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86352U - 复合式换热机组 - Google Patents
复合式换热机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586352U CN203586352U CN201320822966.4U CN201320822966U CN203586352U CN 203586352 U CN203586352 U CN 203586352U CN 201320822966 U CN201320822966 U CN 201320822966U CN 203586352 U CN203586352 U CN 20358635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heat pump
- side pipeline
- heat exchange
- exchange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JEGUKCSWCFPDGT-UHFFFAOYSA-N h2o hydrate Chemical compound O.O JEGUKCSWCFPDGT-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9000002918 waste hea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AMXOYNBUYSYVKV-UHFFFAOYSA-M lithium bromide Chemical compound [Li+].[Br-] AMXOYNBUYSYVKV-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40059936 lithium bromide Drug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09866 Cold swea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400 supply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6 synthe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式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该换热机组包括压缩式热泵、吸收式热泵、一个以上水-水换热器以及连接管路;连接管路分为一次侧管路和二次侧管路两部分:一次侧管路为逐级顺序串联的连接方式,即一次侧管路依次连通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水-水换热器、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和压缩式热泵的蒸发器;二次侧管路采用先并联后串联、逐级顺序串联或独立分开的连接方式连通到热用户。本实用新型能够将一次网热水的热量梯级利用,从而大幅度增大了集中供热系统一次网热水的供、回水温差,因此可以的大大减少管路系统的初投资和水泵运行电耗,为利用热源低品位热能甚至废热余热等创造了条件,提高系统综合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供热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采暖、供热水的换热机组,具体涉及一种能够使集中供热系统一次网热水供、回水温差大幅增大的复合式换热机组,属于能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集中供暖规模的不断增加,集中热源产生的高温热水往往要经过较长距离的输送才能达到热用户处。为扩大供暖面积,降低输送成本,并为回收电厂余热创造条件,清华大学付林等提出了专利号为:ZL200810101064.5,发明名称为:“一种热泵型换热机组”的发明专利。该专利采用换热与热水驱动的吸收式热泵复合技术解决以上问题,并且在越来越多的项目上得到应用。然而在推广和应用中,发现该专利存在如下问题:
1)受到热网供水温度的限制:某些供热系统由于设计温度或运行年限的限制,一次网不能输送超过115℃的热水,导致进入吸收式热泵换热机组发生器的水温较低,对于吸收式热泵会造成驱动力不足,因此吸收式热泵换热机组的出水温度很难降到35℃以下,从而限制了供、回水温差的扩大,使得供热能力不足。而管网改造受到建设环境、成本、市容等得诸多限制在很多时候是无法进行的。
2)由于回水温度太高,回水输送回集中热源后,导致无法有效回收余热源的余热资源,造成供热量减少。
因此在这样集中供热的应用场所,采用新的技术手段降低高温热水的回水温度以进一步增大其供、回水温差,将对扩大集中供热的供热半径,节约供热能耗,降低供热成本产生深远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集中供热系统一次网热水供、回水温差大幅增大的复合式换热机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式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该换热机组包括压缩式热泵、吸收式热泵、一个以上水-水换热器以及连接管路;所述连接管路分为一次侧管路和二次侧管路两部分:所述一次侧管路采用逐级顺序串联的连接方式,即所述一次侧管路依次经过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所述水-水换热器、所述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和所述压缩式热泵的蒸发器;所述二次侧管路采用先并联后串联的连接方式,即所述二次侧管路分为两路,一路经过若干所述水-水换热器,另一路依次经过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冷凝器、所述压缩式热泵的冷凝器,两路所述二次侧管路汇合成一路后再直接连通到热用户或经过其余所述水-水换热器后连通到热用户。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压缩式热泵是容积式压缩机或离心式压缩机。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换热机组安装在集中供热系统的一次网与二次网换热站中,采暖末端采用地板采暖、风机盘管或暖气片形式。
一种复合式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该换热机组包括压缩式热泵、吸收式热泵、一个以上水-水换热器以及连接管路;所述连接管路分为一次侧管路和二次侧管路两部分:所述一次侧管路采用逐级顺序串联的连接方式,即所述一次侧管路依次经过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所述水-水换热器、所述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和所述压缩式热泵的蒸发器;所述二次侧管路也采用逐级顺序串联的连接方式,即所述二次侧管路依次经过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冷凝器、所述压缩式热泵的冷凝器和所述水-水换热器后连通到热用户。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压缩式热泵是容积式压缩机或离心式压缩机。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换热机组安装在集中供热系统的一次网与二次网换热站中,采暖末端采用地板采暖、风机盘管或暖气片形式。
一种复合式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该换热机组包括压缩式热泵、吸收式热泵、一个以上水-水换热器以及连接管路;所述连接管路分为一次侧管路和二次侧管路两部分:所述一次侧管路采用逐级顺序串联的连接方式,即所述一次侧管路依次经过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所述水-水换热器、所述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和所述压缩式热泵的蒸发器;所述二次侧管路采用独立分开的连接方式,即所述二次侧管路经过所述水-水换热器和依次经过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冷凝器、所述压缩式热泵的冷凝器后分别连通到热用户。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压缩式热泵是容积式压缩机或离心式压缩机。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换热机组安装在集中供热系统的一次网与二次网换热站中,采暖末端采用地板采暖、风机盘管或暖气片形式。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换热机组包括压缩式热泵、吸收式热泵和水-水换热器,并使得一次网热水依次经过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水-水换热器、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和压缩式热泵的蒸发器,将一次网热水的热量梯级利用,从而大幅度增大了集中供热系统一次网热水的供、回水温差,因此可以的大大减少管路系统的初投资和水泵运行电耗,为利用热源低品位热能甚至废热余热等创造了条件,提高系统综合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供热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可以使一次网的出水温度低于二次网的进水温度,这对常规换热器而言是无法实现的。2、本实用新型采用换热与压缩式热泵复合的技术可以在原有管网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有效的扩大供暖面积,缓解管网供热能力不足的矛盾。3、本实用新型可以将一次网的回水温度降低至15℃或以下,从而可以扩大余热的来源,增大余热回收量,提高整个系统的供热能力。例如在湿冷型热电厂或工业余热回收领域,大量的余热分布在15℃-30℃的区间。4、虽然本实用新型进入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水温可能并不高,但是由于其仍具有一定的驱动力,因此可以用来降低出水温度,这样可以减少压缩式热泵的出力,进而降低压缩式热泵的能源消耗。5、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压缩式热泵需要消耗一定的高品位热源,运行成本相对仅采用换热技术要高,但是由于采用压缩式热泵的回水温度可以比仅采用换热技术的回水温度更低,更低温度的回水输送到集中热源后能够吸收更多的余热或废热,因此从整个系统而言,运行费用比仅采用换热技术要低。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及流程的优化,压缩式热泵的效率也有很大的提高,运行成本将一步降低。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采用换热与压缩式热泵复合技术的换热机组对于提高管网输送能力,有效回收余热资源,扩大集中供热的供热半径,节约供热能耗,降低供热成本能够产生深远的意义。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绘。然而应当理解,附图的提供仅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它们不应该理解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换热机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换热机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换热机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换热机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1提供的换热机组10,该换热机组10包括压缩式热泵1、吸收式热泵2、水-水换热器3以及连接管路。其中,连接管路分为一次侧管路41和二次侧(用户侧)管路42两部分:一次侧管路41采用逐级顺序串联连接的方式,即一次侧管路41依次经过吸收式热泵2的发生器、水-水换热器3、吸收式热泵2的蒸发器和压缩式热泵1的蒸发器;二次侧管路42采用并联连接的方式,即二次侧管路42分为两路,一路经过水-水换热器3,另一路依次经过吸收式热泵2的冷凝器和压缩式热泵1的冷凝器,然后这两路管路汇合成一路后连通到热用户。
图2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2提供的换热机组20,该换热机组20与实施例1中的换热机组10结构相似,区别仅在于二次侧管路42采用独立分开的两路,即一路经过水-水换热器3后直接连通到热用户,另一路依次经过吸收式热泵2的冷凝器和压缩式热泵1的冷凝器后连通到热用户。此时,换热机组20可以输出两种参数的热水,即经过压缩式热泵1和吸收式热泵2的二次网热水参数和经过水-水换热器器3的二次网热水参数可以不相同,分别输送到不同的热用户。
图3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3提供的换热机组30,该换热机组30与实施例1中的换热机组10结构相似,区别仅在于二次侧管路42也采用逐级顺序串联连接的方式,即二次侧管路42依次经过吸收式热泵2的冷凝器、压缩式热泵1的冷凝器和水-水换热器3后连通到热用户。
图4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4提供的换热机组40,该换热机组40包括两级水-水换热器,即一级水-水换热器3a和二级水-水换热器3b。该换热机组40的一次侧管路41仍然采用逐级顺序串联连接的方式,但二次侧管路42采用先并联后串联连接的方式,即二次侧管路42分为两路,一路经过二级水-水换热器3b,另一路依次经过吸收式热泵2的冷凝器和压缩式热泵1的冷凝器,然后这两路管路汇合成一路后经过水-水换热器3a再连通到热用户。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压缩式热泵1是容积式压缩机或离心式压缩机。
下面结合实施例1提供的换热机组10和实施例4提供的换热机组40分别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某集中供热系统中应用的流程。
实施例1:如图1所示,在实际运行中,由集中热源输出的115℃一次网热水进水进入吸收式热泵2的发生器作为驱动热源,加热吸收式热泵2中的浓缩溴化锂溶液;放热降温至90℃左右后从吸收式热泵2的发生器流出,进入水-水换热器3作为加热热源加热二次网热水;放热降温至50℃左右后从水-水换热器3流出,再进入吸收式热泵2的蒸发器作为低品位热源;放热降温至25℃左右后再进入压缩式热泵1的蒸发器作为低品位热源,放热降温至15℃左右后送回集中热源,如此循环。
由热用户输出的45℃二次网热水回水分为两路进入换热机组10:一路进入吸收式热泵2的冷凝器中吸收热量,被加热至50℃左右后流出,再进入压缩式热泵1的冷凝器中吸收热量,被加热至60℃左右后流出;另一路进入水-水换热器3中与一次网热水进行换热,被加热到60℃左右后流出,两路60℃热水汇合在一起后送往热用户。由此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换热机组10采用热泵-换热器组合的方式能够有效的进行高温热水的梯级利用,实现了100℃的供、回水温差,并能够产生出满足使用要求的采暖或生活热水。该换热机组10一般安装在大型集中供热系统的各热力站中,特别是一次网与二次网换热站用,采暖末端可采用地板采暖,风机盘管或暖气片等形式。
实施例4:如图4所示,在实际运行中,由集中热源输出的115℃一次网热水进水进入吸收式热泵2的发生器作为驱动热源,加热吸收式热泵2中的浓缩溴化锂溶液;放热降温至90℃左右后从吸收式热泵2的发生器流出,进入二级水-水换热器3b作为加热源加热二次网热水;放热降温至65℃左右后从二级水-水换热器3b流出,再进入一级水-水换热器3a加热二次网热水;放热降温至50℃后从一级水-水换热器3a流出,再进入吸收式热泵2的蒸发器作为低品位热源;放热降温至25℃后再进入压缩式热泵1的蒸发器作为低品位热源,放热降温至15℃左右后后通过一次网回水管送回集中热源,如此循环。
由热用户输出的45℃二次网热水回水分为两路进入换热机组40:一路经过二级水-水换热器3b与一次网热水进行换热,被加热到60℃左右后流出;另一路进入吸收式热泵2的冷凝器中吸收热量,被加热至50℃左右后流出,再进入压缩式热泵1的冷凝器中吸收热量,被加热至60℃左右后流出,两路60℃热水汇合在一起后进入一级水-水换热器3a,被加热到67℃后送往热用户。由此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换热机组40采用热泵-两级换热器组合的方式能够有效进行高温热水的梯级利用,实现了100℃的供、回水温差,并能够产生出品质较高的采暖或生活热水。该换热机组40一般安装在大型集中供热系统的各热力站中,特别是一次网与二次网换热站用,采暖末端采用暖气片形式。
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复合式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该换热机组包括压缩式热泵、吸收式热泵、一个以上水-水换热器以及连接管路;
所述连接管路分为一次侧管路和二次侧管路两部分:所述一次侧管路为逐级顺序串联的连接方式,即所述一次侧管路依次连通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所述水-水换热器、所述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和所述压缩式热泵的蒸发器;所述二次侧管路采用先并联后串联的连接方式,即所述二次侧管路分为两路,一路经过若干所述水-水换热器,另一路依次经过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冷凝器、所述压缩式热泵的冷凝器,两路所述二次侧管路汇合成一路后再直接连通到热用户或经过其余所述水-水换热器后连通到热用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式热泵是容积式压缩机或离心式压缩机。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式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该换热机组安装在集中供热系统的一次网与二次网换热站中,采暖末端采用地板采暖、风机盘管或暖气片形式。
4.一种复合式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该换热机组包括压缩式热泵、吸收式热泵、一个以上水-水换热器以及连接管路;
所述连接管路分为一次侧管路和二次侧管路两部分:所述一次侧管路采用逐级顺序串联的连接方式,即所述一次侧管路依次经过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所述水-水换热器、所述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和所述压缩式热泵的蒸发器;所述二次侧管路也采用逐级顺序串联的连接方式,即所述二次侧管路依次经过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冷凝器、所述压缩式热泵的冷凝器和所述水-水换热器后连通到热用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式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式热泵是容积式压缩机或离心式压缩机。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复合式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该换热机组安装在集中供热系统的一次网与二次网换热站中,采暖末端采用地板采暖、风机盘管或暖气片形式。
7.一种复合式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该换热机组包括压缩式热泵、吸收式热泵、一个以上水-水换热器以及连接管路;
所述连接管路分为一次侧管路和二次侧管路两部分:所述一次侧管路采用逐级顺序串联的连接方式,即所述一次侧管路依次经过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所述水-水换热器、所述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和所述压缩式热泵的蒸发器;所述二次侧管路采用独立分开的连接方式,即所述二次侧管路经过所述水-水换热器和依次经过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冷凝器、所述压缩式热泵的冷凝器后分别连通到热用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式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式热泵是容积式压缩机或离心式压缩机。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复合式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该换热机组安装在集中供热系统的一次网与二次网换热站中,采暖末端采用地板采暖、风机盘管或暖气片形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822966.4U CN203586352U (zh) | 2013-11-08 | 2013-12-12 | 复合式换热机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703761.4 | 2013-11-08 | ||
CN201320703761 | 2013-11-08 | ||
CN201320822966.4U CN203586352U (zh) | 2013-11-08 | 2013-12-12 | 复合式换热机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586352U true CN203586352U (zh) | 2014-05-07 |
Family
ID=50584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822966.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86352U (zh) | 2013-11-08 | 2013-12-12 | 复合式换热机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586352U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73035A (zh) * | 2013-11-08 | 2014-03-26 | 清华大学 | 一种复合式换热机组 |
CN104879818A (zh) * | 2015-04-24 | 2015-09-0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换热机组 |
CN106091480A (zh) * | 2016-06-15 | 2016-11-09 | 清华大学 | 一种双向吸收式换热器 |
CN106123395A (zh) * | 2016-07-20 | 2016-11-16 | 燕山大学 | 一种兼具大温差换热和集中热制冷功能的新型热力站系统 |
CN108050725A (zh) * | 2017-10-23 | 2018-05-18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集成多热源热泵的工业余热回收系统 |
CN108534208A (zh) * | 2018-05-15 | 2018-09-14 | 济南金孚瑞供热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大温差换热系统 |
CN111121340A (zh) * | 2020-01-15 | 2020-05-08 | 安徽普泛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循环利用多品质余热的方法及系统 |
-
2013
- 2013-12-12 CN CN201320822966.4U patent/CN20358635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73035A (zh) * | 2013-11-08 | 2014-03-26 | 清华大学 | 一种复合式换热机组 |
CN104879818A (zh) * | 2015-04-24 | 2015-09-0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换热机组 |
CN104879818B (zh) * | 2015-04-24 | 2018-03-3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换热机组 |
CN106091480A (zh) * | 2016-06-15 | 2016-11-09 | 清华大学 | 一种双向吸收式换热器 |
CN106091480B (zh) * | 2016-06-15 | 2018-10-16 | 清华大学 | 一种双向吸收式换热器 |
CN106123395A (zh) * | 2016-07-20 | 2016-11-16 | 燕山大学 | 一种兼具大温差换热和集中热制冷功能的新型热力站系统 |
CN106123395B (zh) * | 2016-07-20 | 2017-04-12 | 燕山大学 | 一种兼具大温差换热和集中热制冷功能的新型热力站系统 |
CN108050725A (zh) * | 2017-10-23 | 2018-05-18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集成多热源热泵的工业余热回收系统 |
CN108534208A (zh) * | 2018-05-15 | 2018-09-14 | 济南金孚瑞供热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大温差换热系统 |
CN111121340A (zh) * | 2020-01-15 | 2020-05-08 | 安徽普泛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循环利用多品质余热的方法及系统 |
CN111121340B (zh) * | 2020-01-15 | 2020-12-04 | 安徽普泛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循环利用多品质余热的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73035A (zh) | 一种复合式换热机组 | |
CN203586352U (zh) | 复合式换热机组 | |
CN103673059A (zh) | 一种压缩式换热机组 | |
CN100470167C (zh) | 一种热泵型换热机组 | |
CN103542446B (zh) | 一种补燃型吸收式换热机组 | |
CN103512075B (zh) | 一种与锅炉结合的吸收式换热机组 | |
CN203190489U (zh) | 一种高效率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换热机组 | |
CN102410665B (zh) | 一种煤矿空气压缩机废热回收利用系统 | |
WO2015066831A1 (zh) | 一种复合式换热机组 | |
CN203586377U (zh) | 压缩式换热机组 | |
CN201163126Y (zh) | 一种热泵型换热装置 | |
CN111189099B (zh) | 抽灌式地热水开发利用地面供热工程的高效供热系统 | |
CN103266926A (zh) | 一种利用中低温余热废热实现冷热电多联供的装置及方法 | |
CN204757083U (zh) | 供热系统 | |
CN203257493U (zh) | 一种利用中低温余热废热实现冷热电多联供的装置 | |
CN203286757U (zh) | 水源热泵余热回收装置 | |
CN203837330U (zh) | Co2热泵热交换增焓装置 | |
CN205400834U (zh) | 一种工艺气超低品位余热发电装置 | |
CN102901141A (zh) | 一种地热梯级供热机组装置系统 | |
CN204084940U (zh) | 一种太阳能辅助型第二类吸收式热泵机组系统 | |
CN208222625U (zh) | 整体型压缩式热泵换热机组 | |
CN103196225A (zh) | 水源热泵余热回收装置 | |
CN202938397U (zh) | 地热梯级供热机组装置 | |
CN106761988A (zh) | 一种单膨胀机实现热能梯级分时有机朗肯循环装置及方法 | |
CN207648903U (zh) | 一种分级抽汽梯级利用供热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07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