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00142U - 用于并联行星轮系的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并联行星轮系的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00142U
CN203500142U CN201320638093.1U CN201320638093U CN203500142U CN 203500142 U CN203500142 U CN 203500142U CN 201320638093 U CN201320638093 U CN 201320638093U CN 203500142 U CN203500142 U CN 2035001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aulic fluid
fluid port
communicated
valve
solenoid direc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3809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保群
汪韶杰
李磊
夏光
彭建刚
盛楠
王阳洋
吴惠
张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32063809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001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001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0014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并联行星轮系的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三个双向作用油缸、四个单向作用油缸、梭阀、三个外控型2位3通的滑阀、外控型2位5通的驻车阀、两个2位3通的互锁阀、九个2位3通电磁换向阀,还包括主供油油管、倒挡油管、前进挡油管、手控滑阀和油槽。本实用新型通过人工手动控制手控滑阀可使变速器具有驻车、倒车、空挡和前进4种状态;通过液压控制系统中各个阀的不同阀位组合,可使变速器实现8个前进挡和2个倒挡,并可实现前进挡换挡过程中对换入挡位的预置;在变速器电子控制单元(TCU)完全失效时具有以前进挡D1和倒挡R1行驶的“应急跛行”的功能。

Description

用于并联行星轮系的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用于车辆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用于车辆并联行星轮系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变速器分为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手动变速器只能通过人工手动操作进行换挡,自动变速器则可以实现自动换挡;根据结构,自动变速器分为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动力换挡自动变速器(AT)、无级变速器(CVT)和双离合器变速器(DSG)等几种型式。目前,自动变速器的自动换挡功能一般是通过变速器电子控制单元(TCU)控制换挡伺服和执行系统来实现的;换挡伺服和执行系统又可分为电动、气动和液压三种类型,而通常最多采用的主要是液压控制系统。在液压换挡伺服和执行控制系统中,根据控制信号、伺服元件和执行机构类型,又可分为全液压控制和电液控制两大类。全液压控制是指控制信号和伺服执行过程全部为液压方式,由于必须将驾驶员操作意图、发动机和车辆工作状态等全部转换为液压信号用以控制自动变速,导致系统复杂、控制精度低、响应慢、故障率高,在现代车辆自动变速控制中已不再采用;电液控制是使用电磁阀作为伺服控制元件控制换挡执行系统的作动器来实现自动变速,目前大多数车辆用自动变速器采用的都是这种型式。在自动变速电液控制系统中,根据电磁阀对换挡执行机构作动器油路的控制方式,可分为直接控制式和间接控制式两种基本类型;直接控制式是以比例电磁阀和多位电磁阀对作动器油路进行控制以完成变速换挡,其优点是系统结构相对简单、换挡精度高、响应快,缺点是所使用的电磁阀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对电磁阀性能和控制精度要求高、对液压油污染敏感,系统故障率相对较高;间接控制式是通过利用结构简单的电磁开关阀、电磁换向阀或脉宽调制型电磁开关阀(PWM控制)对继动滑阀的控制,间接控制作动器油路完成变速换挡,虽然其系统零部件较多、结构相对复杂、控制响应相对较慢,但所用电磁阀结构简单、控制容易,对电磁阀性能和控制精度要求低,系统对液压油污染不敏感,系统故障率、加工难度和制造成本也相对较低;结合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两种型式,还可形成混合控制式液压控制系统,其特点是以结构简单的电磁换向阀直接控制部分作动器油路、同时通过利用简单的电磁开关阀、电磁换向阀或脉宽调制型电磁开关阀(PWM控制)对继动滑阀的控制,间接控制另外一部分作动器油路,因而混合型液压控制系统兼具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两种型式的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降低车辆变速器换挡液压控制系统零部件加工难度及制造成本,提高系统可靠性,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具有2个倒挡和8个前进挡的并联行星轮系的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用于并联行星轮系的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三个双向作用油缸,分别为第一双向油缸13、第二双向油缸14和第三双向油缸15;四个单向作用油缸,分别为第一单向油缸24、第二单向油缸25、第三单向油缸26和第四单向油缸27;梭阀16;三个外控型2位3通的滑阀,分别为第一滑阀17、第二滑阀18和第三滑阀19;外控型2位5通的驻车阀28;两个2位3通的互锁阀,分别为第一互锁阀29和第二互锁阀30;九个2位3通电磁换向阀,分别为第一电磁换向阀20、第二电磁换向阀21、第三电磁换向阀22、第四电磁换向阀23、第五电磁换向阀31、第六电磁换向阀32、第七电磁换向阀33、第八电磁换向阀34、第九电磁换向阀35;还包括主供油油管201、倒挡油管202、前进挡油管203、手控滑阀12和油槽11;
所述第一双向油缸13无杆腔的油口A连通着第一滑阀17的油口B、有杆腔的油口B同时连通着第一滑阀17的第一油口A和第一电磁换向阀20的油口A;所述第一滑阀17的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控制油口X连通着梭阀16的第三油口B;所述梭阀16的第一油口A1连通着倒挡油管202的一端、第二油口A2同时连通着第二滑阀18的控制油口X、第三滑阀19的控制油口X和第四电磁换向阀23的油口A;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20的进油口P连通着前进挡油管203、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所述第四电磁换向阀23的进油口P连通着前进挡油管203、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当同时对其无杆腔油口A和有杆腔油口B供油时可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倒挡R换向挂挡,当对其无杆腔油口A泄油、同时对其有杆腔油口B供油时可使其活塞移至左位实现前进挡D换向挂挡,当同时对其无杆腔油口A和有杆腔油口B泄油时可使其活塞静止于所处位置;
所述第二双向油缸14无杆腔的油口A连通着第二滑阀18的油口B、有杆腔的油口B同时连通着第二滑阀18的油口A和第二电磁换向阀21的油口A;所述第二滑阀18的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21的进油口P连通着前进挡油管203、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当同时对其无杆腔油口A和有杆腔油口B供油时可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前进挡D1或前进挡D5或倒挡R1或倒挡R2的挡位预置,当对其无杆腔油口A泄油、同时对其有杆腔油口B供油时可使其活塞移至左位实现前进挡D3或前进挡D7的挡位预置,当同时对其无杆腔油口A和有杆腔油口B泄油时可使其活塞静止于所处位置;
所述第三双向油缸15无杆腔的油口A连通着第三滑阀19的油口B、有杆腔的油口B同时连通着第三滑阀19的油口A和第三电磁换向阀22的油口A;所述第三滑阀19的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所述第三电磁换向阀22的进油口P连通着前进挡油管203、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当同时对其无杆腔油口A和有杆腔油口B供油时可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前进挡D2或前进挡D6的挡位预置,当对其无杆腔油口A泄油、同时对其有杆腔油口B供油时可使其活塞移至左位实现前进挡D4或前进挡D8的挡位预置,当同时对其无杆腔油口A和有杆腔油口B泄油时可使其活塞静止于所处位置;
所述第一单向油缸24的油口A同时连通着第一互锁阀29的第一油口A、第一控制油口X和第五电磁换向阀31的油口A;所述第五电磁换向阀31的进油口P连通着前进挡油管203、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对第一单向油缸24的油口A供油时可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倒车挡R1或前进挡D1或前进挡D3的传动,对第一单向油缸24的油口A泄油时可使其活塞在复位弹簧作用下移至左位中断倒车挡R1或前进挡D1或前进挡D3的传动;
所述第二单向油缸25的油口A同时连通着第一互锁阀29的第二油口B、第二控制油口Y和第六电磁换向阀32的油口A;所述第六电磁换向阀32的进油口P连通着前进挡油管203、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所述第一互锁阀29的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对第二单向油缸25的油口A供油时可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倒挡R2或前进挡D5或前进挡D7的传动,对第二单向油缸25的油口A泄油时可使其活塞在复位弹簧作用下移至左位中断倒挡R2或前进挡D5或前进挡D7的传动;
所述第三单向油缸26的油口A连通着驻车阀28的第三油口A1,对其油口A供油时可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前进挡D2或前进挡D4的传动,对其油口A泄油时可使其活塞在复位弹簧作用下移至左位中断前进挡D2或前进挡D4的传动;
所述第四单向油缸27的油口A连通着驻车阀28的第四油口B1;所述驻车阀28的第一油口A同时连通着第二互锁阀30的第一油口A、第一控制油口X和第七电磁换向阀33的油口A,驻车阀28的第二油口B同时连通着第二互锁阀30的第二油口B、第二控制油口Y和第八电磁换向阀34的油口A,驻车阀28的进油口P和控制油口X同时连通着第九电磁换向阀35的油口A;所述第二互锁阀30的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所述第七电磁换向阀33的进油口P连通着前进挡油管203、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所述第八电磁换向阀34的进油口P连通着前进挡油管203、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所述第九电磁换向阀35的进油口P连通着前进挡油管203、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对第四单向油缸27的油口A供油时可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前进挡D6或前进挡D8的传动,对第四单向油缸27的油口A泄油时可使其活塞在复位弹簧作用下移至左位中断前进挡D6或前进挡D8的传动。
所述三个双向作用油缸均为单活塞杆双向作用油缸,所述四个单向作用油缸均为带弹簧复位的单活塞杆单作用油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液压控制系统,可与具有2个倒挡和8个前进挡的并联行星轮系变速器配套;
2.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液压控制系统,通过人工手动控制手控滑阀12可使变速器具有驻车(P)、倒车(R)、空挡(N)和前进(D)4种状态;通过液压控制系统中各个阀的不同阀位组合,可使变速器实现8个前进挡和2个倒挡,并可实现前进挡换挡过程中对换入挡位的预置(换入挡位的预先挂挡);
3.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第一互锁阀29能够实现第一单向油缸24和第二单向油缸25之间的动作互锁,可以有效避免倒挡R1与R2之间、前进挡D1与D5之间、前进挡D3与D7之间的传动干涉;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第二互锁阀30能够实现第三单向油缸26和第四单向油缸27之间的动作互锁,可以有效避免前进挡D2与D6之间、前进挡D4与D8之间的传动干涉;
4.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液压控制系统,在变速器电子控制单元(TCU)完全失效时,仅通过对手控滑阀12的操作就可使变速器实现前进挡D与倒挡R的换向挂挡、挂挡与传动,从而使车辆在变速器电子控制单元(TCU)完全失效时具有以前进挡D1和倒挡R1行驶的“应急跛行”的功能;
5.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液压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外控型2位5通驻车阀28的阀位,可以使变速器在P挡时具有液压驻车制动功能;
6.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液压控制系统,可以在车辆以前进挡D1或倒挡R1起步时,使变速器具有坡道辅助起步功能(坡道防溜坡起步功能);
⒎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液压控制系统,在用于控制九个电磁换向阀(20、21、22、23、31、32、33、34、35)的变速器电子控制单元TCU中加入自动变速控制软件后,可实现变速器2个倒挡之间或8个前进挡之间的自动变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1中序号:油槽11、手控滑阀12、第一双向油缸13、第二双向油缸14、第三双向油缸15、梭阀16、第一滑阀17、第二滑阀18、第三滑阀19、第一电磁换向阀20、第二电磁换向阀21、第三电磁换向阀22、第四电磁换向阀23、第一单向油缸24、第二单向油缸25、第三单向油缸26、第四单向油缸27、驻车阀28、第一互锁阀29、第二互锁阀30、第五电磁换向阀31、第六电磁换向阀32、第七电磁换向阀33、第八电磁换向阀34、第九电磁换向阀35、主供油油管201、倒挡油管202、前进挡油管2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实施例
参见图1,用于并联行星轮系的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三个双向作用油缸,分别为第一双向油缸13、第二双向油缸14和第三双向油缸15;四个单向作用油缸,分别为第一单向油缸24、第二单向油缸25、第三单向油缸26和第四单向油缸27;梭阀16;三个外控型2位3通的滑阀,分别为第一滑阀17、第二滑阀18和第三滑阀19;外控型2位5通的驻车阀28;两个2位3通的互锁阀,分别为第一互锁阀29和第二互锁阀30;九个2位3通电磁换向阀,分别为第一电磁换向阀20、第二电磁换向阀21、第三电磁换向阀22、第四电磁换向阀23、第五电磁换向阀31、第六电磁换向阀32、第七电磁换向阀33、第八电磁换向阀34、第九电磁换向阀35;还包括主供油油管201、倒挡油管202、前进挡油管203、手控滑阀12和油槽11;
所述第一双向油缸13无杆腔的油口A连通着第一滑阀17的油口B、有杆腔的油口B同时连通着第一滑阀17的第一油口A和第一电磁换向阀20的油口A;所述第一滑阀17的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控制油口X连通着梭阀16的第三油口B;所述梭阀16的第一油口A1连通着倒挡油管202的一端、第二油口A2同时连通着第二滑阀18的控制油口X、第三滑阀19的控制油口X和第四电磁换向阀23的油口A;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20的进油口P连通着前进挡油管203、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所述第四电磁换向阀23的进油口P连通着前进挡油管203、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当同时对其无杆腔油口A和有杆腔油口B供油时可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倒挡R换向挂挡,当对其无杆腔油口A泄油、同时对其有杆腔油口B供油时可使其活塞移至左位实现前进挡D换向挂挡,当同时对其无杆腔油口A和有杆腔油口B泄油时可使其活塞静止于所处位置;
所述第二双向油缸14无杆腔的油口A连通着第二滑阀18的油口B、有杆腔的油口B同时连通着第二滑阀18的油口A和第二电磁换向阀21的油口A;所述第二滑阀18的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21的进油口P连通着前进挡油管203、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当同时对其无杆腔油口A和有杆腔油口B供油时可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前进挡D1或前进挡D5或倒挡R1或倒挡R2的挡位预置,当对其无杆腔油口A泄油、同时对其有杆腔油口B供油时可使其活塞移至左位实现前进挡D3或前进挡D7的挡位预置,当同时对其无杆腔油口A和有杆腔油口B泄油时可使其活塞静止于所处位置;
所述第三双向油缸15无杆腔的油口A连通着第三滑阀19的油口B、有杆腔的油口B同时连通着第三滑阀19的油口A和第三电磁换向阀22的油口A;所述第三滑阀19的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所述第三电磁换向阀22的进油口P连通着前进挡油管203、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当同时对其无杆腔油口A和有杆腔油口B供油时可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前进挡D2或前进挡D6的挡位预置,当对其无杆腔油口A泄油、同时对其有杆腔油口B供油时可使其活塞移至左位实现前进挡D4或前进挡D8的挡位预置,当同时对其无杆腔油口A和有杆腔油口B泄油时可使其活塞静止于所处位置;
所述第一单向油缸24的油口A同时连通着第一互锁阀29的油口A、第一控制油口X和第五电磁换向阀31的油口A;所述第五电磁换向阀31的进油口P连通着前进挡油管203、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对第一单向油缸24的油口A供油时可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倒车挡R1或前进挡D1或前进挡D3的传动,对第一单向油缸24的油口A泄油时可使其活塞在复位弹簧作用下移至左位中断倒车挡R1或前进挡D1或前进挡D3的传动;
所述第二单向油缸25的油口A同时连通着第一互锁阀29的第二油口B、第二控制油口Y和第六电磁换向阀32的油口A;所述第六电磁换向阀32的进油口P连通着前进挡油管203、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所述第一互锁阀29的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对第二单向油缸25的油口A供油时可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倒挡R2或前进挡D5或前进挡D7的传动,对第二单向油缸25的油口A泄油时可使其活塞在复位弹簧作用下移至左位中断倒挡R2或前进挡D5或前进挡D7的传动;
所述第三单向油缸26的油口A连通着驻车阀28的第三油口A1,对其油口A供油时可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前进挡D2或前进挡D4的传动,对其油口A泄油时可使其活塞在复位弹簧作用下移至左位中断前进挡D2或前进挡D4的传动;
所述第四单向油缸27的油口A连通着驻车阀28的第四油口B1;所述驻车阀28的第一油口A同时连通着第二互锁阀30的油口A、第一控制油口X和第七电磁换向阀33的油口A,驻车阀28的第二油口B同时连通着第二互锁阀30的第二油口B、第二控制油口Y和第八电磁换向阀34的油口A,驻车阀28的进油口P和控制油口X同时连通着第九电磁换向阀35的油口A;所述第二互锁阀30的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所述第七电磁换向阀33的进油口P连通着前进挡油管203、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所述第八电磁换向阀34的进油口P连通着前进挡油管203、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所述第九电磁换向阀35的进油口P连通着前进挡油管203、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对第四单向油缸27的油口A供油时可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前进挡D6或前进挡D8的传动,对第四单向油缸27的油口A泄油时可使其活塞在复位弹簧作用下移至左位中断前进挡D6或前进挡D8的传动。
所述三个双向作用油缸均为单活塞杆双向作用油缸,所述四个单向作用油缸均为带弹簧复位的单活塞杆单作用油缸。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参见图1,发动机起动时,手控滑阀12必须置于P位;当发动机起动进入正常怠速运转后,通过变速器电子控制单元TCU控制使各个电磁阀、滑阀和油缸处于常态。第一电磁换向阀20的常态为通电处于左右位、进油口P截止、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与第一电磁换向阀20的油口A连通的第一双向油缸13的有杆腔油口B可以通过第一电磁换向阀20的油口A和第一电磁换向阀20的泄油口T泄油。第一滑阀17的控制油口X通过梭阀16的油口B和第一油口A1、倒挡油管202、手控滑阀12的第一油口A和手控滑阀12的泄油口T泄油,因此第一滑阀17的常态为左位、油口A截止同时油口B连通其泄油口T,使与第一滑阀17的油口B连通的第一双向油缸13的无杆腔油口A可以通过第一滑阀17的油口B和泄油口T泄油。第二电磁换向阀21的常态为通电处于左右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其泄油口T,使与第二电磁换向阀21的油口A连通的第二双向油缸14的有杆腔油口B可以通过第二电磁换向阀21的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第二滑阀18的常态为左位、泄油口T截止同时油口B连通其油口A,使与第二滑阀18的油口B连通的第二双向油缸14的无杆腔油口A可以通过第二滑阀18的油口B和油口A、第二电磁换向阀21的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第三电磁换向阀22的常态为通电处于左右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与第三电磁换向阀22的油口A连通的第三双向油缸15的有杆腔油口B可以通过第三电磁换向阀22的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第三滑阀19的常态为左位、其油口T截止同时油口B连通油口A,使与第三滑阀19的油口B连通的第三双向油缸15的无杆腔油口A可以通过第三滑阀19的油口B和油口A、第三电磁换向阀22的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第四电磁换向阀23的常态为断电处于左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同时与第四电磁换向阀23的油口A连通的第二滑阀18的控制油口X和第三滑阀19的控制油口X可以通过第四电磁换向阀23的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从而使第二滑阀18和第三滑阀19保持在左位常态位置。第五电磁换向阀31的常态为通电处于右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与第五电磁换向阀31的油口A连通的第一单向油缸24的油口A和第一互锁阀29的第一控制油口X可以通过第五电磁换向阀31的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第六电磁换向阀32的常态为通电处于右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与第六电磁换向阀32的油口A连通的第二单向油缸25的油口A和第一互锁阀29的第二控制油口Y可以通过第六电磁换向阀32的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第一互锁阀29的常态为左位、第一油口A截止,同时第二油口B连通泄油口T、第一控制油口X和第二控制油口Y皆处于泄压状态。第七电磁换向阀33的常态为断电处于左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与驻车阀28的第三油口A1连通的第三单向油缸26的油口A可以通过驻车阀28的第三油口A1和第一进油口A、第七电磁换向阀33的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同时也使与第七电磁换向阀33的油口A连通的第二互锁阀30的第一控制油口X可以通过第七电磁换向阀33的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第八电磁换向阀34的常态为断电处于左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与驻车阀28的第四油口B1连通的第四单向油缸27的油口A可以通过驻车阀28的第四油口B1和第二油口B、第八电磁换向阀34的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同时也使与第八电磁换向阀34的油口A连通的第二互锁阀30的第二控制油口Y可以通过第八电磁换向阀34的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第二互锁阀30的常态为左位、第一油口A截止,同时第二油口B连通泄油口T、第一控制油口X和第二控制油口Y皆处于泄压状态。第九电磁换向阀35的常态为断电处于左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与第九电磁换向阀35的油口A连通的驻车阀28的控制油口X可以通过第九电磁换向阀35的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驻车阀28的常态为左位、第一油口A连通第三油口A1,同时第二油口B连通第四油口B1、进油口P截止;但是,当对控制油口X供油时,驻车阀28为右位、第一油口A和第二油口B同时截止,使第二互锁阀30失去互锁作用、并使驻车阀28的进油口P同时连通第三油口A1和第四油口B1;第一双向油缸13、第二双向油缸14和第三双向油缸15的常态为静止于中位N位置;第一单向油缸24、第二单向油缸25、第三单向油缸26和第四单向油缸27的常态为左位N位置。
驻车时,手控滑阀12置于驻车挡P位,进油口P连通第二油口B、泄油口T连通第一油口A,使第一滑阀17的控制油口X通过梭阀16的油口B、第一油口A1、倒挡油管202、手滑控阀12的第一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从而使第一滑阀17处于左位、油口B连通泄油口T,主供油油管201经手控滑阀12的进油口P、第二油口B对前进挡油管203供油,通过变速器电子控制单元(TCU)的调控,使各个电磁阀、滑阀和油缸全部处于各自的常态。
倒车时,手控滑阀12由P位拨至R位,泄油口T截止、进油口P同时连通第一油口A和其第二油口B,主供油油管201中的油液经手控滑阀12的进油口P后、分别经第一油口A进入倒挡油管202和经第二油口B进入前进挡油管203;进入倒挡油管202中的油液经梭阀16的第一油口A1和油口B对第一滑阀17的控制油口X供油使其处于右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油口B;第一电磁换向阀20断电处于左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一电磁换向阀20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一双向油缸13的有杆腔油口B供油,并且同时经第一电磁换向阀20的进油口P和油口A、第一滑阀17的油口A和油口B对第一双向油缸13的无杆腔油口A供油,使第一双向油缸13的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倒挡R的换向挂挡,然后,第一电磁换向阀20通电处于右位、使第一双向油缸13的无杆腔油口A和有杆腔油口B同时处于泄油状态、从而使第一双向油缸13的活塞静止于右位;此后,第二电磁换向阀21断电处于左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二电磁换向阀21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二双向油缸14的有杆腔油口B供油,与此同时经第二电磁换向阀21的进油口P和油口A、第二滑阀18的油口P和油口A对第二双向油缸14的无杆腔油口A供油使其活塞右移实现倒挡R1和R2的挡位预置,然后,第二电磁换向阀21通电处于右位、使第二双向油缸14的无杆腔油口A和有杆腔油口B同时处于泄油状态、从而使第二双向油缸14的活塞静止于右位;随后,第五电磁换向阀31断电处于左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五电磁换向阀31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一单向油缸24的油口A供油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R1挡传动,与此同时对第一互锁阀29的第一控制油口X供油使其处于左位、第一油口A截止,并且第二油口B连通其泄油口T、使第二单向油缸25的油口A始终经第一互锁阀29的第二油口B和泄油口T泄油而不能形成倒挡R2的传动,从而避免了倒挡R1和R2之间的传动干涉。
由R1挡换入R2挡时,第五电磁换向阀31通电处于右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第一单向油缸24的油口A和第一互锁阀29的第一控制油口X同时经第五电磁换向阀31的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使第一单向油缸24的活塞移至左位中断R1挡传动;随后,第六电磁换向阀32断电处于左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六电磁换向阀32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二单向油缸25的油口A供油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R2挡传动,与此同时对第一互锁阀29的第二控制油口Y供油使其处于右位、第二油口B截止,并且第一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第一单向油缸24的油口A始终经第一互锁阀29的第一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而不能形成倒挡R1的传动,从而避免了倒挡R2和R1之间的传动干涉。
由R2挡换入R1挡时,第六电磁换向阀32通电处于右位、随后第五电磁换向阀31断电处于左位,即可中断R2挡动力、实现R1挡传动。
由倒挡R1换入驻车挡时,手控滑阀12由R位拨至P位、进油口P连通第二油口B,并且第一油口A连通泄油口T、第一滑阀17的控制油口X通过梭阀16的油口B和第一油口A1、倒挡油管202、手控滑阀12的第一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从而处于左位、油口A截止,并且油口B连通泄油口T、使第一双向油缸13的无杆腔油口A通过第一滑阀17的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此后,第一电磁换向阀20断电处于左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一电磁换向阀20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一双向油缸13的有杆腔油口B供油使其活塞左移,当其活塞移动到中间N位时,第一电磁换向阀20通电处于右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其泄油口T、使第一双向油缸13的无杆腔油口A和有杆腔油口B同时处于泄油状态从而使其活塞静止于中位N,与此同时,第五电磁换向阀31通电处于右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第一单向油缸24的油口A通过第五电磁换向阀31的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从而使其活塞移至左位中断R1挡传动;随后,第四电磁换向阀23通电处于右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四电磁换向阀23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二滑阀18的控制油口X供油使其处于右位、油口A截止,并且油口B连通泄油口T、使第二双向油缸14的无杆腔油口A通过第二滑阀18的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之后,第二电磁换向阀21断电处于左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二电磁换向阀21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二双向油缸14的有杆腔油口B供油使其活塞左移,当第二双向油缸14的活塞左移至中间N位时,第二电磁换向阀21通电处于右位、使其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其泄油口T、使第二双向油缸14的无杆腔油口A和有杆腔油口B同时处于泄油状态从而使第二双向油缸14的活塞静止于中位N;至此,所有电磁换向阀、滑阀和油缸全部恢复到各自在P挡时的常态。
由倒挡换入空挡时,手控滑阀12由R位拨至N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第一油口A和第二油口B同时连通泄油口T、使与第一油口A连通的倒挡油管202和与第二油油口B连通的前进挡油管203同时经泄油口T泄油,此时无论第五电磁换向阀31、第六电磁换向阀32、第七电磁换向阀33和第八电磁换向阀34处于通电还是断电状态,第一单向油缸24的油口A、第二单向油缸25的油口A、第三单向油缸26的油口A和第四单向油缸27的油口A全部处于泄油状态、不能形成任何挡位的传动从而实现了空挡。
由空挡换入倒挡时,手控滑阀12由N位拨至R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同时连通第一油口A和第二油口B,主供油油管201中的油液经手控滑阀12的泄油口P后,分别经手控滑阀12的第一油口A进入倒挡油管202、经第二油口B进入前进挡油管203,倒挡油管202中的油液经梭阀16的第一油口A1和油口B对第一滑阀17的控制油口X供油,使第一滑阀17处于右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其油口B;第一电磁换向阀20断电处于左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一电磁换向阀20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一双向油缸13的有杆腔油口B供油,同时经第一电磁换向阀20的进油口P和油口A、第一滑阀17的油口A和油口B对第一双向油缸13的无杆腔油口A供油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倒挡R的换向挂挡,然后,第一电磁换向阀20通电处于右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第一双向油缸13的无杆腔油口A和有杆腔油口B同时处于泄油状态从而使其活塞静止于右位;此后,第二电磁换向阀21断电处于左位、使其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二电磁换向阀21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二双向油缸14的有杆腔油口B供油,同时经第二电磁换向阀21的进油口P和油口A、第二滑阀18的油口A和油口B对第二双向油缸14的无杆腔油口A供油使其活塞右移实现倒挡R1和R2的挡位预置,然后,第二电磁换向阀21通电处于右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第二双向油缸14的无杆腔油口A和有杆腔油口B同时处于泄油状态从而使其活塞静止于右位;随后第五电磁换向阀31断电处于左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五电磁换向阀31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一单向油缸24的油口A供油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R1挡传动,同时对第一互锁阀29的第一控制油口X供油使其处于左位、第一油口A截止,并且第二油口B连通泄油口T、使第二单向油缸25的油口A始终经第一互锁阀29的第二油口B和泄油口T泄油而不能形成倒挡R2的传动,从而避免了倒挡R1和R2之间的传动干涉。
车辆前进时,手控滑阀12由N位拨至D位、进油口P连通第二油口B,并且第一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第一滑阀17的控制油口X经梭阀16的油口B和第一油口A1、倒挡油管202、手控滑阀12的第一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从而使其处于左位,主供油油管201的油液经手控滑阀12的进油口P和第二油口B进入前进挡油管203;第一电磁换向阀20断电处于左位、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一电磁换向阀20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一双向油缸13的有杆腔油口B供油使其活塞移至左位实现前进挡D的换向挂挡,然后,第一电磁换向阀20通电处于右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第一双向油缸13的无杆腔油口A和有杆腔油口B同时处于泄油状态从而使其活塞静止于左位;此后,第二电磁换向阀21断电处于左位、使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其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二电磁换向阀21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二双向油缸14的有杆腔油口B供油,同时经第二电磁换向阀21的进油口P和油口A、第二滑阀18的油口A和油口B对第二双向油缸14的无杆腔油口A供油,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前进挡D1和D5的挡位预置,然后,第二电磁换向阀21通电处于右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第二双向油缸14的无杆腔油口A和有杆腔油口B同时处于泄油状态从而使其活塞静止于右位;随后,第五电磁换向阀31断电处于左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五电磁换向阀31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一单向油缸24的油口A供油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D1挡传动,同时对第一互锁阀29的第一控制油口X供油使其处于左位、第一油口A截止,并且第二油口B连通泄油口T、使第二单向油缸25的油口A始终经第一互锁阀29的第二油口B和泄油口T泄油而不能形成前进挡D5的传动,从而避免了前进挡D1和D5之间的传动干涉。
由D1挡换入空挡时,手控滑阀12由D位拨至N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第一油口A和第二油口B同时连通泄油口T、使与手控滑阀12的第一油口A连通的倒挡油管202和与油口B连通的前进挡油管203同时泄油口T泄油,此时无论第五电磁换向阀31、第六电磁换向阀32、第七电磁换向阀33和第八电磁换向阀34处于通电还是断电状态,第一单向油缸24的油口A、第二单向油缸25的油口A、第三单向油缸26的油口A和第四单向油缸27的油口A全部处于泄油状态、不能形成任何挡位的传动从而实现了空挡。
由D1挡换入D2挡时,第三电磁换向阀22断电处于左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三电磁换向阀22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三双向油缸15的有杆腔油口B供油、同时经第三电磁换向阀22的进油口P和油口A、第三滑阀19的油口A和油口B对第三双向油缸15的无杆腔油口A供油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前进挡D2和D6的挡位预置,然后,第三电磁换向阀22通电处于右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第三双向油缸15的无杆腔油口A和有杆腔油口B同时处于泄油状态从而使其活塞静止于右位;此后,第五电磁换向阀31通电处于右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第一单向油缸24的油口A经第五电磁换向阀31的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使其活塞移至左位中断前进挡D1传动,同时使第一互锁阀29的第一控制油口X经第五电磁换向阀31的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随后,第七电磁换向阀33通电处于右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七电磁换向阀33的进油口P和油口A、驻车阀28的第一油口A和第三油口A1对第三单向油缸26的油口A供油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前进挡D2的传动,与此同时,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七电磁换向阀33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二互锁阀30的第一控制油口X供油使其处于左位、第一油口A截止,并且第二油口B连通泄油口T、使第四单向油缸27的油口A始终经第二互锁阀30的第二油口B和泄油口T泄油而不能形成前进挡D6的传动,从而避免了前进挡D2和D6之间的传动干涉。
由D2挡换入D1挡时,第七电磁换向阀33断电处于左位、随后第五电磁换向阀31断电处于左位,即可中断D2挡动力、实现D1挡传动。
由D2挡换入D3挡时,第四电磁换向阀23通电处于右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其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四电磁换向阀23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二滑阀18的控制油口X供油使其处于右位、油口A截止,并且油口B连通泄油口T、使第二双向油缸14的无杆腔油口A通过第二滑阀18的油口B和泄油口T泄油,此后,第二电磁换向阀21断电处于左位、使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二电磁换向阀21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二双向油缸14的有杆腔油口B供油使其活塞移至左位实现前进挡D3和D7的挡位预置,然后,第二电磁换向阀21通电处于右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泄油口T,与此同时第四电磁换向阀23断电处于左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第二双向油缸14的无杆腔油口A和有杆腔油口B同时处于泄油状态从而使第二双向油缸14活塞静止于左位;之后,第七电磁换向阀33断电处于左位、使其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第三单向油缸26的油口A经第七电磁换向阀33的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从而使其活塞移至左位中断前进挡D2的传动,与此同时,第二互锁阀30的第一控制油口X经第七电磁换向阀33的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随后,第五电磁换向阀31断电处于左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五电磁换向阀31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一单向油缸24的油口A供油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前进挡D3的传动, 与此同时对第一互锁阀29的第一控制油口X供油使其处于左位、第一油口A截止,并且第二油口B连通泄油口T、使第二单向油缸25的油口A始终经第一互锁阀29的第二油口B和泄油口T泄油而不能形成前进挡D7的传动,从而避免了前进挡D3和D7之间的传动干涉。
由D3挡换入D2挡时,第五电磁换向阀31通电处于右位、随后第七电磁换向阀33通电处于右位,即可中断D3挡动力、实现D2挡传动。
由D3挡换入D4挡时,第四电磁换向阀23通电处于右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四电磁换向阀23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三滑阀19的控制油口X供油使其处于右位、油口A截止,并且油口B连通泄油口T、使第三双向油缸15的无杆腔油口A通过第三滑阀19的油口B和泄油口T泄油,此后,第三电磁换向阀22断电处于左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其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三电磁换向阀22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三双向油缸15的有杆腔油口B供油使其活塞移至左位实现前进挡D4和D8的挡位预置,然后,第三电磁换向阀22通电处于右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泄油口T,与此同时第四电磁换向阀23断电处于右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第三双向油缸15的无杆腔油口A和有杆腔油口B同时处于泄油状态从而使其活塞静止于左位;之后,第五电磁换向阀31通电处于右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第一单向油缸24的油口A经第五电磁换向阀31的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使其活塞移至左位中断前进挡D3传动,与此同时第一互锁阀29的第一控制油口X经第五电磁换向阀31的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随后第七电磁换向阀33通电处于右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七电磁换向阀33的进油口P和油口A、驻车阀28的第一油口A和第三油口A1对第三单向油缸26的油口A供油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前进挡D4的传动,与此同时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七电磁换向阀33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二互锁阀30的第一控制油口X供油使其处于左位、第一油口A截止,并且第二油口B连通泄油口T、使第四单向油缸27的油口A始终经第二互锁阀30的第二油口B和泄油口T泄油而不能形成前进挡D8的传动,从而避免了前进挡D4和D8之间的传动干涉。
由D4挡换入D3挡时,第七电磁换向阀33断电处于左位、随后第五电磁换向阀31断电处于左位,即可中断D4挡动力、实现D3挡传动。
由D4挡换入D5挡时,第二电磁换向阀21断电处于左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二电磁换向阀21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二双向油缸14的有杆腔油口B供油,与此同时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二电磁换向阀21的进油口P和油口A、第二滑阀18的油口A和油口B对第二双向油缸14的无杆腔油口A供油,使第二双向油缸14的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前进挡D1和D5的挡位预置,然后,第二电磁换向阀21通电处于右位、使其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第二双向油缸14的无杆腔油口A和有杆腔油口B同时处于泄油状态从而使其活塞静止于右位;之后,第七电磁换向阀33断电处于左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第三单向油缸26的油口A经第七电磁换向阀33的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从而使其活塞移至左位中断前进挡D2的传动,与此同时第二互锁阀30的第一控制油口X经第七电磁换向阀33的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随后,第六电磁换向阀32断电处于左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六电磁换向阀32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二单向油缸25的油口A供油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前进挡D5的传动,与此同时对第一互锁阀29的第二控制油口Y供油使其右位、第二油口B截止,并且第一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第一单向油缸24的油口A始终经第一互锁阀29的第一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而不能形成前进挡D1的传动,从而避免了前进挡D5和D1之间的传动干涉。
由D5挡换入D4挡时,第六电磁换向阀32通电处于右位、随后第七电磁换向阀33通电处于右位,即可中断D5挡动力、实现D4挡传动。
由D5挡换入D6挡时,第三电磁换向阀22断电处于左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其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三电磁换向阀22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三双向油缸15的有杆腔油口B供油,与此同时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三电磁换向阀22的进油口P和油口A、第三滑阀19的油口A和油口B对第三双向油缸15的无杆腔油口A供油,使第三双向油缸15的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前进挡D2和D6的挡位预置,然后,第三电磁换向阀22通电处于右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第三双向油缸15的无杆腔油口A和有杆腔油口B同时处于泄油状态从而使其活塞静止于右位;此后,第六电磁换向阀32通电处于右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第二单向油缸25的油口A经第六电磁换向阀32的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从而使其活塞移至左位中断前进挡D5的传动,与此同时第一互锁阀29的第二控制油口Y经第六电磁换向阀32的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随后,第八电磁换向阀34通电处于右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八电磁换向阀34的进油口P和油口A、驻车阀28的第二油口B和第四油口B1对第四单向油缸27的油口A供油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前进挡D6的传动,与此同时,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八电磁换向阀34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二互锁阀30的第二控制油口Y供油使其处于右位、第二油口B截止,并且第一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第三单向油缸26的油口A始终经第二互锁阀30的第一油口A和油口T泄油而不能形成前进挡D2的传动,从而避免了前进挡D6和D2之间的传动干涉。
由D6挡换入D5挡时,第八电磁换向阀34断电处于左位、随后第六电磁换向阀32断电处于左位,即可中断D6挡动力、实现D5挡传动。
由D6挡换入D7挡时,第四电磁换向阀23通电处于右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四电磁换向阀23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二滑阀18的控制油口X供油使其处于右位、油口A截止,并且油口B连通泄油口T、使第二双向油缸14的无杆腔油口A通过第二滑阀18的油口B和泄油口T泄油,此后,第二电磁换向阀21断电处于左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二电磁换向阀21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二双向油缸14的有杆腔油口B供油使其活塞移至左位实现前进挡D3和D7的挡位预置,然后,第二电磁换向阀21通电处于右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泄油口T,与此同时第四电磁换向阀23断电处于左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第二双向油缸14的无杆腔油口A和有杆腔油口B同时处于泄油状态从而使其活塞静止于左位;之后,第八电磁换向阀34断电处于左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第四单向油缸27的油口A经第八电磁换向阀34的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从而使其活塞移至左位中断前进挡D6的传动,与此同时第二互锁阀30的第二控制油口Y经第八电磁换向阀34的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随后,第六电磁换向阀32断电处于左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六电磁换向阀32的进油口P和油口A同时对第二单向油缸25的油口A供油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前进挡D7的传动,与此同时对第一互锁阀29的第二控制油口Y供油使其处于右位、第二油口B截止,并且第一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第一单向油缸24的油口A始终经第一互锁阀29的第一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而不能形成前进挡D3的传动,从而避免了前进挡D7和D3之间的传动干涉。
由D7挡换入D6挡时,第六电磁换向阀32通电处于右位、随后第八电磁换向阀34通电处于右位,即可中断D7挡动力、实现D6挡传动。
由D7挡换入D8挡时,第四电磁换向阀23通电处于右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四电磁换向阀23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三滑阀19的控制油口X供油使其处于右位、油口A截止,并且油口B连通泄油口T、使第三双向油缸15的无杆腔油口A通过第三滑阀19的油口B和泄油口T泄油,之后,第三电磁换向阀22断电处于左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三电磁换向阀22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三双向油缸15的有杆腔油口B供油使其活塞移至左位实现前进挡D4和D8的挡位预置,然后,第三电磁换向阀22通电处于右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泄油口T,与此同时第四电磁换向阀23断电处于左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第三双向油缸15的无杆腔油口A和有杆腔油口B同时处于泄油状态从而使其活塞静止于左位;此后,第六电磁换向阀32通电处于右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第二单向油缸25的油口A经第六电磁换向阀32的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从而使其活塞移至左位中断前进挡D7的传动,与此同时第一互锁阀29的第二控制油口Y经第六电磁换向阀32的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随后,第八电磁换向阀34通电处于右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八电磁换向阀34的进油口P和油口A、驻车阀28的第二油口B和第四油口B1对第四单向油缸27的油口A供油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前进挡D8的传动,与此同时对第二互锁阀30的第二控制油口Y供油使其处于右位、第二油口B截止,并且第一油口A连通其泄油口T、使第三单向油缸26的油口A始终经第二互锁阀30的第一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而不能形成前进挡D4的传动,从而避免了前进挡D8和D4之间的传动干涉。
由D8挡换入D7挡时,第八电磁换向阀34断电处于左位、随后第六电磁换向阀32断电处于左位,即可中断D8挡动力、实现D7挡传动。
失效保护模式下的“应急跛行”功能:当发动机和液压供液系统能够正常工作、但变速器电子控制单元(TCU)出现故障时,变速器进入失效保护状态;此时,起动发动机之前必须将手控滑阀12置于N位置、进油口P截止,并且第一油口A和第二油口B同时连通泄油口T、使倒挡油管202和前进挡油管203同时处于泄油状态,发动机起动并且液压供液系统正常工作后,由于变速器电子控制单元(TCU)失效使得所有电磁换向阀(20、21、22、23、31、32、33、34、35)全部处于断电状态。
失效保护模式下倒挡时,手控滑阀12由N位拨至R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同时连通第一油口A和第二油口B,主供油油管201中的油液经手控滑阀12的进油口P后、分别经手控滑阀12的第一油口A进入倒挡油管202和经手控滑阀12的第二油口B进入前进挡油管203;进入倒挡油管202中的油液经梭阀16的第一油口A1和油口B对第一滑阀17的控制油口X供油使其处于右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油口B,此时因第一电磁换向阀20断电处于左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分别经第一电磁换向阀20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一双向油缸13的有杆腔油口B供油,与此同时经第一电磁换向阀20的进油口P和油口A、第一滑阀17的油口A和油口B对第一双向油缸13的无杆腔油口A供油,使第一双向油缸13的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倒挡R的换向挂挡;此时,第四电磁换向阀23因断电处于左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第二滑阀18的控制油口X经第四电磁换向阀23的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而使第二滑阀18处于左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其油口B,第二电磁换向阀21因断电处于左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使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分别经第二电磁换向阀21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二双向油缸14的有杆腔油口B供油、经第二电磁换向阀21的进油口P和油口A、第二滑阀18的油口A和油口B对第二双向油缸14的无杆腔油口A供油,使第二双向油缸14的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倒挡R1和R2的挂挡,同样,第五电磁换向阀31因断电处于左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五电磁换向阀31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一单向油缸24的油口A供油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倒挡R1的传动,与此同时对第一互锁阀29的第一控制油口X供油,此时虽然第六电磁换向阀32断电处于左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使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同样能够经第六电磁换向阀32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一互锁阀29的第二控制油口Y供油,但因经第五电磁换向阀31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一互锁阀29的第一控制油口X供油的油压与经第六电磁换向阀32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一互锁阀29的第二控制油口Y供油的油压相等,在第一互锁阀29的回位弹簧作用下使第一互锁阀29处于左位、第一油口A截止,并且第二油口B连通泄油口T,使第二单向油缸25的油口A始终经第一互锁阀29的第一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而不能形成倒挡R2的传动,从而在实现失效保护模式下的“应急跛行”倒挡R1传动时,避免了倒挡R1和R2之间的传动干涉。
失效保护模式下前进挡时,手控滑阀12由N位拨至D位、泄油口T连通第一油口A、进油口P连通第二油口B,使第一滑阀17的控制油口X经梭阀16的油口B和第一油口A1泄油从而使其处于左位、油口A截止,并且油口B连通泄油口T、使第一双向油缸13的无杆腔油口A经第一滑阀17的油口B和泄油口T泄油,同时主供油油管201中的油液经手控滑阀12的油口P和第二油口B进入前进挡油管203,此时第一电磁换向阀20因断电处于左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一电磁换向阀20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一双向油缸13的有杆腔油口B供油使其活塞移至左位实现前进挡D的换向挂挡;与此同时,第四电磁换向阀23因断电处于左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第二滑阀18的控制油口X经第四电磁换向阀23的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而使其处于左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其油口B,第二电磁换向阀21因断电处于左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使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分别经第二电磁换向阀21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二双向油缸14的有杆腔油口B供油、经第二电磁换向阀21的进油口P和油口A、第二滑阀18的油口A和油口B对第二双向油缸14的无杆腔油口A供油,使第二双向油缸14的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前进挡D1和D5的挂挡;同样,第五电磁换向阀31因断电处于左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五电磁换向阀31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一单向油缸24的油口A供油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前进挡D1的传动,与此同时对第一互锁阀29的第一控制油口X供油,此时虽然第六电磁换向阀32断电处于左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使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同样能够经第六电磁换向阀32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一互锁阀29的第二控制油口Y供油,但因经第五电磁换向阀31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一互锁阀29的第一控制油口X供油的油压与经第六电磁换向阀32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一互锁阀29的第二控制油口Y供油的油压相等,在第一互锁阀29的回位弹簧作用下使第一互锁阀29处于左位、第一油口A截止,并且第二油口B连通泄油口T、使第二单向油缸25的油口A始终经第一互锁阀29的第一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而不能形成前进挡D5的传动,从而在实现失效保护模式下的“应急跛行”前进挡D1传动时,避免了前进挡D1和D5之间的传动干涉。
P挡时的液压驻车功能
车辆由行驶状态转换为驻车状态,需要首先踩下车辆脚制动踏板使车辆制动并且停止后,将手控滑阀12置于P位、泄油口T连通第一油口A、同时进油口P连通第二油口B,在变速器电子控制单元(TCU)调控下使所有阀和油缸全部回复到常态;此时如松开脚制动踏板将使车辆失去驻车制动力,当变速器电子控制单元(TCU)探测到脚制动踏板松开、车辆失去制动能力时,变速器电子控制单元(TCU)将控制第九电磁换向阀35通电使其处于右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九电磁换向阀35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驻车阀28的控制油口X供油使其处于右位、第一油口A和第二油口B同时截止,并且进油口P同时连通第三油口A1和第四油口B1,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九电磁换向阀35的进油口P和油口A、驻车阀28的进油口P后分为两路,一路油液经驻车阀28的第三油口A1对第三单向油缸26的油口A供油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另一路油液经驻车阀28的第四油口B1对第四单向油缸27的油口A供油使其活塞移至右位;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液压控制系统配套的并联行星轮系变速器中任一行星轮系发生运动干涉时会产生是车辆制动的作用,因此,当第三单向油缸26和第四单向油缸27的活塞同处于右位时使得变速器中的一个行星轮系产生运动干涉从而形成使车辆制动的作用,由此即可实现P挡时的液压驻车功能。
坡道辅助起步功能
车辆倒挡坡道起步时,手控滑阀12置于R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同时连通第一油口A和第二油口B,主供油油管201中的油液经手控滑阀12的进油口P后、分别经第一油口A进入倒挡油管202和经第二油口B进入前进挡油管203;当变速器电子控制单元(TCU)探测到车辆有向前溜坡趋势时,首先通过与形成P挡时的液压驻车功能相同的控制使车辆制动以防止溜坡,与此同时倒挡油管202中的油液经梭阀16的第一油口A1和油口B对第一滑阀17的控制油口X供油使其处于右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油口B;第一电磁换向阀20断电处于左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一电磁换向阀20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一双向油缸13的有杆腔油口B供油,同时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一电磁换向阀20的进油口P和油口A、第一滑阀17的油口A和油口B对第一双向油缸13的无杆腔油口A供油,使第一双向油缸13的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倒挡R的换向挂挡,然后,第一电磁换向阀20通电处于右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第一双向油缸13的无杆腔油口A和有杆腔油口B同时处于泄油状态从而使其活塞静止于右位;此后,第二电磁换向阀21断电处于左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二电磁换向阀21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二双向油缸14的有杆腔油口B供油,同时经第二电磁换向阀21的进油口P和油口A、第二滑阀18的油口P和油口A对第二双向油缸14的无杆腔油口A供油,使第二双向油缸14的活塞右移实现倒挡R1和R2的挡位预置,然后,第二电磁换向阀21通电处于右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第二双向油缸14的无杆腔油口A和有杆腔油口B同时处于泄油状态从而使其活塞静止于右位;随后,第九电磁换向阀35断电处于左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驻车阀28的控制油口X通过第九电磁换向阀35的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而使其处于左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第一油口A连通第三油口A1、第二油口B连通第四油口B1、使第三单向油缸26和第四单向油缸27的活塞同时移动到左位从而解除制动作用;在第九电磁换向阀35断电的瞬间第五电磁换向阀31断电处于左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五电磁换向阀31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一单向油缸24的油口A供油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R1挡传动,从而实现倒挡时的坡道起步。
车辆前进挡坡道起步时,手控滑阀12置于D位、进油口P连通第二油口B、第一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第一滑阀17的控制油口X经梭阀16的油口B和第一油口A1、倒挡油管202、手控滑阀12的第一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从而使其处于左位、油口A截止,并且油口B连通泄油口T、使第一双向油缸13的无杆腔油口A经第一滑阀17的油口B和泄油口T泄油,同时主供油油管201的油液经手控滑阀12的进油口P和第二油口B进入前进挡油管203;当变速器电子控制单元(TCU)探测到车辆有向后溜坡趋势时,首先通过与形成P挡时的液压驻车功能相同的控制使车辆制动以防止溜坡,与此同时第一电磁换向阀20断电处于左位、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一电磁换向阀20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一双向油缸13的有杆腔油口B供油使其活塞移至左位实现前进挡D的换向挂挡,然后,第一电磁换向阀20通电处于右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第一双向油缸13的无杆腔油口A和有杆腔油口B同时处于泄油状态从而使其活塞静止于左位;此后,第二电磁换向阀21断电处于左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二电磁换向阀21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二双向油缸14的有杆腔油口B供油,同时经第二电磁换向阀21的进油口P和油口A、第二滑阀18的油口A和油口B对第二双向油缸14的无杆腔油口A供油,使第二双向油缸14的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前进挡D1和D5的挡位预置,然后,第二电磁换向阀21通电处于右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第二双向油缸14的无杆腔油口A和有杆腔油口B同时处于泄油状态从而使其活塞静止于右位;随后,第九电磁换向阀35断电处于左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油口A连通泄油口T、使驻车阀28的控制油口X通过第九电磁换向阀35的油口A和泄油口T泄油而使其处于左位、进油口P截止,并且第一油口A连通第三油口A1、第二油口B连通第四油口B1、使第三单向油缸26和第四单向油缸27的活塞同时移动到左位从而解除制动作用;在第九电磁换向阀35断电的瞬间第五电磁换向阀31断电处于左位、泄油口T截止,并且进油口P连通油口A,前进挡油管203中的油液经第五电磁换向阀31的进油口P和油口A对第一单向油缸24的油口A供油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D1挡传动,从而实现前进挡时的坡道起步。

Claims (2)

1.用于并联行星轮系的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双向作用油缸,分别为第一双向油缸(13)、第二双向油缸(14)和第三双向油缸(15);四个单向作用油缸,分别为第一单向油缸(24)、第二单向油缸(25)、第三单向油缸(26)和第四单向油缸(27);梭阀(16);三个外控型2位3通的滑阀,分别为第一滑阀(17)、第二滑阀(18)和第三滑阀(19);外控型2位5通的驻车阀(28);两个2位3通的互锁阀,分别为第一互锁阀(29)和第二互锁阀(30);九个2位3通电磁换向阀,分别为第一电磁换向阀(20)、第二电磁换向阀(21)、第三电磁换向阀(22)、第四电磁换向阀(23)、第五电磁换向阀(31)、第六电磁换向阀(32)、第七电磁换向阀(33)、第八电磁换向阀(34)、第九电磁换向阀(35);还包括主供油油管(201)、倒挡油管(202)、前进挡油管(203)、手控滑阀(12)和油槽(11);
所述第一双向油缸(13)无杆腔的油口A连通着第一滑阀(17)的油口B、有杆腔的油口B同时连通着第一滑阀(17)的第一油口A和第一电磁换向阀(20)的油口A;所述第一滑阀(17)的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控制油口X连通着梭阀(16)的第三油口B;所述梭阀(16)的第一油口A1连通着倒挡油管(202)的一端、第二油口A2同时连通着第二滑阀(18)的控制油口X、第三滑阀(19)的控制油口X和第四电磁换向阀(23)的油口A;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20)的进油口P连通着前进挡油管(203)、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所述第四电磁换向阀(23)的进油口P连通着前进挡油管(203)、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当同时对其无杆腔油口A和有杆腔油口B供油时可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倒挡R换向挂挡,当对其无杆腔油口A泄油、同时对其有杆腔油口B供油时可使其活塞移至左位实现前进挡D换向挂挡,当同时对其无杆腔油口A和有杆腔油口B泄油时可使其活塞静止于所处位置;
所述第二双向油缸(14)无杆腔的油口A连通着第二滑阀(18)的油口B、有杆腔的油口B同时连通着第二滑阀(18)的油口A和第二电磁换向阀(21)的油口A;所述第二滑阀(18)的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21)的进油口P连通着前进挡油管(203)、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当同时对其无杆腔油口A和有杆腔油口B供油时可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前进挡D1或前进挡D5或倒挡R1或倒挡R2的挡位预置,当对其无杆腔油口A泄油、同时对其有杆腔油口B供油时可使其活塞移至左位实现前进挡D3或前进挡D7的挡位预置,当同时对其无杆腔油口A和有杆腔油口B泄油时可使其活塞静止于所处位置;
所述第三双向油缸(15)无杆腔的油口A连通着第三滑阀(19)的油口B、有杆腔的油口B同时连通着第三滑阀(19)的油口A和第三电磁换向阀(22)的油口A;所述第三滑阀(19)的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所述第三电磁换向阀(22)的进油口P连通着前进挡油管(203)、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当同时对其无杆腔油口A和有杆腔油口B供油时可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前进挡D2或前进挡D6的挡位预置,当对其无杆腔油口A泄油、同时对其有杆腔油口B供油时可使其活塞移至左位实现前进挡D4或前进挡D8的挡位预置,当同时对其无杆腔油口A和有杆腔油口B泄油时可使其活塞静止于所处位置;
所述第一单向油缸(24)的油口A同时连通着第一互锁阀(29)的油口A、第一控制油口X和第五电磁换向阀(31)的油口A;所述第五电磁换向阀(31)的进油口P连通着前进挡油管(203)、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对第一单向油缸24的油口A供油时可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倒车挡R1或前进挡D1或前进挡D3的传动,对第一单向油缸24的油口A泄油时可使其活塞在复位弹簧作用下移至左位中断倒车挡R1或前进挡D1或前进挡D3的传动;
所述第二单向油缸(25)的油口A同时连通着第一互锁阀(29)的第二油口B、第二控制油口Y和第六电磁换向阀(32)的油口A;所述第六电磁换向阀(32)的进油口P连通着前进挡油管(203)、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所述第一互锁阀(29)的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对第二单向油缸(25)的油口A供油时可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倒挡R2或前进挡D5或前进挡D7的传动,对第二单向油缸(25)的油口A泄油时可使其活塞在复位弹簧作用下移至左位中断倒挡R2或前进挡D5或前进挡D7的传动;
所述第三单向油缸(26)的油口A连通着驻车阀(28)的第三油口A1,对其油口A供油时可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前进挡D2或前进挡D4的传动,对其油口A泄油时可使其活塞在复位弹簧作用下移至左位中断前进挡D2或前进挡D4的传动;
所述第四单向油缸(27)的油口A连通着驻车阀(28)的第四油口B1;所述驻车阀(28)的第一油口A同时连通着第二互锁阀(30)的第一油口A、第一控制油口X和第七电磁换向阀(33)的油口A,驻车阀(28)的第二油口B同时连通着第二互锁阀(30)的第二油口B、第二控制油口Y和第八电磁换向阀(34)的油口A,驻车阀(28)的进油口P和控制油口X同时连通着第九电磁换向阀(35)的油口A;所述第二互锁阀(30)的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所述第七电磁换向阀(33)的进油口P连通着前进挡油管(203)、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所述第八电磁换向阀(34)的进油口P连通着前进挡油管(203)、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所述第九电磁换向阀(35)的进油口P连通着前进挡油管(203)、泄油口T连通着油槽(11);对第四单向油缸(27)的油口A供油时可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前进挡D6或前进挡D8的传动,对第四单向油缸27的油口A泄油时可使其活塞在复位弹簧作用下移至左位中断前进挡D6或前进挡D 8的传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并联行星轮系的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双向作用油缸均为单活塞杆双向作用油缸,所述四个单向作用油缸均为带弹簧复位的单活塞杆单作用油缸。
CN201320638093.1U 2013-10-16 2013-10-16 用于并联行星轮系的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5001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38093.1U CN203500142U (zh) 2013-10-16 2013-10-16 用于并联行星轮系的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38093.1U CN203500142U (zh) 2013-10-16 2013-10-16 用于并联行星轮系的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00142U true CN203500142U (zh) 2014-03-26

Family

ID=50331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38093.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500142U (zh) 2013-10-16 2013-10-16 用于并联行星轮系的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0014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98821A (zh) * 2013-10-16 2014-01-08 合肥工业大学 用于并联行星轮系的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09826995A (zh) * 2019-03-25 2019-05-31 西华大学 一种多重密封高速电磁阀
CN111649125A (zh) * 2020-06-23 2020-09-11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液压自动变速器故障行驶系统及液压自动变速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98821A (zh) * 2013-10-16 2014-01-08 合肥工业大学 用于并联行星轮系的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03498821B (zh) * 2013-10-16 2015-11-11 合肥工业大学 用于并联行星轮系的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09826995A (zh) * 2019-03-25 2019-05-31 西华大学 一种多重密封高速电磁阀
CN109826995B (zh) * 2019-03-25 2023-12-29 西华大学 一种多重密封高速电磁阀
CN111649125A (zh) * 2020-06-23 2020-09-11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液压自动变速器故障行驶系统及液压自动变速器
CN111649125B (zh) * 2020-06-23 2021-08-03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液压自动变速器故障行驶系统及液压自动变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085835C (en)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or vehicles
CN103498821B (zh) 用于并联行星轮系的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01245850A (zh) 重型车辆机械自动变速直接换档液压执行机构
CN102818014B (zh) 一种汽车自动变速器控制油路
CN102149948A (zh) 变速器中可选择的单向离合器的控制
CN101788051B (zh) 一种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失效时的液压控制系统
WO2013032876A1 (en) Retarding system
CN202612588U (zh) 一种双离合变速器液压换挡控制系统
CN101344168A (zh) 机械自动变速器液压换档装置
CN200958598Y (zh) 一种新型的自动变速箱执行器系统
CN102606722A (zh) 一种基于手动变速箱的自动变速方法及系统
CN203500142U (zh) 用于并联行星轮系的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09899511B (zh) 带跛行功能的液压控制系统及使用其的自动变速箱
CN201258967Y (zh) 对置两级套缸换挡装置
CN203641474U (zh) 轮式拖拉机电控换挡装置
CN201857568U (zh) 铣刨机行走常规控制及应急拖车控制装置
CN101307829A (zh) 自动化的机械式手动变速器换档装置
CN201137691Y (zh) 一种机电液气集成变速器换档控制模块
CN103307137A (zh) 一种amt离合器手动应急操纵装置
CN103249972A (zh) 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CN203477295U (zh) 液控自动机械变速箱及双离合变速箱的跛行回家油路系统
CN103398170B (zh) 车辆用并联行星轮系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04265878B (zh) 叉车用液力传动变速箱的刹车微动一体控制系统
CN111425590B (zh) 一种带电子换挡功能的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油路
CN202812167U (zh) 一种自动变速器中可缓解l档换挡冲击的液压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111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1111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