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00629U - 一种除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除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00629U
CN203400629U CN201320481359.6U CN201320481359U CN203400629U CN 203400629 U CN203400629 U CN 203400629U CN 201320481359 U CN201320481359 U CN 201320481359U CN 203400629 U CN203400629 U CN 2034006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ulation
gas
atomization
liquid
od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8135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益清
伍健威
尹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ENGQINGYUAN ENVIRONMENT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ENGQINGYUAN ENVIRONMENT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ENGQINGYUAN ENVIRONMENT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ENGQINGYUAN ENVIRONMENT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48135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006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006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0062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臭系统。除臭系统包括臭气收集管道、气液预混合装置、生物滴滤塔、气体排放管道及离心风机;臭气收集管道连接气液预混合装置的进气口,气液预混合装置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生物滴滤塔顶部进气口,离心风机的抽气口连接生物滴滤塔底部出气口,离心风机的排气口与气体排放管道连接;在离心风机的抽吸作用下,混合臭气经臭气收集管道引入气液预混合装置中、与气液预混合装置喷射出的液体通过气液紊流雾化方式进行预混合,预混合后的气体再输送至生物滴滤塔内自上而下经由栖息于其内的微生物降解后,通过气体排放管道排出。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具有通气量较大、传质效果好、除臭效果优,经济实用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除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恶臭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除臭系统。
背景技术
针对成分包括如氨气、硫化氢、甲硫醚以及甲硫醇等一种或多种组合的环境恶臭的处理技术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高级氧化法和生物法。然而,物理法、化学法存在吸附容量有限、吸附剂再生困难、运行成本高、易产生二次污染等弊端,相关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高级氧化法还处于研发阶段,实际工程应用较少。生物法是目前应用于市政环境领域臭气处理的主流技术,其中多采用生物滴滤塔除臭技术。
然而,目前的生物滴滤法常见的下进气、上间歇喷淋气液布置方式,其对喷头数量及布置方式、喷淋水量及雾化效果都有严格的要求,一旦出现喷淋不均、水量不足等情况,极易引起部分填料发干、酸化,致使这类区域的气流迅速穿透填料(微生物生长速率降低或无法生长),进而导致生物除臭系统出现除臭效率低、出气浓度高、滤出液pH值低等情况;亦有采用下进气、连续喷淋的气液布置方式,但该类气液布置方式存在耗水量大、风压损失大,通气量小、易产生厌氧区等问题,常于生物挂膜启动阶段使用,实际运行时并不多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效处理环境恶臭气体的除臭系统,其通气量较大、传质效果好、除臭效果优,并且经济实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臭系统,包括:臭气收集管道、气液预混合装置、生物滴滤塔、气体排放管道及离心风机;臭气收集管道连接气液预混合装置的进气口,气液预混合装置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生物滴滤塔顶部进气口,离心风机的抽气口连接生物滴滤塔底部出气口,离心风机的排气口与气体排放管道连接;工作时,在离心风机的抽吸作用下,高浓度的混合臭气经臭气收集管道引入气液预混合装置中、并与气液预混合装置喷射出的液体通过气液紊流雾化方式进行预混合,预混合后的气体再输送至生物滴滤塔内自上而下经由栖息于其内的微生物降解后,通过气体排放管道排出。
其中,气液预混合装置包括密闭的腔体和至少一个雾化列管;
腔体内壁上设置有管道固定结构,雾化列管通过管道固定结构固定于腔体内壁上,其中,雾化列管一端开口、另一端密闭,雾化列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角度可调的射流口;工作时,液体在外部压力源施加压力下,自雾化列管的开口处进入雾化列管内、并通过射流口喷射形成与混合臭气进行预混合的雾化液。
其中,腔体内壁还设置有气流穿孔板,雾化列管在管道固定结构和气流穿孔板的共同作用下固定于腔体内壁上;其中,腔体内壁、管道固定结构、气流穿孔板以及雾化列管之间共同形成一装置内腔,并且,腔体内壁、气流穿孔板以及雾化列管之间共同形成一气液混合腔。
其中,管道固定结构和气流穿孔板均为与腔体纵截面一致的圆板,圆板上设置有对应雾化列管数量并用于安装雾化列管的通孔。
其中,雾化列管数量为三个,雾化列管在圆板上呈三角形方式排布;或者,雾化列管数量为四个,雾化列管在圆板上呈菱形方式排布。
其中,雾化列管的管径为10-300mm;射流口呈圆孔状,射流口直径为1-7mm,同一圆周上射流口个数为3-15个,并且,射流口设置不少于3层,射流口中心与雾化列管中心夹角为0-90o
其中,除臭系统包括喷淋管道和加压水泵;
其中,腔体内壁和管道固定结构之间形成液体收容腔,加压水泵的进水端连接喷淋管道,加压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液体收容腔以将注入其内的液体自雾化列管开口处传输到雾化列管内部。
其中,生物滴滤塔内填充材料可为陶粒、活性炭、竹炭、聚氨酯、聚乙烯小球、鲍尔环或多面空心球的填料。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除臭系统:设置联接的气液预混合装置和生物滴滤塔,引入的高浓度的混合臭气与气液预混合装置喷射出的液体通过气液紊流雾化方式进行预混合,能够有效地扩大气液两相的接触面积,进而强化恶臭气体于气液两相的传质过程,能够大大改善恶臭污染物质的去除状况,并且预混合后湿润的气体在生物滴滤塔内均匀分布,填料表面湿润,为生物生长代谢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有效地保证了生物降解恶臭污染物质的效率。另外,其通气量较大、填料使用寿命长,并且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除臭系统实施方式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除臭系统的左视图;
图3是图1所示除臭系统的俯视图;
图4是图1所示气液预混合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气液预混合装置中雾化列管的原理示意图;
图6、图7均是图5所示气液预混合装置中雾化列管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结合图1至图3进行参阅,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除臭系统,包括:臭气收集管道1、气液预混合装置3、生物滴滤塔4、气体排放管道7以及离心风机6。
其中,臭气收集管道1连接气液预混合装置3的进气口31,气液预混合装置3的出气口32通过管道连接至生物滴滤塔4顶部进气口41,离心风机6的抽气口61连接生物滴滤塔4底部出气口42,离心风机6的排气口62与气体排放管道7连接。
具体而言,请结合图4和图5进行参阅,气液预混合装置3包括密闭的腔体30和至少一个雾化列管14,其中,腔体30内壁上设置有管道固定结构13,雾化列管14通过管道固定结构13固定于腔体30内壁上;雾化列管14一端开口、另一端密闭,并且,雾化列管14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角度可调的射流口15。
进一步地,管道固定结构13和气流穿孔板11均可以为与腔体30纵截面一致的圆板,圆板上设置有对应雾化列管14数量并用于安装雾化列管14的安装孔(未标示)。当然,管道固定结构13和气流穿孔板11并不局限于圆板这种结构。
其中,雾化列管14数量至少为一个,优选为3-6个。比如,雾化列管14数量为三个时,雾化列管14在圆板上呈三角形方式排布(如图6所示);或者,雾化列管14数量为四个时,雾化列管14在圆板上呈菱形方式排布(如图7所示)。设置多个雾化列管14能在同样单位时间内喷射形成更多的水雾以充满腔体内的空间,进而溶解吸收更多的臭气,达到较好的预混合效果。进一步地,雾化列管14的管径通常为10-300mm,优选为40-200mm;射流口15呈圆孔状,射流口15直径为1-7mm,优选为3-5mm;同一圆周上射流口15个数为3-15个,优选为4-10个;并且,射流口15设置不少于3层,射流口15中心与雾化列管14中心夹角α为0-90o。通过对雾化列管14及设置于其上的射流口15的具体参数的优选设置,在达到良好的预混合效果的同时,有对溶解性恶臭进行溶解吸收的效果。
在一具体应用实施方式中,腔体30内壁还设置有气流穿孔板11,雾化列管14在管道固定结构13和气流穿孔板11的共同作用下固定于腔体30内壁上。其中,腔体30的内壁、管道固定结构13、气流穿孔板11以及雾化列管14之间共同形成一装置内腔19,并且,腔体30的内壁、气流穿孔板11以及雾化列管14之间共同形成一用于进行气液混合过程的气液混合腔16。
在其它具体应用实施方式中,除臭系统还包括喷淋管道2和作为压力源的加压水泵18,腔体内壁和管道固定结构13之间形成液体收容腔12,加压水泵18的进水端连接喷淋管道2,加压水泵18的出水端181连接液体收容腔12以将注入其内的液体自雾化列管14开口处传输到雾化列管14内部。工作时,液体在加压水泵18施加的压力作用下自雾化列管14的开口处进入雾化列管14内、并通过雾化列管14上设置的射流口15喷射形成与混合臭气进行预混合的雾化液。
工作时,臭气从进气口31进入装置内腔19,并连续穿过气流穿孔板11,而喷淋液体通过喷淋管道2迅速灌满雾化列管14。其中,在气流穿孔板11的作用下,布气较均匀,且气体呈湍流状态,气流扰动加剧,期间从雾化列管14射流口15急速喷出的水射流,在强烈的气体扰动作用下,迅速破碎成微细粒径的水雾并与臭气充分混合。
在另外一实施方式中,生物滴滤塔4内填充的材料为陶粒、活性炭、竹炭、聚氨酯、聚乙烯小球、多面空心球或鲍尔环等生物滴滤塔内常用的填料5。其中,填料5优选为多面空心球或鲍尔环等比表面积较大、孔隙率高的材料,当然,生物滴滤塔4内填充的填料5可以是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以填料5为多面空心球为例,填料5直径为25mm,填料5比表面积450m2/m3,填料5孔隙率90%,填料5高度2m。
上述实施方式中,生物滴滤塔4包括玻璃钢材质的填料5支撑结构9和塔体密封罩8,填料5支撑结构9设置有多个微小通气孔,填料5设置于该填料5支撑结构9上,塔体密封罩8盖设填料5支撑结构9形成密闭空间。除臭系统工作时,其通过在离心风机6的抽吸作用下,环境恶臭气体经臭气收集管道1引入气液预混合装置3中、并与在加压水泵18施压下气液预混合装置3喷射出的液体(如水或者营养液)通过气液紊流雾化方式进行预混合,预混合后的气体再输送至生物滴滤塔4内自上而下经由栖息于其内的微生物降解后,通过气体排放管道7排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通过在气液预混合装置3中,利用气液撞击雾化原理,能使喷淋水迅速破碎成微细粒径的水雾并与恶臭气体充分混合,其后,预混合后湿润的气体从出气口排出并通过管道输送至生物滴滤塔4顶端,预混后的气体至上而下、连续穿过生物滴滤塔4中由填料5形成的填料层的空隙;运行时,由于气液预混合操作有效地扩大了气液两相的接触面积,进而强化了恶臭气体于气液两相的传质过程,大大改善了恶臭污染物质的去除状况,并且预混后湿润的气体在生物滴滤塔4内均匀分布,填料5表面湿润,为生物生长代谢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如可以利用预混后湿润的气体调节、稳定生物滴滤塔4内的pH值,能够有效地保证生物降解恶臭污染物质的效率。另外,其通气量较大、填料5使用寿命长,并且经济实用。
在一具体应用实施例中,例如具体在污水处理厂、泵站、垃圾场等市政场所或其它场所实施本实用新型的除臭系统时,上述场所中,硫化氢和氨气通常为其主要臭气成分。具体的,气液预混合装置3可选用3根雾化列管14,其管径为150mm,雾化列管14设置6层射流口15,同一层圆周上均匀设4个直径5mm圆孔状射流口15,射流口15中心与雾化列管14中心夹角α为30o;生物滴滤塔4选用多面空心球作为填料5,填料5直径25mm,填料5比表面积450m2/m3,填料5孔隙率90%,填料5高度2m,处理风量100m3/h,空塔停留时间20s。
运行结果显示,气液预混式生物除臭系统对含有硫化氢和氨气两种恶臭污染物的臭气具有很好的降解去除能力,其中硫化氢的去除率可长期稳定在99.99%左右,氨气的去除率亦有98.95%,皆可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厂界(防护带边缘)废气排放一级标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生物滴滤塔内传质效率高,大大改善了恶臭污染物质的去除状况。其传质效率高的主要原因有:气液预混后,气液接触面积大,强化了恶臭物质于气液两相的传质过程;气液两相于塔内均匀分布,压降小,气液两相与填料充分接触且填料内部不易形成短流。
(2)有效避免了喷淋不均引起的填料发干、酸化现象,为生物生长代谢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
(3)气液预混合操作代替生物滴滤塔传统的喷淋系统,水利用率提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臭气收集管道、气液预混合装置、生物滴滤塔、气体排放管道及离心风机;
所述臭气收集管道连接所述气液预混合装置的进气口,所述气液预混合装置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生物滴滤塔顶部进气口,所述离心风机的抽气口连接所述生物滴滤塔底部出气口,所述离心风机的排气口与所述气体排放管道连接;
工作时,在所述离心风机的抽吸作用下,高浓度的混合臭气经所述臭气收集管道引入所述气液预混合装置中、并与所述气液预混合装置喷射出的液体通过气液紊流雾化方式进行预混合,预混合后的气体再输送至所述生物滴滤塔内自上而下经由栖息于其内的微生物降解后,通过所述气体排放管道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液预混合装置包括密闭的腔体和至少一个雾化列管;
所述腔体内壁上设置有管道固定结构,所述雾化列管通过所述管道固定结构固定于所述腔体内壁上,其中,所述雾化列管一端开口、另一端密闭,所述雾化列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角度可调的射流口;
工作时,液体在外部压力源施加压力下,自所述雾化列管的开口处进入所述雾化列管内、并通过所述射流口喷射形成与混合臭气进行预混合的雾化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腔体内壁还设置有气流穿孔板,所述雾化列管在所述管道固定结构和所述气流穿孔板的共同作用下固定于所述腔体内壁上;
其中,所述腔体内壁、所述管道固定结构、所述气流穿孔板以及所述雾化列管之间共同形成一装置内腔,并且,所述腔体内壁、所述气流穿孔板以及所述雾化列管之间共同形成一气液混合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道固定结构和所述气流穿孔板均为与所述腔体纵截面一致的圆板,所述圆板上设置有对应所述雾化列管数量并用于安装所述雾化列管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雾化列管数量为三个,所述雾化列管在所述圆板上呈三角形方式排布;
或者,所述雾化列管数量为四个,所述雾化列管在所述圆板上呈菱形方式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雾化列管的管径为10-300mm;
所述射流口呈圆孔状,所述射流口直径为1-7mm,同一圆周上所述射流口个数为3-15个,并且,所述射流口设置不少于3层,所述射流口中心与所述雾化列管中心夹角为0-90o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臭系统包括喷淋管道和加压水泵;
其中,所述腔体内壁和所述管道固定结构之间形成液体收容腔,所述加压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喷淋管道,所述加压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所述液体收容腔以将注入其内的液体自所述雾化列管开口处传输到所述雾化列管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滴滤塔内填充材料可为陶粒、活性炭、竹炭、聚氨酯、聚乙烯小球、鲍尔环或多面空心球的填料。
CN201320481359.6U 2013-08-08 2013-08-08 一种除臭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4006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81359.6U CN203400629U (zh) 2013-08-08 2013-08-08 一种除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81359.6U CN203400629U (zh) 2013-08-08 2013-08-08 一种除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00629U true CN203400629U (zh) 2014-01-22

Family

ID=49936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81359.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400629U (zh) 2013-08-08 2013-08-08 一种除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0062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38437A (zh) * 2013-08-08 2015-02-11 深圳市正源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除臭系统
CN104961318A (zh) * 2015-06-25 2015-10-07 天津霍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渗透脱水机的除臭装置
CN107952345A (zh) * 2017-12-06 2018-04-24 河南工业大学 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臭气去除装置及臭气去除工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38437A (zh) * 2013-08-08 2015-02-11 深圳市正源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除臭系统
CN104338437B (zh) * 2013-08-08 2016-05-04 深圳市正源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除臭系统
CN104961318A (zh) * 2015-06-25 2015-10-07 天津霍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渗透脱水机的除臭装置
CN107952345A (zh) * 2017-12-06 2018-04-24 河南工业大学 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臭气去除装置及臭气去除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10961B (zh) 恶臭异味气体的集成处理装置
CN104338436B (zh) 一种高效处理高浓度混合臭气的除臭系统
CN103623693B (zh) 一种高效生物除臭设备
CN202169138U (zh) 一种高温恶臭废气的生物处理装置
CN104001421B (zh) 一种采用无泡曝气预处理的复合生物除臭工艺与装置
CN201940172U (zh) 甲醛生物净化器
CN203400629U (zh) 一种除臭系统
CN103585880B (zh) 一种处理气体的变径生物滴滤装置
CN107021558A (zh) 一种利用滴滤处理污水与臭气的方法和装置
KR20120110782A (ko) 고농도 악취가스 탈취장치
CN203540329U (zh) 一种处理气体的变径生物滴滤装置
KR101723863B1 (ko) 고효율 탈취 장치
CN104338437B (zh) 一种除臭系统
CN201171809Y (zh) 生物除臭反应装置
CN206082154U (zh) 一种节省占地的塔式生物滤池废气处理装置
CN216259729U (zh) 一种污水站废气净化装置
LU500202B1 (en) Mixer and separated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comprising same
CN206168218U (zh) 一种生物除臭设备
CN211936385U (zh) 一种臭气一体式生物化学除臭设备
CN104860486A (zh) 一种适用于鱼类增殖放流站的组合式模块化生物过滤器
CN212651612U (zh) 一种新型塔式除臭生物滤池
KR102150941B1 (ko) 선회 와류 혼합형 다단 약액 세정 탈취장치
CN212348329U (zh) 一种餐厨垃圾生物除臭装置
CN210473600U (zh) 一种气体净化除臭装置
CN211537199U (zh) 一种腊肠生产车间除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504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