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66136U - 一种可调节焊接螺柱用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节焊接螺柱用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66136U
CN203566136U CN201320663970.0U CN201320663970U CN203566136U CN 203566136 U CN203566136 U CN 203566136U CN 201320663970 U CN201320663970 U CN 201320663970U CN 203566136 U CN203566136 U CN 2035661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hole
slide block
clamping hole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6397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正伟
傅恩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Yuanji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Yuanji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Yuanji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66397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661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661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6613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tt Welding And Welding Of Specific Art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焊接螺柱用夹持装置,包括一根柱体,所述柱体一端为手握端,另一端为夹持端,所述柱体在夹持端的端面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夹持孔,所述夹持孔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在等腰三角形底边所在的夹持孔的侧壁上设有贯通柱体外侧壁的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夹持滑块,夹持孔上与滑槽相对的内侧壁上设有贯通柱体外侧壁的调节通孔,一调节螺杆穿过调节通孔与夹持滑块的下端形成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装置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焊接用螺栓的可靠夹持,有利于提高焊接时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节焊接螺柱用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装夹具,具体是涉及一种汽车制造中焊接螺柱用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制造这样的大型机械制造行业,人们经常需要用到焊接螺栓,就是将螺栓焊接固定在一个工件的表面,以便和其它构件相连接。在焊接螺栓时,需要先将螺栓夹持定位在工件的表面,一些简单的小批量焊接可直接用钳子夹持螺栓,但是用钳子夹持容易使螺栓歪斜,并且操作者在夹持焊接的整个过程中比较费力。因此目前通常的做法是用一个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的定位柱来定位螺栓,该定位柱1的端部具有一个和螺栓适配的螺纹孔2,在焊接时,先将螺栓的一端拧入定位柱的螺纹孔内,然后操作者即可手持定位柱将螺栓露出在螺纹孔外的另一端压紧定位在工件表面,以完成螺栓的焊接。
然而此类定位柱存在如下问题:由于螺纹孔是固定尺寸,而需要焊接的螺栓可能具有多种不同直径,因此需要准备多种规格的定位柱才能满足焊接不同规格螺栓的需要,既增加了工装夹具的数量,不利于生产的组织管理,同时操作人员需要在不同规格的定位柱之间来回转换,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用于在工件表面焊接螺栓时夹持定位螺栓的工装夹具所存在的不能适应多规格螺栓的需要、以及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不同规格螺栓的可调节焊接螺柱用夹持装置,一个夹持装置即可夹持需要焊接的多种规格的螺栓,从而有利于提高焊接时的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节焊接螺柱用夹持装置,包括一根柱体,所述柱体一端为手握端,另一端为夹持端,所述柱体在夹持端的端面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夹持孔,夹持孔的内侧壁上设有贯通柱体外侧壁的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夹持滑块,夹持孔上与滑槽相对的内侧壁上设有贯通柱体外侧壁的调节通孔,一调节螺杆穿过调节通孔与夹持滑块的下端形成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柱体夹持端的夹持孔可插入需要焊接的最大直径的螺栓,自然地,其余直径较小的螺栓也能顺利地插入夹持孔内,此时只需转动调节螺杆,与调节螺杆形成螺纹连接的夹持滑块即可在调节螺杆的驱动下向滑槽内移动,进而将夹持孔内的螺栓夹紧,这样,通过调节螺杆的调节,就可以方便地夹持不同规格的螺栓。现有技术中,螺栓需要通过转动多圈才能可靠地螺纹连接在定位柱上,而当焊接完成时,有需要将定位柱转动多圈才能将其取下。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无需做频繁地更换,另一方面只需要稍稍地转动调节螺杆,即可快速地夹紧螺栓,当焊接完成时,同样地只需稍微地转动一下调节螺杆,即可快速地将夹持装置与螺栓分离,从而有利于提高焊接时的生产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孔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所述滑槽位于等腰三角形底边所在的夹持孔的侧壁上。这样,夹持滑块所对应的的夹持孔内侧壁刚好是一个V形槽,从而确保不同规格的螺栓都能得到准确可靠的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滑块上朝向夹持孔内侧的表面设有沿夹持孔轴向延伸的V形通槽,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夹持滑块和螺栓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有利于螺栓的可靠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滑块上朝向夹持孔内侧的表面在夹持孔轴向上为圆弧面,从而使夹持滑块的内表面形成中间高、上下两端低,这样,一方面有利于螺栓插入到夹持孔内,另一方面可始终确保夹持滑块的中部与螺栓贴合,避免因夹持滑块受力后上端向外倾斜倒置只有夹持滑块的下端与螺栓贴合,增加螺栓夹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螺杆与夹持滑块连接的尾端和柱体在夹持孔一端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0度-50度。这样,在确保夹持孔深度的前提下,可尽量增加夹持滑块的刚性,避免其上端向外倾斜。
作为优选,调节螺杆上套设有复位压簧,复位压簧一端抵靠夹持滑块,另一端抵靠夹持孔内侧壁。这样,夹持滑块可始终处于打开状态,从而方便螺栓插入到夹持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螺杆上远离夹持滑块的头部设有三叉星状的转动旋钮,从而便于调节螺杆的转动,确保螺栓的可靠夹持。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焊接用螺栓的可靠夹持,有利于提高焊接时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柱体的夹持端的剖视图。
图3是夹持滑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柱体  11、手握端  12、夹持端  2、夹持孔  3、滑槽  4、夹持滑块  41、V形通槽  5、调节通孔  6、调节螺杆  61、挡环  7、复位压簧  8、转动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可调节焊接螺柱用夹持装置,包括一根柱体1,柱体的后端为手握端11,前端为夹持端12,柱体在夹持端的端面设置一个沿轴向延伸的夹持孔2,夹持孔的内侧壁上设置一个贯通柱体外侧壁的滑槽3,当然,该滑槽可同时贯通柱体夹持端的端面。滑槽内设置一个与其滑动连接的夹持滑块4,夹持孔上与滑槽相对的内侧壁上则相应地设置一个贯通柱体外侧壁的调节通孔5,一调节螺杆6穿过调节通孔与夹持滑块的下端形成螺纹连接。转动调节螺杆时,夹持滑块即可沿着调节螺杆的轴向在滑槽内向外或向内移动。当我们需要夹持焊接用螺栓时,可先拧松调节螺杆,使夹持滑块在滑槽内向外移动,此时,即可将螺栓插入到夹持孔内,然后反向拧紧调节螺栓,即可带动夹持滑块向内移动,并将螺栓夹紧定位。可以理解的是,调节螺杆在调节通孔内需要轴向限位,也就是说,调节螺杆在调节通孔内只能向外拔出,而不能向内移动,具体地,我们可在调节螺杆露出在调节通孔外面的部分设置一个挡环61,从而在拧紧调节螺杆时,确保夹持滑块被调节螺杆驱动而向夹持孔内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夹持孔可以是一个简单的圆孔,其孔径应大于最大的需要焊接的螺栓的外径,以便于所有需要焊接的螺栓插入到夹持孔内。或者,如图1所示,夹持孔可以是一个具有三个侧壁的等腰三角形孔,也就是说,夹持孔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当然,等腰三角形的夹持孔应确保最大的需要焊接的螺栓能方便地插入。相应地,滑槽则应设置在对应等腰三角形底边所在的夹持孔的侧壁上,这样,当螺栓插入到夹持孔内时,即可被定位在由两个相等的侧壁构成的V形槽内,再由夹持滑块将螺栓夹紧固定,从而确保被夹持的螺栓的轴线与柱体的轴线平行而不会产生歪斜,有利于焊接时操作人员观察并确认螺栓是否与焊接工件表面是否垂直。
为了确保螺栓的可靠夹持和定位,我们可在夹持滑块上朝向夹持孔内侧的表面上设置一条沿夹持孔轴向延伸的V形通槽41,从而确保被夹持的螺栓的轴线与柱体的轴线平行而不会产生歪斜。如图3所示,当夹持孔采用等腰三角形孔时,我们也可不在夹持滑块上朝向夹持孔内侧的表面上设置V形通槽,而是将夹持滑块上朝向夹持孔内侧的表面制成在夹持孔轴向上的圆弧面42,从而使夹持滑块的内表面形成中间高、上下两端低的拱形,有利于螺栓插入到夹持孔内。由于夹持滑块的下端与调节螺杆相连接,而上端悬空,因此,在夹紧螺栓时,夹持滑块的上部容易向柱体外侧倾斜而与螺栓之间存在缝隙,也就是说,只有夹持滑块的底部与螺栓位于夹持孔内的根部贴紧,从而不利于对螺栓的稳定夹持。当夹持滑块上朝向夹持孔内侧的表面采用圆弧面时,即使夹持滑块的上部向外倾斜,也只会使夹持滑块与螺栓的贴合点轻微地下移,从而可确保对螺栓的可靠夹持。
此外,我们可将调节螺杆倾斜设置,从而使调节螺杆与夹持滑块连接的尾端和柱体在夹持孔一端的轴线之间形成的40度-50度夹角,其优选值为45度。和横向设置的调节螺杆相比,可增加夹持孔的有效深度,从而在确保夹持孔深度的前提下,可尽量减小夹持滑块的高度,以增加夹持滑块的刚性,避免其上端受力后向外倾斜。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我们还可在调节螺杆上套设一根复位压簧7,该复位压簧的一端抵靠夹持滑块,另一端抵靠在夹持孔内侧壁上,从而将夹持滑块推向柱体外侧。这样,夹持滑块可始终处于打开状态,从而方便螺栓插入到夹持孔内。
最后,我们可在调节螺杆上远离夹持滑块的头部设置三叉星状的转动旋钮8,从而便于操作人员手动转动调节螺杆将螺栓夹紧。

Claims (7)

1.一种可调节焊接螺柱用夹持装置,包括一根柱体,所述柱体一端为手握端,另一端为夹持端,其特征是,所述柱体在夹持端的端面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夹持孔,夹持孔的内侧壁上设有贯通柱体外侧壁的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夹持滑块,夹持孔上与滑槽相对的内侧壁上设有贯通柱体外侧壁的调节通孔,一调节螺杆穿过调节通孔与夹持滑块的下端形成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焊接螺柱用夹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夹持孔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所述滑槽位于等腰三角形底边所在的夹持孔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焊接螺柱用夹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夹持滑块上朝向夹持孔内侧的表面设有沿夹持孔轴向延伸的V形通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焊接螺柱用夹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夹持滑块上朝向夹持孔内侧的表面在夹持孔轴向上为圆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焊接螺柱用夹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调节螺杆与夹持滑块连接的尾端和柱体在夹持孔一端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0度-5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焊接螺柱用夹持装置,其特征是,调节螺杆上套设有复位压簧,复位压簧一端抵靠夹持滑块,另一端抵靠夹持孔内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焊接螺柱用夹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调节螺杆上远离夹持滑块的头部设有三叉星状的转动旋钮。
CN201320663970.0U 2013-10-25 2013-10-25 一种可调节焊接螺柱用夹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661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63970.0U CN203566136U (zh) 2013-10-25 2013-10-25 一种可调节焊接螺柱用夹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63970.0U CN203566136U (zh) 2013-10-25 2013-10-25 一种可调节焊接螺柱用夹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66136U true CN203566136U (zh) 2014-04-30

Family

ID=50533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6397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66136U (zh) 2013-10-25 2013-10-25 一种可调节焊接螺柱用夹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6613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91172A (zh) * 2017-09-27 2018-03-13 无锡康柏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双重叠合结构进行夹紧的夹紧方法
CN109794718A (zh) * 2019-02-19 2019-05-24 莱特巴斯光学仪器(镇江)有限公司 柱透镜夹持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91172A (zh) * 2017-09-27 2018-03-13 无锡康柏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双重叠合结构进行夹紧的夹紧方法
CN109794718A (zh) * 2019-02-19 2019-05-24 莱特巴斯光学仪器(镇江)有限公司 柱透镜夹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66136U (zh) 一种可调节焊接螺柱用夹持装置
CN103737341A (zh) 紧固夹紧装置
CN103441404A (zh) 一种铜线焊接夹
CN211073265U (zh) 一种螺栓扭矩测试用夹具
CN203944984U (zh) 一种非直柄氩弧焊枪夹具
CN207564050U (zh) 圆形管材定位夹紧装置
CN206732840U (zh) 一种构件夹紧装置
CN216442379U (zh) 一种机械制造用便于调节的固定夹具
CN103286653B (zh) 小头油孔倒角装置及去毛刺方法
CN203330754U (zh) 车床加工用弯头夹具
CN207333414U (zh) 手拧螺丝钉
CN202607324U (zh) 一种可消除毛坯公差的定心夹具
CN201579611U (zh) 摩托车减震器钻床夹具
CN208513804U (zh) 一种便于电火花加工节流阀阀体斜孔的夹具
CN202895044U (zh) 旋转式单向手动夹紧器
CN203077144U (zh) 一种转轴夹具
CN206393517U (zh) 差动扳手
CN206795301U (zh) 适合多尺寸方形零件夹持的夹具
CN206408408U (zh) 一种晾衣架卷绕器
CN212094531U (zh) 铣直槽夹具
CN210160629U (zh) 皮革冲头焊接工装
CN205342593U (zh) 一种非完圆棒料车削夹具
CN206795122U (zh) 焊接定位夹具
CN204277821U (zh) 一种固定夹
CN203456709U (zh) 一种铜线焊接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30

Termination date: 2014102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