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00750U - 直接制版机的侧规定位系统 - Google Patents
直接制版机的侧规定位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600750U CN203600750U CN201320661911.XU CN201320661911U CN203600750U CN 203600750 U CN203600750 U CN 203600750U CN 201320661911 U CN201320661911 U CN 201320661911U CN 203600750 U CN203600750 U CN 2036007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orme
- navigation system
- rule
- side mark
- contact si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10356 Congenital anomal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07 local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Registering Or Overturning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接制版机的侧规定位系统,包括上规部、下规部和能够检测印版位置的检测元件,其中:所述上规部包括靠规和驱动所述靠规水平运动的第一驱动部,所述检测元件设置在所述靠规上;所述下规部包括接触部、使印版与所述接触部摩擦接触的压制部和驱动所述接触部升降及水平运动的第二驱动部,所述接触部和所述压制部分别设于印版的两侧。本实用新型的侧规定位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可以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对印版进行侧向重复定位,侧向定位精度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接制版机的定位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对输入直接制版机的印版在侧向上进行精确定位的侧规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外鼓式直接制版机在工作时,印版紧紧吸附于光鼓表面并随光鼓在高速旋转中由横向移动的光学平台激光扫描成像。为了使相同规格的印版在光鼓上能够处于同一位置,保证扫描后在印版上得到具有正确位置的图文,实现印版与印版之间的精确套准,印版被装到光鼓上之前通常需要对其进行预先定位。
现有的外鼓式直接制版机的光学平台通常是以光鼓表面正中央的圆周线为基准线、并在所述基准线两侧等距离范围内对印版进行扫描,因此要使印版能够在光鼓表面上处于正确的位置,一般都是以扫描基准线为参照标准来对印版进行定位,即保证印版在输送方向上的对称线与扫描基准线重合。按照这种要求,目前常用的印版定位方式包括:1)在存放印版的版盒中根据印版的规格设置一系列定位孔,利用定位孔和定位销的配合来保证各种规格的印版在输送方向上的对称线都能够正对扫描基准线;2)在直接制版机前设置打孔系统,利用打孔系统在印版版头预打的定位孔与设置在光鼓表面版头位置处的相对于扫描基准线具有正确位置的定位销的配合,来保证各种规格的印版都能在光鼓上处于正确位置;3)采用三点定位,即在印版被传送进光鼓时,在光鼓表面上装有前规,并在左侧(或右侧)装有侧规;在装版时,驱动机构使印版靠住前规,然后驱动印版靠住侧规。
上述定位方式存在以下缺点:一是安装在直接制版机前的版盒或在直接制版机前设置的打孔系统对其相对扫描基准线的位置精度要求很高,高精度的位置设置不易保证,从而使由其进行定位的印版或定位孔的位置精度可能会存在先天误差;二是印版从版盒或打孔系统输送到光鼓表面有一段距离,送版装置的结构设计、装配精度、使用条件等都不可能保证印版在输送过程中不发生一定的位置变化,这会使已完成定位的印版或定位孔的位置精度产生后天误差。然而,对于印版在光鼓上的固定方式采用中间真空吸附、两头压条压住的直接制版机来说,以光鼓表面安装的版头压条为前规,让印版的前端紧靠版头压条的定位基准线——沿光鼓旋转轴方向安装的版头压板(参见图1),虽然可以对印版在输送方向上进行二次定位,使印版不产生前后倾斜(即印版在输送方向上的对称线与扫描基准线平行),但却仍然不能保证印版在侧向上不产生左右位移(即印版在输送方向上的对称线偏离扫描基准线)。特别是,通过打孔系统输出的印版,有时还会发生印版上的预打孔与光鼓表面上的定位销对不准、无法完成自动上版等情况。第三种方式对于印版的侧向驱动力要求控制精确,但由于制版机要兼容各类规格的印版,自然难以达到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接制版机的侧规定位系统,该定位系统应能对紧靠版头压条的印版在印版方向(侧向)上进行侧向重复定位,从而保证了印版在侧向上的定位精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接制版机的侧规定位系统,包括上规部、下规部和能够检测印版位置的检测元件,其中:
所述上规部包括靠规和驱动所述靠规水平运动的第一驱动部,所述检测元件设置在所述靠规上;
所述下规部包括接触部、使印版与所述接触部摩擦接触的压制部和驱动所述接触部升降及水平运动的第二驱动部,所述接触部和所述压制部分别设于印版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规定位系统,所述靠规可以设置在印版的一侧,如左侧(所述一侧具体为印版在其印版方向侧面的一侧),在检测元件检测到印版在输送方向上的对称线偏向与靠规相同的一侧(即当所述靠规设置在印版的左侧时,印版在输送方向上的对称线位于扫描基准线的左侧),则所述靠规通过第一驱动部驱动其推动印版向其另一侧移动;所述下规部通过其压制部使其接触部与印版形成摩擦接触,当检测元件检测到印版在输送方向上的对称线偏向与靠规相反的一侧,则通过第二驱动部推动印版向所述靠规一侧移动。所述上规部和下规部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侧规,通过所述上规部、下规部对印版位置进行不断地往复修正,直至印版在输送方向上的对称线正好处于扫描基准线。特别是,在往复修正过程中,最终定位是通过下规部的推动来实现的,即靠规在最终定位时不与印版接触,从而消除了弹性变形所产生的误差,进一步提升了侧向定位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规定位系统,其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所述靠规和所述接触部的运动。
具体来讲,所述控制系统能够通过设定程序来自动控制所述侧规定位系统中每个部件的运行起始时间,即控制所述靠规和所述接触部的运动距离,不仅使用方便,而且还能够保证检测元件相对于扫描基准线处于正确的位置,从而使本实用新型侧规定位系统对印版侧向定位更加精确可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规定位系统,其还包括版头压板,所述版头压板设置在直接制版机光鼓表面,并能够在印版的传输方向上对所述印版进行定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规定位系统,所述第一驱动部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作水平运动的结构件,通过将所述靠规连接在所述结构件上使其驱动所述靠规作水平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方案中,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步进电机、直线导轨、由所述步进电机驱动并设于所述直线导轨上的同步带和设于所述同步带上的第一滑动部,所述靠规设于所述第一滑动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规定位系统,所述第二驱动部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作升降和水平运动的结构件,通过将所述接触部连接在所述结构件上使其驱动所述接触部作升降及水平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方案中,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直线电机、曲线导槽和由所述直线电机驱动并设于所述曲线导槽中的轴承,所述轴承通过轴承支撑部与所述接触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曲线导槽包括直线导槽和与所述直线导槽连通的斜线导槽,所述斜线导槽自所述直线导槽一端向下倾斜一定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规定位系统,所述压制部包括摆臂、设于所述摆臂一端的从动压轮和通过所述摆臂驱动所述从动压轮垂直运动的第三驱动部,所述第三驱动部设于所述第一驱动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驱动部包括使所述从动压轮与印版接触的下压部和使所述从动压轮与印版分离的复位部。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方案中,所述下压部为电磁铁,所述复位部为拉簧,其中所述拉簧与所述摆臂的另一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规定位系统,所述检测元件为光耦元件,优选为窄缝槽形光耦元件。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工作原理是:
当印版经给版导板被装上光鼓之前,其前端首先通过紧靠设置在直接制版机光鼓表面的版头压板在印版的传输方向上对所述印版进行定位,随后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侧规定位系统在印版方向上对印版进行定位,经印版方向上的二次反复定位使印版的侧向定位精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本实用新型侧规定位系统在印版方向对印版进行侧向定位的过程具体包括:1)、检测元件对印版的侧向位置进行检测。
2)、如果印版的侧向位置偏向靠规一侧,上规部驱动靠规作水平运动并将印版推向扫描基准线;
具体包括:根据印版的规格,上规部的第一滑动部在步进电机的驱动下,在直线导轨上从起始位置向印版移动一定距离,从而使靠规在侧向上推动印版而使印版处于预定位置,随后靠规先向起始位置一侧水平运动一个较大距离,再向相反方向水平运动一个较小距离,从而定位在预定位置;此时下规部不作运动。
3)、如果印版的侧向位置偏向远离靠规的一侧,下规部驱动接触部作升降及水平运动并将印版推向扫描基准线;
具体包括:当靠规定位至预定位置,接触部在直线电机(直线步进电机)驱动下沿着曲线导槽向靠规方向运动,即先上升再向靠规方向水平运动;同时第三驱动部驱动从动压轮垂直向下运动,使其将印版下压至在侧向作水平运动的接触部上,通过接触部与印版产生的摩擦力从侧向使印版向靠规方向运动,直到检测元件检测到印版边缘时,接触部和第三驱动部停止运动,从动压轮脱离印版。
随后,检测元件继续对印版的侧向位置进行检测,并通过上述步骤2)和步骤3)的重复进行使印版在输送方向上的对称线与扫描基准线之间原来存在的偏差得到修正,从而实现对印版进行侧向精确定位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侧规定位系统是在印版的版头始终不脱离前规情况下进行的侧向定位的,从而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印版定好位再通过给版导板输送光鼓可能导致的版位变化等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侧规定位系统在对印版进行侧向定位时通过检测元件对印版边缘进行检测,并且印版的最终定位是通过其接触部实现的,而靠规在最终定位时没有与印版接触,从而消除了弹性变形误差,进一步提高了定位精度;
3、本实用新型的侧规定位系统具有控制系统,其所有部件均通过设先设定的程序进行自动控制,不仅使用方便,而且定位精度高,经测试,套准误差≤0.01mm,明显优于现有技术中的印版定位方法;
4、本实用新型的侧规定位系统所涉及的组件均为结构合理的通用件或简单的机加工件,制备成本低,应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侧规定位系统在直接制版机上的位置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仰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检测元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1a:左支座;1a’:右支座;1b:步进电机;1c:传动齿轮副;1d:左带轮;1d’:右带轮;1e:同步带;1f:直线导轨;1g:版厚传感器支架;2:第一滑动部;2a:摆臂;2b:下压部;2c:复位部;2d:从动压轮;2e:靠规;3:接触部;3a:轴承支撑块;3a-1:曲线导槽;3b:下滑块支撑座;3c:直线电机;3d:驱动块;3e:固定块;3f:轴承;5:给版导板;6:光鼓;6a:版头压板;7a:左墙板;7a’:右墙板;7b:墙板撑板;8:印版;9:扫描基准线;10:印版在输送方向上的对称线;11:检测元件;a:侧规对印版的侧向偏差在理论上可修正的最大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的侧规定位系统安装在墙板撑板7b上靠近左墙板7a的一侧,其包括上规部、下规部和能够检测印版8位置的检测元件11,其中所述上规部和下规部共同构成本实施例的侧规。所述上规部包括靠规2e和驱动所述靠规2e水平运动的第一驱动部,所述检测元件11设置在所述靠规2e上;所述下规部包括接触部3、使印版8与所述接触部3摩擦接触的压制部和驱动所述接触部升降及水平运动的第二驱动部,所述接触部3和所述压制部分别设于印版8的两侧。
如图1所示,所述上规部设置在印版8传输方向的左侧,其通过检测元件11检测印版8在输送方向上的对称线的位置,如果检测元件11检测到印版8在输送方向上的对称线10偏向扫描基准线9的左侧,则上规部通过第一驱动部推动印版8向右侧移动;所述下规部通过其压制部使其接触部3与印版8形成摩擦接触,如果检测元件11检测到印版8在输送方向上的对称线10偏向扫描基准线9的右侧,则所述下规部推动印版8向左侧移动;通过所述上规部、下规部对印版8的位置进行不断地往复修正,直至印版8在输送方向上的对称线10正好处于扫描基准线9。特别是,在往复修正过程中,最终定位是通过下规部的推动来实现的,即靠规2e在最终定位时不与印版8接触,从而消除了弹性变形所产生的误差,进一步提升了侧向定位精度。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上规部的靠规2e设置在印版8的左侧,所述靠规2e具有用于推动印版8在水平方向运动的靠板,所述检测元件11设置在所述靠板的右侧。所述上规部的第一驱动部包括步进电机1b、直线导轨1f、由所述步进电机1b驱动并设于所述直线导轨1f上的同步带1e和设于所述同步带1e上的第一滑动部2,所述靠规2e设于所述第一滑动部2上。其中所述第一驱动部安装在版厚传感器支架1g上,所述同步带1e通过分别固定在左支座1a、右支座1a’上的左带轮1d和右带轮1d’驱动,并且所述左带轮1d通过传动齿轮副1c与所述步进电机1b连接,通过步进电机1b控制所述第一滑动部2在水平方向的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动部2具体为滑块,所述检测元件11具体为光耦元件,特别是优选窄缝槽形光耦元件(可通过购买获得)。
如图3所示,所述下规部包括接触部3、使印版8与所述接触部3摩擦接触的压制部和驱动所述接触部3升降及水平运动的第二驱动部,所述接触部3和所述压制部分别设于印版8的两侧。其中,所述接触部3及第二驱动部设置在印版8的下方,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直线电机3c、曲线导槽3a-1和由所述直线电机3c驱动并设于所述曲线导槽3a-1中的轴承3f;所述接触部3通过轴承支撑块3a安装在接触部支撑座3b上,直线电机3c固定在接触部支撑座3b上,在所述接触部3上还固定有驱动块3d;此外,曲线导槽3a-1设置在接触部支撑座3b上,轴承3f安装在轴承支撑块3a上(轴承的轴线水平布置),轴承3f嵌入曲线导槽3a-1中并且可沿其滑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触部3具体为滑块,所述曲线导槽3a-1包括直线导槽和与所述直线导槽连通的斜线导槽,所述斜线导槽自所述直线导槽一端(右端)向下倾斜一定角度,轴承3f在曲线导槽3a-1中滑动时,可使接触部3升降及水平运动。
如图4所示,所述下规部的压制部设置在印版8的上方,其包括摆臂2a、设于所述摆臂2a一端的从动压轮2d和通过所述摆臂2a驱动所述从动压轮2d垂直运动的第三驱动部,所述第三驱动部设于所述第一驱动部上。其中,摆臂2a可摆动地铰接在第一滑动部2上,其两臂之间设有扭簧,所述从动压轮2d铰接在摆臂2a的底端并且能够对印版施加下压力;所述第三驱动部包括使所述从动压轮2d与印版接触的下压部2b和使所述从动压轮2d与印版分离的复位部2c。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压部2b为电磁铁,其安装在第一滑动部2上,所述复位部2c为拉簧,其一端与所述电磁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摆臂2a的另一端连接。
本实施例的侧规定位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和版头压板6a,其中所述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所述靠规2e和所述接触部3的运动,所述版头压板6a可设置在直接制版机光鼓表面,并能够在印版的传输方向上对所述印版8进行定位。
本实施例的侧规定位系统是这样工作的:
首先,通过版头压板对印版在输送方向上进行定位;
具体包括:输入直接制版机的印版8经给版导板5被装上光鼓6之前,先由设置在直接制版机光鼓表面的版头压板6a(前规)对印版8在输送方向上(即图1的竖直向上方向)进行定位;即,在给版导板5输送力的作用下,印版8的前端紧靠版头压板6a的旋转轴(参见图1)。
其次,本实施例的侧规定位系统对印版在印版方向(侧向)上进行定位;
具体包括:在侧向定位开始时,第一滑动部2处于光鼓6中心线的左侧,摆臂2a以销轴为支点、在扭簧的作用(顺时针方向的作用力)下使从动压轮2d不与接触部3接触,此时接触部3的位置低于给版导板5。当进行侧向定位时:
1)根据印版规格的大小,第一滑动部2在步进电机1b、齿轮传动副1c、左带轮1d及同步带1e的驱动下,沿直线导轨1f向光鼓中心线运动一定距离,此时如果检测元件11检测到印版中心线(即印版在输送方向上的对称线)相对光鼓中心线(即扫描基准线)向装有靠规2e一侧偏离(即扫描基准线的左侧),则靠规2e推动印版8向扫描基准线右侧移动一定距离,从而使印版中心线位于光鼓中心线的右侧;反之,靠规2e不运动。
2)随后,第一滑动部2(即靠规2e)向左侧移动一个较大的距离,再向右侧移动一个相对较小的距离,然后定位至预定位置。
3)当第一滑动部2定位至预定位置后,接触部3在直线电机3c、驱动块3d的作用下先上升并向左侧运动;同时,摆臂2a的一端在通电的电磁铁及拉簧的作用下(逆时针方向的作用力),使安装在摆臂2a另一端的从动压轮2d垂直向下运动,从而使在从动压轮2d与接触部3之间的印版8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向着靠规2e方向运动(参见图4中箭头所表示的方向);当安装在靠规2e上的检测元件11检测到印版8的左侧边缘时,控制系统释放电磁铁,摆臂2a在扭簧的作用下旋转(顺时针方向),从而使从动压轮2d脱离印版8,并且同时接触部3停止运动。
4)印版8被送入光鼓6后,第一滑动部2向左侧移动一定距离,接触部3向右侧移动并下降,从而预备对下一张印版进行侧向定位。
在上述侧向定位过程中,侧规定位系统中每个部件的运行起始时间均由控制系统的程序进行自动控制,从而保证本实施例的侧规定位系统能够顺利地对印版进行侧向定位;其次,第一滑动部2在直线导轨1f上的水平运动距离通过控制系统的程序根据输入印版的规格大小事先进行设定,从而保证作为印版侧向定位基准的第一滑动部2相对于扫描基准线9处于正确的位置,更具体地,可以保证对印版8侧向位置进行检测的检测元件11相对于扫描基准线9处于正确的位置,从而保证本实用新型侧规定位系统对印版侧向定位的精确可靠;此外,由于印版首先通过版盒或挡规系统对其进行一次定位,而本实用新型侧规定位系统的侧规与前规共同对其进行二次定位,因此侧规对印版的侧向定位只是对印版在侧向上可能仍然存在的较小偏差的修正,侧规对印版在侧向上存在的偏差理论上可修正的最大值等于从动压轮中心线到光耦元件检测基准线的距离a(见图5),即修正范围是±a。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直接制版机的侧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规部、下规部和能够检测印版位置的检测元件,其中:
所述上规部包括靠规和驱动所述靠规水平运动的第一驱动部,所述检测元件设置在所述靠规上;
所述下规部包括接触部、使印版与所述接触部摩擦接触的压制部和驱动所述接触部升降及水平运动的第二驱动部,所述接触部和所述压制部分别设于印版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其能够控制所述靠规和所述接触部的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版头压板,其设置在直接制版机光鼓表面,并能够在印版的传输方向上对所述印版进行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侧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步进电机、直线导轨、由所述步进电机驱动并设于所述直线导轨上的同步带和设于所述同步带上的第一滑动部,所述靠规设于所述第一滑动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侧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直线电机、曲线导槽和由所述直线电机驱动并设于所述曲线导槽中的轴承,所述轴承通过轴承支撑部与所述接触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线导槽包括直线导槽和与所述直线导槽连通的斜线导槽,所述斜线导槽自所述直线导槽一端向下倾斜一定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侧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部包括摆臂、设于所述摆臂一端的从动压轮和通过所述摆臂驱动所述从动压轮垂直运动的第三驱动部,所述第三驱动部设于所述第一驱动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侧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部包括使所述从动压轮与印版接触的下压部和使所述从动压轮与印版分离的复位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侧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部为电磁铁,所述复位部为拉簧,其中所述拉簧与所述摆臂的另一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侧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元件为光耦元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661911.XU CN203600750U (zh) | 2013-10-24 | 2013-10-24 | 直接制版机的侧规定位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661911.XU CN203600750U (zh) | 2013-10-24 | 2013-10-24 | 直接制版机的侧规定位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600750U true CN203600750U (zh) | 2014-05-21 |
Family
ID=50713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661911.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00750U (zh) | 2013-10-24 | 2013-10-24 | 直接制版机的侧规定位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600750U (zh) |
-
2013
- 2013-10-24 CN CN201320661911.XU patent/CN20360075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829479B (zh) | 立式玻璃检测输送台及其检测方法 | |
CN104302455B (zh) | 切割线形成装置以及切割线形成方法 | |
CN109916263B (zh) | 一种轴承内圈径向和轴向圆跳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
JP2006231462A (ja) | ガラス基板の位置決め装置、位置決め方法、端面研削装置及び端面研削方法 | |
KR101427534B1 (ko) | 렌즈 검사 장치 | |
CN101165476B (zh) | 集成电路检测装置 | |
CN102023223A (zh) | 自动化仪器通用机械臂 | |
CN108037601B (zh) | 偏光板贴付设备及偏光板贴付的对位方法 | |
CN117043569A (zh) | 一种工作中高速精密齿轮的齿隙温度检测机构 | |
JP2012051784A (ja) | 旋回機構付きスクライブヘッド | |
CN203600750U (zh) | 直接制版机的侧规定位系统 | |
US7146911B2 (en) | Image recorder | |
CN1644349B (zh) | 注射成型机及注射成型机的对中方法 | |
CN208646171U (zh) | 一种瓦楞纸板自动检测纠偏装置、纵切压线机及生产线 | |
CN111182780B (zh) | 料带续接机 | |
CN204957771U (zh) | 用于往复直线运动物体的定位锁止装置 | |
JP2012011547A (ja) | ガラス基板の位置決め装置、位置決め方法、端面研削装置及び端面研削方法 | |
CN201250031Y (zh) | 烟包透明纸输送自动纠偏装置 | |
CN204687561U (zh) | 钥匙铣牙机用自动打码送料装置 | |
CN204330793U (zh) | 一种诊断试纸传送机构 | |
CN113664760A (zh) | 对位工装 | |
CN211764078U (zh) | 用于ctp印版的靠规定位结构 | |
CN109774297B (zh) | 丝网调整机构及丝网印刷机 | |
CN201058512Y (zh) | 直接制版机的侧规 | |
CN201645960U (zh) | 外鼓式直接制版机的版材定位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