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86932U - 传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传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86932U
CN203386932U CN201320519622.6U CN201320519622U CN203386932U CN 203386932 U CN203386932 U CN 203386932U CN 201320519622 U CN201320519622 U CN 201320519622U CN 203386932 U CN203386932 U CN 2033869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body
transmitting device
flat cables
subgroup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1962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愉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xinjie Dongguan Precision Mold Manufacturing Co Ltd
Ant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xinjie Dongguan Precision Mold Manufacturing Co Ltd
Ant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xinjie Dongguan Precision Mold Manufacturing Co Ltd, Ant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xinjie Dongguan Precision Mol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51962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869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869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8693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Conductor Connection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输装置,包括一电连接器及两扁平线缆,电连接器包含绝缘本体与设于绝缘本体的两端子组及盖体,绝缘本体定义有长度与厚度方向,每一端子组具有数个导电端子,每一导电端子具有插接部与连接部,两端子组的所有插接部沿长度方向排成一列,两端子组的连接部沿长度方向排成两列且于厚度方向上彼此相对应,盖体遮蔽两端子组的连接部,两扁平线缆各具有内置部与裸露部,每一内置部抵接于一个端子组的连接部且容置于绝缘本体与盖体所包围的空间内,而两裸露部彼此叠置地显露于盖体之外。藉此,提供一种有效降低线缆占用宽度的传输装置。

Description

传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输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装设于电连接器之线缆相互叠置的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微小化已成为现今的发展趋势,而应用在电子产品上的传输装置同样也面临到相同之问题。习用的传输装置包含有电连接器与连接于电连接器的传输线缆,而当电连接器所连接的传输线缆呈扁平状且数量为两条以上时,这些传输线缆将大致以并排于同平面的构造呈现。
然而,习用的传输装置由于其传输线缆采用并排于同平面之构造,使得传输线缆所占用的宽度过大,进而不利于传输装置的微小化。
因此,急需一种传输装置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输装置,该传输装置能有效降低线缆所占用的宽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输装置,包括一电连接器及两扁平线缆,所述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本体、两端子组及一盖体,所述绝缘本体呈长型并定义有一长度方向与一厚度方向,所述两端子组设于所述绝缘本体,每一所述端子组具有数个导电端子,并且每一所述导电端子的一端部形成一插接部,而每一所述导电端子的另一端部形成一连接部,其中,所述两端子组的所有插接部大致沿所述绝缘本体的长度方向排成一列,而所述两端子组中的至少一者的每一所述连接部由该连接部所对应的一个所述插接部弯折延伸形成,所述两端子组的所有连接部沿长度方向排成两列且于厚度方向上大致彼此相对应,所述盖体装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且所述盖体遮蔽所述两端子组的所述连接部;所述两扁平线缆各具有一内置部与一裸露部,每一所述内置部抵接于一个所述端子组的所有连接部且容置于所述绝缘本体与所述盖体所包围的空间内,而所述两扁平线缆的所述裸露部彼此叠置地显露于所述盖体之外。
较佳地,所述两端子组中的一者的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包含有一连接于所述插接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延伸部,每一所述延伸部由该延伸部所对应的一个所述插接部垂直地翻折而贴附于所述绝缘本体延伸形成,而所述两端子组中的另一者的每一所述连接部自该连接部所对应的一个所述插接部延伸而穿出所述绝缘本体。
较佳地,所述盖体形成有一贯孔,且所述两扁平线缆共同穿出所述盖体的所述贯孔。
较佳地,每一所述扁平线缆与一个所述端子组的所有连接部热熔焊接而彼此固定。
较佳地,所述两扁平线缆固定于所述两端子组的部位大致彼此垂直。
较佳地,所述两扁平线缆固定于所述两端子组的部位大致彼此平行。
较佳地,所述两扁平线缆各具有数个线路,且每一所述扁平线缆的线路呈等间距排列。
较佳地,所述两扁平线缆为两软性扁平排线。
较佳地,所述两裸露部彼此叠置的部位的至少一侧缘相互对齐。
较佳地,所述两扁平线缆于彼此叠置的裸露部末端处各设有一导电部,且每一所述导电部显露于所述两裸露部彼此远离的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传输装置包括一电连接器及两扁平线缆,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本体、两端子组及一盖体,绝缘本体呈长型并定义有一长度方向与一厚度方向,两端子组设于绝缘本体,每一端子组具有数个导电端子,并且每一导电端子的一端部形成一插接部,而每一导电端子的另一端部形成一连接部,其中,两端子组的所有插接部大致沿绝缘本体的长度方向排成一列,而两端子组中的至少一者的每一连接部由该连接部所对应的一个插接部弯折延伸形成,两端子组的所有连接部沿长度方向排成两列且于厚度方向上大致彼此相对应,盖体装设于绝缘本体,且盖体遮蔽两端子组的连接部;两扁平线缆各具有一内置部与一裸露部,每一内置部抵接于一个端子组的所有连接部且容置于绝缘本体与盖体所包围的空间内,而两扁平线缆的裸露部彼此叠置地显露于盖体之外。从而通过两端子组的连接部沿长度方向排成两列且于厚度方向上大致彼此相对应,使连接于两端子组连接部的两扁平线缆能彼此叠置,藉以令本实用新型的传输装置的扁平线缆所占用之宽度大幅地下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传输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立体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3之端子组装设于绝缘本体且拆除盖体后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传输装置的平面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传输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平面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传输装置100包括一电连接器1(如:SATA连接器)及两扁平线缆2,而上述两扁平线缆2的一端连接于电连接器1。以下将分别就电连接器1与扁平线缆2的构造作一说明,并适时介绍两者之间的相对关系。
请参阅图2至图4,并请适时参酌图5,电连接器1包含一绝缘本体11、两端子组12、12’及一盖体13。其中,绝缘本体11呈长型并定义有一长度方向L、一厚度方向T及一宽度方向W,且长度方向L、厚度方向T及宽度方向W互相垂直。绝缘本体11的正面可用以沿宽度方向W对接于一配对连接器(图中未示),而绝缘本体11的背面则形成多个凸块111。再者,绝缘本体11形成有数个沿宽度方向W且自该绝缘本体11之正面贯穿至该绝缘本体11之背面的供两端子组12、12’容置的容置槽112。
其中,上述的凸块111沿长度方向L排成一列,且大致位于绝缘本体11背面之一侧部位(如图3中的绝缘本体11背面左下侧部位)。每一端子容置槽112穿出绝缘本体11背面的部位形成一开孔1121,这些开孔1121沿长度方向L排成一列且大致与上述凸块111的排列方向平行。更详细地说,这些开孔1121大致区分为相隔有一距离的两群组,该两群组之开孔1121分别位于绝缘本体11背面的相反两侧部位(如图3中的绝缘本体11背面左上侧与右上侧部位),且其中一群组之开孔1121于厚度方向T上与上述的一列凸块111相对应。
每一端子组12、12’具有数个导电端子121、121’,并且每一导电端子121、121’的一端部形成一插接部1211、1211’,而每一导电端子121、121’的另一端部形成一连接部1212、1212’。插接部1211、1211’可用以和配对连接器的端子电性接触,连接部1212、1212’则可用以与扁平线缆2电性连接。于本实施例中,一端子组12’的连接部1212’是自端子组12’的插接部1211’沿宽度方向W大致平直地延伸所形成;而另一端子组12的每一导电端子121则进一步包含有一延伸部1213,且延伸部1213的两端各自一体连接于插接部1211与连接部1212,而延伸部1213相当于自插接部1211大致垂直地弯折延伸所形成。
进一步地说,两端子组12、12’的插接部1211、1211’各自沿宽度方向W经由两群组之开孔1121而可分离地插设于端子容置槽112中。其中,上述端子组12’的连接部1212’分别自该连接部1212’所对应的插接部1211’平直地延伸而穿出绝缘本体11。另一端子组12的延伸部1213则分别自该延伸部1213所对应的插接部1211垂直地翻折而贴附于绝缘本体11背面,并朝端子组12’之插接部1211’在宽度方向W上的对向侧延伸。亦即,在本实施例中,延伸部1213可朝凸块111方向弯曲延伸形成,且延伸部1213对应的连接部1212分别嵌合定位于所有的凸块111,以使任两相邻的连接部1212被凸块111所分隔。
综合来说,上述两端子组12、12’的所有插接部1211、1211’大致沿绝缘本体11的长度方向L排成一列,而两端子组12、12’的连接部1212、1212’沿长度方向L排成两列且于厚度方向T上大致彼此相对应。
补充说明一点,导电端子121’可以为包括信号端子及接地端子,导电端子121还可以为包括电源端子及接地端子。其中,电源端子包含适用于多种不同电压(如:3V、5V、12V)之端子。因此,设计者可依据电连接器1所欲应用的预定电压,而仅装设符合该预定电压之电源端子,亦即,其余电源端子能省略不用,而可降低材料成本。
盖体13于本实施例中是以绝缘盖体为例,且盖体13呈长型而该盖体13长度大致等同于绝缘本体11的长度。盖体13形成有一长型的贯孔131,且盖体13装设于绝缘本体11背面,以遮蔽两端子组12的连接部1212。
两扁平线缆2于本实施例中是以两软性扁平排线21(Flexible Flat Cable,FFC)为例,且每一扁平线缆2具有数条线路22,而每一扁平线缆2的线路22呈等间距排列。但于其它实施例中,扁平线缆2亦可以是软性电路板(FlexiblePrinted Circuit,FPC),本实用新型不加以限制扁平线缆2的具体类型。
两扁平线缆2的一端部共同穿过盖体13的贯孔131,且每一扁平线缆2均具有一内置部23与一裸露部24,两扁平线缆2的内置部23容置于绝缘本体11与盖体13所包围的空间内,且两扁平线缆2的每一内置部23抵接于一个端子组12的所有连接部1212。
更详细地说,两端子组12、12’的连接部1212、1212’对应抵接于两扁平线缆2的内置部23,且两者之间是通过热熔焊接(hot bar)而彼此固定。而每一扁平线缆2的宽度大致对应于该扁平线缆2所抵接的端子组12、12’之连接部1212、1212’于排列方向上的距离。
须额外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传输装置100于本实施例中是以两扁平线缆2固定于两端子组12、12’的部位大致彼此垂直为例(如图5和图6),即一个扁平线缆2固定于一个端子组12的部位大致垂直于另一扁平线缆2固定于另一个端子组12’的部位,但本实用新型的传输装置100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受限于此。举例来说,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7),两扁平线缆2a固定于两端子组12a、12a’的部位亦可以是大致彼此平行,即一个扁平线缆2固定于一个端子组12的部位大致平行于另一扁平线缆2固定于另一个端子组12’的部位。
两扁平线缆2的裸露部24显露于盖体13之外并彼此叠置,而于本实施例中,两裸露部24彼此叠置部位为两侧缘相互对齐。再者,两扁平线缆2于彼此叠置的裸露部24末端处各设有一导电部25(如:裸露数个金属接点),且每一导电部25显露于上述两裸露部24彼此远离的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传输装置100包括一电连接器1及两扁平线缆2,电连接器1包含一绝缘本体11、两端子组12、12’及一盖体13,绝缘本体11呈长型并定义有一长度方向T与一厚度方向W;两端子组12、12’设于绝缘本体11,每一端子组具有数个导电端子121、121’,并且每一导电端子121、121’的一端部形成一插接部1211、1211’,而每一导电端子121、121’的另一端部则形成一连接部1212、1212’;其中,两端子组12、12’的所有插接部1211、1211’大致沿绝缘本体11的长度方向排成一列,而两端子组12、12’中的至少一者的每一连接部1212、1212’分别由该连接部1212、1212’所对应的一个插接部1211、1211’弯折延伸形成,两端子组12、12’的所有连接部1212、1212’沿长度方向排成两列且于厚度方向上大致彼此相对应;盖体13装设于绝缘本体11,且盖体13遮蔽两端子组12、12’的连接部1212、1212’。两扁平线缆2各具有一内置部23与一裸露部24,每一扁平线缆2的内置部23抵接于一个端子组12、12’的所有连接部1212、1212’且容置于绝缘本体11与盖体13所包围的空间内,而两扁平线缆2的裸露24部彼此叠置地显露于盖体13之外。从而通过两端子组12、12’的连接部1212、1212’沿长度方向排成两列且于厚度方向上大致彼此相对应,使连接于两端子组12、12’连接部1212、1212’的两扁平线缆2能彼此叠置,藉以令本实用新型的传输装置100的扁平线缆2所占用之宽度大幅地下降(即相当于只有一个扁平线缆2的宽度)。
当然以上所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本体、两端子组及一盖体,所述绝缘本体呈长型并定义有一长度方向与一厚度方向,所述两端子组设于所述绝缘本体,每一所述端子组具有数个导电端子,并且每一所述导电端子的一端部形成一插接部,而每一所述导电端子的另一端部形成一连接部,其中,所述两端子组的所有插接部大致沿所述绝缘本体的长度方向排成一列,而所述两端子组中的至少一者的每一所述连接部由该连接部所对应的一个所述插接部弯折延伸形成,所述两端子组的所有连接部沿长度方向排成两列且于厚度方向上大致彼此相对应,所述盖体装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且所述盖体遮蔽所述两端子组的所述连接部;以及
两扁平线缆,所述两扁平线缆各具有一内置部与一裸露部,每一所述内置部抵接于一个所述端子组的所有连接部且容置于所述绝缘本体与所述盖体所包围的空间内,而所述两扁平线缆的所述裸露部彼此叠置地显露于所述盖体之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端子组中的一者的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包含有一连接于所述插接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延伸部,每一所述延伸部由该延伸部所对应的一个所述插接部垂直地翻折而贴附于所述绝缘本体延伸形成,而所述两端子组中的另一者的每一所述连接部自该连接部所对应的一个所述插接部延伸而穿出所述绝缘本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形成有一贯孔,且所述两扁平线缆共同穿出所述盖体的所述贯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扁平线缆与一个所述端子组的所有连接部热熔焊接而彼此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扁平线缆固定于所述两端子组的部位大致彼此垂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扁平线缆固定于所述两端子组的部位大致彼此平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扁平线缆各具有数个线路,且每一所述扁平线缆的线路呈等间距排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扁平线缆为两软性扁平排线。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裸露部彼此叠置的部位的至少一侧缘相互对齐。
10.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扁平线缆于彼此叠置的裸露部末端处各设有一导电部,且每一所述导电部显露于所述两裸露部彼此远离的表面。
CN201320519622.6U 2013-08-23 2013-08-23 传输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869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19622.6U CN203386932U (zh) 2013-08-23 2013-08-23 传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19622.6U CN203386932U (zh) 2013-08-23 2013-08-23 传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86932U true CN203386932U (zh) 2014-01-08

Family

ID=49875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1962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86932U (zh) 2013-08-23 2013-08-23 传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869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30123A (zh) * 2021-12-28 2022-05-03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束接头和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30123A (zh) * 2021-12-28 2022-05-03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束接头和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52551U (zh) 小间距高速正交连接器
US8794981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KR20120089745A (ko) 플러그 어댑터
CN105407636A (zh) 柔性电路板的金手指装置
CN104779497B (zh) 软排线、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US2014006584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203434317U (zh) 传输装置
CN203386932U (zh) 传输装置
CN203574202U (zh) 电连接器与排线的组件及具有组件的电子装置
TWI594666B (zh) 靜電放電防護結構與電子裝置
US9313885B2 (en) Flexible flat cable for 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
CN203645014U (zh) 线对板电源连接器
CN204558826U (zh) 线缆连接器
CN203377397U (zh) 传输装置
CN204205193U (zh) 电连接器
CN203386953U (zh) 传输装置
CN202997216U (zh) Sata电连接器
TW201206264A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CN203377428U (zh) 电连接器
CN202817245U (zh) 软性电路板转间距电连接器
CN202997106U (zh) 板端sata连接器及其sata传输装置
CN202855969U (zh) 一种侧立式d-sub插座
CN103296524A (zh) 连接器
CN103762454B (zh) 接插件防呆结构
CN203212144U (zh) 端子岛式电梯用电器控制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8

Termination date: 2015082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