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30727U - 一种吸口为快插接头的自润滑手握真空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口为快插接头的自润滑手握真空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30727U
CN203430727U CN201320389924.6U CN201320389924U CN203430727U CN 203430727 U CN203430727 U CN 203430727U CN 201320389924 U CN201320389924 U CN 201320389924U CN 203430727 U CN203430727 U CN 2034307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hole
joint
piston
vacuum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38992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占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2038992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307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307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3072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真空泵,尤其是一种吸口为快插接头的自润滑手握真空泵,本手握真空泵采取了利用气缸后腔抽气的技术方案,即缸杆进入气缸内时抽气,复位弹簧驱动活塞回程即缸杆伸出时排气,气缸手柄与缸杆手柄组成一对操作手柄,能象握力器一样操作抽气,快插接头吸口可实现真空泵与容器之间连接软管的快速插接,可安装真空表测量显示真空度,解决了目前手动真空泵或行程短抽气效率低,或人性化设计差操作不舒服,以及真空泵的吸口与容器之间的连接方便性差的不足。适用于食品真空保鲜,化工原料、电子元件、精密零件的真空包装。尤其可用生活中常见的密封良好的保鲜盒、罐头瓶、塑料真空袋等,经简单改装成为真空容器后对食品抽真空保鲜。

Description

一种吸口为快插接头的自润滑手握真空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真空泵,尤其是一种吸口为快插接头的自润滑手握真空泵,本手握真空泵设有气缸手柄与缸杆手柄组成的一对操作手柄,能象握力器一样操作抽气,快插接头吸口可实现真空泵与容器之间连接软管的快速插接,可安装真空表测量显示真空度。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220193925和专利申请号为CN02262320的两项专利,公开了两种“手动真空泵”,两者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存在不足是:申请号为CN201220193925的手动真空泵的活塞行程短,抽气效率低,申请号为CN02262320的手动真空泵,人性化设计差操作不舒服,另外,两者真空泵的吸口与容器之间的连接方便性差。一种手握真空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手动真空泵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口为快插接头的自润滑手握真空泵,本手握真空泵设有气缸手柄与缸杆手柄组成的一对操作手柄,能象握力器一样操作抽气,操作舒服,活塞行程大抽气效率高,快插接头吸口可实现真空泵与容器之间连接软管的快速插接,可安装真空表测量显示真空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吸口为快插接头的自润滑手握真空泵,主要由气缸、缸盖、活塞、活塞盖、缸杆、气缸手柄、缸杆手柄、复位弹簧、接头、快插密封、压盖、气缸Y型密封圈、缸杆Y型密封圈、活塞浸油润滑圈、缸杆浸油润滑圈、活塞单向阀、接头单向阀、大密封圈、小密封圈、长沉头螺钉、短沉头螺钉、真空表组成。 
所述气缸由台阶圆柱体构成,台阶圆柱体的大端是气缸体,小端是手柄连接体,在中心线上,从气缸体的端面开始,依次相连的是气缸孔、缸杆孔、缸杆密封孔,在气缸体的外圆柱面上沿轴向有一条与气缸体等长的圆形凸起,在圆形凸起的中心有一条气孔B,在气缸孔的孔底面沿径向有一条连通气缸孔和气孔B的气孔A。 
所述缸盖由连成一体的接头柱体、盖柱体、止口柱体、球头柱体、圆形凸起构成,接头柱体、盖柱体、止口柱体在同一中心线上依次轴向相连,三者的直径盖柱体的最大、接头柱体的最小,球头柱体的直径小于接头柱体的直径,球头柱体的轴线与接头柱体的轴线垂直相交,两者相贯连接,球头柱体的圆柱面一侧靠近接头柱体的端面,另一侧与接头柱体和盖柱体形成的台阶面相交,以此交接面使球头柱体生成一侧平面,圆形凸起在盖柱体的圆柱面上,且与盖柱体的轴向等长,接头柱体、球头柱体、圆形凸起三者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在止口柱体端的中心线上有弹簧安装孔,在接头柱体端的中心线上,有依次相连的台阶形的大密封孔、比大密封孔直径小的内螺纹孔、比内螺孔直径小的阀开启腔,阀开启腔与弹簧安装孔不通,在圆形凸起的中心有一条气孔C,在气孔C端面,有台阶形的小密封孔,在盖柱体内沿径向有一条连通阀开启腔和气孔C的气孔D,在球头柱体内靠近圆柱面一侧,有一条中心线与内螺纹孔中心线垂直相交并与内螺纹孔相通的气孔G,垂直于球头柱体的侧平面并通过球头的圆心设有仪表螺孔,仪表螺孔与气孔G相通,在盖柱体内,接头柱体的对称两侧,设有2个与弹簧安装孔轴向相通的排气孔。缸盖的圆形凸起半径与气缸的圆形凸起半径相等。 
所述接头一端为螺帽,与螺帽相接的是环形气槽,与环形气槽相接的是外螺纹柱,在中心线上,从螺帽的端面到外螺纹柱的端面,分别依次相连的是快插密封孔、接头阀孔、接头阀定位孔,在接头阀孔中心线一侧的平行线上,有与环形气槽相通的气孔E,在接头阀孔的径向有连通接头阀孔与气孔E的气孔F。 
所述快插密封为台阶圆柱体,小端为上圆柱体,大端为下圆柱体,在中心线上,一端是插接锥孔,一端是台阶孔,台阶孔在下圆柱体一端,插接锥孔的小径端与台阶孔相连,台阶孔的直径小于插接锥孔的小径,与插接管的内径相等。所述快插密封的插接锥孔的大径与插接管子的外径相等,对插接锥孔的锥度和轴向尺寸的要求是,在管子插入插接锥孔时产生的楔紧力,压迫快插密封的弹性体所产生的变形量,使管子外圆与快插密封的插接锥孔之间,以及快插密封的下圆柱体与接头的快插密封孔之间紧密结合并实现密封,同时,在管子插入插接锥孔后,靠摩擦力自锁不会自行退出。快插密封由弹性密封材料制作。 
所述活塞为台阶圆柱体,大端圆柱面为活塞的后导向,小端圆柱面为活塞的密封轴,台阶面为密封后挡面,在大端面中心有盲螺纹孔,在中心线一侧有轴向贯通的活塞阀孔,在密封轴的端面上有3个圆周均布的活塞螺孔。 
所述活塞盖为扁圆柱体,在扁圆柱体外圆中部有活塞润滑槽,扁圆柱面为活塞的前导向,在扁圆柱体两个端面上各有一个台阶孔,其中一个台阶孔是活塞盖止口孔,另一个是弹簧定位孔,活塞盖止口孔的端面为密封前挡面,中心线一侧的平行线上,从活塞盖止口孔的底面到弹簧定位孔的底面,分别有依次相连通的活塞阀定位孔、阀开启孔、通气孔,在弹簧定位孔的底面,有三个圆周均布的沉头螺钉孔。活塞盖的活塞阀定位孔与活塞的活塞阀孔距各自的中心线距离相等。 
所述气缸手柄为T字形,上部一字型为半圆柱前手柄,半圆柱前手柄的两端有球顶,下部为与半圆柱前手柄的圆柱面垂直相贯连接的圆柱形的连接柱体,在连接柱体中心线上,从连接柱体的端面到半圆柱前手柄的平面,分别是依次相连的手柄连接孔、缸杆润滑孔、缸杆导向孔、圆柱形的别叉孔、十字圆弧型的别叉卡孔。 
所述缸杆手柄的形状也为T字形,上部一字型为半圆柱后手柄,半圆柱后手柄的两端有球顶,下部为与半圆柱后手柄的平面相连接的别叉圆柱体,在别叉圆柱体的端面两侧,有与半圆柱后手柄的轴线垂直,且与别叉圆柱体的中心对称的长圆形的别叉,在别叉圆柱体的端面中心有手柄螺孔。气缸手柄半圆柱体与缸杆手柄的半圆柱体半径相等。 
所述压盖为一圆柱体,中心线上,一端是插接孔,一端是密封内孔,插接孔与密封内孔相通,插接孔的直径与插接管子的外径相等。 
所述活塞浸油润滑圈和缸杆浸油润滑圈,是用于润滑气缸Y型密封圈和缸杆Y型密封圈的方形截面圈,用海绵或毛毡制作,浸润滑油。 
所述活塞单向阀和接头单向阀,是用在活塞上和接头上的膜片单向阀,外圈为矩形截面圈,中心是圆阀片,在矩形截面圈内壁与圆阀片之间有一连接带,将两者连成一体。活塞单向阀和接头单向阀用弹性密封材料制作。 
手握真空泵的装配关系如下: 
气缸组件的组装:将缸杆Y型密封圈安装在气缸的缸杆密封孔内,其唇边朝外,缸杆浸油润滑圈安装在气缸手柄的缸杆润滑孔内,气缸的手柄连接体与气缸手柄的手柄连接孔配合并插接到底,使气缸手柄的半圆柱前手柄水平放置,让气缸的圆形凸起在半圆柱前手柄的正上方,气缸与气缸手柄用沉头螺钉在径向紧固连接,或用胶粘接固定。
缸盖组件的组装:将快插密封的下圆柱体朝里与接头的快插密封孔配合安装,压盖用紧配合安装在接头的快插密封孔内,压盖的密封内孔与快插密封的上圆柱体配合,压盖在轴向压紧快插密封,接头单向阀安装在接头阀定位孔内,在缸盖的大密封孔内安装大密封圈,将接头的外螺纹柱拧入缸盖的内螺纹孔紧固连接,使接头同时压紧大密封圈和接头单向阀的矩形截面圈实现端面密封,在缸盖的小密封孔内安装小密封圈,在缸盖的仪表螺孔内安装真空表。其中接头、快插密封、压盖及接头单向阀组成手握真空泵的快插接头吸口。 
活塞组件的组装:在活塞的密封轴上安装活塞Y型密封圈,其唇边朝向活塞盖,在活塞盖的活塞润滑槽内安装活塞浸油润滑圈,在活塞阀定位孔内安装活塞单向阀,活塞的密封轴与活塞盖的活塞盖止口孔配合安装,并使活塞的活塞阀孔与活塞盖的活塞阀定位孔对中,活塞与活塞盖用沉头螺钉在轴向紧固连接,再将缸杆拧入活塞大端的盲螺纹孔内连接。 
真空泵的总装:活塞组件装入气缸孔,使缸杆穿过气缸的缸杆孔和气缸手柄的缸杆导向孔伸出,活塞组件将气缸孔分成两个腔,缸盖一侧为气缸前腔,气缸后腔为抽气真空腔,复位弹簧装入气缸前腔,一端用活塞盖的弹簧定位孔定位,另一端装入缸盖的弹簧安装孔内,缸盖的止口柱体与气缸孔配合安装,并让缸盖的圆形凸起与气缸的圆形凸起对齐连接,缸盖与气缸用沉头螺钉在径向连接紧固,或用胶粘接固定,之后,将缸杆手柄与伸出的缸杆用手柄螺孔连接。最后,将缸杆手柄旋转到与气缸手柄相垂直的位置,手持手柄压缩复位弹簧使缸杆进入气缸内,让缸杆手柄的别叉进入气缸手柄的别叉孔内,然后,旋转缸杆手柄使其与气缸手柄合拢,让气缸手柄的别叉卡孔卡住缸杆手柄的别叉,将两个半圆柱手柄合拢成一个圆柱体,即完成了全部装配。组装后可实现如下整体组合功能,快插接头吸口功能:快插密封安装在接头的快插密封孔内,压盖也用紧配合装入接头的快插密封孔内,并在轴向压紧快插密封,由分别属于所述接头、压盖、快插密封的下述技术特征: 快插密封孔、 插接孔、下圆柱体、插接锥孔、台阶孔,组成手握真空泵的快插接头吸口功能,用于快速插接软管;真空泵手握抽气功能:由分别属于所述气缸、缸盖、接头单向阀、接头、快插密封、压盖的下述技术特征:气孔A、气孔B、气孔C、气孔D、阀开启腔、接头单向阀、接头阀孔、台阶孔、插接锥孔、插接孔,依次密封连接组成一条抽气通路,该抽气通路从气缸后腔开始,连通到手握真空泵的快插接头吸口,通过此抽气通路,可实现从气缸后腔抽气,即真空泵的手握抽气功能;自润滑功能:安装在所述活塞盖的所属技术特征活塞润滑槽内的活塞浸油润滑圈,可实现对气缸Y型密封圈的自润滑,安装在所述气缸手柄的所属技术特征缸杆润滑孔内的缸杆浸油润滑圈,可实现对缸杆Y型密封圈的自润滑;手柄卡合功能:所述气缸手柄设有十字圆弧型的别叉卡孔,所述缸杆手柄设有长圆形的别叉,气缸手柄的别叉卡孔与缸杆手柄的别叉插入卡合,可使两个手柄合拢在一起。 
 [0020] 手握真空泵的使用与工作原理:
首先,利用手握真空泵的快插接头,将手握真空泵与要抽真空的容器用软管连接起来。
使用前,将缸杆手柄旋转90度,使缸杆手柄的别叉从气缸手柄的别叉卡孔中脱出,此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缸杆伸出,气缸手柄与缸杆手柄分离,再将缸杆手柄旋转90度复位,一手握持气缸,一手握持气缸手柄和缸杆手柄,用力握压使两个手柄合拢,活塞组件压缩复位弹簧前行,气缸前腔的空气通过缸盖端面的排气孔排入大气,气缸后腔则产生负压,气缸后腔经由依次密封连接的气孔A、气孔B、气孔C、气孔D、阀开启腔、接头单向阀、接头阀孔、台阶孔、插接锥孔组成的抽气通路,再通过软管连通容器,此时,抽气通路中的接头单向阀在负压吸力的作用下开启,将容器中的空气抽入气缸后腔。真空表经由依次相通的气孔G、环形气槽、气孔E、气孔F与抽气通路中的接头阀孔相通,可测量显示即时真空度值。 
将握持两个手柄的手松开,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活塞组件回程换向、缸杆伸出,此时,接头单向阀在容器内气体负压吸力的作用下关闭,切断了容器与气缸后腔的抽气通路,使容器内及相连的管孔内处于负压状态,由于通向真空表的接头阀孔在接头单向阀的后边,所以真空表显示值是与容器相连的软管孔内的真空度,也就是容器内的真空度。 
在活塞组件回程时,从容器内抽入到气缸后腔的空气,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气压升高,使活塞单向阀开启,气缸后腔的空气,通过活塞单向阀经气缸前腔及缸盖上的排气孔排入大气,即完成了手握真空泵的一次抽气循环。将两个手柄每握压合拢、松开分离一次即完成一次抽气过程。 
活塞浸油润滑圈和缸杆浸油润滑圈为气缸Y型密封圈和缸杆Y型密封圈提供长久润滑,同时也有效保证了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手握真空泵可以象握力器一样用手握压操作抽气,抽气效率高,可获得高真空度,快速插头吸口方便用软管与容器连接,活塞浸油润滑圈和缸杆浸油润滑圈可保持活塞密封和缸杆密封的长久良好润滑,带真空表时,可检测容器内的真空度,真空泵不使用时,利用气缸手柄的别叉卡孔和缸杆手柄的别叉,可将两个手柄合并在一起,便于携带、存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手握真空泵装配剖视图。 
图2是气缸3D剖视图。 
图3是缸盖3D剖视图。 
图4活塞3D剖视图。 
图5是活塞盖3D剖视图。 
图6是气缸手柄3D剖视图。 
图7是缸杆手柄3D剖视图。 
图8是接头3D剖视图。 
图9是快插密封3D剖视图。 
图10是压盖3D剖视图。 
图11是接头单向阀3D图。 
图12是实施例2装配剖视图。 
图13是无表缸盖3D剖视图。 
图14是无表接头3D剖视图。 
在图1中:1-1. 气缸,1-2. 缸盖,1-3. 活塞,1-4.活塞盖,1-5.缸杆, 1-6.气缸手柄,1-7.缸杆手柄,1-8.复位弹簧,1-9.接头,1-10.快插密封,1-11.压盖,1-12.气缸Y型密封圈,1-13.缸杆Y型密封圈,1-14.活塞浸油润滑圈,1-15.缸杆浸油润滑圈,1-16.活塞单向阀,1-17.接头单向阀,1-18.大密封圈,1-19.小密封圈,1-20.长沉头螺钉,1-21.短沉头螺钉,1-22.真空表。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1:
具体实施例1为带有真空表的手握真空泵,如图1至图11所示,由气缸1-1、缸盖1-2、活塞1-3、活塞盖1-4、缸杆1-5、气缸手柄1-6、缸杆手柄1-7、复位弹簧1-8、接头1-9、快插密封1-10、压盖1-11、气缸Y型密封圈1-12、缸杆Y型密封圈1-13、活塞浸油润滑圈1-14、缸杆浸油润滑圈1-15、活塞单向阀1-16、接头单向阀1-17、大密封圈1-18、小密封圈1-19、长沉头螺钉1-20、短沉头螺钉1-21、真空表1-22组成。
其装配关系如下: 
气缸组件的组装:将缸杆Y型密封圈1-13安装在气缸1-1的缸杆密封孔2-4内,其唇边朝外,缸杆浸油润滑圈1-15安装在气缸手柄1-6的缸杆润滑孔6-3内,气缸1-1的手柄连接体2-1与气缸手柄1-6的手柄连接孔6-2配合并插接到底,将气缸手柄1-6的半圆柱前手柄6-1水平放置,让气缸1-1的圆形凸起2-5在半圆柱前手柄6-1的正上方,气缸1-1与气缸手柄1-6用沉头螺钉在径向紧固连接,或用胶粘接固定。
缸盖组件的组装:将快插密封1-10的下圆柱体9-2朝里与接头1-9的快插密封孔8-3配合安装,压盖1-11用紧配合安装在接头1-9的快插密封孔8-3内,压盖1-11的密封内孔10-2与快插密封1-10的上圆柱体9-1配合,压盖1-11在轴向压紧快插密封1-10,接头单向阀1-17安装在接头阀定位孔8-5内。在缸盖1-2的大密封孔3-4内安装大密封圈1-18,将接头1-9的外螺纹柱8-2拧入缸盖1-2的内螺纹孔3-5紧固连接,使接头1-9同时压紧大密封圈1-18和接头单向阀1-17的矩形截面圈11-1实现端面密封,接头单向阀1-17的圆阀片11-2,利用缸盖1-2的阀开启腔3-6提供的空间开启。在缸盖1-2的小密封孔3-8内安装小密封圈1-19,在缸盖1-2的仪表螺孔3-11内安装真空表1-22。其中接头1-9、快插密封1-10、压盖1-11及接头单向阀1-17组成手握真空泵的快插接头吸口。 
活塞组件的组装:在活塞1-3的密封轴4-1上安装气缸Y型密封圈1-12,其唇边朝向活塞盖1-4,在活塞盖1-4的活塞润滑槽5-1内安装活塞浸油润滑圈1-14,在活塞阀定位孔5-4内安装活塞单向阀1-16,活塞1-3的密封轴4-1与活塞盖1-4的活塞盖止口孔5-2配合安装,并使活塞1-3的活塞阀孔4-3与活塞盖1-4的活塞阀定位孔5-4对中,活塞单向阀1-16的圆阀片,利用活塞盖1-4的阀开启孔5-5提供的空间开启,活塞1-3与活塞盖1-4用沉头螺钉轴向紧固连接,之后,将缸杆1-5拧入活塞1-3大端的盲螺纹孔4-2内连接。 
真空泵的总装:活塞组件装入气缸孔2-2,使缸杆1-5穿过气缸1-1的缸杆孔2-3和气缸手柄1-6的缸杆导向孔6-4伸出,活塞组件将气缸孔2-2分成两个腔,缸盖1-2一侧为气缸前腔,气缸后腔为抽气真空腔,复位弹簧1-8装入气缸前腔,一端用活塞盖1-4的弹簧定位孔5-3定位,另一端装入缸盖1-2的弹簧安装孔3-3内,缸盖1-2的止口柱体3-1与气缸孔2-2配合安装,并让缸盖1-2的圆形凸起3-2与气缸1-1的圆形凸起2-5对齐连接,缸盖1-2与气缸1-1用沉头螺钉在径向连接紧固,或用胶粘接固定,之后,将缸杆手柄1-7与伸出的缸杆1-5用手柄螺孔7-3连接。最后,将缸杆手柄1-7的半圆柱后手柄7-1旋转到与气缸手柄1-6的半圆柱前手柄6-1相垂直的位置,手持手柄压缩复位弹簧1-8使缸杆1-5进入气缸1-1内,让缸杆手柄1-7的别叉7-2进入气缸手柄1-6的别叉孔6-5内,然后,旋转缸杆手柄1-7使其与气缸手柄1-6合拢,让气缸手柄1-6的别叉卡孔6-6卡住缸杆手柄1-7的别叉7-2,将两个半圆柱手柄合拢成一个圆柱体,即完成了全部装配。组装后可实现如下整体组合功能,快插接头吸口功能:快插密封1-10安装在接头1-9的快插密封孔8-3内,压盖1-11也用紧配合装入接头1-9的快插密封孔8-3内,并在轴向压紧快插密封1-10,由分别属于所述接头1-9、压盖1-11、快插密封1-10的下述技术特征:快插密封孔8-3、 插接孔10-1、下圆柱体9-2、插接锥孔9-3、台阶孔9-4,组成手握真空泵的快插接头吸口功能,用于快速插接软管;真空泵手握抽气功能:由分别属于所述气缸1-1、缸盖1-2、接头单向阀1-17、接头1-9、快插密封1-10、压盖1-11的下述技术特征:气孔A 2-7、气孔B 2-6、气孔C 3-7、气孔D 3-9、阀开启腔3-6、接头单向阀1-17、接头阀孔8-4、台阶孔9-4、插接锥孔9-3、插接孔10-1,依次密封连接组成一条抽气通路,该抽气通路从气缸后腔开始,连通到手握真空泵的快插接头吸口,通过此抽气通路,可实现从气缸后腔抽气,即真空泵的手握抽气功能;自润滑功能:安装在所述活塞盖1-4的所属技术特征活塞润滑槽5-1内的活塞浸油润滑圈1-14,可实现对气缸Y型密封圈1-12的自润滑,安装在所述气缸手柄1-6的所属技术特征缸杆润滑孔6-3内的缸杆浸油润滑圈1-15,可实现对缸杆Y型密封圈1-13的自润滑;手柄卡合功能:所述气缸手柄1-6设有十字圆弧型的别叉卡孔6-6,所述缸杆手柄1-7设有长圆形的别叉7-2,气缸手柄1-6的别叉卡孔6-6与缸杆手柄1-7的别叉7-2插入卡合,可使两个手柄合拢在一起。 
 [0047] 手握真空泵的使用与工作原理:
首先,利用手握真空泵的快插接头,将手握真空泵与要抽真空的容器用软管连接起来。当软管通过压盖1-11的插接孔10-1插入快插密封1-10的插接锥孔9-3时,所产生的楔紧力,压迫快插密封1-10的弹性密封材料产生变形,使管子外圆面与插接锥孔9-3的锥面之间,以及快插密封1-10的下圆柱体9-2与接头1-9的快插密封孔8-3之间紧密结合实现密封,同时,在管子插入插接锥孔9-3后,靠摩擦力自锁不会自行退出。快插密封1-10的台阶孔9-4的端面为插接管端面的止入面,管子插到位即完成了管子的快插连接,在抽真空时,真空吸力会使软管的插接和密封更可靠。
使用前,将缸杆手柄1-7旋转90度,使缸杆手柄1-7的别叉7-2从气缸手柄1-6的别叉卡孔6-6中脱出,此时,在复位弹簧1-8的作用下缸杆1-5伸出,气缸手柄1-6与缸杆手柄1-7分离,再将缸杆手柄1-7旋转90度复位,一手握持气缸1-1,一手握持气缸手柄1-6和缸杆手柄1-7,用力握压使两个手柄合拢,活塞组件压缩复位弹簧1-8前行,气缸前腔的空气通过缸盖1-2端面的排气孔3-12排入大气,气缸后腔则产生负压,气缸后腔经由依次密封连接的气孔A 2-7、气孔B 2-6、气孔C 3-7、气孔D 3-9、阀开启腔3-6、接头单向阀1-17、接头阀孔8-4、台阶孔9-4、插接锥孔9-3组成的抽气通路,再经软管与容器连通,此时,抽气通路中的接头单向阀1-17在负压吸力的作用下,圆阀片11-2通过连接带11-3的弹性变形开启,将容器中的空气抽入气缸后腔。真空表1-22经由依次相通的气孔G 3-10、环形气槽8-1、气孔E 8-6、气孔F 8-7与抽气通路中的接头阀孔8-4相通,可测量显示即时真空度值。 
将握持两个手柄的手松开,在复位弹簧1-8的作用下活塞组件回程换向、缸杆1-5伸出,此时,接头单向阀1-17在容器内气体负压吸力的作用下关闭,切断了容器与气缸后腔的抽气通路,使容器内及相连的管孔内处于负压状态,由于通向真空表1-22的接头阀孔8-4在接头单向阀1-17的后边,所以真空表1-22的显示值是与容器相连的软管孔内的真空度,也就是容器内的真空度。 
在活塞组件回程时,从容器内抽入到气缸后腔的空气,在复位弹簧1-8的作用下气压升高,使活塞单向阀1-16开启,气缸后腔的空气,通过活塞单向阀1-16,再经活塞盖1-4的阀开启孔5-5和通气孔5-6及气缸前腔,从缸盖1-2上的排气孔3-12排入大气,即完成了手握真空泵的一次抽气循环。将两个手柄每握压合拢、松开分离一次即完成一次抽气过程。 
活塞浸油润滑圈1-14和缸杆浸油润滑圈1-15为气缸Y型密封圈1-12和缸杆Y型密封圈1-13提供长久润滑,同时也有效保证密封效果。 
真空泵不使用时,可利用气缸手柄1-6的别叉卡孔6-6与缸杆手柄1-7的别叉7-2插入卡合,将两个手柄合拢在一起,便于携带、存放。 
具体实施例2: 
具体实施例2为不带真空表的手握真空泵,如图12、图13、图14所示,由气缸1-1、无表缸盖12-1、活塞1-3、活塞盖1-4、缸杆1-5、气缸手柄1-6、缸杆手柄1-7、复位弹簧1-8、无表接头12-2、快插密封1-10、压盖1-11、气缸Y型密封圈1-12、缸杆Y型密封圈1-13、活塞浸油润滑圈1-14、缸杆浸油润滑圈1-15、活塞单向阀1-16、接头单向阀1-17、小密封圈1-19、长沉头螺钉1-20组成。
具体实施例2与具体实施例1比较,具体实施例1中的手握真空泵带有真空表1-22,而具体实施例2中的手握真空泵则不带真空表1-22。为此,具体实施例2中去掉了真空表1-22,并更换了两个零件,即用无表缸盖12-1替换缸盖1-2,用无表接头12-2替换接头1-9。 
所述无表缸盖12-1由连成一体的接头柱体、盖柱体、止口柱体3-1、圆形凸起3-2构成,接头柱体、盖柱体、止口柱体3-1在同一中心线上依次轴向相连,三者的直径盖柱体的最大、接头柱体的最小,圆形凸起3-2在盖柱体的圆柱面上,且与盖柱体的轴向等长,在止口柱体3-1端的中心线上有弹簧安装孔3-3,在接头柱体端的中心线上,有依次相连的内螺纹孔3-5、比内螺孔直径小的阀开启腔3-6,阀开启腔3-6与弹簧安装孔3-3不通,在圆形凸起3-2的中心有一条气孔C 3-7,在气孔C 3-7端面,有台阶形的小密封孔3-8,在盖柱体内沿径向有一条连通阀开启腔3-6和气孔C 3-7的气孔D 3-9,在盖柱体内,接头柱体的对称两侧,设有2个与弹簧安装孔3-3轴向相通的排气孔3-12。无表缸盖12-1的圆形凸起3-2的半径与气缸1-1的圆形凸起2-5的半径相等。 
所述无表接头12-2一端为螺帽,另一端是外螺纹柱8-2,在中心线上,从螺帽的端面到外螺纹柱8-2的端面,分别依次相连的是快插密封孔8-3、接头阀孔8-4、接头阀定位孔8-5。 
在结构上无表缸盖12-1与缸盖1-2的区别是,无表缸盖12-1去掉了安装真空表1-22的相关实体和特征,以及缸盖1-2的大密封孔3-4。在结构上无表接头12-2与接头1-9的区别是,去掉了用于连通真空表1-22的环形气槽8-1、气孔E 8-6、气孔F 8-7。其余部分结构一样。 
具体实施例2与具体实施例1的另一个区别是:气缸1-1与无表缸盖12-1、气缸1-1与气缸手柄1-6之间的连接使用胶粘接,不使用沉头螺钉连接。 
具体实施例2所述不带真空表的手握真空泵的装配关系以及使用与工作原理,与具体实施例1比较,只是去掉了手握真空泵的真空度检测功能,其余部分与具体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再详述。 

Claims (10)

1.一种吸口为快插接头的自润滑手握真空泵,该手握真空泵主要由气缸(1-1)、缸盖(1-2)、活塞(1-3)、活塞盖(1-4)、缸杆(1-5)、气缸手柄(1-6)、缸杆手柄(1-7)、复位弹簧(1-8)、接头(1-9)、快插密封(1-10)、压盖(1-11)、气缸Y型密封圈(1-12)、缸杆Y型密封圈(1-13)、活塞浸油润滑圈(1-14)、缸杆浸油润滑圈(1-15)、活塞单向阀(1-16)、接头单向阀(1-17)、大密封圈(1-18)、小密封圈(1-19)、长沉头螺钉(1-20)、真空表(1-22)组成;其特征在于:组装后可实现如下整体组合功能,快插接头吸口功能:快插密封(1-10)安装在接头(1-9)的快插密封孔(8-3)内,压盖(1-11)也用紧配合装入接头(1-9)的快插密封孔(8-3)内,并在轴向压紧快插密封(1-10),由分别属于所述接头(1-9)、压盖(1-11)、快插密封(1-10)的下述技术特征:快插密封孔(8-3)、 插接孔(10-1)、下圆柱体(9-2)、插接锥孔(9-3)、台阶孔(9-4),组成手握真空泵的快插接头吸口功能,用于快速插接软管;真空泵手握抽气功能:由分别属于所述气缸(1-1)、缸盖(1-2)、接头单向阀(1-17)、接头(1-9)、快插密封(1-10)、压盖(1-11)的下述技术特征:气孔A(2-7)、气孔B(2-6)、气孔C(3-7)、气孔D(3-9)、阀开启腔(3-6)、接头单向阀(1-17)、接头阀孔(8-4)、台阶孔(9-4)、插接锥孔(9-3)、插接孔(10-1),依次密封连接组成一条抽气通路,该抽气通路从气缸后腔开始,连通到手握真空泵的快插接头吸口,通过此抽气通路,可实现从气缸后腔抽气,即真空泵的手握抽气功能;自润滑功能:安装在所述活塞盖(1-4)的所属技术特征活塞润滑槽(5-1)内的活塞浸油润滑圈(1-14),可实现对气缸Y型密封圈(1-12)的自润滑,安装在所述气缸手柄(1-6)的所属技术特征缸杆润滑孔(6-3)内的缸杆浸油润滑圈(1-15),可实现对缸杆Y型密封圈(1-13)的自润滑;手柄卡合功能:所述气缸手柄(1-6)设有十字圆弧型的别叉卡孔(6-6),所述缸杆手柄(1-7)设有长圆形的别叉(7-2),气缸手柄(1-6)的别叉卡孔(6-6)与缸杆手柄(1-7)的别叉(7-2)插入卡合,可使两个手柄合拢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口为快插接头的自润滑手握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1-1)由台阶圆柱体构成,台阶圆柱体的大端是气缸体,小端是手柄连接体(2-1),在中心线上,从气缸体的端面开始,依次相连的是气缸孔(2-2)、缸杆孔(2-3)、缸杆密封孔(2-4),在气缸体的外圆柱面上沿轴向有一条与气缸体等长的圆形凸起(2-5),在圆形凸起(2-5)的中心有一条气孔B(2-6),在气缸孔(2-2)的孔底面沿径向有一条连通气缸孔(2-2)和气孔B(2-6)的气孔A(2-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口为快插接头的自润滑手握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盖(1-2)由连成一体的接头柱体、盖柱体、止口柱体(3-1)、球头柱体、圆形凸起(3-2)构成,接头柱体、盖柱体、止口柱体(3-1)在同一中心线上依次轴向相连,三者的直径盖柱体的最大、接头柱体的最小,球头柱体的直径小于接头柱体的直径,球头柱体的轴线与接头柱体的轴线垂直相交,两者相贯连接,球头柱体的圆柱面一侧靠近接头柱体的端面,另一侧与接头柱体和盖柱体形成的台阶面相交,以此交接面使球头柱体生成一侧平面,圆形凸起(3-2)在盖柱体的圆柱面上,且与盖柱体的轴向等长,接头柱体、球头柱体、圆形凸起(3-2)三者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在止口柱体(3-1)端的中心线上有弹簧安装孔(3-3),在接头柱体端的中心线上,有依次相连的台阶形的大密封孔(3-4)、比大密封孔直径小的内螺纹孔(3-5)、比内螺孔直径小的阀开启腔(3-6),阀开启腔(3-6)与弹簧安装孔(3-3)不通,在圆形凸起(3-2)的中心有一条气孔C(3-7),在气孔C(3-7)端面,有台阶形的小密封孔(3-8),在盖柱体内沿径向有一条连通阀开启腔(3-6)和气孔C(3-7)的气孔D(3-9),在球头柱体内靠近圆柱面一侧,有一条中心线与内螺纹孔(3-5)中心线垂直相交并与内螺纹孔(3-5)相通的气孔G(3-10),垂直于球头柱体的侧平面并通过球头的圆心设有仪表螺孔(3-11),仪表螺孔(3-11)与气孔G(3-10)相通,在盖柱体内,接头柱体的对称两侧,设有2个与弹簧安装孔(3-3)轴向相通的排气孔(3-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口为快插接头的自润滑手握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1-9)一端为螺帽,与螺帽相接的是环形气槽(8-1),与环形气槽(8-1)相接的是外螺纹柱(8-2),在中心线上,从螺帽的端面到外螺纹柱(8-2)的端面,分别依次相连的是快插密封孔(8-3)、接头阀孔(8-4)、接头阀定位孔(8-5),在接头阀孔(8-4)中心线一侧的平行线上,有与环形气槽(8-1)相通的气孔E(8-6)在接头阀孔(8-4)的径向有连通接头阀孔(8-4)与气孔E(8-6)的气孔F(8-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口为快插接头的自润滑手握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插密封(1-10)为台阶圆柱体,小端为上圆柱体(9-1),大端为下圆柱体(9-2)在中心线上,一端是插接锥孔(9-3),一端是台阶孔(9-4),台阶孔(9-4)在下圆柱体(9-2)一端,插接锥孔(9-3)的小径端与台阶孔(9-4)相连,台阶孔(9-4)的直径小于插接锥孔(9-3)的小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吸口为快插接头的自润滑手握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插密封(1-10)的插接锥孔(9-3)的大径与插接管子的外径相等,对插接锥孔(9-3)的锥度和轴向尺寸的要求是,在管子插入插接锥孔(9-3)时产生的楔紧力,压迫快插密封(1-10)的弹性体所产生的变形量,使管子外圆与快插密封(1-10)的插接锥孔(9-3)之间,以及快插密封(1-10)的下圆柱体(9-2)与接头(1-9)的快插密封孔(8-3)之间紧密结合并实现密封,同时,在管子插入插接锥孔(9-3)后,靠摩擦力自锁不会自行退出。
7.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口为快插接头的自润滑手握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3)为台阶圆柱体,大端圆柱面为活塞的后导向,小端圆柱面为活塞的密封轴(4-1),台阶面为密封后挡面,在大端面中心有盲螺纹孔(4-2),在中心线一侧有轴向贯通的活塞阀孔(4-3),在密封轴(4-1)的端面上有3个圆周均布的活塞螺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口为快插接头的自润滑手握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盖(1-4)为扁圆柱体,在扁圆柱体外圆中部有活塞润滑槽(5-1),扁圆柱面为活塞的前导向,在扁圆柱体两个端面上各有一个台阶孔,其中一个台阶孔是活塞盖止口孔(5-2),另一个是弹簧定位孔(5-3),活塞盖止口孔(5-2)的端面为密封前挡面,中心线一侧的平行线上,从活塞盖止口孔(5-2)的底面到弹簧定位孔(5-3)的底面,分别有依次相连通的活塞阀定位孔(5-4)、阀开启孔(5-5)、通气孔(5-6),在弹簧定位孔(5-3)的底面,有三个圆周均布的沉头螺钉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口为快插接头的自润滑手握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手柄(1-6)为T字形,上部一字型为半圆柱前手柄(6-1),半圆柱前手柄(6-1)的两端有球顶,下部为与半圆柱前手柄(6-1)的圆柱面垂直相贯连接的圆柱形的连接柱体,在连接柱体中心线上,从连接柱体的端面到半圆柱前手柄(6-1)的平面,分别是依次相连的手柄连接孔(6-2)、缸杆润滑孔(6-3)、缸杆导向孔(6-4)、圆柱形的别叉孔(6-5)、十字圆弧型的别叉卡孔(6-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口为快插接头的自润滑手握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缸杆手柄(1-7)的形状也为T字形,上部一字型为半圆柱后手柄(7-1),半圆柱后手柄(7-1)的两端有球顶,下部为与半圆柱后手柄(7-1)的平面相连接的别叉圆柱体,在别叉圆柱体的端面两侧,有与半圆柱后手柄(7-1)的轴线垂直,且与别叉圆柱体的中心对称的长圆形的别叉(7-2),在别叉圆柱体的端面中心有手柄螺孔(7-3)。
CN201320389924.6U 2013-07-02 2013-07-02 一种吸口为快插接头的自润滑手握真空泵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307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89924.6U CN203430727U (zh) 2013-07-02 2013-07-02 一种吸口为快插接头的自润滑手握真空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89924.6U CN203430727U (zh) 2013-07-02 2013-07-02 一种吸口为快插接头的自润滑手握真空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30727U true CN203430727U (zh) 2014-02-12

Family

ID=50059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38992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30727U (zh) 2013-07-02 2013-07-02 一种吸口为快插接头的自润滑手握真空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307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8268A (zh) * 2018-12-25 2020-07-03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餐盒翻炒式炒菜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8268A (zh) * 2018-12-25 2020-07-03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餐盒翻炒式炒菜机
CN111358268B (zh) * 2018-12-25 2021-08-03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餐盒翻炒式炒菜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30707U (zh) 一种抽真空阀
CN202793702U (zh) 一种用于氦质谱检漏的抽空加压装置
CN104279136A (zh) 一种吸口为快插接头的自润滑手握真空泵
CN203430727U (zh) 一种吸口为快插接头的自润滑手握真空泵
CN205366586U (zh) 一种带抽真空的储物保鲜盒
CN211009012U (zh) 一种压缩机用机械密封装置
CN208057938U (zh) 抽油泵的油封结构
CN208700561U (zh) 一种新型抽油机
CN208557229U (zh) 一种平面阀盖夹具
CN204330431U (zh) 气体采样装置
CN203396550U (zh) 一种导管气密试验端口封闭锁紧装置
CN213699937U (zh) 一种医用抽液缸
CN212003497U (zh) 一种气瓶抽空装置
CN204783530U (zh) 抽真空装置
CN204501649U (zh) 一种双输液通道软袋接口
CN202082581U (zh) 润滑泵用排气装置
CN203359191U (zh) 一种抽真空卡扣快插吸嘴
CN202066264U (zh) 一种单向加液管
CN204501831U (zh) 防漏气防误吸负压吸引器
CN205534357U (zh) 一体式充气阀
CN205013400U (zh) 气动抽油机
CN220275631U (zh) 一种肿瘤细胞取样送检装置
CN208858814U (zh) 一种高密封离合器总泵
CN211904773U (zh) 一种密封式环境检测采样瓶
CN202702013U (zh) 一种真空吸盘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2

Termination date: 2015070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