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11072A - 冷暖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冷暖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11072A
CN112611072A CN202011381490.6A CN202011381490A CN112611072A CN 112611072 A CN112611072 A CN 112611072A CN 202011381490 A CN202011381490 A CN 202011381490A CN 112611072 A CN112611072 A CN 1126110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port
cooling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8149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景升
魏长见
杨绍玉
唐国胜
孟庆良
刘江彬
李银银
荣丹
裴梦宇
宋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8149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110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110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110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1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冷暖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旨在解决低温天气下室外机的蒸发冷换热器排水失灵以及其水箱和与之连通的管路内结冰的问题。该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冷暖空调器的工作模式,工作模式包括制冷、制热和除霜;根据工作模式,选择性地将接水盘上的冷却水输入喷淋结构或者直接排到壳体外;启动冷暖空调器的压缩机。使用上述控制方法后,该冷暖空调器不仅可以实现夏季制冷时,接水盘内水被回收循环利用为蒸发冷换热器提供喷淋用冷却水,而且在冬季制热或除霜时,接水盘内冷凝水或化霜水及时直接的被排到壳体外,避免了接水盘内积水结冰造成排水失灵的问题。

Description

冷暖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冷暖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根据功能不同,空调器可分为单制冷空调器、单制热空调器和冷暖空调器。顾名思义,单制冷空调器仅具备制冷功能,主要适用于冬季供暖的北方地区,单制热空调器仅具备制热供暖,大多适用于冬季没有集体供暖的南方地区,而冷暖空调器既可制冷也可制热,能满足不同地区用户的需求。
冷暖空调器至少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电子膨胀阀和室内换热器和四通换向阀。压缩机、室外换热器、电子膨胀阀和室内换热器和四通换向阀通过管路相互连通形成供冷媒循环流动的冷媒循环回路。其中,四通换向阀的作用是调节冷媒在冷媒循环回路内的流向,以便调整空调器制冷或制热。
当冷暖空调器制冷时,压缩机内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在冷媒循环回路内循环流动,流经室外换热器时与室外空气热交换放热冷凝后形成液态冷媒,再经电子膨胀阀节流后流入室内换热器,与室内空气热交换吸热蒸发为气态冷媒,最后返回压缩机内,期间室内空气放热降温实现制冷的目的。
当冷暖空调器制热时,压缩机内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在冷媒循环回路内循环流动,流经室内换热器时与室内空气热交换放热冷凝后形成液态冷媒,再经电子膨胀阀节流后流入室外换热器,与室外空气热交换吸热蒸发为气态冷媒,最后返回压缩机内,期间室内空气吸热升温实现制热的目的。
目前,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多采用纯风冷换热器,风冷换热器直接用空气与制冷剂显热交换,系统运行压力高,高温天气情况下其制冷效果较差。
为此,冷暖空调器的室外换热器采用风冷换热器和蒸发冷换热组合结构。当机组在夏季制冷模式时,以蒸发冷换热器为主要冷凝换热器,以风冷换热器为辅助冷,通过风冷换热器与蒸发冷换热器的共同运行,提高了冷凝效果,进而提高了机组的制冷性能。当机组在冬季制热模式时,以风冷换热器为主要换热器,以蒸发冷换热器为辅助换热器。在此模式下,喷淋组件关闭,即喷淋组件的喷淋水泵处于关闭状态,此时蒸发冷换热器作为辅助蒸发器吸收空气热量从而使蒸发冷机组实现热泵功能。
这种结构的室外换热器的喷淋机构还包括接水盘、水箱、水泵和排污阀,接水盘位于蒸发冷换热器下方,以收集喷淋管喷出的冷却水或者换热器除霜时产生的化霜水,其水箱和接水盘连通,喷淋管和水箱通过水泵连通,以便回收利用水箱中的冷却水。室外换热器还包括排水机构,排水机构中通过排污管将水箱内水引到罩壳外,并且为了定期排水,排污管上还设置了排污阀,其用来控制排污管导通或关闭。
冷暖空调器在制热和除霜时,蒸发冷换热器的喷淋机构的水泵关闭,在此过程中即便打开排污阀,一部分化霜水会存留在水箱或管路内,随着化霜次数增加或者外界环温的持续降低,会使部分化霜水持续结冰并延伸到接水盘上面形成厚冰,影响系统排水以及换热器制热,并有可能使蒸发冷水循环中的一些部件冻坏影响使用。
有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低温天气下蒸发冷换热器排水失灵以及其水箱或与之连通的管路内结冰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低温天气下冷暖空调器的室外机的蒸发冷换热器排水失灵以及其水箱和与之连通的管路内结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暖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冷暖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冷暖空调器的室外机包括蒸发冷换热器,所述蒸发冷换热器包括壳体以及从上至下顺次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喷淋结构、换热器本体和接水盘,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所述冷暖空调器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式包括制冷、制热和除霜;根据所述工作模式,选择性地将所述接水盘上的冷却水输入所述喷淋结构或者直接排到所述壳体外;启动所述冷暖空调器的压缩机。
本发明的上述控制方法的一优选方案中,所述蒸发冷换热器还包括水箱、水泵、外接水管和排水机构,所述水泵连通所述水箱和所述喷淋结构,所述外接水管贯穿并伸出所述壳体,“根据所述工作模式,选择性地将所述接水盘上的冷却水输入所述喷淋结构或者直接排到所述壳体外”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所述工作模式,通过所述排水机构选择性地连通所述接水盘与所述水箱或所述外接水管,从而将所述接水盘上的冷却水输入所述喷淋结构或者直接排到所述壳体外。
本发明的上述控制方法的一优选方案中,所述排水机构包括主排水管、支排水管和排水开关阀,所述主排水管的进水口和所述接水盘连通,所述主排水管的第一出水口和所述水箱通过所述支排水管连通,所述主排水管的第二出水口和所述外接水管连通,所述进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从上至下顺次设置,所述排水开关阀设置在所述外接水管上,用于导通或关闭所述外接水管,“根据所述工作模式,通过所述排水机构选择性地连通所述接水盘与所述水箱或所述外接水管”的步骤具体包括:当所述工作模式为制冷时,打开所述水泵并关闭所述排水开关阀。
本发明的上述控制方法的一优选方案中,所述排水机构包括主排水管、支排水管和排水开关阀,所述主排水管的进水口和所述接水盘连通,所述主排水管的第一出水口和所述水箱通过所述支排水管连通,所述主排水管的第二出水口和所述外接水管连通,所述进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从上至下顺次设置,所述排水开关阀设置在所述外接水管上,用于导通或关闭所述外接水管,“根据所述工作模式,通过所述排水机构选择性地连通所述接水盘与所述水箱或所述外接水管”的步骤具体包括:当所述工作模式为制热或除霜时,关闭所述水泵并打开所述排水开关阀。
本发明的上述控制方法的一优选方案中,所述排水机构具体为两位三通换向阀,所述两位三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和所述接水盘连通,其第二端口和所述水箱连通,其第三端口和所述外接水管连通,并且所述两位三通换向阀包括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导通,所述第三端口截止;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导通,所述第二端口截止;“根据所述工作模式,通过所述排水机构选择性地连通所述接水盘与所述水箱或所述外接水管”的步骤具体包括:当所述工作模式为制冷时,打开所述水泵并调整所述两位三通换向阀至所述第一工作位置。
本发明的上述控制方法的一优选方案中,所述排水机构具体为两位三通换向阀,所述两位三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和所述接水盘连通,其第二端口和所述水箱连通,其第三端口和所述外接水管连通,并且所述两位三通换向阀包括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导通,所述第三端口截止;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导通,所述第二端口截止;“根据所述工作模式,通过所述排水机构选择性地连通所述接水盘与所述水箱或所述外接水管”的步骤具体包括:当所述工作模式为制热或除霜时,关闭所述水泵并调整所述两位三通换向阀至所述第二工作位置。
本发明的上述控制方法的一优选方案中,在启动所述冷暖空调器的压缩机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判断所述冷暖空调器的系统高低压差的绝对值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冷暖空调器的压缩机的启动压力阈值;若是则启动所述压缩机;否则调整所述冷暖空调器的系统压力直至所述系统高低压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所述启动压力阈值。
本发明的上述控制方法的一优选方案中,所述冷暖空调器还包括旁通支路,所述旁通支路连接在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和所述冷暖空调器的冷媒循环回路的液体管路,所述旁通支路包括串联的毛细管和旁通开关阀,“调整所述冷暖空调器的系统压力直至所述系统高低压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所述启动压力阈值”的步骤具体包括:打开所述旁通开关阀,直至所述系统高低压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所述启动压力阈值后关闭所述旁通开关阀。
本发明的上述控制方法的一优选方案中,所述蒸发冷换热器还包括:液位检测元件,其用于检测所述接水盘内的液位;补水管,其出水口与所述接水盘连通,其进水口用于连通外部补水设备;补水阀,其设置在所述补水管上,用于选择性地导通或关闭所述补水管;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液位检测元件检测所述接水盘内的液位;将检测到的液位与液位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所述补水阀。
本发明的上述控制方法的一优选方案中,“根据比较结果,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所述补水阀”的步骤具体包括:当检测到的液位小于所述液位阈值时,打开所述补水阀,否则就关闭所述补水阀。
本发明的一种冷暖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冷暖空调器的室外机包括蒸发冷换热器,所述蒸发冷换热器包括壳体以及从上至下顺次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喷淋结构、换热器本体和接水盘,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所述冷暖空调器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式包括制冷、制热和除霜;根据所述工作模式,选择性地将所述接水盘上的冷却水输入所述喷淋结构或者直接排到所述壳体外;启动所述冷暖空调器的压缩机。
使用该控制方法后,冷暖控制器不仅可以实现夏季制冷时,接水盘内水被回收循环利用为蒸发冷换热器提供喷淋用冷却水,而且在冬季制热或除霜时,接水盘内冷凝水或化霜水及时直接的被排到壳体外,避免了接水盘内积水结冰造成排水失灵的问题,同时也防止了冷凝水或化霜水进入水箱造成与之连通水管和水泵等因结冰而冻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冷暖空调器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2a是本发明的蒸发冷换热器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图2的A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的蒸发冷换热器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图3a的B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冷暖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主要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5是适用于实施例一的冷暖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详细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6是适用于实施例二的冷暖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详细不走流程示意图。
其中,图1至3a中组件名称与附图标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是:
1压缩机;
2室外换热器、20壳体、21风冷换热器、22蒸发冷换热器、23喷淋管、24水箱、25水泵、26输水管、27排污管、28排污阀、29补水管、210液位检测元件、211补水阀、212外接水管、213主排水管、214支排水管、215排水开关阀、216二位三通换向阀;
3室内机;
4电子膨胀阀;
5四通换向阀:51第一端口、52第二端口、53第三端口、54第四端口;
60第一气体管路、61第二气体管路、63第一液体管路、64第二液体管路、65旁通支路、650旁通开关阀、651毛细管;
7接水盘;
8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暖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参照图1、2a和2b结合一种冷暖空调器来详细地的说明该控制方法。其中,图1是本发明的冷暖空调器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框图,图2a是本发明的蒸发冷换热器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b是图2的A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中实线箭头代表冷暖空调器制冷时的冷媒流向,虚线箭头代表冷暖空调器制热时的冷媒流向。
参见图1,该冷暖空调器至少包括压缩机1、室外换热器2、室内换热器3、电子膨胀阀4和四通换向阀5,并且压缩机1、室外换热器2、电子膨胀阀4、室内换热器3和四通换向阀5通过管路相互连通形成供冷媒循环流动的冷媒循环回路。其中,四通换向阀5的作用是调节冷媒在冷媒循环回路内的流向,以便调整空调器制冷或制热。
详细地,四通换向阀5具有第一端口51、第二端口52、第三端口53和第四端口54,其中,第一端口51和压缩机1的排气口通过气体管路连通,其第二端口52和室内换热器3的一个端口通过第一气体管路60连通,其第三端口53和室外换热器2的一个端口通过第二气体管路61连通,其第四端口54和压缩机1的吸气口连通,室外换热器2的另一个端口和电子膨胀阀4的一个端口通过第一液体管路63连通,室内换热器3的另一个端口和电子膨胀阀4的另一个端口通过第二液体管路64连通。
当冷暖空调器制冷时,四通换向阀5的第一端口51和第三端口53导通,其第二端口52和第四端口54导通,压缩机1内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在冷媒循环回路内循环流动,流经室外换热器2时与室外空气热交换放热冷凝后形成液态冷媒,再经电子膨胀阀4节流后流入室内换热器3,与室内空气热交换吸热蒸发为气态冷媒,最后返回压缩机1内,期间室内空气放热降温实现制冷的目的。
当冷暖空调器制热时,四通换向阀5的第一端口51和第二端口52导通,其第三端口53和第四端口54导通,压缩机1内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在冷媒循环回路内循环流动,流经室内换热器3时与室内空气热交换放热冷凝后形成液态冷媒,再经电子膨胀阀4节流后流入室外换热器2,与室外空气热交换吸热蒸发为气态冷媒,最后返回压缩机1内,期间室内空气吸热升温实现制热的目的。
该冷暖空调器还包括旁通支路65,该旁通支路65旁通压缩机1的吸气口和第一液体管路63,该旁通支路65包括毛细管651和旁通开关阀650。
无论制冷还是制热,在压缩机1启动前的一段时间先开启旁通开关阀650,使压缩机1的排气口和吸气口基本上直接导通调节系统高低压,压缩机1的排气口处的系统高压压力和其吸气口处的系统低压压力差的绝对值达到启动压力阈值后,冷暖空调器的压缩机1才能够被启动,这样就能够严格满足润滑油温度和系统高低压平衡的条件,基本避免了压缩机1油池内溶入的冷媒沸腾起泡,将润滑油带入压缩腔,导致液压缩而损坏压缩机1,或者压缩机1由于高低压压差过大而无法启动的情形。
继续参见图1,该冷暖空调器的室外换热器2具体为复合式换热组件,该复合式换热组件包括风冷换热器21和蒸发冷换热器22,风冷换热器21和蒸发冷换热器22串联构成冷媒流道,或者风冷换热器21和蒸发冷换热器22并联构成冷媒流道,该冷媒流道与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5、室内换热器3和电子膨胀阀4连通形成冷媒循环回路,以便冷媒在该冷媒循环回路内循环流动来实现给室内侧制冷或制热的目的。
实施例一:
为了便于理解和表述简洁,下面结合图2a和2b对复合式换热组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加以详细说明。其中,图2a是本发明的复合式换热组件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b是图2a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参见图2a和2b,本实施例中风冷蒸发冷换热组件包括壳体20以及设置在壳体20内的风冷换热器21和蒸发冷换热器22,其中,蒸发冷换热器22的喷淋结构包括位于蒸发冷换热器22上方的喷淋管23和设置于喷淋管23上并与其连通的多个喷头或喷嘴。该蒸发冷换热器还包括固定于壳体20内并位于蒸发冷换热器22的换热本体下方的接水盘7,该接水盘用于收集和蒸发冷换热器22内冷媒热交换后的冷却水,蒸发冷换热器还包括位于壳体20内并位于接水盘7下方的水箱24和水泵25,水箱24和喷淋管23通过水泵25和输水管26连通。
继续参见图2b,该蒸发冷换热器22还包括排水机构,该排水机构包括主排水管213、支排水管214和排水开关阀215。其中,主排水管213的进水口和接水盘7连通,其第一出水口和水箱24通过支排水管214连通,其第二出水口和外接水管212连通,并且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上至下顺次设置,外接水管212贯穿壳体20并伸到壳体20外,排水开关阀215设置在外接水管212上,其用于导通或关闭该外接水管212。
当冷暖空调器收到用户制冷的需求指令时,其控制器关闭排水开关阀215,开启水泵25,启动压缩机1,水箱24内的冷却水被水泵25通过输水管26泵入喷淋管23,最后由喷头或喷嘴喷淋到蒸发冷换热器22表面,冷却水吸收蒸发冷换热器22内的冷媒放出的热量后再沉降至接水盘7,接水盘7内冷却水再通过主排水管213和支排水管214流入水箱24内,最后再次被水泵25泵入喷淋管23内。与此同时,压缩机1内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先流经风冷换热器21,实现空气与制冷剂的显热交换,降低制冷剂蒸汽的温度;再用蒸发冷换热器22实现空气-水-冷媒同时换热,提高了制冷效率,保证了室外换热器2长期的正常运行。
当冷暖空调器收到用户制热或除霜的需求指令时,其控制器开启排水开关阀215,关闭水泵25(即蒸发冷换热器22转化为风冷换热器21),启动压缩机1。与此同时,与室内空气热交换放热冷凝后的液态冷媒先后顺序流经蒸发冷换热器22和风冷换热器21,实现空气与制冷剂的显热交换,吸热蒸发为气态冷媒后回流到压缩机1。期间,产生于蒸发冷换热器22表面的冷凝水或化霜水沉降至接水盘7上,因排水开关阀215开启,接水盘7上的冷凝水或化霜水自然会从位于较低位置的第二出水口流进外接水管212,最后从外接水管212排至壳体20外。
显然,本实施例的蒸发冷换热器22增加该排水机构后,不仅可以实现夏季空调制冷时,接水盘7内水被回收循环利用为蒸发冷换热器22提供喷淋用冷却水,而且在冬季制热或除霜时,接水盘7内冷凝水或化霜水及时直接的被排到壳体20外,避免了接水盘7内积水结冰造成排水失灵的问题,同时也防止了冷凝水或化霜水进入水箱24造成与之连通水管和水泵25等因结冰而冻坏的问题。
继续参见图2a和2b,当水冲刷换热器本体后沉降到接水盘7过程中,其会携带走换热器本体上的灰尘等污物,而这些污物有可能会直接排入水箱24内,为此,蒸发冷换热器22还设置了排污管27,该排污管27一端口与水箱24连通,另一端口贯穿壳体20伸入到壳体20外,并且该排污管27上设置了开关阀,以关闭或导通该排污管27。用户可以根据水质等情况定期的开启排污阀28来排出水箱24内污水,以防止水箱24内水杂质太多,泵入喷淋管23会造成喷嘴或喷头堵塞的问题。
如前所述,在夏季,本实施例的冷暖空调器制冷时,其喷淋管23通过水泵25和水箱24连通,以将水箱24内水泵25入喷淋管23内向蒸发冷换热器22喷淋之用,而水箱24内冷却水主要是接水盘7上收集的喷淋下来的冷却水,当冷却水喷淋到蒸发冷换热器22时与其内冷媒热交换吸热,冷却水吸热后部分蒸发形成水蒸气在风机8作用下从出风口排出至壳体20外,另一部以液态形式存在并被收集到接水盘7上,可以想见,随着制冷时间增加,液态冷却水水量会越来越少,可能会存在无法满足喷淋水量需求的问题。
为此,继续参见图2a和2b,本实施例中的蒸发冷换热器22还包括补水机构,该补水机构包括水位检测元件、补水管29和补水阀211,其中,水位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接水盘7内的水位,补水管29的进水口和外部补水设备连通,该外部补水设备可以为水箱24等,补水管29的出水口和接水盘7连接,补水阀211设置在补水管29上,其用于根据接水盘7内水位和水位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的比较结果选择性地导通或关闭补水管29。水位检测元件和补水阀211都和冷暖空调器的控制器通信连接,当接水盘7内实际水位低于预设的水位阈值时,控制器给补水阀211发送指令,补水阀211导通补水管29,开始补水,外部补水设备内水经补水管29补入接水盘7内,当接水盘7内水位达到预设的水位阈值时,控制器给补水阀211发送指令,补水阀211关闭补水管29,停止补水。
本实施例中液位检测元件210优选采用浮球阀或液位传感器。
另外,该补水管29位于补水阀211的上游侧还设置了软化装置和过滤器,以便在冷却水补入接水盘7之前对其进行软化和过滤处理,以去除冷却水内的颗粒物或杂质等,防止这些杂物流入喷淋管23内堵塞喷头或喷嘴。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相比,实施例二的蒸发冷换热器22区别仅在于排水机构的具体结构不同,其他特征均相同。为了便于理解和表述简洁,下面结合图3a和3b仅对其不同点加以详述,相同部分及其技术效果不再赘述。其中,图3a是本发明的蒸发冷换热器22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b是图3a的B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参见图3a和3b,本实施例中,蒸发冷换热器22的排水机构包括二位三通换向阀216,其中,其第一端口和接水盘7连通,其第二端口和水箱24连通,其第三端口和外接水管212连通。该二位三通换向阀216包括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当其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其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导通,其第三端口截止;当其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其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导通,其第二端口截止。
当冷暖空调器收到用户制冷的需求指令时,其控制器控制二位三通换向阀216位于第一工作位置,二位三通换向阀216连通接水盘7和水箱24,开启水泵25,启动压缩机1,水箱24内的冷却水被水泵25通过输水管26泵入喷淋管23,最后由喷头或喷嘴喷淋到蒸发冷换热器22表面,冷却水吸收蒸发冷换热器22内的冷媒放出的热量后再沉降至接水盘7,接水盘7内冷却水再通过二位三通换向阀216流入水箱24内,最后再次被水泵25泵入喷淋管23内。与此同时,压缩机1内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先流经风冷换热器21,实现空气与制冷剂的显热交换,降低制冷剂蒸汽的温度;再用蒸发冷换热器22实现空气-水-冷媒同时换热,提高了制冷效率,保证了室外换热器2长期的正常运行。
当冷暖空调器收到用户制热或除霜的需求指令时,其控制器控制二位三通换向阀216从第一工作位置切换至第二工作位置,二位三通换向阀216连通接水盘7和外接水管212,关闭水泵25(即蒸发冷换热器22转化为风冷换热器21),启动压缩机1。与此同时,与室内空气热交换放热冷凝后的液态冷媒先后顺序流经蒸发冷换热器22和风冷换热器21,实现空气与制冷剂的显热交换,吸热蒸发为气态冷媒后回流到压缩机1。期间,产生于蒸发冷换热器22表面的冷凝水或化霜水沉降至接水盘7上,接水盘7上的冷凝水或化霜水再通过二位三通换向阀216流入外接水管212,最后从外接水管212排至壳体20外。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上述冷暖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下面参照图4来详细说明该控制方法的主要步骤,图4是本发明的冷暖控制器的控制方法的主要步骤流程图。
该控制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S1、确定冷暖空调器的工作模式;其工作模式包括制冷、制热和除霜。
工作模式的确定方法主要是根据用户通过遥控器发出的控制指令来确定,比如用户按下遥控器上的制冷按钮时,控制器即可获得该指令并确定用户想要的工作模式为制冷,同样,当用户按下遥控器上的制热或除霜按钮时,控制器确定器工作模式为制热或除霜。当然,本发明的冷暖空调器还可以自动确定其应该执行的工作模式,例如比较室内温度和用户体感最适宜的设定温度的大小关系,当室内温度小于设定温度时,确定应该启动制热模式;反之,当室内温度大于设定温度时,确定应该启动制冷模式,当确定后四通换向阀调整冷媒流向:当制冷或除霜时,压缩机的排气口和室外换热器通过四通换向阀连通,其吸气口和室内换热器通过四通换向阀连通;当制热时,压缩机的排气口和室内换热器通过四通换向阀连通,其吸气口和室外换热器通过四通换向阀连通。
S2、根据工作模式,选择性地将接水盘上的冷却水输入喷淋结构或者直接排到壳体外。
S3、启动冷暖空调器的压缩机。
冷暖空调器使用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后,不仅可以实现夏季空调制冷时,接水盘内水被回收循环利用为蒸发冷换热器提供喷淋用冷却水,而且在冬季制热时,接水盘内冷凝水或化霜水及时直接的被排到壳体20外,避免了接水盘7内积水结冰造成排水失灵的问题,同时也防止了冷凝水或化霜水进入水箱24造成与之连通水管和水泵25等因结冰而冻坏的问题。
当前述的冷暖空调器实施该控制方法时,步骤S2具体为根据工作模式,选择性地通过排水机构将接水盘上的冷却水输入喷淋结构或直接排到壳体外。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参照图5和6分别以实施例一或二的冷暖空调器为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图5是适用于实施例一的冷暖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详细步骤流程示意图,图6是适用于实施例二的冷暖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详细步骤流程示意图。
详细地,参见图5,用前述实施例一的排水机构来实施本发明的控制方法时,当步骤S1确定冷暖空调器的工作模式为制冷时,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
S20、打开水泵并关闭排水开关阀,以便接水盘内冷却水经由主排水管和支排水管流入水箱,水泵将水箱内冷却水泵入喷淋结构,喷淋结构为蒸发冷换热器的换热器本体喷淋冷却水。
当步骤S1确定冷暖空调器的工作模式为制热或除霜时,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
S21、关闭水泵并打开排水开关阀,接水盘内冷却水从主排水管直接排入外接水管,最后从外接水管排到壳体外。
参见图6,用前文中实施例二的排水机构来实施本发明的控制方法时,当步骤S1中确定冷暖空调器的工作模式为制冷时,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
S20'、打开水泵并调整两位三通换向阀至第一工作位置,即其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导通,第三端口截止,接水盘内冷却水经两位三通换向阀流入水箱,再被水泵从水箱泵入喷淋结构。
当步骤S1中确定冷暖空调器的工作模式为制热或除霜时,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
S21'、关闭水泵并调整两位三通换向阀至第二工作位置,即其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导通,第二端口截止,接水盘内冷却水经两位三通换向阀流入外接水管,最后从外接水管排到壳体外。
继续参见图5,在“启动冷暖空调器的压缩机”之前,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S22、判断冷暖空调器的系统高低压差的绝对值是否小于或等于冷暖空调器的压缩机的启动压力阈值。
若是则执行步骤3,启动压缩机;
否则调整冷暖空调器的系统压力直至系统高低压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压缩机的启动压力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系统高低压差是指压缩机的排气口处的高压压力和其吸气口的低压压力的差值,通常通过排气口和吸气口处分别设置压力传感器采集系统高压压力和系统低压压力。另外,压缩机的启动压力阈值是指能保证压缩机正常启动的压力值,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压缩机的结构和功率来设定。
具体的用前文的冷暖空调器来实施该控制方法时,步骤S23具体为:打开旁通开关阀,直至系统高低压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冷暖空调器的压缩机的启动压力阈值后关闭旁通开关阀。
无论制冷还是制热,在压缩机1启动前的一段时间先开启旁通开关阀650,使压缩机1的排气口和吸气口基本上直接导通调节系统高低压,压缩机1的排气口处的系统高压压力和其吸气口处的系统低压压力差的绝对值达到启动压力阈值后,冷暖空调器的压缩机1才能够被启动,这样就能够严格满足润滑油温度和系统高低压平衡的条件,基本避免了压缩机1油池内溶入的冷媒沸腾起泡,将润滑油带入压缩腔,导致液压缩而损坏压缩机1,或者压缩机1由于高低压压差过大而无法启动的情形。
进一步地,用前文的冷暖空调器实施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40、通过液位检测元件检测接水盘内的液位;
S41、将检测到的液位与液位阈值进行比较;
S42、根据比较结果,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补水阀。
步骤“根据比较结果,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补水阀”包括:当检测到的液位小于液位阈值时,执行步骤S420打开补水阀,否则就执行步骤S421关闭补水阀。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冷暖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暖空调器的室外机包括蒸发冷换热器,所述蒸发冷换热器包括壳体以及从上至下顺次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喷淋结构、换热器本体和接水盘,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确定所述冷暖空调器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式包括制冷、制热和除霜;
根据所述工作模式,选择性地将所述接水盘上的冷却水输入所述喷淋结构或者直接排到所述壳体外;
启动所述冷暖空调器的压缩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冷换热器还包括水箱、水泵、外接水管和排水机构,所述水泵连通所述水箱和所述喷淋结构,所述外接水管贯穿并伸出所述壳体,
“根据所述工作模式,选择性地将所述接水盘上的冷却水输入所述喷淋结构或者直接排到所述壳体外”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工作模式,通过所述排水机构选择性地连通所述接水盘与所述水箱或所述外接水管,从而将所述接水盘上的冷却水输入所述喷淋结构或者直接排到所述壳体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机构包括主排水管、支排水管和排水开关阀,所述主排水管的进水口和所述接水盘连通,所述主排水管的第一出水口和所述水箱通过所述支排水管连通,所述主排水管的第二出水口和所述外接水管连通,所述进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从上至下顺次设置,所述排水开关阀设置在所述外接水管上,用于导通或关闭所述外接水管,
“根据所述工作模式,通过所述排水机构选择性地连通所述接水盘与所述水箱或所述外接水管”的步骤具体包括:
当所述工作模式为制冷时,打开所述水泵并关闭所述排水开关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机构包括主排水管、支排水管和排水开关阀,所述主排水管的进水口和所述接水盘连通,所述主排水管的第一出水口和所述水箱通过所述支排水管连通,所述主排水管的第二出水口和所述外接水管连通,所述进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从上至下顺次设置,所述排水开关阀设置在所述外接水管上,用于导通或关闭所述外接水管,
“根据所述工作模式,通过所述排水机构选择性地连通所述接水盘与所述水箱或所述外接水管”的步骤具体包括:
当所述工作模式为制热或除霜时,关闭所述水泵并打开所述排水开关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机构具体为两位三通换向阀,所述两位三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和所述接水盘连通,其第二端口和所述水箱连通,其第三端口和所述外接水管连通,并且所述两位三通换向阀包括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
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导通,所述第三端口截止;
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导通,所述第二端口截止;
“根据所述工作模式,通过所述排水机构选择性地连通所述接水盘与所述水箱或所述外接水管”的步骤具体包括:
当所述工作模式为制冷时,打开所述水泵并调整所述两位三通换向阀至所述第一工作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机构具体为两位三通换向阀,所述两位三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和所述接水盘连通,其第二端口和所述水箱连通,其第三端口和所述外接水管连通,并且所述两位三通换向阀包括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
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导通,所述第三端口截止;
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导通,所述第二端口截止;
“根据所述工作模式,通过所述排水机构选择性地连通所述接水盘与所述水箱或所述外接水管”的步骤具体包括:
当所述工作模式为制热或除霜时,关闭所述水泵并调整所述两位三通换向阀至所述第二工作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启动所述冷暖空调器的压缩机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判断所述冷暖空调器的系统高低压差的绝对值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冷暖空调器的压缩机的启动压力阈值;
若是则启动所述压缩机;
否则调整所述冷暖空调器的系统压力直至所述系统高低压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所述启动压力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暖空调器还包括旁通支路,所述旁通支路连接在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和所述冷暖空调器的冷媒循环回路的液体管路,所述旁通支路包括串联的毛细管和旁通开关阀,
“调整所述冷暖空调器的系统压力直至所述系统高低压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所述启动压力阈值”的步骤具体包括:
打开所述旁通开关阀,直至所述系统高低压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所述启动压力阈值后关闭所述旁通开关阀。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冷换热器还包括:
液位检测元件,其用于检测所述接水盘内的液位;
补水管,其出水口与所述接水盘连通,其进水口用于连通外部补水设备;
补水阀,其设置在所述补水管上,用于选择性地导通或关闭所述补水管;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液位检测元件检测所述接水盘内的液位;
将检测到的液位与液位阈值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所述补水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比较结果,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所述补水阀”的步骤具体包括:
当检测到的液位小于所述液位阈值时,打开所述补水阀,否则就关闭所述补水阀。
CN202011381490.6A 2020-11-30 2020-11-30 冷暖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26110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1490.6A CN112611072A (zh) 2020-11-30 2020-11-30 冷暖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1490.6A CN112611072A (zh) 2020-11-30 2020-11-30 冷暖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11072A true CN112611072A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29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81490.6A Pending CN112611072A (zh) 2020-11-30 2020-11-30 冷暖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1107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7679A (zh) * 2021-04-16 2021-07-20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间接蒸发冷却喷雾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606691A (zh) * 2021-07-30 2021-11-05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防冷冻油起泡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10962A (ja) * 1996-10-02 1998-04-28 Daikin Ind Ltd 熱交換器用ドレンパン構造
JP2002054827A (ja) * 2000-08-10 2002-02-20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3185190A (ja) * 2001-12-14 2003-07-03 Denso Corp 空気調和装置用室外機
JP2003294262A (ja) * 2002-04-02 2003-10-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
CN2823892Y (zh) * 2005-07-11 2006-10-04 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不滴水节能冷暖空调
CN203518357U (zh) * 2013-06-03 2014-04-02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风冷式室外空调系统
CN106767126A (zh) * 2016-11-30 2017-05-3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蒸发器清洗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6969524A (zh) * 2016-12-29 2017-07-2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压差平衡系统和空调压差的平衡方法
CN107218742A (zh) * 2017-06-12 2017-09-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泵系统和热泵控制方法
CN109579193A (zh) * 2018-12-28 2019-04-05 瀚润联合高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蒸发冷太空能双源多联热泵机组
CN109737634A (zh) * 2019-02-22 2019-05-10 广东海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不停机的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9893698U (zh) * 2019-04-23 2020-01-03 广东海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除霜冻装置和包括该装置的空气源热泵机组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10962A (ja) * 1996-10-02 1998-04-28 Daikin Ind Ltd 熱交換器用ドレンパン構造
JP2002054827A (ja) * 2000-08-10 2002-02-20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3185190A (ja) * 2001-12-14 2003-07-03 Denso Corp 空気調和装置用室外機
JP2003294262A (ja) * 2002-04-02 2003-10-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
CN2823892Y (zh) * 2005-07-11 2006-10-04 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不滴水节能冷暖空调
CN203518357U (zh) * 2013-06-03 2014-04-02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风冷式室外空调系统
CN106767126A (zh) * 2016-11-30 2017-05-3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蒸发器清洗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6969524A (zh) * 2016-12-29 2017-07-2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压差平衡系统和空调压差的平衡方法
CN107218742A (zh) * 2017-06-12 2017-09-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泵系统和热泵控制方法
CN109579193A (zh) * 2018-12-28 2019-04-05 瀚润联合高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蒸发冷太空能双源多联热泵机组
CN109737634A (zh) * 2019-02-22 2019-05-10 广东海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不停机的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9893698U (zh) * 2019-04-23 2020-01-03 广东海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除霜冻装置和包括该装置的空气源热泵机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7679A (zh) * 2021-04-16 2021-07-20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间接蒸发冷却喷雾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606691A (zh) * 2021-07-30 2021-11-05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防冷冻油起泡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86259B2 (en) Refrigerator
US7013658B2 (en) Refrigerant subcooling by condensate
US20110259025A1 (en) Heat pump type speed heating apparatus
EP2211127A1 (en) Heat pump type air conditioner
US11629899B2 (en) Heat pump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12611072A (zh) 冷暖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4440302A (zh) 移动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JP4549205B2 (ja) エンジン駆動式ヒートポンプ
KR100705669B1 (ko) 히트펌프 공기조화기의 제상모드 제어방법
CN109237833B (zh) 湿膜式低温型全热回收多联热泵机组
CN106839518A (zh) 一体式双冷热泵机组
KR100569779B1 (ko) 냉, 온수겸용 폐열회수식 복합형 히트펌프 장치
KR100580277B1 (ko) 냉난방 겸용 냉온수 히트펌프 시스템
KR101930760B1 (ko) 건축물 구조를 이용한 외기 냉방 시스템
JP5313774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14249876U (zh) 冷暖空调器及其室外机
KR100685755B1 (ko) 히터펌프 공기조화기용 열교환기의 동결방지장치
CN114719353B (zh) 恒温恒湿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JP2011122801A (ja) 空気熱源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運転方法
CN114923239A (zh) 一种压缩机和氟泵复合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797661A (zh) 热泵机组的室外机、热泵机组及其送风方法
CN217785325U (zh) 一种新风空调器
JP3457697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06739678U (zh) 一体式双冷热泵机组
KR100345579B1 (ko) 소형 축냉/ 축열식 복합 열펌프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