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68218U - 一种生物除臭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除臭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68218U
CN206168218U CN201620852794.9U CN201620852794U CN206168218U CN 206168218 U CN206168218 U CN 206168218U CN 201620852794 U CN201620852794 U CN 201620852794U CN 206168218 U CN206168218 U CN 2061682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nano bubble
biofiltration
biological deodorizing
equipment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5279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灵枝
黄欣燕
龚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if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if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if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if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5279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682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682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682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除臭设备。本实用新型的生物除臭设备,在对臭气进行除臭时,微纳米气泡反应装置对臭气与爆破的微纳米气泡接触以反应,从而完成对臭气的预处理;生物过滤装置对预处理的臭气进行生物过滤,由此提高了对臭气的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除臭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臭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生物除臭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饲料加工企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饲料产品更加专业,工艺更加复杂。然而,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忽视了对饲料企业的环保要求,由异味物引起污染的控制工艺过于简单。许多加工厂臭气熏天,使操作人员以及周围的居民深受其害,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为解决企业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对饲料企业散发的异味物污染进行有效控制势在必行。生物除臭主要是利用微生物除臭,通过微生物的生理代谢将具有臭味的物质加以转化,使目标污染物被有效分解去除,以达到恶臭的治理目的。
现有技术中,微生物除臭设备对臭气的处理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除臭设备,该生物除臭设备对臭气的处理效率较高。
一种生物除臭设备,包括一微纳米气泡反应装置,其用以使臭气与爆破的微纳米气泡接触以反应;一生物过滤装置,其用以将经所述微纳米气泡反应装置处理的臭气进行过滤;所述微纳米气泡反应装置连接所述生物过滤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微纳米气泡反应装置包括一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用以产生微纳米气泡;一微纳米气泡接触室,用以将所述微纳米气泡爆破并与臭气接触反应;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连通所述微纳米气泡接触室。
进一步地,所述微纳米气泡反应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微纳米气泡接触室的纳米喷头,所述纳米喷头连接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过滤装置包括一生物除臭室,其用以容置待过滤的臭气;一生物过滤层,其用以生物过滤。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过滤层位于生物除臭室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过滤层为填充混合有微生物的有机滤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过滤装置还包括为所述生物过滤层供水的喷淋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过滤装置还包括出气布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除臭室设有与所述微纳米气泡反应装置连通的净化布气管。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营养液供给装置,其用以对所述生物过滤层提供营养液。
本实用新型的生物除臭设备,在对臭气进行除臭时,微纳米气泡反应装置对臭气与爆破的微纳米气泡接触以反应,从而完成对臭气的预处理;生物过滤装置对预处理的臭气进行生物过滤,由此提高了对臭气的处理效率。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弹簧的结构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 生物除臭设备
20 微纳米气泡反应装置
21 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22 微纳米气泡接触室
221 纳米喷头
222 进气口
40 生物过滤装置
41 生物除臭室
411 净化布气管
42 生物过滤层
43 喷淋装置
44 出气管
45 排风口
60 营养液供给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生物除臭设备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生物除臭设备的首选实施例。但是,生物除臭设备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弹簧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生物除臭设备100包括一微纳米气泡反应装置20,其用以使臭气与爆破的微纳米气泡接触以反应;一生物过滤装置40,其用以将经所述微纳米气泡反应装置20处理的臭气进行过滤;所述微纳米气泡反应装置20连接所述生物过滤装置40。
上述实施例中,生物除臭设备100,在对臭气进行除臭时,微纳米气泡反应装置20对臭气与爆破的微纳米气泡接触以反应,从而完成对臭气的预处理;生物过滤装置40对预处理的臭气进行生物过滤,由此提高了对臭气的处理效率。
这里,臭气主要由碳、氮和硫元素组成。其成分含有为无机化合物,例如:氨(NH3)、膦(PH3)和硫化氢(H2S);还含有有机物,例如低分子脂肪酸、胺类、醛类、酮类、醚类、卤代烃以及脂肪族的、芳香族的、杂环的氮或硫化物。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物质都带有活性基团,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特别是被氧化。当活性基团被氧化后,气味就消失。
这里,臭气与爆破的微纳米气泡接触反应的具体为,在流体介质中加入一定压力的非溶性气体,使流体介质产生拢动和喘流,产生许多微纳米气泡(即气泡的大小为微米级或纳米级),对液体形成局部的拉伸一压缩作用。由于气泡空穴的出现,使气泡周边液体被压缩,产生很高的压力,而在气泡中心区液体受到拉伸作用,形成一负压区,对污物形成吸附作用。随着流体介质的流动,气泡遇到周围压力增大时,体积将急剧缩小或溃灭,溃灭过程为微秒级。微气泡溃灭时,气液界面消失,将产生瞬时5000℃的局部高温,压力达50MPa以上,即形成所谓的“热点”,并能形成强烈的冲击波和速度大于400km/h的微射流,这产生的化学能促使大量羟基自由基生成,羟基自由基具有超高的氧化还原电位,形成极强的界面活性,带羟基自由基气泡对臭气进行喷淋膨胀接触而净化臭气成分,同时提供后续微生物载体适宜的湿度、pH值、氧气含量、温度和营养成分的环境,在通过专门培养在生物滤塔内生物填料上的微生物膜将臭气中的具有恶臭气体的成分分解,将其降解成无毒无害的CO2、H2O、H2SO4、HNO3等简单无机物。
这里,生物过滤是指臭气通过长满微生物的固体载体(填料),气味物质先被填料吸收,然后被填料上的微生物氧化分解,完成废气的除臭过程。
本例中,微纳米气泡反应装置20可以包括一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1,用以产生微纳米气泡;一微纳米气泡接触室22,用以将微纳米气泡爆破并与臭气接触反应;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1连通微纳米气泡接触室22。
可列举出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1,其具有圆筒形状的气液产生槽、对该气液产生槽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装置、对所述气液产生槽供给气体的气体供给装置,借助由所述液体供给装置供给的液体在所述气液产生槽中产生回旋流,该回旋流的液体沿着圆筒的内面回旋,借助回旋流的剪切力使通过所述气体供给装置供给的气体微气泡化,该微气泡化的气体和供给的液体混合,生成气液,将生成的气液排出,通过气体供给装置向所述气液产生槽供给气体的气体供给口设置在封闭气液产生槽的圆筒的两端部的圆形壁面中的一个上,具有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气液产生槽的外壳槽,在外壳槽中,在形成所述气液产生槽的圆筒的周向曲面的侧壁和所述外壳槽之间形成间隙,并且在设有所述气体供给口的所述气液产生槽的圆形壁面和所述外壳槽之间形成间隙,将由各个所述间隙所形成的空间作为所述液体的流路,液体对所述圆形壁面的外侧的流路供给,该供给的液体流入所述侧壁的外侧的流路,在气液产生槽中,所述侧壁的外侧的流路和所述气液产生槽的内部连通,具有液体供给口,将供给至所述流路的液体向所述气液产生槽的内部供给,该液体供给口至少沿侧壁的周向设有多个,液体的供给方向被设定为使得液体沿着绕所述气液产生槽的轴向的一定方向回旋,液体供给装置通过所述流路从所述液体供给口向所述气液产生槽的内部供给液体,由此产生所述回旋流。
微纳米气泡接触室22中“接触室”是指使消毒剂或其他化学药剂与水或废水在其中混合并发生反应的大池。可提供一种具有较好接触效率的微纳米气泡接触室22的形式,其可包括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以及第三隔板,该三隔板将箱体分隔成第一接触室、第二接触室、第三接触室以及第四接触室;于所述第一接触室上方设有一进水管,下方设有一气液混合输入管,且于第一接触室的底部还设有一抽水管,该抽水管和气液混合输入管连通;第二接触室和第三接触室的侧壁设有一排渣口;第四接触室的侧面设有一出水管。第一隔板位于第一接触室和第四接触室之间;第二隔板位于第二接触室和第三接触室之间;第三隔板将第一接触室、第四接触室和第二接触室、第三接触室隔开。第一隔板与箱体等高;第二隔板焊接在箱体底部和箱体的侧壁上;第一接触室的一侧还设有一透明观察孔。出水管连接有一长方形隔板。箱体的顶部进一步设有一安装有法兰的盖板。
可以理解的是,微纳米气泡接触室22还可包括用以位于顶部的通入臭气的进气口222。
本例中,微纳米气泡反应装置20还可包括设置于微纳米气泡接触室22的纳米喷头221,纳米喷头221连接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1。纳米喷头221的作用是将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1的气泡产生纳米气泡。此处,纳米喷头221可采用现有的形式。
纳米喷头221可位于微纳米气泡接触室22的顶部位置,当然还可位于其它的位置。纳米喷头221可为一个,当然基于接触反应之速率的目的考虑,可将纳米喷头221的数量设定为多个。
本例中,生物过滤装置40可包括一生物除臭室41,其用以容置待过滤的臭气;一生物过滤层42,其用以生物过滤。这样,由微纳米气泡反应装置20排出的待过滤的臭气进入到生物除臭室41,生物除臭室41的臭气可逐步地向生物过滤层42扩散以达到过滤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生物除臭室41和生物过滤层42可布设在一容置室内,例如池子状或塔庄或反应釜状等。
生物除臭室41可位于生物过滤层42的下层,以便于臭气向上方的扩散。
生物过滤层42是指用微生物和生物滤料混合而成的固体物。生物滤料为微生物繁殖生长提供载体,如适宜的湿度、pH值、氧气含量、温度和营养成分,同时为微生物提供适当的生长环境。微生物通过繁殖生长对臭气中的有机成分进行分解成小分子。
生物滤料可以为无机填料,例如常用的无机填料有:陶粒、焦炭、石英砂、活性炭、膨胀硅铝酸盐等)。也可以为有机高分子填料,例如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PE、各类树脂、塑料(包括各类泡沫材料)、纤维等。至于生物滤料的形状可以为粒状、不规则粒状、玻璃钢或塑料、活性炭粒、塑料纤维类状、蜂窝状或波纹板状、球形轻质陶粒等。此处,粒状填料可为无机的陶粒或石英砂。其表面粗糙,易于附着生物,截留悬浮污染物的能力强,缺点是阻力大,容易堵塞。不规则粒状填料可为哈凯登球(Hacketten)和多面空心球等,可用陶瓷石墨、塑料或金属制成,特点是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但流体分布不均。活性炭粒:比表面积大,孔隙多。塑料纤维类填料质轻,坚硬,但表面光滑,空隙率小,不易挂膜。蜂窝状或波纹板状填料的材质可以为玻璃钢或塑料(聚乙烯聚苯乙烯和聚丙烯等),其空隙率高,结构简单,质轻但强度高,防腐性能好,衰老生物易于脱落等主要的缺点是生物在填料表面的生长与脱落平衡不易控制,填料内难以得到均一的流速球形轻质陶粒。球形轻质陶粒是采用粘土为原材料,加入适当的化工原料作为膨胀剂,经高温烧制而成。它强度大孔隙率大比表面积大、化学稳定性好、密度适宜、生物附着性强。
可列举出具体的一种生物滤料的几种形式。其以30~62wt%的蛇纹石原矿细粉、30~60wt%的低压电瓷废料细粉和8~10wt%的福建泥为原料,外加所述原料50~60wt%的造孔剂,混合均匀,即得混合料;将混合料置于造粒机中,再加入混合料60~70wt%的水玻璃溶液,造粒,得到粒径为3~15mm的球形生坯;然后将球形生坯在90~110℃条件下干燥12~24h,在1000~1100℃条件下保温1~5h,制得生物滤料。其中,蛇纹石原矿细粉的粒径不超过0.088mm,蛇纹石原矿细粉的主要化学成分是:MgO为30~45wt%、SiO2为30~40wt%、Fe2O3为7~10wt%、CaO为0.2~0.3wt%,低压电瓷废料细粉的粒径不超过0.074mm,低压电瓷废料细粉的主要化学成分是SiO2超过70.09wt%、Al2O3不小于24.37wt%、K2O不超过2.66wt%、TiO2不超过0.5wt%、Fe2O3不超过1.60wt%,灼减率不超过0.37wt%,福建泥的粒径不大于0.074mm;福建泥的化学成分是SiO2不超30.99wt%、Al2O3不低于40.98wt%、K2O不低于0.71wt%、Na2O不超过0.l wt%、Ca0不高0.62wt%、Fe2O3不低于1.82wt%,灼减率不高于19.lwt%。
至于生物过滤层42的微生物可以为本领域公知的有氧或厌氧型微生物,例如可对有机物进行分解的酵母菌、乳酸菌、霉菌、黑曲霉菌、红曲霉菌等,可以对无机小分子分解的硝化细菌、硫化细菌等。
本例中,生物过滤装置40还包括为所述生物过滤层42供水的喷淋装置43。喷淋装置43可以为多个淋喷头。淋喷头的形状可为“丰”字形,具体说来,该淋喷头包括一主管和和多个用以出水的细管,该细管均于主管连通。细管的直径可远小于主管。细管成花束状排布。当然,喷淋装置43还可为一出水管,该出水管设置多个出水孔。
为了自动控制喷淋的时间和喷淋的启动,喷淋装置43还可进一步地包括用以控制喷淋执行的控制件、传感器、计时单元等。该控制件可为单片机、MCU等。传感器可为湿度传感器,用以采集生物过滤层42的湿度等参数。计时单元用以对喷淋头的喷淋时间进行喷淋。当传感器采集到生物过滤层42的湿度值。控制件获得该湿度值,并与预设在控制件的湿度值进行比较,当湿度值低于预设的湿度值时,控制喷淋头启动喷淋动作。同时,计时单元对喷淋头的喷淋时间开始计时。当喷淋时间达到预设的时间后,控制单元切断喷淋头的工作。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替换方式,喷淋装置43可不包括计时单元,即喷淋装置43还可包括用以控制喷淋执行的控制件和传感器。喷淋装置43还可进一步地包括用以控制喷淋执行的控制件、传感器。传感器用以实时将生物过滤层42的湿度值传送给控制件,这里,实时可以为间隔一定的时间,例如间隔5s等。当传感器采集到生物过滤层42的湿度值,控制件获得该湿度值,并与预设在控制件的湿度值进行比较,当湿度值低于预设的湿度值(最小值)时,控制喷淋头启动喷淋动作。在喷淋至生物过滤层42的湿度至一定值时,控制件将该湿度值与预设的值(最大值)。喷淋时间达到预设的时间后,控制单元切断喷淋头的工作。这样,喷淋装置43能自动完成对生物过滤层42的供水。
本例中,生物过滤装置40还可包括出气管44。出气管44用于与外界环境的流通。出气管44可设置在上述容置室的上部顶部。出气管44可为布气管,呈一字型地分布。
本例中,生物除臭室41还可以设有与微纳米气泡反应装置20连通的净化布气管411。净化布气管411的作用是对微纳米气泡反应装置20完成预处理的臭气进行初步的过滤。
生物过滤装置40还包括设置在容置室的顶部的排风口45。排风口45用以对经生物过滤以净化的空气排出。
本例中,还可包括一营养液供给装置60,其用以对所述生物过滤层42提供营养液。营养液供给装置60为生物过滤层42的微生物提供微生物菌种以及微生物所需的营养液。这里,营养液,可以理解的是,包含微生物菌群和其所生长所需的营养基。营养液供给装置60可包括用以容置营养液的储液装置和与该储液装置装置连通的计量泵。计量泵用来输送营养液并可精确对营养液的计量。
下面介绍一下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除臭过程。
臭气从进气口222进入微纳米气泡接触室22并充满微纳米气泡接触室22的空间,同时,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1产生的微纳米气泡由纳米喷头221出来而产生纳米气泡,该纳米气泡与臭气接触以氧化反应,完成预处理。经过预处理后的臭气通过净化布气管411均匀布置到生物除臭室41,再通过生物滤料层,完成了对臭气成本分氧化吸附分解,处理后的空气从装置顶部的排风出口排出。
尽管以上较多使用了表示结构的术语,例如“微纳米气泡反应装置”、“生物过滤装置”等,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生物除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微纳米气泡反应装置,其用以使臭气与爆破的微纳米气泡接触以反应;一生物过滤装置,其用以将经所述微纳米气泡反应装置处理的臭气进行过滤;所述微纳米气泡反应装置连接所述生物过滤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除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气泡反应装置包括一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用以产生微纳米气泡;一微纳米气泡接触室,用以将所述微纳米气泡爆破并与臭气接触反应;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连通所述微纳米气泡接触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除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气泡反应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微纳米气泡接触室的纳米喷头,所述纳米喷头连接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除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过滤装置包括一生物除臭室,其用以容置待过滤的臭气;一生物过滤层,其用以生物过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除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过滤层位于生物除臭室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除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过滤层为填充混合有微生物的有机滤料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除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过滤装置还包括为所述生物过滤层供水的喷淋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除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过滤装置还包括出气管。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除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除臭 室设有与所述微纳米气泡反应装置连通的净化布气管。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除臭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营养液供给装置,其用以对所述生物过滤层提供营养液。
CN201620852794.9U 2016-08-08 2016-08-08 一种生物除臭设备 Active CN2061682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52794.9U CN206168218U (zh) 2016-08-08 2016-08-08 一种生物除臭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52794.9U CN206168218U (zh) 2016-08-08 2016-08-08 一种生物除臭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68218U true CN206168218U (zh) 2017-05-17

Family

ID=60239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52794.9U Active CN206168218U (zh) 2016-08-08 2016-08-08 一种生物除臭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6821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00084A (zh) * 2016-08-08 2016-10-12 广东紫方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除臭设备
CN108144435A (zh) * 2017-12-24 2018-06-12 苏州市海魄洁净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用复合生物反应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00084A (zh) * 2016-08-08 2016-10-12 广东紫方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除臭设备
CN108144435A (zh) * 2017-12-24 2018-06-12 苏州市海魄洁净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用复合生物反应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23693B (zh) 一种高效生物除臭设备
CN106178930B (zh) 一种生物组合协同除臭工艺及其装置
CN104874285A (zh) 一种处理大气量高浓度臭气的复合生物除臭系统及方法
CN107445659B (zh) 一种光催化增氧消毒补肥装置及方法
CN104001421B (zh) 一种采用无泡曝气预处理的复合生物除臭工艺与装置
CN100444935C (zh) 沼气生物脱硫装置
CN108079763A (zh) 农村生活和养殖污水处理用厌氧池密封除臭盖及其处理方法
CN207102325U (zh) 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CN206168218U (zh) 一种生物除臭设备
CN206950958U (zh) 养殖场废气处理系统
CN204247069U (zh) 微生物滤床联合除臭系统
CN107158932A (zh) 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CN205517242U (zh) 一种净化恶臭气体及挥发性有机物的生物滤池装置
CN105709589A (zh) 一种净化恶臭气体及挥发性有机物的生物滤池装置
CN106345276A (zh) 一种生物除臭系统
CN106000084A (zh) 一种生物除臭设备
CN107456855A (zh) 有机肥发酵车间臭气快速净化方法及系统
CN206253010U (zh) 一种生物除臭系统
CN205730825U (zh) 一种利用微生物脱除沼气中硫化氢的装置
CN107384842A (zh) 一种复合菌种及其应用、复合菌剂
CN104147919A (zh) 一种低pH废气生物净化反应器及其废气处理工艺
CN207786303U (zh) 有机肥发酵车间臭气快速净化系统
CN205517239U (zh) 一种球形生物填料及填料箱
CN205412665U (zh) 一体化箱式有机废气生物处理装置
CN201023019Y (zh) 沼气生物脱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