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流吸引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器材,具体涉及一种人流吸引管。
背景技术
人流手术,是指用手术的方法终止妊娠,就是“人工”终止妊娠。药物,手术,引产等方式进行,早起终止妊娠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药物流产,这种方式进行不彻底,还有大出血的危险,另外对妇女身体的影响较大,容易留下后遗症;二是进行人流手术,此方式也较普遍,现有的人流技术一般采取人流手术方式包括负压吸引术和钳刮术等。负压吸引术就是用一根中空的吸管进到宫腔,通过负压将子宫内的胚胎组织吸出来。一般是由吸引管和扩宫器以及刮宫器组成,这些人流器由于没有窥镜部分,妇产科人工手术是凭借医生经验和手感来完成,往往因医生业务能力,责任心等产生不同后果。目前虽有一些对于可视化人流方面的尝试,采用双腔道可视化宫腔吸引管,但仍具有以下缺点:1、负压吸引腔的开口为直角,与拍摄器件所在的器件腔道存有死角,吸引过程容易残留血块,严重影响拍摄视野;2、拍摄组件的安装与吸引管垂直,拍摄视野与吸引口的工作区域不能完全重叠;3、由于微型摄像头的体积仍然较大,无法安装在吸引管前部,同时对于可视化内窥镜同吸引管如何安装固定,尚无好的办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未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流吸引管,解决现有器件腔与吸入口之间的死角残留影响拍摄视野的问题,使得拍摄角度完全覆盖吸引口工作区域,且克服现有技术体积较大无法安装在吸引管前部,对于可视化内窥镜同吸引管如何安装固定提出解决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人流吸引管,包括:一个双腔道的吸引管,两腔道之间相互隔绝,其中位于上部的腔道末端装有一凸透镜,位于凸透镜后端一定距离处平行装有一感光芯片,所述感光芯片贴于一PCB上,所述PCB通过一导线引出接于外部设备;位于下部的吸引管包括一吸引腔道和吸入口,吸引管外接于一负压吸引装置,所述的吸入口与所述上部的腔道末端相交面为一平滑曲面。
进一步,所述的凸透镜及感光芯片同人流吸引管的轴线成一角度。
进一步,所述的凸透镜及感光芯片同人流吸引管的轴线所成角度范围在20度-70度。
进一步,所述的吸引管为嵌件注塑一次成型,所述的上部腔道内的部件包括所述凸透镜及所述感光芯片及所述导线均通过嵌件方式固定于吸引管上部腔道内。
进一步,所述的感光芯片位于所述凸透镜的轴向焦距处。
进一步,所述感光芯片通过贴片技术固定于所述PCB上。
进一步,所述的吸引管为透明塑料材质。
进一步,所述上部腔道内还带有一探头线,探头线末端带有一LED。
进一步,所述LED为高亮度LED。
进一步,所述的凸透镜及感光芯片组件为2组或多组。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解决现有器件腔与吸入口之间的死角残留影响拍摄视野的问题;
2.使得拍摄角度完全覆盖吸引口工作区域。
3.能够大大减小可视化内窥镜吸引管的体积,致使本实用新型的人流吸引管能够真正产业化,通过引入嵌件注塑工艺,解决微型的光学器件在人流吸引管中不方便固定的缺点;
4.通过大功率LED,给与周围空间足够的照明强度,更清楚识别子宫内物质;
5.一次成型,大大简化了生产工艺及缩短工序,可以作为一次性吸引管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人流吸引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人流吸引管的双腔道吸引管示意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人流吸引管的凸透镜及其感光芯片和PCB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人流吸引管的凸透镜及其感光芯片和PCB成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为:1.双腔道吸引管;2.上部腔道;3.下部吸引腔道;4.吸入口;5.感光芯片;6.凸透镜;7.导线;8.中间隔壁;9.PCB。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人流吸引管,包括:一个双腔道的吸引管1,两腔道之间相互隔绝,其中位于上部的腔道2末端装有一凸透镜6,位于凸透镜6后端一定距离处平行装有一感光芯片5,感光芯片贴于一PCB9上,PCB9通过一导线7引出接于外部设备;位于下部的吸引管包括一吸引腔道3和吸入口4,吸引管外接于一负压吸引装置以及真空发生器。吸入口4与所述上部的腔道2末端相交面为一平滑曲面,这样在吸引过程中平滑曲面上受吸力的作用不易留有残留而影响拍摄视野。
本实用新型的凸透镜6及感光芯片5同人流吸引管的轴线成一角度,该成角度范围在20度-70度。这样拍摄到的视野角度范围刚好与吸入口4的工作区域范围重合,便于观察诊疗过程。
使用时感光芯片5通过凸透镜6接受图像,经过PCB9处理后通过导线7将电信号传递至外部系统。由于只单独将相机镜头中的透镜,感光芯片和PCB结合到本人流吸引管中并将原体积较大的壳体和间隔结构直接通过嵌件注塑的方式做成同吸引管一体,并通过导线传递信号的方式,因而本实用新型的人流吸引管可以大大减小整个吸引管的直径。可以做到同现有吸引管同样直径大小。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人流吸引管的双腔道吸引管,及其中间隔壁8,且吸引管1为透明塑料材质,优选PC材料。所述上部的腔道2可以是中空密闭结构,光学元器件仅在其边缘嵌入吸引管壁,亦可以是实心结构,塑料填充整个空间同时封闭固定各元器件。
本实用新型的人流吸引管为嵌件注塑一次成型,所述的上部腔道内的部件包括凸透镜6,PCB板9,感光芯片5及导线7均通过嵌件方式固定于吸引管上部腔道2内。制造时,在注塑模具上分别制作凸透镜、感光芯片以及导线的固定结构,从而注塑时将上述几个部件一次注塑成型取出,省去二次装配的麻烦,同时由于该几个部件尺寸很小,二次装配往往十分困难。同时现今的自动化及模具技术已能做到将该成卷的导线自动送料自动切断注塑并自动贴片,自动焊接导线的功能,进一步省去人工放料不便的困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人流吸引管的凸透镜6及其感光芯片5和PCB9的示意图。所述的感光芯片5位于所述凸透镜6的轴向焦距处,从而使感光芯片得到清晰图像。感光芯片贴片于PCB上,导线同所述感光芯片5的PCB9焊锡连接。图4表示实用新型人流吸引管的凸透镜及其感光芯片和PCB成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在上部腔道2内还带有一探头线,探头线末端带有一LED(图中未示出),从而提供照明。同样的,探头线以及LED也通过嵌件注塑方式固定于吸引管上部腔道内一次成型。LED优选为高亮度大功率LED,给与周围空间足够的照明强度,从而使感光芯片能够更清楚识的识别周围物质。
由于将上部腔道同下部腔道之间完全封闭,因而排除了吸出污染物会污染镜头已经LED等器件的风险,因而本实用新型的人流吸引管内的电子器件可以反复使用。同时各光学元器件及LED及感光芯片等成本均十分低廉,因而该吸引管可以作为一次性吸引管使用。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灵活性,所述的凸透镜及感光芯片的轴线可以同人流吸引管的轴向成任意角度,图1和图4中显示了凸透镜及感光芯片的轴线同吸引管的轴向呈90度和呈45度的2个实例,但并不限于该特定角度的应用。因而,不光只能感测到吸引管口部的图像,也可以成一角度的观测到四周的图像。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应用于人流吸引管领域,也可以应用于任何内窥镜体内检查及妇科体内检查等的应用,根据需要可以将所述凸透镜及感光芯片摆放成任意角度。本实用新型的凸透镜及感光芯片的轴线同人流吸引管的轴线所成角度范围优选在20度-60度。在上述角度范围内,凸透镜及感光芯片的拍摄视野角度与吸入口的工作区域一致,便于观测和操作。
同时,本实用新型的透镜和感光芯片组件不限于一组,也可以为2组或多组,只要在吸引管头部空间允许的范围内均可。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解决现有器件腔与吸入口之间的死角残留影响拍摄视野的问题;
2.使得拍摄角度完全覆盖吸引口工作区域。
3.能够大大减小可视化内窥镜吸引管的体积,致使本实用新型的人流吸引管能够真正产业化,通过引入嵌件注塑工艺,解决微型的光学器件在人流吸引管中不方便固定的缺点;
4.通过大功率LED,给与周围空间足够的照明强度,更清楚识别子宫内物质;
5.一次成型,大大简化了生产工艺及缩短工序,可以作为一次性吸引管使用,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