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74530U - 自循环污泥床反应器 - Google Patents
自循环污泥床反应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474530U CN203474530U CN201320523725.XU CN201320523725U CN203474530U CN 203474530 U CN203474530 U CN 203474530U CN 201320523725 U CN201320523725 U CN 201320523725U CN 203474530 U CN203474530 U CN 20347453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water inlet
- reactor
- sludge
-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10802 sludg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1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992 reflux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tin hydride Chemical compound [Sn]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59 degrad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65 wastewater treat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280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 technolo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028 Biom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813 microbi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815 organic was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51 waste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30—Fuel from waste, e.g. synthetic alcohol or diesel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自循环污泥床反应器涉及的是一种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的反应器,属于污水处理工程中的核心装置生物反应器。包括进水管、布水管、反应器筒体、导流底板、堰板、斜流板、污泥回流管、出水管、污泥回流阀、沼气出口、排泥管、进水阀、进水和污泥回流泵;反应器筒体底部设置有筒底,反应器筒体顶部设置有筒盖,反应器筒体内上部设置有导流底板,在导流底板上部设置有堰板,在导流底板上部设置有斜流板,在反应器筒体内底部设置有布水管,污泥回流管一端与导流底板底部相连通,污泥回流管另一端与进水管相连通;进水和污泥回流泵安装在反应器筒体底部外侧,进水和污泥回流泵进水口与进水管相连,进水和污泥回流泵出水口与布水管相连。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自循环污泥床反应器涉及的是一种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的反应器,属于污水处理工程中的核心装置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污水生物处理第一代反应器是全混合式反应器,由于处理效果不理想,随后便研发出一系列的第二代反应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它的特征是在反应器上部设置了一个气、液、固三相分离器,使容积负荷率比第一代提高一倍多,目前国内外都有较多的工程在使用。
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基础上又研发出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EGSB”第三代反应器,其容积负荷率比升降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提高约50%,但是由于性能不够稳定,目前处于研究、试用阶段。
第二代反应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和第三代反应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EGSB”,其核心是三相分离器,这是反应器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但是它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1.三相分离器中的沉淀区由于受到紊流等不利影响,使得沉淀效果不好。
2.回流缝处有部分进水和升流水的影响使污泥回流受到干扰。
3.经回流缝回流的污泥只能回到污泥悬浮层的上部,对反应器的处理效果贡献有限。
结果便限制了反应器整体效果和使用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自循环污泥床反应器,是一种高效的自循环污泥床反应器,克服了现有反应器的缺点,使其容积负荷率比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提高一倍多,性能稳定、可控。
自循环污泥床反应器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自循环污泥床反应器包括进水管、布水管、反应器筒体、导流底板、堰板、斜流板、污泥回流管、出水管、沼气出口、排泥管、进水和污泥回流泵。反应器筒体底部设置有筒底,反应器筒体顶部设置有筒盖,反应器筒体内上部设置有导流底板,在导流底板上部设置有堰板,在导流底板上部设置有斜流板,在反应器筒体内底部设置有布水管,污泥回流管一端与导流底板底部相连通,污泥回流管另一端与进水管相连通。
进水和污泥回流泵安装在反应器筒体底部外侧,进水和污泥回流泵进水口与进水管相连,进水和污泥回流泵出水口与布水管相连,布水管出口连接有排泥管。
在反应器筒体上部设置有出水管。在反应器筒体顶部的筒盖上设置有沼气出口。
在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阀,用于控制污水进水量。
在污泥回流管上设置有污泥回流阀,用于控制污泥回流量。
反应器筒体内设置有四个区,分别为污泥床区、污泥悬浮层区4、沉淀区和出水区。
自循环污泥床反应器沉淀区按照斜流式向心辐流沉淀原理设计,沉淀区在斜流板和导流底板之间,使沉淀率提高30~40%。
污泥的回流是由专设的污泥回流管和阀组成,回流的污泥经过回流管和阀之后进入反应器底部的进水和布水系统上升,经过污泥床,污泥悬浮层区和沉淀区,进行一次全循环过程。回流的污泥得到充分的降解,同时又增加了反应器的微生物量,使得反应器的效率提高。
污泥回流比是由污泥回流管上的阀和进水阀泵的调整得到控制,使反应器处于可控的最佳运行状态。
污泥得到充分的沉淀和最佳的回流,则使污水的水质得到了优化,使反应器性能得到了保证。
反应器的高径比,沉淀区和回流比等参数按照行业技术要求设计,规范化,标准化可靠性得到保证。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反应器中沉淀区,按斜流式向心辐流沉淀原理设计,沉淀率比原三相分离器提高约30~40%。
2、污泥回流是由专设的管道、阀和进水泵控制,使污泥回流在可控制情况下进行。
3、污泥回流进入反应器底层的布水系统,再次进入污泥床污泥悬浮层区和沉淀区进行全循环,提高了污泥中有机物的降解率,同时又增加了反应器中的微生物量,使反应器的降解能力增加。
4、反应器在同等条件下,容积负荷率比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提高一倍多。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循环污泥床反应器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本实用新型自循环污泥床反应器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本实用新型自循环污泥床反应器的B-B剖视图。
图中:1、进水管,2、布水管,3、污泥床区,4、污泥悬浮层区,5、反应器筒体,6、导流底板,7、堰板,8、斜流板,9、沉淀区,10、出水区,11、污泥回流管,12、出水管,13、污泥回流阀,14、沼气出口,15、排泥管,16、进水阀,17、进水和污泥回流泵,18、筒底,19、筒盖。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3,自循环污泥床反应器包括进水管1、布水管2、反应器筒体5、导流底板6、堰板7、斜流板8、污泥回流管11、出水管12、污泥回流阀13、沼气出口14、排泥管15、进水阀16、进水和污泥回流泵17。
反应器筒体5底部设置有筒底18,反应器筒体5顶部设置有筒盖19,反应器筒体5内上部设置有导流底板6,在导流底板6上部设置有堰板7,在导流底板6上部设置有斜流板8,在反应器筒体5内底部设置有布水管2,污泥回流管11一端与导流底板6底部相连通,污泥回流管11另一端与进水管1相连通。
进水和污泥回流泵17安装在反应器筒体5底部外侧,进水和污泥回流泵17进水口与进水管1相连,进水和污泥回流泵17出水口与布水管2相连,布水管2出口连接有排泥管15。
在反应器筒体5上部设置有出水管12。在反应器筒体5顶部的筒盖19上设置有沼气出口14。
在进水管1上设置有进水阀16,用于控制污水进水量。
在污泥回流管11上设置有污泥回流阀13,用于控制污泥回流量。
反应器筒体5内设置有四个区,分别为污泥床区3、污泥悬浮层区4、沉淀区9和出水区10。
工作原理
待处理的原污水由进水管1进入反应器筒体5,由布水管2均匀由反应器底部上升到污泥床区3,再到污泥悬浮层区4。经过反应器筒体5筒壁和导流底板6,再经堰板7和斜流板8进入沉淀区9,沉淀后的清水上升至出水区10处,进入出水管12外排,污泥下沉至污泥回流管11,再由污泥回流阀13调控后进入进水管1,进行又一次全循环过程,反应器产生的沼气由沼气出口14输出,反应器内产生的多余污泥由排泥管15外排。
Claims (4)
1.一种自循环污泥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布水管、反应器筒体、导流底板、堰板、斜流板、污泥回流管、出水管、沼气出口、排泥管、进水和污泥回流泵; 反应器筒体底部设置有筒底,反应器筒体顶部设置有筒盖,反应器筒体内上部设置有导流底板,在导流底板上部设置有堰板,在导流底板上部设置有斜流板,在反应器筒体内底部设置有布水管,污泥回流管一端与导流底板底部相连通,污泥回流管另一端与进水管相连通;
进水和污泥回流泵安装在反应器筒体底部外侧,进水和污泥回流泵进水口与进水管相连,进水和污泥回流泵出水口与布水管相连,布水管出口连接有排泥管;
在反应器筒体上部设置有出水管,在反应器筒体顶部的筒盖上设置有沼气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污泥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反应器筒体内设置有四个区,分别为污泥床区、污泥悬浮层区、沉淀区和出水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污泥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在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阀,用于控制污水进水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污泥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在污泥回流管上设置有污泥回流阀,用于控制污泥回流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523725.XU CN203474530U (zh) | 2013-08-27 | 2013-08-27 | 自循环污泥床反应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523725.XU CN203474530U (zh) | 2013-08-27 | 2013-08-27 | 自循环污泥床反应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474530U true CN203474530U (zh) | 2014-03-12 |
Family
ID=50222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523725.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74530U (zh) | 2013-08-27 | 2013-08-27 | 自循环污泥床反应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474530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19567A (zh) * | 2016-05-11 | 2016-08-03 | 北京迅世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自循环厌氧反应器 |
CN109678244A (zh) * | 2019-01-14 | 2019-04-26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低接种量下富集培养厌氧氨氧化菌的装置和方法 |
CN113292154A (zh) * | 2021-05-26 | 2021-08-24 | 南京山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控制污泥回流厌氧反应器 |
CN115215496A (zh) * | 2022-08-15 | 2022-10-21 | 南京柯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具备生物澄清池功能的污水预处理方法及设备 |
-
2013
- 2013-08-27 CN CN201320523725.XU patent/CN20347453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19567A (zh) * | 2016-05-11 | 2016-08-03 | 北京迅世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自循环厌氧反应器 |
CN109678244A (zh) * | 2019-01-14 | 2019-04-26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低接种量下富集培养厌氧氨氧化菌的装置和方法 |
CN109678244B (zh) * | 2019-01-14 | 2021-10-01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低接种量下富集培养厌氧氨氧化菌的装置和方法 |
CN113292154A (zh) * | 2021-05-26 | 2021-08-24 | 南京山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控制污泥回流厌氧反应器 |
CN115215496A (zh) * | 2022-08-15 | 2022-10-21 | 南京柯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具备生物澄清池功能的污水预处理方法及设备 |
CN115215496B (zh) * | 2022-08-15 | 2023-08-29 | 南京柯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具备生物澄清池功能的污水预处理方法及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246251U (zh) | 提高废水处理效率的内循环uasb反应器 | |
CN203474530U (zh) | 自循环污泥床反应器 | |
CN102531290B (zh) | 一种污泥消化液两级生物脱氮方法和装置 | |
CN103304027B (zh) | 混合式厌氧污泥滤床 | |
CN204079592U (zh) | 一种egsb反应器布水装置 | |
CN203999133U (zh) | 一种一体式高效自养脱氮反应器 | |
CN103241834B (zh) | 脉冲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 |
CN204779036U (zh) | 一种废水厌氧处理装置 | |
CN205382011U (zh) | Tic厌氧反应器 | |
CN204897529U (zh) | 双回流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 |
CN203904067U (zh) | 一种用于燃料乙醇废水二级厌氧处理的高效厌氧反应器 | |
CN203319762U (zh) | 自循环厌氧反应器 | |
CN201056519Y (zh) | 厌氧反应器的三相分离器 | |
CN209778441U (zh) | 一种外循环厌氧反应器 | |
CN108249563B (zh) | 一种循环流化高效厌氧反应器 | |
CN208603821U (zh) | 复合式厌氧生物发酵槽 | |
CN203256031U (zh) | 脉冲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 |
CN206901870U (zh) | 一种高效复合型厌氧反应器 | |
CN210885514U (zh) | 一种多层厌氧反应器 | |
CN109336254A (zh) | 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废水处理的新型厌氧反应器 | |
CN202924828U (zh) | 均布进料升流式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 |
TW202003831A (zh) | 複合式厭氧生物發酵槽 | |
CN103043793A (zh) | 内外可控双循环高效厌氧反应器 | |
CN202968250U (zh) | 高效厌氧反应罐 | |
CN204111412U (zh) | 一种循环污泥床厌氧反应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2 Termination date: 2018082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