轮内的端部的外径与所述传动轴部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从动轴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部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部外,所述吸合盘内嵌装有磁铁,所述法兰盘部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所述磁铁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6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传动轴包括传动轴部和一体连接在转动轴部一端的法兰盘部,法兰盘部固定在所述皮带轮的一端,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所述传动轴部、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所述电磁铁芯位于皮带轮外,所述从动轴的一端伸入所述皮带轮内并与所述传动轴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从动轴的伸入皮带轮内的端部的外径与所述传动轴部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从动轴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部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部外,所述吸合盘内嵌装有磁铁,所述法兰盘部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所述磁铁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65.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传动轴包括传动轴部和一体连接在转动轴部一端的法兰盘部,法兰盘部固定在所述皮带轮的一端,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所述传动轴部、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所述电磁铁芯位于皮带轮外,所述从动轴的一端伸入所述皮带轮内并与所述传动轴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从动轴的伸入皮带轮内的端部的外径与所述传动轴部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从动轴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部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部外,所述吸合盘内嵌装有磁铁,所述法兰盘部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所述磁铁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66.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传动轴包括传动轴部和一体连接在转动轴部一端的法兰盘部,法兰盘部固定在所述皮带轮的一端,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所述传动轴部、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所述电磁铁芯位于皮带轮外,所述从动轴的一端伸入所述皮带轮内并与所述传动轴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从动轴的伸入皮带轮内的端部的外径与所述传动轴部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从动轴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部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部外,所述吸合盘内嵌装有磁铁,所述法兰盘部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所述磁铁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67.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和传动轴,传动轴包括传动轴部和一体连接在转动轴部一端的法兰盘部,法兰盘部固定在所述皮带轮的一 端,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所述传动轴部、吸合盘和扭簧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内,所述电磁铁芯位于皮带轮外,所述从动轴的一端伸入所述皮带轮内并与所述传动轴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从动轴的伸入皮带轮内的端部的外径与所述传动轴部的外径相等,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从动轴相对固定,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传动轴部外,所述吸合盘套在所述传动轴部外,所述吸合盘内嵌装有磁铁,所述法兰盘部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和所述磁铁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同。 
6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皮带轮包括筒形部、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环形侧壁部和一体连接在环形侧壁部上的传动套筒部,传动套筒部位于所述筒形部之外,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从动轴从所述筒形部内经所述传动套筒部向外穿出,从动轴的穿出端上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从动轴外,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从动轴相对固定,所述传动套筒部套在所述扭簧外,所述电磁铁芯和吸合盘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外,所述吸合盘包括一体连接的吸合盘法兰盘部、吸合盘筒形部和环形板部,吸合盘法兰盘部套在所述传动套筒部之外,环形板部套在所述从动轴外,所述扭簧的第一端与环形板部连接; 
还包括限位块,限位块套在从动轴上,限位块位于所述环形板部和螺母之间,所述从动轴上还套有波形弹簧,波形弹簧位于限位块和环形板部之间,波形弹簧的两侧壁分别与限位块和环形板部相抵; 
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吸合盘筒形部外,所述吸合盘法兰盘部位于电磁铁芯和所述环形侧壁部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反。 
6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皮带轮包括筒形部、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环形侧壁部和一体连接在环形侧壁部上的传动套筒部,传动套筒部位于所述筒形部之外,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从动轴从所述筒形部内经所述传动套筒部向外穿出,从动轴的穿出端上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从动轴外,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从动轴相对固定,所述传动套筒部套在所述扭簧外,所述电磁铁芯和吸合盘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外,所述吸合盘包括一体连接的吸合盘法兰盘部、吸合盘筒形部和环形板部,吸合盘法兰盘部套在所述传动套筒部之外,环形板部套在所述从动轴外,所述扭簧的第一端与环形板部连接; 
还包括限位块,限位块套在从动轴上,限位块位于所述环形板部和螺母之间,所述从动轴上还套有波形弹簧,波形弹簧位于限位块和环形板部之间,波形弹簧的两侧壁分别与限位块和环形板部相抵; 
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吸合盘筒形部外,所述吸合盘法兰盘部位于电磁铁芯和所述环形侧壁部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反。 
7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皮带轮包括筒形部、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环形侧壁部和一体连接在环形侧壁部上的传动套筒部,传动套筒部位于所述筒形部之外,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从动轴从所述筒形部内经所述传动套筒部向外穿出,从动轴的穿出端上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从动轴外,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从动轴相对固定,所述传动套筒部套在所述扭簧外,所述电磁铁芯和吸合盘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外,所述吸合盘包括一体连接的吸合盘法兰盘部、吸合盘筒形部和环形板部,吸合盘法兰盘部套在所述传动套筒部之外,环形板部套在所述从动轴外,所述扭簧的第一端与环形板部连接; 
还包括限位块,限位块套在从动轴上,限位块位于所述环形板部和螺母之间,所述从动轴上还套有波形弹簧,波形弹簧位于限位块和环形板部之间,波形弹簧的两侧壁分别与限位块和环形板部相抵; 
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吸合盘筒形部外,所述吸合盘法兰盘部位于电磁铁芯和所述环形侧壁部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反。 
7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皮带轮包括筒形部、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环形侧壁部和一体连接在环形侧壁部上的传动套筒部,传动套筒部位于所述筒形部之外,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从动轴从所述筒形部内经所述传动套筒部向外穿出,从动轴的穿出端上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从动轴外,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从动轴相对固定,所述传动套筒部套在所述扭簧外,所述电磁铁芯和吸合盘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外,所述吸合盘包括一体连接的吸合盘法兰盘部、吸合盘筒形部和环形板部,吸合盘法兰盘部套在所述传动套筒部之外,环形板部套在所述从动轴外,所述扭簧的第一端与环形板部连接; 
还包括限位块,限位块套在从动轴上,限位块位于所述环形板部和螺母之间,所述从动轴上还套有波形弹簧,波形弹簧位于限位块和环形板部之间,波形弹簧的两侧壁分别与限位块和环形板部相抵; 
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吸合盘筒形部外,所述吸合盘法兰盘部位于电磁铁芯和所述环形侧壁部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反。 
7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皮带轮包括筒形部、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环形侧壁部和一体连接在环形侧壁部上的传动套筒部,传 动套筒部位于所述筒形部之外,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从动轴从所述筒形部内经所述传动套筒部向外穿出,从动轴的穿出端上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从动轴外,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从动轴相对固定,所述传动套筒部套在所述扭簧外,所述电磁铁芯和吸合盘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外,所述吸合盘包括一体连接的吸合盘法兰盘部、吸合盘筒形部和环形板部,吸合盘法兰盘部套在所述传动套筒部之外,环形板部套在所述从动轴外,所述扭簧的第一端与环形板部连接; 
还包括限位块,限位块套在从动轴上,限位块位于所述环形板部和螺母之间,所述从动轴上还套有波形弹簧,波形弹簧位于限位块和环形板部之间,波形弹簧的两侧壁分别与限位块和环形板部相抵; 
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吸合盘筒形部外,所述吸合盘法兰盘部位于电磁铁芯和所述环形侧壁部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反。 
7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皮带轮包括筒形部、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环形侧壁部和一体连接在环形侧壁部上的传动套筒部,传动套筒部位于所述筒形部之外,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从动轴从所述筒形部内经所述传动套筒部向外穿出,从动轴的穿出端上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从动轴外,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从动轴相对固定,所述传动套筒部套在所述扭簧外,所述电磁铁芯和吸合盘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外,所述吸合盘包括一体连接的吸合盘法兰盘部、吸合盘筒形部和环形板部,吸合盘法兰盘部套在所述传动套筒部之外,环形板部套在所述从动轴外,所述扭簧的第一端与环形板部连接; 
还包括限位块,限位块套在从动轴上,限位块位于所述环形板部和螺母之间,所述从动轴上还套有波形弹簧,波形弹簧位于限位块和环形板部之间,波形弹簧的两侧壁分别与限位块和环形板部相抵; 
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吸合盘筒形部外,所述吸合盘法兰盘部位于电磁铁芯和所述环形侧壁部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反。 
7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皮带轮包括筒形部、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环形侧壁部和一体连接在环形侧壁部上的传动套筒部,传动套筒部位于所述筒形部之外,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从动轴从所述筒形部内经所述传动套筒部向外穿出,从动轴的穿出端上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从动轴外,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从动轴相对固定,所述传动套筒部套在所述扭簧外,所述电磁铁芯和吸合盘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外,所述吸合盘包括一体连接的吸合盘法兰盘部、吸合盘筒形部和环形 板部,吸合盘法兰盘部套在所述传动套筒部之外,环形板部套在所述从动轴外,所述扭簧的第一端与环形板部连接; 
还包括限位块,限位块套在从动轴上,限位块位于所述环形板部和螺母之间,所述从动轴上还套有波形弹簧,波形弹簧位于限位块和环形板部之间,波形弹簧的两侧壁分别与限位块和环形板部相抵; 
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吸合盘筒形部外,所述吸合盘法兰盘部位于电磁铁芯和所述环形侧壁部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反。 
7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皮带轮,皮带轮包括筒形部、一体连接在筒形部一端的环形侧壁部和一体连接在环形侧壁部上的传动套筒部,传动套筒部位于所述筒形部之外,所述从动件包括从动轴,从动轴从所述筒形部内经所述传动套筒部向外穿出,从动轴的穿出端上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扭簧套在所述从动轴外,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与所述从动轴相对固定,所述传动套筒部套在所述扭簧外,所述电磁铁芯和吸合盘均位于所述皮带轮外,所述吸合盘包括一体连接的吸合盘法兰盘部、吸合盘筒形部和环形板部,吸合盘法兰盘部套在所述传动套筒部之外,环形板部套在所述从动轴外,所述扭簧的第一端与环形板部连接; 
还包括限位块,限位块套在从动轴上,限位块位于所述环形板部和螺母之间,所述从动轴上还套有波形弹簧,波形弹簧位于限位块和环形板部之间,波形弹簧的两侧壁分别与限位块和环形板部相抵; 
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吸合盘筒形部外,所述吸合盘法兰盘部位于电磁铁芯和所述环形侧壁部之间,所述扭簧的旋向与所述皮带轮的转向相反。 
CN201320647791.8U 2013-10-18 2013-10-18 离合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6044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47791.8U CN203604485U (zh) 2013-10-18 2013-10-18 离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47791.8U CN203604485U (zh) 2013-10-18 2013-10-18 离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04485U true CN203604485U (zh) 2014-05-21

Family

ID=50717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47791.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604485U (zh) 2013-10-18 2013-10-18 离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0448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3886A (zh) * 2013-10-18 2014-02-26 龙口中宇机械有限公司 离合器
CN105179512A (zh) * 2015-08-05 2015-12-23 龙口中宇热管理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多片离合组件操纵的电磁扭簧从动离合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3886A (zh) * 2013-10-18 2014-02-26 龙口中宇机械有限公司 离合器
CN103603886B (zh) * 2013-10-18 2016-03-30 龙口中宇机械有限公司 离合器
CN105179512A (zh) * 2015-08-05 2015-12-23 龙口中宇热管理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多片离合组件操纵的电磁扭簧从动离合装置
CN105179512B (zh) * 2015-08-05 2017-09-12 龙口中宇热管理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多片离合组件操纵的电磁扭簧从动离合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76934B (zh) 与传动机构联结的皮带轮组件
EP2937590B1 (en) Unidirectional clutch decoupling device for transferring torque between belt wheel and shaft
CN105317925B (zh) 一种基于凸轮机构的双质量飞轮
CN103603886B (zh) 离合器
CN203604485U (zh) 离合器
CN202645708U (zh) 四速电磁风扇离合器
CN203926502U (zh) 一种利用多片离合组件操纵的电磁扭簧离合器
CN203809539U (zh) 一种动力传输离合装置
CN203412971U (zh) 减速机与电机之间的连接结构
CN103615477B (zh) 离心式电磁离合器及使用该离合器的水泵
CN101327899B (zh) 刹车装置及刹车方法
CN206419365U (zh) 一种扭力限制器
CN202707214U (zh) 电磁风扇离合器
CN102678258A (zh) 四速电磁风扇离合器
CN203604486U (zh) 离心式电磁离合器及使用该离合器的水泵
CN104728299B (zh) 起动离合器装置
CN205478360U (zh) 一种小直径皮带轮调速水泵
CN101251038A (zh) 可调速电磁风扇离合器
CN201347884Y (zh) 冷却塔风机传动轴
CN203570873U (zh) 一种三速电磁离合器总成
CN203441583U (zh) 重卡扭转减震电磁离合器总成
CN202673437U (zh) 带有缓冲减震装置的风扇离合器
CN204387154U (zh) 一种贴片式增扭调速离合器
CN207117461U (zh) 同步永磁耦合器
CN103711711B (zh) 一款安全式双轴调速水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330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