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22318U - 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和消费类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和消费类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22318U
CN203522318U CN201320654276.2U CN201320654276U CN203522318U CN 203522318 U CN203522318 U CN 203522318U CN 201320654276 U CN201320654276 U CN 201320654276U CN 203522318 U CN203522318 U CN 2035223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electric capacity
usb
resistance
feeder 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5427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斌
黄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Tongli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Tongli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Tongli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Tongli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65427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223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223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2231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和具有该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的消费类电子设备,该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包括适配器供电端、电池供电端、USB供电端、系统供电端、升压模块、USB供电控制模块和电池供电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USB供电控制模块控制升压模块的工作状态来控制USB供电端的供电状态,通过电池供电控制模块根据适配器供电端和USB供电端的供电状态控制电池供电端的供电状态,能够自动切换成电池、适配器或USB电源供电方式,从而在适配器、电池和USB电源三种或者其中两种供电输入时,自动转换为最佳供电方式,实现适配器、电池和USB电源三种供电方式的自动切换,解决使用两种供电方式存在的使用局限性问题。

Description

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和消费类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和消费类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消费类电子设备的供电方式基本有三种:适配器、电池、USB电源。但是大多数都是使用其中的两种供电方式,比如适配器和电池,USB电源和电池,适配器和USB电源,而且使用两种供电方式存在以下使用局限性问题:
对于使用适配器和电池供电方式,由于目前个人计算机PC普及,在使用PC过程中,使用USB数据线连接消费类电子设备和PC,可以由PC代替适配器和电池给消费类电子设备充电,即可以使用USB电源供电,若这种情况还使用适配器或者电池供电,则反而会浪费适配器或者电池的电能,电池的使用寿命也会因使用频繁而变短。
对于使用USB电源和电池供电方式,由于PC带负载能力有限,USB电源供电不能使消费类电子设备达到满功率状态,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对于使用适配器和USB电源供电方式,由于PC(或者其他可提供USB电源的设备)和适配器不便携带,在没有PC(或者其他可提供USB电源的设备)和适配器的场合则不能正常充电,造成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和消费类电子设备,旨在实现适配器、电池和USB电源三种供电方式的自动切换,解决使用两种供电方式存在的使用局限性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该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包括适配器供电端、电池供电端、USB供电端、系统供电端、用于对所述USB供电端输入的USB电压进行升压的升压模块、用于通过控制所述升压模块工作状态来控制所述USB供电端供电状态的USB供电控制模块,以及用于根据所述适配器供电端和所述USB供电端供电状态控制所述电池供电端供电状态的电池供电控制模块;
所述适配器供电端分别与所述USB供电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池供电控制模块的控制端和所述系统供电端连接;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USB供电端连接,所述升压模块的使能端与所述USB供电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且与所述USB供电端连接,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供电控制模块的控制端连接,且与所述系统供电端连接;所述电池供电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供电端连接,所述电池供电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系统供电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USB供电控制模块包括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三极管的基极经由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适配器供电端连接,且经由所述第二电阻接地,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升压模块的使能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二电阻并联。
优选地,所述USB供电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磁珠、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所述第一磁珠的一端与所述适配器供电端连接,且经由所述第二电容接地,所述第一磁珠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池供电控制模块的控制端连接,且经由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还经由所述第三电容接地。
优选地,所述升压模块包括升压控制芯片、第一MOS管、电感、第一二极管、第四电容、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所述升压控制芯片包括电源脚、接地脚、使能脚、外部控制脚和反馈脚;所述电源脚经由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USB供电端连接,所述接地脚接地,所述使能脚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且依次经由所述第四电阻、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USB供电端连接,所述外部控制脚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反馈脚经由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且经由所述第六电阻接地;所述电感的一端与所述USB供电端连接,所述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且分别与所述电池供电控制模块的控制端和所述系统供电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优选地,所述升压模块还包括第二磁珠、第五电容和第六电容;所述第二磁珠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四电容的公共端连接,且经由所述第五电容接地,所述第二磁珠的另一端经由所述第六电容接地,且分别与所述电池供电控制模块的控制端和所述系统供电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升压模块还包括第七电容、第八电容和第九电容;所述第七电容的一端与所述USB供电端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八电容的一端与所述升压控制芯片的电源脚连接,所述第八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九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九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升压控制芯片的反馈脚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池供电控制模块包括第二MOS管、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依次经由所述第七电阻、所述第一磁珠与所述适配器供电端连接,且依次经由所述第七电阻、所述第二磁珠与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四电容的公共端连接,还经由所述第八电阻接地,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电池供电端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系统供电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还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十电容和第十一电容;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适配器供电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电池供电控制模块的控制端连接,且分别与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系统供电端连接,且与所述电池供电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还包括第十电容和第十一电容;所述第十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且与所述系统供电端连接,所述第十电容的负极接地;所述第十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十电容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十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优选地,所述三极管为NPN三极管,所述第一MOS管为NMOS管,所述第二MOS管为PMOS管。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消费类电子设备,该消费类电子设备包括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该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包括适配器供电端、电池供电端、USB供电端、系统供电端、用于对所述USB供电端输入的USB电压进行升压的升压模块、用于通过控制所述升压模块工作状态来控制所述USB供电端供电状态的USB供电控制模块,以及用于根据所述适配器供电端和所述USB供电端供电状态控制所述电池供电端供电状态的电池供电控制模块;
所述适配器供电端分别与所述USB供电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池供电控制模块的控制端和所述系统供电端连接;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USB供电端连接,所述升压模块的使能端与所述USB供电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且与所述USB供电端连接,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供电控制模块的控制端连接,且与所述系统供电端连接;所述电池供电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供电端连接,所述电池供电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系统供电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通过USB供电控制模块控制升压模块的工作状态来控制USB供电端的供电状态,以切换成适配器或USB电源供电方式,通过电池供电控制模块根据适配器供电端和USB供电端的供电状态,控制电池供电端的供电状态,以切换成电池、适配器或USB电源供电方式,从而在适配器、电池和USB电源三种或者其中两种供电输入时,自动切换到最佳供电方式,实现适配器、电池和USB电源三种供电方式的自动切换,解决使用两种供电方式存在的使用局限性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较佳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较佳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功能特点及优点的实现,将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
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较佳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优选地应用于消费类电子设备,如便携DVD、Dock音响,蓝牙SPK,AUDIO等,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用于切换适配器、电池、USB电源供电三种电源供电方式给消费类电子设备供电,此外,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也可以应用于其他使用适配器、电池、USB电源供电的电子设备。本实施例的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包括适配器供电端VDC、电池供电端VBAT、USB供电端VUSB、系统供电端Vsys、升压模块10、USB供电控制模块20和电池供电控制模块30。
其中,适配器供电端VDC分别与USB供电控制模块20的输入端、电池供电控制模块30的控制端和系统供电端Vsys连接;升压模块10的输入端与USB供电端VUSB连接,升压模块10的使能端与USB供电控制模块20的输出端连接,且与USB供电端VUSB连接,升压模块10的输出端与电池供电控制模块30的控制端连接,且与系统供电端Vsys连接;电池供电控制模块30的输入端与电池供电端VBAT连接,电池供电控制模块30的输出端与系统供电端Vsys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适配器供电端VDC用于输入适配器电压,该适配器电压由适配器提供,电池供电端VBAT用于输入电池电压,该电池电压由电池提供,USB供电端VUSB用于输入USB电压,该USB电压由USB线连接PC或者其他可提供USB电源的设备提供。
升压模块10用于对USB供电端VUSB输入的USB电压进行升压,该USB电压经过升压模块10升压后转换为适合消费类电子设备的工作电压,在切换到USB供电方式时,USB电压经升压模块10升压后,从系统供电端Vsys输出给系统供电。
USB供电控制模块20用于通过控制升压模块10的工作状态来控制USB供电端VUSB的供电状态,以切换成适配器或USB电源供电方式,USB供电控制模块20控制升压模块10不工作时,切换为适配器供电方式,USB供电控制模块20控制升压模块10工作时,切换为USB电源供电方式。
电池供电控制模块30用于根据适配器供电端VDC和USB供电端VUSB的供电状态,控制电池供电端VBAT的供电状态,以切换成电池、适配器或USB电源供电方式,若在可以使用适配器、电池和USB电源三种电源供电的场合,则切换为适配器供电方式,若在可以使用适配器和电池(或者适配器和USB电源)两种电源供电的场合,则切换为适配器供电方式,若在可以使用USB电源和电池两种电源供电的场合,则切换为USB电源供电方式,若在只能使用电池供电的场合,则切换为电池供电方式,从而实现适配器、电池和USB电源三种供电方式的自动切换,而且在可以使用适配器或者USB电源供电的场合,都不会使用电池进行供电,有效地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通过USB供电控制模块20控制升压模块10的工作状态来控制USB供电端VUSB的供电状态,以切换成适配器或USB电源供电方式,通过电池供电控制模块30根据适配器供电端VDC和USB供电端VUSB的供电状态,控制电池供电端VBAT的供电状态,以切换成电池、适配器或USB电源供电方式,从而在适配器、电池和USB电源三种或者其中两种供电输入时,自动切换到最佳供电方式,实现适配器、电池和USB电源三种供电方式的自动切换,解决使用两种供电方式存在的使用局限性问题。
一并参照图1和图2,其中图2为本实用新型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较佳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USB供电控制模块20包括三极管Q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一电容C1,其中,三极管Q1为NPN三极管。三极管Q1的基极经由第一电阻R1与适配器供电端VDC连接,且经由第二电阻R2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升压模块10的使能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第一电容C1与第二电阻R2并联。
具体地,USB供电控制模块20还包括第一磁珠FB1、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第一磁珠FB1的一端与适配器供电端VDC连接,且经由第二电容C2接地,第一磁珠FB1的另一端与电池供电控制模块30的控制端连接,且经由第一电阻R1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还经由第三电容C3接地。
本实施例中,升压模块10包括升压控制芯片U1、第一MOS管M1、电感L1、第一二极管D1、第四电容C4、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其中,电感L1、第一二极管D1和第四电容C4组成BOOST升压单元,第一MOS管M1为NMOS管;升压控制芯片U1包括电源脚VDD、接地脚GND、使能脚EN、外部控制脚EXT和反馈脚FB。
电源脚VDD经由第三电阻R3与USB供电端VUSB连接,接地脚GND接地,使能脚EN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且依次经由第四电阻R4、第三电阻R3与USB供电端VUSB连接,外部控制脚EXT与第一MOS管M1的栅极连接,反馈脚FB经由第五电阻R5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且经由第六电阻R6接地;电感L1的一端与USB供电端VUSB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MOS管M1的漏极和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第一MOS管M1的源极接地;第四电容C4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且分别与电池供电控制模块30的控制端和系统供电端Vsys连接,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
具体地,升压模块10还包括第二磁珠FB2、第五电容C5和第六电容C6。第二磁珠FB2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和第四电容C4的公共端连接,且经由第五电容C5接地,第二磁珠FB2的另一端经由第六电容C6接地,且分别与电池供电控制模块30的控制端和系统供电端Vsys连接。
具体地,升压模块10还包括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和第九电容C9。第七电容C7的一端与USB供电端VUSB连接,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第八电容C8的一端与升压控制芯片U1的电源脚VDD连接,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第九电容C9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与升压控制芯片U1的反馈脚FB连接。
本实施例中,电池供电控制模块30包括第二MOS管M2、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其中,第二MOS管M2为PMOS管。第二MOS管M2的栅极依次经由第七电阻R7、第一磁珠FB1与适配器供电端VDC连接,且依次经由第七电阻R7、第二磁珠FB2与第一二极管D1和第四电容C4的公共端连接,还经由第八电阻R8接地,第二MOS管M2的源极与电池供电端VBAT连接,第二MOS管M2的漏极与系统供电端Vsys连接。
本实施例中,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还包括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十电容C10和第十一电容C11。
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与适配器供电端VDC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电池供电控制模块30的控制端连接,且分别与升压模块10的输出端和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与系统供电端Vsys连接,且与电池供电控制模块30的输出端连接。图2中,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经由第一磁珠FB1与适配器供电端VDC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经由第七电阻R7与第二MOS管M2的栅极连接,且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三二极管D3和第二磁珠FB2的公共端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与系统供电端Vsys连接,且与第二MOS管M2的漏极连接。第十电容C10的正极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且与系统供电端Vsys连接,第十电容C10的负极接地;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与第十电容C10的正极连接,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的工作原理具体描述如下:
图2中,从适配器供电端VDC输入适配器电压DC_IN,从电池供电端VBAT输入电池电压BAT_VCC,从USB供电端VUSB输入USB电压USB_VCC。
当有适配器、电池和USB电源三种供电输入时,从适配器供电端VDC输入的适配器电压DC_IN经由第一电阻R1输入到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基极为高电平,从而三极管Q1导通,升压控制芯片U1的使能脚EN被拉低,升压控制芯片U1不工作,USB电源供电输入被切断。同时,适配器电压DC_IN经由第一磁珠FB1、第二二极管D2、第七电阻R7输入到第二MOS管M2的栅极,第二MOS管M2的栅极为高电平,又由于从电池供电端VBAT输入的电池电压BAT_VCC输入到第二MOS管M2的源极,第二MOS管M2的源极也为高电平,从而第二MOS管M2截止,电池供电输入也被切断。因此,适配器电压DC_IN通过第一磁珠FB1、第二二极管D2和第三二极管D3,从系统供电端Vsys输出给系统供电。这种情况下,适配器供电为最佳供电方式。
当有适配器和USB电源两种供电输入时,适配器电压DC_IN经由第一电阻R1输入到三极管Q1的基极,驱动三极管Q1导通,从而升压控制芯片U1的使能脚EN被拉低,升压控制芯片U1不工作,USB电源供电输入被切断。因此,适配器电压DC_IN通过第一磁珠FB1、第二二极管D2和第三二极管D3,从系统供电端Vsys输出给系统供电。这种情况下,适配器供电为最佳供电方式。
当有适配器和电池两种供电输入时,适配器电压DC_IN经由第一磁珠FB1、第二二极管D2、第七电阻R7输入到第二MOS管M2的栅极,第二MOS管M2的栅极为高电平,又由于电池电压BAT_VCC输入到第二MOS管M2的源极,第二MOS管M2的源极也为高电平,从而第二MOS管M2截止,电池供电输入被切断。因此,适配器电压DC_IN通过第一磁珠FB1、第二二极管D2和第三二极管D3,从系统供电端Vsys输出给系统供电。这种情况下,适配器供电为最佳供电方式。
当有USB电源和电池两种供电输入时,从USB供电端VUSB输入的USB电压USB_VCC经由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输入到升压控制芯片U1的使能脚EN,升压控制芯片U1的使能脚EN为高电平而使能,升压控制芯片U1的外部控制脚EXT输出控制信号至第一MOS管M1的栅极,控制第一MOS管M1交替导通与截止,从而控制由电感L1、第一二极管D1和第四电容C4组成的BOOST升压单元将USB电压USB_VCC升压至系统所需的工作电压,USB电压USB_VCC经升压模块10进行升压后输入到第二MOS管M2的栅极,第二MOS管M2的栅极为高电平,又由于电池电压BAT_VCC输入到第二MOS管M2的源极,第二MOS管M2的源极也为高电平,从而第二MOS管M2截止,电池供电输入被切断。因此,USB电压USB_VCC通过升压模块10升压后,再通过第三二极管D3,从系统供电端Vsys输出给系统供电。这种情况下,USB电源供电为最佳供电方式。
当单独有电池供电输入时,电池电压BAT_VCC输入到第二MOS管M2的源极,第二MOS管M2的源极为高电平,由于此时适配器供电端VDC没有适配器电压DC_IN输入,USB供电端VUSB也没有USB电压USB_VCC输入,第二MOS管M2的栅极经由第八电阻R8接地,第二MOS管M2的栅极为低电平,从而第二MOS管M2导通。因此,电池电压BAT_VCC通过第二MOS管M2,从系统供电端Vsys输出给系统供电。
从上述可知,只有电池单独供电时,消费类电子设备才使用电池供电方式进行充电,而在可以使用适配器或者USB电源供电的场合,都不会使用电池供电方式,从而有效地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此外,本实用新型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由常用电子元件组成,来实现适配器、电池和USB电源三种供电方式自动切换供电的功能,从而具有电路结构简单合理,性能稳定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消费类电子设备,该消费类电子设备具有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该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均参照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适配器供电端、电池供电端、USB供电端、系统供电端、用于对所述USB供电端输入的USB电压进行升压的升压模块、用于通过控制所述升压模块工作状态来控制所述USB供电端供电状态的USB供电控制模块,以及用于根据所述适配器供电端和所述USB供电端供电状态控制所述电池供电端供电状态的电池供电控制模块;
所述适配器供电端分别与所述USB供电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池供电控制模块的控制端和所述系统供电端连接;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USB供电端连接,所述升压模块的使能端与所述USB供电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且与所述USB供电端连接,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供电控制模块的控制端连接,且与所述系统供电端连接;所述电池供电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供电端连接,所述电池供电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系统供电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USB供电控制模块包括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电容;
所述三极管的基极经由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适配器供电端连接,且经由所述第二电阻接地,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升压模块的使能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二电阻并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USB供电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磁珠、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
所述第一磁珠的一端与所述适配器供电端连接,且经由所述第二电容接地,所述第一磁珠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池供电控制模块的控制端连接,且经由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还经由所述第三电容接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模块包括升压控制芯片、第一MOS管、电感、第一二极管、第四电容、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所述升压控制芯片包括电源脚、接地脚、使能脚、外部控制脚和反馈脚;
所述电源脚经由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USB供电端连接,所述接地脚接地,所述使能脚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且依次经由所述第四电阻、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USB供电端连接,所述外部控制脚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反馈脚经由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且经由所述第六电阻接地;所述电感的一端与所述USB供电端连接,所述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且分别与所述电池供电控制模块的控制端和所述系统供电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模块还包括第二磁珠、第五电容和第六电容;
所述第二磁珠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四电容的公共端连接,且经由所述第五电容接地,所述第二磁珠的另一端经由所述第六电容接地,且分别与所述电池供电控制模块的控制端和所述系统供电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模块还包括第七电容、第八电容和第九电容;
所述第七电容的一端与所述USB供电端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八电容的一端与所述升压控制芯片的电源脚连接,所述第八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九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九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升压控制芯片的反馈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供电控制模块包括第二MOS管、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
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依次经由所述第七电阻、所述第一磁珠与所述适配器供电端连接,且依次经由所述第七电阻、所述第二磁珠与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四电容的公共端连接,还经由所述第八电阻接地,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电池供电端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系统供电端连接。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还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十电容和第十一电容;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适配器供电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电池供电控制模块的控制端连接,且分别与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系统供电端连接,且与所述电池供电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十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且与所述系统供电端连接,所述第十电容的负极接地;所述第十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十电容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十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为NPN三极管,所述第一MOS管为NMOS管,所述第二MOS管为PMOS管。
10.一种消费类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
CN201320654276.2U 2013-10-22 2013-10-22 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和消费类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223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54276.2U CN203522318U (zh) 2013-10-22 2013-10-22 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和消费类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54276.2U CN203522318U (zh) 2013-10-22 2013-10-22 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和消费类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22318U true CN203522318U (zh) 2014-04-02

Family

ID=50381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5427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22318U (zh) 2013-10-22 2013-10-22 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和消费类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22318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0948A (zh) * 2015-12-01 2017-01-18 深圳艾科创新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三电源自动切换电路
CN107807274A (zh) * 2017-12-08 2018-03-16 成都前锋电子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射频功率测量的供电电路
CN107817886A (zh) * 2017-11-10 2018-03-20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8092402A (zh) * 2017-12-26 2018-05-29 宁波水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电源自动切换电路
CN112636449A (zh) * 2020-11-18 2021-04-0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电源供电电路及供电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0948A (zh) * 2015-12-01 2017-01-18 深圳艾科创新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三电源自动切换电路
CN106340948B (zh) * 2015-12-01 2018-11-20 深圳开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电源自动切换电路
CN107817886A (zh) * 2017-11-10 2018-03-20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7807274A (zh) * 2017-12-08 2018-03-16 成都前锋电子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射频功率测量的供电电路
CN108092402A (zh) * 2017-12-26 2018-05-29 宁波水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电源自动切换电路
CN112636449A (zh) * 2020-11-18 2021-04-0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电源供电电路及供电装置
CN112636449B (zh) * 2020-11-18 2023-08-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电源供电电路及供电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22260U (zh) 电池供电控制电路和双电源供电设备
CN204131210U (zh) 电源切换电路和便携式电子设备
CN203522318U (zh) 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和消费类电子设备
CN205355935U (zh) 一种双电源自动切换供电及防止电源反接的电路
CN203443031U (zh) 低待机功耗控制电路和空调器
CN104348202A (zh) 充电控制电路、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2684271B (zh) 一种电子设备、供电控制芯片和供电控制方法
CN105404135A (zh) 一种实时时钟供电电路和方法
CN204012830U (zh) 移动电源
CN204290475U (zh) 电源切换电路和电子设备
CN203851022U (zh) 一种待机省电的直流电源适配器
CN105262183A (zh) 一种省电型usb充电结构
CN206698005U (zh) 双输入双启动输出稳压型不间断开关电源
CN104062907A (zh) 低功耗待机电路以及包含该电路的空调器
CN205791592U (zh) 具有识别功能的直流不间断电源
CN202276184U (zh) 大型充放电组合斩波恒压不间断直流电源装置
CN103973101B (zh) 一种dc-dc电源适配器
CN203491731U (zh) 充电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03027014U (zh) 双电源供电电路及影音播放器
CN104333113A (zh) 一种电源电路
CN201918798U (zh) 便携式电源
CN211351757U (zh) 一种低功耗待机电路、移动电源及机器人
CN205160203U (zh) 无继电器自动切换电源升压器
CN202374029U (zh) 一种具有超级电容做存储的不间断供电的模块电源
CN203674976U (zh) 电瓶车用大功率dc-dc电源转换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

Termination date: 20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