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10099U - 一种轴套件卸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套件卸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10099U
CN203510099U CN201320598619.8U CN201320598619U CN203510099U CN 203510099 U CN203510099 U CN 203510099U CN 201320598619 U CN201320598619 U CN 201320598619U CN 203510099 U CN203510099 U CN 2035100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s
grip
sleeve member
unloaded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9861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桂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CHE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CHE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CHE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CHE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59861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100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100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1009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轴套件卸取装置,包含一基座、一顶掣单元以及一夹持单元,该基座具有一围绕一轴线的螺孔以及沿径向设置的三长条孔,该顶掣单元具有一螺锁于该螺孔的连动杆、一安装在该连动杆内的内杆以及一固设于该内杆底部的顶掣头,该夹持单元具有可朝向该轴线靠近或远离的三夹持座、分别安装在相邻二夹持座之间的三径向连接组合体以及分别沿该轴线安装在该三夹持座与该三长条孔之间的三轴向连接组合体,每一夹持座分别具有一靠近该轴线的夹持块。本实用新型可以使该三夹持座的受力较平均,提高该三夹持座与该基座的稳固性以减少晃动,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轴套件卸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套件卸除设备,特别是指一种轴套件卸取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申请人所申请并核准的中国台湾专利第M459314号,发明名称为轴承内环卸除装置的专利案,其将一安装固定在一工作件11上的轴承12卸除,该卸除装置20具有一基座21、一顶掣杆22、一夹持单元23、一限位单元24及一固定座单元25。
该顶掣杆22螺锁于该基座21,具有位于相反方向的一操作部221及一顶掣部222。
该夹持单元23具有分别呈可移动地安装于该基座21并位于该顶掣杆22两侧的二夹持板231,每一夹持板231分别具有一呈圆弧状的夹持部232,及一位于该夹持部232底端的凸缘部233。
该限位单元24具有分别穿置在两夹持板231之间的二螺杆241,及分别螺锁于每一螺杆241且位于该等夹持板231外侧的数螺帽242。
该固定座单元25具有一固定块251,一固设于该固定块251的凸柱252,及分别呈可移动地安装于该固定块251的二夹持件253。
使用时,先通过该固定座单元25的二夹持件253夹固该工作件11,且该轴承12的内孔对准该凸柱252,接着将该夹持单元23的二夹持板231靠近该轴承12,并使该二凸缘部233抵靠在该轴承12的一裙部121底面,然后通过该限位单元24使该二夹持板231定位,之后,转动该顶掣杆22使该顶掣部222抵靠该凸柱252,持续转动该顶掣杆22,就可以通过该二夹持板231带动该轴承12朝向远离该工作件11的方向移动,进而产生卸除该轴承12的效果。
该卸除装置20虽然具备可以方便将该轴承12自该工作件11卸除的使用功能,但申请人经仔细研究,至少存在如下缺陷:
一、该夹持单元23由该二夹持板231组成,当该轴承12的尺寸较大时,该二夹持板231之间的间隙会过大,极易造成该二夹持板231的受力不均,导致卸除作业不顺畅,影响工作效率。
二、当该轴承12位于较深位置时,该顶掣杆22旋入该基座21的长度较长,由于工作距离较长,所以该基座21易产生晃动,又因为该二夹持板231的顶部安装于该基座21,且该二夹持板231与该基座21之间无法彼此提供稳固效果,导致该基座21及该二夹持板231都极易晃动,造成卸除作业不顺畅,并同时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套件卸取装置,其可以使夹持座的受力平均、减少晃动,并可以使卸除作业较顺畅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轴套件卸取装置,其中,包括:
一基座,具有一围绕一轴线的螺孔以及沿径向设置的三长条孔;
一顶掣单元,具有一沿该轴线螺锁于该螺孔的连动杆、一安装在该连动杆内的内杆以及一固设于该内杆的一底部的顶掣头;
一夹持单元,具有可朝向该轴线靠近或远离的三夹持座、分别安装在相邻二夹持座之间的三径向连接组合体、以及分别沿该轴线安装在该三夹持座与该三长条孔之间的三轴向连接组合体,每一夹持座分别具有一靠近该轴线的夹持块。
进一步,每一夹持座为扇形块,并均具有靠近该轴线的该夹持块以及一远离该轴线的连接块,该夹持块具有一凹弧面以及一自该凹弧面朝向该连接块成型且沿该轴线渐增高度的导斜面。
进一步,每一径向连接组合体分别具有固设于相邻二夹持座的连接块的二锁块、一穿置在该二锁块之间的螺杆、以及分别螺锁于该螺杆并位于该二锁块外侧的二第一螺帽。
进一步,其特征在于,每一轴向连接组合体分别具有一螺锁于该夹持座并穿出该长条孔的锁杆以及一螺锁于该锁杆并位于该基座外的第二螺帽。
进一步,该基座包括一围绕该轴线的中心环、沿该轴线设置于该中心环的螺孔、分别自该中心环沿径向往外成型的三翼块、以及沿径向分别设置于该三翼块的三长条孔。
进一步,该基座的三长条孔呈等角度设置。
进一步,该顶掣单元的内杆具有一螺锁于一外螺杆的顶螺纹部、一伸出该外螺杆底部的底连接部以及一位于该顶螺纹部顶端的插接头,该顶掣头套装固定于该底连接部,该顶掣单元还包括一插入该插接头的操作杆。
进一步,还包含一固定座单元,该固定座单元具有一固定块、一沿该轴线固设在该固定块顶面的凸柱、分别呈可沿径向移动地滑设于该固定块的二活动块、以及分别安装在该二活动块与该固定块之间的二螺锁组合体,每一活动块分别具有一夹置槽。
进一步,该顶掣单元还包括一设置于该顶掣头的一底面中心处的顶针,该固定座单元还包括一相对应该顶针设置在该凸柱顶面的凹槽。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该三夹持座夹持该轴套件,可以避免二夹持座之间的间隙过大,可以使该三夹持座的受力较平均;通过该三径向连接组合体与该三轴向连接组合体,可以使该三夹持座之间具有径向结合力,也使该三夹持座与该基座之间具有轴向结合力,进而可以提高该三夹持座与该基座的稳固性,可以减少晃动,如此可以使卸除该轴套件的工作较顺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中国台湾第M459314号涉及轴承内环卸除装置的专利案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中国台湾第M459314号涉及轴承内环卸除装置的专利案的一前视图,显示卸除一轴承前的状态;
图3为一采自图2的局部剖视图,显示该轴承与二夹持板;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涉及轴套件卸取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为该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立体图,显示一夹持单元;
图6为该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组合俯视图,显示该夹持单元;
图7为该较佳实施例的一组合前视图,显示将一插置固定于一工作件的轴套件卸取前的状态;
图8为一取自图6的局部剖视图,显示该轴套件与该夹持单元;
图9为一类似图6的视图,显示将该轴套件卸取后的状态;
图10为本较佳实施例用以卸除一套置固定于一工作件的轴套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所使用的相对位置用语,例如“顶”、“底”是以正常使用方位和各图所示的方位为基准。
如图4、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轴套件卸取装置,用以将一安装固定在一工作件31的轴套件32卸除,该工作件31可为一刹车盘,具有一插筒311,该轴套件32具有一自其外周面沿径向向外成型的裙部321,及一自该裙部321沿轴向延伸并缩小外径的插筒322,且该插筒322插置固定在该工作件31的套筒311内。此外,如图10所示,该工作件31也可为一套轴,该轴套件32套置固定在该工作件31外,该轴套件32可为沿轴线套装固定的任何对象,例如轴承、衬套。
如图4至图6所示,该较佳实施例包含一基座40、一顶掣单元50、一夹持单元60及一固定座单元70。
该基座40包括一围绕一轴线Ⅰ的中心环41,一沿该轴线Ⅰ设置于该中心环41的螺孔42,分别自该中心环41沿径向往外成型的三翼块43,及沿径向分别设置于该三翼块43的三长条孔44,且该三长条孔44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呈等角度设置。
该顶掣单元50包括一沿该轴线Ⅰ螺锁于该螺孔42的连动杆51,一沿该轴线Ⅰ安装在该连动杆51内的内杆52,一沿该轴线Ⅰ固设于该内杆52的一底部的顶掣头53,一设置于该顶掣头53的一底面中心处的顶针54,及一安装于该内杆52的一顶部的操作杆55。该连动杆51具有一螺锁于该螺孔42的螺杆部511,及一位于该螺杆部511顶端供转动的转动部512。该内杆52具有一螺锁于该外螺杆51的顶螺纹部521,一伸出该外螺杆51底部的底连接部522,及一位于该顶螺纹部522顶端的插接头523,该顶掣头53套装固定于该底连接部522,该操作部55插入该插接头523。当转动该操作杆55,可以驱动该内杆52带动该顶掣头53沿该轴线Ⅰ线性移动,当转动该外螺杆51的转动部512,可以产生该外螺杆51带动该内杆52与该顶掣头53沿该轴线Ⅰ线性移动的效果。
该夹持单元60包括可朝向该轴线Ⅰ相对靠近或远离的三夹持座61,分别安装在两相邻夹持座61之间的三径向连接组合体64,及分别沿该轴线Ⅰ安装在该三夹持座61与该三长条孔44之间的三轴向连接组合体65。
每一夹持座61为扇形块,分别具有靠近该轴线Ⅰ的一夹持块62,及一远离该轴线Ⅰ的连接块63。该夹持块62具有一凹弧面621,及一自该凹弧面621朝向该连接块63成型且沿该轴线Ⅰ渐增高度的导斜面622。当该三夹持座61朝向该轴线Ⅰ靠近并彼此贴靠,该三凹弧面621恰可配合形成一圆孔610。
每一径向连接组合体64分别具有固设于相邻二夹持座61的连接块63外周面的二锁块641,一穿置在该二锁块641之间的螺杆642,及分别螺锁于该螺杆642并位于该二锁块641外侧的二第一螺帽643。
每一轴向连接组合体65分别具有一锁杆651及一第二螺帽655,该锁杆651具有一沿该轴线Ⅰ延伸的连接杆652,一自该连接杆652的底侧延伸并螺锁于该夹持座61的连接块63的底螺杆653,一自该连接杆652的顶侧延伸并穿出该长条孔44的顶螺杆654,及一螺锁于该顶螺杆654并位于该基座40的翼块43顶侧的第二螺帽655。
该固定座单元70包括一固定块71,一沿该轴线Ⅰ固设在该固定块71顶面的凸柱72,一相对应该顶针54设置在该凸柱72顶面的凹槽73,分别呈可沿径向移动地滑设于该固定块71的二活动块74,及分别安装在该二活动块74与该固定块71之间使该二活动块74可以活动或者固定的二螺锁组合体75。每一活动块74分别具有一夹置槽741,藉由该二夹置槽741可配合夹置固定该工作件31。
使用时,如图4至图8所示,要将该轴套件32自该工作件31卸取,首先将该夹持单元60的圆孔610对准该固定座单元70的凸柱72,之后推动该二活动块74相对靠近该工作件31,并通过该二夹置槽741配合夹置固定该工作件31,然后锁紧该二螺锁组合体75使该二活动块74定位。接着,将该夹持单元60的三夹持座61朝向靠近该轴套件32的方向移动,并使该三夹持块62配合夹置该轴套件32的裙部321,此时,该三凹弧面621贴靠该插筒322,该三导斜面622贴套该裙部321的底面及外周面,同时该等径向连接组合体64与该等轴向连接组合体65随着该等夹持座61移动,等到达定位之后,分别锁紧该等径向连接组合体64的第一螺帽643,使该等夹持座61彼此间具有径向结合力不会脱位分离,及分别锁紧该等轴向连接组合体65的第二螺帽655,使该等夹持座61与该基座40之间具有轴向结合力,如此使该夹持单元60能稳固地夹置该轴套件32的裙部321。如图9所示,最后转动该连动杆51或该操作杆55,使该顶掣头53朝向该凸柱72的方向移动,直到该顶针54进入该凹槽73,就可以对该顶掣头53产生径向限位效果,接着同向转动该连动杆51,因为该顶掣头53已无法再沿该轴线Ⅰ移动,进而藉由该螺杆部511与该螺孔42的配合,转变成该基座40沿该轴线Ⅰ朝向顶端移动(见图9中的箭号80),如此,可藉由该基座40带动该等轴向连接组合体65、该等夹持座61同步沿该轴线Ⅰ朝向顶端移动,进而藉由该等夹持座61带动该轴套件32沿该轴线Ⅰ朝向顶端移动,使该轴套件32与该工作件31脱离,达到将该轴套件32自该工作件31卸除的效果。
值得说明的是,如图10所示,当该工作件31为套轴,本实用新型也可适用于将该轴套件32自该工作件31卸除,此时可以省略该固定座单元70,通过该顶掣头53或该顶针54抵置于该工作件31,该三夹持块62配合夹置该轴套件32,再通过同样的工作顺序,即可产生将该轴套件32自该工作件31卸除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轴套件卸取装置,其至少具有如下所述的功效及优点,故确实能达成目的:
一、因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单元60包括三夹持座61,遇到较大尺寸的该轴套件32时,可以避免二夹持座61之间的间隙过大,可以使该三夹持座61的受力较平均,可以使卸除该轴套件32的工作较顺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二、因为本实用新型该夹持单元60包括三夹持座61,从而可以构成稳固结构,再加上该等夹持座61彼此间通过该三径向连接组合体64具有径向结合力,再通过该三轴向连接组合体65使该等夹持座61与该基座40之间具有轴向结合力,使该等夹持座61与该基座40之间彼此可提供稳固效果,可以减少晃动,如此,当本实用新型在卸除位置较深的该轴套件32时,该基座40与该等夹持座61都能保持极佳稳固性,可以使卸除该轴套件32的工作较顺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三、因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夹持单元60包括三夹持座61,可以减少每一个夹持座61将该轴套件32卸除的力量,不但可以减少该操作部52的转动力,产生操作较省力的效果,还可以增长每一个夹持座61的使用寿命。
四、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该夹持块62设置自该凹弧面621朝向该连接块63成型且沿该轴线Ⅰ渐增高度的该导斜面622,可以方便将该夹持块62插入该轴套件32的裙部321底面,同时夹置该裙部321的外周面,从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9)

1.一种轴套件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座,具有一围绕一轴线的螺孔以及沿径向设置的三长条孔;
一顶掣单元,具有一沿该轴线螺锁于该螺孔的连动杆、一安装在该连动杆内的内杆以及一固设于该内杆的一底部的顶掣头;
一夹持单元,具有可朝向该轴线靠近或远离的三夹持座、分别安装在相邻二夹持座之间的三径向连接组合体、以及分别沿该轴线安装在该三夹持座与该三长条孔之间的三轴向连接组合体,每一夹持座分别具有一靠近该轴线的夹持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套件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夹持座为扇形块,并均具有靠近该轴线的该夹持块以及一远离该轴线的连接块,该夹持块具有一凹弧面以及一自该凹弧面朝向该连接块成型且沿该轴线渐增高度的导斜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套件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径向连接组合体分别具有固设于相邻二夹持座的连接块的二锁块、一穿置在该二锁块之间的螺杆、以及分别螺锁于该螺杆并位于该二锁块外侧的二第一螺帽。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轴套件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轴向连接组合体分别具有一螺锁于该夹持座并穿出该长条孔的锁杆以及一螺锁于该锁杆并位于该基座外的第二螺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轴套件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包括一围绕该轴线的中心环、沿该轴线设置于该中心环的螺孔、分别自该中心环沿径向往外成型的三翼块、以及沿径向分别设置于该三翼块的三长条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轴套件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的三长条孔呈等角度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轴套件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顶掣单元的内杆具有一螺锁于一外螺杆的顶螺纹部、一伸出该外螺杆底部的底连接部以及一位于该顶螺纹部顶端的插接头,该顶掣头套装固定于该底连接部,该顶掣单元还包括一插入该插接头的操作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轴套件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固定座单元,该固定座单元具有一固定块、一沿该轴线固设在该固定块顶面的凸柱、分别呈可沿径向移动地滑设于该固定块的二活动块、以及分别安装在该二活动块与该固定块之间的二螺锁组合体,每一活动块分别具有一夹置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轴套件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顶掣单元还包括一设置于该顶掣头的一底面中心处的顶针,该固定座单元还包括一相对应该顶针设置在该凸柱顶面的凹槽。
CN201320598619.8U 2013-09-27 2013-09-27 一种轴套件卸取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100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98619.8U CN203510099U (zh) 2013-09-27 2013-09-27 一种轴套件卸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98619.8U CN203510099U (zh) 2013-09-27 2013-09-27 一种轴套件卸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10099U true CN203510099U (zh) 2014-04-02

Family

ID=50369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9861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10099U (zh) 2013-09-27 2013-09-27 一种轴套件卸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100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93000A (zh) * 2016-11-17 2017-02-15 长春中车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用于电力连接器防护盖的压杆退卸辅助工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93000A (zh) * 2016-11-17 2017-02-15 长春中车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用于电力连接器防护盖的压杆退卸辅助工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37393U (zh) 连接螺钉
CN203510099U (zh) 一种轴套件卸取装置
CN202726821U (zh) 全分解式机械拉马
CN202411863U (zh) 一种法兰面螺栓的钻孔装置
CN202934539U (zh) 一种断丝取出装置
CN206886016U (zh) 一种可拆卸式伸缩机防尘刷
CN206048060U (zh) 一种拔销工具
CN203839692U (zh) 线缆压线装置
CN206309762U (zh) 同步防松铰接结构
CN206054482U (zh) 一种便捷式插销
CN202899716U (zh) 一种塔筒架
CN206356940U (zh) 一种用于方钢类叶片铣削加工的咬齿夹具
CN203510093U (zh) 可调式拉拔器
CN203765221U (zh) 间隙配合盘类齿轮工装夹具
CN104908002B (zh) 具有尺寸管控功能的精密件组装装置
CN204163635U (zh) 水井钻机钻杆制动安全垫叉
CN206842697U (zh) 一种热缩管放线装置
CN205613856U (zh) 一种挤压机穿孔针安装结构
CN206268196U (zh) 一种改进型支杆联接结构
CN206515530U (zh) 一种皮线光缆夹持固定装置
CN206468651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空心螺栓
CN205715168U (zh) 一种高效紧固螺栓
CN203485121U (zh) 圆锥滚子轴承拉拔器
CN103481237B (zh) 可调式拉拔器
CN205184235U (zh) 一种自动锁螺丝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

Termination date: 2014092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