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45577U - 千斤顶结构 - Google Patents

千斤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45577U
CN203545577U CN201320688938.8U CN201320688938U CN203545577U CN 203545577 U CN203545577 U CN 203545577U CN 201320688938 U CN201320688938 U CN 201320688938U CN 203545577 U CN203545577 U CN 2035455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hamber
piston rod
jacking
cylinder body
outer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8893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宗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2068893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455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455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4557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千斤顶结构,包含缸体、设于缸体内的气室活塞杆、套于气室活塞杆的顶升活塞杆、设于缸体顶部的限位及锁固组件;气室活塞杆顶部有气室活塞,内部有第一气室,侧壁有连通第一气室的导气孔;顶升活塞杆有气室密封盖、限位部与顶升液压活塞,气室密封盖、顶升活塞杆内壁、气室活塞杆外壁与气室活塞形成第二气室并连通第一气室,顶升液压活塞、顶升活塞杆底部、气室密封盖、气室活塞杆外壁与缸体内壁形成液压室并连通缸体的导液孔;限位组件限位顶升液压活塞;锁固组件锁固顶升活塞杆。通过这种设计,减少管路堵塞,并快速将顶升活塞杆恢复原状。

Description

千斤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千斤顶,尤其涉及一种同时使用气压与液压的千斤顶结构,能减少内部管路堵塞,从而避免千斤顶结构坏损。
背景技术
公知使用油压的方式来举起重物的千斤顶于举起重物后,会借由锁固件来固定该千斤顶,并会释放该千斤顶内的油压。当使用者要收纳该千斤顶时,使用者会松开该锁固件,并等待该千斤顶因重力的缘故而下降恢复原状。然而,其恢复原状的速度缓慢。
此外,该千斤顶内的油压管路容易发生管路堵塞的情况,造成油压无法流通,从而使该千斤顶无法使用。
再者,若管路已发生堵塞,但使用者仍继续灌注油性液体进入该千斤顶内的话,会使该千斤顶无法作动,并会因子缸与主缸的受压面积不同,从而破坏千斤顶的结构。
更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其为公知的复动式千斤顶,该复动式千斤顶借由进油孔1将油灌进主油室2,从而抬起一千斤顶顶升轴心3;接着,如图2所示,当要下降该千斤顶顶升轴心3时,借由下降油路4将另一油灌进设置于该千斤顶顶升轴心3内的附油室5,来使该千斤顶顶升轴心3下降。该复动式千斤顶虽然能快速使该千斤顶顶升轴心3恢复原状,但由于该主油室2的截面积大于该附油室5的截面积,从而使其压力差异非常大,故当管路发生堵塞时,若使用者仍持续灌注油进入该主油室2或该附油室5的话,容易发生超压,从而造成该复动式千斤顶的结构坏损。
因此,如何创作出一种能减少管路堵塞、降低超压的发生、并能快速将千斤顶恢复原状的千斤顶,将是本实用新型所欲积极公开的特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千斤顶结构,其能减少管路堵塞,从而降低超压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千斤顶结构,其能快速将千斤顶恢复原状。
为达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千斤顶结构,包含外缸体、气室活塞杆、顶升活塞杆、限位组件及锁固组件。
该外缸体具有导液孔,穿设于该外缸体的侧壁。
该气室活塞杆设置于该外缸体内的中央,且该气室活塞杆具有气室活塞,设置于该气室活塞杆的顶部;第一气室,设置于该气室活塞杆内;灌气孔,穿设于该气室活塞杆的底部,以将气体灌入该第一气室;密封组件,密封该灌气孔;及导气孔,穿设于该气室活塞杆的侧壁,并连通该第一气室。
该顶升活塞杆活动套设于该气室活塞杆,且该顶升活塞杆具有千斤顶平台,设置于该顶升活塞杆的顶部;气室密封盖,设置于该顶升活塞杆的内侧壁底部,该气室密封盖、该顶升活塞杆的内侧壁、该气室活塞杆的外侧壁与该气室活塞形成第二气室,且该第二气室借由该导气孔连通第一气室;顶升油压活塞,设置于该顶升活塞杆的外侧壁底部,该顶升油压活塞、该顶升活塞杆的底部、该气室密封盖、该气室活塞杆的外侧壁与该外缸体的内壁形成一液压室,且该液压室连通该导液孔;及一限位部,设置于该顶升活塞杆的外侧壁底部,并设置于该顶升油压活塞的上方;其中,该气室密封盖与该气室活塞杆的外侧壁气密式摩擦接触,该气室活塞与该顶升活塞杆的内侧壁气密式摩擦接触,该顶升油压活塞与该外缸体的内侧壁液密式摩擦接触。
该限位组件设置于该外缸体的顶部,对应该限位部,以将该顶升活塞杆的顶升油压活塞限位于该限位组件与该外缸体的内侧底部之间。
该锁固组件设置于该外缸体的顶部,并设置于该限位组件的上方,以锁固于该顶升活塞杆的外侧壁。
在上述的千斤顶结构中,该导气孔靠近该气室活塞杆的顶部,并设置于该气室活塞的下方。
在上述的千斤顶结构中,该导液孔靠近该外缸体的底部。
在上述的千斤顶结构中,该顶升活塞杆的外侧壁还具有螺纹结构,设置于该限位部的上方;且该千斤顶结构还包含螺纹组件,设置于该限位组件与该锁固组件之间,且该螺纹组件与该顶升活塞杆的螺纹结构相互对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千斤顶结构借助上述的设计,能减少管路堵塞,从而降低超压的发生,并能快速将顶升活塞杆恢复原状。
附图说明
图1与图2为公知的复动式千斤顶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千斤顶结构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一气室与第二气室充满气体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灌入液性液体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的顶升活塞杆恢复原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千斤顶结构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1   进油孔
2   主油室
3   千斤顶顶升轴心
4   下降油路
5   附油室
10  外缸体
11  导液孔
20  气室活塞杆
21        气室活塞
22        第一气室
23        灌气孔
24        密封组件
25        导气孔
30        顶升活塞杆
31        千斤顶平台
32        气室密封盖
33        第二气室
34        顶升液压活塞
35        液压室
36        限位部
37        螺纹结构
40        限位组件
50        锁固组件
60        螺纹组件
100,200   千斤顶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现借由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图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说明如后:
请参照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千斤顶结构100的第一具体实施例,该千斤顶结构100包含外缸体10、气室活塞杆20、顶升活塞杆30、限位组件40及锁固组件50。
该外缸体10具有导液孔11,穿设于该外缸体10的侧壁,如图3所示,该导液孔11较佳靠近该外缸体10的底部。另外,应了解到,虽然图未示,该导液孔11与液体槽(图未示)与液压帮浦(图未示)连接。其中,该液体槽容纳的液体可为油或水…等众所皆知的液体。
该气室活塞杆20设置于该外缸体10内的中央,且该气室活塞杆20具有气室活塞21,设置于该气室活塞杆20的顶部,该气室活塞可为O型环…等密封环;第一气室22,设置于该气室活塞杆20内;灌气孔23,穿设于该气室活塞杆20的底部,并连接气压帮浦(图未示),以将气体灌入该第一气室22,该气体并未限制,可为一般空气或特定种类的气体;密封组件24,设置于该灌气孔23,当该气体灌入该第一气室22后,该密封组件24密封该灌气孔23;及导气孔25,穿设于该气室活塞杆20的侧壁,并连通该第一气室24,如图3所示,该导气孔25较佳靠近该气室活塞杆20的顶部,并设置于该气室活塞21的下方。
该顶升活塞杆30活动套设于该气室活塞杆20,且该顶升活塞杆30设置于该外缸体10内。该顶升活塞杆30具有千斤顶平台31,设置于该顶升活塞杆30的顶部,用以支撑物体(图未示);气室密封盖32,设置于该顶升活塞杆30的内侧壁底部,该气室密封盖32可为O型环…等密封环,且该气室密封盖32、该顶升活塞杆30的内侧壁、该气室活塞杆20的外侧壁与该气室活塞21形成第二气室33;顶升液压活塞34,设置于该顶升活塞杆30的外侧壁底部,该顶升液压活塞34可为O型环…等密封环,该顶升液压活塞34、该顶升活塞杆30的底部、该气室密封盖32、该气室活塞杆20的外侧壁与该外缸体10的内壁形成液压室35,且该液压室35连通该导液孔11;及限位部36,设置于该顶升活塞杆30的外侧壁底部,并设置于该顶升液压活塞34的上方,该限位部36可为该顶升液压活塞34的一部分;其中,该气室密封盖32与该气室活塞杆20的外侧壁气密式摩擦接触,该气室活塞21与该顶升活塞杆30的内侧壁气密式摩擦接触,该顶升液压活塞34与该外缸体10的内侧壁液密式摩擦接触。
其中,如图3与图4所示,该第二气室33借由该导气孔25连通第一气室22,且该第二气室33与该第一气室22借由该密封组件24的设计而形成密闭空间。
该限位组件40设置于该外缸体10的顶部,对应该限位部36,以将该顶升活塞杆30的该顶升液压活塞34限位于该限位组件40与该外缸体10的内侧底部之间。
该锁固组件50设置于该外缸体10的顶部,并设置于该限位组件40的上方,以锁固于该顶升活塞杆30的外侧壁。
接着,请参照图4至图6,以下将说明该千斤顶结构100的作动流程与使用状态。
如图4所示,使用者先借由气压帮浦将气体从该活塞管体20的该灌气孔23灌入该气室活塞杆20的该第一气室22,该气体会从该导气孔25流通至该第二气室33,当该第一气室22与该第二气室33具有一定量的气体后,借由该密封组件24密封该灌气孔23,以使该第一气室22与该第二气室33形成密闭空间。此时,该顶升活塞杆30的底部非常靠近该外缸体10的内部底侧,在此将该顶升活塞杆30的位置定义为“初始位置”。
如图5所示,当使用者要将该顶升活塞杆30抬起时,使用者借由液压帮浦将液体槽的液体从该外缸体10的该导液孔11灌入至该液压室35,当液体逐渐灌入至该液压室35时,该顶升活塞杆30会被抬起,从而使该千斤顶平台31能支撑一物体;同时,该第二气室33会缩小,从而使该第二气室33内的气体被压缩至该第一气室22内;最后,用户借由该锁固组件50锁固该顶升活塞杆30的外侧壁,从而固定该顶升活塞杆30的位置,该千斤顶平台31的高度也被固定。另外,应了解到,借由该限位组件40的设计,能避免使用者灌入过多的液体至该液压室35,从而造成该顶升活塞杆30脱离该外缸体10。
如图6所示,当使用者要将该顶升活塞杆30降回“初始位置”时,会先松开该锁固组件50;接着,由于该第一气室22内的压力大于该第二气室33内的压力,故该第一气室22与该第二气室33为了达到平衡,该第一气室22内的气体会往该第二气室33移动,从而使该第二气室33的体积逐渐变大,该顶升活塞杆30会因此下降;同时,该液压室35内的液体会从该导液孔11被挤出。
另外,应了解到,虽然图未示,使用者也可于松开该锁固组件50之前,就先将该液压室35内的液体从该导液孔11泄出。
由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千斤顶结构借助第一气室、导气孔、第二气室的连通设计,让使用者可以快速地将顶升活塞杆恢复至“初始位置”。
此外,由于该第一气室22、该导气孔25与该第二气室33内容置气体,因此不会有物质残留的问题,故不会使该第一气室22、该导气孔25与该第二气室33内形成堵塞,从而能有效避免该千斤顶结构100因堵塞而无法使用的状况发生。
再者,由于该第一气室22、该导气孔25与该第二气室33为密闭空间,故本实用新型的千斤顶结构100不会因长期使用,而降低该顶升活塞杆30的升降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千斤顶结构借由上述设计,能减少管路堵塞,故能降低超压的发生;此外,借由该第一气室、该导气孔与该第二气室的设计,能快速将该顶升活塞杆恢复至“初始位置”。
最后,请参照图7,其为本实用新型千斤顶结构200的第二具体实施例,该千斤顶结构200的设计大致上与该千斤顶结构100的设计相同,其中,该顶升活塞杆30的外侧壁更具有螺纹结构37,设置于该限位部36的上方;且该千斤顶结构200还包含螺纹组件60,设置于该限位组件40与该锁固组件50之间,且该螺纹组件60与该顶升活塞杆30的该螺纹结构37相互对应。
当使用者将液灌入该液压室35时,该顶升活塞杆30能借由该螺纹组件60与该螺纹结构37的设计,达到步进上升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千斤顶结构借由上述设计,能减少管路堵塞,从而降低超压的发生;此外,借由该第一气室、该导气孔与该第二气室的设计,能快速将顶升活塞杆恢复至“初始位置”;再者,借由该螺纹组件与该螺纹结构的设计,能达到步进升降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上文中虽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然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该实施例仅用于描绘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解读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注意的是,所有与该实施例等效的变化与置换,均应设为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5)

1.一种千斤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外缸体,具有导液孔,穿设于该外缸体的侧壁;
气室活塞杆,设置于该外缸体内的中央,且该气室活塞杆具有:
一气室活塞,设置于该气室活塞杆的顶部;
一第一气室,设置于该气室活塞杆内;
一灌气孔,穿设于该气室活塞杆的底部,以将一气体灌入该第一气室;
一密封组件,密封该灌气孔;及
一导气孔,穿设于该气室活塞杆的侧壁,并连通该第一气室;
顶升活塞杆,活动套设于该气室活塞杆,且该顶升活塞杆具有:
一千斤顶平台,设置于该顶升活塞杆的顶部;
一气室密封盖,设置于该顶升活塞杆的内侧壁底部,该气室密封盖、该顶升活塞杆的内侧壁、该气室活塞杆的外侧壁与该气室活塞形成一第二气室,且该第二气室借由该导气孔连通第一气室;
一顶升液压活塞,设置于该顶升活塞杆的外侧壁底部,该顶升液压活塞、该顶升活塞杆的底部、该气室密封盖、该气室活塞杆的外侧壁与该外缸体的内壁形成一液压室,且该液压室连通该导液孔;及
一限位部,设置于该顶升活塞杆的外侧壁底部,并设置于该顶升液压活塞的上方;其中,
该气室密封盖与该气室活塞杆的外侧壁气密式摩擦接触,该气室活塞与该顶升活塞杆的内侧壁气密式摩擦接触,该顶升液压活塞与该外缸体的内侧壁液密式摩擦接触;
限位组件,设置于该外缸体的顶部,对应该限位部,以将该顶升活塞杆的该顶升液压活塞限位于该限位组件与该外缸体的内侧底部之间;及
锁固组件,设置于该外缸体的顶部,并设置于该限位组件的上方,以锁固于该顶升活塞杆的外侧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斤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气孔靠近该气室活塞杆的顶部,并设置于该气室活塞的下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斤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液孔靠近该外缸体的底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千斤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液孔靠近该外缸体的底部。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千斤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顶升活塞杆的外侧壁还具有螺纹结构,设置于该限位部的上方;且该千斤顶结构还包含螺纹组件,设置于该限位组件与该锁固组件之间,且该螺纹组件与该顶升活塞杆的螺纹结构相互对应。
CN201320688938.8U 2013-11-04 2013-11-04 千斤顶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455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88938.8U CN203545577U (zh) 2013-11-04 2013-11-04 千斤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88938.8U CN203545577U (zh) 2013-11-04 2013-11-04 千斤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45577U true CN203545577U (zh) 2014-04-16

Family

ID=50463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8893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45577U (zh) 2013-11-04 2013-11-04 千斤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4557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4119A (zh) * 2015-09-06 2015-12-23 滁州市洪武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利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弹性缓冲功能的升降支撑柱
CN111017785A (zh) * 2019-12-16 2020-04-17 广东志成电液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往复举升作用的节能液压缸及其控制方法
CN111517240A (zh) * 2020-05-26 2020-08-11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千斤顶及车辆
WO2022134719A1 (zh) * 2020-12-23 2022-06-30 库卡机器人(广东)有限公司 顶升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4119A (zh) * 2015-09-06 2015-12-23 滁州市洪武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利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弹性缓冲功能的升降支撑柱
CN111017785A (zh) * 2019-12-16 2020-04-17 广东志成电液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往复举升作用的节能液压缸及其控制方法
CN111017785B (zh) * 2019-12-16 2023-08-22 广东志成电液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往复举升作用的节能液压缸
CN111517240A (zh) * 2020-05-26 2020-08-11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千斤顶及车辆
WO2022134719A1 (zh) * 2020-12-23 2022-06-30 库卡机器人(广东)有限公司 顶升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45577U (zh) 千斤顶结构
CN203442037U (zh) 一种分子弹簧隔振缓冲装置
CN104976272A (zh) 一种大载荷液压减振器
CN202117339U (zh) 一种卸载砂箱
CN201651147U (zh) 大双筒高压减震器
CN209484260U (zh) 一种节约型气瓶
CN201786632U (zh) 带有阻尼结构的配油盘
CN205226217U (zh) 一种核电站液压阻尼器真空注油系统
CN205243990U (zh) 一种设置有闭式液压油箱和开式液压油箱的液压系统
CN202883512U (zh) 一种直筒隔膜式蓄能器
CN201982410U (zh) 具有上缓冲功能的单作用活塞缸
CN106884923B (zh) 一种核电站液压阻尼器真空注油系统及方法
CN203653160U (zh) 防超压的双动式螺纹锁固千斤顶
CN106762600B (zh) 一种基于气体隔离的高压液体柱塞副
CN201752936U (zh) 倒装式隔离桶双介质冷等静压机工作缸
CN204784411U (zh) 一种大载荷液压减振器
CN208413773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残疾人升降机
CN201953739U (zh) 压力机主液压缸
CN2855963Y (zh) 折叠箱用的平衡缓冲装置
CN104944033A (zh) 一种吊装式水平压缩垃圾箱举升装置
CN201486954U (zh) 空(油)增压缸改进装置
CN201010481Y (zh) 一种液压千斤顶
CN204755217U (zh) 双泵体手动补液车
CN203865160U (zh) 卧式双联储容器
CN203215268U (zh) 一种钢制圆环形水槽湿式气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16

Termination date: 201611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