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10896U - 用来组装触控模块的夹具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用来组装触控模块的夹具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10896U
CN203510896U CN201320665077.1U CN201320665077U CN203510896U CN 203510896 U CN203510896 U CN 203510896U CN 201320665077 U CN201320665077 U CN 201320665077U CN 203510896 U CN203510896 U CN 2035108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late
touch
clamp mechanism
contact panel
linear sl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6507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礼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108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1089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croscoopes, Condenser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Abstract

一种用来组装触控模块的夹具机构。夹具机构包括:一第一线性滑轨;一第一载板,具有一第一承载面及相反于第一承载面的一第二承载面,第一承载面用来承载第一线性滑轨,第二承载面用来承载触控模块的一触控玻璃;多个第一连杆,具有一第一杆端及一第二杆端;多个第一卡扣件,分别枢接于多个第一连杆的第一杆端;以及一第一枢连件,可滑动地套设于第一线性滑轨且枢接于各第一连杆的第二杆端,当第一枢连件朝远离触控玻璃的方向移动时,第一枢连件驱动多个第一连杆带动多个第一卡扣件,以使多个第一卡扣件朝第一线性滑轨靠近的方向移动而卡扣触控玻璃。本实用新型可将触控模块的组装过程自动化,降低人力需求,利于产品的大量生产。

Description

用来组装触控模块的夹具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机构,尤指一种用来组装触控模块的夹具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触控产业的发展,具有触控面板的触控模块已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或触控屏幕等,以执行如光标滑移、画面放大或缩小等的触控操作指令。一般而言,在组装触控模块时,需以人工辅以夹具将触控模块的一触控面板对准并接合于其触控玻璃上,其对人力的需求量大,且以人力进行触控面板与触控玻璃的对准作业常发生失误,故不利于产品大量生产,从而降低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用来组装触控模块的夹具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来组装触控模块的夹具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来组装一触控模块的夹具机构,该夹具机构包括:一第一线性滑轨、一第一载板、多个第一连杆、多个第一卡扣件以及一第一枢连件;该第一载板具有一第一承载面及相反于该第一承载面的一第二承载面,该第一承载面用来承载该第一线性滑轨,该第二承载面用来承载该触控模块的一触控玻璃;该多个第一连杆具有一第一杆端及一第二杆端;该多个第一卡扣件分别枢接于该多个第一连杆的该第一杆端;该第一枢连件可滑动地套设于该第一线性滑轨且枢接于各该第一连杆的该第二杆端,当该第一枢连件朝远离该触控玻璃的方向移动时,该第一枢连件驱动该多个第一连杆带动该多个第一卡扣件,以使该多个第一卡扣件朝该第一线性滑轨靠近的方向移动而卡扣该触控玻璃。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第一载板形成有多个滑槽,其分别开口于该第一承载面与该第二承载面,各第一卡扣件包含有一本体、一枢接部以及一卡扣部。该本体可滑动地设置于该滑槽内,该枢接部连接于该本体且位于该第一承载面上,该枢接部用来枢接于该第一杆端,该卡扣部连接于该本体且位于该第二承载面上,该卡扣部用来卡扣该触控玻璃,以固定该触控玻璃在该第二承载面上。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各滑槽周围形成有一凹陷部,且该卡扣部可滑动地设置于该凹陷部内。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夹具机构还包含有一第二线性滑轨、一第二载板、多个第二连杆、多个第二卡扣件以及一第二枢连件。该第二载板具有一第一承靠面及相反于该第一承靠面的一第二承靠面,该第一承靠面用来承靠该第二线性滑轨,该第二承靠面用来承靠该触控模块的一触控面板。该多个第二连杆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该多个第二卡扣件分别枢接于该多个第二连杆的该第一端部。该第二枢连件可滑动地套设于该第二线性滑轨且枢接于各该第二连杆的该第二端部,当该第二枢连件朝远离该触控面板的方向移动时,该第二枢连件驱动该多个第二连杆带动该多个第二卡扣件,以使该多个第二卡扣件朝该第二线性滑轨靠近的方向移动而卡扣该触控面板。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第二载板形成有多个长槽,其分别开口于该第一承靠面与该第二承靠面,各该第二卡扣件包含有一主体、一铰接部以及一卡合部。该主体可滑动地设置于该长槽内,该铰接部连接于该主体且位于该第一承靠面上,该铰接部用来枢接于该第一端部。该卡合部连接于该主体且位于该第二承靠面上,该卡合部用来卡合该触控面板,以固定该触控面板在该第二承靠面上。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各该长槽周围形成有一凹槽部,且该卡合部可滑动地设置于该凹槽部内。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夹具机构还包含有一载具,其用来承载该第一载板与该第二载板。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载具包含有一本体框架、一第一承载框架以及一第二承载框架,该第一承载框架设置于该本体框架且用来承载该第一载板,该第二承载框架设置于该本体框架且用来承载该第二载板。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夹具机构还包含有一移动装置,其安装于该本体框架上,该移动装置用来将该触控面板移动至对应该触控玻璃处。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移动装置包含有一立柱、一导轨以及一活动吸盘机构,该立柱安装于该本体框架上,该导轨连接于该立柱,该活动吸盘机构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于该导轨,该活动吸盘机构用来将该触控面板移动至对应该触控玻璃处。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活动吸盘机构包含有一滑动基座、一汽压缸以及一吸盘构件,该滑动基座可滑动地安装于该导轨,该汽压缸设置于该滑动基座,该吸盘构件连接于该汽压缸且可相对该汽压缸伸缩。当该滑动基座滑动至对应该触控面板处时,该汽压缸驱动该吸盘构件吸取该触控面板,当该吸盘构件吸取该触控面板且该滑动基座滑动至对应该触控玻璃处时,该汽压缸驱动该吸盘构件压合该触控面板在该触控玻璃上。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第二载板的该第二承靠面具有至少一第一校验点,该第一载板的该第二承载面具有至少一第二校验点,该夹具机构还包含有至少一光发射器,其固设于该滑动基座,该光发射器用来发射光线至该第二载板的该第二承靠面以形成至少一第一光点,该光发射器还用来发射光线至该第一载板的该第二承载面以形成至少一第二光点,其中该至少一第一光点用来对准该至少一第一校验点,且该至少一第二光点用来对准该至少一第二校验点。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光发射器为一激光灯装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夹具机构利用线性滑轨、连杆、枢连件及卡扣件分别将触控模块的触控玻璃与触控面板固定于载板上,再利用移动装置将触控面板移动至触控玻璃上方,并利用光发射器进行定位,以确保移动装置可将触控面板移动至对应触控玻璃处,接着再利用活动吸盘机构将触控面板压合于触控玻璃,以完成触控模块的组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夹具机构可将触控模块的组装过程自动化,以降低人力需求,同时利用光发射器进行定位以提高触控面板与触控玻璃在组装时定位的精准性,故而有利于产品的大量生产,从而提升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夹具机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载板与第二载板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第一载板与第二载板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载板与第二载板在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第一载板与第二载板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夹具机构在另一视角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夹具机构处于未夹置状态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夹具机构处于夹置状态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9至图1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夹具机构用来移动触控面板并压合触控面板在的触控玻璃上的具体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30       夹具机构        445     卡扣部
32       第一载板        46      第一枢连件
321      第一承载面      48      第二线性滑轨
323      第二承载面      50      第二连杆
325      滑槽            501     第一端部
327      凹陷部          503     第二端部
329      第二校验点      52      第二卡扣件
34        第二载板         521     主体
341       第一承靠面       523     铰接部
343       第二承靠面       525     卡合部
345       长槽             54      第二枢连件
347       凹槽部           56      移动装置
349       第一校验点       561     立柱
36        载具             563     导轨
361       本体框架         565     活动吸盘机构
363       第一承载框架     567     滑动基座
365       第二承载框架     568     汽压缸
38        第一线性滑轨     569     吸盘构件
40        触控模块         58      光发射器
401       触控玻璃         P1      第一光点
403       触控面板         P2      第二光点
42        第一连杆         X1      第一方向
421       第一杆端         X2      第二方向
423       第二杆端         X3      第三方向
44        第一卡扣件       X4      第四方向
441       本体             X5      第五方向
443       枢接部           X6      第六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夹具机构3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夹具机构30包含有一第一载板32、一第二载板34以及一载具36,其中载具36可用来承载第一载板32与第二载板34。进一步地,载具36包含有一本体框架361、一第一承载框架363以及一第二承载框架365,第一承载框架363设置于本体框架361且用来承载第一载板32,第二承载框架365设置于本体框架361且用来承载第二载板34。
请参阅图1至图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载板32与第二载板34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第一载板32与第二载板34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载板32与第二载板34在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第一载板32与第二载板34的分解示意图。如图1至图5所示,夹具机构30还包含有一第一线性滑轨38,且第一载板32具有一第一承载面321及相反于第一承载面321的一第二承载面323,第一承载面321用来承载第一线性滑轨38且承载于载具36的第一承载框架363,第二承载面323用来承载一触控模块40的一触控玻璃401。此外,夹具机构30还包含有多个第一连杆42、多个第一卡扣件44以及一第一枢连件46,各第一连杆42具有一第一杆端421及一第二杆端423,多个第一卡扣件44分别枢接于多个第一连杆42的第一杆端421,且第一枢连件46可滑动地套设于第一线性滑轨38且枢接于各第一连杆42的第二杆端423。
此外,第一载板32形成有多个滑槽325,其分别开口于第一承载面321与第二承载面323,各第一卡扣件44包含有一本体441、一枢接部443以及一卡扣部445,本体441可滑动地设置于滑槽325内,枢接部443连接于本体441且位于第一承载面321上,枢接部443用来枢接于对应的第一连杆42的第一杆端421,卡扣部445连接于本体441且位于第二承载面323上。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杆42、第一卡扣件44及滑槽325的数量彼此对应,且在此实施例中第一连杆42、第一卡扣件44及滑槽325的数量均为四个,而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杆42、第一卡扣件44及滑槽325的数量可不局限于此实施例附图所绘示,其视实际需求而定。
此外,第一载板32上的各滑槽325周围形成有一凹陷部327,而第一卡扣件44的卡扣部445可滑动地设置于凹陷部327内,亦即第一卡扣件44的卡扣部445部分沉降于凹陷部327,而降低卡扣部445突出于第一载板32的第二承载面323的距离,以降低夹具机构30的整体厚度。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夹具机构30可省略凹陷部327的配置,亦即第一卡扣件44的卡扣部445亦可抵靠于第一载板32的第二承载面323,以节省在第一载板32上加工凹陷部327所需的成本。至于采用上述何种设计,其视实际需求而定。
如图1至图5所示,夹具机构30还包含有一第二线性滑轨48,且第二载板34具有一第一承靠面341及相反于第一承靠面341的一第二承靠面343,第一承靠面341用来承靠第二线性滑轨48且承靠于载具36的第二承载框架365,第二承靠面343用来承靠触控模块40的一触控面板403。此外,夹具机构30还包含有多个第二连杆50、多个第二卡扣件52以及一第二枢连件54,各第二连杆50具有一第一端部501及一第二端部503,多个第二卡扣件52分别枢接于多个第二连杆50的第一端部501,且第二枢连件54可滑动地套设于第二线性滑轨48且枢接于各第二连杆50的第二端部503。
此外,第二载板34形成有多个长槽345,其分别开口于第一承靠面341与第二承靠面343,各第二卡扣件52包含有一主体521、一铰接部523以及一卡合部525,主体521可滑动地设置于长槽345内,铰接部523连接于主体521且位于第一承靠面341上,铰接部523用来枢接于对应的第二连杆50的第一端部501,卡合部525连接于主体521且位于第二承靠面343上。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杆50、第二卡扣件52及长槽345的数量彼此对应,且在此实施例中第二连杆50、第二卡扣件52及长槽345的数量均为四个,而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杆50、第二卡扣件52及长槽345的数量可不局限于此实施例的附图所绘示,其视实际需求而定。
此外,第二载板34上的各长槽345周围形成有一凹槽部347,而第二卡扣件52的卡合部525可滑动地设置于凹槽部347内,亦即第二卡扣件52的卡合部525部分沉降于凹槽部347,而降低卡合部525突出于第二载板34的第二承靠面343的距离,以降低夹具机构30的整体厚度。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夹具机构30可省略凹槽部347的配置,亦即第二卡扣件52的卡合部525亦可抵靠于第二载板34的第二承靠面343,以节省在第二载板34上加工凹槽部347所需的成本。至于采用上述何种设计,其视实际需求而定。
请参阅图1以及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夹具机构30在另一视角的部分放大示意图。如图1以及图6所示,夹具机构30还包含有一移动装置56,其安装于本体框架361上,移动装置56可用来将触控模块40的触控面板403移动至对应触控玻璃401处,移动装置56包含有一立柱561、一导轨563以及一活动吸盘机构565,立柱561安装于本体框架361上,导轨563连接于立柱561,活动吸盘机构565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于导轨563。进一步地,活动吸盘机构565包含有一滑动基座567、一汽压缸568以及一吸盘构件569,滑动基座567可滑动地安装于导轨563,汽压缸568设置于滑动基座567,吸盘构件569连接于汽压缸568且可相对汽压缸568伸缩。
请参阅图7以及图8,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夹具机构30处于未夹置状态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夹具机构30处于夹置状态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如图7以及图8所示,当欲利用夹具机构30组装触控模块40时,首先将触控模块40的触控玻璃401与触控面板403分别放置于夹具机构30的第一载板32与第二载板34上(如图7所示),接着沿如图7所示远离触控玻璃401的一第一方向X1拉动第一枢连件46,当第一枢连件46朝远离触控玻璃401的第一方向X1移动时,第一枢连件46可驱动多个第一连杆42带动多个第一卡扣件44,以使多个第一卡扣件44朝第一线性滑轨38靠近的方向而由如图7所示的位置移动至如图8所示的位置,藉此第一卡扣件44便可卡扣触控玻璃401,以固定触控玻璃401在第一载板32的第二承载面323上。
另一方面,沿如图7所示远离触控面板403的一第二方向X2拉动第二枢连件54,当第二枢连件54朝远离触控面板403的第二方向X2移动时,第二枢连件54可驱动多个第二连杆50带动多个第二卡扣件52,以使多个第二卡扣件52朝第二线性滑轨48靠近的方向而由如图7所示的位置移动至如图8所示的位置,藉此第二卡扣件52便可卡扣触控面板403,以固定触控面板403在第二载板34的第二承靠面343上。
请参阅图8至图14,图9至图1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夹具机构30用来移动触控面板403并压合触控面板403在触控玻璃401上的具体示意图。当触控模块40的触控玻璃401与触控面板403分别固定于第一载板32与第二载板34后,可利用活动吸盘机构565的滑动基座567将活动吸盘机构565的汽压缸568与吸盘构件569,沿移动装置56的导轨563滑动至对应触控模块40的触控面板403处(如图8所示)。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载板34的第二承靠面343具有至少一第一校验点349,且第一载板32的第二承载面323具有至少一第二校验点329。此外,夹具机构30还包含有至少一光发射器58,其固设于移动装置56的滑动基座567,至少一光发射器58可用来发射光线至第二载板34的第二承靠面343以形成至少一第一光点P1,或是至少一光发射器58还可用来发射光线至第一载板32的第二承载面323以形成至少一第二光点P2。
在此实施例中,夹具机构30可包含有两个光发射器58,第二载板34的第二承靠面343对应地具有两个第一校验点349,且第一载板32的第二承载面323对应地具有两个第二校验点329,因此该两个光发射器58可发射光线至第二载板34的第二承靠面343以形成两个第一光点P1,且该两个光发射器58还可发射光线至第一载板32的第二承载面323以形成两个第二光点P2。而本实用新型的光发射器58、第一校验点349与第二校验点329的数量可不局限于此实施例附图所绘示,例如本实用新型亦可仅包含有一个光发射器58、一个第一校验点349与一个第二校验点329,亦即只要是包含有一个以上的光发射器58、第一校验点349与第二校验点329的结构设计,均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畴内。
在此实施例中,第一校验点349与第二校验点329可分别为一油墨记号,但不受此限,举例来说,可将第一线性滑轨38的一端穿过第一载板32而外露于第二承载面323,以作为第二校验点329,以及可将第二线性滑轨48的一端穿过第二载板34而外露于第二承靠面343,以作为第一校验点349。换句话说,只要是可作为光发射器58所形成的第一光点P1与第二光点P2对准参考之用的结构设计,均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畴内。在此实施例中,光发射器58可为一激光灯装置,但不受此限,例如光发射器58亦可为一发光二极管装置。至于采用上述何种设计,其视实际需求而定。
承上所述,当欲利用活动吸盘机构565的滑动基座567将汽压缸568与吸盘构件569移动,以对应固定在第二载板34的第二承靠面343上的触控面板403时,可在滑动基座567移动汽压缸568与吸盘构件569的过程中,将光发射器58在第二载板34的第二承靠面343上所形成的第一光点P1对准第一校验点349,以确保活动吸盘机构565的汽压缸568与吸盘构件569移动至对应触控面板403处的准确性。接着当滑动基座567滑动至对应触控面板403处时,汽压缸568便可驱动吸盘构件569沿一第三方向X3而由如图8所示的位置移动至如图9所示的位置,藉此吸盘构件569便可吸取触控面板403。
在吸盘构件569被汽压缸568驱动至如图9所示的该位置以吸取触控面板403后,可将第二枢连件54沿相反于第二方向X2的一第四方向X4推动,此时第二枢连件54便会朝靠近触控面板403的第四方向X4移动,藉此第二枢连件54便可驱动多个第二连杆50带动多个第二卡扣件52,以使多个第二卡扣件52朝第二线性滑轨48远离的方向而由如图9所示的位置移动至如图10所示的位置,藉此第二卡扣件52便可释放触控面板403,以使触控面板403可自第二载板34的第二承靠面343上取下。
在第二卡扣件52释放触控面板403后,汽压缸568便可驱动吸盘构件569带动触控面板403而将触控面板403自第二载板34的第二承靠面343上取下,亦即汽压缸568可驱动吸盘构件569带动触控面板403沿相反于第三方向X3的一第五方向X5而由如图10所示的位置移动至如图11所示的位置。如此一来,活动吸盘机构565便可将触控面板403由如图11所示的位置移动至对应触控玻璃401处(即如图12所示的位置)。而在活动吸盘机构565的滑动基座567将吸盘构件569与触控面板403移动至对应固定在第一载板32的第二承载面323上的触控玻璃401的过程中,可利用光发射器58在第一载板32的第二承载面323上所形成的第二光点P2对准第二校验点329,如此一来触控面板403便可准确地移动至对应触控玻璃401处。
进一步地,当滑动基座567带动吸盘构件569及触控面板403滑动至对应触控玻璃401处时,汽压缸568便可驱动吸盘构件569再次沿第三方向X3由如图12所示的位置移动至如图13所示的位置,如此一来触控面板403便可被压合于触控玻璃401上,以完成触控模块40的组装。最后,再将第一枢连件46沿相反于第一方向X1的一第六方向X6推动,此时第一枢连件46便会朝靠近触控玻璃401的第六方向X6移动,藉以驱动多个第一连杆42带动多个第一卡扣件44朝第一线性滑轨38远离的方向,由如图13所示的位置移动至如图14所示的位置,如此一来第一卡扣件44便可释放触控玻璃401,进而使触控玻璃401与触控面板403自第一载板32的第二承载面323上取下。
相比于先前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夹具机构利用线性滑轨、连杆、枢连件及卡扣件分别将触控模块的触控玻璃与触控面板固定于载板上,再利用移动装置将触控面板移动至触控玻璃上方,并利用光发射器进行定位,以确保移动装置可将触控面板移动至对应触控玻璃处,接着再利用活动吸盘机构将触控面板压合于触控玻璃,以完成触控模块的组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夹具机构可将触控模块的组装过程自动化,以降低人力需求,同时利用光发射器进行定位以提高触控面板与触控玻璃在组装时定位的精准性,故而有利于产品的大量生产,从而提升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用来组装一触控模块的夹具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夹具机构包括:
一第一线性滑轨;
一第一载板,该第一载板具有一第一承载面及相反于该第一承载面的一第二承载面,该第一承载面用来承载该第一线性滑轨,该第二承载面用来承载该触控模块的一触控玻璃;
多个第一连杆,该多个第一连杆具有一第一杆端及一第二杆端;
多个第一卡扣件,该多个第一卡扣件分别枢接于该多个第一连杆的该第一杆端;以及
一第一枢连件,该第一枢连件可滑动地套设于该第一线性滑轨且枢接于各该第一连杆的该第二杆端,当该第一枢连件朝远离该触控玻璃的方向移动时,该第一枢连件驱动该多个第一连杆带动该多个第一卡扣件,以使该多个第一卡扣件朝该第一线性滑轨靠近的方向移动而卡扣该触控玻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载板形成有多个滑槽,该多个滑槽分别开口于该第一承载面与该第二承载面,各该第一卡扣件包括:
一本体,该本体可滑动地设置于该滑槽内;
一枢接部,该枢接部连接于该本体且位于该第一承载面上,该枢接部用来枢接于该第一杆端;以及
一卡扣部,该卡扣部连接于该本体且位于该第二承载面上,该卡扣部用来卡扣该触控玻璃,以固定该触控玻璃在该第二承载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机构,其特征在于,各该滑槽周围形成有一凹陷部,且该卡扣部可滑动地设置于该凹陷部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夹具机构还包括:
一第二线性滑轨;
一第二载板,该第二载板具有一第一承靠面及相反于该第一承靠面的一第二承靠面,该第一承靠面用来承靠该第二线性滑轨,该第二承靠面用来承靠该触控模块的一触控面板;
多个第二连杆,该多个第二连杆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
多个第二卡扣件,该多个第二卡扣件分别枢接于该多个第二连杆的该第一端部;以及
一第二枢连件,该第二枢连件可滑动地套设于该第二线性滑轨且枢接于各该第二连杆的该第二端部,当该第二枢连件朝远离该触控面板的方向移动时,该第二枢连件驱动该多个第二连杆带动该多个第二卡扣件,以使该多个第二卡扣件朝该第二线性滑轨靠近的方向移动而卡扣该触控面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具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载板形成有多个长槽,该多个长槽分别开口于该第一承靠面与该第二承靠面,各该第二卡扣件包括:
一主体,该主体可滑动地设置于该长槽内;
一铰接部,该铰接部连接于该主体且位于该第一承靠面上,该铰接部用来枢接于该第一端部;以及
一卡合部,该卡合部连接于该主体且位于该第二承靠面上,该卡合部用来卡合该触控面板,以固定该触控面板在该第二承靠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具机构,其特征在于,各该长槽周围形成有一凹槽部,且该卡合部可滑动地设置于该凹槽部内。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具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夹具机构还包括:
一载具,该载具用来承载该第一载板与该第二载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具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载具包括:
一本体框架;
一第一承载框架,该第一承载框架设置于该本体框架,该第一承载框架用来承载该第一载板;以及
一第二承载框架,该第二承载框架设置于该本体框架,该第二承载框架用来承载该第二载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具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夹具机构还包括:
一移动装置,该移动装置安装于该本体框架上,该移动装置用来将该触控面板移动至对应该触控玻璃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夹具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移动装置包括:
一立柱,该立柱安装于该本体框架上;
一导轨,该导轨连接于该立柱;以及
一活动吸盘机构,该活动吸盘机构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于该导轨,该活动吸盘机构用来将该触控面板移动至对应该触控玻璃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夹具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活动吸盘机构包括:
一滑动基座,该滑动基座可滑动地安装于该导轨;
一汽压缸,该汽压缸设置于该滑动基座;以及
一吸盘构件,该吸盘构件连接于该汽压缸且可相对该汽压缸伸缩,当该滑动基座滑动至对应该触控面板处时,该汽压缸驱动该吸盘构件吸取该触控面板,当该吸盘构件吸取该触控面板且该滑动基座滑动至对应该触控玻璃处时,该汽压缸驱动该吸盘构件压合该触控面板在该触控玻璃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夹具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载板的该第二承靠面具有至少一第一校验点,该第一载板的该第二承载面具有至少一第二校验点,该夹具机构还包括:
至少一光发射器,该至少一光发射器固设于该滑动基座,该光发射器用来发射光线至该第二载板的该第二承靠面以形成至少一第一光点,该光发射器还用来发射光线至该第一载板的该第二承载面以形成至少一第二光点,其中该至少一第一光点用来对准该至少一第一校验点,且该至少一第二光点用来对准该至少一第二校验点。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夹具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光发射器为一激光灯装置。
CN201320665077.1U 2013-10-16 2013-10-25 用来组装触控模块的夹具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1089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19294 2013-10-16
TW102219294U TWM473530U (zh) 2013-10-16 2013-10-16 用來組裝觸控模組的治具機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10896U true CN203510896U (zh) 2014-04-02

Family

ID=50369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65077.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10896U (zh) 2013-10-16 2013-10-25 用来组装触控模块的夹具机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10896U (zh)
TW (1) TWM4735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91034A (zh) * 2020-12-16 2021-04-02 上海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邮轮玻璃的安装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91034A (zh) * 2020-12-16 2021-04-02 上海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邮轮玻璃的安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73530U (zh) 2014-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03615A (zh) 一种触控显示器
CN102736748A (zh) 电子笔、使用电子笔的输入方法及其显示设备
CN203975303U (zh) 一种触摸屏贴膜对位装置
CN101661186A (zh) 对位装置
CN104769534B (zh) 用于在显示器上俘获可编辑手写体的系统和方法
CN203510896U (zh) 用来组装触控模块的夹具机构
CN203019337U (zh) 一种背光源点亮治具
CN212963192U (zh) 一种笔记本键盘盖尺寸检测设备
CN202192834U (zh) 触控面板贴合机的对位机构
CN202049451U (zh) 新型光学触控笔及光学触控系统
CN202870770U (zh) 一种新型电子白板
CN108958512B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教育软件用手写板
CN205229602U (zh) 检测液晶面板的点灯治具
CN204964951U (zh) 背光源组件、显示装置
CN207536781U (zh) 一种用于盖板玻璃的撑板装置
CN201611476U (zh) 一种光学触摸屏
CN104793767A (zh) 手机鼠标
CN205028249U (zh) 手机鼠标转换开关
US20150048236A1 (en) Outer-hanging touch apparatus
CN208206052U (zh) 一种键盘外壳检测设备
CN105353558B (zh) 一种新型背光模组
CN210062484U (zh) 智能推拉黑板
CN202331411U (zh) 一种光学触摸屏
CN204302952U (zh) 一种悬浮式触控屏
CN203773191U (zh) 一种用于背光源组装的定位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

Termination date: 202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