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34382U - 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34382U
CN203434382U CN201320486712.XU CN201320486712U CN203434382U CN 203434382 U CN203434382 U CN 203434382U CN 201320486712 U CN201320486712 U CN 201320486712U CN 203434382 U CN203434382 U CN 2034343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cking
base frame
insulating base
terminal
but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8671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X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X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X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X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48671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343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343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3438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有关一种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该电连接器于绝缘座体内部对接空间一侧具对接插口、另侧容置槽以一侧或一侧以上侧通道贯通至对接空间,近容置槽的绝缘座体侧面设有槽孔穿设限位卡块贯穿至对接空间,供对接端子二段或二段以上段差的对接部由容置槽穿入至对接空间内,一侧环凹槽供限位卡块的卡制槽嵌设、另侧导通侧延伸至容置槽外,而容置槽的侧通道穿设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一侧抵持侧延伸至对接空间、另侧水平向延伸接触片露出绝缘座体外侧面,且绝缘座体外部屏蔽壳体以内伸弹片抵触接地端子的接触片,达到稳定传输电流的目的。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尤指供默认电子装置进行电源传输的电连接器,利用绝缘座体的对接空间穿设对接端子,而于对接端子的对接部形成二段或二段以上的段差,可形成插接时的段差触感,并利用接地端子接触屏蔽壳体形成接地作用,达到稳定传输电源的目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不断的研发与进步,各式电子产品更是广泛的被应用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之中,而许多电子产品都具备可携式供使用者随身携带应用如笔记本电脑或个人数字助理(PDA)等,则需在电子产品上附设电源连接器,以供电子产品进行充电后,可供应电子产品运作时所需电力、且方便携带应用,但一般的电源连接器与相对型式电连接器进行插接前,容易产生有存蓄静电的情形,并在电源连接器与相对型式电连接器相对插接,供电源端子呈电性导通后,则电源连接器内部存蓄的静电便会传导至电源连接器的电源端子,再随着电源端子将静电传输至焊接的电路板上,而容易造成电路板上各电子组件受到静电影响发生故障或损毁的情况,即必须在电源连接器增设接地结构,且供电连接器内部存蓄的静电先传导接地予以排除。
而目前所使用的电源连接器,都会在绝缘座体外部罩覆屏蔽壳体,且绝缘座体内穿设的电源端子侧边再穿设接地端子,用以将电源连接器的静电予以接地排除,则电源连接器的绝缘座体在穿设电源端子及接地端子后,必须供接地端子固定在绝缘座体内,所以都是采用模内射出成型加工(insertmolding),将连设于料带上的电源端子与接地端子一体成型于绝缘座体内部,如此将造成加工作业时增加制造程序,制程相当耗费工时。
且电源连接器的电源端子,其对接侧呈平直状的圆杆形,与相对型式电连接器相对插接时,无法判断是否已插接到位,经常发生电性插接不确实的情况,造成不能顺利进行充电的现象,导致电子产品未能充足电源,必须重新插接电源连接器与相对型式电连接器,并确定已插接到位,再进行充电,使用相当不便。
所以,如何解决目前电子产品在透过电源连接器进行充电作业时,如何有效排除静电及接地端子成型加工作业耗时费工的问题与困扰,且电源端子与相对电连接器间不易确定插接到位等的缺失,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创作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可将接地端子穿插于成型的绝缘座体,方便绝缘座体的加工制程省时、省工,且电源端子具有二段或二段以上的段差设计,可供与相对型式电连接器电性插接时,产生段差触感而确认电性插接到位的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的实用新型专利诞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包括:绝缘座体、对接端子、一片或一片以上的接地端子及屏蔽壳体,其中:该绝缘座体内部具有贯通的对接空间,且于对接空间一侧设有对接插口、另侧设有朝绝缘座体内部凹陷的容置槽,并由容置槽的一侧或一侧以上侧边设有朝对接空间贯通的侧通道,再于近容置槽的绝缘座体侧面设有朝对接空间贯穿的槽孔,则槽孔内穿设有具卡制槽位于对接空间内的限位卡块;该对接端子穿设在绝缘座体的对接空间内,并于对接端子一侧设有延伸至对接空间内呈二段或二段以上段差的对接部、另侧设有相邻的止挡侧及环凹槽,再于环凹槽另侧连设有导通侧;该一片或一片以上的接地端子穿设于绝缘座体的侧通道内,且于接地端子一侧设有自侧通道延伸至对接空间内的抵持侧、另侧为设有朝水平方向延伸并露出绝缘座体外侧面的接触片;及该屏蔽壳体罩覆于绝缘座体外部,内部设有供绝缘座体套入的容置空间,而于容置空间一侧面朝容置空间内凸设有对位抵触于接地端子的接触片的内伸弹片。
其中,该绝缘座体于对接空间一侧的容置槽,设有供嵌入容置槽内的侧挡板,并于侧挡板一侧或一侧以上的侧边、分别设有供一片或一片以上接地端子抵靠的卡制部,且于侧挡板一侧卡制部凸设有卡合块,而于绝缘座体的容置槽朝一侧的侧通道内设有供卡合块嵌入的卡合孔,相对卡合孔另侧的侧通道的绝缘座体外侧面、为凹设有供接地端子的接触片嵌设定位的嵌合槽。
其中,该对接端子一侧的对接部朝另侧止挡侧、设有二段或二段以上不同外径尺寸的段差。
其中,该对接端子一侧的对接部朝另侧止挡侧、设有外径尺寸由小至大递增的二段或二段以上的段差。
其中,该一片或一片以上的接地端子,设有平板状直立的基部,而基部一侧延伸设有悬臂式弹性弯曲状的抵持侧、另侧朝水平方向延伸设有接触片,且接触片设有通孔,而相对接触片于屏蔽壳体近内伸弹片外侧设有对位通孔的穿孔。
其中,该接地端子于接触片所设的通孔,对位屏蔽壳体的穿孔,而利用焊接、铆接、螺钉锁接或冲压嵌接的衔接方式形成牢固对接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该电连接器于绝缘座体内部对接空间一侧具对接插口、另侧设有容置槽以一侧或一侧以上侧通道贯通至对接空间,近容置槽的绝缘座体侧面设有槽孔可穿设限位卡块贯穿至对接空间,则供对接端子二段或二段以上段差的对接部由容置槽穿入至对接空间内,一侧环凹槽供限位卡块的卡制槽嵌设、另侧导通侧延伸至容置槽外,而容置槽的侧通道穿设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一侧抵持侧为延伸至对接空间内、另侧水平向延伸接触片露出绝缘座体外侧面,且绝缘座体外部屏蔽壳体以内伸弹片抵触接地端子的接触片,达到稳定传输电流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乃在于该对接端子的对接部形成二段或二段以上的段差设计,为于对接部产生二段或二段以上不同外径尺寸的段差变化,且可由对接部朝向止挡侧呈外径尺寸递增的二段或二段以上段差型式设计,供对接端子具有段插的电性插接的触感。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乃在于该屏蔽壳体包括基座及侧盖,且基座内部以容置空间供收纳绝缘座体,并于基座的一侧面朝容置空间内凸设有内伸弹片供抵触于接地端子的接触片,则近内伸弹片的侧边设有定位孔对位接地端子的接触片的通孔,可供接触片与基座间透过焊接、铆接、螺钉锁接或冲压嵌接等衔接加工方式,形成牢固对接结合,而侧盖为设有通孔对位于绝缘座体的对接空间的对接插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方向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方向的侧视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另一方向的立体分解图。
【符号说明】
1、绝缘座体
10、对接空间
101、对接开口
102、容置槽
103、固定轴孔
11、侧通道
111、卡合孔
12、嵌合槽
13、侧挡板
130、定位孔
131、卡制部
132、卡合块
14、槽孔
15、限位卡块
150、卡制槽
16、凸柱
2、对接端子
21、对接部
22、止挡侧
23、环凹槽
24、导通侧
3、接地端子
31、基部
32、抵持侧
33、接触片
330、通孔
4、屏蔽壳体
41、基座
410、容置空间
411、内伸弹片
412、穿孔
413、卡槽
42、侧盖
420、通孔
421、定位翼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与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实施的方法等,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于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另一方向的立体分解图、侧视剖面图、另一方向的侧视剖面图,由图中所示可以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座体1、对接端子2、一片或一片以上的接地端子3及屏蔽壳体4,其中:
该绝缘座体1于内部具贯通的对接空间10,而于对接空间10一侧设有对接开口101、另侧向内凹设有容置槽102,则于容置槽102设有固定轴孔103贯通对接空间10,并由容置槽102的一侧或一侧以上侧边朝对接开口101方向、设有侧通道11延伸贯通至对接空间10,且容置槽102一侧的侧通道11为朝对接开口101方向凹设有卡合孔111,再利用容置槽102供侧挡板13置入卡固,则于侧挡板13一侧设有卡制部131、另侧朝外凸设有卡合块132,且于卡制部131、卡合块132之间的侧挡板13表面,则设有贯通的定位孔130,而容置槽102另侧的侧通道11的绝缘座体1外侧为凹设有嵌合槽12,再于相对嵌合槽12的绝缘座体1另侧面设有朝对接空间10贯通的槽孔14,则槽孔14可供限位卡块15穿设定位,以供限位卡块15一侧的弧状卡制槽150延伸至对接空间10内。
该对接端子2一侧设有对接部21,且对接部21为形成二段或二段以上的段差,并于对接部21另侧连设有较大外径的止挡侧22及呈凹式的环凹槽23,再于环凹槽23另侧连设有较大杆径的导通侧24。
该一片或一片以上的接地端子3,于基部31一侧延伸有弹性弯折式的抵持侧32、另侧为朝水平方向延伸设有接触片33,且于远离抵持侧32的接触片33另侧设有通孔330。
该屏蔽壳体4包括基座41及侧盖42,而基座41内部具有容置空间410,并于容置空间410一侧面朝内凸设有内伸弹片411,相邻内伸弹片411的侧边为设有定位孔412,且相对内伸弹片411及穿孔412的基座41的容置空间410另侧,供组装侧盖42,则于侧盖42设有贯通的通孔420,再于侧盖42的各侧缘分别朝水平方向延伸设有多个定位翼片421。
上述各构件于组装时,利用绝缘座体1的对接空间10一侧容置槽102处供对接端子2穿设,并供对接端子2一侧对接部21为悬空延伸至对接空间10内,另侧以导通侧24穿设定位于固定轴孔103,且延伸出容置槽102外部,而对接端子2的环凹槽23即供限位卡块15以卡制槽150对位嵌设、卡制,将对接端子2固设于绝缘座体1的对接空间10内,再于容置槽102的一侧或一侧以上侧边的侧通道11供一片或一片以上的接地端子3穿设,并由接地端子3的基部31定位于侧通道11处,则接地端子3以基部31一侧抵持侧32延伸至对接空间10内、悬空位于对接端子2的对接部21侧边,且接地端子3于基部31朝水平向延伸的接触片33,对位嵌设于侧通道11外侧的嵌合槽12内,为露出绝缘座体1的外侧,并利用容置槽102处卡固的侧挡板13抵挡于对接端子2、一片或一片以上接地端子3的基部31外侧,并通过侧挡板13的定位孔130供对接端子2的导通侧24穿出,透过侧挡板13将对接端子2及一片或一片以上接地端子3,限位固定于绝缘座体1内部,再于绝缘座体1外部罩复屏蔽壳体4,以利用屏蔽壳体4的侧盖42对位套设在对接空间10的对接插口101外侧,透过侧盖42的通孔420对位对接空间10的对接插口101,并由外侧的多个定位翼面421分别嵌设在绝缘座体1各外侧面上,即利用基部41以容置空间410收纳绝缘座体1,以供屏蔽壳体4罩覆在绝缘座体1外部,而基座41一侧面朝内凸设的内伸弹片411,即对位抵触于露出绝缘座体1的嵌合槽12外的接地端子3的接触片33上,且以基座41的穿孔412对位于接地端子3的通孔330,以利用绝缘座体1、对接端子2、一片或一片以上接地端子3及屏蔽壳体4组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
而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可供作传输电源的电源连接器,通过绝缘座体1的对接空间10内部对接端子2的对接部21,作为传输电源的正电极端子功能,则位于对接端子2的对接部21外部的一片或一片以上接地端子3的抵持侧32,即供作为负电极端子的接地作用,再利用屏蔽壳体4的穿孔412与接地端子3的通孔330,可利用焊接、螺钉锁接或铆钉铆合或冲压嵌接等衔接加工方式,为与默认电子产品的壳体或内部电路板接触呈接地导通状态,即可于电连接器与相对型式的默认电连接器相互电性插接时,透过对接端子2的对接部21具有二段或二段以上的段差,可产生插接的段差感,方便确认预设电连接器的端子与对接端子2确实完全电性插接,并透过对接部21外侧的接地端子3的抵持侧32,与预设电连接器的端子电性导通,配合对接端子2形成电性导通,并可利用接地端子形成接地效果,进行电连接器的存蓄静电排除,亦可将电连接器与预设电连接器间传输电源时受到外部的噪声干扰,透过接地端子3予以排除,而供对接端子2稳定传输电源。
且该对接端子2于对接部21形成二段或二段的段差,为利用不同外径尺寸产生段差的变化,且可由对接部21朝止挡侧22呈外径尺寸递增的段插变化设计,供对接部21具有不同段差的段差触感,与相对型式默认电连接器相互电性插接时,透过段差触感可供判断对接端子2与预设电连接器的端子相互插接到位的效果。
再者,绝缘座体1于成型后,利用对接空间10及一侧或一侧以上侧通道11,可供对接端子2及一片或一片以上接地端子3分别对位、穿设,可以方便快速组装成型电连接器,不必进行一体成型加工的绝缘座体1与对接端子2、一片或一片以上接地端子3多次对位、注料成型的耗时、费工的成型加工作业;另于绝缘座体1的槽孔14周边表面及相对的另侧表面,分别凸设有凸柱16,则相对绝缘座体1二侧面的凸柱16、为于屏蔽壳体4的基座41二侧面分别设有卡槽413,以供二侧卡柱16对位滑卡入各卡槽413内、并凸出屏蔽壳体4的基座41二侧外部。
请参阅图6、图7、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较佳实施例另一方向的立体分解图,则由图中所示可以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绝缘座体1,亦可于相邻槽孔14的二侧相对侧表面,分别凸设有凸柱16,则相对绝缘座体1另二侧面的凸柱16、为于屏蔽壳体4的基座41另二侧面亦可分别设有卡槽413,则可供二侧卡柱16分别对位滑卡入各卡槽413内、并凸出屏蔽壳体4的基座41另二侧外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结构,可在绝缘座体1内部对接空间10一侧容置槽102的固定轴孔103、供对接端子2穿设,可供对接端子2一侧呈二段或二段以上段差的对接部21,悬空延伸至对接空间10内,再以容置槽102一侧或一侧以上侧边的侧通道11,供一片或一片以上接地端子3穿设,并供接地端子3的基部31嵌设于侧通道11内,基部31一侧的抵持侧32即延伸至对接空间10、并位于对接部21外侧,且以接地端子3的基部31水平向延伸的接触片33嵌设于绝缘座体1一侧的嵌合槽12,则于绝缘座体1外部罩覆屏蔽壳体4,并以屏蔽壳体4的基座41朝内部凸设的内伸弹片411,对位抵触在接地端子3的接触片33,以供电连接器与相对型式电连接器相互电性插接时,可达到利用接地端子3将对接端子2的静电予以传输至屏蔽壳体4,可透过接地端子3及屏蔽壳体4快速向外排散的目的,且电连接器的绝缘座体1于成型后,再以一侧容置槽102的固定轴孔103供对接端子2穿设、侧通道11供接地端子3穿设,可以快速组装成型、具有省时、省工的功效,故举凡可达成前述效果的结构、装置皆应受本实用新型所涵盖,此种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本实用新型为主要针对电连接器的结构进行设计,利用绝缘座体的对接空间一侧容置槽设有固定轴孔、一侧或一侧以上的侧通道,可供对接端子、一片或一片以上接地端子分别穿设,并以屏蔽壳体的基座包覆在绝缘座体外部,且以屏蔽壳体的内伸弹片对位抵触于接地端子的接触片,而组成预定型式的电连接器(可为电源连接器),则方便电连接器的绝缘座体供对接端子、一片或一片接地端子对位插设,即可排除内静电且稳定传输电源为主要保护重点,且接地端子与屏蔽壳体接触导通,可电性接触在默认电路板或默认电子产品的机壳,具有排散静电及干扰的噪声的效果,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电连接器的结构改良于实际执行、实施时,为确实能达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实用新型诚为一实用性优异的研发,为符合新型专利的申请要求,依法提出申请。

Claims (6)

1.一种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座体、对接端子、一片或一片以上的接地端子及屏蔽壳体,其中:
该绝缘座体内部具有贯通的对接空间,且于对接空间一侧设有对接插口、另侧设有朝绝缘座体内部凹陷的容置槽,并由容置槽的一侧或一侧以上侧边设有朝对接空间贯通的侧通道,再于近容置槽的绝缘座体侧面设有朝对接空间贯穿的槽孔,则槽孔内穿设有具卡制槽位于对接空间内的限位卡块;
该对接端子穿设在绝缘座体的对接空间内,并于对接端子一侧设有延伸至对接空间内呈二段或二段以上段差的对接部、另侧设有相邻的止挡侧及环凹槽,再于环凹槽另侧连设有导通侧;
该一片或一片以上的接地端子穿设于绝缘座体的侧通道内,且于接地端子一侧设有自侧通道延伸至对接空间内的抵持侧、另侧为设有朝水平方向延伸并露出绝缘座体外侧面的接触片;及
该屏蔽壳体罩覆于绝缘座体外部,内部设有供绝缘座体套入的容置空间,而于容置空间一侧面朝容置空间内凸设有对位抵触于接地端子的接触片的内伸弹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座体于对接空间一侧的容置槽,设有供嵌入容置槽内的侧挡板,并于侧挡板一侧或一侧以上的侧边、分别设有供一片或一片以上接地端子抵靠的卡制部,且于侧挡板一侧卡制部凸设有卡合块,而于绝缘座体的容置槽朝一侧的侧通道内设有供卡合块嵌入的卡合孔,相对卡合孔另侧的侧通道的绝缘座体外侧面、为凹设有供接地端子的接触片嵌设定位的嵌合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对接端子一侧的对接部朝另侧止挡侧、设有二段或二段以上不同外径尺寸的段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对接端子一侧的对接部朝另侧止挡侧、设有外径尺寸由小至大递增的二段或二段以上的段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一片或一片以上的接地端子,设有平板状直立的基部,而基部一侧延伸设有悬臂式弹性弯曲状的抵持侧、另侧朝水平方向延伸设有接触片,且接触片设有通孔,而相对接触片于屏蔽壳体近内伸弹片外侧设有对位通孔的穿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接地端子于接触片所设的通孔,对位屏蔽壳体的穿孔,而利用焊接、铆接、螺钉锁接或冲压嵌接的衔接方式形成牢固对接结合。
CN201320486712.XU 2013-08-09 2013-08-09 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343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86712.XU CN203434382U (zh) 2013-08-09 2013-08-09 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86712.XU CN203434382U (zh) 2013-08-09 2013-08-09 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34382U true CN203434382U (zh) 2014-02-12

Family

ID=50063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86712.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34382U (zh) 2013-08-09 2013-08-09 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343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6349A (zh) * 2016-02-01 2017-08-0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6349A (zh) * 2016-02-01 2017-08-0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7026349B (zh) * 2016-02-01 2019-08-3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21683U (zh) 电源连接器组件
EP2713471B1 (en) Charger
US8944845B2 (en) Power plug, electrical plug assembly and electrical charger assembly
TWM447067U (zh) 電子產品之輔助用具
CN204167540U (zh) 电连接器
CN101877948A (zh) 电子装置
CN204481220U (zh) 具有防水功能的USB Type-C连接母座
CN103051003A (zh) 充电器
CN106299927A (zh) 堆叠式电连接器
CN104037548A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其组合
CN203434382U (zh) 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
US9667008B2 (en) Power adaptor
CN102339562A (zh) 电子设备
CN204928226U (zh) 移动电源装置
CN203445350U (zh) Usb电连接器的转换应用装置
CN202662917U (zh) 一种usb插头
CN204424565U (zh) 电连接器的改进结构
JP3196443U (ja) 電源アダプターの構造
CN106785611B (zh) 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03326222U (zh) 电连接器
KR20120140558A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용 젠더
CN202930638U (zh) 一种易插型连接器
CN105577865A (zh) 多充电/数据接口的电子设备保护壳及与其匹配的插接件
CN203800209U (zh) 应用于电路板的电连接器模块
CN202662862U (zh) 电连接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