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83879U - 双重沸器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双重沸器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483879U CN203483879U CN201320629800.0U CN201320629800U CN203483879U CN 203483879 U CN203483879 U CN 203483879U CN 201320629800 U CN201320629800 U CN 201320629800U CN 203483879 U CN203483879 U CN 20348387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boiler
- pipeline
- reboilers
- equipment
- dou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双重沸器设备,其包括一上一下布置的两台重沸器,位于下方的重沸器底部设有一个塔底液相入口,顶部设有两个出口,与位于上方的重沸器的两个底部入口连接;位于上方的重沸器顶部设有一个气相出口;两台重沸器的管程设有相互独立的出、入口。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双重沸器设备后,既满足了工艺设计对管线“尽量短而直”的要求,又满足了管道设计对管线的应力要求,保证双重沸器及其管线的安全、平稳、长周期运转。同时,减少了管子、管件、支架的设计数量,减少了设备占地面积,降低了建设成本,同时也降低了装置的运行成本,为企业创造更高的利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原油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炼化装置“双重沸器”的布置。
背景技术
重沸器是石油化工装置中常见的一种用来提高塔底液相气化率的设备。随着石化装置对能源消耗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装置设计时,越来越多的开始采用“双重沸器”模式。在装置开工时,使用其中的一台,以蒸汽介质作为热源,对塔底液相进行加热;正常操作时,使用另外一台,以装置内的工艺流体介质作为热源,对塔底液相进行加热,不再使用蒸汽,以达到节约能源消耗的目的。目前,该模式的常规的设计方案是两台重沸器分别布置于塔两侧,以某公司14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脱庚烷塔C402为例,脱庚烷塔重沸器E402A/B分别布置于距离塔4m的两侧,参考图1。
采用这种设计模式时,从工艺设计的角度来考虑,要求连接塔与重沸器的管线阻力最小化,做到尽量短而直。而从管道设计的角度考虑,由于重沸器的管线直径比较大,温度较高,柔性差,为了满足管线应力设计的要求,同时还要满足双重沸器“一开一停”、“一冷一热”对设备管口的影响,要求管线要通过一定得自然弯曲来满足管道柔性的要求。两个设计专业相互矛盾的要求往往造成实际装置中出现重沸器阻力降过大,或者管道法兰面泄露等问题。
如何解决工艺设计和管道设计之间相互矛盾的要求,就成了双重沸器布置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双重沸器布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双重沸器设备,其既能保证工艺设计要求,又能保证管道设计要求。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两台重沸器壳程串联布置;
2.位于下方的重沸器,底部设一个入口,与塔底液相出口管道连接,顶部设两个出口,与位于上方的重沸器的两个底部入口连接;位于上方的重沸器顶部设一个出口,气相经该出口最终进入塔体;
3.两台重沸器管程设相互独立的出入口,以便可以使用不同的热源介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重沸器设备,其包括一上一下布置的两台重沸器,位于下方的重沸器底部设有一个塔底液相入口,顶部设有两个出口,与位于上方的重沸器的两个底部入口连接;位于上方的重沸器顶部设有一个气相出口;两台重沸器的管程设有相互独立的出、入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较优地,前述的双重沸器设备,其中位于上方的重沸器底部和位于下方的重沸器顶部之间还包括固定连接件。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双重沸器设备后,既满足了工艺设计对管线“尽量短而直”的要求,又满足了管道设计对管线的应力要求,保证双重沸器及其管线的安全、平稳、长周期运转。同时,减少了管子、管件、支架的设计数量,减少了设备占地面积,降低了建设成本,同时也降低了装置的运行成本,为企业创造更高的利润。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某公司14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脱庚烷塔C402与脱庚烷塔重沸器E402A/B布置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双重沸器设备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E402A脱庚烷塔重沸器 20:E402A/B脱庚烷塔重沸器
30:C402脱庚烷塔
1:塔底液相入口 2:气相出口
3:工艺流体入口 4:工艺流体出口
5:蒸汽入口 6:凝结水出口
7:出口 8:入口
9:固定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重沸器设备其具体实施方式、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双重沸器设备结构示意图,亦即按本实用新型的双重沸器的布置方法布置后的示意图,具体布置方法为:将两台重沸器一上一下布置,其壳程串联连接,位于下方的重沸器底部设一个塔底液相入口1,与塔底液相出口管道连接,顶部设两个出口7,与位于上方的重沸器的两个底部入口8连接;位于上方的重沸器顶部设一个气相出口2,气相经该出口最终进入塔体。两台重沸器的管程设相互独立的出入口,以便可以使用不同的热源介质。在本实施例中,为使两台重沸器的连接更为稳固,于位于上方的重沸器底部和位于下方的重沸器顶部固定连接,即位于上方的重沸器底部和位于下方的重沸器顶部之间设置固定连接件9。
在装置开工之初,装置内还没有产生可供塔底液相加热的热源,只能使用蒸汽作为热源。这时,打开位于下方的重沸器管程的蒸汽入口5和凝结水出口6(请参阅图2),用以加热塔底液相,关闭工艺流体入口3和工艺流体出口4。塔底液相由位于下方的重沸器壳程底部入口进入换热器,经位于下方的重沸器加热,气相从位于上方的重沸器顶部出口出换热器,返回塔体,完成加热过程。
装置正常开工后,装置内已经产生可供塔底液相加热的热源,这时,打开位于上方的重沸器管程的工艺流体入口3和工艺流体出口4,用以加热塔底液相,关闭蒸汽入口5和凝结水出口6。塔底液相由位于上方的重沸器壳程底部入口进入换热器,经位于上方的重沸器加热,气相从位于上方的重沸器顶部出口出换热器,返回塔体,完成加热过程。
双重沸器采用以上重叠布置方案,连接塔与重沸器的管道始终处于热态,不必考虑双重沸器分开布置时“一开一停”、“一冷一热”的工况,减少了管道的自然弯曲要求,既满足了工艺设计对管线“尽量短而直”的要求,又满足了管道设计对管线的应力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2)
1.一种双重沸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上一下布置的两台重沸器,位于下方的重沸器底部设有一个塔底液相入口(1),顶部设有两个出口(7),与位于上方的重沸器的两个底部入口(8)连接;位于上方的重沸器顶部设有一个气相出口(2);两台重沸器的管程设有相互独立的出、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沸器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方的重沸器底部和位于下方的重沸器顶部之间还包括固定连接件(9)。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629800.0U CN203483879U (zh) | 2013-10-12 | 2013-10-12 | 双重沸器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629800.0U CN203483879U (zh) | 2013-10-12 | 2013-10-12 | 双重沸器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483879U true CN203483879U (zh) | 2014-03-19 |
Family
ID=50254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629800.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483879U (zh) | 2013-10-12 | 2013-10-12 | 双重沸器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48387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45914A (zh) * | 2013-10-12 | 2014-06-11 | 洛阳瑞泽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 双重沸器的布置方法及双重沸器设备 |
-
2013
- 2013-10-12 CN CN201320629800.0U patent/CN203483879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45914A (zh) * | 2013-10-12 | 2014-06-11 | 洛阳瑞泽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 双重沸器的布置方法及双重沸器设备 |
CN103845914B (zh) * | 2013-10-12 | 2015-05-20 | 洛阳瑞泽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 双重沸器的布置方法及双重沸器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904327U (zh) | 一种白酒蒸馏装置 | |
CN203483879U (zh) | 双重沸器设备 | |
CN203923684U (zh) | 一种节能减排型定型机的蒸汽改造系统 | |
CN103845914B (zh) | 双重沸器的布置方法及双重沸器设备 | |
CN209541167U (zh) | 循环油加热装置 | |
CN201100503Y (zh) | 一种输油管线的节能防凝结构 | |
CN207059311U (zh) | 一种压机冷却装置 | |
CN104073268A (zh) | 防止结焦的导热油焦炉荒煤气余热回收装置 | |
CN211876356U (zh) | 一种洗浴水制取系统 | |
CN202705852U (zh) | 高温沥青罐出口局部加热装置 | |
CN202970663U (zh) | 新型减压装置 | |
CN208398686U (zh) | 一种节能型原油加热器 | |
CN205227772U (zh) | 一种高效商用电热饮水机 | |
CN201407854Y (zh) | 一种节能型冷排回水设备系统 | |
CN201917085U (zh) | 利用太阳能预热锅炉用水装置 | |
CN203999439U (zh) | 合成气制备乙二醇的加氢工段伴热装置 | |
CN206477972U (zh) | 空压机热能回收热水机 | |
CN205014331U (zh) | 高壁温相变换热装置 | |
CN204788018U (zh) | 一种焦化装置与胺液再生装置换热网络优化系统 | |
CN204461151U (zh) | 高压天然气真空加热炉 | |
CN206257809U (zh) | 用于热水器上的热水进水管段 | |
CN204201359U (zh) | 一种双层波纹管补偿器 | |
CN102966936B (zh) | 一种低品位废气余热回收的双效相变余热回收系统 | |
CN105371477A (zh) | 一种高效商用电热饮水机 | |
CN208688019U (zh) | 太阳能热水器冷热水混合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520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520 |
|
RGAV |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