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44385U -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44385U
CN203444385U CN201320558331.8U CN201320558331U CN203444385U CN 203444385 U CN203444385 U CN 203444385U CN 201320558331 U CN201320558331 U CN 201320558331U CN 203444385 U CN203444385 U CN 2034443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circuit
voltage
triode
logic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5833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VMining Beijing Med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VMining Beijing Med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VMining Beijing Med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VMining Beijing Med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55833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443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443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4438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inuous-Control Power Sources That Use Transis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通过输入两路逻辑信号控制电路中反馈给稳压芯片的电流的大小,进而控制所述稳压电路输出的电压的大小,以在不同情况下为系统提供两种以上不同的输出电压。实现在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为系统节约电源电量。且电路结构简单,实现容易,可以较为准确地控制输出电压的转换。

Description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产品的日益更新,有效率的电源管理已成为电路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系统在不同工作状态下,对电压的需求是不同的。例如,当需要处理大量数据的时候,使用幅度较高的电压,当计算量小,或者处于待机状态下时,可以使用幅度较低的电压。
如果电源一直提供较高电压,则可能造成电量的浪费。如果一直提供较低电压,则会影响系统运行,无法进行大规模运算处理。
因此,现今在电源效率的设计领域上,其中之一就是必须针对系统的不同工作情况提供不同的输出电压,以实现在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为系统节约电源电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用于实现在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为系统节约电源电量。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包括:电压输入端口(11)、电压输出端口(12)、第一逻辑输入端口(13)、稳压电路(14)、反馈电路(15)、第一逻辑控制电路(16)、第二逻辑输入端口(17)及第二逻辑控制电路(18);
其中,所述稳压电路(14)一端与所述电压输入端口(11)连接,所述稳压电路(14)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压输出端口(12)连接;
所述反馈电路(15)一端与所述电压输出端口(12)连接,所述反馈电路(15)另一端与所述稳压电路(14)连接;
所述第一逻辑控制电路(16)一端与所述第一逻辑输入端口(13)连接,所述第一逻辑控制电路(16)的另一端与反馈电路(15)连接;
所述第二逻辑控制电路(18)一端与所述第二逻辑输入端口(17)连接,所述第二逻辑控制电路(18)的另一端与反馈电路(15)连接;
所述第一逻辑控制电路(16)和第二逻辑控制电路(18),分别根据从所述第一逻辑输入端口(13)和第二逻辑输入端口(17)接收到的逻辑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反馈电路(15)反馈到所述稳压电路(14)的反馈电流的大小;所述稳压电路(14)根据接收到的反馈电流的大小不同,输出相应大小的电压到所述电压输出端口(12)。
优选地,所述稳压电路(14)包括稳压芯片(141)和电感(142);所述反馈电路(15)包括第一电阻(151)、第二电阻(152)和第三电阻(153)和第四电阻(154);所述第一逻辑控制电路(16)包括第一三级管(161)和第五电阻(162);所述第二逻辑控制电路(18)包括第二三级管(181)和第六电阻(182);
其中,所述稳压芯片(141)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电压输入端口(11)连接;所述稳压芯片(141)的第二端口通过所述电感(142)与所述电压输出端口(12)连接;
所述第一电阻(151)、第二电阻(152)、第四电阻(154)和第三电阻(153)在所述电压输出端口(12)和地之间串联,所述稳压芯片(141)的第三端口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151)和第二电阻(152)之间;
所述第一三极管(161)的集电极连接于所述第三电阻(153)和第四电阻(154)之间;所述第一三极管(16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161)的基极通过第五电阻(162)接地,同时,所述第一三极管(161)的基极与所述第一逻辑输入端口(13)连接;
所述第二三极管(181)的集电极连接于所述第二电阻(152)和第四电阻(154)之间;所述第二三极管(181)的发射极连接于所述第三电阻(153)和第四电阻(154)之间;所述第二三极管(181)的基极通过第六电阻(182)连接于所述第三电阻(153)和第四电阻(154)之间,同时,所述第二三极管(181)的基极与所述第二逻辑输入端口(17)连接。
本实施例的输出电压控制电路,通过输入两路逻辑信号控制电路中反馈给稳压芯片的电流的大小,进而控制所述稳压电路输出的电压的大小,以在不同情况下为系统提供两种以上不同的输出电压。实现在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为系统节约电源电量。且电路结构简单,实现容易,可以较为准确地控制输出电压的转换。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输出电压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输出电压控制电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由于系统在不同工作状态下,对电压的需求是不同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简单、快速、准确地实现对电源输出电压的转换。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出电压控制电路,包括:电压输入端口11、电压输出端口12、第一逻辑输入端口13、稳压电路14、反馈电路15、第一逻辑控制电路16、第二逻辑输入端口17及第二逻辑控制电路18。
其中,稳压电路14一端与电压输入端口11连接,稳压电路14的另一端与电压输出端口12连接。
反馈电路15一端与电压输出端口12连接,反馈电路15另一端与稳压电路14连接。
逻辑控制电路16一端与逻辑输入端口13连接,逻辑控制电路16的另一端与反馈电路15连接。
第二逻辑控制电路18一端与第二逻辑输入端口17连接,第二逻辑控制电路18的另一端与反馈电路15连接;
第一逻辑控制电路16和第二逻辑控制电路18,分别根据从第一逻辑输入端口13和第二逻辑输入端口17接收到的逻辑控制信号,控制反馈电路15反馈到稳压电路14的反馈电流的大小;稳压电路14根据接收到的反馈电流的大小不同,输出相应大小的电压到电压输出端口12。
优选地,如图2所示,稳压电路14包括稳压芯片141和电感142;反馈电路15包括第一电阻151、第二电阻152和第三电阻153和第四电阻154;第一逻辑控制电路16包括第一三级管161和第五电阻162;第二逻辑控制电路18包括第二三级管181和第六电阻182;
其中,稳压芯片141的第一端口与电压输入端口11连接;稳压芯片141的第二端口通过电感142与电压输出端口12连接;
第一电阻151、第二电阻152、第四电阻154和第三电阻153在电压输出端口12和地之间串联,稳压芯片141的第三端口连接于第一电阻151和第二电阻152之间;
第一三极管161的集电极连接于第三电阻153和第四电阻154之间;第一三极管161的发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161的基极通过第五电阻162接地,同时,第一三极管161的基极与第一逻辑输入端口13连接;
第二三极管181的集电极连接于第二电阻152和第四电阻154之间;第二三极管181的发射极连接于第三电阻153和第四电阻154之间;第二三极管181的基极通过第六电阻182连接于第三电阻153和第四电阻154之间,同时,第二三极管181的基极与第二逻辑输入端口17连接。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出电压控制电路的具体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系统对电压的需求是不同的。需要电源为系统给提供两种以上的电压进行供电以适应系统不同的工作状态。
例如,系统使用第一级电压I1为5V,第二级电压I2为4.4V,第三级电压I3为3.9V,第四级电压I4为3.3V。
本实施例中,第一逻辑输入端口13接收到第一逻辑控制信号为0或1,控制作为开关的第一三极管161的开启或闭合,使得反馈电路15中的第三电阻153接入电路或被短接。第二逻辑输入端口18接收到第二逻辑控制信号为0或1,控制作为开关的第二三极管181的开启或闭合,使得反馈电路15中的第四电阻154接入电路或被短接。这样,改变提供给稳压芯片141的反馈电流,以改变稳压电路14的输出电压。
如下表1所示,根据两个逻辑输入信号的不同,稳压电路输出的电压有以下四种情况:
(一)第一逻辑控制信号为0,第二逻辑控制信号为0
当第一逻辑控制信号为0,相当于在第一三极管161的基极提供一个低电平,第一三极管161开启,使得第三电阻153被接入到电路中。第二逻辑控制信号为0,相当于在第二三极管181的基极提供一个低电平,第二三极管181开启,使得第三电阻154被接入到电路中。
这时,由于第一电阻151、第二电阻152、第四电阻154和第三电阻153串联,反馈电路阻值最大,在该串联电路上的电流最小,因而稳压芯片141的第三端口FB获得的反馈电流也最小,稳压芯片141的第二端口OUT输出的电压增大,使得在电压输出端口12输出I1为5V的电压。
(二)第一逻辑控制信号为1,第二逻辑控制信号为0
当第一逻辑控制信号为1,相当于在第一三极管161的基极提供一个高电平,第一三极管161闭合,使得第三电阻153被短接。第二逻辑控制信号为0,相当于在第二三极管181的基极提供一个低电平,第二三极管181开启,使得第三电阻154被接入到电路中。
这时,由于第一电阻151、第二电阻152和第四电阻154串联,反馈电路阻值减小,在该串联电路上的电流增大,因而稳压芯片141的第三端口FB获得的反馈电流也增大,稳压芯片141的第二端口OUT输出的电压减小,使得在电压输出端口12输出I2为4.4V的电压。
(三)第一逻辑控制信号为0,第二逻辑控制信号为1
当第一逻辑控制信号为0,相当于在第一三极管161的基极提供一个低电平,第一三极管161开启,使得第三电阻153被接入到电路中。第二逻辑控制信号为1,相当于在第二三极管181的基极提供一个高电平,第二三极管181闭合,使得第三电阻154被短接。
这时,由于第一电阻151、第二电阻152和第三电阻153串联,反馈电路阻值减小,在该串联电路上的电流增大,因而稳压芯片141的第三端口FB获得的反馈电流也增大,稳压芯片141的第二端口OUT输出的电压减小,使得在电压输出端口12输出I3为3.9V的电压。
(四)第一逻辑控制信号为1,第二逻辑控制信号为1
当第一逻辑控制信号为1,相当于在第一三极管161的基极提供一个高电平,第一三极管161闭合,使得第三电阻153被短接。第二逻辑控制信号为1,相当于在第二三极管181的基极提供一个高电平,第二三极管181闭合,使得第三电阻154被短接
这时,由于只有第一电阻151和第二电阻152串联,反馈电路阻值最小,在该串联电路上的电流最大,因而稳压芯片141的第三端口FB获得的反馈电流也最大,稳压芯片141的第二端口OUT输出的电压最小,使得在电压输出端口12输出I3为3.3V的电压。
表1
Figure BDA000037946483000007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出电压控制电路,通过输入两路逻辑信号控制电路中反馈给稳压芯片的电流的大小,进而控制稳压电路输出的电压的大小,以在不同情况下为系统提供两种以上不同的输出电压。实现在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为系统节约电源电量。且电路结构简单,实现容易,可以较为准确地控制输出电压的转换。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

1.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输入端口(11)、电压输出端口(12)、第一逻辑输入端口(13)、稳压电路(14)、反馈电路(15)、第一逻辑控制电路(16)、第二逻辑输入端口(17)及第二逻辑控制电路(18);
其中,所述稳压电路(14)一端与所述电压输入端口(11)连接,所述稳压电路(14)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压输出端口(12)连接;
所述反馈电路(15)一端与所述电压输出端口(12)连接,所述反馈电路(15)另一端与所述稳压电路(14)连接;
所述第一逻辑控制电路(16)一端与所述第一逻辑输入端口(13)连接,所述第一逻辑控制电路(16)的另一端与反馈电路(15)连接;
所述第二逻辑控制电路(18)一端与所述第二逻辑输入端口(17)连接,所述第二逻辑控制电路(18)的另一端与反馈电路(15)连接;
所述第一逻辑控制电路(16)和第二逻辑控制电路(18),分别根据从所述第一逻辑输入端口(13)和第二逻辑输入端口(17)接收到的逻辑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反馈电路(15)反馈到所述稳压电路(14)的反馈电流的大小;所述稳压电路(14)根据接收到的反馈电流的大小不同,输出相应大小的电压到所述电压输出端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路(14)包括稳压芯片(141)和电感(142);所述反馈电路(15)包括第一电阻(151)、第二电阻(152)和第三电阻(153)和第四电阻(154);所述第一逻辑控制电路(16)包括第一三级管(161)和第五电阻(162);所述第二逻辑控制电路(18)包括第二三级管(181)和第六电阻(182);
其中,所述稳压芯片(141)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电压输入端口(11)连接;所述稳压芯片(141)的第二端口通过所述电感(142)与所述电压输出端口(12)连接;
所述第一电阻(151)、第二电阻(152)、第四电阻(154)和第三电阻(153)在所述电压输出端口(12)和地之间串联,所述稳压芯片(141)的第三端口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151)和第二电阻(152)之间;
所述第一三极管(161)的集电极连接于所述第三电阻(153)和第四电阻(154)之间;所述第一三极管(16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161)的基极通过第五电阻(162)接地,同时,所述第一三极管(161)的基极与所述第一逻辑输入端口(13)连接;
所述第二三极管(181)的集电极连接于所述第二电阻(152)和第四电阻(154)之间;所述第二三极管(181)的发射极连接于所述第三电阻(153)和第四电阻(154)之间;所述第二三极管(181)的基极通过第六电阻(182)连接于所述第三电阻(153)和第四电阻(154)之间,同时,所述第二三极管(181)的基极与所述第二逻辑输入端口(17)连接。
CN201320558331.8U 2013-09-09 2013-09-09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443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58331.8U CN203444385U (zh) 2013-09-09 2013-09-09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58331.8U CN203444385U (zh) 2013-09-09 2013-09-09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44385U true CN203444385U (zh) 2014-02-19

Family

ID=50095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5833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44385U (zh) 2013-09-09 2013-09-09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443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88219A (zh) * 2013-09-09 2014-01-01 天脉聚源(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88219A (zh) * 2013-09-09 2014-01-01 天脉聚源(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74082U (zh) 一种继电器控制电路
CN202711238U (zh) 看门狗电路
CN202166908U (zh)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与直流-直流转换器结合结构
CN204761290U (zh) 单键低压电源开关控制电路
CN203406784U (zh) Dc-dc降压电路和dc-dc电源
CN103488226B (zh)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CN203444384U (zh)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CN203444385U (zh)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CN203444380U (zh)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CN105867212A (zh) 低电平信号转化为高电平信号的唤醒电路
CN211128116U (zh) 一种基于蓝牙耳机智能仓的控制系统及其一种蓝牙充电盒
CN203444386U (zh)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CN209313809U (zh) 可调节时序的开关电路结构
CN203661030U (zh) 电平转换电路及具有其的电路板
CN203405751U (zh) 一种新型的稳压器电路结构
CN106134501B (zh) 一种多路输出模块电源优先下电时序控制电路
CN103488223B (zh)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CN103488228B (zh)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CN103488219A (zh)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CN203444379U (zh)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CN201717784U (zh) 智能高频开关电源
CN204498012U (zh) 一种平衡调制式多路输出稳压电源
CN203444376U (zh)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CN203984247U (zh) 一种新型直流多级降压稳压电路
CN202043034U (zh) 单片机系统5v信号转3.3v信号电平转换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n output voltage control circui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0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9

Pledgee: Inner Mongolia Huipu Energy Co.,Ltd.

Pledgor: TVMINING (BEIJING) MEDIA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9900015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9

Termination date: 2021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