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06776U - 微创二尖瓣拉钩 - Google Patents

微创二尖瓣拉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06776U
CN203506776U CN201320515569.2U CN201320515569U CN203506776U CN 203506776 U CN203506776 U CN 203506776U CN 201320515569 U CN201320515569 U CN 201320515569U CN 203506776 U CN203506776 U CN 2035067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od
drag hook
card
arm
tight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1556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2051556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067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067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0677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微创二尖瓣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创二尖瓣拉钩包括:翘角调节杆(1);导杆(2);所述翘角调节杆能够滑动地插入通过所述导杆;卡紧部(5),所述卡紧部的顶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导杆的下部紧固地插入在所述卡紧部的通孔中,并且当所述翘角调节杆在所述导杆中滑动时,所述导杆相对于所述卡紧部固定;和自定位张开器(6),所述卡紧部的侧部与所述自定位张开器枢转地接合,在调节翘角调节杆以带动所述卡紧部枢转时,根据翘角调节杆在导杆中滑动的距离调节导杆和自定位张开器之间的角度。

Description

微创二尖瓣拉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在心脏外科手术中使用的微创二尖瓣拉钩。
背景技术
在心脏外科手术中,需要多器械协作完成对某一手术区的操作,当操作者操作其中某一器具时,其它器具应该被稳定地固定在某一方位,以完成相应的辅助动作。为实现这种定位,一般会在手术中提供一种定位张开系统,该定位张开系统能够使某一指定切口保持张开,以便对切口内部的组织进行操作。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固定于床边的固定器作为定位张开系统的基础来实现该定位功能,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张开系统只可以具有固定的张开尺寸,如果需要具有不同的张开尺寸,则需要更换张开器的附件。这样的操作是非常繁琐且耗时的。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微创二尖瓣拉钩,该张开器的设计体积小,定位调整方便快捷,不需要更换张开器附件即可根据需要调整张开尺寸。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的缺陷,在手术中能够方便、稳定且快捷地实现张开尺寸的调节,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微创二尖瓣拉钩。该微创二尖瓣拉钩包括:翘角调节杆;导杆;所述翘角调节杆能够滑动地插入通过所述导杆;卡紧部,所述卡紧部的顶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导杆的下部紧固地插入在所述卡紧部的通孔中,并且当所述翘角调节杆在所述导杆中滑动时,所述导杆相对于所述卡紧部固定;和自定位张开器,所述卡紧部的侧部与所述自定位张开器枢转地接合,在调节翘角调节杆以带动所述卡紧部枢转时,根据翘角调节杆在导杆中滑动的距离调节导杆和自定位张开器之间的角度。
优选地,所述翘角调节杆与所述导杆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从而能够使翘角调节杆在所述导杆中旋转地滑动。
优选地,该微创二尖瓣拉钩还包括压紧旋钮,所述压紧旋钮能够调节地套设在所述导杆上;和基台,所述基台套设在所述导杆上并位于所述压紧旋钮下方。
优选地,所述压紧旋钮还包括压紧顶球,所述压紧顶球设置在所述压紧旋钮和所述基台之间,并套设在所述导杆外部。
优选地,所述压紧顶球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基台的上部,而与所述压紧顶球的一端在直径上相对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压紧旋钮,其中通过压紧旋钮压紧该压紧顶球时,所述压紧顶球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压入到所述压紧旋钮中,而所述压紧顶球的至少另一部分可以被压入到所述基台中,所述压紧顶球包裹所述导杆,以便所述导杆相对所述基台固定。
优选地,所述自定位张开器包括:转臂;至少两个张开臂,所述至少两个张开臂的每个张开臂的一端固定在相同的纵向枢轴上,并能够分别围绕所述纵向枢轴枢转,从而使所述至少两个张开臂之间具有张开角度;和弹簧结构,所述弹簧结构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张开臂之间。
优选地,所述转臂的一端具有横向开口,并且所述纵向枢轴从开口顶端延伸到开口底端,所述转臂的另一端的上部与所述卡紧部的侧部枢转地连接,所述转臂的另一端下部延长伸出,并且穿过所述卡紧部的所述翘角调节杆的末端抵靠在所述转臂的所述另一端的下部上。
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张开臂中的至少一个张开臂具有凸台。
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张开臂具有不同的长度,并能够叠合在一起。
优选地,插入到所述卡紧部的通孔中的所述导杆的下部外部设有凹槽,而与所述导杆的所述外部相对应的所述卡紧部的通孔内部设有内凸台,所述凹槽插到所述内凸台上从而将所述导杆固定到所述卡紧部的通孔中。
本实用新型利用该微创二尖瓣拉钩能够简单、快速且准确地调节张开臂的张开尺寸以及整个微创二尖瓣拉钩的方位,而不需要进行任何零部件的替换,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微创二尖瓣拉钩结构简单且体积小,便于操作和存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创二尖瓣拉钩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微创二尖瓣拉钩的上半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微创二尖瓣拉钩的下半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微创二尖瓣拉钩的导杆插入到卡紧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5A是图1的微创二尖瓣拉钩的自调节张开器的俯视图;
图5B是图1的微创二尖瓣拉钩的自调节张开器的侧部剖面图;
图6A是图1的微创二尖瓣拉钩的整体剖视图;
图6B是图6A的I部分的放大细节图;和
图6C是图6A的III部分的放大细节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创二尖瓣拉钩及其操作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创二尖瓣拉钩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微创二尖瓣拉钩的上半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的微创二尖瓣拉钩的下半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1的微创二尖瓣拉钩的导杆插入到卡紧部的分解立体图。图5A是图1的微创二尖瓣拉钩的自调节张开器的俯视图。图5B是图1的微创二尖瓣拉钩的自调节张开器的侧部剖面图。图6A是图1的微创二尖瓣拉钩的整体剖视图。图6B是图6A的I部分的放大细节图。图6C是图6A的III部分的放大细节图。
如图1所示,微创二尖瓣拉钩包括翘角调节杆1、导杆2、卡紧部5、和自定位张开器6。其中翘角调节杆1能够滑动地插入通过所述导杆并穿透卡紧部5抵靠在自定位张开器6的转臂7的延长部分上,如图1和图3中所示的转臂7的向图左侧延长的部分上。
翘角调节杆1可以沿各个方向运动(参见图2箭头所示的方向),从而将自定位张开器定位到手术过程中所需要的位置。
如图3和4所示,卡紧部5的顶部设置有纵向贯通的通孔,导杆2的下部插入在该卡紧部5的通孔中。在卡紧部的通孔内部设有内凸台(未显示),而导杆插入到通孔内的下部上设有与该凸台相对应的凹槽。在组装时,内凸台插入到相应的凹槽中,这样,当翘角调节杆1在导杆2中滑动时,导杆2可以相对于卡紧部5固定。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可以在导杆上设有凸起而在卡紧部的通孔内部设有凹槽。此外,除了凹槽和内凸台的插入式固定的方式之外,还可以具有其它固定方式,例如暗扣、旋钮、卡扣、楔合等,只要能够使导杆相对于卡紧部固定即可。这样,即使在翘角调节杆1在导杆2内滑动时,导杆2也可以相对于卡紧部5固定,从而不会发生由于随翘角调节杆2的滑动而产生的位移。
这样,如图3所示,翘角调节杆1的插入通过卡紧部5的末端带动卡紧部5相对于自定位张开器6枢转,从而使翘角发生变化,最终使自定位张开器6稳定在一定的翘起状态下。
此外,如图6C所示,翘角调节杆1可以在导杆2内滑动,而这种滑动可以通过分别在导杆上部的内部和翘角调节杆1的上部的外部的一部分提供螺纹结构而实现。两种螺纹结构相互啮合,从而使翘角调节杆能够在导杆内部具有螺旋式的运动,因此可以调节翘角调节杆在导杆内滑动的距离(即,翘角调节杆插入到导杆并穿透卡紧部5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螺纹结构可以设置在其它位置,甚至可以不设置螺纹,只要使翘角调节杆1能够在导杆2内部滑动即可。
优选地,如图2所示,翘角调节杆1的顶部可以具有旋钮式的把手,从而方便使用者调节翘角调节杆1在导杆2中的滑动距离。当然,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可以提供任何其它形状的把手,只要能够调节上述滑动距离即可。
卡紧部5的侧部(图中所示的右侧)下部延长并与自定位张开器6枢转地接合,从而在调节翘角调节杆以带动所述卡紧部枢转时,根据翘角调节杆1伸出卡紧部的长度来确定导杆5和自定位张开器6之间的角度(翘角),从而使自定位张开器6保持在与该角度相对应的方位上。当然,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使用习惯调整自定位张开器的位置,而使卡紧部5的其它侧部与自定位张开器枢转地接合。
如图5A和5B所示,自定位张开器6可以包括:转臂7;至少两个张开臂8和弹簧结构10。
至少两个张开臂的每个张开臂的一端固定在设置在转臂7上的纵向枢轴上,并能够分别围绕纵向枢轴枢转,从而使所述至少两个张开臂之间8具有张开角度。
弹簧结构10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张开臂之间,用于提供压紧力从而使所述至少两个张开臂8之间的张开角度不会改变。该弹簧结构10可以是弹簧垫片,也可以是其它能够通过压紧力而形成适当摩擦力的弹性结构,这样,在至少两个张开臂之间的张开角被调整到一定角度之后,不需要使用外部工具夹紧该至少两个张开臂就可以使张开角保持在该角度,而不会在手术部位组织的挤压下发生改变。
优选地,如图5A和5B所示,转臂的一端具有横向开口,并且前述的纵向枢轴从开口顶端延伸到开口底端。更优选地,转臂的另一端上部可以具有横向枢轴,卡紧部的与自定位张开器枢转接合的侧部可以通过该横向枢轴连接到该自定位张开器6,从而使卡紧部5围绕自定位张开器6的横向枢轴枢转。当然,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卡紧部5可以直接枢转地连接到该自定位张开器6而不具有该横向枢轴。
转臂7的另一端下部延长伸出,并且翘角调节杆2的穿透该卡紧部5的末端抵靠在转臂的该另一端下部上,从而在调节所述翘角调节杆时使所述翘角调节杆与所述自定位张开器之间具有稳定的角度(翘角)。
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至少两个张开臂中的至少一个张开臂的侧部可以具有凸台9,用于便于使用例如手术镊子之类的工具夹持该张开臂,从而在操作期间调节所述至少两个张开臂之间的张开角度。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凸台9可以设置在张开臂的任何位置处,只要方便被夹持即可。
更优选地,如图3和4所示,至少两个张开臂可以具有不同的长度,以便能够在不使用时被叠合在一起,从而减小微创二尖瓣拉钩的体积,便于存放。
此外,如图6A-6C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微创二尖瓣拉钩还优选地包括用于将该微创二尖瓣拉钩固定在辅助工具上(例如手术床、工作台等)的压紧旋钮3和基台4。压紧旋钮3和基台4都是可调节地套设在所述导杆上,并且基台4位于压紧旋钮3的下方,用于与所述压紧旋钮合作,从而将微创二尖瓣拉钩固定到适当位置。
其中压紧旋钮3可以包括压紧顶球,该压紧顶球设置在压紧旋钮和基台之间,并套设在所述导杆外部。压紧顶球的一端抵靠在基台4的上部,而直径相对的另一端抵靠在压紧旋钮。在通过压紧旋钮压紧该压紧顶球时,压紧顶球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压入到所述压紧旋钮3中,而所述压紧顶球的至少另一部分可以被压入到基台4中,从而使所述压紧顶球紧紧地包裹导杆2,藉此,使导杆2相对基台4固定。这样,即使翘角调节杆1在导杆2内部进行滑动时,导杆2和压紧旋钮3以及基台4也能保持相对固定而不发生位移,从而能够精确且便捷地调节导杆和自定位张开器之间的翘角。
以下详细说明操作该翘角调节杆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翘角调节杆1插入到导杆2中并使该翘角调节杆插入通过所述导杆2;然后将所述导杆2的下部紧固地插入到卡紧部5的通孔中并使所述翘角调节杆1插入通过所述卡紧部5且使翘角调节杆1的插入通过卡紧部的末端抵靠在卡紧部5的延长部上;然后,将所述卡紧部5枢转地连接到自定位张开器6,并使所述卡紧部5能够相对所述自定位张开器6进行枢转。
其中在操作时,使该翘角调节杆1在所述导杆2中旋转地滑动,而卡紧部5随着翘角调节杆1的滑动而相对于自定位张开器6进行枢转,从而使导杆2与自定位张开器6之间成一定角度(翘角),并使自定位张开器6保持在与所述角度相对应的方位上(使自定位张开机构稳定在一定的翘起状态下)。
其中翘角调节杆1与导杆2的上端优选地通过螺纹连接,从而使翘角调节杆1能够在导杆2中旋转地滑动,以可控地调整翘角调节杆1在导杆2中滑动的距离。
此外,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将微创二尖瓣拉钩固定到手术过程中所需要的位置上,例如手术台边缘、床边等位置上。
这些步骤包括:将压紧旋钮可调节地套设在所述导杆上;和将基台可调节套设在所述导杆上并使基台位于所述压紧旋钮下方,用于与所述压紧旋钮合作,从而将所述微创二尖瓣拉钩固定到适当位置。
另外,如前所述,压紧旋钮3还包括压紧顶球,所述压紧顶球设置在所述压紧旋钮和基台之间,并套设在所述导杆外部。
压紧旋钮和基台之间的操作方式已经在前面具体给出,所以这里不再赘述。
在确定好自定位张开器6和导杆2之间的翘角之后(即,确定好自定位张开器的翘起状态之后),可以调节自定位张开器的至少两个张开臂8之间的张开角度,并且由于在至少一个张开臂上设置便于手术工具夹持的凸台9,所以可以在自定位张开器伸进到手术部位之后再张开至少两个张开臂。
调节自定位张开器的张开角度可以包括以下步骤:使用例如手术的镊子的手术工具夹持至少一个张开臂8上的凸台9;使该臂围绕转臂7上纵向枢轴枢转;通过设置在至少两个张开臂8之间的弹簧结构所提供的摩擦力使该至少两个臂保持在需要的张开角度上;然后撤开工具,完成调节。
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微创二尖瓣拉钩,可以在不需要更换附件的情况下对微创二尖瓣拉钩调节,从而适应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切口。并且该微创二尖瓣拉钩的各个部件均是可容易拆卸的,所以便于各个部件的清洗和存放。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对本技术方法进行限制,本实用新型在应用上可以延伸为其他的修改、变化、应用和实施例,并且因此认为所有这样的修改、变化、应用、实施例都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教导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微创二尖瓣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创二尖瓣拉钩包括:
翘角调节杆(1);
导杆(2);所述翘角调节杆能够滑动地插入通过所述导杆;
卡紧部(5),所述卡紧部的顶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导杆的下部紧固地插入在所述卡紧部的通孔中,并且当所述翘角调节杆在所述导杆中滑动时,所述导杆相对于所述卡紧部固定;和
自定位张开器(6),所述卡紧部的侧部与所述自定位张开器枢转地接合,在调节翘角调节杆以带动所述卡紧部枢转时,根据翘角调节杆在导杆中滑动的距离调节导杆和自定位张开器之间的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二尖瓣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翘角调节杆与所述导杆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从而能够使翘角调节杆在所述导杆中旋转地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二尖瓣拉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紧旋钮(3),所述压紧旋钮能够调节地套设在所述导杆上;和
基台(4),所述基台套设在所述导杆上并位于所述压紧旋钮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创二尖瓣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旋钮还包括压紧顶球,所述压紧顶球设置在所述压紧旋钮和所述基台之间,并套设在所述导杆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创二尖瓣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顶球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基台的上部,而与所述压紧顶球的一端在直径上相对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压紧旋钮,
其中通过压紧旋钮压紧该压紧顶球时,所述压紧顶球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压入到所述压紧旋钮中,而所述压紧顶球的至少另一部分可以被压入到所述基台中,所述压紧顶球包裹所述导杆,以便所述导杆相对所述基台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二尖瓣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定位张开器(6)包括:
转臂(7);
至少两个张开臂(8),所述至少两个张开臂的每个张开臂的一端固定在相同的纵向枢轴上,并能够分别围绕所述纵向枢轴枢转,从而使所述至少两个张开臂之间具有张开角度;和
弹簧结构(10),所述弹簧结构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张开臂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创二尖瓣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臂的一端具有横向开口,并且所述纵向枢轴从开口顶端延伸到开口底端,
所述转臂的另一端的上部与所述卡紧部的侧部枢转地连接,
所述转臂的另一端下部延长伸出,并且穿过所述卡紧部的所述翘角调节杆的末端抵靠在所述转臂的所述另一端的下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创二尖瓣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张开臂中的至少一个张开臂具有凸台(9)。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创二尖瓣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张开臂具有不同的长度,并能够叠合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二尖瓣拉钩,其特征在于,插入到所述卡紧部的通孔中的所述导杆的下部外部设有凹槽,而与所述导杆的所述外部相对应的所述卡紧部的通孔内部设有内凸台,所述凹槽插到所述内凸台上从而将所述导杆固定到所述卡紧部的通孔中。
CN201320515569.2U 2013-08-22 2013-08-22 微创二尖瓣拉钩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067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15569.2U CN203506776U (zh) 2013-08-22 2013-08-22 微创二尖瓣拉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15569.2U CN203506776U (zh) 2013-08-22 2013-08-22 微创二尖瓣拉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06776U true CN203506776U (zh) 2014-04-02

Family

ID=50365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15569.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06776U (zh) 2013-08-22 2013-08-22 微创二尖瓣拉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0677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62656A (zh) * 2013-08-22 2013-12-25 谢斌 微创二尖瓣拉钩
CN111685806A (zh) * 2019-03-12 2020-09-22 刘永春 控制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62656A (zh) * 2013-08-22 2013-12-25 谢斌 微创二尖瓣拉钩
CN103462656B (zh) * 2013-08-22 2016-01-13 谢斌 微创二尖瓣拉钩
CN111685806A (zh) * 2019-03-12 2020-09-22 刘永春 控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64092B1 (en) Moveable bone plate implantation system
CN203506776U (zh) 微创二尖瓣拉钩
US7326220B1 (en) Tool for removing intraocular foreign bodies
CN102743203A (zh) 一种采用新型钳口闭合机构的直线切割缝合器
US9393706B2 (en) Slide operated scissors
CN109770975B (zh) 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的牵拉夹
CN109925024A (zh) 角度可调式髓核钳
CN103462656B (zh) 微创二尖瓣拉钩
CN103462608B (zh) 微创瓣膜大小测量器
CN103445823B (zh) 心脏微创手术剪刀
CN104055547A (zh) 微创股骨大牵开器
CN105411640B (zh) 钉仓组件及使用该钉仓组件的医用吻合器
CN204147075U (zh) 医用吻合器
CN115670544A (zh) 一种乳内动脉取材用胸骨撑开器
CN211156205U (zh) 颈椎枪式复位钳
CN209186859U (zh) 用于宫腔镜手术的直握式手柄及手术器械
CN208355531U (zh) 一种应用在微创手术中的可弯折手术钳
CN205198060U (zh) 钉仓组件及使用该钉仓组件的医用吻合器
CN106037843B (zh) 手术打结器
CN208677479U (zh) 一种手术用线缆拉紧钳
CN201719301U (zh) 微创手术用吻合器械
CN203506838U (zh) 心脏微创手术剪刀
CN208769915U (zh) 一种胸外科手术缝合镊
CN209107440U (zh) 一种甲状腺组织牵拉钳
CN203885553U (zh) 末端执行器及外科手术器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113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