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86321U - 固定件 - Google Patents

固定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86321U
CN203486321U CN201320467694.0U CN201320467694U CN203486321U CN 203486321 U CN203486321 U CN 203486321U CN 201320467694 U CN201320467694 U CN 201320467694U CN 203486321 U CN203486321 U CN 2034863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nap close
lock core
lockhole
single hole
connect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6769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庆涛
梁子文
廖方敏
熊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32046769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863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863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8632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定件,包括条状扎带和锁扣座,所述锁扣座固定在所述条状扎带的一端;所述条状扎带上设置有卡槽;所述锁扣座上至少设置两个锁孔,所述锁孔贯穿所述锁扣座;所述锁孔内壁设置有卡齿,所述卡槽与所述卡齿啮合。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采用了至少两个锁孔,可以同时固定两个及以上的部件,同时锁扣座又对各部件起到隔离作用,这样能够省去胶皮、保温管等隔离部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固定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固定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固定部件的固定件。
背景技术
生产中通常需要将两个部件固定在一起。人们目前普遍使用线扎类部件将两个物体直接捆绑固定,但对于一些不能直接接触,还要固定在一起的两个物体,就不能直接使用线扎类部件直接固定。为了解决不能接触的问题,目前一般采取的措施是在两个物体之间设置具有隔离作用的第三个物体如胶皮、保温管等,但胶皮、保温管类成本相对较高,同时操作时还必须增加操作步骤,再者第三个物体的固定性不强,可能会掉落。因此这种方式具有耗费资源多、成本高、操作繁琐、而且通用性不强的弊病,不利于低廉、批量、高效生产使用。
因此,提供一种新的固定件是本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固定件。该固定件同时具有固定和隔离的双重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固定件,包括条状扎带和锁扣座,所述锁扣座固定在所述条状扎带的一端;
所述条状扎带上设置有卡槽;
所述锁扣座上至少设置两个锁孔,所述锁孔贯穿所述锁扣座;
所述锁孔内壁设置有卡齿,所述卡槽与所述卡齿啮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孔与所述锁扣座形成多个单孔不动锁扣,或者所述锁孔与所述锁扣座形成多个单孔单动锁扣,或者所述锁孔与所述锁扣座形成至少一个联动锁扣,或者所述锁孔与所述锁扣座形成至少一个单孔不动锁扣和至少一个单孔单动锁扣,或者所述锁孔与所述锁扣座形成至少一个单孔不动锁扣和至少一个联动锁扣,或者所述锁孔与所述锁扣座形成至少一个单孔单动锁扣和至少一个联动锁扣,或者所述锁孔与所述锁扣座形成至少一个单孔单动锁扣和至少一个单孔不动锁扣以及至少一个联动锁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孔与所述锁扣座形成至少一个单孔不动锁扣,设置在所述锁扣座上靠近所述扎带的一端的锁孔与所述锁扣座形成其中一个所述单孔不动锁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孔单动锁扣的锁孔内还设置有第一锁芯,所述第一锁芯设置在所述单孔单动锁扣的锁孔内的卡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锁芯与所述单孔单动锁扣的锁孔内的卡齿一体连接设置,按动所述第一锁芯,所述单孔单动锁扣的锁孔内的卡齿与所述卡槽解除啮合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孔单动锁扣还包括按动手柄,所述按动手柄为所述第一锁芯的延伸部,所述按动手柄凸出于所述锁扣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联动锁扣包括两个锁孔和转动手柄,所述转动手柄设置在所述锁扣座的侧面,两个所述锁孔内均设置有锁芯,所述转动手柄与两个所述锁孔内的锁芯联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锁孔内分别设置一个锁芯,即为第二锁芯和第三锁芯,所述转动手柄介于所述第二锁芯和第三锁芯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联动锁扣还包括联动轴和两条联动带,所述第二锁芯和所述第三锁芯通过两条所述联动带与所述联动轴连接,所述联动轴与所述转动手柄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锁芯和所述第三锁芯上的卡齿的朝向相反,转动所述转动手柄,两条所述联动带带动所述第二锁芯和所述第三锁芯向所述联动轴的轴线方向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锁芯与所述第三锁芯的延伸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采用了至少两个子锁孔,可以同时固定两个或以上的部件,同时锁扣座又在部件之间起到隔离作用,这样能够省去胶皮、保温管等隔离部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固定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固定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的联动锁扣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固定物体时的另一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的锁扣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的锁扣的另一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的锁扣的又一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定件,该固定件包括条状扎带1和锁扣座21,锁扣座21固定在条状扎带1的一端;条状扎带1上设置有规整排列的卡槽11;锁扣座21上至少设置两个锁孔,锁孔贯穿锁扣座21,锁孔内壁设置有卡齿,卡槽11与卡齿配合。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包括条状扎带和锁扣座两个部分,将条状扎带穿过锁扣座上的锁孔可以将需要固定的物体或部件固定。条状扎带上设置有规整排列的卡槽,卡槽可以卡入锁扣座中的卡齿起固定作用。本实施例最主要的是设置了至少两个锁孔,条状扎带可以分别穿过多个锁孔后将多个物体固定在一起,同时锁扣座的存在使得这些物体被隔开不会接触,并且这两个锁孔设置在一个锁扣座上。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只有一个锁扣座,所有的锁孔均设置在锁扣座上,条状扎带可以连续穿过多个锁孔。参见图6和图7,这样设置可以将两个物体固定的同时使两个物体不接触,锁扣座同时充当隔离件而不需要额外增加胶皮、隔离垫等隔离配件,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能够同时起到固定和隔离的双重作用,同时操作简单,隔离和固定均只需一个固定操作即可完成,通用性强,能够用于各种物体的固定,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固定物体的不同设置多个子锁孔,适合于批量生产,适用性广,能够简化装配工序,提高生产效率。本实施例中只有一个锁扣座。
较佳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卡槽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三角形、矩形或者梯形,只要能够与设置在锁扣座上的锁孔中的卡齿啮合即可。
较佳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锁扣座21和锁孔可以形成多个单孔不动锁扣,也可以形成多个单孔单动锁扣,也可以形成至少一个联动锁扣,也可以形成至少一个单孔不动锁扣和至少一个单孔单动锁扣,也可以形成至少一个单孔不动锁扣和至少一个联动锁扣,或者形成至少一个单孔单动锁扣和至少一个联动锁扣,或者形成至少一个单孔单动锁扣和至少一个单孔不动锁扣以及至少一个联动锁扣。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锁孔和锁扣座结合可以形成多种锁扣,即单孔单动锁扣、单孔不动锁扣或者联动锁扣。尤其应当注意的是,联动锁扣包括两个锁孔。当锁扣座上设置两个锁孔时,锁扣座可以是两个单孔不动锁扣的结合,可以是两个单孔单动锁扣的结合,也可以是一个单孔不动锁扣和一个单孔单动锁扣的结合,也可以是一个联动锁扣。
较优的,当锁扣座21和锁扣形成至少一个单孔不动锁扣时,设置在所述锁扣座上靠近所述扎带的一端的锁孔与所述锁扣座形成其中一个所述单孔不动锁扣,即单孔不动锁扣应当设置在锁扣座上靠近扎带的一端,也就是说使用时扎带先穿过单孔不动锁扣,然后再穿过其他锁扣。单孔不动锁扣是不可拆卸的,这样设置方便拆卸其他锁扣。
较佳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的锁扣座21和锁孔形成单孔不动锁扣22;单孔不动锁扣22内设置有卡齿221,卡槽11与卡齿221啮合,条状扎带1与单孔不动锁扣22为不可拆卸连接。所谓的单孔不动锁扣是指只有一个锁孔并且不可拆卸的锁扣。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的一个锁孔是单孔不动锁扣的锁孔,条状扎带和单孔不动锁扣的锁孔啮合后是不可拆卸的,除非破坏才能拆卸,条状扎带与单孔不动锁扣固定后,卡槽与卡齿完全啮合,只有在有破坏力的作用下卡槽和卡齿才能脱离。
较佳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锁扣座和锁孔形成单孔单动锁扣23,单孔单动锁扣23内设置有第一锁芯231,卡槽11与卡齿232啮合,第一锁芯231设置在单孔单动锁扣23的锁孔内的卡齿232的延伸方向上,即卡齿232设置在第一锁芯231的下部,第一锁芯231和卡齿232一体设置,按动第一锁芯231,单孔单动锁扣23的锁孔内的卡齿232与卡槽11解除啮合状态。本实施例中,单孔单动锁扣23与条状扎带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即这种固定是可以拆卸的,为此我们可以按动第一锁芯231,使得卡槽11和卡齿232脱离,由此可以使条状扎带1与单孔单动锁扣23脱离。
较优的,参见图2,所述单孔单动锁扣23还包括按动手柄233,按动手柄233为第一锁芯231的延伸部,按动手柄233凸出于锁扣座21。本实施例中,按动手柄233和第一锁芯231为一个整体,且按动手柄233凸出于锁扣座的上表面,这样方便操作按动手柄。设置按动手柄的主要作用是更方便操作,按动手柄与第一锁芯联动,能够使卡槽和条状扎带脱离。采用第一锁芯的延伸部作为按动手柄,不需要另外设计按动手柄,这样方便制造使用。
较佳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参见图3、图4和图5,锁扣座21和两个锁孔形成联动锁扣24;联动锁扣24包括第一锁孔241、第二锁孔242和转动手柄243,转动手柄243设置在锁扣座21的侧面,在第一锁孔241中设置有第二锁芯244,在第二锁孔242中设置有第三锁芯245,转动手柄243介于第二锁芯244和第三锁芯245之间,转动手柄243与第二锁芯244和第三锁芯245联动。本实施例中主要提供了一种联动锁扣,该联动锁扣可以通过一个转动手柄同时控制两个子锁孔的卡合和脱离,联动锁扣与条状扎带也是可拆卸连接,通过旋转转动手柄可以同时控制两个相邻的子锁孔,转动手柄一般设置在锁扣座的侧面,这样方便操作,并且一般不会与需要固定的物体发生干涉。当条状扎带和锁扣固定时,条状扎带通过卡槽分别和第二锁芯上的卡齿以及第三锁芯上的卡齿抵接。旋转转动手柄可以解除条状扎带与两个子锁孔之间的约束。
较优的,参见图4,联动锁扣还包括联动轴246和两条联动带247、248,第二锁芯244通过第一联动带247与联动轴246连接,第三锁芯245通过第二联动带248与联动轴246连接,联动轴246与转动手柄243连接,第二锁芯244和第三锁芯245上的卡齿的朝向相反,联动带带动第二锁芯244和第三锁芯245向联动轴246的轴线方向运动。本实施例中,联动轴通过联动带与锁芯连接,旋转转动手柄,带动联动带运动,联动带带动两个锁芯向联动轴的中心收紧,这样可以解除锁芯的卡齿与卡槽的啮合,进而解除子锁孔对条状扎带的约束。
较优的,第二锁芯244的卡齿249和第三锁芯245上的卡齿250的朝向相反,转动转动手柄243,联动带247、248带动第二锁芯244和第三锁芯245向联动轴246的轴线方向运动。这样设置,转动手柄能够同时控制两个锁孔的打开。
较优的,参见图4,联动锁扣24中第二锁芯244和第三锁芯245的延伸方向相反。也就是说第二锁芯的卡齿249和第三锁芯的卡齿250分别位于联动轴的两侧。
应当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锁扣座可以包含单孔不动锁扣、单孔单动锁扣和联动锁扣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以下以几个较佳的实施例具体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具有两个锁孔,其中一个锁孔和锁扣座形成单孔不动锁扣,另一个锁孔和锁扣座形成单孔单动锁扣。单孔不动锁扣和单孔单动锁扣的具体结构如上述实施例所示,本实施例不在赘述。为了拆卸的方便,单孔不动锁扣应当设置在靠近扎带的一侧。单孔不动锁扣和单孔单动锁扣的锁芯为一个整体,单孔不动锁扣的锁芯和单孔单动锁扣的锁芯的延伸方向相反。
实施例二
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具有两个锁孔,这两个锁孔和锁扣座形成联动锁扣。联动锁扣的具体结构如上述实施例所述,本实施例不在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具有两个锁孔,这两个锁孔和锁扣座形成两个单孔不动锁扣。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具有两个锁孔,这两个锁孔和锁扣座形成两个单孔单动锁扣。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具有三个锁孔,这三个锁孔和锁扣座形成三个单孔单动锁扣。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具有三个锁孔,这三个子锁孔和锁扣座形成三个单孔不动锁扣。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具有三个锁孔,其中两个锁孔和锁扣座形成两个单孔单动锁扣,一个锁孔和锁扣座形成单孔不动锁扣。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具有三个锁孔,其中两个锁孔和锁扣座形成两个单孔不动锁扣,一个锁孔和锁扣座形成一个单孔单动锁扣。
实施例九
参见图9,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具有三个锁孔,分别形成一个单孔不动锁扣和一个联动锁扣。
实施例十
参见图8,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具有三个锁孔,分别形成一个单孔单动锁扣和联动锁扣。
实施例十一
参见图10,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具有四个锁孔,分别形成两个联动锁扣。
也就是说,当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的锁孔大于两个时,锁孔和锁扣座可以形成单孔不动锁扣、单孔单动锁扣和联动锁扣中的任意组合。使用时,只需要将条状扎带依次穿过锁孔即可。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文件中,诸如第一、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者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关系或者顺序。而且,在本专利文件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其意在涵盖而非排他性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这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而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知晓的其他要素,或者还包括为这些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公知的必不可少的要素。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包括条状扎带和锁扣座,所述锁扣座固定在所述条状扎带的一端;
所述条状扎带上设置有卡槽;
所述锁扣座上至少设置两个锁孔,所述锁孔贯穿所述锁扣座;
所述锁孔内壁设置有卡齿,所述卡槽与所述卡齿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孔与所述锁扣座形成多个单孔不动锁扣,或者所述锁孔与所述锁扣座形成多个单孔单动锁扣,或者所述锁孔与所述锁扣座形成至少一个联动锁扣,或者所述锁孔与所述锁扣座形成至少一个单孔不动锁扣和至少一个单孔单动锁扣,或者所述锁孔与所述锁扣座形成至少一个单孔不动锁扣和至少一个联动锁扣,或者所述锁孔与所述锁扣座形成至少一个单孔单动锁扣和至少一个联动锁扣,或者所述锁孔与所述锁扣座形成至少一个单孔单动锁扣和至少一个单孔不动锁扣以及至少一个联动锁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孔与所述锁扣座形成至少一个单孔不动锁扣,设置在所述锁扣座上靠近所述扎带的一端的锁孔与所述锁扣座形成其中一个所述单孔不动锁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孔单动锁扣的锁孔内还设置有第一锁芯,所述第一锁芯设置在所述单孔单动锁扣的锁孔内的卡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锁芯与所述单孔单动锁扣的锁孔内的卡齿一体连接设置;按动所述第一锁芯,所述单孔单动锁扣的锁孔内的卡齿与所述卡槽解除啮合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孔单动锁扣还包括按动手柄,所述按动手柄为所述第一锁芯的延伸部,所述按动手柄凸出于所述锁扣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动锁扣包括两个锁孔和转动手柄,所述转动手柄设置在所述锁扣座的侧面,两个所述锁孔内均设置有锁芯,所述转动手柄与两个所述锁孔内的锁芯联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锁孔内分别设置一个锁芯,即为第二锁芯和第三锁芯,所述转动手柄介于所述第二锁芯和第三锁芯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动锁扣还包括联动轴和两条联动带,所述第二锁芯和所述第三锁芯通过两条所述联动带与所述联动轴连接,所述联动轴与所述转动手柄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锁芯和所述第三锁芯上的卡齿的朝向相反,转动所述转动手柄,两条所述联动带带动所述第二锁芯和所述第三锁芯向所述联动轴的轴线方向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锁芯与所述第三锁芯的延伸方向相反。
CN201320467694.0U 2013-08-01 2013-08-01 固定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863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67694.0U CN203486321U (zh) 2013-08-01 2013-08-01 固定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67694.0U CN203486321U (zh) 2013-08-01 2013-08-01 固定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86321U true CN203486321U (zh) 2014-03-19

Family

ID=50257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67694.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86321U (zh) 2013-08-01 2013-08-01 固定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863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0513A (zh) * 2013-08-01 2015-02-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固定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0513A (zh) * 2013-08-01 2015-02-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固定件
CN104340513B (zh) * 2013-08-01 2016-12-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固定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86321U (zh) 固定件
CN104340513A (zh) 固定件
CN209064751U (zh) 开顶集装箱篷布锁结构
CN202914095U (zh) 悬臂式掘进机截割头与中间装置连接结构
CN201782421U (zh) 一种被套与被胎的连接固定装置
CN202249319U (zh) 可实现从侧边开锁和上锁的钢珠挂锁
CN209082114U (zh) 布机节电传动装置
CN207228821U (zh) 一种超时自锁的密码锁
CN206907380U (zh) Led显示屏箱体连接装置
CN203961446U (zh) 一种带锁的门把手
CN204112932U (zh) 防误挂锁
CN214615924U (zh) 一种新型全自动锁芯
CN219491258U (zh) 一种带设备平台的组合式阳台
CN200971660Y (zh) 一种改进的锁头
CN206148719U (zh) 一种防呆公头
CN216486041U (zh)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控制显示装置
CN204497677U (zh) 线路穿墙辅助器
CN205875974U (zh) 一种文具按钮挂锁
CN203412370U (zh) 一种锁具
CN213147889U (zh) 一种安防设备研发实验用安全防护装置
CN207425753U (zh) 一种断路器压杆机构
CN206971955U (zh) 自复位面板锁
CN201447966U (zh) 单拨片斜舌拨头的插芯门锁
CN207033077U (zh) 一种拨轴驱动装置
CN214427973U (zh) 一种电子门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9

Termination date: 2021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