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54167U - 线夹及增压泵的电机 - Google Patents

线夹及增压泵的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54167U
CN203554167U CN201320612562.2U CN201320612562U CN203554167U CN 203554167 U CN203554167 U CN 203554167U CN 201320612562 U CN201320612562 U CN 201320612562U CN 203554167 U CN203554167 U CN 2035541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wire
wire clamp
end cap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1256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正义
王顺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61256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541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541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5416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机结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线夹及具有该线夹的增压泵电机,所述线夹用于安装在具有机体和端盖的电机上以对进出所述电机的导线进行锁紧固定,其包括卡嵌于机体与端盖配合边缘处的线夹本体,线夹本体上沿其嵌入电机内的方向贯穿开设有与导线过盈配合设置的过线孔,线夹本体的侧部凹设有用于卡合连接机体的第一卡槽和用于卡合连接端盖的第二卡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夹,结构简单,且由于导线在线夹本体上安装,只是简单的线穿入孔操作,故其装配过程简单、易于实现。同时,其提高电机的密封防水性能,并消除了增压泵倒置安装于净水机内或对电机进行淋水试验时电机的漏水隐患,进而充分保证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线夹及增压泵的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驱动增压泵的电机及设于该电机上的线夹。
背景技术
净水机上一般设有增压泵和用于驱动增压泵运转的电机,其中,电机包括机体和盖合于机体上的后盖,且电机上一般设有用于供导线穿设并可固定导线的线夹。
现有技术中,增压泵电机上的线夹,一般是嵌装于后盖的底部。且线夹大致呈椭圆柱形,后盖的底部对应开设有与线夹外廓适配的椭圆形贯孔,线夹从该椭圆形贯孔内嵌装于后盖上。具体地,如图7和图8所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线夹,包括线夹本体1′和可扣合于所述线夹本体1′上的压块2′,压块2′包括底板21′和凸设于底板21′中间部分的凸块22′,线夹本体1′上凹设有供导线3′穿设的槽口11′,槽口11′的内壁凹设有与底板21′外廓适配的卡槽12′,导线3′穿设于槽口11′内,压块2′压设于卡槽12′内并将导线3′压紧固定于槽口11′内。线夹本体1′的侧部设有两个第一直壁13′,且两第一直壁13′对称设于槽口11′的两侧,后盖上的椭圆形贯孔内壁对应设有与两个第一直臂13′配合设置的两个第二直臂。具体安装时,先通过压块2′将导线3′压紧固定于线夹本体1′的槽口11′内,然后通过将线夹本体1′上两第一直臂13′对准后盖上椭圆形贯孔的两第二直臂,并将线夹嵌入后盖的椭圆形贯孔内,再然后通过手动旋转线夹90°,以使凸块22′转动至扣合于第二直臂的位置处,从而实现了线夹在后盖底部的安装固定。
但是,上述线夹在具体应用中仍存在不足之处,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导线3′在线夹上的装配过程中,将压块2′压入线夹本体1′的卡槽12′内以将导线3′压紧于槽口11′内时,需要用钳子等专用工具将压块2′夹紧,这样,使得导线3′在线夹上的装配过程比较繁琐,且装配过程需要耗费的时间较多,从而大大影响了导线3′在线夹上的装配效率;
2)由于导线3′与线夹之间的配合为弧形面与平面之间的配合,故导线3′与线夹之间的密封防水性能较差;同时,由于线夹嵌入于后盖的椭圆形贯孔内,线夹的侧壁并没有完全贴合于椭圆形贯孔的内壁上(线夹的第一直臂就没有贴合于椭圆形贯孔的内壁上),故使得线夹安装于后盖上后,线夹侧壁轮廓与椭圆形贯孔的内壁轮廓之间还是存在着较大的间隙,从而使得线夹与后盖椭圆形贯孔的配合处密封防水性能较差。且现有的线夹是安装于后盖底部的,这样,当增压泵倒置安装于净水机内或对电机进行淋水试验时,电机容易产生漏水现象,即水会沿着导线3′与线夹之间的配合间隙、线夹与后盖椭圆形贯孔之间的配合间隙流入电机的内部,而进入电机内的水会侵袭电机内部的电器元件,从而容易造成电机及净水机故障,并大大影响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线夹及具有该线夹的增压泵电机,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线夹安装繁琐和线夹安装于电机上后其安装位密封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线夹,用于安装在具有机体和端盖的电机上以对进出所述电机的导线进行锁紧固定,其包括卡嵌于所述机体与所述端盖配合边缘处的线夹本体,所述线夹本体上沿其嵌入所述电机内的方向贯穿开设有与所述导线过盈配合设置的过线孔,所述线夹本体的侧部凹设有用于卡合连接所述机体的第一卡槽和用于卡合连接所述端盖的第二卡槽。
具体地,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沿所述线夹本体嵌入所述电机内的方向错开设置。
优选地,所述线夹本体呈方体状,其具有四个侧壁,所述第一卡槽呈U形分布于所述线夹本体的三个所述侧壁上,所述第二卡槽凹设于另一所述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卡槽为弧形凹槽。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增压泵的电机,其包括机体和盖合于所述机体底部的端盖,于所述机体与所述端盖的配合边缘处还卡嵌有上述的线夹。
具体地,所述机体呈圆筒状,所述端盖上凸设有与所述机体内壁适配的环状凸缘,所述环状凸缘上具有与所述第二卡槽内壁轮廓适配的安装弧段部分,所述线夹本体通过所述第二卡槽扣合于所述安装弧段部分上。
更具体地,所述机体上沿其底部边缘处向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内壁轮廓适配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内壁贴合于所述第一卡槽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上设有用于防护电刷的电刷壳和设于所述电刷壳旁侧用于供所述导线焊接固定的扣片。
更进一步地,所述端盖上还凸设有供所述导线缠绕的绕线柱。
进一步地,于所述绕线柱与所述扣片之间,还设有供所述导线穿设定位的导线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夹及具有该线夹的增压泵电机,通过在线夹本体上开设与导线过盈配合设置的过线孔,一方面可使导线从线夹本体的过线孔内穿入和穿出,另一方面导线与过线孔的过盈配合设置可使导线的外壁与过线孔的内壁充分接触贴合,从而利于保证导线穿设于线夹本体上的紧固可靠性,并利于提高导线与线夹本体之间的密封防水性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夹,结构简单,且由于导线在线夹本体上安装,只是简单的线穿入孔操作,故其装配过程简单、易于实现。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线夹本体侧部的第一卡槽进行卡合连接电机的机体,并通过第二卡槽卡合连接端盖,从而可使线夹本体卡嵌于机体与端盖的配合边缘处,这样,通过机体与端盖对线夹本体的夹压作用,一方面可实现线夹在电机上的锁紧固定,另一方面可减小线夹与电机之间的配合间隙,从而利于提高线夹本体与电机之间的密封防水性能。且由于线夹是卡嵌于电机侧部且与端盖过盈配合的,故当增压泵倒置安装于净水机内或对电机进行淋水试验时,水不会直接沿着导线与线夹之间的配合间隙、线夹与电机之间的配合间隙流入电机的内部,从而有效提高了电机的密封防水性能,并消除了增压泵倒置安装于净水机内或对电机进行淋水试验时电机的漏水隐患,进而充分保证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线夹翻转180°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增压泵的电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增压泵的电机的主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夹安装于端盖上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现有技术提供的线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现有技术提供的线夹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夹,用于安装在具有机体2和端盖3的电机上以对进出电机的导线4进行锁紧固定,其包括卡嵌于机体2与端盖3配合边缘处的线夹本体1,即线夹本体1嵌装于电机的侧部,线夹本体1上沿其嵌入电机内的方向贯穿开设有与导线4过盈配合设置的过线孔11,线夹本体1的侧部凹设有用于卡合连接机体2的第一卡槽12和用于卡合连接端盖3的第二卡槽13。具体应用中,过线孔11的设置数量与导线4的数量一致,即一个过线孔11内只穿设一根导线4,这样,利于提高导线4与过线孔11的配合密封程度。本实施例,电机的导线4包括输入导线4和输出导线4两根导线4,过线孔11对应设有两个。导线4与过线孔11之间的过盈配合设置,一方面可使导线4从线夹本体1的过线孔11内穿入和穿出,另一方面可使导线4的外壁与过线孔11的内壁充分接触贴合,从而利于保证导线4穿设于线夹本体1上的紧固可靠性,进而可防止电机振动时导线4从线夹内脱落出来,并利于提高导线4与线夹本体1之间的密封防水性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夹,结构简单,且由于导线4在线夹本体1上安装,只是简单的线穿入孔操作,故其装配过程简单、易于实现。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线夹本体1侧部的第一卡槽12进行卡合连接电机的机体2,并通过第二卡槽13卡合连接端盖3,从而可使线夹本体1卡嵌于机体2与端盖3的配合边缘处,这样,通过机体2与端盖3对线夹本体1的夹压作用,一方面可将线夹锁紧固定于电机,另一方面可减小线夹与电机之间的配合间隙,从而利于提高线夹本体1与电机之间的密封防水性能。由于线夹是卡嵌于电机侧部且与端盖3过盈配合的,故当增压泵倒置安装于净水机内或对电机进行淋水试验时,水不会直接沿着导线4与线夹之间的配合间隙、线夹与电机之间的配合间隙流入电机的内部,从而有效提高了电机的密封防水性能,并消除了增压泵倒置安装于净水机内或对电机进行淋水试验时电机的漏水隐患,进而充分保证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线夹本体1采用柔性、韧性和弹性均较佳的材料制成,更优选地,线夹本体1由橡胶材料通过模具一体成型,橡胶材料弹性性能优异,这样,当线夹本体1卡嵌于机体2与端盖3的配合边缘处时,通过机体2和端盖3的夹压作用,可使线夹本体1产生一定的变形,从而利于使线夹本体1与机体2、端盖3充分贴合,即实现了线夹本体1与端盖3的过盈配合,进而利于提高线夹本体1与机体2之间、线夹本体1与端盖3之间的密封防水效果。
具体地,如图1~图4所示,第一卡槽12和第二卡槽13沿线夹本体1嵌入电机内的方向呈前后位置关系错开设置,且第一卡槽12位于前侧(靠近电机的内侧),第二卡槽13位于后侧(靠近电机的外侧)。这样,一方面可使线夹本体1与电机之间的配合具有双重密封作用,从而利于提高线夹本体1与机体2之间的密封防水性能;另一方面在保证第一卡槽12和第二卡槽13均具有一定凹设深度的前提下,又不至于使线夹本体1的局部径向尺寸过小。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线夹本体1呈方体状,其具有四个侧壁,第一卡槽12呈U形分布于线夹本体1的三个侧壁上,第二卡槽13凹设于另一侧壁上,这样,在保证第一卡槽12与第二卡槽13不产生干涉作用的前提下,又可充分利用线夹本体1的表面空间资源。
进一步地,如图3~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增压泵的电机,其包括机体2和盖合于机体2底部的端盖3,增压泵安装于电机的输出轴24上,于机体2与端盖3的配合边缘处还卡嵌有上述的线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压泵电机,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线夹,且该线夹是嵌装于电机的侧部,故,一方面有效对进出电机内的导线4进行锁紧固定,从而保证导线4不会轻易松动;另一方面可提高线夹与电机之间的密封防水效果,从而可有效防止水进入电机内部,消除了增压泵倒置安装于净水机内或对电机进行淋水试验时电机的漏水隐患,进而充分保证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如图3、图4和图6所示,机体2呈圆筒状,端盖3上凸设有与机体2内壁适配的环状凸缘31,环状凸缘31上具有与第二卡槽13内壁轮廓适配的安装弧段部分311,线夹本体1通过第二卡槽13扣合于安装弧段部分311上。环状凸缘31的设置,可对端盖3安装于机体2过程起到导向定位作用,从而利于提高端盖3与机体2的装配效率。
更具体地,如图1、图5和图6所示,第二卡槽13为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的俯视视面(电机竖立放置时,弧形凹槽从上往下看的俯视剖面图)大致呈两端大中间小的形状。端盖3上的安装弧段部分311对应呈两端大中间小的形状,这样,当弧形凹槽与安装弧段部分311扣合连接后,线夹本体1就不可在端盖3的环状凸缘31上进行周向滑动(沿环状凸缘31的圆周方向进行滑动)和径向松动(沿环状凸缘31的直径方向进行滑动),而机体2和端盖3的夹压作用又可有效限制线夹本体1的竖向位移,从而有效保证线夹本体1在电机上安装的稳固可靠性。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机体2上沿其底部边缘处向上开设有与第一卡槽12内壁轮廓适配的开口槽211,开口槽211的内壁连接围合成U形状轮廓,开口槽211的内壁贴合于第一卡槽12的内壁上。这样,当开口槽211的内壁扣合于第一卡槽12内后,线夹本体1就不可沿机壳的周向进行移动了,并可将线夹本体1压紧与端盖3的安装弧段部分311上,从而有效保证线夹本体1在电机上安装的稳固可靠性。
进一步地,如图3、图5和图6所示,端盖3上凸设有定位凸台37,机壳上对应开设有与定位凸台37配合设置的定位凹槽22,安装时,定位凸台37卡扣于定位凹槽22内,定位凸台37与定位凹槽22的设置,可对端盖3与机体2之间的组装起到导线4定位作用,从而利于提高端盖3与机体2的装配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3、图5和图6所示,端盖3还通过若干个紧固螺栓(图未示)固定连接机体2,端盖3上开设有若干个供紧固螺栓穿设的贯孔36,机体2上设有与若干个贯孔36对位设置的若干个连接孔23,紧固螺栓、贯孔36和连接孔23的设置数量相同。本实施例,连接孔23为螺纹孔,紧固螺栓穿过贯孔并螺纹连接螺纹孔,从而可实现端盖3与机体2的紧固连接。当然了,机体2上的连接孔23也可设置为直通孔,这样,紧固螺栓从贯孔36、直通孔内穿出后通过螺母(图未示)紧固连接。具体应用中,机体2和端盖3也可通过其他方式锁紧连接,如卡扣连接等,
进一步地,如图3、图5和图6所示,端盖3上设有用于防护电刷(图未示)的电刷壳32和设于电刷壳32旁侧用于供导线4焊接固定的扣片33,导线通过扣片33电连接电刷,且扣片33具有可折弯扣合于电刷壳32上的扣合部331。扣片33的设置,一方面可实现对穿入电机内的导线4端部进行锁紧定位,从而可防止导线4轻易从电机内滑脱;另一方面可实现导线4与电刷之间的电连接,从而利于通过外部电源向电机提供电能。本实施例,电刷壳32和扣片33均设有两个,且两电刷壳32相对于端盖3的中心呈180°角设置。
进一步地,如图3、图5和图6所示,端盖3上朝向机体2的端面上还凸设有供导线4缠绕的绕线柱34。绕线柱34的设置,主要用于供从线夹上穿入电机内的导线4在其上进行缠绕,这样,一方面可使穿入电机内的导线4具有一定的长度,以利于导线4的日后维护;另一方面利于对穿入电机内的导线4进行张紧及定位,从而利于导线4在电机内的收放整理。导线4在绕线柱34上缠绕的圈数,可根据导线4的具体长度进行灵活配置。
进一步地,如图3、图5和图6所示,于绕线柱34与扣片33之间还设有供导线4穿设的导线槽35。具体应用中,导线4从线夹的过线孔11内穿入电机内部后,首先在绕线柱34缠绕若干圈后,然后穿设于导线槽35内,并最终从导线槽35内穿引至扣片33上,并使导线4的端部焊接固定于扣片33上。导线槽35的设置,一方面利于对穿设于绕线柱34与扣片33之间的导线4进行卡固定位,另一方面利于导线4在电机内的收放整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夹在电机上的装配过程具体为:先将导线4穿设入线夹本体1的过线孔11内,然后将线夹本体1上的第二卡槽13对准端盖3的安装弧段部分311,以使线夹本体1卡合于端盖3环状凸缘31的安装弧段部分311上,并将导线4从过线孔11内牵拉入端盖3内,使导线4在绕线柱34内缠绕一定的圈数;接着,将导线4的端部焊接固定于扣片33上,并将扣片33与绕线住之间的导线4部分卡入导线槽35内,以张紧导线4并可对该部分导线4进行定位;然后将装设有线夹的端盖3盖合于机体2上,并使线夹本体1的第一卡槽12内壁扣合于机体2上的开口槽211内,同时使端盖3上的定位凸台37卡扣于机体2上的定位凹槽22内,然后通过紧固螺栓将端盖3与机壳锁紧固定,这样,即完成了线夹在电机上的装配过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夹,结构简单,对导线4紧固可靠,可避免电机振动中有导线4脱落的情形;且在电机上的装配过程简单,易于实现;同时,能够有效保证线夹在电机上安装位置处的密封防水性能,这样,使得在淋水实验时水不会进入电机内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线夹,用于安装在具有机体和端盖的电机上以对进出所述电机的导线进行锁紧固定,其特征在于:包括卡嵌于所述机体与所述端盖配合边缘处的线夹本体,所述线夹本体上沿其嵌入所述电机内的方向贯穿开设有与所述导线过盈配合设置的过线孔,所述线夹本体的侧部凹设有用于卡合连接所述机体的第一卡槽和用于卡合连接所述端盖的第二卡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沿所述线夹本体嵌入所述电机内的方向错开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本体呈方体状,其具有四个侧壁,所述第一卡槽呈U形分布于所述线夹本体的三个所述侧壁上,所述第二卡槽凹设于另一所述侧壁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槽为弧形凹槽。
5.一种增压泵的电机,包括机体和盖合于所述机体底部的端盖,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机体与所述端盖的配合边缘处还卡嵌有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线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压泵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呈圆筒状,所述端盖上凸设有与所述机体内壁适配的环状凸缘,所述环状凸缘上具有与所述第二卡槽内壁轮廓适配的安装弧段部分,所述线夹本体通过所述第二卡槽扣合于所述安装弧段部分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增压泵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上沿其底部边缘处向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内壁轮廓适配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内壁贴合于所述第一卡槽的内壁上。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压泵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上设有用于防护电刷的电刷壳和设于所述电刷壳旁侧用于供所述导线焊接固定的扣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增压泵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上还凸设有供所述导线缠绕的绕线柱。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增压泵的电机,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绕线柱与所述扣片之间,还设有供所述导线穿设定位的导线槽。
CN201320612562.2U 2013-09-26 2013-09-26 线夹及增压泵的电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541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12562.2U CN203554167U (zh) 2013-09-26 2013-09-26 线夹及增压泵的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12562.2U CN203554167U (zh) 2013-09-26 2013-09-26 线夹及增压泵的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54167U true CN203554167U (zh) 2014-04-16

Family

ID=50472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12562.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54167U (zh) 2013-09-26 2013-09-26 线夹及增压泵的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5416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05694A (zh) * 2015-11-24 2016-02-03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电机和用于电机的外壳组件
CN105322701A (zh) * 2014-07-23 2016-02-10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用于电机的出线护套以及具有该出线护套的电机
CN107769114A (zh) * 2017-11-10 2018-03-06 姜丽莉 一种特殊的便捷装配过线槽结构
CN108155512A (zh) * 2018-01-11 2018-06-12 深圳市凯中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机定子的具有密封结构的连接器及生产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2701A (zh) * 2014-07-23 2016-02-10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用于电机的出线护套以及具有该出线护套的电机
CN105322701B (zh) * 2014-07-23 2018-05-15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用于电机的出线护套以及具有该出线护套的电机
CN105305694A (zh) * 2015-11-24 2016-02-03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电机和用于电机的外壳组件
CN105305694B (zh) * 2015-11-24 2018-09-18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电机和用于电机的外壳组件
CN107769114A (zh) * 2017-11-10 2018-03-06 姜丽莉 一种特殊的便捷装配过线槽结构
CN108155512A (zh) * 2018-01-11 2018-06-12 深圳市凯中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机定子的具有密封结构的连接器及生产方法
CN108155512B (zh) * 2018-01-11 2024-04-02 深圳市凯中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机定子的具有密封结构的连接器及生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54167U (zh) 线夹及增压泵的电机
CN106058566B (zh) 一种防水暗藏地插
CN203883662U (zh) 防水电源适配器
CN203115645U (zh) 一种led三防灯
CN201916767U (zh) 一种双重防水密封结构的灯具
CN201398271Y (zh) 具有防水线卡的防水壳体
CN203239584U (zh) 一种双轴承电机转子微型离心泵
CN205647119U (zh) 一种外转子电机
CN205051496U (zh) 一种电机
CN211242806U (zh) 一种烹饪装置
CN209032229U (zh) 一种洗衣机、洗碗机排水泵或排水阀用排水组件
CN111900575A (zh) 尾部包胶的翻盖式连接器及金属止位弹片
CN201528239U (zh) 电机端盖与壳体双止口联接结构
CN206807204U (zh) 一种电机接线盒组件
CN204960534U (zh) 智能钥匙的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智能钥匙
CN204920483U (zh) 智能钥匙的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智能钥匙
CN202583285U (zh) 具有易碎槽的一体化卡扣式塑封保密装置
CN208469714U (zh) 具有防水线束的车辆控制器
CN206212469U (zh) 一种驱动电源外壳
CN205746667U (zh) 一种led纽扣灯
CN204806348U (zh) 一种汽车灯具出线部分的密封防水结构
CN219732529U (zh) 一种用于树脂瓦安装的防水结构
CN210780359U (zh) 一种新型的步进电机出线结构
CN208797716U (zh) 防水马达
CN203898689U (zh) 一种防水型按摩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1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