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44384U -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44384U
CN203444384U CN201320558160.9U CN201320558160U CN203444384U CN 203444384 U CN203444384 U CN 203444384U CN 201320558160 U CN201320558160 U CN 201320558160U CN 203444384 U CN203444384 U CN 2034443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circuit
resistance
control circuit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5816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VMining Beijing Med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VMining Beijing Med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VMining Beijing Med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VMining Beijing Med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55816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443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443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4438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inuous-Control Power Sources That Use Transis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通过输入逻辑信号控制电路中反馈给稳压芯片的电流的大小,进而控制所述稳压电路输出的电压的大小,以在不同情况下为系统提供不同的输出电压。实现在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为系统节约电源电量。且电路结构简单,实现容易,可以较为准确地控制输出电压的转换。

Description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产品的日益更新,有效率的电源管理已成为电路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系统在不同工作状态下,对电压的需求是不同的。例如,当需要处理大量数据的时候,使用幅度较高的电压,当计算量小,或者处于待机状态下时,可以使用幅度较低的电压。 
如果电源一直提供较高电压,则可能造成电量的浪费。如果一直提供较低电压,则会影响系统运行,无法进行大规模运算处理。 
因此,现今在电源效率的设计领域上,其中之一就是必须针对系统的不同工作情况提供不同的输出电压,以实现在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为系统节约电源电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用于实现在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为系统节约电源电量。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包括:电压输入端口(11)、电压输出端口(12)、逻辑输入端口(13)、稳压电路(14)、反馈电路(15)及逻辑控制电路(16); 
其中,所述稳压电路(14)一端与所述电压输入端口(11)连接,所述稳压电路(14)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压输出端口(12)连接; 
所述反馈电路(15)一端与所述电压输出端口(12)连接,所述反馈电路(15)另一端与所述稳压电路(14)连接; 
所述逻辑控制电路(16)一端与所述逻辑输入端口(13)连接,所述逻辑控制电路(16)的另一端与反馈电路(15)连接; 
所述逻辑控制电路(16),根据从所述逻辑输入端口(13)接收到的逻辑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反馈电路(15)反馈到所述稳压电路(14)的反馈电流的大小;所述稳压电路(14)根据接收到的反馈电流的大小不同,输出相应大小的电压到所述电压输出端口(12)。 
优选地,所述稳压电路(14)包括稳压芯片(141)和电感(142);所述反馈电路(15)包括第一电阻(151)、第二电阻(152)和第三电阻(153);所述逻辑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161)和第四电阻(162); 
其中,所述稳压芯片(141)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电压输入端口(11)连接;所述稳压芯片(141)的第二端口通过所述电感(142)与所述电压输出端口(12)连接; 
所述第一电阻(151)、第二电阻(152)、第三电阻(153)在所述电压输出端口(12)和地之间串联,所述稳压芯片(141)的第三端口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151)和第二电阻(152)之间; 
所述三极管(161)的集电极连接于所述第二电阻(152)和第三电阻(153)之间;所述三极管(16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161)的基极通过第四电阻(162)接地,同时,所述三极管(161)的基极与所述逻辑输入端口(13)连接。 
本实施例的输出电压控制电路,通过输入逻辑信号控制电路中反馈给稳压芯片的电流的大小,进而控制所述稳压电路输出的电压的大小,以在不同情况下为系统提供不同的输出电压。实现在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为系统节约电源电量。且电路结构简单,实现容易,可以较为准确地控制输出电压的转换。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 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输出电压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输出电压控制电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由于系统在不同工作状态下,对电压的需求是不同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简单、快速、准确地实现对电源输出电压的转换。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出电压控制电路,包括:电压输入端口11、电压输出端口12、逻辑输入端口13、稳压电路14、反馈电路15、逻辑控制电路16。 
其中,稳压电路14一端与电压输入端口11连接,稳压电路14的另一端与电压输出端口12连接。 
反馈电路15一端与电压输出端口12连接,反馈电路15另一端与稳压电路14连接。 
逻辑控制电路16一端与逻辑输入端口13连接,逻辑控制电路16的另一端与反馈电路15连接。 
逻辑控制电路16,根据从逻辑输入端口13接收到的逻辑控制信号,控制反馈电路15反馈到稳压电路14的反馈电流的大小;稳压电路14根据接收到的反馈电流的大小不同,输出相应大小的电压到电压输出端口12。 
优选地,如图2所示,稳压电路14包括稳压芯片141和电感142;反馈电路15包括第一电阻151、第二电阻152和第三电阻153;逻辑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161和第四电阻162。 
其中,稳压芯片141的第一端口IN与电压输入端口11连接;稳压芯片141的第二端口OUT通过电感142与电压输出端口12连接。 
第一电阻151、第二电阻152、第三电阻153在电压输出端口12和地之间串联,稳压芯片141的第三端口FB连接于第一电阻151和第二电阻152之间。 
三极管161的集电极连接于第二电阻152和第三电阻153之间;三极管16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161的基极通过第四电阻162接地,同时,三极管161的基极与逻辑输入端口13连接。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出电压控制电路的具体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系统对电压的需求是不同的。系统可以工作在两种电压模式,3.3V和5V,当需要处理大量数据的时候,使用5V电压,当计算量小,或者处于待机状态下时,使用3.3V电压。 
设置逻辑控制信号为0或1,通过控制作为开关的三极管161的开启或闭合,使得反馈电路15中的第三电阻153接入电路或被短接,改变提供给稳压芯片141的反馈电流,以改变稳压电路14的输出电压。 
本实施例中,可以控制稳压电路14的输出电压为5V或3.3V。逻辑输入端口13接收逻辑控制信号0或1,电压输出端口14根据逻辑控制信号控制的结果输出电压。 
如下表1所示,当逻辑控制信号为0,相当于在三极管161基极提供一个低电平时,三极管161开启,使得第三电阻153被接入到电路中。这时,由于第一电阻151、第二电阻152和第三电阻153串联,反馈电路阻值增大,在该串联电路上的电流减小,因而稳压芯片141的第三端口FB获得的反馈电流也减小,稳压芯片141的第二端口OUT输出的电压增大,使得在电压输出端口12输出5V的电压。 
当逻辑控制信号为1,相当于在三极管161基极提供一个高电平时,三极管161闭合,使得第三电阻153被短接。这时,由于第一电阻151和第二电阻152串联,反馈电路阻值减小,在该串联电路上的电流增大,因而稳压芯片141的第三端口FB获得的反馈电流也增大,稳压芯片141的第二端口OUT输出的电压减小,使得在电压输出端口12输出3.3V的电压。 
表1 
逻辑控制信号 输出电压
0 5V
1 3.3V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出电压控制电路,通过输入逻辑信号控制电路中反馈给稳压芯片的电流的大小,进而控制稳压电路输出的电压的大小,以在不同情况下为系统提供不同的输出电压。实现在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为系统节约电源电量。且电路结构简单,实现容易,可以较为准确地控制输出电压的转换。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

1.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输入端口(11)、电压输出端口(12)、逻辑输入端口(13)、稳压电路(14)、反馈电路(15)及逻辑控制电路(16); 
其中,所述稳压电路(14)一端与所述电压输入端口(11)连接,所述稳压电路(14)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压输出端口(12)连接; 
所述反馈电路(15)一端与所述电压输出端口(12)连接,所述反馈电路(15)另一端与所述稳压电路(14)连接; 
所述逻辑控制电路(16)一端与所述逻辑输入端口(13)连接,所述逻辑控制电路(16)的另一端与反馈电路(15)连接; 
所述逻辑控制电路(16),根据从所述逻辑输入端口(13)接收到的逻辑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反馈电路(15)反馈到所述稳压电路(14)的反馈电流的大小;所述稳压电路(14)根据接收到的反馈电流的大小不同,输出相应大小的电压到所述电压输出端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路(14)包括稳压芯片(141)和电感(142);所述反馈电路(15)包括第一电阻(151)、第二电阻(152)和第三电阻(153);所述逻辑控制电路(16)包括三极管(161)和第四电阻(162); 
其中,所述稳压芯片(141)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电压输入端口(11)连接;所述稳压芯片(141)的第二端口通过所述电感(142)与所述电压输出端口(12)连接; 
所述第一电阻(151)、第二电阻(152)、第三电阻(153)在所述电压输出端口(12)和地之间串联,所述稳压芯片(141)的第三端口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151)和第二电阻(152)之间; 
所述三极管(161)的集电极连接于所述第二电阻(152)和第三电阻(153)之间;所述三极管(16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161)的基极通过第四 电阻(162)接地,同时,所述三极管(161)的基极与所述逻辑输入端口(13)连接。 
CN201320558160.9U 2013-09-09 2013-09-09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4443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58160.9U CN203444384U (zh) 2013-09-09 2013-09-09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58160.9U CN203444384U (zh) 2013-09-09 2013-09-09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44384U true CN203444384U (zh) 2014-02-19

Family

ID=50095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58160.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444384U (zh) 2013-09-09 2013-09-09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4438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88226A (zh) * 2013-09-09 2014-01-01 天脉聚源(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CN108874005A (zh) * 2018-06-26 2018-11-23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调压电路和电源调压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88226A (zh) * 2013-09-09 2014-01-01 天脉聚源(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CN108874005A (zh) * 2018-06-26 2018-11-23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调压电路和电源调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19893A (zh) 开关电源控制器以及开关电源电路
CN103929060B (zh) 降压变换电路
CN202166908U (zh)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与直流-直流转换器结合结构
CN203444384U (zh)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CN103488226B (zh)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CN203406784U (zh) Dc-dc降压电路和dc-dc电源
CN208508789U (zh) 一种小型化低功耗开关电源启动电路
CN203444380U (zh)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CN202496005U (zh) 待机低功耗电路及机顶盒
CN105867212A (zh) 低电平信号转化为高电平信号的唤醒电路
CN203444386U (zh)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CN203444385U (zh)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CN209313809U (zh) 可调节时序的开关电路结构
CN103488223B (zh)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CN104281244A (zh) 延时装置及延时电路
CN103488228B (zh)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CN203444379U (zh)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CN203444376U (zh)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CN102902336B (zh) 主板的电源连接模块、主板及其电子设备
CN204559983U (zh) 一种led驱动芯片
CN203984247U (zh) 一种新型直流多级降压稳压电路
CN204517773U (zh) 一种单端输入迟滞比较电路
CN103488219A (zh)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CN202616998U (zh) 一种负电压产生电路
CN203827180U (zh) 一种车用变频器电源稳压反馈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610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