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18798U - 便携式电源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18798U
CN201918798U CN2011200192770U CN201120019277U CN201918798U CN 201918798 U CN201918798 U CN 201918798U CN 2011200192770 U CN2011200192770 U CN 2011200192770U CN 201120019277 U CN201120019277 U CN 201120019277U CN 201918798 U CN201918798 U CN 2019187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power supply
power
pin
compact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1927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德军
张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DMEI ELECTRONICS TECHON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DMEI ELECTRONICS TECHON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DMEI ELECTRONICS TECHON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DMEI ELECTRONICS TECHON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01927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187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187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1879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源,包括:控制电路、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充电电路和升压电路,控制电路分别与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充电电路和升压电路连接,第二开关电路还分别与第一开关电路和升压电路连接,充电电路还与升压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电源,通过控制电路对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充电电路和升压电路的控制,实现在不断电的情况下当插入电源适配器时自行切换到适配器对电子产品的供电,并对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电源进行小电流充电,通过SW1实现快充、慢充与关机功能;当拔除电源适配器时自行切换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电源对电子产品供电,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便携式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电源。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电源,比较常见的有电源适配器,一般的电子产品,比如数码相框、高清电影本、笔记本电脑等,该电源适配器的使用,一般是一端连接220V交流电源,另一端连接终端产品,为产品提供电源及充电。但是如果在没有交流电源的地方,这些一般产品配备的电源适配器便无法发挥作用,则无法对产品进行充电,不能及时提供使用所需电源。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源,在没有交流电的情况下,能及时提供电源供电子产品使用。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源,包括:控制电路、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充电电路和升压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所述充电电路和所述升压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还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和所述升压电路连接,所述充电电路还与所述升压电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电源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便携式电源还包括:
电池保护电路,所述电池保护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所述充电电路和所述升压电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电源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28、三极管Q15、拨动开关SW1,所述SW1的第6脚与所述充电电路连接,所述SW1的第4脚和第5脚接地,所述SW1的第3脚与所述升压电路连接,所述SW1的第2脚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连接,所述SW1的第1脚与所述Q15的集电极和所述R28的公共端连接,所述Q15的基极与所述R26的一端连接,所述Q15的基极经过所述R27接地,所述Q15的发射极接地,所述R26的另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R27与所述电池保护电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电源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电阻R12、电阻R14、电阻R15、三极管Q13和场效应管Q11,所述Q13的集电极与所述R12的一端连接,所述Q13的集电极与所述Q11的栅极连接,所述Q13的基极经过所述R14与所述Q11的漏极连接,所述Q13的基极经过所述R15与所述Q13的发射极连接,所述Q1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Q11的漏极与电源连接,所述Q11的漏极与所述R26连接,所述Q11的栅极与所述R12的一端连接,所述Q11的源极与所述R12的另一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电源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便携式电源还包括指示电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电源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场效应管Q16、场效应管Q14、电容C13和电阻R17,所述Q16的源极与所述Q11的源极连接,所述Q16的源极经过所述C13接地,所述Q16的漏极与所述Q14的漏极连接,所述Q16的漏极与所述指示电路连接,所述Q16的栅极与所述R17的一端连接,所述Q16的栅极与所述SW1的第2脚连接,所述Q14的源极与所述Q11的源极连接,所述Q14的源极与所述升压电路连接,所述Q14的漏极与所述指示电路连接,所述Q14的栅极与所述Q16的栅极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电源,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控制电路对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充电电路和升压电路的控制,实现在不断电的情况下当插入电源适配器时自行切换到适配器对电子产品的供电,并对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电源进行小电流充电,通过SW1实现快充、慢充与关机功能;当拔除电源适配器时自行切换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电源对电子产品供电,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电源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电源电路结构示意图。该便携式电源包括:控制电路1、第一开关电路2、第二开关电路3、充电电路4和升压电路5,控制电路1分别与第一开关电路2、第二开关电路3、充电电路4和升压电路5连接,第二开关电路3还分别与第一开关电路2和升压电路5连接,充电电路4还与升压电路5连接。
具体的,便携式电源还包括:
电池保护电路6,电池保护电路6分别与控制电路1、第一开关电路2、充电电路4和升压电路5连接。
具体的,控制电路1包括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28、三极管Q15、拨动开关SW1,SW1的第6脚与充电电路连接,SW1的第4脚和第5脚接地,SW1的第3脚与升压电路连接,SW1的第2脚与第二开关电路连接,SW1的第1脚与Q15的集电极和R28的公共端连接,Q15的基极与R26的一端连接,Q15的基极经过R27接地,Q15的发射极接地,R26的另一端与电源连接,R27与电池保护电路6连接。
具体的,第一开关电路2包括电阻R12、电阻R14、电阻R15、三极管Q13和场效应管Q11,Q13的集电极与R12的一端连接,Q13的集电极与Q11的栅极连接,Q13的基极经过R14与Q11的漏极连接,Q13的基极经过R15与Q13的发射极连接,Q13的发射极接地,Q11的漏极与电源连接,Q11的漏极与R26连接,Q11的栅极与R12的一端连接, Q11的源极与R12的另一端连接。
具体的,便携式电源还包括指示电路7。
具体的,第二开关电路3包括场效应管Q16、场效应管Q14、电容C13和电阻R17,Q16的源极与Q11的源极连接,Q16的源极经过C13接地,Q16的漏极与Q14的漏极连接,Q16的漏极与指示电路7连接,Q16的栅极与R17的一端连接,Q16的栅极与SW1的第2脚连接,Q14的源极与Q11的源极连接, Q14的源极与升压电路5连接,Q14的漏极与指示电路7连接,Q14的栅极与Q16的栅极连接。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电源的工作原理进行描述:
外部电源插入:Q13基极为高电平,Q13导通,Q13集电极为低电平,Q11导通,同理Q15 集电极为低电平,此时,当SW1拨至OUT(输出)端时,升压电路5的芯片TIP10的第3脚CE(使能脚)为低电平,TIP10停止工作,由于D11正极电压高过负极,电池停止向负载输出电流,而Q14、Q16导通,从而实现了当外部电源输入时电池停止输出,转为由外部电源直接输出。
由于SW1拨至OUT ,充电电路4的IC U10反馈电阻由R24、R25组成,充电电流很小,从而实现不增加外部电源负载的情况下也能进行充电,这样实现在有便携式电源工作时也不需要使用更大功率(相对数码产品原配电源)电源就能对便携式电源充电同时又能对数码产品进行供电。
当SW1拨至CHGC(快充)时,Q14、Q16的栅极为高电平,Q14、Q16截止,则便携式电源停止向外部负载供电,TIP10使能脚为低平,停止工作,U10反馈电阻仅为R24,充电电流加大,实现快速充电。
拔除外部电源:当SW1拨至OUT(输出)时,由于拔除直流电源,Q13,Q15的 b极为低电平,c极为高电平,Q11截止,Q15和Q16导通,TIP10第3脚CE(使能脚)为高电平,TIP10振荡工作,对负载输出稳定电压。因Q11截止,防止了输出电流对电池的充电,即实现了防倒流功能。当SW1拨至CHG(快充)时,TIP10使能脚为低,TIP10停止工作,又因无电源插入,此时整机停止工作,处于关机状态。
同理,便携式电源实现的关机功能与上述SW1拨至CHG的原理相同,便携式电源实现的慢充功能与上述SW1拨至输出的原理相同,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电源可以实现自动切换输出与防倒流、快充与慢充之间切换的功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电源,通过控制电路对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充电电路和升压电路的控制,实现在不断电的情况下当插入电源适配器时自行切换到适配器对电子产品的供电,并对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电源进行小电流充电,通过SW1实现快充、慢充与关机功能;当拔除电源适配器时自行切换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电源对电子产品供电,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以上所披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几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和系统结构。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范围和系统结构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

1.一种便携式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电路、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充电电路和升压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所述充电电路和所述升压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还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和所述升压电路连接,所述充电电路还与所述升压电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电源还包括:
电池保护电路,所述电池保护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所述充电电路和所述升压电路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28、三极管Q15、拨动开关SW1,所述SW1的第6脚与所述充电电路连接,所述SW1的第4脚和第5脚接地,所述SW1的第3脚与所述升压电路连接,所述SW1的第2脚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连接,所述SW1的第1脚与所述Q15的集电极和所述R28的公共端连接,所述Q15的基极与所述R26的一端连接,所述Q15的基极经过所述R27接地,所述Q15的发射极接地,所述R26的另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R27与所述电池保护电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电阻R12、电阻R14、电阻R15、三极管Q13和场效应管Q11,所述Q13的集电极与所述R12的一端连接,所述Q13的集电极与所述Q11的栅极连接,所述Q13的基极经过所述R14与所述Q11的漏极连接,所述Q13的基极经过所述R15与所述Q13的发射极连接,所述Q1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Q11的漏极与电源连接,所述Q11的漏极与所述R26连接,所述Q11的栅极与所述R12的一端连接,所述Q11的源极与所述R12的另一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电源还包括指示电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场效应管Q16、场效应管Q14、电容C13和电阻R17,所述Q16的源极与所述Q11的源极连接,所述Q16的源极经过所述C13接地,所述Q16的漏极与所述Q14的漏极连接,所述Q16的漏极与所述指示电路连接,所述Q16的栅极与所述R17的一端连接,所述Q16的栅极与所述SW1的第2脚连接,所述Q14的源极与所述Q11的源极连接,所述Q14的源极与所述升压电路连接,所述Q14的漏极与所述指示电路连接,所述Q14的栅极与所述Q16的栅极连接。
CN2011200192770U 2011-01-21 2011-01-21 便携式电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187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192770U CN201918798U (zh) 2011-01-21 2011-01-21 便携式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192770U CN201918798U (zh) 2011-01-21 2011-01-21 便携式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18798U true CN201918798U (zh) 2011-08-03

Family

ID=44418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1927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18798U (zh) 2011-01-21 2011-01-21 便携式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1879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27834A1 (zh) * 2013-08-27 2015-03-0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移动供电终端及其供电方法
CN107465227A (zh) * 2015-06-12 2017-12-1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7060694A (zh) * 2023-10-09 2023-11-14 深圳戴普森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电源控制电路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27834A1 (zh) * 2013-08-27 2015-03-0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移动供电终端及其供电方法
US9831698B2 (en) 2013-08-27 2017-11-28 Huawei Device Co., Ltd. Mobile power supply terminal and power supply method thereof
CN107465227A (zh) * 2015-06-12 2017-12-1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7060694A (zh) * 2023-10-09 2023-11-14 深圳戴普森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电源控制电路
CN117060694B (zh) * 2023-10-09 2023-12-19 深圳戴普森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电源控制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12197B (zh) 移动电源
US20180083470A1 (en) Charging circuit for battery-powered device
CN101924383A (zh) 一种自动设置充电电流的移动终端及其实现方法
CN201146393Y (zh) 充电电源自动识别电路
CN204465104U (zh) 一种便携式设备充电电源电路
CN204349496U (zh) 便携式多电压输出移动电源
CN104506055A (zh) 自适应电压输出电源电路及电源装置
CN204012830U (zh) 移动电源
CN201918798U (zh) 便携式电源
CN206547012U (zh) 充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03522318U (zh) 三电源供电切换电路和消费类电子设备
CN202550600U (zh) 一种移动终端电池的激活充电装置
CN208094170U (zh) 一种电池保护电路及吸尘器
CN201126972Y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充电适配器和待充电设备
CN206250837U (zh) 智能电表及其无线通讯模块的续流电路
CN102280916A (zh) 一种兼容多类电池的电源模块和gps接收设备
CN201146398Y (zh) 电子装置的电源电路
CN2800360Y (zh) Cmos供电装置
CN103368246B (zh) 一种带手机插入自动识别的后备电源控制系统
CN206099396U (zh) 一种电池放电后自动转入充电状态的控制电路
CN111262328A (zh) 一种车载终端备用电池管理系统
CN203554005U (zh) 可自动上电式零功耗锂电池管理系统
CN206602403U (zh) 一种电子设备供电电路
CN207967989U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的充电电路及充电器
CN204886132U (zh) 一种防电压脉冲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03

Termination date: 201801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