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18357U - 风冷式室外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风冷式室外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18357U
CN203518357U CN201320315175.2U CN201320315175U CN203518357U CN 203518357 U CN203518357 U CN 203518357U CN 201320315175 U CN201320315175 U CN 201320315175U CN 203518357 U CN203518357 U CN 2035183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shell
finned heat
tube
control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31517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改芳
夏雨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Midea Gener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Midea Gener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Midea Gener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Midea Gener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31517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183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183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1835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风冷式室外空调系统,其包括冷媒循环回路和用以控制该空调系统运行的控制器,冷媒循环回路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翅片换热器、压缩系统、管壳式换热器及膨胀系统;该空调系统还包括电动调节阀和用于向翅片换热器喷淋液体的喷淋装置,喷淋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喷淋装置和管壳式换热器,电动调节阀设于喷淋管路上,且电动调节阀电连接控制器。其在夏季温度较热时,由喷淋装置向翅片换热器喷淋温度较低的冷液体,从而有效降低翅片换热器的表面温度及其周边环境温度;在冬季温度较冷时,由喷淋装置向翅片换热器喷淋热液体,从而有效化解翅片换热器上的结霜,且喷淋过程不影响空调系统的正常制冷和制热。

Description

风冷式室外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冷式室外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风冷式室外空调系统,一般包括冷媒循环回路和用以控制空调系统运行的控制器,而冷媒循环回路大多由翅片换热器、压缩机、气液分离器、管壳式换热器和电子膨胀阀围合而成。随着地球大气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传统的风冷式空调系统越来越无法适应环境的需求,其在具体应用中普遍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夏季时翅片换热器容易出现周边环境温度持续高温、管路上持续高压报警、间断工作等现象,从而降低翅片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并严重影响了空调系统的连续正常运行,进而大大降低了空调系统的制冷效果;第二个问题是冬季时翅片换热器表面容易结霜,从而加大了翅片换热器表面与空气的传热热阻,增加了气流通过翅片换热器时的流动阻力,进而严重影响了空调系统的制热效果。
针对上述第一个问题,现有技术常采用的解决方法是:当管路压力达到一定值时,采用对压缩机进行卸载降压的方式进行保证压缩机的可持续运行。其缺点是:压缩机的卸载大大减少了空调系统对室内的供冷量,从而严重影响了空调系统的制冷效果,进而降低了室内的舒适度,这样,容易导致用户对产品的投诉。
针对上述第二个问题,现有技术常采用的解决方法是:逆循环除霜方法或者热气旁通除霜方法。逆循环除霜方法是将冷媒循环回路切换至制冷工作状态,以使翅片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使用,从而可利用压缩机排放的高温高压冷媒进行化解翅片换热器的结霜;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其除霜过程需要停机除霜,这样,使得其制热工作过程缺乏连续性,从而影响了空调系统的制热效果,进而降低了室内的舒适度。热气旁通除霜方法是采取了压缩机排出口分流的方法进行化解翅片换热器的结霜,缺点是:其除霜效率降低,而且大大降低了室内的制热效果,这样,用户的使用舒适度也会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风冷式室外空调系统,旨在解决现有风冷式室外空调系统在夏季时由于翅片换热器周边环境温度过高、管道压力过高导致空调系统制冷效果差及在冬季时由于翅片换热器结霜导致空调系统制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冷式室外空调系统,包括冷媒循环回路和用以控制该空调系统运行的控制器,所述冷媒循环回路通过管路连接的翅片换热器、压缩系统、管壳式换热器及膨胀系统;该空调系统还包括喷淋管路、电动调节阀和用于向所述翅片换热器喷淋液体的喷淋装置,所述喷淋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喷淋装置和所述管壳式换热器,所述电动调节阀设于所述喷淋管路上,且所述电动调节阀电连接所述控制器。
进一步地,本实施方案,还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用于检测所述翅片换热器周边环境温度的环境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翅片换热器与压缩系统之间的连接管路上,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反馈信息控制所述电动调节阀的启闭。
具体地,所述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程进口、壳程出口、管程进口和管程出口,所述壳程进口和所述壳程出口均连接室内机,所述喷淋管路的一端旁接所述壳程出口,所述管程出口连接所述压缩系统,所述管程进口连接所述膨胀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壳程进口处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壳程出口处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具体地,所述压缩系统包括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和用于切换冷媒流向的换向阀,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输出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输入口,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输入口通过所述换向阀换向连接所述翅片换热器和所述管壳式换热器,所述压缩机的输出口通过所述换向阀换向连接所述翅片换热器和所述管壳式换热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换向阀与所述翅片换热器之间的连接管路上。
优选地,所述换向阀为四通阀,其四个接口分别管路连接所述翅片换热器、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压缩机和所述管壳式换热器。
具体地,所述膨胀系统包括分配器、电子膨胀阀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分配器一端连接所述翅片换热器,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子膨胀阀的一端,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管壳式换热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分配器和所述电子膨胀阀的连接管路上。
更具体地,所述分配器通过两个分支管路连接所述电子膨胀阀,其中一分支管路上设有第一控制阀和干燥过滤器,另一分支管路上设有第二控制阀。
进一步地,于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管壳式换热器之间还设有一旁支路,所述旁支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管壳式换热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干燥过滤器之间的连接管路上;且所述旁支路上设有第三控制阀。
进一步地,于所述电子膨胀阀与所述管壳式换热器的连接支路上,还设有第四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冷式室外空调空调系统,其通过于翅片换热器上增设喷淋装置,并通过喷淋管路连接喷淋装置和管壳式换热器,同时,通过电动调节阀控制喷淋管路的启闭及管路流量大小,这样,可根据需要控制电动调节阀以使喷淋装置向翅片换热器喷淋液体,从而有效降低了外部环境温度对翅片换热器换热效果的影响。具体地,当翅片换热器周边环境过高或管道压力过高时,控制器可发出指令开启电动调节阀,以通过喷淋装置向翅片换热器喷淋较低温度的冷液体,从而达到降低翅片换热器表面温度及其周边环境温度的目的,这样,一方面保证了翅片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另一方面避免了空调系统在运行中频繁出现高温保护停机或高压保护停机的现象,从而保证了空调系统的持续可靠制冷,进而提高了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的舒适度;而当翅片换热器结霜严重时,控制器可发出指令开启电动调节阀,以通过喷淋装置向翅片换热器喷淋较高温度的热液体,从而达到化解翅片换热器结霜的目的,这样,一方面保证了翅片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另一方面避免了空调系统在运行中频繁出现低温保护停机或低压保护停机的现象,从而保证了空调系统的持续可靠制热,进而提高了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冷式室外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冷式室外空调系统的制热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冷式室外空调系统的制冷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缩系统与翅片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膨胀系统与翅片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冷式室外空调系统,其包括冷媒循环回路和用以控制该空调系统运行的控制器1,冷媒循环回路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翅片换热器2、压缩系统3、管壳式换热器4及膨胀系统5;该空调系统还包括喷淋管路601、电动调节阀602和用于向翅片换热器4喷淋液体的喷淋装置6,喷淋管路601的两端分别连接喷淋装置6和管壳式换热器4,电动调节阀602设于喷淋管路601上,且电动调节阀601电连接控制器1。电动调节阀602的运行状态由控制器1进行控制,这样,可提高空调系统的自动化。翅片换热器2包括间隔排列的翅片(图中未示出)、设于翅片上用以充斥冷媒的换热管(图中未示出)和设于翅片上方或者旁侧的风机(图中未示出)。喷淋装置6可设于翅片换热器2的上方,也可设于翅片换热器2的旁侧,本实施例,风机设于翅片的上方,喷淋装置6优选设置在翅片换热器2上方的进风侧,且位于翅片与风机之间,这样,可使喷淋装置6喷淋出的液体更好、更多地喷射到翅片和换热管上。喷淋装置6包括多个喷嘴(图中未示出),喷嘴的开口方向朝向翅片所在侧。喷嘴可使从其开口喷射出的液体呈细小的滴状或者雾状,这样,可提高喷淋装置6喷淋液体的均匀性并可扩大喷淋范围,从而有效提高了喷淋效果。具体应用中,电动调节阀602处于常闭状态,在夏季温度过高导致翅片换热器2周边环境过高或管道压力过高时,可通过控制器1控制电动调节阀602进行开启,以有效导通喷淋管路601。这样,可使喷淋装置6向翅片换热器2喷淋较低温度的冷液体,其中一部分冷液体在翅片换热器2的进风侧快速蒸发,从而有效降低翅片换热器2的周边环境温度;另一部分冷液体可喷淋到翅片和换热管上,其遇到高温的翅片和换热管迅速蒸发并带走翅片和换热管上的大部分热量,从而可有效降低翅片和换热管的表面温度,并使换热管内的冷媒加速液化以降低管道内的压力,进而降低了压缩机32的运行电流,保证了空调系统的持续正常运行,并提高了制冷效果。其在冬季温度过低导致翅片换热器2周边环境过低或管道压力过低并达到结霜临界值时,可通过控制器1控制电动调节阀602进行开启,以有效导通喷淋管路601。这样,可使喷淋装置6向翅片换热器2喷淋较高温度的热液体,其中一部分热液体在翅片换热器2的进风侧与空气进行换热,并有效提高翅片换热器2的周边环境温度,以减少翅片换热器2结霜的可能性;另一部分热液体可喷淋到翅片和换热管上,并可有效化解翅片和换热管上的结霜,从而有效保证翅片换热器2的换热效果,提高了室内机的制热舒适度。进一步地,由于喷淋过程不会影响冷媒循环回路的正常运行,故而,有效保证了空调系统在夏季高温环境条件下和在冬季低温环境条件下均可持续正常运行,从而提高了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环境温度传感器7和第一压力传感器8,环境温度传感器7设于翅片换热器2的外侧,第一压力传感器8设于翅片换热器2与压缩系统3之间的连接管路上,环境温度传感器7和第一压力传感器8均电连接控制器1,环境温度传感器7用以检测翅片换热器2的周边环境温度并将检测信息反馈到控制器1上,第一压力传感器8用以检测翅片换热器2与压缩系统3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并将检测信息反馈到控制器1上,控制器1根据环境温度传感器7和第一压力传感器8的反馈信息控制电动调节阀602的启闭。具体应用中,可事先在控制器1内设定的低临界值与高临界值及第一压力传感器8的检测压力低临界值与高临界值,当环境温度传感器7检测到温度值低于设定的环境温度低临界值或高于设定的环境温度高临界值时,或者第一压力传感器8检测到的管道压力值低于设定的低临界值或高于设定的高临界值时,控制器1即判定为符合喷淋条件,从而发出指令开启电动调节阀602,以使喷淋装置6向翅片换热器2进行喷淋;直到控制器1收到的反馈信息不符合喷淋条件时,则关闭电动调节阀602,以使喷淋装置6停止向翅片换热器2喷淋,从而可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本实施例,控制器1是通过环境温度传感器7和第一压力传感器8进行控制电动调节阀602的启闭的,当然了,控制器1也可通过其它方式进行控制电动调节阀602的启闭,如根据室内机的制冷、制热效果或者压缩系统3的运行状况进行控制电动调节阀602的启闭,具体设计时,可根据具体条件进行优化设计。
具体地,如图1~图3所示,管壳式换热器4包括壳程进口a、壳程出口b、管程进口c和管程出口d,喷淋管路601的一端旁接壳程出口b,管程出口d连接压缩系统3,管程进口c连接膨胀系统5;壳程进口a和壳程出口b均与室内机的室内换热器(图中未示出)连接。可以理解地,管壳式换热器4包括壳程流体和管程流体,壳程流体从壳程进口a流入管壳式换热器4内,经与管程流体换热后从壳程出口b流出。壳程流体即为喷淋装置6的喷淋液体,壳程流体优选水,水的比热容大、流动性大,且水来源广泛、可循环利用;管程流体即为冷媒循环回路的冷媒。其将壳程流体作为喷淋装置6的喷淋液体,这样,一方面可使喷淋过程不会影响冷媒循环回路的冷媒循环运行,从而保证了空调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其不需要额外的装置进行供应喷淋液体,这样,有效减少了空调系统的部件数量,并大大降低了空调系统的制造成本。制冷工作时,冷媒从管程进口c进入管壳式换热器4内,经与壳程流体进行换热后,从管程出口d流出并进入压缩系统3内;制热工作时,冷媒从管程出口d进入管壳式换热器4内,经与壳程流体进行换热后,从管程进口c流出并进入膨胀系统5内。
进一步地,如图1、图4和图5所示,壳程进口a处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401,壳程出口b处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402。第一温度传感器401用以实时检测进入壳程进口a内的壳程流体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402用以实时检测流出壳程出口b的壳程流体的温度。具体应用中,可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40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402的温度检测值进行调节冷媒循环回路的工作状态(如压缩机32的压缩量),以使壳程进口a和壳程出口b的壳程流体温度均满足设定的工作要求,从而有效保证了室内的制冷和制热舒适度。同时,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402进行控制壳程出口b的流体,也可有效控制喷淋装置6喷射的液体温度,从而有效保证喷淋装置6的喷淋效果,如在夏季喷淋时,可通过控制壳程出口b的液体温度,以使喷淋装置6向翅片换热器2上喷淋7℃的冷液体,从而保证降温降压效果;在冬季喷淋时,可通过控制壳程出口b的液体温度,以使喷淋装置6向翅片换热器2上喷淋45℃的热液体,从而保证除霜效果。
具体地,如图1~图4所示,压缩系统3包括气液分离器31、压缩机32和用于切换冷媒流向的换向阀33,气液分离器31的输出口e连接压缩机32的输入口g,气液分离器31的输入口f通过换向阀33换向连接翅片换热器2和管壳式换热器4,压缩机32的输出口h通过换向阀33换向连接翅片换热器2和管壳式换热器4;第一压力传感器8设于换向阀33与翅片换热器2之间的连接管路上。气液分离器31、压缩机32和换向阀33均电连接控制器1,即气液分离器31、压缩机32和换向阀33均由控制器1控制运行,这样,便于控制器1统一控制压缩系统3的运行。换向阀33的设置可以有效实现冷媒流向的快速切换,从而可以使空调系统方便地在制冷工作状态和制热工作状态进行切换,其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优选地,换向阀33为四通阀,其四个接口分别管路连接翅片换热器2、气液分离器31、压缩机32和管壳式换热器4。四通阀换向简单灵活,其运用于多向换向的连接管路中,在满足换向要求的前提下又可减少部件的数量,且四通阀可采用标准件,这样,可简化其设计加工过程。具体地,四通阀的四个接口分别连接翅片换热器2、气液分离器31的输入口f、压缩机32输出口h和管壳式换热器4的管程出口d。当四通阀切换至翅片换热器2与气液分离器31的输入口f导通、压缩机32输出口h与管壳式换热器4的管程出口d导通的状态时,空调系统处于制热工作状态;当四通阀切换至翅片换热器2与压缩机32输出口h导通、气液分离器31的输入口f与管壳式换热器4的管程出口d导通的状态时,空调系统处于制冷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压缩机32的输出口h与换向阀33的连接管路上,还设有第四温度传感器302、第二压力传感器301和安全阀309,第四温度传感器302、第二压力传感器301和安全阀309均电连接控制器1。安全阀309的设置用以有效保护压缩机32,以防止压缩机32超负载工作。第四温度传感器302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01分别用以实时检测压缩机32排放的冷媒温度和管道冷媒压力,这样,可便于更好地调节压缩机32的工作状态,以优化冷媒循环回路的冷媒循环状态。
更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于压缩机32输入口g旁侧设有低压开关304,于压缩机32的输出口处设有高压开关305和油差压开关306,低压开关304、高压开关305和油差压开关306均电连接控制器1。低压开关304用以实时保护压缩机32的低压输入,高压开关305用以实时保护压缩机32的高压输出,油差压开关306用以实时保护压缩机32输出冷媒中的油含量。通过低压开关304、高压开关305及油差压开关305的设置,可有效保证压缩机32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气液分离器31的输入口f与换向阀33的连接管路上,还设有第三压力传感器307、第五温度传感器302、第四压力传感器309,第三压力传感器307、第五温度传感器302和第四压力传感器309均电连接控制器1。其中,第三压力传感器307用以电子膨胀阀52的压力数据采集,以便于更好地调节电子膨胀阀52的工作状态。第五温度传感器302和第四压力传感器30分别用以实时检测进入气液分离器31的冷媒温度和压力,以便于更好地调节各部件的工作状态。
具体地,如图1~图3和图5所示,膨胀系统5包括分配器51、电子膨胀阀52和第三温度传感器53,分配器51一端连接翅片换热器2,另一端连接电子膨胀阀52的一端,电子膨胀阀52的另一端连接管壳式换热器4,第三温度传感器53设于分配器51和电子膨胀阀52的连接管路上。电子膨胀阀52和第三温度传感器53均电连接控制器,控制器1根据第三温度传感器53和第三压力传感器307反馈的数据信息控制电子膨胀阀52的开度。在制热工作状态,冷媒从电子膨胀阀52上流向翅片换热器2上,此时,分配器51可有效将冷媒均匀分配到翅片换热器2的每根换热管上,从而可提高冷媒在翅片换热器2上的换热均匀性,进而保证了冷媒咋管路内循环的稳定可靠性;在制冷工作状态,冷媒从翅片换热器2上流向电子膨胀阀52,此时,分配器51将翅片换热器2的换热管内的冷媒汇集并疏导电子膨胀阀52上。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电子膨胀阀52旁还并联连接有一电磁阀59,电磁阀59主要用以进行分流,这样,一方面可缓冲电子膨胀阀52上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保证冷媒循环的稳定可靠性。
进一步地,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分配器51通过两个分支管路连接电子膨胀阀52,其中一个分支管路上设有第一控制阀54和干燥过滤器55,另一个分支管路上设有第二控制阀56。为描述方便,将设有第一控制阀54和干燥过滤器55的分支管路称为第一分支管路,设有第二控制阀56的分支管路成为第二分支管路。第一控制阀54和第二控制阀56主要用以控制冷媒的流向,优选地,第一控制阀54和第二控制阀56均采用单向阀,单向阀结构简单,且可防止冷媒倒流,从而提高了冷媒流向控制的精密性,进而提高冷媒循环的稳定可靠性。具体地,第一控制阀54用以使第一分支管路501上的冷媒只能从分配器51处流向电子膨胀阀52,第二控制阀56用以使第二分支管路502上的冷媒只能从电子膨胀阀52处流向分配器51,这样,可实现制冷状态和制热状态下不同的冷媒流向切换。在制热工作状态,电子膨胀阀52侧的冷媒压力比翅片换热器2侧的冷媒压力高,故,冷媒从电子膨胀阀52处流向分配器51,即第一分支路501处于阻断状态,第二分支路502处于导通状态;在制冷工作状态,电子膨胀阀52侧的冷媒压力比翅片换热器2侧的冷媒压力低,故,冷媒从分配器51处流向电子膨胀阀52,即第一分支路501处于导通状态,第二分支路502处于阻断状态。
进一步地,如图2、图3和图5所示,于第一控制阀54与管壳式换热器4之间还设有一旁支路503,旁支路503的一端连接管壳式换热器4,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单向阀与干燥过滤器55之间的连接管路上;且旁支路503上设有第三控制阀57。第三控制阀57的设置用以有效控制旁支路503上的冷媒流向。优选地,第三控制阀57采用单向阀,且旁支路503上的冷媒只能从管壳式换热器4侧流向第一分支路501上,旁支路503的设置用以使制热工作状态时,冷媒可从管壳式换热器4上流经电子膨胀阀52并流到翅片换热器2上;而在制冷工作状态,旁支路503处于阻断状态。
进一步地,如图2、图3和图5所示,于电子膨胀阀52与管壳式换热器4的连接支路504上,还设有第四控制阀58。第四控制阀58的设置用以有效控制管壳式换热器4与管壳式换热器4的冷媒流向。优选地,第四控制阀58采用单向阀,且该连接支路504上冷媒只能从电子膨胀阀52上流向管壳式换热器4。旁支路503与连接支路504属于并联连接于电子膨胀阀52与管壳式换热器4之间的管路,用以实现制冷状态和制热状态下不同的冷媒流向切换。具体应用中,管壳式换热器4的管程进口c可只设置一个,此时,旁支路503与连接支路504的底端(向管壳式换热器4所在侧延伸的端部)共同连接一个管程进口c;或者,管壳式换热器4的管程进口c可设置两个,此时,旁支路503的底端连接其中一个管程进口c,连接支路504的底端连接另外一个管程进口c。本实施例,管壳式换热器4的管程进口c设置两个。具体地,在制冷工作状态,电子膨胀阀52侧的冷媒压力比管壳式换热器4侧的冷媒压力高,故,冷媒从电子膨胀阀52处流向管壳式换热器4,连接支路504处于导通状态,旁支路503处于阻断状态;在制热工作状态,电子膨胀阀52侧的冷媒压力比管壳式换热器4侧的冷媒压力低,故,冷媒从管壳式换热器4处流向电子膨胀阀52,即连接支路504处于阻断状态,旁支路503处于导通状态。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为了便于干燥过滤器55的维护,于干燥过滤器55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球阀551和第二球阀552,且第一球阀551设于第一控制阀54和干燥过滤器55之间,第二球阀552设于电子膨胀阀52和干燥过滤器55之间。
更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于干燥过滤器55与第二球阀552之间,还设有视液镜553。具体应用中,可通过视液镜553直观的观察干燥过滤器55过滤后管路中的冷媒状态和冷媒流量大小,这样,一方面可判断干燥过滤器55的工作状态,便于及时清洗、维护干燥过滤器55,另一方面可根据管路中的冷媒流量大小更好地调节冷媒循环回路中各部件的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冷室外空调系统的工作过程包括制冷工作过程和制热工作过程,其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制热工作过程中的冷媒以“压缩机32—管壳式换热—电子膨胀阀52—翅片换热器2—气液分离器31—压缩机32”为周期进行循环输送。具体地,如图2所示,当风冷式空调系统处于制热工作状态时,四通阀处于压缩机32输出口与管壳式换热器4管程出口d、翅片换热器2导通与气液分离器31输入口导通的工作状态,且从壳程进口a输入管壳式换热器4内的是冷液体,此时,管壳式换热器4作为冷凝器使用,翅片换热器2作为蒸发器使用。具体运行过程中,经压缩机32压缩后的高温高压冷媒从压缩机32的输出口h输送到管壳式换热器4上进行换热,高温高压的冷媒可使管壳式换热器4内的壳程流体温度升高;而经换热后的冷媒则会转换为低温低压状态的冷媒,低温低压的冷媒从管壳式换热器4的管程进口c流出,并依次流经第三控制阀57、干燥过滤器55、电子膨胀阀52、第二控制阀56、分配器51后进入翅片换热器2上进行换热蒸发,经换热蒸发后的冷媒从翅片换热器2上输送到气液分离器31的输入口f并进入气液分离器31内进行气液分离,气液分离后的气态冷媒从气液分离器31的输出口e输送到压缩机32的输入口g并进入压缩机32内进行压缩,这样,即完成了冷媒的一个制热循环输送周期。在制热过程中,当第一压力传感器感6应到的管道压力低于设定的临界值或者环境温度传感器7感应到的翅片换热器2周边环境温度低于设定的临界值时,则控制器1默认为符合结霜喷淋条件,从而会向电动调节阀602发送启动指令以使电动调节阀602开启工作,以通过向翅片换热器2喷淋较高温度的液体进行化霜。
制冷工作过程中的冷媒以“压缩机32—翅片换热器2—电子膨胀阀52—管壳式换热—气液分离器31—压缩机32”为周期进行循环输送。具体地,如图3所示,当风冷式空调系统处于制冷工作状态时,四通阀处于压缩机32输出口h与翅片换热器2导通、管壳式换热器4管程出口d与气液分离器31输入口f导通的工作状态,且从壳程进口a输入管壳式换热器4内的是热液体,此时,管壳式换热器4作为蒸发器使用,翅片换热器2作为冷凝器使用。具体运行过程中,经压缩机32压缩后的高温高压冷媒从压缩机32的输出口h输送到翅片换热器2上进行换热,经换热后的冷媒会转换为低温低压状态的冷媒,低温低压的冷媒依次流经分配器51、第一控制阀54、干燥过滤器55、电子膨胀阀52、第四控制阀58后从管壳式换热器4的管程进口c进入管壳式换热器4内进行换热蒸发,经换热蒸发后的冷媒从管程出口d输送到气液分离器31的输入口f并进入气液分离器31内进行气液分离,气液分离后的气态冷媒从气液分离器31的输出口e输送到压缩机32的输入口g并进入压缩机32内进行压缩,这样,即完成了冷媒的一个制冷循环输送周期。在制冷过程中,当第一压力传感器感6应到的管道压力高于设定的临界值或者环境温度传感器7感应到的翅片换热器2周边环境温度高于设定的临界值时,则控制器1默认为符合高温、高压喷淋条件,从而会向电动调节阀602发送启动指令以使电动调节阀602开启工作,以通过喷淋装置6向翅片换热器2喷淋较低温度的液体进行降温降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风冷式室外空调系统,包括冷媒循环回路和用以控制该空调系统运行的控制器,所述冷媒循环回路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翅片换热器、压缩系统、管壳式换热器及膨胀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空调系统还包括喷淋管路、电动调节阀和用于向所述翅片换热器喷淋液体的喷淋装置,所述喷淋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喷淋装置和所述管壳式换热器,所述电动调节阀设于所述喷淋管路上,且所述电动调节阀电连接所述控制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式室外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用于检测所述翅片换热器周边环境温度的环境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翅片换热器与压缩系统之间的连接管路上,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反馈信息控制所述电动调节阀的启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冷式室外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程进口、壳程出口、管程进口和管程出口,所述壳程进口和所述壳程出口均连接室内机,所述喷淋管路的一端旁接所述壳程出口,所述管程出口连接所述压缩系统,所述管程进口连接所述膨胀系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冷式室外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程进口处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壳程出口处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式室外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系统包括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和用于切换冷媒流向的换向阀,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输出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输入口,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输入口通过所述换向阀换向连接所述翅片换热器和所述管壳式换热器,所述压缩机的输出口通过所述换向阀换向连接所述翅片换热器和所述管壳式换热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换向阀与所述翅片换热器之间的连接管路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冷式室外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为四通阀,其四个接口分别管路连接所述翅片换热器、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压 缩机和所述管壳式换热器。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冷式室外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系统包括分配器、电子膨胀阀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分配器一端连接所述翅片换热器,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子膨胀阀的一端,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管壳式换热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分配器和所述电子膨胀阀的连接管路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冷式室外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器通过两个分支管路连接所述电子膨胀阀,其中一分支管路上设有第一控制阀和干燥过滤器,另一分支管路上设有第二控制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冷式室外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管壳式换热器之间还设有一旁支路,所述旁支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管壳式换热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干燥过滤器之间的连接管路上;且所述旁支路上设有第三控制阀。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冷式室外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电子膨胀阀与所述管壳式换热器的连接支路上,还设有第四控制阀。 
CN201320315175.2U 2013-06-03 2013-06-03 风冷式室外空调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183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15175.2U CN203518357U (zh) 2013-06-03 2013-06-03 风冷式室外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15175.2U CN203518357U (zh) 2013-06-03 2013-06-03 风冷式室外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18357U true CN203518357U (zh) 2014-04-02

Family

ID=50377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315175.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18357U (zh) 2013-06-03 2013-06-03 风冷式室外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1835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7820A (zh) * 2013-06-03 2013-09-18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风冷式室外空调系统
CN105526687A (zh) * 2014-09-29 2016-04-27 天津艾赛尔机房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喷淋装置的节能控制方法
CN112611072A (zh) * 2020-11-30 2021-04-06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冷暖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7820A (zh) * 2013-06-03 2013-09-18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风冷式室外空调系统
CN103307820B (zh) * 2013-06-03 2015-07-29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风冷式室外空调系统
CN105526687A (zh) * 2014-09-29 2016-04-27 天津艾赛尔机房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喷淋装置的节能控制方法
CN112611072A (zh) * 2020-11-30 2021-04-06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冷暖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07820B (zh) 风冷式室外空调系统
CN102645060B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
CN201688636U (zh) 热泵式空调器除霜装置
CN201715775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空调器
CN103983044B (zh) 一种风冷热泵机组
CN100565048C (zh) 热气融霜节能制冷系统
CN103851760A (zh) 一种低温全热回收装置
CN103256749B (zh) 空调系统
CN205137703U (zh) 空调器
CN104236155A (zh) 具有冷媒过冷、除霜制热功能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3518359U (zh) 一种汽车热泵空调系统
CN203518357U (zh) 风冷式室外空调系统
CN104534723B (zh) 一种应用过冷抑霜换热器的空气源超低温热泵机组
CN104197570A (zh) 一种三管制热回收多联机系统的制热方法及系统
CN203893480U (zh) 一种风冷热泵机组
CN103307804A (zh) 一种热泵化霜系统
CN103388922A (zh) 一种双压缩机多功能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
CN105135731A (zh) 制冷系统、制冷装置及其制冷装置的温度控制方法
CN106871474A (zh) 风冷水冷组合式空调系统
CN202973681U (zh) 空气源热泵机组及空调系统
CN201126287Y (zh) 热泵机组的一种除霜装置
CN200943983Y (zh) 热泵空调机组的化霜结构
CN103968594B (zh) 一种风冷热泵机组
CN105650822A (zh) 热泵空调器及其化霜方法
CN203964449U (zh) 一种单双级可切换的热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

Termination date: 2019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