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15105U - 一种阻尼暗铰链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阻尼暗铰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15105U
CN203515105U CN201320718045.3U CN201320718045U CN203515105U CN 203515105 U CN203515105 U CN 203515105U CN 201320718045 U CN201320718045 U CN 201320718045U CN 203515105 U CN203515105 U CN 2035151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damping
fixed head
sleeve
upp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1804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贵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2071804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151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151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1510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inges (AREA)
  • Closing And Opening Devices For Wings, And Check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铰链,具体是一种阻尼暗铰链,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铰接转臂和使铰杯具有闭合力的弹性件,第二底座由底板、中板和上板构成,且底板、中板和上板互相之间可以滑动,铰接转臂的一端与第一底座铰接,铰接转臂的另一端与上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底座上设有能被第一底座驱动的阻尼装置。本实用新型由于直接在第二底座上安装阻尼装置,关门时,利用第一底座往第二底座靠近而驱动阻尼装置,实现关门缓冲,由于阻尼装置是安装在第二底座外部,因此结构比较简单,也便于维护,制造成本也低。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备不需要松动其他紧固螺钉而达到实现门体的三维方向调整,方便快捷,且工作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阻尼暗铰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铰链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实现三维六向调节的阻尼暗铰链。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家具门阻尼铰链种类很多,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各异,传统的暗铰链仅能进行二维方向的调节,无法满足高档家具门三维方向调节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有业内人士设计出了可三维调节的家具门暗铰链,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420095620.X 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三维调节的家具门暗铰链,但其工作的可靠性尚有待改进,由于弹簧的回弹力作用,在关门时会发生门与门框的碰撞,发生响声,甚至将柜内摆放不好或者易碎的物品打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发明了缓冲铰链,但现有缓冲铰链的阻尼装置往往是安装在底座的内部,所以结构比较复杂,制造成本高,使用还不够方便,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维护的阻尼暗铰链。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阻尼暗铰链,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铰接转臂和使铰杯具有闭合力的弹性件,所述铰接转臂的一端与第一底座铰接,铰接转臂的另一端与第二底座连接,所述第二底座上设有能被第一底座驱动的阻尼装置。
本方案中,由于直接在第二底座上安装阻尼装置,关门时,利用第一底座往第二底座靠近而驱动阻尼装置,实现关门缓冲,由于阻尼装置是安装在第二底座外部,因此结构比较简单,也便于维护,制造成本也低。
为了便于阻尼装置的安装,上述阻尼装置通过固定座安装在第二底座上,阻尼装置靠近第一底座的一端能与第一底座接触。
上述阻尼装置包括缸体、活塞、活塞杆及弹簧,活塞置于缸体的中空内腔,活塞杆的一端与活塞连接,活塞杆的另一端露置于缸体外部,弹簧的一端与活塞接触,弹簧的另一端与缸体内壁接触;所述固定座包括固定板和套筒,套筒固定在固定板上,固定板与第二底座连接,阻尼装置安装在套筒上,第一底座能与阻尼装置接触并使得活塞杆与缸体发生相对移动。本方案可以保证阻尼装置的安装可靠性,关门时,当第一底座与阻尼装置接触时,第一底座推动阻尼装置使得活塞杆与缸体发生相对移动,从而实现关门是缓慢进行。
上述缸体对应活塞杆的一端套装在套筒内,缸体的另一端置于套筒外,缸体置于套筒外的一端能与第一底座接触,且缸体能相对套筒滑动,所述套筒对应活塞杆的一端设有能相对套筒移动的限位机构,阻尼装置的活塞杆能与限位机构接触。关门时,当第一底座与阻尼装置的缸体接触时,第一底座推动缸体向套筒内移动,从而实现关门是缓慢进行,如果需要调整关门缓冲角度,可以调整限位机构机构即可实现。
上述限位机构为调节螺丝,调节螺丝与套筒的内壁螺纹连接,阻尼装置的活塞杆与调节螺丝接触,通过旋转调节螺丝,从而改变阻尼装置与第一底座距离,实现关门的缓冲角度可调,改变关门的总时间。
为了便于拆卸,上述固定板与第二底座扣接。
进一步地,上述固定板的底部设有卡脚,第二底座在对应卡脚的所设位置开设有连接孔,固定板所设的卡脚能与第二底座上的连接孔扣接。
上述固定板上还设有能使固定板相对第二底座移动的第一调节偏心钉。通过旋转第一调节偏心钉,可以使得固定板相对第二底座发生相对移动,从而使得固定板所设的卡脚能与第二底座上的连接孔的扣接解除,实现快速拆卸。
为了便于门体的三维六向调节,上述第二底座包括底板、上板及中板,上板置于底板的上方,中板置于底板与上板之间,上板通过第二调节偏心钉与中板活动连接,中板通过第三调节偏心钉与底板活动连接,铰接转臂通过第四调节偏心钉与上板活动连接,连接孔开设在上板上,固定板位于上板的上方。
上述固定板与上板之间设有调节片,调节片通过第一调节偏心钉与固定板连接。通过旋转第一调节偏心钉,上板对调节片产生反作用力而使得固定板相对上板发生相对移,实现扣接解除。
本实用新型由于直接在第二底座上安装阻尼装置,关门时,利用第一底座往第二底座靠近而推动缸体,由于阻尼装置的阻尼作用,使得缸体与活塞杆发生缓慢的相对移动,从而实现门体缓慢关闭,避免了由于用力过大致使门体与门框碰撞产生较大的声响,同时也保护铰链和家具门不被损坏,由于阻尼装置是安装在第二底座外部,因此结构比较简单,也便于维护,制造成本也低;另外,通过分别调整第二、第三、第四调节偏心钉可以实现门体相对门框三维六向移动,不需要松动铰链与门体或门框的紧固螺钉而达到实现门体的三维方向调整,方便快捷,且工作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阻尼暗铰链的轴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阻尼暗铰链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阻尼暗铰链的开门时的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阻尼暗铰链的关门时的收合状态示意图。
图5、6为本实用新型的阻尼装置与固定座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下列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阻尼暗铰链的结构如图1、2、3、4、5、6所示,包括第一底座1、第二底座2、铰接转臂3和弹性件4,本实施例子中,弹性件4为扭簧,铰接转臂3的一端通过轴40与第一底座1铰接,铰接转臂3的另一端与第二底座2连接,所述第一底座1上设有腔体11,扭簧套装在轴41上,并通过轴41固定在腔体11内侧壁,扭簧的第一、第二伸出端41、42分别压紧铰接转臂3和第一底座1,使得第一底座1具有关门闭合力。所述阻尼装置5通过固定座6安装在第二底座2上,所述阻尼装置5包括缸体51、活塞、活塞杆53及弹簧,活塞置于缸体51的中空内腔,活塞杆53的一端与活塞连接,活塞杆53的另一端露置于缸体51外部,弹簧的一端与活塞接触,弹簧的另一端与缸体51内壁接触;所述固定座6包括固定板61和套筒62,套筒62固定在固定板61上,固定板61与第二底座2连接,缸体51对应活塞杆53的一端套装在套筒62内,缸体51的另一端置于套筒62外,且缸体51能相对套筒62滑动。关门时,当门体关闭到一定角度,第一底座1先与缸体51接触,然后推动缸体51向套筒62内移动,由于阻尼装置5的阻尼作用,活塞杆53与缸体51的相对移动是缓慢的,从而使得门体的关闭速度也是缓慢的。
上述套筒62对应活塞杆53的一端设有能相对套筒62移动的限位机构7,本实施例中,限位机构7为调节螺丝,调节螺丝与套筒62的内壁螺纹连接,阻尼装置5的活塞杆53与调节螺丝接触。通过转动调节螺丝,可以改变阻尼装置5在套筒62的位置,即是改变阻尼装置5与第一底座1的距离,从而改变关门的缓冲角度,实现改变关门的总时间。
为了便于拆卸,上述固定板61与第二底座2扣接。本实施例,所述固定板61的底部设有卡脚611,第二底座2在对应卡脚611的所设位置开设有连接孔20,使用时,固定板61所设的卡脚611与第二底座2上的连接孔20扣接,此外,固定板61上还设有能使固定板61相对第二底座2移动的第一调节偏心钉80,通过旋转第一调节偏心钉80,第二底座2产生反作用力而使得固定板61相对第二底座2发生相对移,从而使得固定板所设的卡脚611能与第二底座上的连接孔20的扣接解除,实现快速把固定座6拆离第二底座2。
本实施例,上述轴40和轴41为一体结构,两者同一侧的端部连接一起构成U形结构,如图2所述。
本实施例的铰链使用时,第一底座1固定在门体,第二底座2固定在门框,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开门时打开状态,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关门时的收合状态,在外力驱动下关门时,门体带动第一底座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转动的过程中,在扭簧的作用下,铰接转臂3与第一底座1之间的闭合力逐渐增大,当第一底座1顺时针转动到一定角度时,铰接转臂3与第一底座1之间的闭合力不需要外力驱动即可自动关门,随着门体继续沿关闭方向转动,闭合力进一步增大,当关门到一定角度后,第一底座1推动阻尼装置5的缸体51向套筒62内移动,活塞杆53通过活塞压缩弹簧向内缓慢移动,此时门体的关门速度缓慢进行,直至图4的收合状态,门体完全关闭。如果需要缩短关门的缓冲时间,减小缓冲角度,只需要旋转调节螺丝,使得阻尼装置5整体向套筒62内移动即可,如果需要增长关门的缓冲时间,增大缓冲角度,只需要往相反方向旋转调节螺丝,使得使得阻尼装置5整体向套筒62外移动。
外力驱动开门时,门体带动第一底座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转动的过程中,在扭簧的作用下,铰接转臂3与第一底座1之间的闭合力逐渐减小,当开门到一定角度时,第一底座1与阻尼装置5的缸体51分离,活塞带动活塞杆53在弹簧的作用自动复位(即是缸体51往套筒62外部移动)。当第一底座1逆时针转动到一定角度时,铰接转臂3与第一底座1之间的闭合力减小到不会自动关门,直至图3所示的打开状态,门体完全打开。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类似,如图1至4所示,其区别:上述第二底座2包括底板21、中板23和上板22,中板23置于底板21与上板22之间,中板23通过第三调节偏心钉82与底板21连接,通过旋转第三调节偏心钉82可以使中板23相对底板21向上下方向移动,从而可以调整门体相对门框上下方向移动,上板22通过第二调节偏心钉81与中板23连接,通过旋转第二调节偏心钉81可以使上板22相对中板23向左右方向移动,从而可以调整门体相对门框左右方向移动,铰接转臂3与第二底座2的连接端通过第四调节偏心钉83与上板22连接,通过旋转第四调节偏心钉83可以使铰接转臂3和第一底座1相对门框向前后移动,从而可以调整门体相对门框前后移动,上述连接孔20开设在上板22上,固定板61位于上板22的上方,固定板61与上板22之间设有调节片9,调节片9通过第一调节偏心钉80与固定板61连接,通过旋转第一调节偏心钉80,上板22对调节片9产生反作用力而使得固定板61相对上板22发生相对移,使得扣接解除,实现快速拆卸固定座6。
本实施例的铰链,使用时,如果需要微调门体相对与门框的位置,使得门体与门框较好配合,只需要通过旋转第二、第三、第四调节偏心钉81、82、83就能实现门体相对门框左右、上下、前后三维六向移动,不需要松动铰链与门体或门框的紧固螺钉而达到实现门体的三维方向调整,方便快捷,且工作稳定可靠。
上述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于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阻尼暗铰链,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铰接转臂和使铰杯具有闭合力的弹性件,所述铰接转臂的一端与第一底座铰接,铰接转臂的另一端与第二底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上设有能被第一底座驱动的阻尼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阻尼暗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装置通过固定座安装在第二底座上,阻尼装置靠近第一底座的一端能与第一底座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阻尼暗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装置包括缸体、活塞、活塞杆及弹簧,活塞置于缸体的中空内腔,活塞杆的一端与活塞连接,活塞杆的另一端露置于缸体外部,弹簧的一端与活塞接触,弹簧的另一端与缸体内壁接触;所述固定座包括固定板和套筒,套筒固定在固定板上,固定板与第二底座连接,阻尼装置安装在套筒上,第一底座能与阻尼装置接触并使得活塞杆与缸体发生相对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阻尼暗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对应活塞杆的一端套装在套筒内,缸体的另一端置于套筒外,缸体置于套筒外的一端能与第一底座接触,且缸体能相对套筒滑动,所述套筒对应活塞杆的一端设有能相对套筒移动的限位机构,阻尼装置的活塞杆能与限位机构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阻尼暗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为调节螺丝,调节螺丝与套筒的内壁螺纹连接,阻尼装置的活塞杆与调节螺丝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阻尼暗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与第二底座扣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阻尼暗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有卡脚,第二底座在对应卡脚的所设位置开设有连接孔,固定板所设的卡脚能与第二底座上的连接孔扣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阻尼暗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还设有能使固定板相对第二底座移动的第一调节偏心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阻尼暗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包括底板、上板及中板,上板置于底板的上方,中板置于底板与上板之间,上板通过第二调节偏心钉与中板活动连接,中板通过第三调节偏心钉与底板活动连接,铰接转臂通过第四调节偏心钉与上板活动连接,连接孔开设在上板上,固定板位于上板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阻尼暗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与上板之间设有调节片,调节片通过第一调节偏心钉与固定板连接。
CN201320718045.3U 2013-11-13 2013-11-13 一种阻尼暗铰链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151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18045.3U CN203515105U (zh) 2013-11-13 2013-11-13 一种阻尼暗铰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18045.3U CN203515105U (zh) 2013-11-13 2013-11-13 一种阻尼暗铰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15105U true CN203515105U (zh) 2014-04-02

Family

ID=50374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18045.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15105U (zh) 2013-11-13 2013-11-13 一种阻尼暗铰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151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91418A (zh) * 2015-11-26 2018-07-17 马丁·齐默尔 杯状暗铰链的缓冲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91418A (zh) * 2015-11-26 2018-07-17 马丁·齐默尔 杯状暗铰链的缓冲组件
CN108291418B (zh) * 2015-11-26 2020-07-24 马丁·齐默尔 杯状暗铰链的缓冲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79408A (zh) 一种美式阻尼暗铰链
CN203081128U (zh) 一种家具门阻尼暗铰链
CN202831962U (zh) 一种家具门阻尼暗铰链
CN203856311U (zh) 用于家具门体的大开合铰链
CN203796037U (zh) 一种可调式阻尼暗铰链
CN108798335B (zh) 一种阻尼铰链
CN203961554U (zh) 一种美式阻尼暗铰链
CN108265476B (zh) 一种阻尼器及洗衣机
KR101920970B1 (ko) 도어 힌지
JP2015526617A (ja) ドアヒンジ
US20100258986A1 (en) Damping device for movable furniture parts
RU2013152413A (ru) Шарнир
CN204081792U (zh) 一种阻尼铰链
US11603693B2 (en) Furniture hinge for upward-opening cabinet doors
WO2014167546A3 (en) Concealable hinge for the controlled rotatable movement of a door, in particular a reinforced door
CN203515105U (zh) 一种阻尼暗铰链
CN203394233U (zh) 一种可调缓冲铰链
CN202831963U (zh) 一种二段力可调式阻尼铰链
AU2017307860A1 (en) Damper device
EP3241967B1 (en) Four-link door hinge capable of self-closing in a buffered way
CN205663342U (zh) 一种家具阻尼美式暗铰链
CN205531876U (zh) 一种家具阻尼美式暗铰链
CN204782443U (zh) 一种边框式阻尼暗铰链
KR102542345B1 (ko) 가구 힌지, 가구 패널 및 가구 본체
CN204627259U (zh) 一种具有液压缓冲自动闭门功能的暗藏式合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ZHONGSHAN SDHENGTAI METAL GOODS Co.,Ltd.

Assignor: Dai Guiyang

Contract record no.: 2015440000216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Damping blind hing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50611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