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81943U - 翻转机构 - Google Patents

翻转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81943U
CN203581943U CN201320589636.5U CN201320589636U CN203581943U CN 203581943 U CN203581943 U CN 203581943U CN 201320589636 U CN201320589636 U CN 201320589636U CN 203581943 U CN203581943 U CN 2035819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or line
workpiece
switching mechanism
fixing part
supporting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8963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小路
许群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d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Jiasha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d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Jiasha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d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Jiasha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d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Jia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58963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819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819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8194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ttitude Control For Article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一种翻转机构,用于对流水线上的工件进行翻面作业,其包括支撑组件及设置于该支撑组件上的翻转组件,该支撑组件跨设于该流水线上,将该流水线分成第一段流水线及第二段流水线,该翻转组件包括驱动件、转动件及固持件,该驱动件设装设于该支撑组件上,该转动件转动设置于该支撑组件上并与该驱动件连接,该固持件连接于该转动件上并邻近该第一段流水线,该固持件能够固持由该第一段流水线上运出的工件,该驱动件驱动该转动件带送该固持件朝向该第二段流水线翻转,从而使该固持件上的工件翻转后由于重力作用滑落至该第二段流水线。上述翻转机构结构简单且易于实现工件翻转。

Description

翻转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转机构,尤其涉及一种能够直接应用于生产流水线上的翻转机构。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常需要对工件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进行加工处理。通常的加工次序为:首先在第一工站中对工件的第一表面进行加工,然后将工件从第一工站取出,通过翻转机构将工件翻转180°后再把工件运送至第二工站,对其第二表面进行加工。传统的翻转机构包括固定台、转动设置于固定台上的转轴以及固定设置于转轴上的夹具。使用机械手将工件从第一工站取出固定于该夹具上,通过转轴旋转180°使夹具带动工件翻转,然后机械手将翻转后的工件运送至第二工站。上述翻转机构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其需与机械手相配合作业,且翻转过程繁琐,需花较长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易于实现工件翻转的翻转机构。
一种翻转机构,用于对流水线上的工件进行翻面作业,其包括支撑组件及设置于该支撑组件上的翻转组件,该支撑组件跨设于该流水线上,将该流水线分成第一段流水线及第二段流水线,该翻转组件包括驱动件、转动件及固持件,该驱动件设装设于该支撑组件上,该转动件转动设置于该支撑组件上并与该驱动件连接,该固持件连接于该转动件上并邻近该第一段流水线,该固持件能够固持该第一段流水线上运载的工件,该驱动件驱动该转动件带送该固持件朝向该第二段流水线翻转,从而使该固持件上的工件翻转后由于重力作用滑落至该第二段流水线。
进一步地,该固持件包括本体及由该本体一端弯折形成的固持部,该本体设置于该转动件上,该固持部包括底壁及由底壁相对两侧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该底壁、该第一侧壁及该第二侧壁形成收容槽,以收容该工件的侧边。
进一步地,该固持件于该固持部靠近该本体的一端设置有限位件,该限位件用于对该固持件上的工件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该固持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持件分别设置于该转动件的相对两端,以固持该工件上相对的两个侧边。
进一步地,该翻转机构还包括设置于该支撑组件一侧的导向组件,该导向组件包括承载件,该承载件跨设于该第二段流水线上,该承载件包括承载面,该承载面远离该支撑组件的一侧朝向该第二段流水线倾斜,以将翻转至承载面上的工件导入该第二段流水线。
进一步地,该导向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导向件,该至少两个导向件设置于该承载面上邻近该第二段流水线的一侧,且对应分布于该流水线的两侧,该至少两个导向件之间形成通道,以导正该工件在该承载面上的滑动方向。
进一步地,该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及第二支撑件,该第一支撑件及该第二支撑件相对固定于该流水线的两侧,该转动件一端与该驱动件连接,另一端转动设置于该第二支撑件上。
进一步地,该支撑组件还包括安装件,该安装件固定装设于该第一支撑件背离该第二支撑件的一侧,该驱动件设置于该安装件上。
进一步地,该支撑组件还包括设置于该第二支撑件上的感应件,用于感测该固持件中工件的位置信息。
进一步地,该翻转机构还包括支架,该支架固定于转动件上,该固持件装设于该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翻转机构,其支撑组件跨设于流水线上,其固持件能够直接固持第一段流水线上运载的工件,且驱动件驱动转件带动固持件朝向第二段流水线翻转 ,从而使工件翻转后将其送至第二段流水线。故,翻转机构的结构简单紧凑,其能够直接设置于流水线上,节省了工作空间。另外 ,翻转机构能够直接第一段流水线上的工件翻转后运送至第二段流水线,其不需与机械手相配合作业,翻转过程简单、耗时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翻转机构的第一工作状态图。
图2为图1所示翻转机构的第二工作状态图。
图3为图2所示翻转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翻转机构 100
支撑组件 10
第一支撑件 12
第二支撑件 14
安装件 16
感应件 18
翻转组件 30
驱动件 32
转动件 34
支架 36
固持件 38
本体 381
固持部 383
底壁 3831
第一侧壁 3833
第二侧壁 3835
收容槽 385
限位件 387
导向组件 50
承载件 52
承载面 521
导向件 54
通道 56
工件 200
第一表面 202
第二表面 204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翻转机构100,跨设于生产流水线(图未示)上,将流水线分成相接续的第一段流水线及第二段流水线,其用于对工件200进行翻面作业。工件200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202及第二表面204,翻转机构100将第一段流水线(图未示)上的工件200翻转180°后运送至第二段流水线(图未示)上。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翻转机构100也可以设置在相邻的两条流水线之间。翻转机构100包括支撑组件10、设置于支撑组件10上的翻转组件30及邻近支撑组件10设置的导向组件50。
支撑组件10包括第一支撑件12、第二支撑件14、安装件16以及感应件18。第一支撑件12及第二支撑件14平行相对,分别固定于第一段流水线的两侧。安装件16固定装设于第一支撑件12背离第二支撑件14的一侧,其用于装设翻转组件30的部分结构。感应件18设置于第二支撑件14上,其用于感应工件200的位置信息以协助翻转组件30翻转工件200。
翻转组件30设置于第一支撑件12及第二支撑件14上,其用于实现工件200的翻转。翻转组件30包括驱动件32、与驱动件32连接的转动件34、设置于转动件34上的支架36及设置于支架36上的固持件38。
驱动件32固定设置于支撑组件10的安装件16上。转动件34大致呈圆柱杆状,其一端与驱动件32连接,另一端转动设置于支撑组件10的第二支撑件14上。支架36大致呈“H”型的框架,其固定于转动件34上并位于第一支撑件12及第二支撑件14之间。驱动件32能够驱动转动件34转动,从而带动支架36翻转。
请一并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固持件3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持件38分别设置于支架36的相对两侧,用于固持由第一段流水线运出的工件200。固持件38大致呈“L”型槽状,其包括本体381及由本体381一端垂直弯折形成的固持部383。本体381固定设置于支架36上。固持部383包括底壁3831及由底壁3831相对两侧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侧壁3833及第二侧壁3835,第一侧壁3833及第二侧壁3835位于底壁3831朝向支架36的一侧。底壁3831、第一侧壁3833及第二侧壁3835形成一收容槽385,收容槽385用于收容工件200的侧边。当翻转机构100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固持部383平行于第一段流水线,使第一段流水线能够将工件200传送至两个固持件38之间,并使得工件200上相对的两个侧边收容于两个收容槽385中。固持件38于固持部383靠近本体38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件387,限位件387用于对固持件38上的工件200进行限位,以防止工件200在翻转过程中朝向支架36滑落而影响翻转。
导向组件50设置于支撑组件10背离固持件38的一侧,其用于将已翻转的工件200导入第二段流水线。导向组件50包括承载件52及设置于承载件52上的导向件54。承载件52跨设于第二段流水线上,其包括承载面521。承载面521远离支撑组件10的一侧朝向第二段流水线倾斜,当固持件38将工件200翻转至承载面521上时,由于承载面521存在倾斜度,工件200会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承载面521下滑至第二段流水线上。在本实施例中,导向件5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向件54设置于承载面521上邻近第二段流水线的一侧,且对应分布于该流水线的两侧。两个导向件54之间形成一个通道56,以导正工件200在承载面521上的滑动方向。可以理解,导向件54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仅需保证导向件54之间形成通道56以导正工件200的滑动方向即可。
组装本实施方式的翻转机构100时,首先,将支撑组件10固定安装于流水线上,再将驱动件32设置于第一支撑件12上。然后,将固持件38设置于支架36上,将支架36固定于转动件34上,再将转动件34驱转动设置于第一支撑件12及第二支撑件14上并与转动件34连接。最后,将导向件54设置于承载件52上,将承载件52邻近支撑组件10设置于第二段流水线上。
使用时,第一段流水线将工件200传送至两个固持件38之间,使工件200上相对的两个侧边收容于两个收容槽385中,以使得固持件38固持工件200。当感应件18感测到工件200收容于两个收容槽385中时,其产生信号并将该信号传送至驱动件32。驱动件32收到该信号后,驱动转动件34转动,转动件34带动支架36及固持件38朝向第二段流水线翻转翻转,使固持件38上的工件200随之翻转。当固持件38的第二侧壁3835翻转至贴合于承载面521上时,驱动件32停止动作。由于重力作用,工件200从收容槽385中滑落,并经由通道56滑至第二段流水线上。
由于工件200在第一段流水线上时,其第一表面202背离流水线设置,然后,翻转机构100对工件200进行翻转,使工件200滑落入第二段流水线中,此时,工件200的第一表面202朝向流水线,从而实现了工件200的翻转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翻转机构100,其支撑组件10跨设于流水线上,其固持件38能够直接固持由第一段流水线上运出的工件200,且驱动件32驱动转件34带动固持件38朝向第二段流水线翻转 ,从而使工件200翻转后将其送至第二段流水线。故,翻转机构100的结构简单紧凑,其能够直接设置于流水线上,节省了工作空间。另外 ,翻转机构100能够直接第一段流水线上的工件200翻转后运送至第二段流水线,其不需与机械手相配合作业,翻转过程简单、耗时短。
可以理解,固持件38可以为其他抓取机构,如当工件200表面平整,固持件38为真空吸盘;或,当工件200表面不整,固持件38为夹爪;再如,当工件200具有导磁性,固持件38为磁力吸盘等。仅需保证固持件38能够固持并运送工件200,且能够在将工件200翻转之后释放工件200使其滑落至第二段流水线中即可。
可以理解,当固持件38的固持部383长度足够长,其翻转至承载面521上时,固持部383远离本体381的一端能够沿着承载面521延伸靠近第二段流水线时,导向件54可以省略,仅需使得工件200直接由收容槽385中滑至第二段流水线即可。
可以理解,导向组件50可以省略,仅需使得固持件38翻转后,其固持部383远离本体381的一端能够沿着承载面521延伸至抵持第二段流水线,从而使得直接由收容槽385中滑至第二段流水线即可。
可以理解,支架36可以省略,而在组装翻转机构100时,将固持件38的本体381固定设置于转动件34上即可。
另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翻转机构,用于对流水线上的工件进行翻面作业,其包括支撑组件及设置于该支撑组件上的翻转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支撑组件跨设于该流水线上,将该流水线分成第一段流水线及第二段流水线,该翻转组件包括驱动件、转动件及固持件,该驱动件设装设于该支撑组件上,该转动件转动设置于该支撑组件上并与该驱动件连接,该固持件连接于该转动件上并邻近该第一段流水线,该固持件能够固持由该第一段流水线上运出的工件,该驱动件驱动该转动件带送该固持件朝向该第二段流水线翻转,从而使该固持件上的工件翻转后由于重力作用滑落至该第二段流水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固持件包括本体及由该本体一端弯折形成的固持部,该本体设置于该转动件上,该固持部包括底壁及由底壁相对两侧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该底壁、该第一侧壁及该第二侧壁形成收容槽,以收容该工件的侧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固持件于该固持部靠近该本体的一端设置有限位件,该限位件用于对该固持件上的工件进行限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固持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持件分别设置于该转动件的相对两端,以固持该工件上相对的两个侧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翻转机构还包括设置于该支撑组件一侧的导向组件,该导向组件包括承载件,该承载件跨设于该第二段流水线上,该承载件包括承载面,该承载面远离该支撑组件的一侧朝向该第二段流水线倾斜,以将翻转至承载面上的工件导入该第二段流水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导向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导向件,该至少两个导向件设置于该承载面上邻近该第二段流水线的一侧,且对应分布于该流水线的两侧,该至少两个导向件之间形成通道,以导正该工件在该承载面上的滑动方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及第二支撑件,该第一支撑件及该第二支撑件相对固定于该流水线的两侧,该转动件一端与该驱动件连接,另一端转动设置于该第二支撑件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组件还包括安装件,该安装件固定装设于该第一支撑件背离该第二支撑件的一侧,该驱动件设置于该安装件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组件还包括设置于该第二支撑件上的感应件,用于感测该固持件中工件的位置信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翻转机构还包括支架,该支架固定于转动件上,该固持件装设于该支架上。
CN201320589636.5U 2013-09-24 2013-09-24 翻转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819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89636.5U CN203581943U (zh) 2013-09-24 2013-09-24 翻转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89636.5U CN203581943U (zh) 2013-09-24 2013-09-24 翻转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81943U true CN203581943U (zh) 2014-05-07

Family

ID=50579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8963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81943U (zh) 2013-09-24 2013-09-24 翻转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8194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0663A (zh) * 2014-10-31 2015-02-11 苏州美山子制衣有限公司 夹持翻转装置
CN106276164A (zh) * 2015-05-29 2017-01-0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整列机
CN107555161A (zh) * 2017-10-04 2018-01-09 海宁市新宇光能科技有限公司 握持机械手泡壳自动卸工件装置
CN108676934A (zh) * 2018-05-03 2018-10-19 嘉善圣士得毛皮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毛皮翻转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0663A (zh) * 2014-10-31 2015-02-11 苏州美山子制衣有限公司 夹持翻转装置
CN106276164A (zh) * 2015-05-29 2017-01-0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整列机
CN106276164B (zh) * 2015-05-29 2018-09-2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整列机
CN107555161A (zh) * 2017-10-04 2018-01-09 海宁市新宇光能科技有限公司 握持机械手泡壳自动卸工件装置
CN108676934A (zh) * 2018-05-03 2018-10-19 嘉善圣士得毛皮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毛皮翻转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81943U (zh) 翻转机构
CN204096524U (zh) 自动升降翻转上料装置
CN104416565B (zh) 翻面系统及其采用的工作台
US20140094961A1 (en) Unloading system
CN104444305A (zh) 一种分选式输送装置
US9233441B2 (en) Machining system
CN204279562U (zh) 一种电机转子的工序转运推车
CN204938354U (zh) 计算器自动化装配生产线
CN203268952U (zh) 一种汽车零件输送装置
CN103057938A (zh) 一种c型翻转机
CN104668955A (zh) 一种多工位旋转机构
CN108163503B (zh) 一种搬运翻转设备
CN203527470U (zh) 单指夹紧翻转机械手
CN206939821U (zh) 传送设备及其输送转弯装置
CN104526438A (zh) 一种薄板零件送料设备
CN204913452U (zh) 一种产品中转定位装置
JP2016050095A (ja) 板状体の移載装置
CN204019321U (zh) 新型抛光机
CN204058638U (zh) 两段式升降翻转装置
CN203127747U (zh) 一种产品取出机构
CN207844444U (zh) 一种工件搬送机构
CN205270061U (zh) 一种点胶涂覆机的两段式输送装置
CN204997436U (zh) 一种用于长管加工的卸料装置
CN204473708U (zh) 电机转子连续装配输送设备
CN204057056U (zh) 一种全自动包裹分拣输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07

Termination date: 2015092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