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04868U - 用于空调器室外机的测温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外机 - Google Patents

用于空调器室外机的测温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04868U
CN203404868U CN201320435350.1U CN201320435350U CN203404868U CN 203404868 U CN203404868 U CN 203404868U CN 201320435350 U CN201320435350 U CN 201320435350U CN 203404868 U CN203404868 U CN 2034048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temperature
air
substrate
fixed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3535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阳
刘艳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uali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uali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uali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uali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43535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048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048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0486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空调器室外机的测温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外机,测温组件包括:基板,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部设在基板的上端且与第一固定部位于同一侧,第二固定部具有适于紧贴散热翅片的压紧面,其中第一固定部适于与冷媒管卡接且压紧面适于压紧散热翅片以使基板夹持固定在室外换热器上;感温包,感温包设在基板的背离第一固定部的一侧,感温包包括感温探头,感温探头与导线的一端相连;以及第一定位部,第一定位部设在基板上以将导线定位在基板上。本实用新型的测温组件具有改进的固定强度,通过设置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可以更加牢靠地将测温组件的基板固定至室外换热器。

Description

用于空调器室外机的测温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外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构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空调器室外机的测温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外机。
背景技术
传统空调室外机上都设置有感温包用于测量室外的温度,感温包包括感温探头和导线,导线在走线时要经过锋利的翅片边缘,由于振动和摩擦,易于破坏导线的绝缘皮,存在安全隐患。而且,传统用于固定感温包的基板仅通过简单的卡扣结构固定在换热器上,固定强度差,很容易发生基板脱落的问题,从而导致感温包无法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空调器室外机的测温组件,该测温组件具有改进的固定强度,通过设置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可以更加牢靠地将测温组件的基板固定至室外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室外机,该空调器室外机包括上述的用于空调器室外机的测温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空调器室外机的测温组件,所述空调器室外机包括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包括冷媒管和散热翅片,所述测温组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设在所述基板的上端且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固定部具有适于紧贴所述散热翅片的压紧面,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适于与所述冷媒管卡接且所述压紧面适于压紧所述散热翅片以使所述基板夹持固定在所述室外换热器上;感温包,所述感温包设在所述基板的背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侧,所述感温包包括感温探头,所述感温探头与导线的一端相连;以及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设在所述基板上以将所述导线定位在所述基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室外机的测温组件,通过设置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在装配时,可将第一固定部卡接在冷媒管上,同时将第二固定部压紧在散热翅片上,从而提高基板的固定强度,进而使得测温组件更牢靠地安装在室外换热器上,防止测温组件从室外换热器上脱落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空调器室外机的测温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卡脚和第二卡脚,所述第一卡脚与所述第二卡脚上下正对以形成适于卡接所述冷媒管的卡位。
所述卡位包括第一子卡位和第二子卡位,所述第一子卡位与所述第二子卡位中的每一个均构造为圆形的一部分,所述第一子卡位与所述第二子卡位彼此连通。
所述第一子卡位对应的半径与所述第二子卡位对应的半径不等。由此,第一子卡位和第二子卡位可卡接具有不同管径大小的冷媒管。
所述第一固定部为多个且所述多个第一固定部在上下方向上并列设置;
并且,所述第一子卡位对应的圆心到所述第二固定部的距离与所述第二子卡位对应的圆心到所述第二固定部的距离不等。
所述第二固定部构造为平直的限位平板,所述限位平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的高度大于所述导线的直径。由此,可以保护导线,避免导线被划割。
所述挡块包括第一子挡块和第二子挡块,所述第一子挡块与所述第二子挡块在所述限位平板的宽度方向上设在所述限位平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子挡块和所述第二子挡块分别沿所述限位平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子挡块与所述第二子挡块平行设置以在所述第一子挡块、所述第二子挡块与所述限位平板之间限定出顶部敞开且适于收纳所述导线的收纳槽。
所述基板、所述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子挡块和所述第二子挡块一体注塑成型。
由此,简化了制造工艺。
所述感温探头伸出所述基板之外以检测室外环境温度,所述感温探头伸出所述基板之外的距离为L,其中L满足:5mm≤L≤100mm。由此,可以使得感温探头测温精度更高。
所述感温探头与所述基板在进风方向上的距离为H,其中H满足:5mm≤H≤30mm。由此,可以使得感温探头测温精度更高。
所述L进一步满足:6mm≤L≤20mm;所述H进一步满足:6mm≤H≤15mm。由此,可以使得感温探头测温精度进一步提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室外机,该空调器室外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由隔板隔离出风机腔和压缩机腔,所述风机腔内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机腔的后侧敞开以形成适于进风的进风口;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设在所述进风口处以与从所述壳体外部进入所述壳体内部的空气换热,所述室外换热器包括冷媒管和散热翅片;以及测温组件,所述测温组件固定在所述室外换热器上且位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进风侧,所述测温组件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用于空调器室外机的测温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测温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测温组件的左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测温组件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测温组件的局部右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测温组件的保护套、感温包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测温组件100;
基板101,第一固定部102,通风孔103,第一卡脚104,第二卡脚105,第一子卡位106,第二子卡位107;
感温包111,导线112,感温探头113,保护树脂114;
保护套121;
第一定位部131;
第二固定部151,第一子挡块152,第二子挡块153,压紧面15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照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测温组件100,该测温组件100适用于空调器室外机中,用于测量室外环境温度。空调器室外机可以包括室外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可以包括冷媒管和散热翅片,冷媒管为多根且多根冷媒管平行设置,冷媒管穿过多片间隔设置的散热翅片,从而形成散热器的主体,以安装好的室外机为例,翅片竖直设置且在上端形成锋利的翅片刃面,形成对感温包导线的潜在风险。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测温组件100包括基板101、第一固定部102、第二固定部151、感温包111和第一定位部131。
基板101可以形成为大体平板状,基板101可以是塑料板。基板101竖直设置且基板10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部102,第二固定部151设在基板101的上端且与第一固定部102位于同一侧,具体地,第一固定部102和第二固定部151均位于基板101的朝向室外换热器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基板101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103,通风孔103在基板101的厚度方向上贯通基板101。通过设置通风孔103,可以降低空调器室外机的进风风阻。优选地,通风孔103为多个且可均匀地分布在基板101上。
如图4所示,第二固定部151的下表面具有适于紧贴散热翅片的压紧面154,其中第一固定部102适于与冷媒管卡接且压紧面154适于压紧散热翅片,从而使基板101夹持固定在室外换热器上。换言之,基板101通过第一固定部102卡接在冷媒管上,同时第二固定部151压紧在散热翅片刃面上,从而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使得基板101更加牢靠地固定在室外换热器上,不易脱落。
优选地,基板101位于室外换热器的进风侧,这里,可以理解的是,“室外换热器的进风侧”即为室外换热器的后侧。
如图1和图2所示,导线112和感温包111优选设在基板101的背离第一固定部102的一侧(即后侧),感温包111包括保护树脂114和感温探头113,第一定位部131设在基板101上用于将导线112定位在基板101上,第一定位部131可以是卡扣,感温探头113与导线112的一端相连(如图5所示),感温探头113被保护树脂114包裹以形成感温包111,感温探头113优选伸出基板101之外以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可以理解的是,感温包111已为现有技术,且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因此这里对感温包111的具体工作原理不作详细说明。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室外机的测温组件100,通过设置第一固定部102和第二固定部151,在装配时,可将第一固定部102卡接在冷媒管上,同时将第二固定部151的压紧面154压紧在散热翅片上,从而提高基板101的固定强度,进而使得测温组件100更牢靠地安装在室外换热器上,防止测温组件100从室外换热器上脱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固定部102包括第一卡脚104和第二卡脚105,第一卡脚104和第二卡脚105中的每一个的一端均设在基板101的一侧,第一卡脚104与第二卡脚105上下正对以形成适于卡接冷媒管的卡位。当第一固定部102插入到换热翅片之间,第一卡脚104和第二卡脚105会分别卡住冷媒管的上下侧,卡位会限定第一固定部102相对于冷媒管的移动。
进一步,如图4所示,卡位包括第一子卡位106和第二子卡位107,第一子卡位106构造为圆形的一部分且第二子卡位107也构造为圆形的一部分,第一子卡位106与第二子卡位107彼此连通。其中,第一子卡位106和第二子卡位107均可适于卡接冷媒管。由于冷媒管道的外截面为圆形,当第一子卡位106或者第二子卡位107的一部分圆形与冷媒管道的外截面圆形吻合时,就能实现卡位限定两者之间移动的技术效果,即,以第一子卡位106为例,该子卡位包括分别位于第一卡脚104和第二卡脚105内侧,且对应设置的两段圆弧,这两段圆弧可以包围与其形状匹配的冷媒管,并形成位置限定。由于换热器的设计要求,冷媒管的直径会有不同,采用两个及以上的子卡位,可以提高测温组件100的通用性。
进一步,第一子卡位106对应的半径与第二子卡位107对应的半径不等,由此,第一子卡位106和第二子卡位107适于卡接具有不同管径大小的冷媒管,从而使第一卡脚104和第二卡脚105能够适配至少两种室外换热器的冷媒管,提高适用范围。优选地,如图4所示,半径较大的第二子卡位107位于外侧,半径较小的第一子卡位106位于内侧。
进一步,第一固定部102为多个且多个第一固定部102在上下方向上并列设置,例如在图4的示例中,第一固定部102为两个,即包括分别一一对应的两对第一卡脚104和第二卡脚105。并且,第一子卡位106对应的圆心(图4中的O1)到第二固定部151的竖直距离与第二子卡位107对应的圆心(图4中的O2)到第二固定部151的距离不等。由于换热器的设计要求,冷媒管的距离翅片边缘的间距会有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两个子卡位与第二固定部151的间距不同,可以提高测温组件100的通用性。
由此,一方面通过设置多个第一固定部102卡接多个冷媒管可以提高对基板101的固定强度。另一方面,由于第一子卡位106和第二子卡位107对应的圆心到第二固定部151的距离不等,因此多个第一子卡位106和多个第二子卡位107可以更好地卡接与其适配的冷媒管。
例如,参照图4所示,以位于上面的一对第一卡脚104和第二卡脚105为例,其中O1为第一子卡位106对应的圆心,L1为该圆心到第二固定部151的压紧面154的竖直距离,O2为第二子卡位107对应的圆心,L2为该圆心到第二固定部151的压紧面154的竖直距离,其中O1与O2彼此隔离开,且L1≠L2。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固定部151构造为平直的限位平板,导线在限位平板上面穿过,限位平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挡块例如下面将要提到的第一子挡块152和第二子挡块153,挡块的高度大于导线112的直径。当安装好测温组件100后,室外机的盖板会盖装在壳体上面,挡块会限定室外机盖板下压的位置,使得室外机盖板不会压到导线,造成导线的损坏。由此,挡块可以很好地保护导线112,防止导线112被压损、划伤,增加导线112的寿命。
进一步,挡块包括第一子挡块152和第二子挡块153,第一子挡块152与第二子挡块153在限位平板的宽度方向上设在限位平板的左右两侧,第一子挡块152和第二子挡块153分别沿限位平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更进一步,第一子挡块152与第二子挡块153平行设置以在第一子挡块152、第二子挡块153与限位平板之间限定出顶部敞开且适于收纳导线112的收纳槽,如图3所示。
形成槽型结构可以更好地收纳、保护导线112,防止导线112在走线时被锋利的散热翅片划伤、割断。
为了简化制造工艺,方便生产加工,降低成本,优选地,基板101、第一定位部131、第一固定部102、第二固定部151、第一子挡块152和第二子挡块153一体注塑成型。
发明人发现,由于室外机在低温制热工况下的温度远低于室外温度,基板101通过第一固定部102固定在室外换热器上,基板101邻近室外换热器的冷媒管和散热翅片,基板101以及第一固定部102的温度也会逐渐达到室外温度的凝华点以下,由于结霜具有外延的特性,当霜层的温度低于室外温度的凝华点时,仍然会在其外部再结霜。所以靠近凝华区域的导线112仍然会结霜,其中图2中的区域A即为易结霜的区域,因此为了避免感温探头113结霜,需要将感温探头113的设置位置远离结霜区域。
这里,可以理解的是,其他形式的室外机换热器在空调器低温制热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在测温组件100检测室外温度时其感温探头113易于结霜或受结霜影响,从而出现检测室外空气温度不准确的情况,如设置在室外机采用平行流换热器的情况,即室外机换热器包括管翅式换热器,也包括需要设置测温组件100的其他形式的换热器。
有鉴于此,发明人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研究发现,感温探头113伸出基板101之外的距离L满足:5mm≤L≤100mm时(如图5所示),具体地,L为感温探头113中心与基板101一侧的距离,感温探头113测温的精度较高,此时感温探头113在室外换热器上的正投影位于基板101在室外换热器上的正投影的投影范围为之外。由此可以避免感温探头113处结霜或受结霜影响,从而提高感温探头113的测温精度。当L大于100mm时,虽然也可以实现远离结霜区域的技术效果,但是会给后期的包装和运输带来麻烦,温度检测位置也不易确定。
其中,需要说明一点,图2中的区域A仅是出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而示意性地示出易结霜的区域,该区域A不能理解为是基板101上的实际结霜位置。
从示意图上可以知道,当空调器低温制热运行时,翅片和冷媒管的温度可能会低于室外空气的凝华点温度,从而产生结霜。由于热量传递,设置在冷媒管和翅片上的测温组件100的各部分温度也会逐渐降低到室外空气的凝华点温度以下,从而会在测温组件100的各部分形成结霜层。
可以理解的,霜层本身的温度低于室外空气的凝华点温度时,在霜层上还会继续结霜。低温制热的空调器一般会通过反向循环的方式对室外机换热器进行化霜,所以与翅片和冷媒管连接的固定部和基板101是易于化霜的,但是在基板101外侧的导线112和感温探头113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够化霜,而从制热效果的角度,设计人员会尽量减少化霜时间,从而感温探头113的结霜无法通过常规的化霜循环来实现除霜。
综上所述,感温探头113设置在基板101结构上(内)和设置在其可能会被后继结霜覆盖的位置都会带来结霜覆盖感温探头113的情况,且其上的结霜无法通过室外机本身的化霜循环除去。本实用新型就是克服了这种技术困难,将感温探头113设置在易于结霜的区域以外,实现了对室外温度的精确检测。
由此,测温组件100设置于室外换热器的进风侧,且使感温探头113伸出基板101的易结霜区域,从而使感温探头113免受结霜以及太阳直射钣金导致感温探头113测温不准确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感温探头113的测温精度,且由于测温组件100固定在室外换热器的进风侧,在空调器室外机开机运行时,会形成持续的吹拂感温探头113的空气,因此感温探头113测得的温度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室外环境温度。
参照图2所示,感温探头113与基板101在进风方向上的距离为H,换言之,感温探头113与基板101的垂直距离为H,其中H满足:5mm≤H≤30mm。需要说明的是,该进风方向即为正交于室外换热器(或基板101)的方向,即前后方向。
由此,感温探头113不与基板101直接接触,可以避免基板101结霜对感温探头113的影响,从而提高测温精度。
优选地,L进一步满足:6mm≤L≤20mm,且H进一步满足:6mm≤H≤15mm。
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感温探头113的测温精度,使感温探头113能够更加精准地反映室外环境温度,利于空调器高效运行,节约空调器能耗。同时,采用这种设计,在将空调器室外机安装在室外墙面上时也不会发生干涉,可以保证安装效率。
参照图1所示,测温组件100还包括保护套121,该保护套121套设在导线112与感温探头113的外面,保护套121用于保护导线112与感温探头113,增加导线112与感温探头113的强度,降低导线112与感温探头113损坏的几率,同时保护套121可以很好地支撑导线112和感温探头113向外伸出基板,使感温探头113能够伸出的距离相对更远,改善感温探头113的测温精度。
另外,保护套121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减少结霜现象向感温探头113处蔓延。此外,由于感温探头113与冷媒管的距离相对较近,在空调处于一些运行模式时,冷媒管的温度可能很高,通过保护套121的隔离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将冷媒管传递来的热量隔绝开,保证感温探头113测温的精度。优选地,保护套121为塑料保护套121。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包括壳体、室外换热器、测温组件100。
具体而言,壳体的内部可由隔板隔离出风机腔和压缩机腔,风机腔内设置有风扇,风机腔的后侧敞开以形成适于进风的进风口。压缩机可以设置在压缩机腔内,隔板的顶部可以设置电控盒,电控盒可以具有电控盒进风口和电控盒出风口,电控盒进风口可以位于压缩机腔内,电控盒出风口可以位于风机腔内,电控盒内可设置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上可以设置散热器用于散热。
室外换热器设在壳体的进风口处以与从壳体外部进入到壳体内部的空气换热,换言之,室外换热器可封闭壳体的进风口,这样空气流通并通过室外换热器的过程中,会与室外换热器的冷媒管以及散热翅片热交换。
测温组件100固定在室外换热器上且位于室外换热器的进风侧,即后侧。测温组件100用于测量室外环境温度,且测温组件10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测温组件100。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3)

1.一种用于空调器室外机的测温组件,所述空调器室外机包括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包括冷媒管和散热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组件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部;
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设在所述基板的上端且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固定部具有适于紧贴所述散热翅片的压紧面,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适于与所述冷媒管卡接且所述压紧面适于压紧所述散热翅片以使所述基板夹持固定在所述室外换热器上;
感温包,所述感温包设在所述基板的背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侧,所述感温包包括感温探头,所述感温探头与导线的一端相连;以及
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设在所述基板上以将所述导线定位在所述基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器室外机的测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卡脚和第二卡脚,所述第一卡脚与所述第二卡脚上下正对以形成适于卡接所述冷媒管的卡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空调器室外机的测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包括第一子卡位和第二子卡位,所述第一子卡位与所述第二子卡位中的每一个均构造为圆形的一部分,所述第一子卡位与所述第二子卡位彼此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空调器室外机的测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卡位对应的半径与所述第二子卡位对应的半径不等。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空调器室外机的测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为多个且所述多个第一固定部在上下方向上并列设置;
并且,所述第一子卡位对应的圆心到所述第二固定部的距离与所述第二子卡位对应的圆心到所述第二固定部的距离不等。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空调器室外机的测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构造为平直的限位平板,所述限位平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的高度大于所述导线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空调器室外机的测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包括第一子挡块和第二子挡块,所述第一子挡块与所述第二子挡块在所述限位平板的宽度方向上设在所述限位平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子挡块和所述第二子挡块分别沿所述限位平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空调器室外机的测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挡块与所述第二子挡块平行设置以在所述第一子挡块、所述第二子挡块与所述限位平板之间限定出顶部敞开且适于收纳所述导线的收纳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空调器室外机的测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所述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子挡块和所述第二子挡块一体注塑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空调器室外机的测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探头伸出所述基板之外以检测室外环境温度,所述感温探头伸出所述基板之外的距离为L,其中L满足:5mm≤L≤100mm。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空调器室外机的测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探头与所述基板在进风方向上的距离为H,其中H满足:5mm≤H≤30mm。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空调器室外机的测温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L进一步满足:6mm≤L≤20mm;
所述H进一步满足:6mm≤H≤15mm。
13.一种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由隔板隔离出风机腔和压缩机腔,所述风机腔内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机腔的后侧敞开以形成适于进风的进风口;
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设在所述进风口处以与从所述壳体外部进入所述壳体内部的空气换热,所述室外换热器包括冷媒管和散热翅片;以及
测温组件,所述测温组件固定在所述室外换热器上且位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进风侧,所述测温组件为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空调器室外机的测温组件。
CN201320435350.1U 2013-07-19 2013-07-19 用于空调器室外机的测温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外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048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35350.1U CN203404868U (zh) 2013-07-19 2013-07-19 用于空调器室外机的测温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35350.1U CN203404868U (zh) 2013-07-19 2013-07-19 用于空调器室外机的测温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外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04868U true CN203404868U (zh) 2014-01-22

Family

ID=49940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35350.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04868U (zh) 2013-07-19 2013-07-19 用于空调器室外机的测温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0486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2289A (zh) * 2016-08-30 2016-11-23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其后壳体组件
CN106662359A (zh) * 2015-08-06 2017-05-1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
WO2021037253A1 (zh) * 2019-08-29 2021-03-04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传感器和换热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62359A (zh) * 2015-08-06 2017-05-1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
CN106662359B (zh) * 2015-08-06 2019-09-2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
CN106152289A (zh) * 2016-08-30 2016-11-23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其后壳体组件
WO2021037253A1 (zh) * 2019-08-29 2021-03-04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传感器和换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04869U (zh) 用于空调器室外机的测温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外机
CN203404870U (zh) 用于空调器室外机的测温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外机
EP3339775A1 (en) Refrigerator
JP6007239B2 (ja) 薬用保冷庫
CN203404868U (zh) 用于空调器室外机的测温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外机
KR20240056692A (ko) 냉온장고, 및 진공단열체
CN101970962B (zh) 冷藏库
CN103604171A (zh) 单冷型空调器
AU2014341390A1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204629839U (zh) 空调器室外机
CN110998168B (zh) 真空绝热体、制冷或加热设备、真空绝热体的制造方法
CN203964447U (zh) 热泵系统
CN204084664U (zh) 电控散热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5860368U (zh) 用于空调器的传感器固定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3718983U (zh) 空调电控组件及具有它的空调
US10006655B2 (en) Outdoor unit for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KR20180101781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CN207555818U (zh) 空调室外机的框体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CN203718984U (zh) 空调电控盒组件和具有其的变频空调器
CN104634049A (zh) 一种节能冰箱化霜水管防冻堵结构
CN204006894U (zh) 冰箱
CN203605362U (zh) 冷暖型空调器
CN105509180A (zh) 空调系统
CN204717997U (zh) 用于空调器室外机的测温组件及空调器室外机
CN204084658U (zh) 空调器室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