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11556U - 一种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11556U
CN203411556U CN201320499884.0U CN201320499884U CN203411556U CN 203411556 U CN203411556 U CN 203411556U CN 201320499884 U CN201320499884 U CN 201320499884U CN 203411556 U CN203411556 U CN 2034115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water
water supply
pressur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9988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云
毛庆武
钱世崇
寇彦德
姚轼
唐安萍
郑冰
王斌
戴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ougang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ougang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ougang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ougang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49988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115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115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1155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last Furnaces (AREA)

Abstract

一种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属于高炉冷却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高压冷却设备、低压冷却设备、脱气罐、换热器、稳压膨胀罐组、供水泵组、高压供水管、低压供水管、高压回水管、冷却壁供水环管、炉底供水环管、回水环管、回水总管。优点在于,将高压泵组、低压泵组整合为一个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的供水泵组,整合后的供水泵组减少了低压泵组、补水泵、安全供水泵及冷媒水泵数量,减少并简化了供、回水管道数量及布置;通过冷却高压冷却设备的冷却水再来冷却低压冷却设备,达到降低高炉冷却总循环水量及扬程。通过上述种种技术达到减少初期投资,后期运行费用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炉冷却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一种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适用于任何容积的高炉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最早应用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洲,起初多采用高温软水冷却,后随炼铁工艺的发展逐步演变为低温软水冷却。目前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均采用低温软水。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因其补水量小、回水不泄压、管路不易结垢等优点成为现代化大型高炉炼铁生产节水、节能、环保、长寿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
目前在建或已建的高炉炼铁项目中,高炉冷却系统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高炉冷却系统由几个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组成。每个系统只对高炉或热风炉区域一部分冷却器进行冷却,各系统独立,冷却水不共用。这种设计存在的最大不足在于整个高炉冷却系统循环水量大(相应换热器的软水冷媒水也很大),运行时动力消耗相比较大,冷却水温升小,未充分利用软水冷却温升允许范围;最大优点在于系统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各系统内部工艺流程简单,易于调节,安全、维护措施简单、可靠。第二类:高炉冷却系统由高炉冷却壁、炉底、热风炉区域的冷却设备等串、并联组成一个联合软水密闭循环系统。该系统利用高炉冷却壁、炉底的回水再次加压供给其余区域冷却。这种设计的最大不足在于管路系统相对复杂,试车调试难度大,运行时安全、维护措施复杂、可靠性欠佳;最大的优点在于系统冷却循环水量较小(相应换热器软水冷媒水也较小),约为独立系统循环水量的50-60%,初期建设投资及运行动力消耗均比相比独立系统小。
节能节水且操作、维护、安全措施简单易行一直以来都是冷却系统追求的目标,纵观上述两大类冷却系统,简单易行的系统不节能;节能的系统又错综复杂,因此设计开发出了一种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意在于冷却系统更节能、节水的同时,调试、操作,维护、安全简单易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改变原有冷却系统独立或联合的联接模式,简化管路布置,精简泵组、罐组数量并简化其布置,最大化共用冷却水、换热器,降低冷却系统建设投资并使运行动力消耗更小。
本实用新型包括高压冷却设备、低压冷却设备、脱气罐10、换热器11、稳压膨胀罐组12、供水泵组、高压供水管13、低压供水管14、高压回水管15、冷却壁供水环管16、炉底供水环管17、回水环管18、回水总管19;供水泵组分别与高压供水管13、低压供水管14连接,高压供水管13与串并联后的高压冷却设备连接,高压冷却设备再与高压回水管15连接,高压回水管15、低压供水管14并联且均与冷却壁供水环管16、炉底供水环管17连接,冷却壁供水环管16、炉底供水环管17再分别与串并联后的低压冷却设备连接,低压冷却设备再与回水环管18、回水总管19、脱气罐10、换热器11、稳压膨胀罐组12顺序连接回至供水泵组。
供水泵组由高、低压泵组构成,软水经由供水泵组中高、低压泵组加压后各形成一根高压供水管13和低压供水管14,其中,高压供水管13向高压冷却设备供水,冷却后的回水汇合至高压回水管15后再分成两路,分别向冷却壁供水环管16及炉底供水环管17供水,经由冷却壁供水环管16及炉底供水环管17的冷却水再分别向低压冷却设备供水;低压供水管14在高炉本体区域分成两路,分别向冷却壁供水环管16及炉底供水环管17供水,经由冷却壁供水环管16及炉底供水环管17的冷却水再分别向低压冷却设备供水,冷却低压冷却设备后的冷却水经由回水环管18汇集后经两路回水总管19,依次分别经过脱气罐10脱气,换热器11降温,稳压膨胀罐组12最终回至供水泵组高、低压泵组入口处,从而形成一个循环回路。
高压冷却设备包括风口大套4、风口中套5,风口小套3、热风阀(含倒流休风阀)6,风口中套5与热风阀(含倒流休风阀)6串联后再分别与风口大套4、风口小套3并联,低压冷却设备包括炉底水冷管8、冷却壁前排管7、冷却壁后排管(或直吹管)9,炉底水冷管8与冷却壁后排管(或直吹管)9串联后再与冷却壁前排管7并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稳压膨胀罐组设在供水泵组泵房内,稳压膨胀罐组数量为1或2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
1、冷却系统供水泵组由高、低压泵组共同构成;冷却系统供水总管共两根,分别由高、低压泵组独立供给。冷却系统回水总管共两根,回水总管在高压泵组、低压泵组入口处相互连通且与稳压膨胀罐组相联通;
2、冷却系统共用一组稳压膨胀罐组;
3、冷却高压冷却设备的冷却水仅来自高压泵组,冷却低压冷却设备冷却水由供水泵组高、低压泵组共同供给;
4、来自高压泵组的冷却循环水量应占冷却系统总循环冷却水量的40~60%;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将高压泵组、低压泵组整合为一个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的供水泵组,通过将高炉本体及热风炉区域冷却设备即高、低压冷却设备特别的串、并联连接构成了一个完整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整合后的供水泵组减少了低压泵组、补水泵、安全供水泵及冷媒水泵数量,减少并简化了供、回水管道数量及布置;通过冷却高压冷却设备的冷却水再来冷却低压冷却设备,达到降低高炉冷却总循环水量及扬程。通过上述种种技术达到减少初期投资,后期运行费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实施方案的系统结构及流程图。其中,高压泵组1、低压泵组2、风口小套3、风口大套4、风口中套5、热风阀(或倒流休风阀)6、冷却壁前排管7、炉底水冷管8、冷却壁后排管(或直吹管)9、脱气罐10、换热器11、稳压膨胀罐组12、高压供水管13、低压供水管14、高压回水管15、冷却壁供水环管16、炉底供水环管17、回水环管1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高压冷却设备、低压冷却设备、脱气罐10、换热器11、稳压膨胀罐组12、供水泵组、高压供水管13、低压供水管14、高压回水管15、冷却壁供水环管16、炉底供水环管17、回水环管18、回水总管19;供水泵组分别与高压供水管13、低压供水管14连接,高压供水管13与串并联后的高压冷却设备连接,高压冷却设备再与高压回水管15连接,高压回水管15、低压供水管14并联且均与冷却壁供水环管16、炉底供水环管17连接,冷却壁供水环管16、炉底供水环管17再分别与串并联后的低压冷却设备连接,低压冷却设备再与回水环管18、回水总管19、脱气罐10、换热器11、稳压膨胀罐组12顺序连接回至供水泵组。
如图1所示,供水泵组由高压泵组1和低压泵组2组成,其中高压泵组1将软水加压后在高炉本体区域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冷却风口小套3,一部分冷却风口大套4,最后一部分冷却串联的风口中套5、热风阀(含倒流休风阀)6,上述三部分回水汇至高压回水管15后在高炉本体区域出铁场下再分成两路,其一进入冷却壁供水环管13,冷却冷却壁前排管7;其二进入炉底供水环管14,冷却串联的炉底水冷管8、冷却壁后排管(或直吹管)9;这两路回水经由回水环管15进入回水总管19,经过脱气罐10、换热器11、稳压膨胀罐组12回至软水密闭循环供水泵组高、低压泵组入口。
低压泵组2将软水加压后在高炉本体区域出铁场下分成两部分,其一进入冷却壁供水环管16,冷却冷却壁前排管7;其二进入炉底供水环管17,冷却串联的炉底水冷管8、冷却壁后排管(或直吹管)9;这两部分回水经由回水环管15进入回水总管19,经过脱气罐10、换热器11、稳压膨胀罐组12回至软水密闭循环供水泵组高、低压泵组入口。
采用本流程时,本发明专利总循环水量与各自独立的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相比,总循环水量约减少40~50%,高压泵组扬程略约提高10~15%、高压泵组水泵数量减少,低压泵组扬程相当,低压泵组水泵数量减半,冷却系统换热器数量大致减半(相应二次冷媒水循环量及水量相应减半),本发明一次性建设投资较之独立的冷却系统约减少30%,每年冷却系统运行费用较之独立冷却系统约减少30%~40%,此外管道数量、长度都相应减少。

Claims (6)

1.一种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包括高压冷却设备、低压冷却设备、脱气罐、换热器、稳压膨胀罐组、供水泵组、高压供水管、低压供水管、高压回水管、冷却壁供水环管、炉底供水环管、回水环管、回水总管;其特征在于,供水泵组分别与高压供水管(13)、低压供水管(14)连接,高压供水管(13)与串并联后的高压冷却设备连接,高压冷却设备再与高压回水管(15)连接,高压回水管(15)、低压供水管(14)并联且均与冷却壁供水环管(16)、炉底供水环管(17)连接,冷却壁供水环管(16)、炉底供水环管(17)再分别与串并联后的低压冷却设备连接,低压冷却设备再与回水环管(18)、回水总(19)、脱气罐(10)、换热器(11)、稳压膨胀罐组(12)顺序连接回至供水泵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冷却设备包括风口大套(4)、风口中套(5),风口小套(3)、热风阀(6),风口中套(5)与热风阀(6)串联后再分别与风口大套(4)、风口小套(3)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风阀(6)含倒流休风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压冷却设备包括炉底水冷管(8)、冷却壁前排管(7)、冷却壁后排管(9),炉底水冷管(8)与冷却壁后排管(9)串联后再与冷却壁前排管(7)并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壁后排管(9)能够用直吹管代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压膨胀罐组(12)设在供水泵组泵房内,稳压膨胀罐组数量为1或2组。 
CN201320499884.0U 2013-08-15 2013-08-15 一种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4115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99884.0U CN203411556U (zh) 2013-08-15 2013-08-15 一种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99884.0U CN203411556U (zh) 2013-08-15 2013-08-15 一种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11556U true CN203411556U (zh) 2014-01-29

Family

ID=49974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99884.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411556U (zh) 2013-08-15 2013-08-15 一种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1155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1917A (zh) * 2013-08-15 2013-12-04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
CN106282457A (zh) * 2015-05-28 2017-01-04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烘炉状态下高炉冷却水调温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9163568A (zh) * 2018-10-19 2019-01-08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稳压装置及应用其的密闭循环水冷却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1917A (zh) * 2013-08-15 2013-12-04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
CN106282457A (zh) * 2015-05-28 2017-01-04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烘炉状态下高炉冷却水调温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6282457B (zh) * 2015-05-28 2018-03-09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烘炉状态下高炉冷却水调温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9163568A (zh) * 2018-10-19 2019-01-08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稳压装置及应用其的密闭循环水冷却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21917B (zh) 一种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
CN203949361U (zh) 一种智能空气能生活热水制取系统
CN102321775B (zh) 新型联合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
CN104121047A (zh) 一种采用背压式汽轮机的热电厂供热抽汽余压利用系统
CN203411556U (zh) 一种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
CN203516008U (zh) 一种油气热量的双回收系统
CN103615333B (zh) 一种发动机缸体水套
CN203788097U (zh) 发电机定子冷却水热量回收系统
CN108193009B (zh) 热风炉冷却供水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2947489U (zh) 一种烧结环冷机低温段余热梯级利用系统
CN202272889U (zh) 新型联合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
CN201935620U (zh) 带溴化锂吸收式机组的新型换热系统
CN102353196B (zh) 一种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的冷却供水系统
CN205172659U (zh) 一种综合冷却的二次再热机组热力系统
CN109296415B (zh) 一种联合循环冷热电联供机组供汽过热度利用系统
CN203980711U (zh) 一种适用于船舶机舱的高效制冷装置
CN106523132B (zh) 一种柴油机增压空气冷却系统
CN202675720U (zh) 喷液降温模块式风冷冷热水机组
CN208886744U (zh) 锅炉定排乏汽回收利用的装置
CN203248243U (zh) 柴油发电机外循环水冷却系统
CN201534837U (zh) 节能型空气预处理装置
CN209838635U (zh)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1417350A (zh) 联合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
CN212108616U (zh) 一种余热回收系统
CN211822674U (zh) 一种多温区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2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114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