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72105U - 可行车取力的单h操纵的取力器气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可行车取力的单h操纵的取力器气控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372105U CN203372105U CN201320322866.5U CN201320322866U CN203372105U CN 203372105 U CN203372105 U CN 203372105U CN 201320322866 U CN201320322866 U CN 201320322866U CN 203372105 U CN203372105 U CN 20337210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 power takeoff
- power
- communicates
- ge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And Driving Of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Auxiliary Drives, Propulsion Controls, And Safety Devices (AREA)
Abstract
可行车取力的单H操纵的取力器气控系统,其包括的贮气筒依次经取力电磁阀、高挡屏蔽阀后与取力器的进气口相通,同时,贮气筒依次经停车电磁阀、中位气缸后与后副箱单H控制系统中的单H阀相通,且停车电磁阀的出气口与低挡位控制阀的控制口相通,停车电磁阀的线圈上串联有停车开关;行车取力时,通过低挡位控制阀确保车辆位于低挡位时才能取力;停车取力时,通过停车电磁阀停车,并闭合低挡位控制阀以导通取力电磁阀,从而停车取力。本设计不仅能够避免突然举升现象,而且能够安全的行车取力、停车取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卸车的取力器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可行车取力的单H操纵的取力器气控系统,具体适用于避免突然举升现象,且能安全的行车取力、停车取力。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常发生自卸车在行驶时突然自动举升,以致撞上障碍物的现象,该种现象往往会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车毁人亡。尽管众多主机厂和改装厂都提出不同的预防措施,但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837570Y,授权公告日为2006年11月15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卸车辆液压倾卸机构的气控装置,该气控装置包括:贮气筒、操纵阀、液压缸、换向阀、油箱、取力器气缸和带有单向阀的齿轮泵,该操纵阀为一个三位四通换向阀,具有气口A、气口B、气口P以及气口T,该气口P与该贮气筒连通,该气口T与外界连通,该气口A与该换向阀连通,该气口B 与该取力器气缸连通,并且,该取力器气缸、该齿轮泵、该换向阀、该液压缸以及该油箱通过油路进行连接,其中,在该贮气筒与该操纵阀的气口P之间还设置有一个安全操纵阀。虽然该实用新型通过在贮气筒、操纵阀之间设置一个安全操纵阀的方式提高了其使用的安全性,但其仍旧具有以下缺陷:
首先,该实用新型将突然举升现象的原因归纳为误操作,因而它所解决的只是行车时误操作所引起的突然举升现象,同时,为了解决误操作问题,它还放弃了行车取力,只能实现停车取力,因而,它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也就不能确保安全的行车取力;
其次,该实用新型需要在贮气筒、操纵阀之间设置一个安全操纵阀,该安全操纵阀不仅会增加成本,而且会影响零部件的整体布局,此外,它只起到一个同类的双保险作用,只能预防行驶时的误操作,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突然举升现象,性价比不高,实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确保安全的行车取力、实用性较低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安全的行车取力、实用性较高的可行车取力的单H操纵的取力器气控系统。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可行车取力的单H操纵的取力器气控系统,包括贮气筒与取力器,所述贮气筒经取力电磁阀后与取力器的进气口相通,取力器的输出轴与齿轮泵相连接,且在取力电磁阀的线圈上串联有取力开关;
所述取力电磁阀经低挡位控制阀后与取力器的进气口相通;
所述贮气筒依次经停车电磁阀、中位气缸后与后副箱单H控制系统中的单H阀气路连接,停车电磁阀出气口、中位气缸进气口均与低挡位控制阀的控制口相通,且在停车电磁阀的线圈上串联有停车开关。
所述后副箱单H控制系统包括单H阀、截止阀、限压阀与手柄控制阀;
所述贮气筒经停车电磁阀与中位气缸的进气口相通,中位气缸的高挡出气口与单H阀进气口相通,中位气缸的低挡出气口与单H阀放气口相通,单H阀出气口与单H阀上线圈、截止阀的进气口相通,截止阀的出气口经限压阀后与贮气筒相通,单H阀下线圈与手柄控制阀出气口相通,手柄控制阀的进气口与截止阀的出气口相通。
所述贮气筒依次经取力电磁阀、低挡位控制阀)、高挡屏蔽阀后与取力器的进气口相通,高挡屏蔽阀的线圈与单H阀下线圈、手柄控制阀出气口均相通。
所述取力器气控系统所应用的车辆一共有五挡,分别为1挡、2挡、3挡、4挡、5挡;所述低挡位控制阀中的低挡位是指R挡、1挡或2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可行车取力的单H操纵的取力器气控系统中在取力电磁阀、取力器之间设置有一个低挡位控制阀,使用时,只有低挡位控制阀、取力电磁阀同时导通,才能打开给取力器送气,有效避免了取力开关误操作所引起的突然举升现象;而且,该低挡位控制阀只在车辆位于低挡位时才能闭合,能够避免汽车位于高挡位,如变速器挂4或5挡时,所导致的高油压引起的自动举升现象,此外,该设计是在维持行车取力的基础之上解决了突然举升现象。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避免突然举升现象,而且能够安全的行车取力。
2、本实用新型可行车取力的单H操纵的取力器气控系统中的贮气筒依次经停车电磁阀、中位气缸后与后副箱单H控制系统中的单H阀气路连接,且在停车电磁阀的线圈上串联有停车开关,使用时,该设计通过停车开关导通停车电磁阀以断开变速器后副箱中输出端、传动轴之间的连接,并闭合低挡位控制阀,从而实现停车取力,避免突然举升现象的发生。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安全的行车取力,而且能够安全的停车取力。
3、本实用新型可行车取力的单H操纵的取力器气控系统中在低挡位控制阀与取力器进气口之间设置有高挡屏蔽阀,该高挡屏蔽阀不仅能够屏蔽掉高挡,使得只有在低挡区才能实现行车取力,而且能避免取力器与低挡位控制阀、取力电磁阀、贮气筒之间的直接连通,以防取力电磁阀或低挡位控制阀因故障而出现长通气情况时所引发的突然举升现象。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避免车辆在行驶时出现突然举升现象。
4、本实用新型可行车取力的单H操纵的取力器气控系统中通过在取力电磁阀、取力器之间设置一个低挡位控制阀的方式,实现了安全的行车取力与停车取力,而且,若在低挡位控制阀、取力器进气口之间设置高挡屏蔽阀,则安全性更强,此外,低挡位控制阀、高挡屏蔽阀不仅价格较低,而且体积小,不会影响零部件的整体布局,性价比较高,实用性较强。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安全的行车取力与停车取力,而且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贮气筒1、取力器2、取力电磁阀3、取力开关4、低挡位控制阀5、横向换挡杆51、停车电磁阀6、中位气缸7、高挡出气口71、低挡出气口72、单H阀8、单H阀进气口81、单H阀出气口82、单H阀放气口83、单H阀上线圈84、单H阀下线圈85、停车开关9、截止阀10、限压阀11、手柄控制阀12、高挡屏蔽阀13、后副箱单H控制系统1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可行车取力的单H操纵的取力器气控系统,包括贮气筒1与取力器2,所述贮气筒1经取力电磁阀3后与取力器2的进气口相通,取力器2的输出轴与齿轮泵相连接,且在取力电磁阀3的线圈上串联有取力开关4;
所述取力电磁阀3经低挡位控制阀5后与取力器2的进气口相通;
所述贮气筒1依次经停车电磁阀6、中位气缸7后与后副箱单H控制系统14中的单H阀8气路连接,停车电磁阀6出气口、中位气缸7进气口均与低挡位控制阀5的控制口相通,且在停车电磁阀6的线圈上串联有停车开关9。
所述后副箱单H控制系统14包括单H阀8、截止阀10、限压阀11与手柄控制阀12;
所述贮气筒1经停车电磁阀6与中位气缸7的进气口相通,中位气缸7的高挡出气口71与单H阀进气口81相通,中位气缸7的低挡出气口72与单H阀放气口83相通,单H阀出气口82与单H阀上线圈84、截止阀10的进气口相通,截止阀10的出气口经限压阀11后与贮气筒1相通,单H阀下线圈85与手柄控制阀12出气口相通,手柄控制阀12的进气口与截止阀10的出气口相通。
所述贮气筒1依次经取力电磁阀3、低挡位控制阀5、高挡屏蔽阀13后与取力器2的进气口相通,高挡屏蔽阀13的线圈与单H阀下线圈85、手柄控制阀12出气口均相通。
所述取力器气控系统所应用的车辆一共有五挡,分别为1挡、2挡、3挡、4挡、5挡;所述低挡位控制阀5中的低挡位是指R挡、1挡或2挡。
一种上述可行车取力的单H操纵的取力器气控系统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行车取力步骤:先按下取力开关4以导通取力电磁阀3线圈所在电路,取力电磁阀3的线圈得电,取力电磁阀3被打开,再将挡位调到低挡位以闭合低挡位控制阀5,此时,贮气筒1中的压缩空气经取力电磁阀3后进入取力器2控制气缸的有杆腔中,压缩空气推动取力器2的取力齿轮与变速器后副箱中的动力齿轮相啮合以使取力器2得力,得力的取力器2的输出轴带动齿轮泵运转以驱动液压系统进行车辆的举升、下降与中停操作,从而实现行车取力;
停车取力步骤:先按下停车开关9,停车电磁阀6线圈所在电路被导通,停车电磁阀6的线圈得电,停车电磁阀6被打开,此时,贮气筒1中的压缩空气依次经停车电磁阀6、中位气缸7后进入后副箱单H控制系统14中的单H阀8以断开变速器后副箱中输出端、传动轴之间的连接,传动轴停止转动,车辆停止不动,同时,贮气筒1中的压缩空气经停车电磁阀6进入低挡位控制阀5的控制口以闭合低挡位控制阀5,再按下取力开关4以导通取力电磁阀3线圈所在电路,取力电磁阀3的线圈得电,取力电磁阀3被打开,此时,贮气筒1中的压缩空气依次经取力电磁阀3、低挡位控制阀5后进入取力器2控制气缸的有杆腔中,压缩空气推动取力器2的取力齿轮与变速器后副箱中的动力齿轮相啮合以使取力器2得力,得力的取力器2的输出轴带动齿轮泵运转以驱动液压系统进行车辆的举升、下降与中停操作,从而实现停车取力。
行车取力步骤中,所述低挡位控制阀5由横向换挡杆51控制闭合。
所述贮气筒1依次经取力电磁阀3、低挡位控制阀5、高挡屏蔽阀13后与取力器2的进气口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说明如下:
国内经常会发生工程自卸车在高速行驶时自动举升,撞上障碍物的现象,它往往伴随着严重的交通事故,甚至车毁人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所述故障车辆多匹配双中间轴变速器,从后副箱中间轴取力,而负责从后副箱中间轴取力的取力器控制系统多采用一个取力开关来控制取力电磁阀,以实现行车取力,且车辆的每个挡位都可以实现行车取力功能。但该种系统存在安全隐患:
该系统配套的液压系统(控制车辆举升、下降、中停操作的液压系统)中的液压管路较长且通径又较小,当取力器转速较高时(变速器挂4、5挡时),即使举升控制手柄处于下降位置,油缸也会自动顶起,从而发生突然举升现象,安全隐患很大;此外,现有控制系统中的取力器与取力器电磁阀、贮气筒直接连接,一旦取力器电磁阀发生故障,如取力开关串电等,取力器就会出现长通气情况,此时,取力器就会自动工作,易发生突然举升现象。
针对以上缺陷,已公布的解决方案很多,但都不能确保安全的行车取力、停车取力,甚至有些技术方案以放弃行车取力为代价而避免突然举升现象的发生,而本实用新型从动力源(取力器)的控制上解决以上缺陷,不仅能够避免突然举升现象的发生,而且能够安全的行车取力、停车取力,性价比很高,实用性很强。
实施例1:
一种可行车取力的单H操纵的取力器气控系统,包括贮气筒1、取力器2、取力电磁阀3、取力开关4、低挡位控制阀5、停车电磁阀6、中位气缸7、停车开关9、高挡屏蔽阀13与后副箱单H控制系统14,该后副箱单H控制系统14包括单H阀8、截止阀10、限压阀11与手柄控制阀12;
所述贮气筒1依次经取力电磁阀3、低挡位控制阀5、高挡屏蔽阀13后与取力器2的进气口相通(取力器2的进气口与取力器2的控制气缸的有杆腔相通),取力器2的输出轴与齿轮泵相连接;所述贮气筒1经停车电磁阀6与低挡位控制阀5控制口、中位气缸7进气口相通,中位气缸7的高挡出气口71与单H阀进气口81相通,中位气缸7的低挡出气口72与单H阀放气口83相通,单H阀出气口82与单H阀上线圈84、截止阀10的进气口相通,截止阀10的出气口经限压阀11后与贮气筒1相通,单H阀下线圈85与手柄控制阀12出气口相通,手柄控制阀12的进气口与截止阀10的出气口相通;
所述取力电磁阀3线圈上串联有一个取力开关4,所述停车电磁阀6的线圈上串联有一个停车开关9;所述高挡屏蔽阀13的线圈与单H阀下线圈85、手柄控制阀12出气口均相通(高挡屏蔽阀13的开合靠手柄控制阀12出气口的气来控制,管路内有气时接通,断气时靠弹簧断开);
所述取力器气控系统所应用的车辆一共有五挡,分别为1挡、2挡、3挡、4挡、5挡;所述低挡位控制阀5中的低挡位是指R挡、1挡或2挡。
一种上述可行车取力的单H操纵的取力器气控系统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行车取力步骤:先按下取力开关4以导通取力电磁阀3线圈所在电路,取力电磁阀3的线圈得电,取力电磁阀3被打开,再将挡位调到低挡位以闭合低挡位控制阀5(所述低挡位控制阀5由横向换挡杆51控制闭合),此时,贮气筒1中的压缩空气依次经取力电磁阀3、低挡位控制阀5、高挡屏蔽阀13后进入取力器2控制气缸的有杆腔中,压缩空气推动取力器2的取力齿轮与变速器后副箱中的动力齿轮相啮合以使取力器2得力,得力的取力器2的输出轴带动齿轮泵运转以驱动液压系统进行车辆的举升、下降与中停操作,从而实现行车取力;
停车取力步骤:先按下停车开关9,停车电磁阀6线圈所在电路被导通,停车电磁阀6的线圈得电,停车电磁阀6被打开,此时,贮气筒1中的压缩空气依次经停车电磁阀6、中位气缸7后进入后副箱单H控制系统14中的单H阀8以断开变速器后副箱中输出端、传动轴之间的连接,传动轴停止转动,车辆停止不动,同时,贮气筒1中的压缩空气经停车电磁阀6进入低挡位控制阀5的控制口以闭合低挡位控制阀5,再按下取力开关4以导通取力电磁阀3线圈所在电路,取力电磁阀3的线圈得电,取力电磁阀3被打开,此时,贮气筒1中的压缩空气依次经取力电磁阀3、低挡位控制阀5、高挡屏蔽阀13后进入取力器2控制气缸的有杆腔中,压缩空气推动取力器2的取力齿轮与变速器后副箱中的动力齿轮相啮合以使取力器2得力,得力的取力器2的输出轴带动齿轮泵运转以驱动液压系统进行车辆的举升、下降与中停操作,从而实现停车取力。
Claims (4)
1.可行车取力的单H操纵的取力器气控系统,包括贮气筒(1)与取力器(2),所述贮气筒(1)经取力电磁阀(3)后与取力器(2)的进气口相通,取力器(2)的输出轴与齿轮泵相连接,且在取力电磁阀(3)的线圈上串联有取力开关(4),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力电磁阀(3)经低挡位控制阀(5)后与取力器(2)的进气口相通;
所述贮气筒(1)依次经停车电磁阀(6)、中位气缸(7)后与后副箱单H控制系统(14)中的单H阀(8)气路连接,停车电磁阀(6)出气口、中位气缸(7)进气口均与低挡位控制阀(5)的控制口相通,且在停车电磁阀(6)的线圈上串联有停车开关(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行车取力的单H操纵的取力器气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副箱单H控制系统(14)包括单H阀(8)、截止阀(10)、限压阀(11)与手柄控制阀(12);
所述贮气筒(1)经停车电磁阀(6)与中位气缸(7)的进气口相通,中位气缸(7)的高挡出气口(71)与单H阀进气口(81)相通,中位气缸(7)的低挡出气口(72)与单H阀放气口(83)相通,单H阀出气口(82)与单H阀上线圈(84)、截止阀(10)的进气口相通,截止阀(10)的出气口经限压阀(11)后与贮气筒(1)相通,单H阀下线圈(85)与手柄控制阀(12)出气口相通,手柄控制阀(12)的进气口与截止阀(10)的出气口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行车取力的单H操纵的取力器气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气筒(1)依次经取力电磁阀(3)、低挡位控制阀(5)、高挡屏蔽阀(13)后与取力器(2)的进气口相通,高挡屏蔽阀(13)的线圈与单H阀下线圈(85)、手柄控制阀(12)出气口均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可行车取力的单H操纵的取力器气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力器气控系统所应用的车辆一共有五挡,分别为1挡、2挡、3挡、4挡、5挡;所述低挡位控制阀(5)中的低挡位是指R挡、1挡或2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322866.5U CN203372105U (zh) | 2013-06-06 | 2013-06-06 | 可行车取力的单h操纵的取力器气控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322866.5U CN203372105U (zh) | 2013-06-06 | 2013-06-06 | 可行车取力的单h操纵的取力器气控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372105U true CN203372105U (zh) | 2014-01-01 |
Family
ID=49834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322866.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372105U (zh) | 2013-06-06 | 2013-06-06 | 可行车取力的单h操纵的取力器气控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372105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03180A (zh) * | 2013-06-06 | 2013-09-18 | 东风汽车公司 | 可行车取力的单h操纵的取力器气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CN110672317A (zh) * | 2019-09-20 | 2020-01-10 | 西安法士特汽车传动有限公司 | 一种变速器气动元件检测系统 |
-
2013
- 2013-06-06 CN CN201320322866.5U patent/CN203372105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03180A (zh) * | 2013-06-06 | 2013-09-18 | 东风汽车公司 | 可行车取力的单h操纵的取力器气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CN110672317A (zh) * | 2019-09-20 | 2020-01-10 | 西安法士特汽车传动有限公司 | 一种变速器气动元件检测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372107U (zh) | 可行车取力的双h操纵的取力器电控系统 | |
CN103303140B (zh) | 可行车取力的双h操纵的取力器电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3344865U (zh) | 可行车取力的单h操纵的取力器电控系统 | |
CN103303178B (zh) | 可行车取力的单h操纵的取力器电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3372105U (zh) | 可行车取力的单h操纵的取力器气控系统 | |
CN201597495U (zh) | 全挂汽车列车的自卸液压装置 | |
CN103303179B (zh) | 可行车取力的双h操纵的取力器气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2827109U (zh) | 用于混合动力汽车跛行功能的离合器执行机构 | |
CN201753040U (zh) | 货箱举升安全控制装置 | |
CN203372106U (zh) | 可行车取力的双h操纵的取力器气控系统 | |
CN103318066B (zh) | 取消行车取力的双h操纵的取力器控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1507638U (zh) | 混合动力变速箱停车锁止机构的操纵装置 | |
CN203372163U (zh) | 取消行车取力的单h操纵的取力器控制系统 | |
CN203344864U (zh) | 取消行车取力的双h操纵的取力器控制系统 | |
CN107906194B (zh) | 一种换挡助力器变速箱换挡保护系统及其换挡方法 | |
CN200945825Y (zh) | 载重车取力器自动回位装置 | |
CN102128064A (zh) | 车用发动机制动系统及其控制电路 | |
CN103303226B (zh) | 取消行车取力的单h操纵的取力器控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3303180B (zh) | 可行车取力的单h操纵的取力器气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2649400B (zh) | 一种加油车联锁限速控制系统 | |
CN105984364A (zh) | 自卸车用冗余操控电控气路液压阀及系统 | |
CN204729622U (zh) | 一种可实现主副箱互锁保护的车用变速器 | |
CN103291958A (zh) | 三位四通阀以及具有该三位四通阀的制动系统 | |
CN202056293U (zh) | 变速器副箱换挡控制系统 | |
CN201090550Y (zh) | 自卸车用电磁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812 |
|
RGAV |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 |