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05600U - 具有罩杯部的衣物 - Google Patents

具有罩杯部的衣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05600U
CN203505600U CN201320602693.2U CN201320602693U CN203505600U CN 203505600 U CN203505600 U CN 203505600U CN 201320602693 U CN201320602693 U CN 201320602693U CN 203505600 U CN203505600 U CN 2035056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parts
brassiere
parts
chest
c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0269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浅胜
立入惠
石井圭子
金泽麻梨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co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aco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coal Corp filed Critical Wacoal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056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0560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CCORSETS; BRASSIERES
    • A41C3/00Brassieres
    • A41C3/12Component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300/00Details of garments
    • A41D2300/50Sea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orsets Or Brassie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罩杯部的衣物,能够对提高胸部的塑形性。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罩杯部的衣物(1)中,罩杯部用于覆盖胸部,其中,在罩杯部(10)的上罩杯部(12)与下罩杯部(16)之间接合有中罩杯部(14),中罩杯部(14)以使乳头(T)位于上罩杯部(12)与中罩杯部(14)的边界或位于中罩杯部(14)的方式进行配置,并且从罩杯部(10)的下边部前中心侧边缘(10lf)或上边部前中心侧边缘延伸到下边部肋侧边缘、肋边部边缘(10s)或上边部肋侧边缘。

Description

具有罩杯部的衣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用于覆盖胸部的罩杯部的衣物。
背景技术
作为具有用于覆盖胸部的罩杯部的衣物,例如列举出胸罩。胸罩的罩杯部为了贴合胸部的曲线形状,例如如图7所示地通过以具有大致T形接缝的方式将三块面料接合而立体地形成(以下,将其称为三块T形缝接),具体地,三块T形缝接罩杯部10X通过以具有纵向接缝的方式将在穿着时覆盖乳头T的下部前中心侧的面料14X和在穿着时覆盖乳头T的下部肋侧的面料16X接合,进而以具有横向接缝的方式将该纵缝接面料和在穿着时覆盖乳头T的上部的面料12X接合而形成。
另外,在专利文献1、2中公开有具有将四块面料接合的罩杯部的胸罩。专利文献1、2公开的胸罩的罩杯部在上述的三块T形缝接罩杯部,在下部前中心侧面料与下部肋侧面料之间以具有纵向接缝的方式将另一块面料接合。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2489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32049号公报
但是,对于具有罩杯部的衣物而言,期望提高对胸部的塑形性,特别是,期望加深左右胸部之间的乳沟,使乳头部浑圆。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对胸部的塑形性的具有罩杯部的衣物。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们发现,与具有纵向接缝的纵缝接罩杯部相比,具有横向接缝的横缝接罩杯部更加贴合胸部的曲线形状,其结果,能够提高对胸部的塑形性,特别是,能够加深左右胸部之间的乳沟并且使乳头部浑圆。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罩杯部的衣物中,罩杯部用于覆盖胸部,其中,在罩杯部的上罩杯部与下罩杯部之间接合有中罩杯部,中罩杯部以使乳头位于上罩杯部与中罩杯部的边界或位于中罩杯部的方式进行配置,并且从罩杯部的下边部前中心侧边缘或上边部前中心侧边缘延伸到下边部肋侧边缘、肋边部边缘或上边部肋侧边缘。
根据该具有罩杯部的衣物,由于罩杯部为由上罩杯部、中罩杯部以及下罩杯部构成的三块横接罩杯部,故而能够提高罩杯部对圆形的胸部的贴合性,其结果,能够提高对胸部的塑形性。特别是,能够加深左右胸部之间的乳沟并且使乳头部浑圆。
另外,由于对胸部的塑形性高且罩杯部对胸部的贴合性高,罩杯部稳定地穿着于胸部,故而能够抑制罩杯部相对于胸部的偏移,特别是能够抑制由于穿着者的动作而产生的罩杯部的上边部的浮起或勒入。
上述的中罩杯部的前中心侧端部的宽度也可以比肋侧端部的宽度宽。根据该构成,由于中罩杯部的前中心侧端部的宽度较宽,故而能够良好地贴合胸部的圆弧曲线,其结果,能够提高对胸部的塑形性。
另外,上述的中罩杯部的肋侧端部的宽度也可以比前中心侧端部的宽度宽。根据该构成,由于中罩杯部的肋侧端部的宽度较宽,故而能够良好地贴合胸部的曲线形状,其结果,能够提高对胸部的塑形性。另外,能够通过中部罩杯部提高聚拢效果。
另外,上述的中罩杯部的前中心侧端部的宽度以及肋侧端部的宽度也可以与中央部的宽度相同。根据该构成,由于中罩杯部的前中心侧端部到肋侧端部的宽度较宽,故而能够更好地贴合胸部的曲线形状,其结果,能够提高对胸部的塑形性。另外,能够通过中部罩杯部提高聚拢效果。另外,在中罩杯部接合时,容易支承中罩杯部的前中心侧端部以及肋侧端部,制造容易。
如以上说明地,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对胸部的塑形性。特别是,能够加深左右胸部之间的乳沟,并且能够使乳头部浑圆。
另外,由于对胸部的塑形性高且罩杯部相对于胸部的贴合性高,罩杯部稳定地穿着于胸部,故而能够抑制罩杯部相对于胸部的偏移,特别是,能够抑制由于穿着者的动作而产生的罩杯部的上边部的浮起或勒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胸罩的立体图;
图2(a)、图2(b)、图2(c)分别是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第二变形例以及第三变形例的胸罩的左右的一方的图;
图3(a)、图3(b)、图3(c)分别是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第五变形例以及第六变形例的胸罩的左右的一方的图;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胸罩的立体图;
图5(a)、图5(b)、图5(c)分别是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第二变形例以及第三变形例的胸罩的左右的一方的图;
图6(a)、图6(b)、图6(c)分别是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第五变形例以及第六变形例的胸罩的左右的一方的图;
图7是表示现有的胸罩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罩杯部的衣物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另外,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同一标记。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胸罩的立体图。该第一实施方式的胸罩1具有罩杯部10、基部22、背带部24以及肩带部26。另外,由于胸罩1为左右大致对称的,故而以下仅对左右的一方进行说明。
罩杯部10用于覆盖胸部,被支承于基部22。基部22由非伸缩性的布构成,与罩杯部10的下边部缝合。在基部22的肋侧缝合有背带部24。背带部24由伸缩性的布构成,通过在背后连接而用于支承基部22以及罩杯部10。另外,在罩杯部10的上边部肋侧缝合有肩带部26。肩带部26由伸缩性的带材料构成,通过经由肩而与背带部24连接,从而用于支承罩杯部10。
另外,在罩杯部10与基部22的边界的内侧(肌肤侧),沿着下胸廓线(バージスライン)而缝合有带部件,在该带部件的内部安装有钢圈30。另外,也可以不具有钢圈30。另外,在基部22的下边部的内侧、背带部24的下边部的内侧以及基部22与背带部24的连接部的内侧缝合有伸缩性的带部件。另外,在从罩杯部10的肋边部经由基部22的上边部到背带部24的上边部的内侧也缝合有伸缩性的带部件。
接着,对罩杯部10进行详细地说明。罩杯部10具有上罩杯部12、中罩杯部14以及下罩杯部16。上罩杯部12、中罩杯部14以及下罩杯部16例如由非伸缩性的布构成。另外,中罩杯部14以及下罩杯部16也可以在双层布之间设置聚氨酯等的层,具有厚度及弹性。
中罩杯部14接合在上罩杯部12与下罩杯部16之间。具体地,上罩杯部12和中罩杯部14以在设计上使乳头T位于其边界且在穿着时使乳头T位于其边界或中罩杯部14的方式进行配置,将上罩杯部12的下边部和中罩杯部14的上边部接合。另外,下罩杯部16配置在中罩杯部14的下侧,将中罩杯部14的下边部和下罩杯部16的上边部接合。
中罩杯部14构成为从罩杯部10的下边部前中心侧边缘10lf通过乳头T附近到达肋侧部边缘10s,大致直线状地延伸的带状。中罩杯部14从前中心侧端部14f到肋侧端部14s具有大致相同的宽度。即,中罩杯部14的前中心侧端部14f的宽度Wf以及肋侧端部14s的宽度Ws与中罩杯部14的中央部的宽度Wc大致相同。这样,罩杯部10形成具有横向接缝的三块横接罩杯部。
另外,中罩杯部14比上罩杯部12及下罩杯部16厚。由此,中罩杯部14对胸部的托举力比下罩杯部12以及下罩杯部16更强。
在此,例如如图17所示,现有的胸罩1X的罩杯部10X为了贴合胸部的曲线形状而通过以具有大致T形接缝的方式将三块面料12X、14X、16X接合,从而立体地形成(以下,将其称为三块T形缝接)。具体地,三块T形缝接罩杯部10X通过以具有纵向接缝的方式将在穿着时覆盖乳头T的下部前中心侧的面料14X和在穿着时覆盖乳头T的下部肋侧的面料16X接合,进而以具有横向接缝的方式将该纵缝接面料和在穿着时覆盖乳头T的上部的面料12X接合而形成。
但是,本申请发明人们发现,与具有纵向接缝的纵缝接罩杯部相比,具有横向接缝的横缝接罩杯部更加贴合胸部的曲线形状,其结果,能够提高对胸部的塑形性,特别是,能够加深左右胸部之间的乳沟并且能够使乳头部浑圆。
根据该第一实施方式的胸罩1,由于罩杯部10为由上罩杯部12、中罩杯部14以及下罩杯部16构成的三块横接罩杯部,故而能够提高罩杯部10对圆形的胸部的贴合性,其结果,能够提高对胸部的塑形性。特别是,能够加深左右胸部之间的乳沟,能够使乳头部浑圆。
特别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胸罩1,适合于15岁~25岁的女性中常见的胸部、即圆且硬、不易移动的胸部。
为了提高对这种圆且硬、不易移动的胸部的塑形性(聚拢、提升),有效的是将乳头T附近托起。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胸罩1,由于罩杯部10的中罩杯部14位于乳头T附近,该中罩杯部14对胸部的托举力比上罩杯部12以及下罩杯部16强,故而能够通过中罩杯部14将乳头T附近托起。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胸罩1,能够提高对硬且不易移动的胸部的塑形性。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胸罩1,如上所述,由于对胸部的塑形性高、罩杯部10对胸部的贴合性高,罩杯部10稳定地穿着于胸部,故而能够抑制罩杯部10相对于胸部的偏移,特别是,能够抑制由使用者的动作而产生的罩杯部10的上边部的浮起或勒入。
另外,如该构成这样地,通过加宽中罩杯部14的前中心侧端部14f到肋侧端部14s的宽度,罩杯部14能够良好地贴合胸部的曲线形状,其结果,能够提高对胸部的塑形性。另外,能够提高中罩杯部14的聚拢效果。另外,在接合中罩杯部14时,容易支承中罩杯部14的前中心侧端部以及肋侧端部,制造容易。
〔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
图2(a)是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胸罩的左右的一方的图。该第一变形例的胸罩1A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胸罩1中代替罩杯部10而具有罩杯部10A。第一变形例的胸罩1A的其他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胸罩1相同。
罩杯部10A与罩杯部10的不同之处在于,中罩杯部14A中的各部分的宽度与中罩杯部14不同。具体地,中罩杯部14A的宽度从肋侧端部14s朝向前中心侧端部14f而逐渐变大。即,中罩杯部14A中的前中心侧端部14f的宽度Wf比中罩杯部14A的中央部的宽度Wc宽,中罩杯部14A的中央部的宽度Wc比中罩杯部14A的肋侧端部14s的宽度Ws宽。另外,中罩杯部14A的肋侧端部14s与罩杯部10A的肋边缘部10s相接为好,本实用新型也包含该宽度Ws尽可能地窄且为点状的方式。
罩杯部10A的其他构成与罩杯部10相同。即,罩杯部10A具有上罩杯部12A、中罩杯部14A以及下罩杯部16A,中罩杯部14A接合在上罩杯部12A与下罩杯部16A之间。另外,中罩杯部14A以在设计上使乳头T位于上罩杯部12A与中罩杯部14A的边界且在穿着时使乳头T位于该边界或中罩杯部14A的方式进行配置。另外,中罩杯部14形成为从罩杯部10A的下边部前中心侧边缘10lf通过乳头T附近到达肋边侧边缘10s,大致直线状地延伸的带状。
在该第一变形例的胸罩1A中也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胸罩1相同的优点。
另外,如该构成那样地,通过使中罩杯部14A的前中心侧端部14f的宽度Wf加宽,罩杯部能够良好地贴合胸部的曲线形状,其结果,能够提高对胸部的塑形性。
〔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
图2(b)是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胸罩的左右的一方的图。该第二变形例的胸罩1B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胸罩1中代替罩杯部10而具有罩杯部10B。第二变形例的胸罩1B的其他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胸罩1相同。
罩杯部10B与罩杯部10的不同之处在于,中罩杯部14B中的各部分的宽度与中罩杯部14不同。具体地,中罩杯部14B的宽度从前中心侧端部14f朝向肋侧端部14s逐渐变大。即,中罩杯部14B的肋侧端部14s的宽度Ws比中罩杯部14B的中央部的宽度Wc宽,中罩杯部14B的中央部的宽度Wc比中罩杯部14B的前中心侧端部14f的宽度Wf宽。另外,中罩杯部14B的前中心侧端部14f与罩杯部10B的下边部前中心侧边缘10lf相接为好,本实用新型也包含该宽度Wf尽可能地窄且为点状的方式。
罩杯部10B的其他构成与罩杯部10相同。即,罩杯部10B具有上罩杯部12B、中罩杯部14B以及下罩杯部16B,中罩杯部14B接合在上罩杯部12B与下罩杯部16B之间。另外,中罩杯部14B以在设计上使乳头T位于上罩杯部12B与中罩杯部14B的边界且在穿着时使乳头T位于该边界或中罩杯部14B的方式进行配置。另外,中罩杯部14B形成为从罩杯部10B的下边部前中心侧边缘101f通过乳头T附近到达肋边部边缘10s,大致直线状地延伸的带状。
在该第二变形例的胸罩1B中也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胸罩1相同的优点。
另外,如该构成那样地,通过将中罩杯部14B的肋侧端部14s的宽度Ws加宽,罩杯部能够良好地贴合胸部的曲线形状,其结果,能够提高对胸部的塑形性。另外,能够提高中罩杯对胸部的聚拢效果。
〔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
图2(c)是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胸罩的左右的一方的图。该第三变形例的胸罩1C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胸罩1中代替罩杯部10而具有罩杯部10C。第三变形例的胸罩1C的其他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胸罩1相同。
罩杯部10C与罩杯部10的不同之处在于,中罩杯部14C中的各部分的宽度与中罩杯部14不同。具体地,中罩杯部14C的宽度从前中心侧端部14f以及肋侧端部14s朝向中央部而逐渐变大。即,中罩杯部14C的中央部的宽度Wc比中罩杯部14C的前中心侧端部14f的宽度Wf以及肋侧端部14s的宽度Ws宽。另外,中罩杯部14C的前中心侧端部14f以及肋侧端部14s分别与罩杯部10C的下边部前中心侧边缘10lf、肋边部边缘10s分别相接为好,本实用新型也包含该宽度Wf、Ws尽可能地窄且为点状的方式。
罩杯部10C的其他构成与罩杯部10相同。即,罩杯部10C具有上罩杯部12C、中罩杯部14C以及下罩杯部16C,中罩杯部14C接合在上罩杯部12C与下罩杯部16C之间。另外,中罩杯部14C以在设计上使乳头T位于上罩杯部12C与中罩杯部14C的边界且在穿着时使乳头T位于该边界或中罩杯部14C的方式进行配置。另外,中罩杯部14C形成为从罩杯部10C的下边部前中心侧边缘101f通过乳头T附近到达肋边侧边缘10s,大致直线状地延伸的带状。
在该第三变形例的胸罩1C中也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胸罩1相同的优点。
〔第一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
图3(a)是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的胸罩的左右的一方的图。该第四变形例的胸罩1D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胸罩1中代替罩杯部10而具有罩杯部10D。第四变形例的胸罩1D的其他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胸罩1相同。
罩杯部10D与罩杯部10的不同之处在于,中罩杯部14D中的肋侧端部14s的位置与中罩杯部14不同。具体地,中罩杯部14D构成为从罩杯部10D的下边部前中心侧边缘101f通过乳头T附近到达肋边部边缘10s以及上边部肋侧边缘10us,大致直线状地延伸的带状。
罩杯部10D的其他构成与罩杯部10相同。即,罩杯部10D具有上罩杯部12D、中罩杯部14D以及下罩杯部16D,中罩杯部14D接合在上罩杯部12D与下罩杯部16D之间。另外,中罩杯部14D以在设计上使乳头T位于上罩杯部12D与中罩杯部14D的边界且在穿着时使乳头T位于该边界或中罩杯部14D的方式进行配置。另外,中罩杯部14D从前中心侧端部14f到肋侧端部14s具有大致相同的宽度。
在该第四变形例的胸罩1D中也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胸罩1相同的优点。
〔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五变形例〕
图3(b)是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五变形例的胸罩的左右的一方的图。该第五变形例的胸罩1E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胸罩1中代替罩杯部10而具有罩杯部10E。第五变形例的胸罩1E的其他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胸罩1相同。
罩杯部10E与罩杯部10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代替中罩杯部14而具有中罩杯部14E、15E。即,在罩杯部10E中,中罩杯部通过将中罩杯部14E和中罩杯部15E接合而形成。另外,在中罩杯部15E的下侧接合有下罩杯部16E。这样,罩杯部10E形成有具有横向接缝的四块横接罩杯部。罩杯部10E的其他构成与罩杯部10相同。
在该第五变形例的胸罩1E中也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胸罩1相同的优点。
另外,根据第五变形例的胸罩1E,由于中罩杯部14E、15E还为横缝接构成,故而能够更加贴合胸部的曲线形状,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对胸部的塑形性。另外,通过进一步提高对胸部的塑形性,并且进一步提高罩杯部对胸部的贴合性,罩杯部更加稳定地穿着于胸部,故而能够抑制罩杯部相对于胸部的偏移,特别是,能够进一步抑制由穿着者的动作而产生的罩杯部的上边部的浮起或勒入。
〔第一实施方式的第六变形例〕
图3(c)是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第六变形例的胸罩的左右的一方的图。该第六变形例的胸罩1F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胸罩1中代替罩杯部10而具有罩杯部10F。第六变形例的胸罩1F的其他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胸罩1相同。
罩杯部10F与罩杯部10的不同之处在于,代替下罩杯部16而具有下罩杯部16F。下罩杯部16F与下罩杯部16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罩杯部10F的下边部侧形成有省缝D。罩杯部10F的其他构成与罩杯部10相同。
在该第六变形例的胸罩1F中也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胸罩1相同的优点。
另外,根据第六变形例的胸罩1F,由于下罩杯部16F更加贴合胸下部的曲线形状,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对胸部的塑形性。另外,通过进一步提高对胸部的塑形性,并且进一步提高罩杯部对胸部的贴合性,罩杯部更加稳定地穿着于胸部,故而能够抑制罩杯部相对于胸部的偏移,特别是,能够进一步抑制由穿着者的动作而产生的罩杯部的上边部的浮起或勒入。
〔第二实施方式〕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胸罩的立体图。该第二实施方式的胸罩1G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胸罩1中代替罩杯部10而具有罩杯部10G。第二实施方式的胸罩1G的其他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胸罩1相同。
罩杯部10G与罩杯部10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中罩杯部14G的式样与中罩杯部14不同。具体地,中罩杯部14G构成为从罩杯部10G的上边部前中心侧边缘10uf通过乳头T附近到肋边部边缘10s以及上边部肋侧边缘10us,大致圆弧状延伸的带状。中罩杯部14G从前中心侧端部14f到肋侧端部14s具有大致相同的宽度。即,中罩杯部14G的前中心侧端部14f的宽度Wf以及肋侧端部14s的宽度Ws与中罩杯部14G的中央部的宽度Wc大致相同。这样,罩杯部10G也形成有具有横向接缝的三块横接罩杯部。
另外,罩杯部10G在各部对胸部的托举力方面与罩杯部10不同。具体地,下罩杯部16G比中罩杯部14G厚,中罩杯部14G比上罩杯部12G厚。由此,下罩杯部16G对胸部的托举力比中罩杯部14G更强,中罩杯部14G对胸部的托举力比上罩杯部12G更强。
罩杯部10G的其他构成与罩杯部10同样。即,罩杯部10G具有上罩杯部12G、中罩杯部14G、下罩杯部16G,中罩杯部14G在上罩杯部12G与下罩杯部16G之间接合。另外,中罩杯部14G以在设计上使乳头T位于上罩杯部12G与中罩杯部14G的边界且在穿着时使乳头T位于该边界或中罩杯部14G的方式进行配置。
另外,在该第二实施方式的胸罩1G中,由于罩杯部10G具有由上罩杯部12G、中罩杯部14G以及下罩杯部16G构成的三块横接罩杯部,故而能够提高罩杯部10G对圆形胸部的贴合性,其结果,能够提高对胸部的塑形性。特别是,能够加深左右胸部之间的乳沟,能够使乳头部浑圆。
特别是,根据该第二实施方式的胸罩1G,适合在35岁~45岁的女性中常见的胸部、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松软并下垂的胸部。
为了提高对这种松软且下垂的胸部的塑形性(聚拢、提升),有效的是将下部肋侧附近托起。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胸罩1G,由于罩杯部10G的托举力按照上罩杯部12G、中罩杯部14G以及下罩杯部16G的顺序依次增强,故而能够通过下罩杯部16G以及中罩杯部14G托起下垂的胸部。因此,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胸罩1G,能够提高对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变松软且下垂的胸部的塑形性。另外,由于上罩杯部12G、中罩杯部14G、下罩杯部16G形成为大致圆弧形,故而能够将托起的胸部塑形成圆形,能够贴合塑形后的圆形胸部。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胸罩1G中,也如上所述地,由于对胸部的塑形性高、罩杯部10G对胸部的贴合性高,罩杯部10G稳定地穿着于胸部,故而能够抑制罩杯部10G相对于胸部的偏移,特别是,能够抑制因穿着者的动作而产生的罩杯部10G的上边部的浮起或勒入。
另外,如该构成那样地,通过增大中罩杯部14G的前中心侧端部14f到肋侧端部14s的宽度,能够使罩杯部10G良好地贴合胸部的曲线形状,其结果,能够提高对胸部的塑形性。另外,能够提高中罩杯部14G的聚拢效果。另外,在接合中罩杯部14G时,容易支承中罩杯部14G的前中心侧端部14f以及肋侧端部14s,制造容易。
〔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
图5(a)是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胸罩的左右的一方的图。该第一变形例的胸罩1H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胸罩1G中代替罩杯部10而具有罩杯部10H。第一变形例的胸罩1H的其他构成与第二实施方式的胸罩1G相同。
罩杯部10H与罩杯部10G的不同之处在于,中罩杯部14H中的各部分的宽度与中罩杯部14G不同。具体地,中罩杯部14H的宽度从肋侧端部14s朝向前中心侧端部14f而逐渐变大。即,中罩杯部14H的前中心侧端部14f的宽度Wf比中罩杯部14H的中央部的宽度Wc宽,中罩杯部14H的中央部的宽度Wc比中罩杯部14H的肋侧端部14s的宽度Ws宽。另外,中罩杯部14H的肋侧端部14s与中罩杯部10H的肋边缘部10s或上边部肋侧边缘10us相接为好,本实用新型也包含该宽度Ws尽可能地窄且为点状的方式。
罩杯部10H的其他构成与罩杯部10G相同。即,罩杯部10H具有上罩杯部12H、中罩杯部14H以及下罩杯部16H,中罩杯部14H接合在上罩杯部12H与下罩杯部16H之间。另外,中罩杯部14H以在设计上使乳头T位于上罩杯部12H与中罩杯部14H的边界且在穿着时使乳头T位于该边界或中罩杯部14H的方式进行配置。另外,中罩杯部14H形成为从罩杯部10H的上边部前中心侧边缘10uf通过乳头T附近到达肋边部边缘10s以及上边部肋侧边缘10us,大致圆弧状地延伸的带状。
在该第一变形例的胸罩1H中也具有与第二实施方式的胸罩1G相同的优点。
另外,如该构成那样地,通过使中罩杯部14H的前中心侧端部14f的宽度Wf加宽,罩杯部能够良好地贴合胸部的曲线形状,其结果,能够提高对胸部的塑形性。
〔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
图5(b)是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胸罩的左右的一方的图。该第二变形例的胸罩1I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胸罩1G中代替罩杯部10G而具有罩杯部10I。第二变形例的胸罩1I的其他构成与第二实施方式的胸罩1G相同。
罩杯部10I与罩杯部10G的不同之处在于,中罩杯部14I中的各部分的宽度与中罩杯部14G不同。具体地,中罩杯部14I的宽度从前中心侧端部14f朝向肋侧端部14s而逐渐变大。即,中罩杯部14I的肋侧端部14s的宽度Ws比中罩杯部14I的中央部的宽度Wc宽,中罩杯部14I的中央部的宽度Wc比中罩杯部14I的前中心侧端部14f的宽度Wf宽。另外,中罩杯部14I的前中心侧端部14f与罩杯部10I的上边部前中心侧边缘10uf相接为好,本实用新型也包含该宽度Wf尽可能地窄且为点状的方式。
罩杯部10I的其他构成与罩杯部10G相同。即,罩杯部10I具有上罩杯部12I、中罩杯部14I以及下罩杯部16I,中罩杯部14I接合在上罩杯部12I与下罩杯部16I之间。另外,中罩杯部14I以在设计上使乳头T位于上罩杯部12I与中罩杯部14I的边界且在穿着时使乳头T位于该边界或中罩杯部14I的方式进行配置。另外,中罩杯部14I形成为从罩杯部10I的上边部前中心侧边缘10uf通过乳头T附近到达肋边部边缘10s以及上边部肋侧边缘10us,大致圆弧状地延伸的带状。
在该第二变形例的胸罩1I中也具有与第二实施方式的胸罩1G相同的优点。
另外,如该构成那样地,通过将中罩杯部14I的肋侧端部14s的宽度Ws加宽,罩杯部能够良好地贴合胸部的曲线形状,其结果,能够提高对胸部的塑形性。另外,能够提高中罩杯对胸部的聚拢效果。
〔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
图5(c)是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胸罩的左右的一方的图。该第三变形例的胸罩1J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胸罩1G中代替罩杯部10G而具有罩杯部10J。第三变形例的胸罩1J的其他构成与第二实施方式的胸罩1G相同。
罩杯部10J与罩杯部10G的不同之处在于,中罩杯部14J中的各部分的宽度与中罩杯部14G不同。具体地,中罩杯部14J的宽度从前中心侧端部14f以及肋侧端部14s朝向中央部而逐渐变大。即,中罩杯部14J的中央部的宽度Wc比中罩杯部14J的前中心侧端部14f的宽度Wf以及肋侧端部14s的宽度Ws宽。另外,中罩杯部14J的前中心侧端部14f以及肋侧端部14s分别与罩杯部10J的上边部前中心侧边缘10uf、肋边部边缘10s或上边部肋侧边缘10us相接为好,本实用新型也包含该宽度Wf、Ws尽可能地窄且为点状的方式。
罩杯部10J的其他构成与罩杯部10G相同。即,罩杯部10J具有上罩杯部12J、中罩杯部14J以及下罩杯部16J,中罩杯部14J接合在上罩杯部12J与下罩杯部16J之间。另外,中罩杯部14J以在设计上使乳头T位于上罩杯部12J与中罩杯部14J的边界且在穿着时使乳头T位于该边界或中罩杯部14J的方式进行配置。另外,中罩杯部14J形成为从罩杯部10J的上边部前中心侧边缘10uf通过乳头T附近到达肋边侧边缘10s以及上边部肋侧边缘10us,大致圆弧状地延伸的带状。
在该第三变形例的胸罩1J中也具有与第二实施方式的胸罩1G相同的优点。
〔第二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
图6(a)是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的胸罩的左右的一方的图。该第四变形例的胸罩1K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胸罩1G中代替罩杯部10G而具有罩杯部10K。第四变形例的胸罩1K的其他构成与第二实施方式的胸罩1G相同。
罩杯部10K与罩杯部10G的不同之处在于,中罩杯部14K中的前中心侧端部14f以及肋侧端部14s的位置与中罩杯部14G不同。具体地,中罩杯部14K形成为从罩杯部10K的上边部前中心侧边缘10uf以及下边部前中心侧边缘101f通过乳头T附近到达肋边部边缘10s以及上边部肋侧边缘10us,大致圆弧状地延伸的带状。
罩杯部10K的其他构成与罩杯部10G相同。即,罩杯部10K具有上罩杯部12K、中罩杯部14K以及下罩杯部16K,中罩杯部14K接合在上罩杯部12K与下罩杯部16K之间。另外,中罩杯部14K以在设计上使乳头T位于上罩杯部12K与中罩杯部14K的边界且在穿着时使乳头T位于该边界或中罩杯部14K的方式进行配置。另外,中罩杯部14K从前中心侧端部14f到肋侧端部14s具有大致相同的宽度。
在该第四变形例的胸罩1K中也具有与第二实施方式的胸罩1G相同的优点。
〔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五变形例〕
图6(b)是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五变形例的胸罩的左右的一方的图。该第五变形例的胸罩1L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胸罩1G中代替罩杯部10G而具有罩杯部10L。第五变形例的胸罩1L的其他构成与第二实施方式的胸罩1相同。
罩杯部10L与罩杯部10G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代替中罩杯部14G而具有中罩杯部14L、15L。即,在罩杯部10L中,中罩杯部通过将中罩杯部14L和中罩杯部15L接合而形成。另外,在中罩杯部15L的下侧接合有下罩杯部16L。这样,罩杯部10L形成有具有横向接缝的四块横接罩杯部。罩杯部10L的其他构成与罩杯部10G相同。
在该第五变形例的胸罩1L中也具有与第二实施方式的胸罩1G相同的优点。
另外,根据第五变形例的胸罩1L,由于中罩杯部14L、15L还为横缝接构成,故而能够更加贴合胸部的曲线形状,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对胸部的塑形性。另外,通过进一步提高对胸部的塑形性,并且进一步提高罩杯部对胸部的贴合性,罩杯部更加稳定地穿着于胸部,故而能够抑制罩杯部相对于胸部的偏移,特别是,能够进一步抑制由穿着者的动作而产生的罩杯部的上边部的浮起或勒入。
〔第二实施方式的第六变形例〕
图6(c)是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第六变形例的胸罩的左右的一方的图。该第六变形例的胸罩1M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胸罩1G中代替罩杯部10G而具有罩杯部10M。第六变形例的胸罩1M的其他构成与第二实施方式的胸罩1G相同。
罩杯部10M与罩杯部10G的不同之处在于,代替下罩杯部16G而具有下罩杯部16M。下罩杯部16M与下罩杯部16G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罩杯部10M的下边部侧形成有省缝D。罩杯部10M的其他构成与罩杯部10G相同。
在该第六变形例的胸罩1M中也具有与第二实施方式的胸罩1G相同的优点。
另外,根据第六变形例的胸罩1M,由于下罩杯部16M更加贴合胸下部的曲线形状,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对胸部的塑形性。另外,通过进一步提高对胸部的塑形性,并且进一步提高罩杯部对胸部的贴合性,罩杯部更加稳定地穿着于胸部,故而能够抑制罩杯部相对于胸部的偏移,特别是,能够进一步抑制因穿着者的动作而产生的罩杯部的上边部的浮起或勒入。
另外,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示例了三块横接罩杯部以及四块横接罩杯部10、10A~10M,但罩杯部也可以以具有横向接缝的方式将五块以上的布接合。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第六变形例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的第六变形例中表示了下罩杯部16F、16M分别在罩杯部10F、10M的下边部侧在大致纵向上具有一条省缝的一例,但下罩杯部也可以具有两条以上的省缝。另外,下罩杯部也可以代替省缝而以具有纵向接缝的方式将两块以上的布接合。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表示了中罩杯部14、14A~14E、15E、14G~14L、15L从罩杯部10、10A~10M的下边部前中心侧边缘10lf或上边部前中心侧边缘10uf延伸到肋边部边缘10s或上边部肋侧边缘10us的例子,但中罩杯部也可以从罩杯部的下边部前中心侧边缘或上边部前中心侧边缘延伸到下边部肋侧边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通过上罩杯部12、12A~12D、12G~12K、中罩杯部14、14A~14E、15E、15G~14L、15L以及下罩杯部16、16A~16M的布的厚度来调节对胸部的托举力,但对胸部的托举力也能够通过布的伸缩性等来进行调节。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表示了由布构成的罩杯部10、10A~10M的例子,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的特征也能够适用于模制型的罩杯部。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示例了具有钢圈30的胸罩,但如上所述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也能够适用于不具有钢圈的无钢圈型的胸罩。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示例了具有基部22的胸罩,但如上所述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也能够适用于不具有基部22型的胸罩。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示例了利用钩等将背带部24的后端钩扣住的胸罩,但如上所述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也能够适用于在前中心将基部22的左右分离并利用钩等钩扣住的前扣式的胸罩。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示例了杯罩部具有由上杯罩部、中杯罩部以及下部罩杯构成的三块横接杯罩部的胸罩,但本实用新型的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也能够适用于在杯罩部的外侧具有装饰用的蕾丝等的胸罩、以及在杯罩部的内侧具有可插入胸垫的胸垫支承部(胸垫插入部)的胸罩。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也能够适用于全罩杯胸罩、3/4罩杯胸罩以及1/2罩杯胸罩等全部类型的胸罩。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除了胸罩衣物以为,只要是带胸罩式衬裙、吊带背心、紧身连体衣、带罩杯的连体裤、泳衣等具有罩杯部的衣物,则能够适用。

Claims (4)

1.一种具有罩杯部的衣物,所述罩杯部用于覆盖胸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罩杯部的上罩杯部与下罩杯部之间接合有中罩杯部,
所述中罩杯部以使乳头位于所述上罩杯部与所述中罩杯部的边界或位于所述中罩杯部的方式进行配置,并且从所述罩杯部的下边部前中心侧边缘或上边部前中心侧边缘延伸到下边部肋侧边缘、肋边部边缘或上边部肋侧边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罩杯部的衣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罩杯部的前中心侧端部的宽度比肋侧端部的宽度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罩杯部的衣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罩杯部的肋侧端部的宽度比前中心侧端部的宽度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罩杯部的衣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罩杯部的前中心侧端部的宽度以及肋侧端部的宽度与中央部的宽度相同。
CN201320602693.2U 2012-09-27 2013-09-27 具有罩杯部的衣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0560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14500 2012-09-27
JP2012214500A JP6123207B2 (ja) 2012-09-27 2012-09-27 カップ部を有する衣類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05600U true CN203505600U (zh) 2014-04-02

Family

ID=50339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0269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05600U (zh) 2012-09-27 2013-09-27 具有罩杯部的衣物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14054B2 (zh)
JP (1) JP6123207B2 (zh)
CN (1) CN2035056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80239A1 (en) * 2014-05-30 2015-12-03 Clover Mystique Co. Limited Gar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24502B (zh) * 2010-09-27 2015-07-01 株式会社华歌尔 具有罩杯部的衣物
KR20150115814A (ko) 2013-01-25 2015-10-14 에블린 앤드 바비, 엘엘씨 지지 뷔스티에 의복
KR20160124106A (ko) * 2014-02-25 2016-10-26 가부시키가이샤 와코르 컵부를 가진 의류
CN107708457B (zh) 2016-05-27 2022-09-20 伊芙琳&博比有限公司 服装框架、支撑结构、套体和外罩
US10390571B2 (en) 2016-05-27 2019-08-27 Evelyn & Bobbie, LLC Garment support structure and casing
US10595568B2 (en) * 2017-05-30 2020-03-24 Nike, Inc. Expandable cup for a support garment
US11051964B1 (en) * 2018-12-20 2021-07-06 Vivian Jiyun Lee Posture supportive bra garment with compression panels
US11684092B2 (en) * 2019-04-15 2023-06-27 The Gap, Inc. Pullover bra
WO2021034685A1 (en) * 2019-08-19 2021-02-25 MJ's Atomic Designs, LLC Supportive bra
JP7208639B2 (ja) * 2020-03-27 2023-01-19 株式会社コ・ラボ カップ部を有する衣類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81603A (en) * 1947-01-31 1949-09-13 Even Pul Foundations Inc Brassiere
US4444192A (en) * 1981-06-02 1984-04-24 International Playtex, Inc. Brassiere
US5045019A (en) * 1990-10-04 1991-09-03 Exquisite Form Industries, Inc. Bra with underarm X-feature
US5167566A (en) * 1992-04-14 1992-12-01 Wacoal America, Inc. Minimizing brassiere
US5823851A (en) * 1996-04-22 1998-10-20 Dicker; Timothy P. Bra sport top
JPH09302503A (ja) * 1996-05-14 1997-11-25 Wacoal Corp プリーツ部を有する衣類
JP3039383B2 (ja) * 1996-07-26 2000-05-0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グラフィクスコントローラ
NZ506550A (en) * 2000-08-25 2003-05-30 David William Otto Breast cup construction comprising three panels
US6685534B2 (en) * 2001-10-31 2004-02-03 Sara Lee Corporation Adjustable circular knit bra with stabilizing area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US6918812B2 (en) * 2003-10-09 2005-07-19 Sharon Giese Brassiere for improved breast support and enhancement
US20080125011A1 (en) * 2004-08-31 2008-05-29 Trifinity Limited Uplift Bra
JP2006124890A (ja) 2004-11-01 2006-05-18 Wacoal Corp 乳房カップ及び乳房カップ付き女性用衣類
JP4585281B2 (ja) 2004-11-08 2010-11-24 株式会社ワコール カップおよびカップ付き女性用衣類
JP4673182B2 (ja) * 2005-10-18 2011-04-20 アサヒマカム株式会社 衣類
US20070298680A1 (en) * 2006-06-21 2007-12-27 Nathalie Martinet Bra structures with variable rigidity fabrics
JP5118521B2 (ja) * 2008-03-19 2013-01-16 株式会社ワコール カップ部を有する衣類
US8167678B2 (en) * 2008-08-14 2012-05-01 Maidenform, Inc. Bra cup for augmenting breasts and brassiere having the sam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80239A1 (en) * 2014-05-30 2015-12-03 Clover Mystique Co. Limited Gar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070285A (ja) 2014-04-21
US20140087624A1 (en) 2014-03-27
JP6123207B2 (ja) 2017-05-10
US9314054B2 (en) 2016-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05600U (zh) 具有罩杯部的衣物
US8506347B2 (en) Combination brassiere and tank top
CN103607915B (zh) 具有罩杯部的衣服
CN203121062U (zh) 女士无缝运动背心
US9149076B2 (en) Garment with support back-region
US20150208737A1 (en) Garment shap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5101822A (zh) 具有罩杯部的衣服
US9655386B2 (en) Nursing garments
CN202286362U (zh) 运动裤
CN202842389U (zh) 原生修身女裤
CN201491730U (zh) 一种塑形可外穿胸衣
CN203692583U (zh) 一种牛仔束腹裤
CN104041947A (zh) 一种保暖且韧性好的女式防水健康上衣
CN205125068U (zh) 一种无钢圈自成型内衣
CN203676160U (zh) 一种可外穿文胸
CN204888826U (zh) 一种针织面料正装裤缝制结构
CN202907810U (zh) 女士无袖礼服
JP5557557B2 (ja) 女性用衣類
CN204292208U (zh) 仿生学红豆绒女式保暖裤
JP3161219U (ja) 女性用衣料
CN214229871U (zh) 一种大罩杯短文胸
JP6279841B2 (ja) 複合衣料
CN203121036U (zh) 一种塑胸内衣
CN215736975U (zh) 一种带内贴的新型内衣
CN211882234U (zh) 运动胸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