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98729U - 防反转铰磨 - Google Patents

防反转铰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98729U
CN203398729U CN201320355217.5U CN201320355217U CN203398729U CN 203398729 U CN203398729 U CN 203398729U CN 201320355217 U CN201320355217 U CN 201320355217U CN 203398729 U CN203398729 U CN 2033987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tch
rotating shaft
tooth
fluted disc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35521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阳瑞
韦皓
吴尧
张靖
谢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32035521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987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987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9872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反转铰磨,包括底座、铰磨体、上固定板、固定杆、转轴、齿盘、齿杆、齿杆转轴,铰磨体转动设置于底座上,上固定板设置于铰磨体上方,固定杆的上端与上固定板连接,固定杆的下端与底座连接,转轴贯穿固定板并与铰磨体连接,齿盘设置于转轴上,齿杆的后端通过齿杆转轴固定在上固定板上,齿杆的前端设置有可与齿盘啮合的齿;还包括可使齿杆前端的齿靠近齿盘的弹性机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以防止转轴反转,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杜绝了反转带来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防反转铰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施工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防反转铰磨。
背景技术
在电力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电缆回收的工作。在进行电缆回收时,仅仅依靠人力的话,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会很大,而且回收的电缆无法有序的放置。基于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设计了一种铰磨,通过铰磨的旋转来回收线缆,不仅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回收的线缆会有序的缠绕在铰磨上,方便工作人员整理与运输。
但是,现有的铰磨存在反转的问题。即是说,在回收位于铰磨下方的电缆时,如果工作人员不能持续的对铰磨施加大于电缆自重的力,电缆的自重会使铰磨反转,使缠绕在铰磨上的电缆脱离铰磨,这不但降低了工作效率,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的铰磨在工作时容易反转的不足,提供一种防反转铰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防反转铰磨,包括底座、铰磨体、上固定板、固定杆、转轴、齿盘、齿杆、齿杆转轴,铰磨体转动设置于底座上,上固定板设置于铰磨体上方,固定杆的上端与上固定板连接,固定杆的下端与底座连接,转轴贯穿固定板并与铰磨体连接,齿盘设置于转轴上,齿杆的后端通过齿杆转轴固定在上固定板上,齿杆的前端设置有可与齿盘啮合的齿;
还包括可使齿杆前端的齿靠近齿盘的弹性机构。
通过旋转转轴使铰磨体旋转,从而使电缆缠绕在铰磨体上,实现了电缆的回收。在弹性机构的作用下,齿杆前端靠近齿盘,齿杆前端的齿与齿盘啮合。当转轴正向旋转时,齿盘上的外齿会将齿杆前端的齿顶出外齿之间的间隙处,从而使转轴能够正向旋转。当齿杆前端的齿越过一个外齿后,在弹性机构的作用下,齿杆前端的齿再次与齿盘啮合。当转轴受反向旋转的力时,齿盘上的外齿无法将齿杆前端的齿顶出,从而在固定的齿杆的作用下,防止转轴反转。
进一步的,所述齿盘上的外齿包括平直面和倾斜面,平直面与所述齿盘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倾斜面与平直面之间的夹具为锐角。当转轴受反向旋转的力时,该反向旋转的力通过平直面传导到齿杆前端的齿上。由于平直面与齿盘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因此平直面传导的力是沿齿盘的切线方向的,因此不会将齿杆前端的齿顶出外齿之间的间隙,从而防止转轴反转。当转轴正向旋转时,使转轴正向旋转的力通过倾斜面传导到齿杆前端的齿上,倾斜面传导的力指向齿盘的外部,因此可以将齿杆前端的齿顶出外齿之间的间隙,从而不会阻碍转轴的正向旋转。
进一步的,还包括同时与所述平直面、所述倾斜面连接的过渡面。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加力杆插入孔。加力杆插入孔用于插入加力杆,从而减小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机构为扭簧,扭簧套于所述齿杆转轴上,扭簧的一端与所述上固定板连接,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齿杆连接。在转轴不受力或转轴受反向旋转的力时,在扭簧的作用下,齿杆上的齿会始终位于外齿之间的间隙中,起防反转的作用。在转轴正向旋转时,在齿杆上的齿跨越一个外齿后,扭簧还起到使齿杆上的齿回位的作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弹簧、固定螺母和挂钩,弹簧的一端通过固定螺母固定在所述上固定板上,挂钩与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齿杆的前端设置有通孔,挂钩通过通孔与齿杆的前端连接。在转轴不受力或转轴受反向旋转的力时,在弹簧的作用下,齿杆上的齿会始终位于外齿之间的间隙中,起防反转的作用。在转轴正向旋转时,在齿杆上的齿跨越一个外齿后,弹簧还起到使齿杆上的齿回位的作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机构包括限位板和弹性橡胶,限位板固定在所述上固定板上并位于所述齿杆外侧,弹性橡胶设置于限位板与所述齿杆之间。在转轴不受力或转轴受反向旋转的力时,在弹性橡胶的作用下,齿杆上的齿会始终位于外齿之间的间隙中,起防反转的作用。在转轴正向旋转时,在齿杆上的齿跨越一个外齿后,弹性橡胶还起到使齿杆上的齿回位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转轴反转,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杜绝了反转带来的安全隐患;
2.设置有加力杆插入孔,加力杆插入孔用于插入加力杆,从而减小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面将对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作简单的说明。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下面的附图,得到其它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弹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弹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
1-底座,2-铰磨体,3-上固定板,4-固定杆,5-转轴,6-齿盘,7-齿杆,8-齿杆转轴,9-齿,10-弹簧,11-固定螺母,12-挂钩,13-限位板,14-弹性橡胶,15-加力杆插入孔,16-扭簧,61-平直面,62-倾斜面,63-过渡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而易见的,下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基于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得到的其它所有实施例,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防反转铰磨,包括底座1、铰磨体2、上固定板3、固定杆4、转轴5、齿盘6、齿杆7、齿杆转轴8,铰磨体2转动设置于底座1上,上固定板3设置于铰磨体2上方,固定杆4的上端与上固定板3连接,固定杆4的下端与底座1连接,转轴5贯穿固定板3并与铰磨体2连接,齿盘6设置于转轴5上,齿杆7的后端通过齿杆转轴8固定在上固定板3上,齿杆7的前端设置有可与齿盘6啮合的齿9;还包括可使齿杆7前端的齿9靠近齿盘6的弹性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机构优选为扭簧16,扭簧16套于所述齿杆转轴8上,扭簧16的一端与所述上固定板3连接,扭簧16的另一端与所述齿杆7连接。
通过旋转转轴5使铰磨体2旋转,从而使电缆缠绕在铰磨体2上,实现了电缆的回收。在扭簧16的作用下,齿杆7前端靠近齿盘6,齿杆7前端的齿8与齿盘6啮合。当转轴5正向旋转时,齿盘6上的外齿会将齿杆7前端的齿9顶出外齿之间的间隙处,从而使转轴5能够正向旋转。当齿杆7前端的齿9越过一个外齿后,在扭簧16的作用下,齿杆7前端的齿9再次与齿盘6啮合。当转轴5受反向旋转的力时,齿盘6上的外齿无法将齿杆7前端的齿9顶出,从而在固定的齿杆7的作用下,防止转轴5反转。
所述齿盘6上的外齿包括平直面61和倾斜面62,平直面61与所述齿盘6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倾斜面62与平直面61之间的夹具为锐角。当转轴5受反向旋转的力时,该反向旋转的力通过平直面61传导到齿杆7前端的齿9上。由于平直面61与齿盘6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因此平直面61传导的力是沿齿盘6的切线方向的,因此不会将齿杆7前端的齿9顶出外齿之间的间隙,从而防止转轴5反转。当转轴5正向旋转时,使转轴5正向旋转的力通过倾斜面62传导到齿杆7前端的齿9上,倾斜面62传导的力指向齿盘6的外部,因此可以将齿杆7前端的齿9顶出外齿之间的间隙,从而不会阻碍转轴5的正向旋转。
还包括同时与所述平直面61、所述倾斜面62连接的过渡面63。
所述转轴5上设置有加力杆插入孔15。加力杆插入孔15用于插入加力杆,从而减小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弹性机构不同。本实施例中,弹性机构包括弹簧10、固定螺母11和挂钩12,弹簧10的一端通过固定螺母11固定在所述上固定板3上,挂钩12与弹簧1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齿杆7的前端设置有通孔,挂钩12通过通孔与齿杆7的前端连接。在转轴5不受力或转轴5受反向旋转的力时,在弹簧10的作用下,齿杆7上的齿9会始终位于外齿之间的间隙中,起防反转的作用。在转轴5正向旋转时,在齿杆7上的齿9跨越一个外齿后,弹簧10还起到使齿杆7上的齿9回位的作用。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弹性机构不同。本实施例中,弹性机构包括限位板13和弹性橡胶14,限位板13固定在所述上固定板3上并位于所述齿杆7外侧,弹性橡胶14设置于限位板13与所述齿杆7之间。在转轴5不受力或转轴5受反向旋转的力时,在弹性橡胶14的作用下,齿杆7上的齿9会始终位于外齿之间的间隙中,起防反转的作用。在转轴5正向旋转时,在齿杆7上的齿9跨越一个外齿后,弹性橡胶14还起到使齿杆7上的齿9回位的作用。
如上所述,便可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Claims (7)

1.防反转铰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铰磨体(2)、上固定板(3)、固定杆(4)、转轴(5)、齿盘(6)、齿杆(7)、齿杆转轴(8),铰磨体(2)转动设置于底座(1)上,上固定板(3)设置于铰磨体(2)上方,固定杆(4)的上端与上固定板(3)连接,固定杆(4)的下端与底座(1)连接,转轴(5)贯穿固定板(3)并与铰磨体(2)连接,齿盘(6)设置于转轴(5)上,齿杆(7)的后端通过齿杆转轴(8)固定在上固定板(3)上,齿杆(7)的前端设置有可与齿盘(6)啮合的齿(9);
还包括可使齿杆(7)前端的齿(9)靠近齿盘(6)的弹性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反转铰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盘(6)上的外齿包括平直面(61)和倾斜面(62),平直面(61)与所述齿盘(6)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倾斜面(62)与平直面(61)之间的夹具为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反转铰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时与所述平直面(61)、所述倾斜面(62)连接的过渡面(6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反转铰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上设置有加力杆插入孔(15)。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反转铰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为扭簧(16),扭簧(16)套于所述齿杆转轴(8)上,扭簧(16)的一端与所述上固定板(3)连接,扭簧(16)的另一端与所述齿杆(7)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反转铰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弹簧(10)、固定螺母(11)和挂钩(12),弹簧(10)的一端通过固定螺母(11)固定在所述上固定板(3)上,挂钩(12)与弹簧(1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齿杆(7)的前端设置有通孔,挂钩(12)通过通孔与齿杆(7)的前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反转铰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包括限位板(13)和弹性橡胶(14),限位板(13)固定在所述上固定板(3)上并位于所述齿杆(7)外侧,弹性橡胶(14)设置于限位板(13)与所述齿杆(7)之间。
CN201320355217.5U 2013-06-20 2013-06-20 防反转铰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987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55217.5U CN203398729U (zh) 2013-06-20 2013-06-20 防反转铰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55217.5U CN203398729U (zh) 2013-06-20 2013-06-20 防反转铰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98729U true CN203398729U (zh) 2014-01-15

Family

ID=49910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355217.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98729U (zh) 2013-06-20 2013-06-20 防反转铰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987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29548A (zh) 一种具备防反转功能的绞磨
CN203022660U (zh) 圆形垫叉
CN203398729U (zh) 防反转铰磨
CN202963144U (zh) 用于折弯电池极耳的夹具
CN203846428U (zh) 扫地车的边刷把快速更换结构
CN103247972B (zh) 导线牵引器
CN202804842U (zh) 一种新型打磨机
CN204847595U (zh) 钢丝绳收线装置
CN205863867U (zh) 一种高压线除冰装置
CN205224750U (zh) 一种梳齿式旋转盘
CN204416770U (zh) 钢线放线架
CN209195997U (zh) 一种手摇轮离合结构
CN207095600U (zh) 一种具有除尘和除冰功能的输电线路检测装置
CN207824573U (zh) 一种高频焊接钢管内毛刺磨除装置
CN203083819U (zh) 滚轮试验装置
CN101786277A (zh) 一种割断缠绕异物的工具
CN210381847U (zh) 一种石漠化荒山绿化造林用种植装置
CN206287203U (zh) 一种立式管道多方位切割装置
CN205123136U (zh) 输电杆塔高空检修用滑轮装置
CN203197975U (zh) 重型轮胎切割装置
CN202861946U (zh) 一种快速打磨器
CN203298557U (zh) 一款多功能冰桶
CN204081528U (zh) 建筑工地用强适应性砌块装载机
CN204707447U (zh) 一种便携式植树挖坑机
CN202317906U (zh) 一种钢管倒角抛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1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